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邮政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邮政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邮政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邮政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邮政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摘 要要 进军现代物流既是中国邮政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 又是邮政发挥自身优势的必 然 也是世界邮政共同发展的方向 但是以普遍服务而组建的中国邮政网络与以竞 争取胜的现代物流网络存在较大的不同 如何改造传统邮政以适应现代物流需求 以及如何结合邮政目前发展现状进行邮政物流战略定位 并提出相应的经营策略是 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邮政物流发展状况 优势 劣势以及邮政进军物流的必然性 可行性 结合邮政目前实际 提出邮政发展物流必须坚持五项原则 讨论了一般物 流企业的特点和价值曲线 并重点运用 蓝海战略 理论绘制了邮政物流价值曲线 利用物流市场 七边形 分析方法对邮政物流市场进行了定位 分析了邮政物流城 市 农村市场特点 提出邮政物流应重点开发全国性一体化物流和服务 三农 连锁 配送业务的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同时探讨了邮政物流网络结构 运营核心和目前 可采取的拓展传统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 第三方物流三种业务模式 最后 对中国 邮政重点开拓的一体化物流和服务 三农 连锁配送业务发展提出了转变观念 整合 资源 完善网络 市场开发 信息技术利用 加强库存管理 引入人才等方面的具 体经营策略 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 经营策略 运营模式 战略定位 邮政物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it is very urgent for the china post to enter the field of modern logistics but also the necessary way to develop the superiority of post and the comm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ost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but it is very big different between the china post who have wide serves and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how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post to meet the demand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how to define the strategy direction of the post logistics and raise relevant management strategy according to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etc it is very useful and significant to research these issue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superiority inferiority and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of the china post are discussed in this file according to the post actual situation it raised that it s necessary to insist and implement the way of five principles and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curve of common logistics corporation and it emphasized to apply the theory of the strategy of blue ocean and described the value curve of the post logistics and confirmed the market direction of the post logistics through applying the method of seven side shape of logistics market and it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and countryside market of the post logistics and raised that the post logistics should emphasize to develop the unity serves of the whole national post and establish the directed thinking and strategy target of the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of serving three peasant meanwhile it discussed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post logistics and the core of the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and the three types of business mode currently developed traditional logistics electronics business logistics the third part of logistics finally it give some specified