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疾病的护理常规 第一章住院患者的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第二节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第三节患者出院护理常规第二章症状的护理常规第一节恶心 呕吐护理常规第二节腹泻护理常规第三节咳嗽 咳痰护理常规第四节呼吸困难护理常规第五节水肿护理常规第六节压疮护理常规第七节疼痛护理常规第八节颅高压护理常规第九节高热护理常规第十节惊厥护理常规第十一节咯血护理常规第十二节弥撒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常规第十三节休克护理常规第十四节昏迷护理常规 主要内容 1 病区接患者入院通知后 及时准备床单位及用物 做好新患者人院准备 2 热情接待新患者 核对住院证 填写患者手腕标识带 一览表 床头卡及相关资料 引导新患者到准备好的病床 3 办公室护士办理人院手续 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 4 给予入院指导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院住院指南 包括科主任主管医师 责任护士 护士长及联系方式 病区环境 餐饮服务 作息时间 探视制度 陪护规定 住院安全事项 医保用药 用材须知等 入院告知书 一式二份 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 5 进行人院护理评估 包括患者生理 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 测量患者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体重等 并按要求书写三测单 护理记录等 6 给予新患者入院卫生处置 如修剪指甲 剃胡须 更换病员服等 7 按医嘱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 8 及时正确执行医嘱 完成各项治疗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9 运用护理程序 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实施整体护理 包括按要求巡视患者 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征求患者意见 找准护理问题 及时解决患者需要 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 给予心理护理 做好住院期间全程健康指导和护理效果评价 并记录 10 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 病情危重时 及时做好各项抢救准备 11 每日发放住院费用清单 第一章第一节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1 病区接急症患者入院通知后 立即准备床单位及所需急救用物 并通知主管医师尽快到位 2 医护人员主动热情迎接急症人院患者 迅速安置急症患者到病床 并与护送患者的陪同人员及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正在输注的药物等 了解患者目前治疗 护理情况及效果 危重患者的贵重物品交家属妥善保管 3 根据医嘱和病情的需要 立即给予吸氧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心电监护 采集各种标本等 协助床旁检查 如是危重患者应做好急救准备 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于床旁 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4 尽快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评估 包括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 情绪反应等 询问患者的主诉 了解目前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明确主要的护理问题 立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并按要求书写三测单 护理记录等 5 办公室护士办理人院手续 核对住院证 填写患者的手腕标识 一览表 床头卡及相关资料 并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 6 给予入院指导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住院指南 包括科主任 主管医师 责任护士 护士长及联系方式 病室环境 餐饮服务 作息时间 探视制度 陪护规定 住院安全事项 医保用药 用材须知等 入院告知书 一式二份 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 7 患者病情稳定后 给予患者人院卫生处置 如修剪指甲 剃胡须 更换病员服等 多余物品交待家属带离医院 8 按医嘱落实患者正确的饮食和指导 9 及时正确执行医嘱 完成各项治疗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10 运用护理程序 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实施整体护理 包括按要求巡视患者 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师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征求患者意见 明确护理问题 及时解决患者的需要 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 做好住院期间特殊检查治疗 手术阶段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效果评价并记录 11 每日发放患者住院费用清单 12 可疑传染病例 应按隔离原则进行处理 第二节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1 