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_第1页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_第2页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_第3页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_第4页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医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 1、求高效时间就是金钱,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希望尽早治愈疾患而不愿长时间卧床,比如各种治疗、康复、体检,在对外宣传上就要突出这一点。2、求安全任何患者(含疗养)都不希望旧病未愈又添新病,困此他们选择完全陌生的一个地方有迟疑的态度,这需要对外宣传以及对病人的咨询中反复强调治疗方法及疗养环境的安全性。3、求便利总的来说,患者在日常求医的过程中,同类型和档次的医疗机构的选择中,大多数不会就近治疗,便于多方面的?,所以医院附近的人群是我们下力气去争取的对象。4、重价格大多数患者不论支付能力如何,都会不约不而同的在意价格的多少,总会做一些比较,同样会出现为了省一毛钱而步行数公里的现象。所以,我们不要轻易让患者有比其他医院贵的感觉。5、接受“关系营销”老百姓普遍接受“关系”就医,总觉得有熟人在里面有一种安全感,这一点在东北三省更显得明显,所以我们要动员所有医护人员不失时机地对患者进行宣传。6、健康体检人群。7、康复人群。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妇科门诊与其他科门诊有所不同。因为妇产门诊病史涉及到生殖器与性方面的话题,许多患者觉得羞于启齿,不便详谈或不愿公之于众,不能正确联系症状叙述疾病的经过及月经史等。这样就会增加诊治工作的难度1。另一方面,患者在挂号、候诊及医生的检查、治疗等过程中易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任何一种不良的刺激均可使患者情绪变化,甚至发生病情突变2。笔者在门诊工作多时,深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门诊护士应力求为患者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查,配合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以便顺利完成就诊。 1 分析患者心理状态的方法 1.1 掌握一般情况 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例如掌握患者突然闭经是由于高考引起高度疲劳的结果,便可对症处理。 1.2 家庭背景分析调查 包括患者在家中的地位,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家属对患者的态度等。如果患者情绪波动起伏是受其亲属所左右,就首先做好亲属的工作,以便从根本上稳定患者的情绪。 1.3 健康状况分析 了解患者的健康史、对疾病认识的态度、体质强弱等可使患者在相似严重程度的疾病中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 1.4 患者情绪的判断 患者的面容、神态、语调、姿势等可反映其情绪,但个体差异使患者的焦虑、紧张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 2 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 2.1 急躁不安、挑选医生型 多见于一些病程较长,自我认为病情较复杂的候诊患者,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或来回踱步,认为别人诊疗时占用她的时间,不断地询问就诊号码,围观医生诊断,遇到与自己类似的患者又急于知道结果,往往喜欢“偷听”或“偷看”诊治过程,以探听医术是否高明。他们特别愿意到高年资的医师前就诊,怀疑年轻医师的医术,害怕男医师诊疗。 2.2 忧郁、多疑型 多见于一些中年或更年期的患者3。中年是个应激时期,体力和心理稳态常趋向紊乱,面临的问题多、负担重,又是许多疾病的好发年龄,常对多项检查顾虑重重。担心患病后给家庭、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和损失,牵挂父母和子女的抚养及自己是否成为配偶的累赘等一系列问题而忧心忡忡。一时得不到确诊者又怀疑自己是否患绝症,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固执、爱挑剔、易激惹等心理,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精神失常。 2.3 紧张、羞怯型 多见于大龄青年或未婚先孕的人工流产者,她们多因职业、经济、学习工作任务过重、夫妻不和及社会因素等不能正常怀孕生育。常害怕刮宫术的疼痛、怕出血多或并发症等,特别是未婚先孕者,担心被熟人发现,通常是自身紧张和难为情的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2.4 焦虑、恐惧型 常见一些急、重症患者,他们是由正常的社会角色意外地进入危重患者角色,且起病突然,发展迅速、病势凶险,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受病痛和死亡的威胁,以及未安排好工作和家庭生活常出现极度的焦虑不安与恐惧,迫切渴望得到有经验的医师治疗。 2.5 自卑心理 多为性病患者,早期症状因羞愧而讳疾忌医4。