management method and suggestion to the important developed unity serves of the post logistics and the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serving three peasant such as opinion transfer resource rearrangement internet innovation market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warehouse management talent introduction etc key words management tactics business mode strategy direction post logistics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引引 言言 1 1 邮政物流研究的目的意义邮政物流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的发展 邮政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 为了生存与 发展 邮政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地运用新的理念与技术 实现创新发展 物流 作为经济领域的 黑色大陆 及 第三利润源泉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被称为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邮政是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 具有百年 历史 拥有信息流 资金流 实物流 三流合一 金融网 投递网 计算机综合网 三 网合一 全程全网 联合作业的独特优势 长期以来积累了包裹 报刊 信件 汇票等实物运递 分拣封发 投递到户等方面丰富的作业经验 是社会上广泛认可 的发展现代物流 电子商务最理想的企业 进入 21 世纪以来 国家邮政局逐渐认 识到邮政进军物流市场的重大意义 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业 几年 来 全国各地邮政部门纷纷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 从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对邮 政的要求 物流业务广阔前景等方面 逐步认识到物流业务重要地位 不少企业已 经将物流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 纳入 一把手 工程 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其 迅速发展成为继邮政储蓄之后第二大支柱业务 尽快形成邮务类业务 金融类业务 速递物流类业务 三足鼎立 的发展局面 与此同时 国内各类速递 物流企业如雨 后春笋般出现 国外跨国速递物流集团纷纷进驻我国 国内物流市场竞争一开始便 进入白热化 邮政部门如何结合自身特点 发挥已有优势 在竞争激烈 市场潜力 巨大的物流市场分得 一杯羹 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现代物流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虽然与邮政全网联合作业 投 递到户 配送到家的作业方式有联系 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仍然很大 现代物流意义 更广 范围更深 要求更严 特别是在如何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 如何通过有效运 输 仓储 配送来缩减产品库存 快速响应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如何减少中间环 节 挖掘 第三利润源 如何规划邮政物流业务发展 等等方面 邮政内部还很不 适应 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如何运用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结合邮政实际特 点 改造传统邮政网络 以适应日益扩大的物流市场需求 解答这些实际问题 对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于促进邮政物流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就试图从发展现代 物流的高度 从邮政行业特点的角度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1 2 国内邮政物流研究现状国内邮政物流研究现状 综观国内邮政物流业务的研究 2003 年前主要集中于 邮政要不要 为什么要 能不能进军物流业 随着中邮物流公司 2003 年元月份挂牌成立 全国邮政认识基 本统一 类似的讨论也自然得出了答案 之后 绝大部分研究 讨论主要集中在 如 何开拓邮政物流业务市场 壮大邮政物流规模 扩大邮政物流的社会影响上 如 全国邮政知名的软科学研究专家 国家邮政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焕德教授在 中 国邮政当前发展形势分析 一文中曾提出 中国邮政应以国有大中型企业 三资 企 业 电子商务网站以及邮政电子商务工程为主要服务对象 对适合邮政运输的小件 物品 实施从生产厂家到批发商 零售商直至消费者个人的 btob 和 btoc 模式的物 流配送 国家邮政局于 2003 年度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提出邮政物流要定位在 精 益物流 具体来说要重点发展 一多 二高 三小 型物流 即批次多 附加值高 实效高 体积小 重量小 批量小 2004 年来 全国邮政物流借助服务 三农 这个 大课题 积极开发以农业生产物资和农民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要的连锁配送业务 得 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5 年 2006 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国务院国办 2005 27 号文件 邮政体制改革方案 中都明确地提出了 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 农民生产 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 