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容量过负荷PPT课件_第1页
如何避免容量过负荷PPT课件_第2页
如何避免容量过负荷PPT课件_第3页
如何避免容量过负荷PPT课件_第4页
如何避免容量过负荷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避免容量过负荷 思路 综述介绍知识点回顾指导意义 综述概述 要点 容量过负荷与重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相关积极的液体复苏使补液过多和容量过负荷的风险增加为了降低补液过多的风险 液体复苏的策略应包括明确的限制和个体化的复苏终点休克患者充分复苏后应考虑采取干预措施来实现液体负平衡 前言 容量过负荷在危重症患者中相当常见 同时也是重症监护干预的常见后果 尽管普遍认为容量过负荷是一个相对良性的过程 但它与重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独立相关 因此 需要适当减少静脉输液量 降低挽救生命时伴随的相关风险 本综述介绍了重症患者容量过负荷的最新证据 并概述了旨在防止休克患者复苏期间容量过负荷的管理策略 背景知识 2001年Rivers等进行的RCT 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 这是一项被誉为里程碑式的研究 他针对263例急诊室内脓毒症 sepsis 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 比较了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earlygoal directedtherapy EGDT 与常规复苏的临床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施EGDT组死亡率显著降低 预后明显改善 随后 EGDT被作为severesepsis和感染性休克 septicshock 早期治疗的集束元素 EGDT 6h内达到复苏目标 中心静脉压 CVP 8 12mmHg 平均动脉压 MAP 65mmHg 尿量 0 5ml kg h ScvO2或SvO2 70 EGDT 治疗措施 血清乳酸水平测定 抗生素使用前留取病原学标本 急诊在3小时内 ICU在1小时内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 如果有低血压或血乳酸 4mmol L 立即给予液体复苏 30ml kg 如果低血压不能纠正 加用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平均动脉压 65mmHg 持续低血压或血乳酸 4mmol L 液体复苏使CVP 8mmHg ScvO2 70 EGDT使SevereSepsis的死亡率由46 5 降至30 5 RiversE etal NEnglJMed 2001 345 1368 77 问题来了 事实上 短期内大量输液极易引起体液量过载 在Shoemaker有关休克治疗的研究中早已有过报导 而数据详尽的文献发表于2006年 系Wiedemann领导的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 即FACTT FluidandCatheterTreatmentTrial 研究 该试验比较了1000例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 患者7天的开放和限制输液管理策略 无休克患者开放输液组第7天累计输入液体比限制组多6863ml 在休克患者比限制组多7234m1 7天累计体液平衡在开放组为 6992 502mL 限制组为 136 491ml WiedemannHP WheelerAP BernardGR etal Comparisonoftwofluid managementstrategiesinacutelunginjury NEnglJMed2006 354 2564 75 Wiedemann的这项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输液管理策略60天死亡率无差异 但限制输液策略改善肺功能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没有增加肺外器官的衰竭 此后 大量文献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开放 输液引起体液蓄积难以避免 尤其在严重感染 存在毛细血管渗漏的状况下 开放 输液引起的微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更易加重间质水肿和体液蓄积 WiedemannHPetal NEnglJMed 2006 354 2564 2575 如新近的多中心前瞻性FINNAKI研究结果显示 行肾替代治疗 renalreplacementtherapy RRT 的重症患者在RRT启动时 存在液体过负荷的患者其90天死亡率 39 比不存在液体过负荷的高2倍 在参数调整后液体过负荷仍和90天死亡率增加相关 VaaraST etal