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1页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2页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3页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4页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新余高等专科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教务管理职能增多。学校现行的教务管理模式多数为手工操作或是直接向软件公司购买,其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各个部门的特殊要求。因此,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扩展新的软件模块,势在必行。本次课题是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开发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其属于教学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上扩展的子系统。在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开发、设计。本系统采用了B/S三层体系结构,并采用了MVC模式和UML标准建模语言,形成易于系统扩充、升级和维护的良好软件构架,基于JZEE和组件复用技术的解决方案,保证了系统的可移植性之外。还做了些研究工作:1、在对系统的需求、用例进行分析之后,建立了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的系统框架结构体系。2、针对系统主要实现用户信息管理和信息检索功能,开发了数据库查询、信息浏览、用户管理等组件。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组件的复用,加快了系统开发的速度,并且为系统复用部分提供了稳定性、可靠性的保证,从而提高系统质量。3、本系统采用了“用户/角色/权限”三级控制策略,并采用系统事故处理方案,为系统提供了稳定、安全的系统环境。【关键词】教师信息管理MVCUML组件复用Abstrsct AlongwiththeXINYUeollegesealehasbeeomelargerandlargerandthe exPandofteaehingadministerfunetion.However, myeollegemanagementformation arealmosthand dealtorbuyfromSoftwareComPanies.whiehholdsimPlefunetionsoftware, 50it15imPossibletomeetthesPeeialrequirementofdePartment.Beeause imPerativetoenlargesoftwaremoduleontheformersoftwareflat roofbase. Thisobject15develoPstheteacher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aeeordingto basiesituationoftheXINYUcollege.ltbelongstotheexPandsubsystemwhiehonthe teaehingeducational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Intheteaeherinformation managementsystemtoeonduetadetailedstudyandneedanalysisonthebasisofthe systemdesign. ThesystemusedB/5three tierarehiteetureanduseofMVCmodelandUMLto formthesystemeasytoexPand, uPgradeandmaintainofsoftwarefranework.Based onJZEEandmodulereuse, itensuresthePortabilityofsystem.Alsodosomework:1, Inthesystemneedanalysis, usecaseanalysisaftertheestablishmentof goodsealability, andmaintainabilityofthesystemframework.2, Forthesystemtoaehievethemainusers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 informationretrievalfunctions, hasdeveloPedmodulesand50onDatabasequeries, informationbrowsing, usermanagement.Insystem, 5PerformaneeProeess,through themodulereuse, aeeeleratedthedeveloPmentofthesystem, 5sPeed, AndreuseParts ofthesystemProvidesstability,reliability, thusimProvedthesystemquality.3, Thissystemusesthe”users/roles/PoPedom, tocontrolthethree一 tierstrategy, andsystemsusingtheProgramtodealwiththeaeeident, thesystemProvidesastable andseCureenvironrnent.关键词 teaehers in formation management group ware目录第1章引言. 11.1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11.2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11.3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案.21.4课题的来源与论文内容安排.4第2章主要技术背景.6 2.1JZEE体系结构.6 2.1.1JZEE的特性.6 2.1.2JZEE的四层体系构.62.2附C模式.7 2.3JSP技术.8 2.3.1JSP的层次结构.8 2.3.2JSP的优点与不足.10 2.4JDBC技术.10 2.5JavaBean技术.11 2.6SQLServer数据库技术.122.7本章小结. 12第3章需求分析.133.1系统需求分析.133.2系统总体功能介绍.143.3系统用例模型分析.153.4本章小结.18第4章系统概要与详细设计.194.1系统概要.194.2系统构架设计.194.3功能模块的概要设计.244.4系统详细设计.254.4.1系统查询模块的设计。.254.4.2系统报表模块的设计.284.4.3安全稳定的WEB数据库构建.28 4.4.4SQLServer数据库设计.324.5本章小结.32第5章系统的开发与实现.335.1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的选择.