重点发展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等新业务 而与快速发展形势比 传统的邮政行业一时难以适应 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李雄在接受 中国邮政 记者采访时 明确提出 邮政物流本身存在的体制 机制不到位等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 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邮政物流发展的瓶 颈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赵栓亮教授曾在 现代 邮政 上发表 邮政企业发展物流业务的困惑解析 一文提出 目前全国邮政企业 发展物流业务存在十大困惑 即不能兑现用户承诺 全网难以协调 信息流作用难 以发挥 邮政品牌作用不明显 职工对物流能否成为核心业务存在疑问 营销难见 成效 速递物流业务界限 物流词汇不统一 物流经营资质 物流产品质量与邮政 形象等 7 在 2006 年 5 月 31 日召开的 新农村新邮政新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形势下邮政物流服务 三农 发展研讨会 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俊发提出 邮政系统要发展农村物流 首先在空间布局上要覆盖全国 因为邮政 系统是覆盖全国的 所以不应该在几个省而应该在全国推广 其次是功能 把农业 生产资料 农民需要的生活用品运到农村去 这是单向的 同时把农民生产的东西 运上来 这才是双向的 另外 在中国的农村差别太大了 要构筑的为农民服务的 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再次是机制 邮政在物流系统构成中 实际上是进行了混 合经济的一种模式 既有国有经济 是一种指导 引导的力量 又有民营经济的结 合 1 3 国外邮政物流实践国外邮政物流实践 与此同时 物流产业的强大市场魅力 吸引了众多国家邮政一试身手 国外许 多邮政企业纷纷进军物流市场 并将其作为今后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 从实际 情况看 一些国家邮政已经取得了成功 有些甚至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一流的第三 方物流供应商 德国 荷兰 澳大利亚邮政便是其中的代表 同时 一些跨国快递 公司也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 庞大的网络优势 灵活的运作方式迅速转型为物流 供应商 felex ups 便是其中的代表 综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其邮政物流运营 形式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通过收购整合 实行公司化运作 邮政物流自成体系 发 展此类物流战略的以德国邮政 荷兰邮政为典型 它需要有强大的融资能力以及成 熟的市场经济为依托 德国邮政的目标非常明确 成为全球配送业务的服务商 为 此德国邮政先后进行了 20 多次收购行动 以 55 亿欧元收购了英国物流业巨头英运 公司 exel 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 2005 年德国邮政税前利润超过 37 6 亿 欧元 业务板块中速递 物流和金融收益各不低于 10 亿欧元 德国邮政总裁克劳 茨 祖温科博士认为 正是由于成功实施了三大板块发展战略 才使邮政带来丰硕 的成果 二是邮政物流与包裹 速递业务集合在一起 如法国邮政把业务分为函 件 包裹与物流和金融服务三大板块 在包裹与物流板块中 除邮政传统窗口业务 另设 geopost 控股公司 它是欧洲这一领域的第三大公司 负责隶属于法国邮政 集团有关包裹和物流业务的子公司和合作伙伴 主营 btob 速递与包裹业务 其中 物流公司 2001 年营业额为 7630 万欧元 三是邮政物流仍为传统邮政的一个部门 但完全以商业化形式运营 以澳大利亚邮政物流为例 2000 年 8 月澳大利亚邮政正 式成立邮政物流部门 由于澳大利亚邮政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 力行商业化运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模式 并已形成稳步赢利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更成为公司上下努力深化和推进的目 标 邮政物流这一新生事物也同时申报了商标品牌 严格按商业化模式进行运营 在制定商业战略 确定目标客户群和明确市场辐射区后 澳大利亚邮政物流利用信 息化技术应用广泛这一特点 在为客户提供周到细致的 量身定制 服务方面下大功 夫 随时了解客户需求 灵活跟进提供令客户满意的第三方物流 物流收入在 2001 年就增长了 37 5 次年高达 96 在日常作业中 通过商业化运作原则和各部门 协作整合策略 结果是各个部门都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寻求到了新的业务 14 国外邮政进军物流业务的经历告诉我们 邮政不仅能够而且也必须进军物流业 务市场 国外邮政有外向并购和内生拓展两种主要的切入市场的方式 主要采取公 司制和事业部两种组织方式 市场定位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业务范围几乎涵盖了 物流服务的各个业务领域 一般都是利用邮件 包裹业务或被收购公司长期形成的 品牌 经验和资源 引入现代物流理念 方法 技术和人才 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在经营上 注重突出发挥企业核心优势 形成核心竞争力 谋求在市场竞争中的优 势地位 1 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虽然研究邮政物流的专家学者对部分企业行为有些零星的探讨 但真正运用现 代物流理论 深入邮政实际 系统地总结共性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研 究仍然不多 本论文将重点从邮政实践入手 针对实际问题 力图提出可行的解决 方案和对策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除引言外 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邮政基本情况 中国邮政与邮政物流存在天然联系 以及中国邮政物流目前发展情况 第三部分分 析了邮政发展现代物流优势 劣势以及面临的形势 进军现代物流是邮政发展的必 然 第四部分重点结合邮政目前实际 提出邮政发展物流应坚持五项原则 