办公室护士接到患者的出院医嘱后 通知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出院日期及办理有关出院的手续 2 注销各种治疗护理卡 将出院须带药单 疾病诊断证明书 门诊病历送给患者 并通知出院结算中心 3 按出院病历的顺序要求整理病历 病区质控员进行病历终末质量控制 并在病历首页上签全名 4 出院前 向患者或家属进行出院健康指导 包括病情观察 用药 饮食 活动 家庭康复训练 复诊时间 自我照顾指导等 5 协助患者整理物品 诚恳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 热情护送患者出院 6 按要求进行床单位终末料理和消毒 7 对于病情不允诈出院或家属自动要求出院的患者 应予以耐心解释 劝阻和说服 如说服无效 应请患者或符合法定要求的代理家属在病历中签名后方可出院 8 做好患者的病情追踪观察和电话回访工作 第三节患者出院护理常规 第二章第一节恶心 呕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呕吐的时间 性质 呕吐物的性状和量 以往有无同样发作史 与进食 饮酒 药物或毒物 精神因素等的关系 2 观察有无腹痛 腹泻或便秘 头痛 眩晕等伴随症状 3 评估腹部体征 如胃肠蠕动波 腹部压痛 反跳痛 肌紧张 腹部包块 肠鸣音 振水音等 4 对于频繁 剧烈呕吐者 评估血压 尿量 皮肤弹性及有无水 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症状 护理措施 l 患者呕吐时 给予身体支持和心理安抚 对于意识清醒者 扶住患者的前额或给予身体支撑 防止因头晕 乏力 虚弱等发生跌倒 对于意识障碍者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 2 观察呕吐物颜色 性状和量 必要时采集标本送检 3 患者呕吐后 及时帮助患者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和舒适 更换因呕吐污染的衣 被 整理周围环境 避免不良刺激 4 频繁呕吐者 防止呕吐物污染衣 被 5 针对引起呕吐的不同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 妊娠呕吐者 鼓励孕妇少食多餐 精神因素或条件反射引起呕吐者 应尽量避免引起呕吐因素 呕吐较轻者 可进食清淡食物 鼓励口服补液 呕吐剧烈者 宜禁食 并卧床休息 避免食用刺激性大的食物 如咖啡 浓茶 过冷 过热 油炸 辛辣等食物 护理评估 1 仔细观察呼吸困难发作的情况 有无伴随症状 如咳嗽 咯血 胸痛 心悸 发热 喘鸣 下肢水肿等 2 评估呼吸的频率 深度及节律 观察面色 神志等变化 3 对重度呼吸困难者 评估有无焦虑和恐惧 护理措施 1 患者宜解松衣 被 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卧位休息 2 遵医嘱给予吸氧 3 给予清淡 不易发酵 不产气 易消化的饮食 4 对外源性哮喘患者 去除过敏原如花粉 植物等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伴痰多者 应给予吸痰 必要时 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急救准备 第四节呼吸困难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水肿发生的时间 部位 范围 程度 最初出现的部位 发展速度及性质 2 评估有无伴随症状和体征 如高血压 蛋白尿 血尿 心脏增大 心脏杂音 肝大等 3 评估水肿与药物 饮食 月经 活动 体位等的关系 4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体重 颈静脉充盈程度 有无胸水征腹水征 患者的营养状况 皮肤供血 张力变化及是否有移动性浊音等 5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 发绀等 护理措施 1 给予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 少量多餐 同时避免摄人产气食物 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 鼓励摄人高蛋白 丰富塑誓素的食物 2 限制钠盐及水分的摄入 轻度水肿者 钠盐摄入量一般限制为 5g d 重度水肿者 限制为 1g d 水肿消失后 宜维持低盐饮食 即 2g d 心源性水肿者 应限制水分的摄入 一般患者摄人量为1 5 2 OL d 夏季可增加至2 3L d 3 遵医嘱记录24h尿量或出入水量 监测体重和病情变化 4 轻度水肿患者应适当限制活动 重度水肿者应卧床休息 5 注意更换体位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必要时用气垫床 并给以适当按摩 避免皮肤破溃 6 保持患者床单位清洁 干燥 平整 松软 宜穿质地柔软 吸汗性强的衣服 7 保持皮肤 黏膜的清洁 特别是口腔 眼睑 会阴等部位的清洁 8 水肿与药物有关者 遵医嘱停用药物 水肿并有呼吸困难者 给予氧气吸人 第五节水肿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有无长期卧床 肥胖 营养不良 水肿 大小便失禁 活动受限 感觉障碍 意识障碍等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2 观察患者局部有无红 肿 热 触痛 特别是压疮易发部位 如骶尾部 股骨大转子 髋部 肩胛部 肘部 内外踝部 足跟部 耳廓 枕部 或是否已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情况 3 评估患者压疮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 如更换体位 使用气垫床等 4 根据压疮的分期科学评估压疮的病变程度 护理措施 1 改善营养状况 纠正低蛋白血症 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 对进食困难者 采取胃肠外营养 深静脉营养等措施 2 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 1 对于长期卧床 大手术后 年老等不便翻身的患者应睡气垫床 以缓解局部压力 2 定时变换体位 每2小时1次翻身 避免骨隆突处长时间受压 