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on the property law of natural resources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s by li xiaoyue supervisor: prof. huang xi-sheng major: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law 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0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全球化进程和国际合作的日益发展, 使我们探究自然资源物权的视角扩展到了 国际领域。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脱离不了私法的积淀,而如今,国际法的迅速发 展通过国际公约不断地约束着各国的立法和司法领域。本文通过对国际公约中自 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的考察,来了解国际公约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是 如何处理自然资源权属的确定、争端的解决和各国之间的合作,并提出完善我国 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建议。全文共四个部分,约 3.4 万字。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国家主权与物权” 。通过厘清主权与物权的概念,分析国家主权与 物权的异同之处,从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来阐述研究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的 可行性。国家主权与物权是两个不同法律体系中的权利概念,一个是国际法领域 的,一个是民法领域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从主权与物权的区别分 析以及从他们之间本质上的联系中可以看出,从横向上来看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很 多相似之处。比如,主权的主体之间的平等,权利的内容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类似。 杰塞普指出,人类的问题具有共同性,解决国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可以被用于处 理类似的国际问题,反过来,处理国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也可以被用于解决类似 的国内问题, “钟摆”在二者之间来回摇摆。 第二部分“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概述” 。分析国际公约规定的各国 对自然资源所享有权利的性质,与物权相对比。从领土、水资源、野生动植物、 海洋和矿产资源出发全面分析在国际公约中所做物权性质的规定。在国际公约中 处理的是国与国之间财产归属,因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在国际公法角度是国家享 有。该国际法上的国家所有权与私法上的国家所有权的概念是不同的。领土主权 相当于物权法中的绝对所有权,同时因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受到或多或少的限制; 水资源相当于按份共有,河流两岸的国家本着公平的原则共同使用水资源;野生 动植物资源则相当于占有,因野生动物的移动性,所在国基于领土主权而享有所 有权;海洋资源由于海洋自由原则而为公有物;国际公约中矿产资源主要是探讨 深海底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以人类为主体,矿产资源为客体的共同共有。 第三部分“国际公约对各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影响” 。主要从国际公约对各 国自然资源物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出发,探讨国际公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对各国自然资源制度的影响。美国在处理州与州之间的划界纠纷或者水资源利用 纠纷中,法院直接适用国际公约。在 20 世纪早期,美国最高法院在处理科罗拉多 州与堪萨斯州之间的取水争端时运用国际法原则“所有国家都拥有平等的改革公 平分配原则的法律权利” 。 国际条约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国际关系中,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i 国家依国际条约承担了国际义务,就有责任使其国内法与其国际义务保持一致。 在法学理论方面,国际公约也对自然资源物权法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从公平与 合作原则,物权的国际化等领域出发。 第四部分“国际公约与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公约中的自然 资源物权制度的考察与研究,通过两者的相互借鉴,探讨国际自然资源公约以及 我国自然资源物权的发展趋势。从用益物权角度出发,借鉴国际公约中相关先进 法学理论和实践,完善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 关键词关键词:国际公约,物权,自然资源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abstract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xpand the way of research on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to international law. the influence of private law and international law on each other makes it possible that to review the property of natural resource among the international law. this text will find out how international law deals with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property of natural resource, the settlement of issue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last, this text will give advises to perfect the property law of natural resource. besides preface and conclusion, this paper is about 34,000words, and divided into 4 parts, include: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conceptions of sovereignty and property and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t is feasible to study the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in international law by research the phylogeny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sovereignty and property are rights conceptions in two different legal systems, sovereignty is about supremacy of authority or rule as exercised by a sovereign or sovereign state, property is the