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肺复苏电除颤重点讲解ppt课件_第1页
最新心肺复苏电除颤重点讲解ppt课件_第2页
最新心肺复苏电除颤重点讲解ppt课件_第3页
最新心肺复苏电除颤重点讲解ppt课件_第4页
最新心肺复苏电除颤重点讲解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乳山市中医院乔志春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心源性 冠心病 心律失常突然的意外事件如 窒息 溺水严重的酸中毒 高血钾 低血钾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操作中的意外事件麻醉意外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分秒计算 3 5秒 黑蒙5 10秒 昏厥 意识丧失15秒 出现阿斯综合症30秒 60秒瞳孔散大4分钟 开始出现脑死亡6分钟 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10分钟 脑死亡 植物状态 黄金4分钟 2019 12 20 开始抢救时间成功率6分4 10分0 09 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心肺复苏的国民普及率美国 迄今已有5000万人 占全国1 4的人口 接受这一救生术 每年平均20万猝死者接受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技术 其中7万人获救 挪威 在1965年就把心肺复苏初级技术放入学校课程中 全国200人口中有40万人受训 在15年中就有1000名溺水者经现场心肺复苏后获救 日本 消防厅每年印发急救手册 举办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 听众每年达15万人 德国 把是否掌握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作为驾驶员获得驾驶执照的依据之一 中国 心肺复苏的普及率不到1 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率还不到万分之一 2015年10月15日 新版 美国心脏学会CPR和ECC指南 隆重登场 时隔5年 AHA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 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 在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强调如何做到快速行动 合理培训 使用现代科技及团队协作来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 2019 12 20 2 生存链 一分为二 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 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 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2019 12 20 院外急救 手机时代 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 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 12 20 院内急救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早期预警系统 快速反应小组 RRT 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 MET 心肺复苏两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胸外心脏挤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除颤 是最重要 最基本的内容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为 1 判断患者有无意识2015版要求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 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及早启动EMS一定要确认环境安全 2 判断有无脉搏 3 呼救 启动急救系统 2019 12 20 4 按压的频率 下面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影响因素 技术操作规范 人员数量 男女性别 施救者体力 急救设备等 2015版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C 胸外心脏按压 2015年版指南要求事项 按压平面 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按压部位 胸骨下1 2按压手法 掌根着力 双手紧扣重叠上翘 2019 12 20 别再使劲按了 费劲 按压姿势双臂伸直垂直向下以髋关节位支点 2019 12 20 3 按压深度变更 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 在胸外按压时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 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 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但指南也指出 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 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 包括婴儿 小于一岁 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 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 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 即5 6厘米 2019 12 20 4 按压的频率 2019 12 20 4 按压的频率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 120次 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 分 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 如果按压频率 超过140次 分 过快 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 100至120次 分 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 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 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2019 12 20 5 离开胸壁 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施救者在按压间隙 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 每次按压后 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 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 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不得要领 A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托颌法 A 清除口腔异物 B 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口型 全口相对 完全吻合密闭 吹气压力 防止漏气 捏闭鼻孔 一捏一松 吹气力度 自然吸气 避免吸气过深 吹气力量 适力吹入 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时间 持续一秒 吹气有效 胸廓起伏 吹气频率 每6 8秒进行1次呼吸 口对鼻呼吸 当不能进行口对口呼吸时 应给予口对鼻呼吸 如溺水 口腔外伤 口对面罩呼吸 D defibrillation 除颤 即利用医疗器械或特定药品终止心脏颤动 