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给予温水擦浴和局部按摩 3 避免皮肤受潮湿 摩擦等不良刺激 1 保持床单位平整 清洁干燥 无渣屑 2 正确掌握翻身技巧 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3 及时擦干汗液 尿液 更换潮湿衣服 4 根据压疮的分期给予护理 1 I期 以缓解局部压力和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为主 切勿按摩 2 期 用生理盐水清创后 保持剑面清洁 湿润 避免继续受压 3 III期 以清除坏死组织 促进组织生长为主 4 IV期 护理的关键是清除坏死组织 保持瘘管内渗出物引流通畅 选择正确敷料 正确使用 评价后调整 第六节压疮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l 评估疼痛的部位 发作的特点 性质与强度 有无牵涉痛等 2 了解诱发疼痛或加重疼痛的因素 3 观察疼痛时有无伴随症状 如发热 寒战 呕吐 吞咽困难 咳嗽 皮疹 血尿 视力障碍 呼吸困难等 4 监测生命体征 5 询问疼痛史或疾病史 如脑部疾病 腹部化脓性感染 手术 心脏病史等 6 检查疼痫部位有无红 肿 热 有无外伤 有无颈 锁骨上 腋窝淋巴结肿大 评估腹痛者腹部有无包块 压痛 反跳痛 有无肢体活动受限 关节功能障碍等 7 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 有无紧张 焦虑 睡眠障碍等 护理措施 1 保持病室安静 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减轻疼痛 2 积极做好心理疏导 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 自我放松 给予心理支持 缓解疼痛 3 给予任何有创性检查或治疗之前 应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 向患者说明检查或治疗目的 操作过程及配合要求等 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4 遵医嘱给予缓解疼痛药物 并及时评估疼痛缓解的程度 第七节疼痛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瞳孔 神志及尿量 2 仔细观察有无头痛 呕吐等 注意呕吐物的性状 3 观察是否有脑疝的形成 如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 脉搏缓慢 意识障碍 剧烈头痛 喷射状呕吐等 护理措施 1 绝对卧床休息 宜抬高头部15度 30度 头偏向一侧 2 吸氧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 避免头部屈曲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必要时作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 4 遵医嘱应用脱水 利尿剂 控制液体总摄入量 应用脱水剂时 静脉输注速度应按要求执行 并防止液体外渗或外漏 5 保持大便通畅 6 高热按高热护理常规 第八节颅内高压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注意发热的特点及伴随症状 观察皮肤有无皮疹 出血点 麻疹 瘀斑 黄染等 2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3 评估患者皮肤的温度 湿度及弹性 护理措施 1 疑似传染病时 先行一般隔离 确诊后按传染病隔离要求隔离 2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对于烦躁不安 神志不清 谵妄 惊厥者 加床栏 防止坠床 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 给予高蛋白 高热量 丰富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 少食多餐 鼓励患者多饮水 出汗多时注意补充含盐饮料 4 对体温在39 以上者 可行物理降温 在头部 腋下与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置冰袋 或采32 36 的温水擦浴 血液病患者除外 或采用冷盐水灌肠 如患者出现颤抖 应停止降温 5 经物理降温无效者 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但对原因不明的高热 慎用药物降温 对年老 体弱及婴幼儿应注意药物剂量 6 高热期间 监测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每4小时1次 必要时随时测量 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7 保持皮肤清洁 大量出汗时 及时更换衣服 体温骤降时 应给予保暖 避免直接吹风 防止着凉 8 口腔护理每日2次或进食前给予温开水漱口 9 及时采集各种标本 第九节高热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询问患者过去有无类似的发作史 是否有诱发惊厥的相关脑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2 评估患者惊厥类型 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 3 评估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及意识状态的变化 4 观察患者有无黄疸 皮疹 脱水等 5 评估惊厥有无伴随症状 如发热 高血压 瞳孔扩大 舌咬伤 剧烈头痛等 护理措施 1 病室环境宜安静 光线稍暗 集中安排患者的各种检查 治疗和护理 以免诱发惊厥 2 惊厥发作时患者宜解开衣领 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对有惊厥发作史的患者应设床栏 必要时给予约束 惊厥发作时 切勿用力牵拉或按压患者肢体 4 抽搐严重及发绀者 给予吸氧 有痰时 及时给予吸痰 随时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等急救准备 5 遵医嘱及时给予抗惊厥药物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惊厥缓解情况 