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新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1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2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3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4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及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肺复苏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2 教学目的 1 掌握心肺复苏的概念2 熟悉心肺复苏基本操作步骤3 了解心肺复苏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3 一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CPR 心肺复苏术是指为了恢复呼吸和心跳等重要功能 采取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措施 4 心肺复苏分类 1 根据操作地点分类 院内心肺复苏院外心肺复苏2 根据操作人数分类 单人心肺复苏双人心肺复苏 5 二心肺复苏基本操作流程 6 拍患者双肩 呼唤患者 呼救 指定围观某人打 120 电话并嘱回来帮忙 摆好准备基础生命支持体位 打开气道 判断呼吸 判断方法 视 听 觉 判断时间 10秒钟 发现有人晕倒 判断环境安全 无煤气泄露无高空坠物 A 保持气道通畅 人工呼吸二次 每分钟吹气 12次 分 判断颈动脉 判断方法 用食指和中指置于颈中部滑向凹陷处判断时间 10秒钟 无搏动 心外按压30次 定位 胸骨下1 2按压速度 100次 分 口对口人工呼吸 进一步生命支持 复苏成功 判断指征 呼吸 心跳 瞳孔 面色和指甲转红 人工呼吸二次 按压与吹气之比 30 2 考试操作 5个轮回 实际抢救 反复多个轮回 基础生命支持 B 人工循环 C 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7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8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年龄的划分 成人 8岁儿童 1 8岁婴儿 1岁新生儿 出生后第1h 还未离开医院 9 现场安全性的判定察看周围环境 确定环境安全 灾难车祸气体中毒电击 院外 注意疏散人群 10 如何判断意识 方法 轻轻摇动患者的肩部 呼叫 喂 你怎么啦 如果知道患者的名字 直呼其名更好 如患者无任何反应 可认为意识丧失 注意 1 时间应在10Sec之内 不可过长 2 摇动患者不可过度用力 以免加重原有损伤 3 可轻拍患者面部和肩部 4 两侧耳旁大声呼喊 对刺激无反应 无咳嗽反射 无循环体征 临终前呼吸 无意识 确定病人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判断意识呼吸循环是否复苏 小于10秒钟 12 如何呼救 院内 呼叫 医生 某某床要抢救院外 指定专人拨打120 拨打后告知自己 呼救后看时间 13 先求救再急救 成人呼吸心跳停止 一般先呼救 phonefirst 后基础生命支持 先急救再求救 呼救与急救 究竟该如何选择 8岁以下儿童溺水创伤药物中毒过敏窒息等 应先CPR1分钟后再呼救 phonefast 14 操作者位置 单人复苏 操作者中线平患者肩部双人复苏 吹气者 肩部以上按压者 肩部以下 15 气道 该如何打开 无论患者是否受伤 非专业急救者均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 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 专业救护者可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如果怀疑患者颈部脊髓损伤时应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来打开气道 在CPR过程中 第一位的是维持患者气道开放 并提供适当通气 当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不能打开气道时 应使用仰头举颏法 颈椎损伤适用 16 打开气道时应注意什么 如口腔内有异物 假牙 及时清除 纱布包裹手指抠出 充分打开气道 下颌角耳垂与地面垂直 17 吹气 怎样才是正确的 在CPR过程中 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 口对鼻 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 均推荐持续1秒钟以上 每次吹气应该可见胸部起伏 减少吹气时间目的在于尽早恢复中断的胸外按压 如果患者有自主循环 比如可触知的脉搏 仅需要通气支持 护理人员应该提供成人10 12次 分的呼吸 婴儿和儿童12 20次 分的呼吸 在紧急吹气过程中 每2分钟评价1次脉搏 时间不超过10秒 18 给予人工呼吸前 正常吸气即可 无需深吸气 已经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喉头面罩 结合管 在两人CPR 按压者应该为通气提供100次 分的无间断按压 复苏者应该提供8 10次 分的人工呼吸 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 应再次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后 给予第二次通气 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什么 19 在CPR中心搏出量为正常情况的25 30 流经肺部的血液会比正常大量减少 所以患者所需通气量亦应较正常减少 即遵循通气血流比原则 成人CPR中 潮气量大约400 600ml 6 7ml kg 可以维持有效的氧合与通气 麻醉后气管插管的松弛的成人患者 潮气量大约400ml以前人体模型潮气量700 1000ml时才能看到胸廓起伏目前人体模型潮气量500 600ml时可以看见胸廓起伏 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什么 20 无氧源的球囊一面罩通气 潮气量大致为10ml kg 700 1000ml 或成人球囊2 