、.335.2用户表示层的开发与实现.355.3软件层的开发与实现.355.4数据层的开发与实现.405.5系统界面的开发与实现.425.6本章小结.47第6章系统测试.486.1软件测试方法6.2测试用例设计6.3测试结果.6.4本章小结.总结与展望参献文献二致谢第1章引言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应用日益深化,己成为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信息技术己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它们的应用水平是信息化、现代化的标志。教育也是如此,高校要想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其在教学管理、教育领域拥有高质量信息化管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1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建校二十余年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门类于一体,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增多,我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量也成倍的增加。采用传统的纸质材料结合计算机管理的方法由于工作量大,导致资源利用有限,工作效率不高的现象发生。因此,急需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近几年,随着学校校园网的建成,在满足了开发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之后,也引入了一套以TCP朋协议为基础、以WEB技术为核心的B/s(浏览器/服务器丫体系结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管理学生的信息资源。但是,在教师的信息资源的管理上,还有些不足。该课题就是这个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当中的一个子系统。1.2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在欧美,由于政府的强力支持,各学校纷纷对校务管理和教学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据调查,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名牌高校均已较成功地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新的世纪开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这也包括教育信息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大学在电子化教学以及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美国各高校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园和教育信息化,各高校采用了远程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电子化教学为辅、网络课件以及“虚拟大学”等方式实现电子化教学。国内高校信息化起步较晚,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的日益发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作为科技先导的教育行业,校园网络化、数字化己成为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国内各高校提出了建设数字大学的计划,逐步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大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国内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校园卡系统等。在教务管理方面,国内各高校先后将管理信息系统引入了教务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在建设初期,部分高校缺乏信息化的全局战略意识,没有做好统筹规划。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建立起一个个分散的、功能单一的系统:各系统之间不能互相调用,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另外,初期部分高校教务系统大多是基于单机运行的,较难实现学校及院系各教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及协同工作,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及时提供给学校其它相关部门及广大师生。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部分高校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引入了多层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同时也逐步建成了基于 Internet/Intranet信息管理系统。自2001年国家成立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以来,各学院都在以信息化支持特色办学和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软件学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己经不能够适应它的发展。目前,国内的各个软件学院虽然都有各自的选课、成绩等课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还缺少一个贯穿学生整个培养过程的统一教务管理系统。 1.3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案本课题旨在建立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及时、充分的计算机管理体系,为实现管理信息化、教学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提供辅助手段,实现教师的信息共享,并为教师提供一个方便、实时地与各部门交流、沟通的渠道。