right of ownership by people, but we can find out some similarities (the equality of the body and contents of the rights) between them from researching their essential contact. joseph pointed out that all of the problems have its intercommunity, the experience and the method which used to resolve the national problems can be used to resolve the similar international problems, in reverse, its also right. the second part makes a summary about the natural resources property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compares the character of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and use regulated by international law with the property in civil law. nations have the natural resources property because the international law regulates possession adscription of countries. it is different between the property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 civil law.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corresponds to the utterly property in civil law which have been restricted for the common benefit of all human beings; water property in international law corresponds to the shared community, counties should abide the equitable principle to use water; the property of wild propag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possession, because the location country has wild propagation property according to the sovereignty; ocean resources are public-owned with the ocean freedom principle; mine resources regulated in international law are almost seabed mine which is world heritage.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atory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v on natural resources property from the directness and indirectness. america court applied the international law when disposed the delimitation and using issues between states. in the early of 20th, the supreme court used the international law principle “equal distribution water to each country” to disposed the issue between the colorado and kansas. nation ha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 to keep the legislation consistent to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law has far influence 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ory including principle and the property internationalize. the forth par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natural resources property. from the point view of us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law to perfect the natural resources property. keywords: international law, property, natural resource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v 目 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i 引引 言言 . 1 1 国家主权与物权国家主权与物权 . 2 1.1 概述概述 . 2 1.2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不同点国家主权与物权的不同点 . 3 1.2.1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权利主体不同 . 3 1.2.2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权利权能不同 . 3 1.2.3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权利客体不同 . 3 1.3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相似之处国家主权与物权的相似之处 . 4 1.3.1 主权与物权的主体相似性 . 4 1.3.2 主权与所有权 . 4 1.4 研究国际公约中自然研究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可行性资源物权制度的可行性 . 5 2 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 . 6 2.1 领土主权领土主权 . 6 2.1.1 国际公约中的领土主权 . 6 2.1.2 对主权的限制 . 7 2.2 水资源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 . 9 2.2.1 国际公约中的公平与平等原则 . 9 2.2.2 国际公约中对河流疆界划分的规定 . 10 2.2.3 国际公约中对河流所有权权能的规定 . 10 2.2.4 国际公约中对争端解决的规定 . 11 2.3 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权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权 . 12 2.3.1 野生动植物资源权属的界定 . 12 2.3.2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权的限制 . 12 2.4 海洋资源所有权海洋资源所有权 . 14 2.5 矿产资源权矿产资源权 . 15 3 国际公约对各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影响国际公约对各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影响 . 17 3.1 国际公约对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直接影响国际公约对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直接影响 . 17 3.1.1 国际公约在各国的直接适用 . 