Fluidoverloadisassociatedwithanincreasedriskfor90 daymortalityincriticallyillpatientswithrenalreplacementtherapy datafromtheprospectiveFINNAKIstudy CritCare 2012 16 5 R197 RENAL RandomizedEvaluationofNormalvsAugmentedLevel 研究的研究者分析了ICU转出或ICU住院28天患者和死亡患者的液体平衡状况 病例总数1453例 结果显示 ICU停留期间幸存者平均液体平衡 234ml d相比死亡患者为 560ml d P 0 0001 同期平均累积体液平衡幸存者和死亡者分别为 1941ml和 1755ml P 0 0003 同时还发现平均每日液体负平衡患者伴有免肾替代天数 P 0 0017 免ICU天数 P 0 0001 和免住院天数 P 0 01 显著增加 RENALReplacementTherapyStudyInvestigators BellomoR CassA etal CritCareMed 2012 40 6 1753 1760 另外 Silversides等人分析了一项前瞻性注册数据 此数据来自492例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超过2天的急性肾损伤ICU患者 认为较高的日均液体平衡与住院死亡率可能性的增加独立相关 OR 95 置信区间 CI 1 36per11positive 1 18 1 57 SilversidesJA PintoR KuintR etal Fluidbalance intradialytichypotension andoutcomesincriticallyillpatientsundergoingrenalreplacementtherapy acohortstudy CritCare2014 18 624 类似的结果已被手术和创伤患者所证实 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中纳入了144例入住外科ICU的急性重症患者 发现第5天保持液体负平衡是住院死亡率较低的的独立相关因素 OR CI 0 31 0 13 0 76 P1 4 0 10 BarmparasG LiouD LeeD etal Impactofpositivefluidbalanceoncriticallyillsurgicalpatients aprospectiveobservationalstudy JCritCare2014 29 936 941 复苏早期应快速补液 这与良好的预后相关 2014年一项研究纳入了594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 调查并比较了他们复苏前3h及复苏后3h所输液体占补液总量的百分比 发现复苏前3h内所输液体占补液总量比例较高的患者生存率得到了改善 LeeSJ RamarK ParkJG etal Increasedfluidadministrationinthefirstthreehoursofsepsisresuscitationisassociatedwithreducedmortality aretro spectivecohortstudy Chest2014 146 908 915 最近一项meta 分析将3项随机对照试验和7项观察性研究中创伤患者非限制性补液和限制性补液策略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 非限制性液体复苏可能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 WangCH HsiehWH ChouHC etal Liberalversusrestrictedfluidresuscitationstrategiesintraumapatients asystematicreviewandmeta 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andobservationalstudies CritCareMed2014 42 954 961 容量过负荷也会增加住院费用和医院资源的利用率 Kelm等进行的一项单中心研究发现 77 的脓毒症患者在接受标准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后第3天有持续的容量过负荷表现 容量过负荷可以独立地增加利尿剂的用量 OR CI 1 66 1 01 2 74 OR CI 3 83 1 74 9 15 及住院死亡率 OR CI 1 92 1 16 3 22 最近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已经证实 405例接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中 67 的患者在治疗24小时后存在容量过负荷的临床证据 48 的患者直到第3天仍持续存在这种情况 与不存在容量过负荷的患者相比 住院第1天和第3天容量过负荷患者的住院死亡率风险较高 突显静脉输液可能会带来过度复苏的危险 KelmDJ PerrinJT