讨论了 一般物流企业的特点和价值曲线 并重点运用 蓝海战略 理论绘制了邮政物流价值 曲线 利用物流市场 七边形 分析方法对邮政物流市场进行了定位 分析了邮政物 流城市 农村市场特点 提出邮政物流应重点开发全国性一体化物流和服务 三农 连锁配送业务的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第五部分探讨了邮政物流网络结构 运营核 心和目前可采取的拓展传统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 第三方物流三种业务模式 并对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三种业务模式进行了比较 最后 对中国邮政重点开拓的一体化物流和服务 三农 连锁配送业务发展提出了转变观念 整合资源 完善网络 市场开发 信息技术利 用 加强库存管理 引入人才等方面的具体经营策略 建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2 中国邮政与邮政物流中国邮政与邮政物流 2 1 中国邮政基本概况中国邮政基本概况 邮政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 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 长期 以来 中国邮政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保证公民基本通信权利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邮政起源于古代邮驿 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 期 中国邮政通信网的基础很差 网点稀少 设备陈旧 1949 年底 全国 除西藏 和台湾 只有邮电局所 26328 个 业务种类仅有函件 包件 汇票等几种 每人平 均函件量仅有 1 1 件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 1 35 亿元 17 建国以后 特别是国家实行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邮政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 邮政网络四通八达 覆盖全国 联通世界 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逐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邮政发展道路 20 世 纪 90 年代 由于电信业的突飞猛进式发展 电信与邮政本质的不同越来越明显 当时邮电时期 全国邮电部门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电信业务 邮电业务收入中 80 来 自电信收入 导致绝大部分投入也投向电信 重电轻邮 邮电合一的管理体制日益 成为发展的障碍 1999 年全国邮电实行分营 邮政部门自此独立运行 近几年 邮 政部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结合中国实际 不断对邮政网络体制进行改革 加快了 邮政运输网的建设 全国邮政得到长足发展 邮政网络日趋完善 邮政技术水平显 著提高 邮政新业务层出不穷 邮政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全面 建成了全国联网的邮政储蓄绿卡网 实时到账的电子汇兑网 城乡一体的运输投递 网和资源共享的综合计算机网 初步形成了以函件 包裹 发行 集邮为主的邮务 类 以储蓄 汇兑 绿卡 保险 小额质押贷款为主的金融类 以特快邮件寄递 服务 三农 农资连锁配送为主的速递物流类三大板块 100 多种业务 2005 年全国邮 政实现业务收入 625 亿元 2 2 中国邮政与物流存在天然联系中国邮政与物流存在天然联系 邮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物流企业 长期以来所从事的送报 送包 送信以及为 个体用户提供直接邮递类服务 其本身就是一个物流过程 也就是传统的 bto c 或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ctoc 业务 第一 中国邮政从诞生那一天起 就与物流产生密切联系 不论是大清邮政还 是中华邮政 均在办理信件寄递业务的同时 开办包件和新闻纸寄递业务 新中国 成立相当长的时间内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虽然保证了国家的重点建设 但整个社 会生产力处在极低的水平 物资极度缺乏 商品流通严重受阻 不同地区 城乡和 民众之间互通有无的小量物品 主要靠邮政的包裹业务来实现 在改革开放 搞活 经济后 城乡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相当数量的小批量商品流通也大都进入邮政领域 商品包裹业务获得了空前发展 第二 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是典型的物流业务 早在 50 年前 随着邮发合同的签订 中国邮政就开始了物流配送业务的经营 报刊发行 是最典型的 btoc 配送业务 全国邮政通过 250 多个发报刊局 配送中心 上联 4000 多家报刊社 供货商 依靠 67000 多个支局所下联亿万报刊用户 销售近 7000 种 报刊 年订销报刊累计近 200 亿份 其基本运作方式是邮报双双签订邮发合同 报 刊社除编好印好报刊之外 其余的从收订 收付款 结算 到报刊的取货 要数分 发 运输装卸 分拣 直到按订户名址送到用户手中 全部交由邮政部门来办理 22 这种 一站式 的服务保证了报刊发行的高效率 它可以把全国几千种报刊通过一系 列处理环节 迅速地分发投递到亿万用户手中 城市读者当天就可以看到本省本市 出版的报纸 许多大中城市还实现了早报早投 可以说 报刊发行是传统物流业务 的高级运行模式 是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可资借鉴的一种解决方案 第三 从邮 政设施的发展布局来看 邮政运输网络的组织 服务网点的设置 城乡投递段道和 投递线路的组划 都是以实物传递为基础 实质上是为物流服务的 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 80 年代中期在邮件大积压的压力下 在社会物流日益增长和邮政自身发展 的迫切需求下 邮政的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除充分利用铁路运输已有空间之 外 大力发展大吨位汽车运输 大量自办汽车邮路 在充分利用固定航线外 租用 飞机开辟专用航线 购置飞机建立邮政航空公司 在建设了几十个大型邮政枢纽之 后 开始大量建设大面积 大平面邮件处理场地 在建设报刊要数 绿卡金融计算 