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字符的分类与功能描述.doc_第1页
藏文字符的分类与功能描述.doc_第2页
藏文字符的分类与功能描述.doc_第3页
藏文字符的分类与功能描述.doc_第4页
藏文字符的分类与功能描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文字符的分类与功能描述江荻/燕海雄【专题名称】语言文字学【专 题 号】H1【复印期号】2011年03期【原文出处】西藏研究(拉萨)2010年5期第7585页【英文标题】A Class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for Tibetan Characters【作者简介】江荻(1954- ),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藏语计算语言学、汉藏语言学研究(北京100081);燕海雄(1980- ),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要从事藏语计算语言学、汉藏语言学研究(北京100081)。【内容提要】藏文字符除了字母类符号,尚有大量其他文本符号,这些符号的名称、性质与功能历来未作勘定,积疑甚多。藏文文本符号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藏文(本体)字符、梵源藏文字符、其他文本图形符号。藏文字符专指藏文创制时期以及藏文历史应用中依据语言变化所创制的符号,通常所说的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以及相应变体都在此列。除此外,藏文数字符和标点符号也可归入此类。梵源藏文字符是通过新创藏文字形表示藏语中没有的梵文读音形式和文字形式的字符,形成了所谓的藏(文)化梵文字符。其他文本图形符号包括藏族自身创造的图形以及来源于梵文文本的图形,其基本特点是不表达语言声音,仅表示某种文本形式意义,或者以图形方式指示事物的意义。这类符号有吟诵示意符、吟诵会意符、占星符、装饰符,等等。以上藏文字符大多已收入ISO/IEC国际标准藏文字符基本集,对字符的分类有助于进一步展开藏文计算机处理研究。There exist so many scripts and symbols in Tibetan characters, yet their names, graphic forms, origins, functions and applied domains are still not clear and always with some confusions so far. Tibetan characters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ibetan original characters, Tibetan transliterated characters from Sanskrit and other picture symbols. Each of the scripts or symbols is given a name and other features according to its traditional ideas and functions, and with explanations to its classification. Classifing Tibetan characters is important to the research of computer processing of Tibetan characters.【关 键 词】藏文字符/分类/功能/来源/应用领域Tibetan characters/classification/functions/origins/applied domainsEEUU一、引言藏文文本中除了表达语言声音的字符之外,还存在大量其他类型的符号,这些符号有些具有表达语言功能的作用,有些则只是文本的装饰性图案。本文将对所有藏文文本符号进行分类研究,确定它们的名称、来源、功能和应用领域。根据目前从各类文献中收集的藏文符号和图形的分析,藏文文本中的字符与图形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文字符号与非文字符号。所谓文字符号,是指能够书写语言声音的符号,还包括描写声音连接、停顿和结束的符号;非文字符号可以表示某种事物或观念意义,但与语言声音无关。文字符号包括藏文字符和梵源藏文字符等;非文字符号包括篇章符、敬重符、历算符,等等。图1是藏文文本符号的初步分类。二、藏文本体字符(一)辅音字符从来源上看,藏文文字符号包括藏文字符和梵源藏文字符。藏文字符最核心的部分是藏文初创时期的30个辅音字符,这些符号从古至今一直沿用,都能表达语言的声音,称为基本字符或本体字符。从功能上看,辅音字符大多能独立成字或独立成词,含有辅音文字的内涵,简单地说即包含了元音a。另一类能够独立使用的符号是数字符号,也能表达语言声音和指称意义。从结构上看,辅音字符与数字符号具有独立的字形,在文本中出现只要符合构字和语法规则,不受其他符号制约。图1:藏文文本符号分类表1基本字符:藏文30个辅音字符表1列出了藏文文本中的基本辅音字符,功能界定为能构成藏文音节字,“功能”一栏列出具体字符功能,即字符出现在藏文音节字的哪一个结构位置,或者说能充当哪种结构位置的字符。