3体积被挤压陷 时间达2s以上 携氧 吸氧浓度 0 40 氧气流量从8 12L min到30L min 球囊一面罩通气 潮气量为6 7ml kg 约500 600ml 或成人球囊1 2体积被挤压陷 时间1 2s 球囊应该怎样挤 21 EC手法 简易呼吸囊操作 浓度为40 最小流量为10到12L min 如果可能 应尽可能使用氧气 贮氧袋 22 方法 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 首次人工呼吸后进行 一手置于患者前额 保持头后仰 另一手食指或中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或喉结 然后向下滑移2 3cm 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 非专业人员取消此步 时间 10秒 动脉搏动判断方法 23 胸外按压定位方法 1 快速法 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中点2 画肋弓法 沿肋弓向上滑行 摸到胸骨下切迹 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 24 动脉搏动判断注意要点 触摸颈动脉不要用力过大 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 以免引起脑缺氧 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ec 以免延误时间 如颈部外伤或较为肥胖的婴儿 可触摸股动脉或肱动脉 只挤压CPR 行不行 如果人们不情愿或不能对成年患者实行口对口通气 还是应该做胸外按压的CPR 而不要不进行CPR 对心脏骤停的成年人实行只按压而无口对口吹气的CPR比完全不做CPR有显著的效果 胸外按压产生的心输出量仅是正常25 通气减少也能维持正常的通气 血流比例 动物实验结果只按压CPR同样有效 26 胸前区捶击 还推荐吗 胸前捶击治疗室速安全 有效 可靠 在19项研究中 有14项显示胸前捶击使室速转为窦性占49 5项显示无效者占41 引起室速恶化者占10 对于室速 如除颤仪快速到位 可选择除颤 如无除颤仪 可选择胸前捶击 因此 胸前捶击可以推荐作为心脏停搏表现为室颤 室速在电除颤未到位时施行的治疗措施 27 持续胸外按压 您做到了吗 新指南更加强调CPR时持续有效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 按压频率约100次 分钟 每次按压允许胸壁弹性回缩至正常位置 保持按压和解除按压两阶段时间相等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中断按压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急救者不应在电击除颤后立即检查患者心跳或脉搏 而是应该重新进行CPR5个周期 立即胸外按压 心跳检查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 约2分钟 后进行 28 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CPR时 应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 每个周期CPR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更换按压者 施救者应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 注 2000年指南只建议当按压者感到疲劳才更换他人操作 持续胸外按压 您做到了吗 29 胸外按压注意要点 按压深度 成人4 5cm8岁以下儿童3 4cm婴幼儿2 3cm按压频率 100次 分与人工呼吸的比例 成人单或双人30 2婴幼儿与儿童单人30 2双人15 2 30 CPR一览表 31 新生儿的CPR 对于有心跳的新生儿的救助呼吸频率大约为每分钟40到60次当对新生儿而实施按压时 救助者应当按压胸部的1 3深度对于新生儿复苏术 有或没有高级气道支持 救助者应每分钟实施90次的按压和30次的通气 总约120次 救助者应尽量避免同时实施按压和呼吸 32 怎样判断脉搏呼吸是否恢复 喉结旁2厘米处 一听二看三感觉 摸动脉搏动 评估呼吸 应同时进行时间 10秒 33 判断病人复苏后 看时间观察患者神志 瞳孔 尿量等病情变化进一步抢救治疗洗手记录向家属交待病情 注意 向上级报告 34 复苏后处理 新指南建议 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支持施行治疗性低温术控制血糖避免常规性过量通气 35 成人心肺复苏术后 复苏体位 挥手再见 目的 维持患者气道开放 减少气道梗阻和误吸的危险 36 复苏体位 挥手再见 37 除颤新进展 除颤策略 非目击患者出现心跳骤停 应先施行2分钟CPR后再除颤目击患者出现心跳骤停 应立即施行除颤除颤的次数及能量 次数 单次单向除颤 360J双向除颤 120 200J 或按制造厂商推荐的能量 38 除颤程序 1 除颤1次2 CPR2分钟3 检查心电4 重复此循环 除颤新进展 39 特殊情况复苏 哮喘 哮喘致心脏骤停除颤易失败 原因是肺过度充气 电阻增大 需要使用高能量除颤 氮氧混合气体吸入通气有益 应及早插管通气 但应避免大潮气量 快频率的通气方式 肺动脉栓塞 高度怀疑为肺动脉栓塞导致的心脏停搏时 有理由应用溶栓剂 在溶栓过程中 继续进行CPR 溶栓治疗有助于复苏成功 儿童心跳骤停 抢救应以通气为主 40 低温 如没有呼吸 立即开始紧急吹气 如没有心跳 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不要等患者复温后再开始CPR 为防止热量进一步丢失 应将患者湿冷衣服去除 并采取保暖措施 条件许可 给患者吹温暖 潮湿的氧气 淹溺 引起的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缺氧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如淹溺者被从水中救出时已丧失意识 应立即开始CPR 特别是呼吸急救 对任何年龄淹溺者 应先进行5个周期的胸外按压和通气 然后再离开患者启动EMS系统 41 超长时间心肺复苏 职业道德的要求 特殊病因导致的心搏骤停 如溺水 低温 冻伤 强光损伤 药物中毒等 特殊弱势群体的心脏骤停 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 特殊医疗环境下出现的心脏骤停 主要是指在手术麻醉的状态下实施CPR 42 面对心脏骤停患者 我们可以做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