机网的同时 建设全国联网的集邮政生产 经营 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计算机 网 这些举措实际上都是为发展 为改善物流服务 第四 近年来 邮政物流业务 之所以发展很快 是社会迫切需求的结果 许多制造 流通和社会服务企业 他们 的许多新产品 高档物品以及普遍需求的生活日用品 出于自身发展和竞争的要求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都在积极扩大市场 加快流通 迫切希望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用现代物流的手段迅 速走进千家万户 而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但是当前许多物流企业 大多只有运输 仓储功能 没有配送 投递功能 往往只有区域性点和线上的服务 而不能大面积 地纵深覆盖 而且物品销售中的支付问题往往成为瓶颈 因此 许多企业把目光投 向邮政 他们直言不讳地说 我们与邮政合作 就是看中了邮政的网络 邮政的 多功能服务 看中了百年邮政的品牌 2 3 中国邮政物流实践中国邮政物流实践 2003 年 1 月 18 日 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挂牌 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 这标 志着邮政开始进行产业转型 进入现代物流领域 国家邮政局给中邮物流公司定立 的目标是至少成为国内物流行业前五名 成为国内物流业主导行业格局的企业 同 时 中邮物流成立几年便表现出不俗的业绩 2003 年实现业务收入在 2002 年 16 亿 基础上翻番 达到 30 亿 2005 年达到 80 亿元 计划 2006 年全国邮政物流收入突 破 100 亿元 2004 年来 全国邮政物流业务发展步伐逐步加快 成功开发了戴尔 雅芳等全国一体化物流配送项目和一大批区域内物流项目 目前 邮政物流业务种 类不断丰富 业务范围日益扩大 并且出现了两种新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以电子 产品 医药 烟草 高档消费品 化装品 汽车零配件等企业为重点的一体化物流 包括中邮快货业务 中邮货代业务 代收货款业务 另一方面是以服务 三农 为重 点的连锁配送业务快速发展 特别是借助服务 三农 这个大课题 发挥邮政品牌 网络 信誉等方面的优势 积极开发以农业生产物资和农民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要的 连锁配送业务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完善农村邮政服务网络 建设村邮 三 农 服务站上进展迅速 目前 全国邮政物流服务覆盖 20 多个省 区 市 1500 多 个县 区 三农 服务网点近 20 万处 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资料配送 农业信 息发布 代订送火车票 代送单证照等 配送产品涉及种子 肥料 农药 饲料等 农资类产品和快速消费品等 在社会上造成极其强烈的反响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3 邮政物流优劣势与发展形势邮政物流优劣势与发展形势 3 1 中国邮政物流优势中国邮政物流优势 3 1 1 网络优势网络优势 中国邮政集实物递送网络 金融交易网络 计算机信息网络于一体 集实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于一身 三网合一 三流合一 全程全网 联合作业 使邮政开发 物流业务具有天然优势 1 拥有覆盖全国的实物运递网络 经过长期的发展 中国邮政实物递送网 络覆盖全国 连通城乡 是中国最大的实物递送网络 据国家邮政局 2004 年年报 目前全国共有 6 6 万处邮政局所和代办点 2 1 万条邮路 40 万在岗职工和 4 3 万辆 各类生产用车辆 在这个网络上 已经形成了铁路 航空 公路及水运等多种运输 方式综合利用 快普邮件运输相对独立 层次清晰的快速高效的邮政运输网 邮政 的实物网不仅覆盖到城市 而且还覆盖到广大的农村地区 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投 递到人服务 这是邮政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是国内其他行业或企业无法匹敌的优势 2 拥有实时交易的金融结算网络 邮政金融是中国邮政重要的组成部分 邮政储蓄全国联网 通存通取 邮政绿卡跨行交易 实时结算 电子汇兑 网上支 付 邮政金融网点遍布城乡 截至 2006 年一季度末 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高达 1 48 万亿元 联网网点达 3 5 万个 邮政储户数量接近 3 亿户 自动取款机 6827 万台 成为全国联网网点最多 分布最广的机构 超过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网点 最多的中国农业银行 位居第一位 在开发邮政物流 电子商务过程中 邮政金融 提供了方便 快捷的资金结算渠道 18 3 拥有全国联网的信息共享网络 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是支持邮政实物网信 息化的骨干网络系统 在综合计算机网上分别建成了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子系统 邮运生产指挥调度子系统 邮政物流信息跟踪查询子系统等若干子系统和邮政自己 的 183 电子商务网站和 11185 自动查询系统 在推进邮政内部信息化的同时 将实 现邮件全过程的跟踪查询 以及对生产 运行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物流连锁配 送信息系统还具备网上订货 发货 库存管理等功能 这为中国邮政进入物流市场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提供了信息网络基础 3 1 2 品牌优势品牌优势 长期以来 中国邮政担负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 以低廉 均 一的价格在国内领土每一个角落上力争为每位公民提供经常 优质的基本邮政业 务 在大众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邮政品牌在社会上有着相当好 的声誉 树立起了诚实可信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信誉是用户选择物流企业 服务时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 中国邮政的品牌效应 有助于用户能够较快地接受和 