症状加重时因恐惧而到医院治疗,怕受到医务人员的歧视,担心朋友、同事知道后受冷落,担心今后的生育问题等。常认为性病和爱滋病一样不可治,采取听之任之、坐以待毙的态度,情绪极低落,从而产生悲观自卑、自责的心理。 3 心理护理 3.1 基本原则 先重后轻,先急后缓。根据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解除心理障碍。了解病情变化、治疗过程、效果,对患者作出适当的解释或预告。开导和劝慰。卫生知识的宣教。 3.2 实施 3.2.1 对急躁候诊患者,护士要主动迎接和引导、和蔼地询问患者就诊的目的和症状、耐心地解释、组织有秩序的候诊,同时要保持环境安静,以提高诊治效率。对复诊患者尽量安排在原经治的医生诊治,使治疗具有连续性,对病情较重及老人给予优先照顾,及时治疗,这样会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关心,态度认真负责,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必要时还在本诊室内设置常见病的宣传画廊或建立健康咨询处,以减轻患者候诊时急躁不安的心理。 3.2.2 护士要关心患者,主动和患者交谈,了解忧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讲解疾病发展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保健知识,使之获得自我保健和疾病转归的信息,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某些不必隐瞒病情的,告诉患者以消除疑虑,使之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好工作与生活,同时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对于更年期患者,其心理反应往往不被人理解,应给予更多的心理指导,同时争取家属、朋友及同事的关怀和同情,争取社会的支持,避免给患者身心再受挫折。 3.2.3 给患者精神上的鼓励,用坚定而又体贴的言语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使之相信医生的医术,真诚地告诉她,只要精神和全身放松主动配合,手术时间就会短,而且疼痛是可以忍受的。术中应适时地帮助患者擦汗、握握她的手等,让患者感到亲切和安慰,这样就会更好地消除其紧张和惧怕心理,使之积极地配合手术,从而也有效地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对未婚先孕者,防止在言行方面给她们造成心理伤害,从道义上帮助她们,使她们从内心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3.2.4 患者求医心切,渴望得到尽快有效的抢救和治疗,以挽救生命,护士必须富于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急患者和家属之所急,时时处处体现出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言语要温和,耐心地解释各种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在配合医生的抢救过程中要镇静自如、熟练操作,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多安慰和鼓励患者,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疾病的性质、程度、治疗和预后等有关情况,需保密的要向家属讲清楚,通过家属向患者传达有关治疗的信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使之认为医院是安全可靠的,尽快消除其恐惧、压抑心理。例如1例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突然剧然下腹疼痛,阴道大量鲜血流出,伴肛门坠胀、胸闷、恶心呕吐。此时,患者因剧痛、流血多和生命受到威胁而产生极度的焦虑和恐惧,迫切要求医生尽快给予止血药治疗。此时,医务人员正镇静敏捷地抢救患者,及时地解释,说明暂不用药的原因和做好检查的重要性,只有明确诊断才好对症用药,给予心理支持并通过安慰和疏导,解除其心理障碍,使患者乐意地接受检查和治疗,最后病情得以控制使患者转危为安。 3.2.5 对性病患者以热情、保密的态度来接待,不讥讽嘲笑,介绍病情的可治性和预防的必要性,讲明某些性病与生殖器癌有密切联系,特别强调疾病的传播途径及不正常的性行为引起的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痛苦和危害性,说明禁止不正当的性行为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必要性。通过宣传教育,患者的思想觉悟很快提高,部分患者的伴侣都能及时来院检查治疗,并定期复查,从而获得早治愈的时机。 总之,妇科门诊患者心态复杂多样,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而且还要掌握不同患者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所表现的心理反应和需求,并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来源:杭州建国妇科医院时间:2009-9-18浏览:121 据统计 , 我国育龄妇女约 1 0 1 5 患有不孕症。