本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要以国内外信息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本校教师的具体需要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融先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于一体的,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l)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使用的进一步普及,设备费用的价格越来越低,教师家庭基本拥有了计算机。通过使用本系统,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进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行网上办公,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2)界面友好,功能齐全该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教师信息管理、教师网上选课、考试成绩单的自动生成等各方面的管理功能。根据教师个人的计算机水平的差异,系统界面应非常直观、方便、快捷。(3)系统设计通用、开放系统的通用性、开放性是系统两个重要的因素。系统的通用性、开放性高,就具备较强的修改和扩充功能,便于以后用户根据自身的新的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和扩充。(4)采用先进技术该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无论在功能设计方面还是在技术实现方面,都较有优势。(5)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系统采用用户角色权限的管理办法,用户和管理员拥有不同的权限,不同层次的管理员也有不同的权限。数据及时检查和备份,全部保存在后台,系统安全性得到保证。本系统基于JZEE开发,采用B/S模式来进行分析与设计。具有以下的特点:(1)JZEE是sun公司为企业级应用推出的标准平台,同时由于JZEE基于Java编程语言,它提供了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的良好可移植性。(2)采用的B/S体系结构开发,可以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充性、可裁剪性、易升级、易维护。(3)采用MvC模式的不仅实现了功能模块和显示模块的分离,同时它还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4)采用UML技术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建模,使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更详细、明了。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缩短开发时间。(5)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系统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发,对学校教师信息管理及教师办公实现信息化、现代化,实用性强。而开放式的设计保证能直接与学校的其它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各个部门进行数据的交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换。1.4课题的来源与论文内容安排一、课题的来源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现有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是早些年向软件开发公司购买的。在此基础上,这几年我校教师也对系统做了些扩充。目前,该系统主要是以管理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为主,并且扩充了排课子系统,工资查询子系统等子系统,而教师信息管理和教师网上办公还是空白,现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广大教师的需要。经过对我校教师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研究发现,教师认为现有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需要改进的方面有:(l)教师的信息全校各部门共享,解决填表多的问题。(2)我校现在学籍表仍在采用手抄的方式,该方法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且容易出错,教师普遍希望能够实现任课教师网上输入,然后直接生成的方式,即美观又方便。(3)实现教师的网上办公。现在我校教师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一些简单的工作在家就能完成。二、研究内容本课题作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要求与总体保持良好的兼容性。本课题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1)为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可扩展性好,可维护性好的软件体系结构。本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并接合MVC(Model一View一Control)模式,形成结构良好的软件构架。(2)教务组件的开发和复用本课题中主要是实现数据检索功能和用户的管理功能,针对这一需求,本系统开发了面向教师查询的数据查询组件、面向教师浏览的表格组件、以及面向用户管理的管理组件。这些组件对于本系统整体的开发尤为重要,通过对这些组件的复用,使得在进行整体开发的过程中,既不用考虑具体数据,又能以最短的时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间,解决类似的问题,可以大大加快了系统开发的速度,同时还可以保证各重用部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质量。(3)构造安全的WEB数据库系统本系统为了构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数据库环境,采用了“用户/角色/权限”三级控制策略,并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注意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方式进行设计。三、论文的安排本文分为六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课题的来源和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章:主要阐述了三层应用体系结构、JZEE体系结构、JSP和Javabean技术为后面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提供理论基础。