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部六病讲义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三部六病研究室 刘绍武先生与马文辉老师 三部六病学说 整体 系统 局部组织器官 整体气血论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局部证治观 表部枢部里部 表阳证表阴证枢阳证枢阴证里阳证里阴证 十二单证合证兼证合病 溢脉紊脉聚脉覆脉 四脉证 协调疗法 协调方 局部病局部治疗局部病系统治疗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治疗 层次 内容 第一篇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三部的划分 学术渊源 周易 一分为二 阴阳属性论 一分为三 三极结构论 三极六爻 思想 辨证分型的总纲 三部六病的辨证方法 辨证定位的基础 素问 阴阳离合论 三阳之离合也 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 三阴之离合也 太阴为开 厥阴为阖 少阴为枢 周易 伤寒论 机体结构层次 三部 六病 疾病的时 位 性 与外界相接触的部分 支撑机体的躯壳框架 和饮食物相接触的部分 通过大血管与心脏相连的部分 脏系统 躯壳系统 腑系统 适应饮食 完成水谷的摄取 消化 吸收 排泄 沟通表里内外 呼吸 运动 体温调节 与外界的信息互换 阳病阴病 肝 肺 三部的划分 第二篇 表阳证的证治表阴证的证治表部部证的证治 一些概念 核心证暴露疾病主要矛盾 对诊断起决定作用的证候 纲领证 主证 某种疾病具有的独特证候 一般证 对抗性 非对抗性 纠偏 协调 矛盾 疗法 表阳证的证治 核心证 头项强痛 纲领证 头项强痛 发热恶寒 脉浮 或咳喘 诊断部位 头部 治则 汗法 辛凉解表 主方 葛根麻黄汤 即麻杏甘石汤加葛根 葛根30g 麻黄10g 杏仁15g 石膏30g 甘草10g 主药 葛根 副主药 麻黄 表阴证的证治 核心证 手足逆冷 纲领证 手足逆冷 脉细 肢节痹痛 诊断部位 四末 治则 温通法 温通血脉 主方 当归桂枝汤 即当归四逆汤 当归15 30g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细辛3 10g 通草10g 大枣10枚 主药 当归 副主药 桂枝 厥证鉴别 表部部证的证治 主证 项背强几几 恶风 有汗或无汗 骨节疼痛 治则 温经解表 主方 葛根汤 葛根12 30g 桂枝6 15g 麻黄9 15g 芍药6 15g 甘草6 10g 生姜9g 大枣4枚 主药 葛根 桂枝 第二篇 里阳证的证治里阴证的证治里部部证的证治 里阳证的证治 核心证 胃家实 纲领证 胃家实 发潮热 自汗出 大便难 诊断部位 腹部 治则 下法 泻热除实 主方 大黄芒硝汤 即大承气汤 大黄5 15g 芒硝3 10g 枳实10 20g 厚朴10 20g 主药 大黄 副主药 芒硝 不同类型的里阳证 里阴证的证治 核心证 腹满 纲领证 腹满 或吐或利 时腹冷痛 诊断部位 腹部 治则 温健法 温里健中 主方 苍术干姜汤 即 金匮要略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易白术为苍术 苍术15g 干姜10g 茯苓15g 甘草10g 主药 苍术 副主药 干姜 不同发病部位的里阴证 里部部证的证治 主证 胃中不和 心下痞硬 干噫食臭 胁下有水气 腹中雷鸣 下利 治则 健脾和中 主方 生姜泻心汤 生姜15 30g 干姜10g 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0g 半夏10 15g 人参10g 大枣10枚 主药 生姜 黄连 第四篇 枢阳证的证治枢阴证的证治枢部部证的证治 枢阳证的证治 核心证 胸中热烦 纲领证 胸中热烦 身热或往来寒热 咽干口燥 小便黄赤 诊断部位 胸胁 治则 清法 清热除满 主方 黄芩柴胡汤 即黄芩汤加柴胡 黄芩30g 柴胡15g 白芍15g 甘草10g 大枣10枚 主药 黄芩 副主药 柴胡 枢阳证的类型和转归 枢阴证的证治 核心证 心动悸 纲领证 心动悸 背恶寒 短气 或脉微细 诊断部位 心背 治则 温补法 温阳益气 主方 附子人参汤 附子5 10g 人参10g 党参30g 茯苓15g 麦冬15g 五味子15g 主药 附子 副主药 人参 党参 枢阴证的特殊治疗 枢部部证的证治 主证 胸胁苦满 寒热往来 心烦喜呕 心下悸 小便不利 治则 和解阴阳 调理枢机 主方 小柴胡汤 柴胡24g 黄芩10g 人参10g 半夏15g 生姜10g 甘草10g 大枣12枚 主药 黄芩 人参 柴胡 第五篇 三部六病中的十二单证 合证 兼证与合病 十二单证 合证 兼证与合病 十二单证 人体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部中 寒 热 虚 实四类不同性质的病理反应 六证 同一部中阴阳属性相同的两种单证相互复合 部证 同一部中四种单证共存 表现为非寒 非热 非虚 非实的病证 十二单证 合证 兼证与合病 合证 