对正常夫妇来说, 不孕不育是非常痛苦的事, 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而且还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为了解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状况, 2 0 0 4年 2月至 2 0 0 4年 4月, 对在本院不孕不育专科门诊和妇产科住院的 5 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测试, 分析其心理特点, 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本组 5 0例, 全部女性, 年龄 2 2 4 3 岁, 平均 3 1 4 2岁; 文化程度: 小学 3例, 初中 2 1例, 高中7例, 大学 1 9例; 职业: 农民 8例, 职员 2 6 例, 个体 5例, 无工作 1 1例; 原发不孕 2 4例, 继发不孕 2 6例; 结婚年限 1 - -2 5年, 以4 7年居多, 占3 4 , 曾接受过试管婴儿( i vf) 3例, 接受人工授精( ai d) 1 1 i 例 。 1 2 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 y mp t o m c h e c k l i s t 一9 0 , s c l一9 0 ) , 此表已经在中国广泛使用, 并形成了中国的常模标准 。根据 d e r o g a t i s 等研究结果, 各症状的效度系数在 0 7 7 - -0 9 0 , 表明此量表的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变化l 引。s c l一9 0的9 0个项目可以概括成 9个因子分, 包括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性、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症状。量表采用 5级评分, 1 5分分别表示无症状、 很轻、 中等、 偏重、 严重。按中国常模标准评分, 总分1 6 0分或任一因子分2分为阳性, 提示有轻度或轻度以上心理问题, 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 3 方法 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5 0例患者自愿接受心理调查并 自愿配合相关心理咨询, 收回完整资料 5 0份。调查前由测评者向患者解释调查目的, 让被调查者仔细阅读评定量表前的统一指导语, 然后按照各量表中所列项 目进行 自我评估打分。 1 4 统计方法 使用 s p s s 1 1 0软件统计处理。 2 结 果 2 1 s c l一9 0阳性出现率较高的症状 以单项 2 分以上作为阳性项 目计算, 阳性 出现率较高的前1 0项症状 , 见表 1 。2 2 s c l一9 0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 将 5 0例不孕不育患者 s c l一9 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发现不孕不育患者的躯体化、 强迫症状、 焦虑、 抑郁、 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有非常显著差异, 敌对精神病性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 有显著差异, 提示不孕不育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且往往多项因子异常, 见表 2 。3 讨 论 3 1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 主要是患者有生育要求, 渴望有 自己的孩子, 同时希望证明自己具有生育能力; 在中国, 传宗接代还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心中, 无疑使不孕不育患者背负了很大的压力, 而“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的传统礼教也迫使她们要承受配偶及其父母 、 亲属的指责;患者对 自身疾病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被诊断为不孕不育症的时间长短、 病因不同、 患者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以及治疗过程的不同都会影响患者对心理的压力的承受力。本组中农民8例,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认为不孕不育对不起丈夫及家庭, 产生自卑心理, 加重了心理压力 。 3 2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为明显的抑郁、 焦虑、 人际关系敏感, 同时有躯体化和强迫症状, 也存在一定的敌对和精神病倾向, 与常模因子分 比较 , p均0 0 5 。抑郁、 焦虑 绝大多数患者普遍存在, 大多数妇女认为生育子女是女性的天职和保持女性价值的一个体现, 不孕不育让她们感觉到 自己比不上别人, 而且“ 性” 属禁区, 难以与他人进行深人的探讨, 只好胡思乱想, 自寻烦恼, 先是焦虑不安, 久之心理负担过重, 情绪低落, 悲观失望。患者中大多数将不孕不育的事实放在心里, 不愿与兄弟姐妹、 朋友邻居谈论, 在人际关系中处于与周围人员相对隔绝的孤立状态, 家庭成员不经意的话也会成为心理负重的来源。不孕不育患者常并发一系列躯体症状如乏力、 失眠、 心悸等。在长期焦虑、 抑郁的重压下, 患者会出现意外感 、 否认、 忧虑、 沮丧、 强迫 、恐惧 、 偏执、 疑病症等人格特征, 对生活中的其他活动兴趣降低, 与社会的接触发生障碍, 人际关系紧张或淡漠, 自尊心下降, 挫折感、 孤独感 、 负罪感增加。