heartfibrillation 的过程 在医学上 除颤 一词通常特指用除颤器以对心脏放电的方式终止心室颤动 VentricularFibrillation VF 的操作 除颤依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 电除颤 通过除颤器放电除颤2 药物除颤 通过注射药物影响心脏电活动除颤3 手法除颤 心前区叩击 2019 12 20 D defibrillation 除颤 还是先除颤 指南中指出 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应首选除颤 对于没有除颤心律表现者 在除颤前推荐做CPR1 5 3分钟 强调只除颤1次 立即行CPR 因为除颤浪费时间 导致胸外有效按压中断 仅给1次 然后继续做胸外按压 其中有三处重点 在AED示知 建议除颤 时首选除颤 否则 无除颤心律 多为心电直线 先做5个周期CPR再考虑除颤 强调1次除颤后不做生命评估 马上接着做CPR 5个周期后再评估 2019 12 20 电除颤首要地位的原因心脏骤停心电图表现1 心室颤动或扑动 约占91 2 心电机械分离 有宽而畸形 低振幅的QRS 频率20 30次 分 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 3 心室静止 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 或仅见心房波 心室颤动超过4分钟仍未复律 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2019 12 20 除颤波形和能量级别双相波 首次能量150 200J 未确定首次最佳能量 单相波 首次能量360J后续电击能量未确定 至少不低于首次能量 儿童 1 8岁 使用剂量 对于儿童患者 尚不确定最佳除颤剂量 可以使用2至4J kg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 对于后续电击 能量级别应至少为4J kg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 但不超过10J kg或成人最大剂量 除颤电极板位置使用除颤器时电极板安放的位置有两种 一种称为前后位 即一块电极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区 另一块放在胸骨左缘3 4肋间水平 有人认为这种方式通过心脏电流较多 使所需用电能较少 潜在的并发症也可减少 选择性电复律术宜采用这种方式 另一种是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 3肋间 心底部 另一块放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 心尖部 这种方式迅速便利 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 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应 l0cm 一般常规电极板 用于除颤 的放置位置为胸前心尖 心底放置法 即后面提到的那种方法 除颤操作主要步骤1 体位 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或地下 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 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 如项链 纽扣等 2 电极板的准备 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 或包裹4 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3 电极板的位置 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 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 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心前区捶击前胸锤击不应用于非目击院外心脏骤停前胸锤击可以考虑用于在没有除颤仪的情况下 不稳定的室速病人中 但也不能延误CPR和电击 方法 手握空心拳 以鱼际面从20厘米的高度 快速垂直落下 击打胸骨下端1 2次 每次1 2秒 力量中等 能量约等于10 30j 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若无效 则改行胸外心脏按压 不能耽误时间 下面介绍2015版与2010版指南中其他与我们相关的变化点 抛砖引玉 全版请自学指南 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低温疗法 低温疗法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可听到心音 触及大动脉搏动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房性或交界性心律 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也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 瞳孔变化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 对光反射恢复 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收缩压达60mmHg以上 发绀的面色 口唇 指甲转为红润 脑功能开始好转的迹象 终止复苏的指标复苏成功 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 转入下一阶段治疗 复苏失败 自主呼吸及心跳一直未恢复 脑干反射全部消失 心肺复苏操作已达30min以上 心电图成直线 医生判断已临床死亡 特出情况 溺水 触电 新生儿抢救时间应延长1 2小时 2019 12 20 院内复苏的成功率影响因素在医院或加强监护病房可立即进行抢救的条件下 复苏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病人在心脏骤停前的临床情况 若为急性心脏情况或暂时性代谢紊乱 则预后较佳 若为慢性心脏病晚期或严重的非心脏情况 如肾功能衰竭 肺炎 败血症 糖尿病或癌症 则复苏的成功率并不比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高 后者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时心电活动的类型 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最好 成功率达67 心室颤动其次 25 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的预后很差 高龄也是影响复苏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哪几种情况可以不予CPR1 实施CPR会对实施者本人产生严重的损伤或致死性的风险 2 明显的不可逆的死亡征象如 尸僵 尸斑 断头 横断尸或腐尸等 3 具备有效签名和日期不希望复苏声明的 2019 12 20 美国急诊临床365问 之心肺复苏 2019 12 20 一 心脏骤停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后 急救人员应该多久给一次通气 在气管插管后 管理呼吸道人员要在不影响胸外按压前提下 每6 8秒钟给一次通气 即每分钟8 10次 2019 12 20 二 如宫底高度在肚脐 孕20周 的孕妇发生心脏骤停 在行心肺复苏的同时 要及时考虑行剖宫产 这一操作仅仅是为了尽力挽救胎儿吗 行剖宫产是对胎儿的挽救 但对心脏骤停的孕妇也是有益的 在一组这种病例的系列报告中 20个孕妇中有12个在剖宫产后立即出现自主循环恢复 2019 12 20 三 心肺复苏指南中不建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但下面3种情况除外 它们是哪3种情况 除了已知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高钾血症和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3种情况外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 ACLS 不建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 2019 12 20 2019 12 20 四 心脏震击猝死综合征的发生取决于胸部受震击的位置 震击到什么位置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