同一部中阴阳属性不同的两个单证相互复合或不同部位 两部或三部 的单证相互复合 兼证 六证或部证与其它部的单证相互复合 合病 不同部中的六证相互复合 杂病 六证 合证 兼证 合病 部证共存 第六篇 三部六病整体气血论及其诊疗规范 整体内涵 1 气血的统一性2 生态的自组性3 层次的有序性4 结构的功能性5 动态的平衡性6 形神的一致性7 天人的合一性8 意志的主导性 动态的气血 机体 局限性和特异性 静态的框架 整体性和统一性 四脉的形成机理 机体长期 反复受到过度的怒 喜 悲 惧的精神刺激 不良的饮食 环境等因素 人体重要脏器所在地和气血调配的集散地 颅腔 胸腔 腹腔 盆腔 血涌于上 血郁于胸 气滞于中 寒凝于下 溢 紊 聚 覆 整体病的诊断与辨证 第七篇 三部六病协调疗法与整体病的治疗 协调疗法与协调基方 协调疗法 模拟饮食物进入人体后消化 吸收 利用的过程 通过人体自身自然疗能的恢复 来诱导发挥机体内部的调控机制 理论依据 伤寒论 第148条中的 头汗出 微恶寒 手足冷 心下满 大便硬 脉细 方剂选择 能适应各种病理反应的需要 具备寒 热 补 泄 升 降 收 散四个方面八种性质的基本属性 协调基方 柴胡15g 黄芩15g 党参30g 苏子30g 川椒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枚 整体病的治疗 第八篇 三部六病局部病的证治观及对肿瘤病的治疗思路 局部证治观的基本内容 局部病的治疗方法 依据病变影响范围划分 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局部整体双关治疗 影响病变局部 局部使用各种治疗方法 非药物 出现表 里 枢三部寒 热 虚 实的征象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不仅反应在局部 而且影响到整体 造成整体的不协调 整体的不协调反过来又作用于局部 使局部病进一步恶化 将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治疗 协调整体 突出局部 定证 定方 定疗程 三部六病对肿瘤病的治疗思路 治疗原则协调整体 攻除肿瘤 清理血液 忌食动物蛋白常用方剂攻坚汤 王不留30g 夏枯草30g 苏子30g 牡蛎30g鸡甲散 鸡内金30g 炮甲珠30g 鳖甲30g解郁攻坚汤 柴胡15g 黄芩15g 苏子30g 党参30g 川椒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枚 银花30g 白花蛇舌草30g 半枝莲30g 王不留行90g 夏枯草30g 牡蛎30g 第九篇 三部六病对糖尿病的治疗思路 理消汤的组方原则 组成 协调基方合六味地黄汤合白虎汤 黄芪120g 花粉30g 石膏60g 茵陈60g 丹参30g 郁金15g 熟地30g 山药30g 车前子30g 五味子15g 柴胡15g 黄芩15g 党参30g 苏子30g 川椒10g 强壮中枢 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调肝补胰猪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法学概论的研究方向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回顾与试题及答案
- 深入了解局域网组建技术试题及答案
- 数据建模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VB学生项目展示与评定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点例题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电缆故障测试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收录机皮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屏幕数字背投信息显示终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核心能力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我的高三成长档案
- 130种常用中药伪品和混淆品目录
- 《中国字中国人》歌词
- DBJ51∕T 153-2020 四川省附着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 边坡复绿专项施工方案
- 幼儿园课件——《生气虫飞上天》PPT课件
- 毽球校本课程
-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讲座ppt课件
- (高清版)建筑防护栏杆技术标准JGJ_T 470-2019
- 脑梗死标准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模板
- 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