不同的患者侧重于上述一种或几种心理情绪反应。 3 : 对策 3 3 1 保护患者的自尊和隐私: 不孕、 不育症存在的基本病因会使夫妇双方或一方在社会生活中失去尊严的感觉, 她们会变得特别敏感, 害怕别人以此取笑 自己或害怕配偶获知不孕不育的某些原因后感情破裂。医护人员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 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 以便更好的开展诊疗工作。在治疗、 护理过程中给予精神安慰, 减轻患者对治疗的恐惧, 对于男方取精液困难者, 更需协助减轻其心理压力。 3 3 2 夫妇双方共同诊治: 不孕不育症是夫妇双方的问题, 一开始要鼓励双方共同诊治, 当夫妇一同就诊时, 患者的焦虑能得到缓解 , 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 。 3 3 3 减轻心理压力的技巧指导: 提供减轻情绪反应的技巧, 协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指导他们改变生活态度, 通过转移生活重心来减轻对妊娠的过度注意力, 建议采取外出旅游、 培养业余爱好等手段放松紧张的情绪。部分患者在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后可自然受孕。 不孕症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者指既往有妊娠史,从临床就诊患者群分析,继发性不孕既往有流产史者占80%以上,有生育者仅占20%左右,此类患者就诊心态不尽相同,对治疗效果期望、配合治疗程度及预后均有其独特的心理表现,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略作分析。 一、悔恨型 此类患者主要是对当初不理智的选择表示悔恨,自己放弃做母亲的机会,对现在的不孕状态,不断悔恨、自责。曾有一位患者,五年前因工作原因不适合要孩子,孕至近十周时选择了人工流产手术,术后未得到较好的休息,加之术后人的免疫能力下降,至使出现妇科感染,现在条件允许要孩子了,检查却发现双侧输卵管不通,虽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后输卵管已通畅,术后半年尚未受孕,每次复诊她都要追述一次当年的选择,悔恨交加。家人说听她这些话“耳朵已上茧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实,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无法逆转和重新选择,再悔恨也于事无补,只要器质性疾病已经解除,放松精神,积极治疗,生殖功能是有可能得到恢复的。 二、焦虑型 此类患者对当初的弃胎行为并无明显悔恨或可惜,只是担忧过去的行为及不孕会影响到夫妻感情、家庭稳定,特别是对既往病史有隐瞒者,对能否再孕非常着急,有的甚至隐瞒家人来治疗,整天处在焦虑状态,严重者导致失眠、饮食障碍、内分泌失调,加重不孕。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更新,婚前性行为、婚前孕产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包容和理解,没有必要为年少时的轻狂或越轨背沉重的包袱,而且有些不孕可能与男性有关系,夫妻之间坦诚以对,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做母亲不是梦。心境平净了,焦虑自然就解除了。 三、抑郁型 此类患者往往较内向、不自信,在生活、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或劣势状态,对妊娠这一天赐的功能的缺失更为悲观失望,自觉事事不如人,人生没有方向,甚至绝望,对生活事件不感兴趣,对治疗没有信心,严重者发展成抑郁症,不能行使正常的社会功能,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此类人常有一定的家庭因素存在。有一位患者,因药物流产后三年未孕,情绪非常低落,对治疗没有信心,询问其家庭状况,开始不言,之后说出其母亲只生她一个,并非因为政策要求,而是因为疾病因素,其父特别不满意,母亲因此受冷落,父母感情很差,自小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这些对她影响很大。抑郁型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器质性、功能性疾病外,还需要家人的开导、呵护,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树立其对生活的信心。人生的内容有很多,而生儿育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将有更多、更好的途径达到为人母的目的。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确,将影响到一生的幸福,而这种影响要比不孕因素大得多。这位患者经过几次心理辅导后心结解开了,心情变得开朗了许多,很积极地配合治疗,于一年后终于心愿成真,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四、疑病型 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多,有的人可能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但大多数患者属单一的生殖系统疾病所至。