信任中国邮政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务 在统一品牌的优势下 促进邮政能够较快地进 入物流配送市场 3 1 3 经验优势经验优势 中国邮政具有百年的大型 综合的网络组织管理经验 从国家邮政局到各大区 省 邮区中心局 已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 强有力的调度 管理体系 在收寄 分拣封发 运输 投递作业过程中 中国邮政掌握了传统物流配送运营经验 培养 了一大批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组织管理人员 这是全国邮政实物网运行畅通的保 证 也为邮政发展物流业务提供了难得的作业经验 3 1 4 政策优势政策优势 国家已把信息化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加以培养 邮政业作为信息 化产业的一个部分 也得到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和扶植 并将物流运输平 台为第一内容的 电子邮政 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国务院国办 2005 27 号文 件 邮政体制改革方案 中把 重点发展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等新业务 逐步向现 代邮政业转变 作为调整邮政业务结构的首要措施 2005 年 2006 年连续两年中 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地提出了 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 生活服务的连 锁配送业务 随之 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邮政服务 三农 开展连锁配送 业务的政策办法 颁发了邮政物流经营资质 证照 为邮政物流业务发展提供了有 利的政策环境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3 2 中国邮政物流劣势中国邮政物流劣势 3 2 1 大件和批量物品处理能力差大件和批量物品处理能力差 邮政现有的网络是基于邮件传送功能定位的 其生产作业组织 网络结构 时 限频次 邮路建设都是以满足小件和零散物品传送为主要目的 而物流网的功能定 位应以产品或商品传送为主 传统的邮政网络不适应对大件和批量物品的处理 运 输和投递 与现代物流体系不相适应 邮政要发展物流 就必须跳出固有的经营圈 子 承担更多的大件和批量物品的处理业务 对现有实物传递网络进行改造 其生 产作业组织 邮路建设以及运载工具都要符合这些物品的特征 3 2 2 干线运输能力不足 依赖性较强干线运输能力不足 依赖性较强 我国邮政的干线运输四通八达 覆盖全国 连通世界 但是这一运输系统明显 缺乏自主性 我国邮件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民航 普通邮路主体是铁路干线邮路 而快件邮路则以航空邮路为主 其中 铁路和民航运量占全国邮政干线运量的 70 以上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目前邮政与铁路 民航在邮件运输上还没有形成优势互 补的良好经济合作关系 基本是依靠国家政策维持着邮政运输的能力 客观上存在 着不能够完全按照邮政的时限要求组织邮件运输的问题 这也会影响到今后邮政发 展物流的运输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 邮运的邮路组织 邮运计划 作业时间等都要 受到铁路运行车次 民航班次安排的影响 目前 邮政自办的航空邮路少 航班密 度小 运力不足 远不能适应邮运的需要 更不用说满足物流的需要 3 2 3 投递网营销 个性化服务能力不足投递网营销 个性化服务能力不足 邮政投递作为邮政网的最后一个环节 具有很强的实物传递能力 但传统的邮 政投递网以承担社会的普遍服务为主 尽管正在进行将单纯的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 转变的投递网改造 但除邮件 报刊投递外 其服务内容和营销能力仍相对薄弱 而物流配送除了达到准确 快捷外 还要求高效率 低成本 网络化 信息化 全 方位及具有必要的应变能力 因此 投递网的组织还需要不断完善 邮政投递采取 的是点线式投递线路 根据不同的邮件业务种类确定不同的投递时限 安排投递出 归班时间 其服务方式 作业时限相对固定 灵活性较差 而现代物流需要个性化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的服务 在运递时间 服务内容上的要求可能千差万别 这需要邮政物流能够灵活 应变 根据邮政自身的实力为客户设计可行的物流方案 并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 同的服务承诺 3 2 4 处理环节多 管理体制不适应处理环节多 管理体制不适应 目前 邮件盛装容器是以传统的邮袋为主 以邮袋为单元组织运输 这种包装 方式对承运的物品有很多限制 也无法在运输 中转以及分拣过程中确保物流商品 的安全 对于物流市场来说 限制了邮政经营的品种 影响了市场开发 同时 现 代物流要求一体化管理 市场化运营 而目前邮政的体制是分环节管理 按专业经 营 没有很好地形成全网的综合合力 结算体系条块分割 不利于企业整体运行效 益的提高 3 3 中国邮政物流发展形势中国邮政物流发展形势 中国落后的物流配送体制早已成为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发展的瓶颈 其中蕴涵的 商机也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商家所察觉 单是速递市场的竞争就相当激烈 国 外的各大公司如 tnt 天地快运 dhl 敦豪 fedex 联邦快递 ups 联合 包裹 等都已涉足中国市场 在中国国际特快专递市场上 目前外国公司占据了 55 的份额 中国邮政只占 45 13 同时中国国内的物流市场虽然刚刚起步 但争 夺战已经打响 科利华投资两个亿开通 中运网 国家信息中心与中国交通运输协 会投资开通 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 争夺空车配载市场 还有东方红叶集团开通时空 网来争夺网上购物的配送市场 更有大量的物流企业来争夺专业物流市场 部分外 资公司已与外资专业物流公司签约 据资料显示 全国已经注册的物流公司有 1 万 多个 涉及物流的机构已达到 70 多万家 国内物流市场激烈竞争态势已初显端倪 邮政要在广阔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必须快速切入物流市场 邮政经过百年的发展 其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 同时随着邮政政企分开改革全 