(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docx_第1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docx_第2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docx_第3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docx_第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2019镇江一模,8)甲河流域,此时()A.潜水补给河水B.河水补给潜水C.河流位于枯水期D.冰雪融水补给河流答案B据右图分析可知,此时,甲河(M河)的水位高于潜水水位线,河水补给潜水。2.(2019镇江一模,9)关于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M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B.防洪任务最重的季节是夏季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D.N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答案A据左图分析可知,甲河(M河)自东向西流,注入海洋,据右图分析可知,甲河(M河)的南岸侵蚀,北岸沉积,说明河水向左偏转,此区域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M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多雨,夏季少雨);防洪任务最重的季节是冬季;大陆沿岸有寒流经过;N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3.(2019镇江一模,10)乙站测到的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N河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N河的春汛与夏汛互补C.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小D.上游兴建水库答案D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河水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但是乙站测到的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上游修建水库。伏尔加河为俄罗斯重要的内河航道。全长3 690 km,源头海拔228 m,年径流量2 540亿 m3。下图为“伏尔加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4.(2017江苏六市二模,15)伏尔加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答案A伏尔加河补给以降水为主。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南部,流经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注入里海,全长2 428千米,是世界第四大内流河,为欧洲与亚洲的界河。读图,完成下题。5.(2017海安中学12月模拟,5)乌拉尔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雨水B.地下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高山冰川融水答案C图示该河流流量45月占比达到70%,即春季径流量大;结合该地属于内流区、位于西风带、纬度较高等信息,可判断冬季降水以降雪为主,因春季气温回升而融化注入河流,从而使河流径流量春季最大,故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两题。6.(2018扬州一模,9)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A.植物截留、陆面蒸发散发、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B.陆面蒸发散发、植物截留、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C.地下水储蓄、陆面蒸发散发、河川储蓄、植物截留D.陆面蒸发散发、植物截留、地下水储蓄、河川储蓄答案D甲所代表的植物散发、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蒸发均发生于陆地上,因此属于陆面蒸发散发。乙反映出大气降水降落地面,首先被植被截留一部分。丙表示地下水。丁表示地表水。7.(2018扬州一模,10)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关联性最强的是()A.环节B.环节C.环节D.环节答案B图中箭头表示水汽输送;表示地表径流汇聚;表示地表水对地下水补给;表示地表径流入海。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主要是人为因素影响的结果。国家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植树种草,使高原植被逐渐恢复,大气降水以及地面径流对地表侵蚀作用减弱,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及植被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8.(2018扬州模拟,13)与1980年相比,该区域2010年()A.河流含沙量增大B.河流结冰期延长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坡面下渗量增加答案D据图分析可知,2010年坡面植被增多,坡面径流缓慢,下渗量增加;同时,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结冰期没有变化;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基本不变。下图所示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传统民居,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据此回答下题。9.(2018金陵中学四模,7)吊脚楼所对应的河流水文特征是()A.水流平缓B.流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D.有结冰期答案B据题意分析可知,吊脚楼所在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水流急,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二、双项选择题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天山西部,保护区东西长105千米,南北宽28千米,总面积约23.76万平方千米,保护区内有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 435.3 m。据此回答下题。10.(2019徐州期中,26)保护区内河流众多,其水源主要补给方式为()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答案AB据题意分析可知,保护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河流水源主要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回答下题。11.(2018扬州中学5月四模,20)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位季节变化较小B.河流含沙量不大C.全年会有两次凌汛D.年货物运输量大答案AB据图中经纬度数值分析可知,甲河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流域植被丰富,河流含沙量小。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图中甲、乙、丙、丁为非洲四大河,回答下面两题。12.(2018江苏联考三,21)关于四条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甲河下游河段径流量渐小B.乙河中游河段径流量渐大C.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小D.丁河径流量在7月达最大答案AC读图可知,甲河下游因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补给较少,且受蒸发和下渗影响,径流量渐小;乙河中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径流量变化不大;丙河流域大部分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小;丁河流域主要在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正值干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13.(2018江苏联考三,22)四条河流中,汛期相反的是()A.乙和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答案CD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无明显汛期;乙、丁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而乙河位于北半球,丁河位于南半球,所以,乙和丁两河汛期相反;甲河水量主要来自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其汛期与乙河一致,与丁河相反。三、综合题14.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6分)甲汛期丙汛期相同点不同点(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4分)自然原因:;人为原因:。(3)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是。(5分)答案(1)甲汛期丙汛期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解析第(1)题,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匀,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两汛期分别发生在3月和8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第(2)题,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多有关。第(3)题,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则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15.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5分)(1)请在图中的线段上标上箭头,用以表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4分)(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海拔为5 000 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4分)(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答案(1)画图略(箭头呈逆时针方向)。(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3)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4)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图示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应为海陆间水循环,箭头应呈逆时针方向。第(2)题,图示河流湖泊沿岸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说明当地为温带。温带夏季最热月均温在30以下,据此可计算出山顶夏季气温T30-56,即T0,故可知山顶存在终年积雪。图中河流的补给除大气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