第3章:采用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思想和方法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建模。第4章:系统概要和系统各部分的详细设计。第5章:阐述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平台、工具,及具体的实现过程。第6章:用黑盒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总结全文,展望未来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2章主要技术背景 2.1JZEE体系结构JZEE,即JavaZ平台企业版 (JavaZPlatformEentrpriseEdition),是sun公司为企业级应用推出的标准平台。JZEE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支持企业级应用开发的体系结构,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等复杂问题。JZEE允许公司把一些通用的、很繁琐的服务端任务交给中间件供应商去完成。这样开发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在如何创建商业逻辑上,相应地缩短了开发时间3,。 2.1.1JZEE的特性状态管理服务:让开发人员写更少的代码,且不用关心如何管理状态,这样能够更快地完成程序开发。持续性服务:让开发人员不用对数据访问逻辑进行编码就能编写应用程序,能生成更简单,与数据库无关的应用程序,这种应用程序更易于开发与维护。分布式共享数据对象CACHE服务:让开发人员编制高性能的系统,极大提高整体部署的伸缩性。支持异构环境:JZEE能够开发部署在异构环境中的可移植程序。基于JZEE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特定操作系统、中间件、硬件。因此,设计合理的基于JZEE的程序只需开发一次就可部署到各种平台。 2.1.2JZEE的四层体系结构JZEE是分布式多层应用的开发与部署平台,它直接面向企业。多层结构是JZEE的核心,在多层结构中,组成应用的各种组件在逻辑上是分离的或者是分布式的,跨越网络计算环境的各个级别或各层。“层”代表功能的逻辑层或逻辑级别。这四层分别是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的客户端层 (ClientTier)、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的Web层 (WebTier)、运行在EJB服务器上的业务层 (BusinesSTier)和运行在Ers服务器上企业信息系统层 (Enter.priseInformationSystemTier)。JZEE平台规范也定义了相应层的组件:(l)客户端层组件应用客户端程序和浏览器是客户端层组件。客户端层组件可以是基于Web方6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式的即作为Web服务器的浏览器,也可以是基于传统方式的(非基于Web方式)即独立的应用程序,可以完成瘦客户机无法完成的仟务。(2)Web层组件 JavaServle和 JavaServerPageS(JSP)是Web层组件。Web层可能包含某些 JavaBean对象来处理用户输入,并把输入发送给运行在业务层上 EnterPriseBean来进行处理。(3)业务层组件 EnterpriseJavaBeanS(EJB)是业务层组件。业务层代码的逻辑用来满足某些特殊商务领域的需要,由运行在业务层上的EJB进行处理。EJB从客户端程序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必要的话),并发送到企业信息系统层(EIS)层储存的,这个过程也可以逆向进行。(4)企业信息系统层组件处理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包括企业基础建设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大型机事务处理,数据库系统,和其它的遗留信息系统组成了企业信息系统层。如JZEE应用组件可能为了数据库连接需要访问企业信息系统。 2.2MVC模式所谓MvC(M。del一view一。ntr。11er)模式,是指将应用功能分为不同的角色:模型(Model)主要实现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逻辑模块,以及与访问和修改这些数据相关的规则。它是应用程序的主要部分;视图(View)主要实现系统中用户界面显示相关的内容;控制器(Controller)主要实现系统的控制流程,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将输入翻译成数据请求,然后为用户选择适当的视图在MVC此模式中,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各司其职,Model负责与数据源的交互,View负责最后的用户界面的显示,Controller处于两者之间,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MVC模式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功能模块和显示模块的相互独立性,同时它还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 2.3JSP技术 2.3.1JSp的层次结构 JSP(JavaServerPage)是由Sun公司推出的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它也提供了在HTML代码中混合程序代码,由语言引擎进行解释执行的能力。嵌入JSP中的是成熟强大的Java代码,客户端请求JSP页面时,代码被首先转换成Java源文件,再编译成支持HTTP,FTP等网络协议的 C1aSS文件(即Servlet),并由Java虚拟机执行。这种编译操作仅在对JSP页面的第一次请求时发生,虽然首次调用需要几秒的编译加载时间,但后续请求只需调用服务器端缓存的SerVlet就可以了,比每次请求都要解释执行的ASP代码效率高。JSP技术可以让web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非常容易地创建和维护动态网页,特别是目前的商业系统。作为Java技术的一部分,JSP能够快速开发出基于Web,独立于平台的应用程序。JSP把用户界面从系统内容中分离开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在不改变底层动态内容的前提下改变整个网页布局。组件本身体现了封装和复用的思想,基于组件的开多数JSP依靠JavaBean及企业级JavaBean (EnterPriseJavaBean,EJB)组件,来完成应用所需要的复杂处理,并通过页面中的脚本把具有特定功能的组件集成在一起JSP使网页的外观设计与其动态内容分离。JSP的页面中的HTML标签定义了网页的外观,嵌在页面中的脚本、JavaBean组件共同生成与应用逻辑相关的动态内容。