面实施 邮政专业化经营 市场化运作 公司化管理大势所趋 逐步形成了比较明 朗的邮务类 金融类 速递物流类 三大板块 业务发展战略 邮政金融即将组建成 为中国邮政控股的专业银行 同时随着电信通信业和互连网的发展 物资不断丰富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和市场流通的加强 邮政传统信函业务被大量分流 个人之间的包裹寄递已越来越 少 传统的信函 包裹业务等业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商品包裹业务面对现代物流 的挑战 原有功能单一 手续繁琐 处理落后的运作方式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激烈 竞争 商品快速流通以及多样化 个性化 高标准服务的要求 中国邮政从经营庞 大的网络角度 从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 都迫切需要进入新的发展领域 而进军现 代物流则是最好的选择 当仁不让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4 中国邮政物流战略定位中国邮政物流战略定位 4 1 邮政物流应坚持五大原则 邮政物流应坚持五大原则 1 发挥整体优势原则 发挥整体优势原则 中国邮政作为一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它的网络优 势和信誉优势均来自于中国邮政作为一个企业的整体性 中国邮政目前业已形成的 名牌效应是中国邮政的整体优势 是由中国邮政一系列的制度和保障体系 经过百 年的卓有成效的优化和推广而积累形成的 因此 在确定邮政物流服务运营模式时 应杜绝各省邮政局跨省建立办事处这种削弱邮政整体优势的市场经营方式 淡化局 部利益 坚持 五个统一 即统一品牌 统一理念 统一流程 统一协调 统一核 算 保证邮政全网的整体优势 应强化市场经营秩序管理 严禁内部竞争 确立整 体意识 发挥整体优势是邮政发展物流的首要原则 2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原则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原则 现代物流配送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 质建设过程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 花费较长的时间 目前邮政有足够的资 源可供利用 它的网络尽管与现代物流配送系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但是它的现有 场地 设施 业务功能 处理流程基本上具备了现代物流配送的雏形框架 非常易 于向现代物流配送网过渡 以现有邮政网络为基础加以运作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是 邮政发展物流的另一原则 3 实施 实施 战略联盟战略联盟 原则 原则 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周边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物流企业所处的服务地位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现代物流理念的角度来看 如果 物流企业不能成为生产企业或特定产品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参与供应链的一体化运 作 不能与生产企业等客户结成战略联盟 则不能算作现代物流企业 也不可能有 效挖掘 第三利润源 也就时时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同时 我国许多著名物流企 业在其自身物流网络的布局方面都存在着 最后一公里 的瓶颈 寻求合作的愿望十 分强烈 由于这些企业都具有较大的业务规模 一旦与之形成实质性合作 便会给 邮政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长 这对于促进邮政物流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应充分发挥邮政营销网点优势和配送网络优势 采取多种方式 本着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的原则 积极寻求与民航 铁路以及国际船运公司等社会运输企业及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名物流企业的联合 努力发展国际国内航空 海运代理业务 积极为其提供到港货 物的地面配送服务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发展代报关 海关监管等相关业务 从而 达到与企业共同发展 实现 双赢 或 多赢 的目的 4 坚持盈利原则 坚持盈利原则 根据国务院对邮政改革的目标 邮政业务将改组为中国 邮政集团公司 从事普遍服务 竞争性业务 快递和物流业务 和邮政储蓄业务 普遍性业务 国家给予补贴 而竞争性业务 将增加市场准入 引入竞争 增加效 率 使其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显然 物流属于竞争性业务 其地位和业务性质决 定了邮政物流必须坚持盈利的原则 必须以能否有利润作为最重要的指标 邮政应 摈弃 以普遍服务的做法发展邮政物流 的传统思维模式 避免 大而全 小而全 应从中国邮政的资源特点出发 在管理协调全国物流市场的基础上 以经济效益为 基本出发点 坚持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的原则 突出重点地区 重点行业和重点商 品 5 坚持高新技术的原则 坚持高新技术的原则 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的物流加上信息流动 依靠信 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 在发展邮政物流业务的同时 技术的起 点要高 应按照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统一使用 统一开发的要求 加快开发仓储 系统 大客户系统 调度系统 核算系统 认证系统等信息网络建设 为现代物流 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 2 邮政物流战略布局图邮政物流战略布局图 进行发展战略定位是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首要问题 w 钱 金和勒妮 莫 博涅两位教授 2005 年提出蓝海战略 他们认为在基于竞争的战略思想指导下 企 业常常在 差异化 和 成本领先 之间选择其一 