Cartin CebaR etal Fluidoverloadinpatientswithseveresepsisandsepticshocktreatedwithearlygoal directedtherapyisassociatedwithincreasedacuteneedforfluid relatedmedicalinterventionsandhospitaldeath Shock Augusta GA 2015 43 68 73 一项来自多中心ICU数据库的回顾性匹配队列研究对63974例成年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 与非容量过负荷患者相比 容量过负荷患者平均总住院费用 56 7 和平均总ICU费用 92 6 P 0 001 显著增加 容量过负荷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增加两倍 住院死亡率增加4 30天再住院风险增加0 5 ChildDL CaoZ SeiberlichLE etal Thecostsoffluidoverloadintheadultintensivecareunit isasmall volumeinfusionmodelaproactivesolution ClinEconOutcomesRes2015 7 1 8 2012年由Cordemans等对123位机械通气患者人住ICU第1周的腹内压 intraabdominalpressure IAP 血管外肺水指数 extravascularlungwaterindex EVLWI 液体平衡 毛细血管渗漏指数 capillaryleakindex CLI 即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水平的比值 进行动态监测 分析上述监测数据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发现了这4个指标与预后密切相关 指出无法实现限制性晚期液体治疗是预测患者死亡率的重要独立指标 作者从休克发病机制着手 提出休克的 三次打击 three hit 学说 创建发现组织低灌注的方法 并阐明了如何进行合理的液体治疗 CordemansC etal AnnIntensiveCare 2012 2 Suppl S1 第一次打击 发生于发病6小时以内 在创伤 感染 烧伤 sepsis 出血等情况下机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SIRS 导致微循环障碍 表现为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渗漏 自身调节机制丧失 从而引起分布性休克 临床表现包括低血压 少尿 心肌抑制 间质水肿 组织缺氧使乳酸水平上升等 该阶段液体复苏是必需的治疗手段 为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足够组织灌注 此时的液体治疗策略应采取EGDT 即2001年Rivers等提出的液体治疗6小时内应达到的复苏目标 该阶段患者对液体治疗反应佳 而液体平衡可适当的正平衡 第二次打击 发生于发病48 72小时 机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 MODS 常累及肺 肠道 肾 肝 神经系统等 ALI时P02 Fi02下降及EVLWI上升 急性肠道损伤可继发腹内高压 intra ab dominalhypertension IAH AKI则表现为血肌酐水平上升及尿量减少 该阶段液体过负荷可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 液体治疗策略应采取限制性液体治疗 即患者体重增加不超过基线水平的10 此时可通过EVLWI来评价液体治疗反应性 即把患者住ICU期间EVLWI最大下降值大于2ml kg的患者视为对限制性输液有反应者 responders 该阶段液体平衡应达到出入平衡 第三次打击 一般发生于发病72小时以后 休克发生的72小时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通过有效治疗可修复微循环损伤 关闭毛细血管渗漏 CLI下降 使全身细胞因子达到稳态 从而血管内容量获得补充 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 肾功能得到恢复 临床表现包括尿量增加 水肿清除 EVLWI下降 实现呼吸机脱机 休克逆转 患者存活 然而 如果经治疗72小时仍持续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及毛细血管渗漏 CLI上升 器官损伤进一步加重 休克未达到逆转 则发生第三次打击 即发生总体通透性增加综合征 globalincreasedpermeabilitysyndrome GIPS 表现为脑水肿 肺水肿 肠道水肿 肾水肿 外周水肿 病情进展导致ARDS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CS 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等 