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碱工艺.doc_第1页
制碱工艺.doc_第2页
制碱工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纯碱俗名苏打、石碱、碳酸钠、洗涤碱,化学式为Na2CO3。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日用化学、化工、搪瓷、造纸、医药、纺织、印染、制革等工业部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制碱工业中通过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可得到得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再送煅烧工序,得到的即为轻质纯碱(轻灰)。轻质纯碱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后结晶生成一水碱,再经煅烧就成为重质纯碱(重灰)。轻重灰最明显的区别是重度堆密度不同,即相同体积重量不一样,轻灰500公斤/立方,重灰900公斤/立方。轻灰多用于食品,冶炼及玻璃制造,用的最多的是日化洗涤用品。重灰多用于浮法玻璃等高档玻璃的制造。目前纯碱的生产方法有氨碱法、联碱法、天然碱法、芒硝制碱法、霞石制碱法等,其中最重要、国内最常用的是氨碱法和联碱法。(一)氨碱法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天然碱湖中的碱以及海草灰中的碱供洗涤和制造玻璃之用,到18世纪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天然碱的产量已远不能满足玻璃、肥皂、皮革等工业需要,因此人工制碱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1861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原是一名工人,在煤气厂从事稀氨水的浓缩工作,发现用食盐水吸收氨和二氧化碳时可以得到碳酸氢钠,于是获得用海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的专利,这种方法也就被称之为“索尔维制碱法”。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需用氨作为媒介,故又称为“氨碱法”。氨碱法主要工艺流程如下:氨碱法制碱工艺的原理如下:,但是氨碱法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点,即其对原料NaCl的利用率低,且大量氯化物以废液形式排弃,不但原料无法完全利用,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二)联碱法20世纪初期,德国人Schreib提出将氨碱法碳酸化母液中所含的氯化铵直接制成固体作为产品出售。1931年德国人Gland和Lupmann获得初步结果。1938年我国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侯德榜博士领导下从事这项研究,历经数年,获得成功,命名为“候氏制碱法”,因为与氨厂联合,以氨厂的NH3和CO2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故又称“联碱法”。又因在生产过程中NaHCO3母液用于制NH4Cl,NH4Cl母液又用于制NaHCO3,过程循环进行,故又称为“循环制碱法”。联碱法制碱工艺副产的氯化铵简称“氯铵”,又称卤砂,是一种速效氮素化学肥料;副产的食品级小苏打,普遍用于食品及饮料加工行业。联碱法制碱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联碱法制碱工艺的原理如下:氨碱法与联碱法工艺都是通过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NaHCO3结晶,NaHCO3再经过煅烧制得Na2CO3产品,同时回收CO2气体回收利用。其不同点在于:1、 氨碱法盐的利用率低,联碱法盐的利用率高;2、 氨碱法通过母液蒸馏实现氨循环,联碱法是母液循环;3、 氨碱法有大量的废渣废液排出,联碱法不需排废液;4、 氨碱法生产工序、设备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