17 3.1.2 国际公约在各国的间接适用 . 1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vi 3.2 国际公约对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间接影响国际公约对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间接影响 . 19 3.2.1 国际公约对自然资源物权立法的影响 . 19 3.2.2 自然资源物权的国际化 . 19 3.3 国际公约对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影响国际公约对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影响 . 20 3.3.1 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现状 . 20 3.3.2 国际公约对我国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影响 . 21 4 国际公约与自然资源国际公约与自然资源物权制度发展趋势物权制度发展趋势 . 23 4.1 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发展趋势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23 4.1.1 我国地役权的扩张 . 23 4.1.2 水权争端的解决 . 24 4.1.3 绿色矿业权 . 25 4.1.4 渔业权 . 26 4.2 国际自然资源公约的发展趋势国际自然资源公约的发展趋势 . 26 4.2.1 国际合作日益加深 . 26 4.2.2 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客体扩张 . 28 4.2.3 国际公约将增加对国家主权的合法限制 . 29 5 结束语结束语 . 32 致致 谢谢 . 3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4 附附 录录 . 36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6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3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1 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幅度已经超过了自然界所能承 受的范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危机意识也越来越强,意识到只有通过法律规制, 才能保障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国际领域,各国也都积极加入国际公约以在尊 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约束各国的行为,明确各国在使用自然资源时的权利和注意 事项,以保证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使用。因此,在设定自然资源物权的同时,从 国际公约关于自然资源权利的规定来寻找适合我国物权法制定的方法和具体规 则,具有学术和实践意义。系统研究国际公约中关于自然资源权利的规定,为进 一步制定自然资源物权提供理论参考。目前各国学者积极关注和研究自然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和有效的保护等问题,但从国际公约中寻找理论与实际操作依据的尚 不多见,大多研究其他国家对自然资源物权的规定。而国际公约对国内法的立法 影响是直接的,有必要在制定国内法的同时,研究国际公约在该领域的立法动态, 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自然资源物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公法的国际公约中寻找私法的规定,并对私法的制订和修改提供借鉴是可 行的。虽然主权是公法上的概念,物权是私法的概念,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国际法是在国内法的规则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质朴的方式把私法的特定规则 转化为国际法的法律规则,他们之间的理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格老修斯将国 内自然法理念延伸适用于国际关系时,就意味着国际公约中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也 可以适用于自然法中,这为自然资源物权的制定提供先进的、实用的理论依据。 因此,从国际公约中寻找自然资源物权的相关原则和具体规定,不仅有利于我 国迅速地与国际社会接轨,同时还能提高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力度。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国家主权与物权 2 1 国家主权与物权 1.1 概述 从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私法对国际法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和多 么的广泛。研究国际法历史的学者指出: “对于国际法的发展意义最重大的是 3 至 5 世纪罗马法学家们的活动,正是他们提出了万民法的定义。 ”1万民法直接促成 了国际法部门的萌芽。万民法作为罗马法中与市民法相对称的法律,是在司法实 践中,借助于市民法的一些概念和基本原则,更借助于自然正义、理性和其他民 族的法律习惯,有意识地培育出的一种法律体系 2。在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格老 修斯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法中论述到主权国家及其统治者必须遵守法律,这就 是自然法或理性法的学说,万民法的概念、规则和制度 3。格老修斯认为,在那 些不属于任何人的事物中,其中有两类都可以成为占有的对象,即管辖权(主权) 或者财产权。这已经将两种权利并列起来讨论。同时,从国际法的起源来看,国 与国之间的条约的签订以及相互之间争端的解决大多也移植的民法中的一些规则 体系。 战争与和平法中也提到,认为与在不同个人间适用的规则完全相同的规 则不会在君主间和独立国家间适用,是没有道理的。格老修斯在战争与和平法 中讨论战争、财产的所有权中的国际关系时几乎都是采用的自然法的理念进行研 究的,可以看出,国际法的形成是在引用自然法观念的基础上孕育的。但国际法 与国内法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国际法也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劳特派特指出, 国际法理论最初的构建与罗马法及其随后发展起来的私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 天衣无缝,使人看不出其私法本源的痕迹4。但从国际法学和规范方面我们仍可清 晰地看到私法的丰富精神成果对国际法的影响。 国际公约中对自然资源的规定均以尊重各国的主权为原则。从 1962 年,联合 国大会第 1803(xii)号决议,第 17 届联合国大会第 1194 次会议 12 月 14 日通过 的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决议中宣布: “各民族和各部族对本族的自然财富 和自然资源行使永久主权时,必须为各自国家的发展着想,为有关国家的人民着 想。 ”到 1974 年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均以国 家主权为前提的。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际法上的概念, 是成为国家必备条件之一。“主 权独立国家在国际法上具有法律人格。 ” “主权是最高权威。 ”5各国经济权利和 义务宪章中对主权内容的规定,可以看出“拥有权、处置权和使用权”是国家 对内的最高权,得以自由行使此项权利,意味着有排除他国干涉的权利,拥有对 外的最高权。因此,我们可以称国家主权是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最高权6。