该阶段的液体平衡目标是液体负平衡 容量过负荷FO 依据患者每天的显性出入量 用累积出入量之差除以入院时患者的体重 来计算 液体蓄积量 占体重的百分比 简单易行的相对FO 并未包括不显性失水 伤口失水 内脏失水等 ICUs GoldsteinSL CurrierH GrafC CosioCC BrewerED SachdevaR Outcomeinchildrenreceiving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 Pediatrics2001 107 1309 12 容量过负荷FO 液体蓄积 基线体重10 的患者病情严重度明显增加 并将其定义为容量过负荷 在诊断AKI时液体蓄积 10 的患者比 10 的患者更加危重 前者有明显高的APACHE 和SOFA评分 有较多数目的器官功能衰竭 有较高比例的呼吸衰竭和呼吸机依赖 并包含有较多的sepsis和septicshock患者 明确地显示了容量过负荷和病死率之间存在的关联 BouchardJetal KidneyInt 2009Aug 76 4 422 427 PICARD研究组 ProgramtoImproveCareinAcuteRenalDiseasestudygroup 张家桢 4271ml FO4 2 张勇 29ml马世才12967ml FO21 6 容量过负荷的相关后果 液体外渗到组织间隙会对多个器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表1 虽然难以描述各个器官系统容量过负荷的特征 换言之 某些系统适合于补液治疗 与其他治疗相比扩容与功能的相关性更好 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关注肺脏 心脏 肾脏和消化系统 血管外肺水的逐渐增多会影响氧合 且与死亡率独立相关 肾脏组织间隙的液体增多可使毛细血管血流减少 导致肾脏缺血 引起或加重急性肾损伤 AKI 容量过负荷可使心脏及肝脏功能恶化 影响凝血 延迟伤口愈合 同时也是腹内高压的危险因素 在消化系统 弥漫性的肠壁水肿可引起吸收障碍和肠梗阻 其他器官系统 如神经系统的容量过负荷和相关并发症更加难以评估 组织水肿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容量过负荷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原因 这种关联已经被多个有关严重脓毒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患者的研究所证实 如何防止容量过负荷 容量管理策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对防止休克患者容量过负荷似乎有所帮助 首先 复苏期间应避免过度补液 积极的液体复苏会增加容量过负荷的发生率 其次 对于休克已经纠正的患者 应清除体内过多的液体 对于充分复苏后的脓毒性休克患者 保守性容量管理达到液体负平衡可降低住院死亡率 休克患者的容量管理可用 ROSE 表示 复苏resuscitation阶段的容量管理目标 主要是快速纠正全身性低血压 优化optimization阶段的目标 则是提高组织的氧输送 稳定stabilization阶段 患者血流动力学已趋于稳定 应适当限制补液 撤退evacuation阶段 干预目的则是清除过多的液体 在复苏的不同阶段 容量管理的目标及相关的风险和获益也不相同 图1 复苏阶段 休克患者复苏的初始阶段 最直接的目标是纠正低血压 代表性的首选治疗是静脉输液 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推荐感染所致的低血压初始输注的晶体液剂量至少为30ml kg 为了达到预先确定的目标血压 通常会输注多种液体 并反复进行有限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如常规的床旁生命体征 推荐大部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压的目标值平均动脉压为65mmHg对于输注了30ml kg晶体液后低血压仍未恢复的患者 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继续指导液体治疗 同时开始使用升压药 升压药物的最佳时机尚未达成共识 过早和延迟都是有害的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84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 评估了液体和升压药治疗的时机及补液总量对住院死亡率的影响 提示在复苏的第1个小时内即给予升压药可能是有害的 WaechterJ KumarA LapinskySE etal Interactionbetweenfluidsandvasoactiveagentsonmortalityinsepticshock a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study CritCareMed2014 42 2158 2168 优化阶段 主要问题是存在持续的或隐匿的组织低灌注 目标是增加氧输送到组织 以满足细胞的氧需求 