第十节惊厥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患者有无易引起咯血的基础疾病 如支气管 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 血液病史等 询问以往有无咯血史 有无不良嗜好 注意咯血的诱因 2 仔细观察咯血量 颜色 持续时间及频率 3 评估咯血有无伴随症状 如心慌 头晕 气短 发热 胸痛 呛咳 皮肤黏膜出血 黄疸 贫血等 4 评估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 肺部体征及全身营养状况 5 观察再咯血征象及窒息的先兆 如胸闷 气促 呼吸不畅 情绪紧张 面色灰暗 喉部有痰鸣音等提示有要咯血的可能 如喷射性大咯血突然停止 提示可能为窒息所致 护理措施 1 患者咯血未明确诊断之前 暂行呼吸道隔离 2 患者咯血量少时 适当休息 大量咯血时 绝对卧床休息 宜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或取患侧卧位 躁动不安者 加床栏 3 大咯血时禁食 咯血停止后 可给予温热的流质或半流质 避免进食刺激性强和粗糙的食物 4 及时发现再咯血和窒息的先兆 及时通知医师 作好抢救准备 5 大咯血的护理 护士守护床旁 细心安抚患者 消除焦虑 恐惧心理 发现患者突然大咯血 如现场无任何抢救设备 应立即将患者上半身移向床边 取俯卧朝下倾斜体位 轻拍背部 或抬起患者下半身呈倒立位 使躯体与床面呈45 托起头部向背侧稍屈曲 撬开牙关 清除口腔内血块 轻拍背部 以清除咽部积血 床旁备有抢救设备时 将患者平卧 撬开牙关 迅速行口腔 咽部负压吸引 吸出血液和血凝块 若吸引无效 立即准备和配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6 咯血停止且病情稳定后 向患者讲解如何避免咯血的诱因 预防再咯血 第十一节咯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评估是否存在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的基础疾病 2 评估出血倾向 如患者出现自发性 多发性出血 部位遍及全身 皮肤 黏膜 伤口及穿刺部位或出现内脏出血 颅内出血等 3 评估休克或微循环衰竭的表现 如血压下降 四肢厥冷 少尿 呼吸困难 发绀及神志改变等 4 评估微血管栓塞表觋 如浅层栓塞 表现为皮肤发绀 进而坏死 脱落 深部器宿栓塞 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呼吸衰竭 意识障碍 颅内高压综合征等 5 评估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 如呈进行性贫血 护理措施 1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使用床栏 防止坠床 2 给予高蛋白 丰富维生素 易消化的流质 半流质饮食 消化道出血时 应禁食 昏迷患者给予鼻饲 3 做好口腔 皮肤护理 4 有广泛性出血倾向时 延长穿刺部位压迫的时间 鼻出血时 可用0 1 盐酸肾上腺素棉球或碘仿纱布填塞鼻腔 高热时 禁用酒精物理降温 5 应用抗凝剂期间 密切观察出血症状 及时采集血标本 同时备好鱼精蛋白 以便对抗肝素使用过量 6 备齐抢救药物和器械 随时准备抢救患者 第十二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神志 尿量等变化 2 评估患者精神状态 皮肤的色泽 温度 湿度 是否有出血点 瘀斑 口唇 甲床有无发绀 四肢是否厥冷 了解微循环灌流情况 3 评估水 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如有无口渴 恶心 呕吐 皮肤弹性改变 呼吸气味和节律改变等 4 对于创伤性体克者 评估伤口出血 感染性休克者 重点观察体温 心源性休克者 观察心率和心律变化 护理措施 1 患者取中凹位 头部抬高20 30 和下肢适当抬高15 20 与平卧位交替 以减轻头部缺血缺氧 改善呼吸 促进末梢循环 对躁动患者使用床栏或约束带 防止坠床 2 保暖 防止寒冷加重微循环衰竭 使用热水袋时 水温不应超过50 防止烫伤 3 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义齿者 取出义齿 抽搐频繁者 使用牙垫 防止咬伤舌头 及时吸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省邮政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
- 亳州交控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城市改造实践报告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昭通市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2025年)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专题训练练习题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题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全真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淮安)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三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 电商合伙人协议合同范本
- 流化床粉尘分级机持料量的控制
- 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 尿素水解器的检修标准
- 译林版二年级上册Project1-教案
- 志愿者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 龟虽寿课件-曹操
- 课题开题报告-教学设计教案
-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课件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