疑病型患者则是在排除了其它系统疾病的情况下仍然怀疑有其它病存在。此类患者往往个性要强,不愿承认和接受不孕与既往的流产、不良生活经历有关,潜意识里希望把既往不恰当的选择所至的不良后果归于其它,把责任推开,希望找到一种心理平衡。在往返于各科的检查中,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耽误了治疗时机,使不孕因素加重。任何事情已经发生,就应该正确面对,积极应对,承认事实,相信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于事无益。 不孕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现在发病呈现上升趋势,给很多的家庭带来不稳定因素,特别是继发性不孕者。如何看待就诊者的心态,对不孕症的治疗也很重要。患者要有一个正确的就诊心态,医生更应该重视相关的心理因素,在去除了心因障碍的情况下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国夫妇不育率高达1/8 中国不久前的生育率曾名列世界前茅,但现在每八对夫妇就有一对无法生育,罪魁祸首是污染和堕胎。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由于中国环境日益恶化以及普遍实行人工流产,中国在不育症方面正在赶上发达国家。每八对夫妇就有一对无法生育。 过去20年间,中国人的不孕几率从世界上最低之一的3%攀升到12.5%,接近发达国家15%到20%的比率。 “中国的不孕率将继续增长,”北京民族医院的莫淑珍说,“由于持续增长的离婚率和紧张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和社会习惯将进一步使这个数字提高。” 在曾经堕胎的妇女中,二胎不孕的风险要比从未堕胎的妇女高出三到四倍,她说。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晚期中央政府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一胎政策以来,中国一直存在堕胎。人口分析家担心轻易地堕胎会导致大面积出现女性生殖障碍。 因为婚前性行为,堕胎在未婚妇女中甚至更为普遍。这种80年代的社会禁忌,在大陆城市年轻人的心目中从接受变成偏好。 根据上海复旦大学医疗中心和国际健康研究组织的一项联合研究,中国的堕胎率在未婚妇女中奇高。 这项研究显示,中国堕胎率大约在28%,稍高于美国,后者据报道是25%。在农村地区,很多妇女选择便宜但不卫生的地下堕胎,从而导致永久性不育。 专家指出,他说男性不孕人数也在增加。他认为不孕夫妇的比例在20%。医生认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杀虫剂和越来越多地消费快餐食品、酒精和烟草正在降低中国男人的精子数量。使用铝铂和薄塑料包装食物也会导致这一结果。 “不孕是一种复杂的医学状态”,医生说,“我认为,一个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的社会引发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此有相当大的关系”。问卷标题: 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心理调查研究 问卷说明: 针对不孕女性调查问卷,研究不孕女性生活方式、就医观念等。问题1: 当您和爱人出现孕育难题时,你会怎么办?(单选)1不声张,自己上网查资料或网上电话咨询一下100%11票2怕别人知道,自己先找偏方或去药店买点药用0%0票3留意电视上有没有治疗妇科炎症的专科医院或者方面的专家0%0票4从报纸上查找相关疾病及治疗信息0%0票5直接到信誉比较好的大医院检查一下0%0票6先就近到附近的医院做个检查0%0票问题2: 出现孕育难题时,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选择医疗单位?(单选)1报纸电视等媒体广告100%7票2各类网站0%0票3熟人介绍0%0票4就近医院0%0票5其他0%0票问题3: 您和爱人出现孕育难题后,就诊情况(单选)1女性单独就诊过100%7票2男性单独就诊过0%0票3男女双方同时就诊检查过0%0票4男方陪同女方就诊检查,自己没有查0%0票问题4: 你觉得不孕不育给您带来的压力最大的是(单选)1社会和周围人的议论100%7票2家庭父母的压力0%0票3配偶婚姻方面的压力0%0票4经济方面的压力0%0票5自我生活能力缺陷方面的压力0%0票问题5: 您知道自己不怀孕的原因是哪方面吗?(单选)1输卵管性不孕100%7票2排卵性障碍不孕0%0票3子宫因素不孕0%0票4免疫因素不孕0%0票问题6: 您是在几年内确定的不孕不育(单选)11年100%7票22年0%0票33年0%0票44年0%0票55年0%0票6更长时间0%0票问题7: 您的年龄为(单选)118岁-25100%7票226-300%0票331-350%0票436-400%0票540岁以上0%0票问题8: 您的收入水平(单选)11000以下00票21000-200000票32000-300000票43000-400000票54000-500000票65000以上00票问题9: 您的职业(单选)1学生00票2机关干部00票3工人00票4教师00票5医护人员00票6公司职员00票7科技人员00票8其他00票问题10: 您最常接触到的媒体有哪些(单选)1电视00票2报纸00票3杂志00票4网络00票5户外00票6其他00票问卷标题: 母亲节调查问卷 问卷说明: 母亲节调查问卷问题1: 你记得妈妈的生日吗?(单选)1记得78.6%1543票2不记得21.3%419票问题2: 你曾经跟母亲说过“谢谢”吗?(单选)1a、经常说22.7%446票2b、偶尔会说49.8%976票3c、从没说过27.3%536票问题3: 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要报答母亲?