氧输送 DO2 主要是心输出量 心率 每搏量 血红蛋白浓度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三者的函数 快速补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每搏量和心输出量来增加氧输送 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危重患者都会对这种液体治疗方法作出反应 即心输出量增加 被称为 有反应 据估计 有50 的患者没有容量反应 无反应 快速补液后 每搏量也不会反应性地增加 对这些患者进一步快速补液可能只会表现为液体聚集的不利影响 而不会有任何潜在获益 因此 对没有容量反应性的患者应避免通过液体治疗来提高氧输送 更强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容量反应性和液体复苏的6个指导原则 1 液体反应性 液体复苏的基石 从根本上来说 给予患者进行补液试验的唯一理由就是增加每博量 SV 如果SV没有增加 液体治疗就没有达到目的 并且可能是有害的 如果在进行补液试验后 通常是给予500ml的晶体液 患者的SV至少增加10 被认为存在液体反应性 仅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 液体治疗才可以提升SV 1 液体输注增加张力性容量导致体循环平均充盈压的增加大于CVP的增加 从而增加静脉回流的压力梯度 2 两个心室的功能均处于Frank Starling曲线的上升支 复习一下 每搏量和心脏前负荷的关系曲线依赖于心室收缩功能心室收缩功能 前负荷储备 正常时 容量治疗增加前负荷 A B 每搏量明显增加心室收缩功能 前负荷储备 减弱时 容量治疗不增加每搏量根据前负荷 A 的静态值预测容量治疗效应不确实 Frank Starling曲线 Frank Starling曲线和Marik Phillips曲线的叠加图 呈现的是增加前负荷对SV和肺水的影响 a 存在容量反应性 b 没有容量反应性 脓毒症时 EVLW曲线向左移动 CO 心排量 CVP 中心静脉压 MCFP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 临床症状 胸片 CVP以及超声均不能用于判定液体反应性 尽管临床症状 如低血压 心律失常 脉压差降低 皮肤低灌注以及毛细血管再充盈减慢 对提示低灌注是有帮助的 但是这些体征不能判定容量状态及液体反应性 使用静态指标CVP或补液试验后的CVP变化预测容量反应性 不比抛硬币准确多少 应该被抛弃 同样 快速输液后的MAP变化不能预测容量反应性 虽然广泛推荐超声的方法 但超声测量腔静脉及其随呼吸的变异 并不优于CVP 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估容量状态和液体反应性的实用性较差 经胸超声测量主动脉瓣的速度时间积分VTI评估SV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的能力 且在ICU患者身上难以获取和重复 再者 VTI并不是一个PLR后或补液试验后快速评估SV变化的理想指标 复习一下 中心静脉压 CVP 监测 位置 腔静脉和右心房结合处 正常值 8 12cmH2O 意义 5cmH2O 提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应快速补充血容量 15 20cmH2O 提示输液过多或心功能不全 3 PLR 被动抬腿试验 或补液试验联合即时SV监测是唯一可以准确确定容量反应性的方法 目前 只有2种评估容量反应性的方法被大家广泛接受 实用 合乎生理 易于操作 且非常准确的是PLR和补液试验 这些技术结合微创或无创心排监测 可以动态 实时监测SV的变化 一项综合了21项研究结果的荟萃分析指出 PLR对于预测容量反应性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下面积为0 94 确定容量反应性的金标准是补液试验后SV的变化 PLR简单易行 5分钟内即可完成 从下肢静脉回流至中心循环的血量将额外增加150 300mL优点是放平下肢后 它产生的影响即可逆转 不受自主呼吸和心律失常干扰 补液实验由于晶体液重新分布快 常需要尽可能快的输注 最好是在10 15分钟内 推荐快速输注200 500ml 20 30ml Kg的大量液体快速输注 虽然被广泛推荐 但是非生理的 并可能引起严重的组织水肿及明显的液体过负荷 被动抬腿试验 passivelegraising PLR 通过抬高下肢快速 短暂 可逆地增加静脉回流 增加右心前负荷 起到快速扩容作用 右心室排出和左心室充盈增加 诱导每博量增加 PLR是一种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 是指通过监测PLR前后SV或其替代指标 如主动脉血流峰值 脉压等 的变化来预测机体的容量反应性 自身输液冲击试验 相当于自体模拟快速补液 具有可逆性 可重复性 无需额外增加血容量 不受自主呼吸和心律失常等因素影响的优点 PiCCO实时监测每搏输出量 SV 及脉压变化 Pp 预测容量反应性 经胸廓超声 食道超声监测主动脉血流流速变化 上下腔静脉直径变异度PLR过程中心输出量增加10 12 CVP MAP