表1中“基”表示基字,“前”表示前加字,“上”表示上加字,“下”表示下加字,“后”表示后加字或后加字与重后加字组合。辅音字符不仅具有表达读音的功能,还有排序的功能。人们在编撰词典或者表达顺序时,经常利用辅音字符的这项功能,表1的“序”是藏文字符传统排列顺序。(二)元音字符元音字符不称为字母,意味着把元音字符看作辅助符号,这有两个理由:其一,藏文创制源自中亚(波斯伊朗)或南亚(天竺印度:梵文)文字,这些文字自身含有音节文字辅音(文字)字母的痕迹,辅音文字的特点是元音不独立成符。例如藏语元音a就没有独立的符号表征;其二,藏文元音字符结构上不独立书写,附着在辅音字符上,例如元音等,这正是音节符号文字的特点。也就是说,藏文尚未发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音素字母文字。为叙述方便,我们给元音列表之前先讨论一下变音符号中的长音符号。长音符号主要用来转写印度语言的借词,但后来也可用于其他语言,如汉语的借词。譬如,。这是因为梵文元音/e/和/o/没有长元音形式,与/e/和/o/相应的长音分别是复元音/ai/和/au/。表2列出了藏文元音字符以及长音符号构成的长元音,二者的功能都是辅助构成藏文音节字,但来源不同。表2藏文的元音与长元音字符还有两点需要说明,藏文作为一种非典型音素文字系统,突出表现在它的元音a的表示方法上。藏文元音a没有独立的字形,任何不带其他元音字符的基字辅音或音节都包含一个底伏形式a。这种认识已经深深渗入藏族语言文化之中,并成为藏族人认识观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数字符号藏文数字符号也属于基本字符,通常可分为两组:基本数字符号与半数字符号。前者使用广泛;后者仅用于早期货币、邮票等特定领域。数字符号的功能是表示时间、顺序、年代、长幼,并用于计量。表3是藏文中使用的数字符号,其中半数字符号表示该数比相应整数应减去0.5的意思,而且半数字符号“”仅用于十位数以上包含O的整数数字。表3藏文的元音与长元音字符(四)标点符号藏文标点符号来源混杂,有些可能来自早期象雄文字,有些属于自创符号,来自佛教图案和法器图形的改造,还有一些出自不同的外来语言文本,特别是印度梵文系列的文本。即使是外借的符号,由于时间长久,大多数符号在名称、形式和功能上已相当程度藏文化,所以这里都纳入本体辅助符号的范畴讨论。藏文标点符号在文本中用来分隔词语,或者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藏文标点符号发展不完备,变体形式较多,大多数符号的意义或功能含混,使用起来相当任意。以下对各类标点符号的来源、功能和用法加以描述。1、分音点,也称为音节点,藏文称,字形为“”。这个符号应该是藏文自创的符号,目的是分隔语言中的音节,使用时放在两个音节之间。该符号可用于所有藏文文本。文本中分音点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藏文音节字的时候,往往要添加表示音节结束的标记,音节字组合起来构成词语、句子和文本,其中的音节结束标记自然成为分音点,久之,形成藏文文本分音点概念。分音点的扩展用法。藏文书写方式是从左至右横行书写,由于音节不等长,雕版印刷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行尾不能容纳一个音节的情况,又由于藏文音节不能从中间拆分,即不能把后加字、重后加字,乃至前加字从字基分开。为此,藏文传统上采用行尾连用多个分音点填补空白的方法提示该段话语未结束。这个连用分音点符号也可称为连句符“。2、句间标点。这一类标点又有多个变体,分别讨论。垂形符,也称单垂符,藏文称。该符号表示一段话语停顿、转折或结束,相当于顿号、逗号、句号等。该符号属于藏文文本字符,用于所有的藏文文本。双垂符,藏文称。用法和应用领域与垂形符基本一致,但比较强调一段话语已经说完了。四垂符,藏文称。用于章节、卷和书尾,属于藏文本体符号。垂形符的用法与文体格式有一定关系。偈颂体韵文分句或分行的句末或引文、散文体复句、句群、段落的末尾原来两竖道紧紧相靠,后来在韵文中发展为两竖道分开,一道在前句(行)的末尾,另一道在后一句(行)的开头。三、梵源藏文字符(一)梵源辅音字符梵源字符分为梵源辅音字符、梵源元音字符和变音符号。下面分别加以讨论:(二)梵源元音字符梵源元音字符分为两组,各有长音和短音两项,即。这几个梵源元音字符在梵文中都是单一的元音,但藏文采用了辅音和元音组合的方式表示。梵源元音字符与本体元音字符一样也是辅助符号。(三)变音符号变音符号附着在元、辅音字符上,大多用于藏文转写梵文字母符号,用来说明元、辅音发生的语音性质变化。具体又有多种类型。四、非文字符号的分类藏文各类文本,特别是经文、历算等传统文本中包含相当数量的非文字型符号,这些符号主要可分为准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所谓准文字符号有两层含意,一是不表达语言声音,二是缺乏各语言文本符号所具有的共性,例如普遍使用的标点符号。藏文准文字符号仅表示某种文本形式意义,或者以图形方式指示事物的意义。(一)藏文最典型的准文字符号应该是篇章符号,又有多种变体。(三)图形符号出现在文本中估计与佛教的传播以及信众的虔敬心态有关。不过这些符号内涵意义很强,与语言声音关系不大,在文本中只表达辅助性意义,或示范性意义,有较强的形象化作用。藏文文本中的图形符号较多,包括占星符号、吟诵示意/会意符号、吉祥装饰符号、筹码符号和其他符号。