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国家主权与物权 3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是指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7。物权的 性质,即物权的直接支配,享受利益和保护的绝对性,最终来自于法律将物直接 归属于权利主体,物权在此前提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直接支配特定物而享受其利 益的绝对性权利。由此可以得出,权利主体获得了法律赋予的特定物归属权后, 对该特定物直接支配、享受其利益,并同时排除他人对支配与享受利益的侵害干 预,是为物权的本质。史尚宽在其物权法论中也指出,物权是直接支配一定 之物,而享受利益之排他的权利。由此可以得出,物权是对物享有绝对的支配权, 同时有对外享有排他性的权利。 1.2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不同点 国家主权与物权是两个不同法律体系中的权利概念,一个是国际法领域的,一 个是民法领域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国家主权是从政治角度来对各国 的财产进行保护的结果,而民法领域的所有权侧重的是所有权所蕴涵的私法上的 利用可能性,以及在私人间如何对所有权进行保护 8。 1.2.1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权利主体不同 主权是国际法中的概念,权利主体是国家。瑞士的瓦泰尔称,作为国际人格 者的国家,当独立于他国,自己管理自己,是国际社会直接成员时,它就是主权 的。可见,作为主权的主体必然是国家。物权的主体为民法主体,即自然人、法 人和其他组织,国家也可成为物权的主体,比如,在国内法中,国家可以成为矿 产资源所有权的主体,可以成为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但物权的权利主体却不一定 能成为主权的权利主体,只有其中的国家可以成为,而其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 他组织则不可能成为主权的主体。要拥有别国尊重的主权,应得到国际社会的承 认。 1.2.2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权利权能不同 尽管在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中所列举的权利包括“拥有权、处置权和 使用权” ,与物权法中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有着相似之处。但主权或主权权 利通常是指包括国家领土之上立法权限在内的管辖权 9。国家享有主权包括两方 面的含义,即属人和属地最高管辖权,属地管辖权又称领土管辖权。管辖权是一 个政治上的概念,当主权被描述为国家通常的全部权利即法律能力的典型情况时, 管辖权即为“特殊的权利,或数量上少于规范权利的累积。 ”10在物权中的四项权 能不可能包含管辖权的内涵。 1.2.3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权利客体不同 主权的权利客体比物权的客体宽泛得多。 奥本海国际法中提到, “领土上的 一切均视为属于领土”和“所有在我领土上的人均系我之臣民。 ”可以看出,主权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国家主权与物权 4 权利客体包括人、物,甚至事。1981 年 12 月 9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不容干涉和 干预别国内政宣言第 i 部分(a) :一切国家均享有主权、政治独立、领土完整、 国家统一和安全,及其人民的特性和文化遗产。 (b) :各国都享有在不受任何形式 的外来干涉、干预、颠覆、压力或威胁的情况下,按照自己人民的意志,自由确 定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发展其国际关系和对其自然资源行使永 久主权的主权权利和不可分割的权利。而物权法中的客体为物,此物范围狭窄很 多,仅限独立有体物,只是主权客体中很小的一方面。主权的客体具有抽象性和 具体性两方面,而物权的客体必然是具体的。在格老修斯战争与和平法中也 谈到“可以成为主权行使对象的有两类,即包括人,也包括物。但对于财产权却 不是这样,因为对财产享有的权利只能延伸至自然界中无理性和无生命的事物。 ” 1.3 国家主权与物权的相似之处 从主权与物权的区别分析以及从他们之间本质上的联系中可以看出, 从横向上 来看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主权的主体之间的平等,权利的内 容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类似。 1.3.1 主权与物权的主体相似性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权的主体是国家, 国际社会成员国家是作为国际法主体而彼此平等的,这是它们在国际范围内的主 权的结果 11。国家的主权平等原则被正式确立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在联合 国宪章中,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 。这一 原则在美洲国家组织宪章和非洲统一组织宪章中也得到确认,在关于 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中,也阐述了此项 原则: “各国一律享有主权平等,各国不问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 均有平等权利和责任,并为国际社会之平等会员国。 ”可见,国际法所调整的也是 平等国家之间的事务,国际法和民法都是适用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规范。同时在 国际法中对国际人格、国家尊严、国际组织以及国家的产生与灭亡都是从民法中 的规范和其精神类推适用的。 1.3.2 主权与所有权 所有权是直接支配特定的物并享有利益排他性的权利。可见,所有权只包括两 方面,对物直接支配以及对外的排他性。而主权作为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最高 权,也有着对内和对外的特性。二者都是对内有着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利,而对 外又都不受他人干涉。国际法原则中也包含着不受别国干涉原则,这也是国家主 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必然结果。在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 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中重申:依照宪章不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事件之 义务。在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中也规定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国家主权与物权 5 中包括互不干涉,在第一条也规定:每个国家有依照其人民意志选择经济制度以 及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的不可剥夺的主权权利,不容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强 迫或威胁。从所有权和主权的概念、权利性质以及权利的范围等等来看,都存在 着相似之处。 1.4 研究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可行性 民法中的一些概念、原则、规则和制度过去曾经、现在也继续、甚至将来还 会为国际法添砖加瓦 12。但是否国际法在吸收了国内法的理念之后,对国内法就 没有任何借鉴呢?杰塞普指出,人类的问题具有共同性,解决国内问题的经验和 方法可以被用于处理类似的国际问题,反过来,处理国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也可 以被用于解决类似的国内问题, “钟摆”在二者之间来回摇摆 13。随着国际公约 的数目愈来愈多,其规定的范围愈来愈广,国际法对国内法的影响也会愈广、愈 深。