CO SV SVV Pp 方法 正常体位 改良半卧位 头部抬高45 位至少维持5分钟经典平卧位双下肢抬高45 维持3分钟 记录上述参数 取3次平均值 恢复正常体位容量负荷试验 10分钟盐水250ml 记录 4 血流动力学对于补液试验的反应轻微而短暂 快速输液经常用于低血压的患者 但是 一致认同的是血流动力学对于补液试验的反应小而短暂的 Nunset等对循环性休克患者进行快速输液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进行评估 发现65 的患者有容量反应性 CI在输液结合时 30分钟 增加25 但是 CI在输液后30分钟回归到基线水平 Glassford等的系统性综述中观察了脓毒症患者对于快速输液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作者报道虽然MAP在快速输液后立即增加了7 8 3 8mmHg 但1小时内MAP接近基线水平且尿量并没有增加 在 theARDSnetFluidandCatheterTreatmentTrial 的回顾性分析中 Lammi观察了127例患者569次快速输液后的生理效应 根据实验设计 低血压或少尿的患者予以补液试验 该研究中 输液后MAP增加2mmHg而尿量没有增加 这些数据表明 对于低血压 循环性休克和少尿的患者而言 快速输液常常是无效的 5 有容量反应性并不代表着需要快速输液 大多数健康人群都是存在容量反应性 且心功能在Frank Starling的上升支 他们容量储备良好 并不需要扩容以达到心功能最大化的平台支 同样 也不没必要强迫危重患者 创伤以及围术期患者 心功能 到达Frank Starling曲线的顶部 每次输液前 都要对其潜在的益处和风险进行评估 只应在患者有容量反应性并且可能从中获益时才可以进行快速输液 只有血流动力学获益可能大于累积的液体正平衡带来的风险 患者才应继续快速输液 容量反应性消失时 患者不应再重复进行快速输液 当患者已到达Frank Starling曲线的顶部 不良影像将逐渐开始大于益处 如心房压增加 利钠肽释放增加 静水压性水肿增加 图 1 由于快速输液效应轻微而短暂 容量反应性良好的脓毒症患者也许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是较好的选择 去甲肾上腺素增加静脉回流 SV和MAP 因此可以提高器官灌注且限制组织水肿 的风险 6 高水平CVP是损害器官灌注的一个主要因素 器官血流的驱动力是动静脉之间的压力差 MAP减去CVP是器官血流的驱动力 当MAP在器官的自身调节范围内时 CVP就变成决定器官和微循环 灌注 的主要因素 肾脏受到高CVP的影响尤其明显 这将引起肾囊内压升高 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 Legrand等发现增高的CVP与AKI存在线性关系 高CVP是AKI相关的唯一血流动力学变量 在危重患者以及心衰患者中 CVP大于8mmHg高度预示着AKI的发生 危重患者 创伤患者以及那些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主要目标 可信的数值是MAP大于65mmHg和CVP小于8mmHg 为少尿而CVP低的患者增加容量 若以CVP以8mmHg以上为目标 反而会增加进展至AKI的风险 结论液体复苏是ICU医生 急诊医生 外科医生及麻醉医生的基本技能 但许多医生对于相关基本原则缺乏了解 导致了相互矛盾 不一致甚至可能有害的治疗目标的液体管理 应遵循通过容量反应性来确定治疗利弊关系的液体管理原则 应避免快速输注大量液体 优化阶段 应该利用临床判断和生理生化指标来监测复苏是否充分 对患者应该做到个体化 对于没有达到复苏目标的患者 应该使用缺乏容量反应性或存在液体过负荷的临床证据等明确的标准来判断何时停止快速补液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 可用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定取代每搏输出量测定 是近年来支持证据最多的一种微创功能性监测指标 优化阶段 乳酸及ScvO2等代表组织灌注的指标常用于判断复苏的终点 近期3个有关脓毒症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 除常规治疗外还需持续ScvO2监测的方案并没有益处 美国感染性休克早期程序化治疗试验 澳大利亚脓毒症复苏评估试验及英国的脓毒症程序化管理试验均比较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常规治疗及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其90天病死率并无差异 这些结果反对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期间常规地把测定的绝对值作为目标 如ScvO2 YealyDM KellumJA HuangDT etal Arandomizedtrialofprotocol basedcareforearlysepticshock NEnglJMed2014 370 1683 1693 MounceyPR OsbornTM PowerGS etal