1、吟诵示意符号,这类符号是指在诵读经书或者诗文时,用刻画在文本中的符号示意诵吟者做出某种动作的指示标记,比如示意诵读者次第敲击不同的法器,如法铃、手鼓等,还可能提示声调的高低起伏。4、吉祥装饰符号。藏文文本中也引入了部分佛教表示吉祥、完美和仪轨方面的符号,主要作用是表示文本记述的内容与佛教教义或者佛教理念相关,或者单纯表示对神佛的崇敬。这类文本符号可称为吉祥装饰符号。笔者目前已收集各类藏文文本符号200余个。由于藏文历经千余年来一直未开展彻底的字符厘定和整理工作,而且藏语方言分歧较大,藏族历史上的木版印刷各地也有较大差别,因此符号的收集有相当大的难度。至于藏文字符的定名、分类则更是缺乏可借鉴的研究成果。本项研究尽管已通过各种方法多方征集专家意见,目前仍然有少量符号内涵和功能不明,也无法确定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以下是部分罕见的符号,有些是家族徽记,有些是教派符号:。探讨藏文字符分类,包括对字符名称、来源、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梳理和确认,可以服务于藏文的计算机处理,能为设计藏文字符叠置组合、排序,或者藏文的输入输出等计算机应用程序提供必要的基础,这是本文的基本宗旨之一。【参考文献】1Beer, Robert. Handbook of Tibetan Buddhist symbols. Kreuzlingen: Hugendubel. 2003. Beyer, Stephan V. The classical Tibetan language. Monograph. 1992.2Csoma de , Alexabder. Grammar of the Tibetan Language. 1984reprinted Budapest: Akadmiai Kiad.3Goldstein, Melvyn C.(editor)The new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Tibetan. T. N. Shel monograph. 2001.4Jschke, H. A.(1881, London). 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reprinted 1980.5Jiang, Di. The Phon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ibetan Words and Its Frequency Phenomena. in Hiroyoshi Ohara(editor): Collec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lingual Text Processing 98, pp9-20. Waseda University. Tokyo, Japan.6The Unicode Consortium. The Unicode Standard, Version 5. 1.0, Boston, MA, Addison-Wesley. 2007. ISBN 0-321-48091-0. /versions/Unicode5.1.0/7巴俄祖拉陈瓦.贤者喜宴J.黄颢译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1986.8陈践,王尧.吐蕃文献选读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12.9格桑居冕.实用藏文文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12.10格西曲吉札巴.格西曲札藏文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57.11根敦群培.白史A.根敦群培文集精要C.格桑曲批译,周季文校.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12共确降措.论藏文J.西藏研究,1997,(3).13黄鹤鸣,契嘎德熙嘉措.藏文字符集基本集的修订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20).14江荻.藏文的拉丁字母转写方法:兼论藏文语料的计算机转写处理J.北京:民族语文,2006,(1).15拉巴平措.探索藏族数码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A.加强藏学研究,发展藏族科技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16罗秉芬,安世兴.浅谈历史上的藏文正字法的修订J.民族语文.17毛尔盖桑木旦.藏文文法概论(藏文)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79:1.18那唐译师.梵文读法(藏文)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19裴文.梵语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英国桑木旦G噶尔梅.苯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