从各国对国际法的适用方面可以看出国际法对国内法的影响,瑞士、德国、 美国等联邦国家的实践表明,国内法适用国际法的现象诸见州与州之间有关边界 及相邻河流、湖泊等水域的划分上的处理,因之而来的学说现在构成了据说适用 于国际河流的分配规则的基础 14。 同时,各国对自然资源国际公约的遵守,也反映了国际公约对各国立法的影 响。在野生动植物有关国际公约中,主要是对野生动植物的所有权以及贸易进行 限制,不得任意猎取保护名单中的野生动物。美国濒临物种法规定由内政部 作为实施美国签订或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的主管机关,其中规定了“禁止进出口、 禁止在美国国内或领海取得或企图取得濒危物种、禁止在公海取得濒危物种和禁 止以任何方式拥有、出售濒危物种” 。该法的规定与濒临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 公约 、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相一致,该法同时 还授权内政部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履行国际公约。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法中对各国自然资源的规定,探讨国际法在自然资源物权 方面对国内法的影响,为我国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切实可行的借鉴。 一国的自然资源是一国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 是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中规定,国家对自 然资源的永久主权是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础,是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独立和发 展的前提。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包括了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这些都是与民法中物权和所有权概念一脉相承的 15。格老修斯将自然法的理念运 用到国际法中,使得国际法在现今多多少少都体现着民法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同 时,国际法在处理自然资源方面,也有着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经验和原理,我们 可以在自然资源物权领域加以运用,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 6 2 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 在国际公约中处理的是国与国之间财产归属,因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在国际 公法角度是国家享有。该国际法上的国家所有权与私法上的国家所有权的概念是 不同的。在国内法上,国家不是国内大部分土地的所有主。国家仅领有极有限的 部分之土地,如国道、国有地、森林之类;至于其余的土地,则真正的所有主是 私人。但在他方面,则不得因一国在国内法上不是土地之所有主,而即说他在对 外关系上,在国际法眼中,亦不认为此等土地之所有主。就国际法上说,国际对 于其领土,享有所有权 16。领土主权包含领土所有权,国家领土上的一切都在各 国主权之下,由此可看出,在国际法领域,各国领土范围内的一切自然资源的都 归国家所有。崔建远在其准物权研究的水权一章通过介绍国际公约中对水资 源拥有永久主权来论证水资源是可以成立所有权的。由此可见,在国际社会,国 家对自然资源享有所有权,对领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享有使用权、管辖权以及排 他性的权利。 国际公约对自然资源所有权范围的划分,特别是领土边界以及国际河流的划 分,较多的是引用各国的最高院的判例,特别美国最高院的判例。对于国际河流 的划界大多采用共同遵守的原则,凡是可航的河流通常以主航道中心线划界,不 可航的河流以河道中心线划分。这一划分原则形成后被欧洲以及联邦制国家的法 院较多的类推适用。在我国,由于我国河流归国家所有,因此不存在河流划界纠 纷。 2.1 领土主权 国际公约中的土地是领土的一部分,是指国家主权内的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它是主权国家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土地所有权也是物权法最直接、最基本的体 现。领土与国家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构成的要素之一,同时又是最 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国际公约对领土主权的规定主要限制在 领土的获得、领土范围的确定、尊重主权以及对主权的限制。 2.1.1 国际公约中的领土主权 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最初是基于罗马法上的关于私有财产的取得的规则, 比如 先占、添附、时效等,都与私法上的取得方式一致,只是随着国际法自身概念和 规则的不断发展,形成了适合国家之间领土取得的一套规则。从纵向来看,国家 的土地所有权及于土地之上下,这是一国主权的必然。土地之上即为领空,土地 之下即为矿藏资源、地下水等,甚至国家主权能到达领土之下的地心。这些都在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国际公约中自然资源物权制度 7 国家主权范围内。从横向来看,国家领土横向的划分是指与其他国家之间边界的 确定,这里包括陆地以及界山的边界划分。在国际上,国家与国家之间领土的划 分都是通过签定边界条约来确定。边界按照其特征分为两种类型:自然边界和人 为边界。自然边界是利用所谓自然疆界河流或山脉的自然特征,通常还需要进一 步界定,以形成一条精确的疆界线。主要有山脉、沙漠和水体。也有通过文化因 素来确定边界的, 比如欧洲就是通过语言特征来划分的,宗教也是划分边界的另 一文化特征。人为边界是考虑自然因素和人文特征,而是按照某条经纬线为边界, 比如美国和加拿大在伍兹湖以西的那段边界,就是沿北纬 49 直线直至太平洋。由 此可以看出,从国际公约的角度来看,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范围就是一国领土的范 围,而领土的确定是各国主权的基础,因此,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绿色建筑水电暖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商场装修工程环境保护合同
- 2025年新型环保商砼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水电站电工设施维护承包合同
- 2025年度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合规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协议书撰写指南及样本
- 2025年度信息安全咨询与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厂房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私人艺术品买卖合同(含艺术品交易后续跟踪与维护服务)
- 2025租房补贴借款合同专业版范文
- 汽修厂污染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租房托管班合同(标准版)
- 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全学期带内容模板)
- 2025四川农信(农商行)社会招聘80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药电子商务复习题
- 危险品管理台帐
- 《传统节日》优秀课件(共27张ppt)
-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车(二)_苏少版
- 宁夏普通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完整版
- 康复医学概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