Trialofearly goal directedresuscitationforsepticshock NEnglJMed2015 372 1301 1311 PeakeSL DelaneyA BaileyM etal Goal directedresuscitationforpatientswithearlysepticshock NEnglJMed2014 371 1496 1506 优化阶段 脉压差或每搏输出量变异度低于9 时 患者不会有前负荷反应性 脉压差变异度为9 13 时 应结合液体刺激和每搏输出量来判断 高于13 时 二者均可预测容量反应性 其中后者还可预测患者术后容量反应性 CannessonM LeManachY HoferCK etal Assessingthediagnosticaccuracyofpulsepressurevariationsforthepredictionoffluidresponsiveness grayzone approach Anesthesiology2011 115 231 241365CannessonM DesebbeO RosamelP etal Plethvariabilityindextomonitortherespiratoryvariationsinthepulseoximeterplethysmographicwaveformamplitudeandpredictfluidresponsivenessintheoperatingtheater BrJAnaesth2008 101 200 206 腹腔压力 IAP 肺血管外的水指数 EVLWI 毛细管泄漏指数 CLI 稳定阶段 复苏稳定阶段患者的组织灌注充分 虽然升压药的用量已趋于稳定或逐步减少 但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能仍需要血流动力学支持 对这些患者需仔细权衡进一步补液的潜在风险和获益 对没有持续液体丢失的患者应进一步限制补液 对存在容量反应性的患者 以减少升压药需求为目的的快速补液可能是合理的 但一定要权衡晚期目标导向治疗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的证据 对无需血流动力学支持的患者应限制补液 即使患者存在容量反应性 在缺乏低灌注的证据时不应快速补液 不论是生理或临床实验室检查 都必须高度重视低灌注的评估 通常不需要维持液 并且在危重患者可能需要频繁接受足够的药液及营养液来补充不显性失水时 应停止使用维持液 撤退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将血流动力学稳定 没有组织低灌注证据的患者体内多余的液体清除 最近的研究表明 旨在维持液体负平衡的容量管理方案是可行的 且可降低发病率 一项关于液体管理和导管导向治疗的试验 FACTTtrail 纳入了1000例ARDS患者 分为容量管理保守组和容量管理非限制组 容量管理保守组达到下列目标值 平均动脉压 60mmHg 无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12小时 有充足的尿量 且应用呋塞米实现CVP 4mmHg或者肺动脉楔压 PAOP 8mmHg 而非限制组则CVP 10mmHg 且PAOP 14mmHg 在这项研究中 死亡率并无显著差异 但容量管理保守组在7天内达到更多的液体负平衡 存活延长2 5天 无需机械通气 且ICU停留时间更短 WiedemannHP WheelerAP BernardGR etal Comparisonoftwofluid managementstrategiesinacutelunginjury NEnglJMed2006 354 2564 2575 为了使限制性容量管理策略更容易实施 最近的一项研究评估了简化的FACTT容量管理方案 应用 FACTTlite 方案 对平均动脉压 60mmHg 无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12小时的患者 若有充足的尿量 则应用呋塞米达到CVP 4mmHg或PAOP 8mmHg的目标值 GrissomCK HirshbergEL DickersonJB etal Fluidmanagementwithasimplifiedconservativeprotocolforthe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CritCareMed2015 43 288 295 FACTTlite方案共纳入1124例患者 回顾比较了497例接受非限制性容量管理策略的患者和503例接受保守性容量管理的患者 研究者发现 与非限制性容量管理策略比较 保守性容量管理策略的液体平衡显著低于前者 但机械通气天数无差异 这表明 简化的保守性容量管理方式可以获得相似的液体负平衡 我们认为 即使与过去的非限制性容量管理方式比较 它也同样可以改善临床预后 生物标记物也可用于指导危重患者的液体清除 在B型钠尿肽指导脱机患者容量管理的研究中 30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B型钠尿肽 BNP 指导容量管理组和常规治疗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