这样精通网页设计的人员只要关注HTML,而精通Java的软件工程师则可以集中精力开发Java组件,任何一方对页面布局或应用逻辑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到另一方。这种将应用程序按照不同工作重点划分功能的方式称为刚c模型了,Mvc设计模型已经成了划分功能的通用结构。图2一3为基于JsP技术的wEB应用程序结构,这种结构容易映射到刚c模型。JavaBeanS组件构成了应用模型(MVC中的Model),实现各个具体的应用逻辑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和功能。Servlet处于控制者的位置(MVC中的Controller),负责处理HTTP请求,通过JavaBean访问数据库或EJB,初始化Bean对象,根据处理中不同的分支和执行结果,决定转向哪个JSP。JSP作为用户界面负责生成交互后返回的页面(MVC中的 V1ew),它主要通过信息共享,获取Servlet生成的对象或Bean,从中取出相关数据,插入到HTML中,几乎没有处理逻辑。EJB也是一种 JavaBean,它是支持 RMI(RemoteMethodInvocation)远程方法调用的分布式对象田,可以完成分布式应用。另外采用EJB规范开发的JavaBean自动支持持久性和事务处理,可以使EJB开发人员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的开发,而不用关注各系统都应具备的持久性和事务处理功能。在实际应用中,EJB一般采用EJB开发商开发的行业EJB,如银行、商业、人力资源等。 2.3.2JSp的优点与不足优点:1、一次编写,随处运行;2、系统的多平台支持;3、强大的可伸缩性;4、多样化和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支持;5、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从两种模型中挑选合适的模型。不足:1、为了跨平台、极度的伸缩能力,增加了产品的复杂性:2、第一次编译运行速度太慢;3、因为将类常驻内存,内存消耗大,同时还要存储一系列的Java和.class文件及对应的版本文件;4、简单的任务很难,非Java设计者无法执行这些任务;5、很容易发生无意中破坏网站中的某个页面(或多个页面)的事件。 2.4JDBC技术JDBC是 JavaoataBaseConneCtivity的缩写。JoBC规范使Java程序可以通过统一标准规范的 JDBCAPI来与不同的数据库通信。JDBC规范一经发布,很快就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Java访问数据库的标准。JDBC是JAVA访问数据库的基石,其它持久化技术如JDo,hibernate等都是以JDBe为基础,提供更为上层的接口71。JDBC的接口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面向程序开发人员的 JDBCAPI。另外一个是底层的 JDBCDriverAPI。 JDBCAPI是一组支持SOL语句的抽象的Java接口,在 JDBCAPI中使用SQL语句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连接和相关的操作。这组API中最重要的接口包括:Java.sql.DriverManager,java.sql.Conneetion,java.SqLstatement, java.591.Resultset.JoBCDriverAPI则是提供给数据库驱动程序开发商的一组接口。目前,所有的主流数据库产品都推出了符合JDBc8,规范的数据库驱动程序。在数据持久层中,直接调用 JDBCAPI来实现数据持久层在一些规模较小、业务逻辑较简单的应用中的确比较方便,但在企业级的应用中,直接使用JDBC来实现对象持久化会产生许多问题:l、直接调用 JDBCAPI会使JSP或者Servlet混杂大量的SQL语句,代码可读性差且难以维护。2、由于代码中无法使用面向对象原则来存储数据,开发人员必须将对象属性映射为数据库表中的某个字段或某些字段,这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2.5JavaBean技术在Java中间件的体系结构中,JavaBeanS是围绕着业务逻辑而设计的。一组业务逻辑被封装在一个JavaBean中,它的对外接口供JSP调用。1、什么是真正的JavaBean?在很多软件开发人员看来,JavaBean是一些相关类的集合,类与类之间调用方法,对外在方法调用接口,这种集合就是JaVaBean。其实这只是表面化的理解。JavaBean是描述Java的软件组件模型9,类似于MICrOS。ft的COM组件概念。在Java模型中,通过JavaBean可以无限扩充Java程序的功能,通过JavaBean的组合可以快速的生成新的应用程序。对于程序员来说,最好的一点就是JavaBean可以实现代码的重复利用,另外对于程序的易维护性等等也具有很重大的意义。JavaBean是一个满足JavaBeanS规范的Java类,通常定义了一个现实世界的事物或者概念。一个JavaBean的主要特征包括属性,方法和事件。通常,在一个支持JavaBeanS规范的开发环境中,可以可视地操作JavaBean,也可以使用11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avaBean构造出新的JavaBean。另外,JavaBean的优势还在于Java带来的可移植性。JavaBean传统的应用在于可视化的领域,如AWT下的应用。自从JSP诞生后,JavaBean更多的应用在了非可视化领域,在服务器端应用方面表现出来越来越强的生命力。我们主要讨论的是非可视化的JavaBean.由上述论述可知,JavaBean具有以下特点:可以实现代码的重复利用;易于编写、易于维护、易于使用;可以在任何安装了Java运行环境的平台上使用,而不需要重新编译。2、非可视化的JavaBean。JavaBean分为可视组件和非可视组件。在JSP中主要使用的是非可视组件。对于非可视组件,我们不必去设计它的外观,主要关心它的属性和方法。非可视化的JavaBean,顾名思义就是没有GUI界面的JavaBean。在JSp程序中常用来封闭事务逻辑,数据库操作等等,可以很好地实现业务逻辑和前台程序(如JSP文件)的分离,使得系统具有更多的健壮性和灵活性。 2.6SQLserver数据库技术 SQLServer数据库是微软公司从Sybase获得基本部件的使用许可后开发出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 SQLServer作为微软在WindowS系列平台上开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提供作为应用程序的数据来源,存放各种数据,并可以让用户很容易地实现所要进行的数据存取操作。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些可视化的管理工具,协助数据库系统管理者更方便快捷地管理及设计数据库的内容,以及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它支持标准的SQL语言和其它大型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同时支持很多扩展的特性,如:TransaCt一SQL,XML、分布式查询 (DIStributeQuery)、在线分析处理(OLAP)等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它的存储过程、触发器、自定义函数的执行等各方面的性能,可用于大型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这一优势使得 SQLServer2000以其完善的、强大的功能向世人展示其巨大能力。