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科目分值参考课本.doc_第1页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科目分值参考课本.doc_第2页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科目分值参考课本.doc_第3页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科目分值参考课本.doc_第4页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科目分值参考课本.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科目分值参考课本报考条件(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二)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 (三)符合报考条件第(一)条规定的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1年。 3、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1年。 (四)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7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8年。 (五)上述考试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是指国家教育部门承认的学历或学位。 (六)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10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12年。 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15年。 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30年。 (七)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地区的专业人员,符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规定,也可按规定程序申请参加考试。 (八)报考人员应参照规定的报考条件,结合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并经本人所在单位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凡不符合基础考试报考条件的人员,其考试成绩无效。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后,报考人员需持符合相关报考条件的证件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方可获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考试科目及内容1.公共基础课(上午段)公共基础课考试为半天,4小时。考试内容各专业采用统一试卷,由管委会确定考试科目,题量,时间,分数分配为:高等数学 24题普通物理 12题普通化学 12题理论力学 13题材料力学 15题流体力学 12题计算机应用基础 10题电工电子技术 12题工程经济 10题合计:120题,每题1分,共120分。2.专业基础课(下午段)专业基础课考试为半天,4小时。考试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别设置不同考试科目。注册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科目,题量,时间,分数分配拟作如下安排:水文学 8题供水水文地质 10题水泵及水泵站 20题水处理微生物学 12题水分析化学 10题合计:60题,每题2分,共120分。3.专业课专业课考试分为两天,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但不确定各科目在上下午的配题数量,第一天为知识概念性考题,上下午各50题,每题1分,共100分。第二天为案例分析(即应用)题,上下午各25题,每题2分,共100分。注册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考试科目,题量分配为:第一天 第二天1.给水工程 30题 15题2.排水工程 30题 15题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40题 20题合计 100题 50题 给排水专业考试大纲一、 水泵及水泵站了解离心泵工作原理,性能曲线了解定速和调速运行工况了解泵站的分类及特点了解管道系统特性曲线熟悉水泵的选择熟悉水泵机组、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的布置了解泵站水锤及其防护、泵站噪音及其消除二、 水力学了解静水压力掌握伯努利方程及应用了解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了解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路了解明渠均匀流的水力特征了解明渠非均匀流的临界水深水文学及水文地质了解河川径流,流域水量平衡熟悉设计洪水及枯水流量、水位了解暴雨公式了解地下水储存及分布特征四、水处理微生物学了解细菌的生理特征了解常见微生物种类了解水生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了解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及有机物的分解了解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五、工程测量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地形图的测绘熟悉地形图的应用了解建筑安装测量方法水分析化学熟悉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了解酸碱滴定法了解络和滴定法及硬度测定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总需氧量,总有机碳了解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掌握常用水质分析方法七、法规熟悉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建筑、规划、环保、卫生防疫、节能及房地产的相关法律规范及标准,掌握给排水工程设计验收规范以及相关强制性条文。八、给水工程1、给水系统熟悉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设计用水量计算熟悉给水系统的流量关系、水压关系 2、输水和配水工程了解市政给排水管线布置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管网和输水管的布置及水力计算掌握水塔及清水池的容积计算、水塔高度的确定熟悉管网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了解分区给水系统设计熟悉给水管材、附件及管道敷设方法了解给水管防腐蚀方法3、取水工程了解水资源概况、水源选择及取水工程任务了解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类型及适用条件掌握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选址及布置要求4、给水处理熟悉给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基本理论掌握混凝、沉淀、澄清、过滤构筑物的工艺设计熟悉氯消毒及设备,了解其它消毒方法了解地下水除铁除锰方法掌握软水、纯水制备的方法和系统设计熟悉水厂设计 5、水的冷却和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了解水的冷却原理及冷却构筑物熟悉循环冷却水水质处理掌握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构成和设计原则九、排水工程 1、排水系统熟悉排水系统的体制、组成及规划设计原则掌握污水管道系统、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与计算熟悉暴雨强度公式计算了解排洪沟的设计与计算熟悉城市污水回用系统及其组成了解合流制管渠系统的使用条件、布置特点、设计流量计算及城市旧合流制系统的改造方法掌握排水管渠的断面、材料、接口和基础熟悉排水管渠系统上的构筑物及布置基本原则了解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和养护 2、城市污水处理解污水基本概念、性质、污染指标熟悉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系统设计熟悉污水物理处理设施类型及构造特点掌握曝气沉砂池、辐流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熟悉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熟悉污水的生物膜法处理原理与工艺了解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原理掌握常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原理和应用了解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技术熟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过程的监测3、工业废水处理了解工业废水的分类及排放要求熟悉常用王业废水的物化处理的原理和应用4、污泥处理了解污泥的分类、性质解污泥的浓缩方法了解污泥厌氧消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了解污泥厌氧消化池的构造与设计了解污泥的脱水方法了解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建筑给水了解水质标准掌握水质防护措施熟悉给水系统的组成及管材、管件、设备、附件的选用掌握用水量、设计秒流量和管网水力计算熟悉增压贮水设备的种类、工作原理、工作特点及设计计算熟悉节水、节能措施掌握建筑内部给水分区的原则及措施 2、建筑消防了解防火规范中建筑物的分类及消防的相应规定掌握水消防系统的组成和使用掌握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布置原则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种类及使用条件掌握消防用水量及消防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了解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工作特点及分区要求了解建筑灭火器及其他非水消防系统的应用 3、建筑排水了解排水系统的组成及管材、管件、设备、附件的选用熟悉常用卫生器具的种类及安装方法熟悉水封及透气管的作用,掌握通气管系的种类及设置方法掌握排水量、设计秒流量和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掌握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与敷设方法熟悉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雨水管的设计要求熟悉污水、废水局部处理设施的设计(含人工湿地)了解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4、建筑热水熟悉热水和饮用水系统的组成及管材、管件、设备、附件的选用了解热水供应系统对水质、水温的要求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安全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