(单选)1a、成年前29.5%579票2b、成年后33.1%649票3c、工作后22.6%443票4d、为人父母后10.5%206票5e、其他4%80票问题4: 你是否陪妈妈过母亲节?(单选)1a、经常21.7%422票2b、偶尔56.7%1101票3c、从不21.4%416票问题5: 你最愿意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单选)1a、给钱送礼29.6%573票2b、照顾起居24%464票3c、谈心聊天40.3%778票4d、其他,请说明5.9%115票问题6: 你心目中的好妈妈最应该具备哪个要素?(单选)1a、顾家42.4%820票2b、温柔18.9%365票3c、沟通32.6%631票4d、时尚2%40票5e、其他3.8%74票问题7: 您的年龄(单选)190后12.4%240票280后57.2%1104票370后20.4%395票460后6.7%131票5其他3%59票问卷标题: 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抽样调查问卷(1期) 问卷说明: 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抽样调查问卷问题1: 你的职业类型是(单选)1农业劳动者9.1%110票2个体私营者10.6%128票3外出务工人员12.3%148票4机关、企事业单位19.2%231票5商业、服务业人员11.6%140票6专业技术人员14.7%177票7待岗及下岗人员6.3%76票8其他16%193票问题2: 目前你是否患有以下慢性病(复选)1风湿性关节炎19.7%268票2高血压12.8%175票3慢性支气管炎12.2%167票4冠心病6.7%92票5糖尿病4.3%59票6高血脂5.4%74票7其他38.5%524票问题3: 过去2到6个月中是否患慢性疾病(单选)1未患病70.7%823票2患病29.2%340票问题4: 患病后你的就医行为是(单选)1到村卫生所看病18.7%218票2到镇医院看病17.2%200票3到市级医院看病33.7%392票4不理会10.6%123票5自己买药吃19.5%227票问题5: 你现在所参加的医保形式是(单选)1新农村合作医疗30.9%352票2公费医疗36.6%417票3自费医疗32.4%369票问题6: 患病后你选择就医的原因有哪些(单选)1卫生所离家近20.5%233票2价格便宜15.8%180票3医生技术好17.7%201票4就医让我感到安全17.1%195票5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好9.1%104票6设备条件好7.7%88票7医院有熟人5.4%62票8其他6.3%72票问题7: 患病后不选择到医疗机构就医的原因有哪些(单选)1自觉病情轻38.4%432票2经济困难,负担不起29.4%331票3没有时间15.8%178票4交通不便6.5%74票5其他9.6%108票问题8: 最近3年拟参加健康体检的间隔是多少(单选)1半年17.8%199票21年29.6%330票32年15.5%173票43年9.7%108票5不定期13.9%155票6从未体检13.2%147票问题9: 你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途径有哪些(复选)1电视26%522票2报刊书籍25.6%514票3医护人员14.4%289票4同事朋友15.3%308票5社区宣传栏10.9%220票6其他7.5%152票问题10: 你希望今后获得哪些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的服务(单选)1定期健康体检42.3%470票2健康教育讲座(如:简单的病后护理、疾病预防)16.2%180票3社区定期为老年人组织义诊活动13.7%152票4简化医保报销手续14%156票5社区提供家庭医疗服务8.8%98票6没有需求4.7%53票关于研究患者就医心态 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的问题关于研究患者就医心态 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的原因,关于研究患者就医心态 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的相关知识。 医患沟通是医者和患者双方在医师主导下的互动过程。医师要在医患沟通中发挥主导作用,除了对沟通的科学理论及运用艺术的了解和掌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医者要对患者特别是患者就医时的心理和心态有比较切实的研究和把握。研究患者心理、心态,首要的是在医者的观念中要对患者的社会角色有非常明确的界定。每一个人都有两方面的属性,即自然人和社会人。与之相对应的是“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两种医学模式应当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我国医学传统中更重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人成为患者后,其社会角色有哪些特点呢?作为自然人,病人感受到疾病的折磨和痛苦的煎熬,失去了健康和快乐;作为社会人,他们又失去了(或暂时地失去了)原来社会角色带给他们曾经拥有的东西。如家庭中的亲情关怀、家长的尊严、作为子女可能获得的宠爱等。在社会工作上,病人失去了原有职位的尊严、社会资源(社会尊敬、经济收入),还会失去自己从事某种社会劳动、社会职务而感受到的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有贡献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尊、自豪和愉悦的心境。