2.7本章小结本章着重介绍了在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在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JZEE体系结构,MVC模式、JS技术、JDBC、Javabean技术及SQLserver数据库技术。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3章需求分析3.1系统需求分析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400余人。全日制普通专科生12000余人。9个系部40余个专业。如此大的数据量,如果手工查找某位教师的基本信息和其任课班级与时间,需要跨人事处和教务处两个部门进行查询,既费时又费力,若要统计教师的历年任课情况,这就带来了更烦琐的统计、报表等巨大的工作量。而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现有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是先前向软件公司购买的,其功能比较单一。该系统采用的是B/S体系结构,最初只能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考试成绩和学生缴费的信息,然后我校教师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排课系统和教师工资管理系统。但是在教师信息管理和网上办公方面还是空白,有对该系统功能进行扩充的必要。因此在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添加一个教师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的管理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课表和历年的教学任务,从而大大的提高查询的效率。另外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建立网上办公子系统,该子系统中有网上选课和考试成绩上传两个功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情况与特点通过对学校老师的问卷调查情况和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发现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有以下特点:(l)需要浏览、查询的人比较多;(2)教师信息的管理者比较单一;(3)所需的数据都在以往的教务管理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中;(4)所需管理的人员属性有可能有改变;(5)所有数据都要进行再次整合和处理;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分析。(1)由于需要浏览、查询的人比较多,也比较分散,所以采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程序比较理想。而人员的管理比较集中,而且一般由很少的人操作,所以采用定制应用程序作为客户程序比较理想;如果产生新的人员管理项目,应该能够快速建立相应系统为管理服务,这就对软件的重用提出了要求。(2)如果要把这些系统用一个统一的应用程序来完成会造成该应用程序的13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臃肿和不灵活,因为每种管理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硬要把它们集成在一起,既不方便使用也不方便扩展。(3)如果按照一般的方法分别做出不同的应用程序而不考虑重用问题,那么针对每一个人员管理项目都要从头做一个应用程序,工作量是十分大的。(4)如果利用基于组件的开发思想,把教师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管理项目看成是一个应用领域的一组类似应用,从这个领域中提取出可以重用的软件体系结构、框架和组件,那么,再开发类似的应用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可重用的资源快速组装应用程序。一般的说,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C/S(Client/Server)模式和B/S(Browser/Server)模式。C/S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但在应用中无论是 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目前,随着Web和工nt。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B/S模式己被越来越多的系统设计人员所关注,B/S模式是对C/S模式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三层体系结构。根据该系统用户的普遍情况,决定采用B/S体系结构。3.2系统总体功能介绍系统总体分析是用来划分系统内部的参与者、用例与外部的参与者,因此根据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特点的分析,可以定义出系统的边界,可以通过用例图来表示出来,如图3一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教师信息管理系统面向普通教师和管理人员使用,主要由信息浏览和综合管理两部分组成,并给出了主要的用例。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普通教师斗图3一1系统边界信息管理普通管理员3,3系统用例模型分析该系统应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管理部分,用来让管理人员管理教师的各项信息以及教师用户的自我管理;另一部分是信息浏览部分,用来让普通教师来使用。所以对两部分分别建立用例模型。教师信息管理部分该部分为学校专职教务管理人员所使用,我们定义他们为“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一旦登录到系统,就可以进行以下操作:1、对教师的各项信息进行及时地管理与维护;2、对登录用户的管理,包括添加一个用户,修改用户的权限,删除用户等;3、对修改后的系统进行浏览。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用例模型如图3一2所示。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登录到系统删除用户图3一2管理用例模型图信息浏览部分该部分由普通教师使用,普通教师一旦登录到系统,就能够进行以下操作。