确立自身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 独特定位 以便打败竞争对手 从而形成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 他们提出企业要把 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的一方 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 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 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 素筛选与重新排序 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边界 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 从而摆脱 红海 已知市场空间 的血腥竞争 开创 蓝海 新的市场空间 通过增加和创 造现有产业未提供的某些价值元素 并剔除和减少产业现有的某些价值元素 企业 就有可能同时追求 差异化 和 成本领先 即以较低的成本为买方提供价值上的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破 5 第三方物流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 它有两个用户 即上游用户 物 品提供商 下游用户 物品需求商 上游用户和下游用户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一 致 如下表 4 1 表 4 1 用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 物品提供商 b 物品需求商 b 或 c 第三物流企业 3pl 1 提供运输 仓储 装卸 配送等 一揽子 服务 2 安全 3 物流价格越低越好 物流 越合理越好 4 配送区域越广越好 5 及时反馈物品中途及用户 信息 1 方便 快捷 2 品质可靠 价格合理 3 信誉好 4 选择余地越多越好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7 图 4 1 邮政物流 剔除 减少 增加 创造 坐标格 从表 4 1 可以看出 上游用户和下游用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需求的 或者 共同追求的 元素分别有 配送网络全 物品限制少 配送种类多 运营成本低 信誉高 安全 快捷 这些共同要求就决定了一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特征 w 钱 金在 蓝海战略 中称为关键元素 在关键元素的基础上 依据用户需求进行 战略行动的调整就是价值创新 邮政物流根据自身优势可以进行以下战略行动 见 图 4 1 剔 除 增 加 1 网络覆盖范围更广 2 信誉更好 减 少 1 物流产品范围限制 2 成本 创 造 1 及时结算 2 政策支持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8 高 邮政物流 一般 3pl 低 网络 物品限制 成本 信誉 安全 快捷 结算 政策 图 4 2 邮政物流的战略布局图 从邮政战略布局与一般 3pl 企业战略比较分析 见图 4 2 邮政表现出 网络 覆盖广 信誉好 安全性高 结算方便 政策等方面更有利 邮政应从这些战略元 素出发进行业务战略部署 具体来说 就是要重点开发全国性一体化物流项目 电 子商务 利用网络 信誉 安全 结算等优势 和带有明显政策优势的服务 三农 连锁配送业务 4 3 邮政物流市场定位邮政物流市场定位 物流市场分类特征模型可以用如下的一个 七边形 图来表示 见图 4 3 11 模型 七条边的变量可以组合成许多细分市场 具体含义见表 4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9 表 4 2 物流市场分类特征表 边类分类依据分类结果 全球 国际 地区 a 边物流服务的地理范围 地方 公共 只是服务少数几家b 边物流服务对象范围 专一服务一家 客户自己管理 第三方管理c 边物流的管理 物流专家 运输为主 近期 仓储为主 存货管理为主 d 边提供物流业务的范围 综合物流 基本水平服务 高水平服务e 边提供服务的水平 标准水平服务 计算机全部整合 有选择的物流信息协调f 边信息技术采用 某些物流活动有独立的信息技术 全部供应链 工厂内物流 采购物流 f 边提供物流服务的综合程度 销售物流 地理范围 对象范围 综合程度 信息技术物流管理 物流市场分类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0 通过对图 4 3 所示 七边形 每条边分别给出一种选择 就可以基本确定邮政在 现代物流市场的基本定位 综合分析邮政自身条件和物流市场状况 邮政现代物流 发展具体选择如下 a 边 邮政是全国性特大型企业 网络遍及全国各地 因此 邮政有条件也有 能力在全国范围提供物流服务 但要成为国际性 全球性的物流供应商目前还不具 备条件 b 边 邮政向来是公共服务机构 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在物流发展上 邮政也 有能力面向社会众多用户提供物流服务 c 边 前期 限于邮政自身能力和资源条件 物流管理工作可以由客户自行负 责 今后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 邮政应成为物流方面的专家 可以代客户履行物 流管理职能 d 边 在物流发展早期 由于邮政企业知识 能力等方面条件限制 邮政为客 户提供的物流服务可能以运输为主 但从生存发展角度讲 邮政企业要尽快形成综 合物流服务能力 由功能物流为主向综合物流为主转变 e 边 为应对市场竞争 占领市场资源 邮政必须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f 边 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邮政有专用信息网的网络 优势 具备用信息技术整合物流业务的物质基础 要以有选择的物流信息技术协调 为切入 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早日达到计算机全部整合水平 g 边 从邮政的能力来看 目前服务主要集中在销售物流领域 今后可以逐渐 向采购物流延伸 并最终成为面向全部供应链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综合以上分析 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定位是 全国性的 提供一流的 端到端 end to end 物流 所谓端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