这几方面的失落,会极大地引发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影响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过程。因而,作为医者首先要认识病人这个社会角色的特征。患者就医时的心理会因人、因事而异,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化表现。但其中也有共性部分。掌握这些规律性的特征,面对患者时,医者便可以灵活运用医患沟通艺术而游刃有余。患者的第一个普遍共有的心态是,就医时,有“讳疾忌医”的现象。本来患者受疾病折磨会有强烈向医师诉说的愿望,为什么又有“讳疾忌医”的倾向呢?因为病人患病后原有角色、权利丧失,这时会有惆怅感。“生病”就是不健康,就不能去上班,无法再行使某种权力。因此患病后就“硬撑”着,以致延误了有利的治疗时机。有的虽然在接受治疗,却不愿意承认已发生的事实,总认为 “生病”是不光彩的事,哪怕这种病并没有患者本人的任何过错。医师遇到这些“讳疾”的患者,要理解他们,不要指责和批评,甚至说出“早干什么去了?”而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病因、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后的预期等,使他们对待疾病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患者较为普遍的第二个心态就是对疾病的恐惧、焦虑而引发的急躁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除了与疾病带来的生理上的不适和痛苦有关外,还可能源于常被医师忽视的、而被患者认为很重的社会压力不能上班、不能履行社会及家庭义务所产生的负疚感。对此医者应表示同情、关怀与安慰。另外,患者在有病时易产生急躁心理,并把医疗作为一般的消费行为,总认为就医如同购物,“我给你钱,你就该立竿见影地治好病”。这种心理虽然是不符合医学规律的,但这需要医师耐心地从医学科学的原理、药理学的原理方面加以说明。患者及其家属在就医过程中的第三种心态是易产生愤怒情绪。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排长队挂号、长时间候诊、交通不便 、气候影响、经济压力、无助、社会歧视等。而难于确诊、治疗的疾病或已有明确诊断却难以治愈的疾病,常使患者因产生无望的情绪而生怒。如果医师对上述诸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在接诊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或鼓励,以化解病人暂时的愤怒,应可能形成医患矛盾。医患沟通既然是医患双方在医者主导下进行的,医师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了解自己在患者心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地、不失时机地与患者沟通。 (文章出处:中国医学论坛报) 未婚先孕患者药流前心理状态妊娠是女性一生中最复杂的事,而未婚先孕则与社会传统婚姻道德规范背离,常会受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谴责,以及患者往往缺乏思想准备,对早孕敏感性强,身体症状常较突出。又加之患者对药物流产不了解,常把后果想象得十分严重,因而心理压力大,以致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状态也较严重。如果医疗环境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常使她们得不到心理支持和安慰,自尊心受挫,产生沮丧心情,引发心理障碍,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04200612,对未婚先孕又要求作药物流产的126例患者进行心理调查与分析,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6例病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20044)112的未婚先孕患者,自己要求药物流产,且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和无禁忌证,又愿意回答有关心理问题并同意随访者。年龄l728 yr,平均201 yr1 yr;孕次13次,平均12次02次;孕龄,平均411 d43 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例,高中20例,中专29例,大专3l例,本科及以上28例;职业以学生及在家待业者居多,占2心理状态与护理1 恐惧型此类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早孕后。恐慌异常,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坐卧不安,躁动不宁,情绪不稳定;既怕家人知道后责怪,又怕外人知道后社会舆论的压力;既怕药物流产不完全,又怕药物流产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大出血,或出血时间过长,或药流后感染、闭经等。接诊这类患者要热情大方,和蔼可亲,仔细介绍药物流产的优点与安全性,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各种处理方法。