l、浏览本人基本信息;2、按某字段查询本人的信息;3、修改本人帐号的密码。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的到用例模型如图3一3所示。用例模型建立后,下面对系统进行用例分析1、基本时间流:Al:打开用户管理界面管理人员】:选择打开“用户管理”功能。系统:打开用户管理界面。A2:增加一个用户管理人员1:在用户管理界面中选择添加用户功能。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普通教少修改密码图3一3信息浏览用例图系统1:显示一个空白的用户信息界面。A3:填写用户信息【管理人员】:填写用户的名称、密码、权限等信息。I系统:显示并记录管理人员输入的信息。A4:验证用户管理信息【管理人员1:管理人员填写完新建用户的所有的信息后,要求系统验证这些信息的合理性。系统:检验用户名称不能为空且不能重复、密码不能为空、权限不能为空。AS:提交管理人员1:所有的验证通过后,管理人员提交。系统:保存该用户。2、启动条件管理人员成功地登录教师信息管理系统。3、结束后状态如果该用例顺利执行,则该用户的相关信息被存储;否则,系统的状态应该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保持和该用例执行前相同。3.4本章小结本章对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的现实情况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通过 useCase图给出了系统的用例模型,为以后的软件开发确定以下基本方向:(l)采用三层B/S的体系结构;(2)在开发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得到一些可重用的组件,当新的管理项目出现时,根据可复用的组件快速开发新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以满足新的需求。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章系统概要与详细设计4.1系统概要近年来,随着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数量增多,工作人员常常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人力和物力来管理教师信息,遇到跨部门个噢能做的的时候,整个管理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如此下去,教师信息管理始终处在一个高成本、低效率的循环中。随着网络的发展,校园网建成,学校也引进了一个教学教务管理系统,这给我们设计的教师管理系统提供了条件。该主要是为满足日益发展的学校需求建设的,它提供一套用于教师信息管理的系统,实现教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管理和维护效率。同时,提供了教师网上办公,满足了教师的需求。我们针对该系统主要是实现数据查询功能,特意设计了可复用的查询组件,建立了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维护性的系统框架。由于该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要适应教师网上工作的需求,因此系统采用了B/S体系结构,开发平台服务端选用windows。数据库选用了SQLServer。并遵循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的理论与方法,采用UML面向对象统一建模语言,把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分成需求建模阶段、分析建模阶段、设计建模阶段、实现阶段。同时基于JZEE架构,采用多层体系结构。4.2系统构架设计一、系统架构模型本系统在构架上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并接合Mvc(M。del一view一C。ntr。1)模式,形成结构良好的软件构架。从分层的角度上讲,将软件分为三个层次,Presentation层从用户收集信息,将用户信息传送给业务服务层;Web层用来响应浏览器客户发来的请求,并调用业务层组件,将业务层组件返回的结果发送给浏览器客户;Data层提供接口进行永久数据的存储二、系统分析模型的构架根据需求阶段得到的用例模型,对每个用例进行分析,主要根据本系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的“关键抽象”以及每个用例描述的文字内容提取“分析类”。“分析类”是概念层面的内容,与应用逻辑直接相关。“分析类”的实例所具备的行为,用于捕获拟建立系统对象模型的雏形。“分析类”用于描述拟建系统中较高层次的对象,它相当粗略,可以不必关注某些与应用逻辑不直接相关的细节,如技术问题。“分析类”划分为三种类型,从三个维度来刻画系统。边界类用来描述拟建系统和外部要素之间的边界;控制类用来描述拟建系统在运行中的控制逻辑;实体类描述拟建系统要记录和维护的信息。再根据用例模型中的每个用例可以得到相应的边界类和控制类,从而得到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初步的分析模型的构架视图。三、系统设计模型的构架在系统构架的中高层,以“分析类”为出发点,确定相应的“核心设计元素”即“设计类”和“子系统接口”。“设计类”和“子系统接口”将“分析类”的责任归入不同的设计单元,以便对各个单元进行相对独立的后续设计。如果一个“分析类”比较简单,代表单一的逻辑抽象,可以直接映射为“设计类”。如果一个“分析类”比较复杂,其行为很难有单个“设计类”或者“设计类”的简单组合承担,应该将其映射为“子系统接口”。设计模型的视图要求对类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以及与具体的相关技术结合起来。从高层次上抽象出子系统,通过子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描述出系统的构架。由于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构架,所以只从较高层次的子系统进行讨论。通过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全局性设计,可以得到系统的子系统包图如图4一3所示,从子系统角度勾勒出系统在设计模型上的构架视图。四、系统实施模型的构架从部署和实施的角度来看,系统的构架采用多层结构用户浏览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中间层Web服务器采用Apache的提供Web服务功能,应用服务器采用JBoss+Tomcat的组合提供EJB、JavaBean和Servlet服务;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QLserve:数据库服务器,具体部署情况五、可复用组件的设计本系统采用组件复用技术,并建立了多种组件,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也为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