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焦作市第十三中学 黄彩云 教材分析: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九年级下第三章第六节的教学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两个圆的各种位置关系的概念、相切两圆连心线的性质、两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半径、圆心距数量之间的关系等。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延续,它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蕴含着运动、数形结合、类比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是探索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教学难点:探索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外切、 内切时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过程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平时的学习养成了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的习惯,同时由于本节课从内容结构与思维方法上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似,学生对上节课内容掌握较好,从而本节课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不会存在太多的障碍,因而教学方法可以是引导学生从类比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来自主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只强调结论,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关注他们互相交流的过程看学生是否能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要适时地给予帮助,要多加鼓励,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他们就能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设计理念: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课,以全新的自主的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接受问题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科研氛围,让学生感受“两圆位置关系”的探究发现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为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采用“诱思探究”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 2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 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平移实验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经历探究图形的位置关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研究过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分别为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三种;还探究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别为相离、相切、相交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三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圆和圆的位置关系,那么结果是不是也是三种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有关探讨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整体感知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 师:现实生活中有关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例子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 生如自行车的两个车轮间的位置关系;车轮轮胎的两个边界圆间的位置关系;用一只手拿住大小两个圆环时两个圆环间的位置关系等 师那么圆和圆究竟有几种位置关系,这些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展示在一张透明纸上作一个O再在另一张透明纸上作一个与O1半径不等的O2把两张透明纸叠在一起,固定O1,平移O2,O1与O2有几种位置关系?请大家先自己动手操作,总结出不同的位置关系,然后互相交流小组活动,结束后小组发言,总结出共有五种位置关系,如下图:老师用多媒体演示两圆位置关系的动画并与学生的发现进行对比。(教师给予恰当的点评)师:从公共点的个数和一个圆在另一个圆的内部和外部来考虑,谁能说出五种位置关系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做简单描述师因此只从公共点的个数来考虑,可分为相离、相切、相交三种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知:多媒体展示 (1)如果从公共点的个数,和一个圆上的点在另一个圆的外部还是内部来考虑,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有五种: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2) 如果只从公共点的个数来考虑分三种:相离、相切、相交, 并且 外离 外切 相离 相切 内含 内切, (三)想一想多媒体展示如图(1),O1与O2外切,这个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切点与对称轴有什么位置关系?如果O1与O2内切呢?如图(2)学生完成,老师提示用反证法,学生口述证明过程。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多媒体展示:两圆相内切或外切时,两圆的连心线一定经过切点,图(1)和图(2)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们的连心线(四)深度探究,实现数与形的转化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简称圆心距)d(1)当两圆外切时,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简称圆心距)d与R和r具有怎样的关系?反之当d与R和r满足这一关系时,这两个圆一定外切吗?(2)当两圆内切时(Rr),圆心距d与R和r具有怎样的关系?反之,当d与R和r满足这一关系时,这两个圆一定内切吗? (3)当两圆内含、外离、相交时,d与R和r又具有怎样的关系?反之呢?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结束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多媒体展示O2RrdO1A两圆外切d=R+rO1O2Rrd两圆外离dR+rO1O2ARrd两圆内切d=R-rO1O2ABRrd两圆相交R-rdR+rO1O2Rrd两圆内含0dR-r(Rr)(Rr)(Rr)三、反馈应用(一)多媒体展示 抢答: 1、填写表格(其中R、r表示两圆的半径,d表示圆心距)两圆的位置关系Rrd外离65内含32432520内切17外切4102、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3cm、4cm,当两个圆的圆心距如下时,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如何?1、O1 O2=8cm 2、O1 O2=7cm 3、O1 O2=5cm 4、O1 O2=1cm 5、O1 O2=0.5cm 6、O1 O2=0cm (二)应 用 点 拨多媒体展示如图,O的半径为5cm,点P是O外一点, OP=8cm.(1)以P为圆心作P与O外切,小圆P的半径是多少?(2)以P为圆心作P与O内切,则P的半径是多少?(3)以P为圆心作P与O相切,则P的半径是多少? OP教师提醒学生先画图再解答。学生根据题意自己画图,画完图后解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空间想象能力。(三)多媒体展示动手画一画:你能作出课本138页的图形吗?试一试学生作图,展示作品,激发求知欲望。四、本节课收获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并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点评。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概括能力。五、布置作业1、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R、r,圆心距d,在下列情况下,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如何?(a级题)1、R=6cm r=3cm d=4cm 2、R=6cm r=3cm d=0cm 3、R=3cm r=7cm d=4cm 4、R=1cm r=6cm d=7cm 5、R=6cm r=3cm d=10cm 6、R=3cm r=5cm d=1cm 2、两圆相交,公共弦长为16cm,两圆半径分别为10cm和17cm,求两圆的圆心距(b级题)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cm、5cm、6cm以各顶点为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3 Unit 2 What's the elephant doing第3课时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第二节 法国的《人权宣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2010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北师大版2010
- 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文化、发展与合作(第1期)解析版
- 第六单元 第3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 2025初中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两套
- 2025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建设工程合同计价
- 像素解谜题目及答案下载
- 香港初二语文题目及答案
- 线性规划模型题目及答案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
- 老年学概论(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Hamilto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第章课件绪论
- 大学体育:轮滑教案
- DB31-T 1380-2022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要求
- 景观生态学课件
-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 丁苯橡胶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 深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
- 李家河大坝监测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