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多虑等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树立其信心,激发其意志,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有事多联系,随时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矛盾型 此类患者心理复杂,存在双向心理。既想药物流产又怕药物流产;既想生育又没有结婚,怕家人和社会知晓责怪自己;甚至存在与对方谈条件者,如果同意药流,对方则要履行一些答应的条件,否则就不药流。这类患者较难处理,既要向其讲清药物流产的利与弊,又要征求患者的同意,不能你来看了就把药物流产的药物给她了事,最好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向患者讲清楚,让患者自己抉择,同意使用药物流产者,尽可能让患者签字留底,不同意者则不要把药物给患者。依赖型 这类患者多为在家习惯依赖父母者。表现为退怯,行动依赖性强,情感反应脆弱、敏感、幼雏,有童心复萌的现象,离开家属-n也不行,有的患者甚至是否要进行药物流产都要由家属决定,一切听从家属的安排。针对这类患者的心理,护理上首先要理解她们的这种心态,对待她们要热情、耐心、细致,尽量满足其依赖心理的需要。其次是要正确引导她们,告诉患者依赖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今后的生活与生存,让患者面对现实,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其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服药与否最好让患者自己决定,以免留下隐患。羞怯型这类患者在性意识方面往往有较强的羞怯心理,表现在人多的时候脸红,躲躲闪闪,不愿说出其真实姓名、年龄、职业及住址,不愿碰见熟人,眼向别处看,感到难为情,整天低着头,不想说话,询问病史时,讲话吞吞吐吐,含糊不清,声音低得让人难以听见,体格检查及化验极不合作,心中却又迫切希望药物流产,嘴上又不明确说明。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要理解她们难以言表的苦衷,要同情、关心、安慰她们,有意识地向患者介绍一些女性生理、解剖及性知识等内容,宣传性道德方面的知识。为她们保守秘密,维护其隐私,让她们从心理上得到温暖,使她们能鼓起勇气,消除羞怯心理,放下思想包袱,主动配合治疗。怀疑型这类患者往往经检查和化验诊断为早孕后,又需要用药物进行流产。但患者有怀疑心理。怀疑诊断的准确、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有的患者甚至到过多家医院反复检查和咨询,以确认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必要性、有效性、安全性等。在护理工作中,应针对病人的怀疑心理,耐心细致地对病人进行解释,讲清诊断的依据,药物流产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还可向其讲明如果不用药物流产,可选用的其他终止妊娠的方法、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等,以解除患者的怀疑心理,让患者清楚各种终止妊娠的方法和适应证,自己选择其终止妊娠的方法,并积极配合治疗和观察。无事型这类患者多是在家待业或短期服务人员,多有怀孕和使用过药物流产的经历,患者一经检查为早孕,甚至月经过期不来,又没有经过诊断而自己就认为是早孕,就自行到医院要求购买药物流产的药物,一副大大咧咧,什么事都无所谓的样子,认为怀孕后只要服药后就没有事了,没有认识到未婚先孕的不利因素和药物流产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对于这类患者应耐心仔细的给她们宣传性道德方面的知识,讲清未婚先孕的不利因素,以及药物流产可能产生的流产不全、出血过多、月经紊乱、感染甚至可能导致不孕等不良后果。让她们学会自爱、自尊、自强、自立,以健康的精神和身体迎接生活的挑战。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一般患者都存在着一种、两种或多种有害心理,其中以恐惧型、矛盾型、依赖型者较多。所以,只有全面掌握好未婚先孕者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对她们进行心理护理,才能更好、更快地解除她们的精神负担,让她们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生活。西安调查:人流患者四成未婚 流动人口和大学生居多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项对726位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年轻化,未婚女性增多,为数不少的女性人流手术和避孕知识贫乏。在去年的3个月中,西安市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对5家医疗机构,726位临床手术患者进行了“关于西安育龄期女性意外人流现象的调研”。726位女性年龄在1743岁之间,其中2030岁的人流手术患者占到87%。而25岁以下的人达到328人,占总人数的45%,其中未婚女性占到4成以上。西安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站长程海鹏称,发生性行为的人群年龄在不断提前,调查中还出现了几名1719岁的“90后”,“对生殖健康和人流手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