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及幻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1页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及幻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2页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及幻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3页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及幻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4页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及幻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及幻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r749 密级 一般 udc 616 89 学号 2009212179 广州医学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 及幻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 研究 研究生 李水洪 导师 苗国栋 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医学硕士 年 级 二零零九级 学 科 专 业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研究方向 双相障碍 论文提交日期 二 0 一二年五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12 年 5 月 学 位 类 型 医学专业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广州医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 阅 人 广州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双相障碍与双相障碍与精神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分裂症幻听的比较 及幻听及幻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 the comparison of auditory hallucination between bipolar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ory hallucination and anxiety 广州医学院 广州 2012 年 5 月 专专 业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业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研究生 李水洪研究生 李水洪 导导 师 苗国栋师 苗国栋 教授教授 目目 录录 缩略词汇表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4 前言 7 对象与方法 14 结果 18 讨论 33 结论 38 参考文献 39 综 述 43 参考文献 51 附录 54 致谢 59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60 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60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缩略词汇表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 ccmd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 诊断标准 bavq r the revised beliefs about voices questionnaire 幻听信念问卷 修订 版 pans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s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stai stat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状态 特质焦虑问卷 has hallucination assessment scale 幻觉评定量表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幻听的比较及幻 听性质与焦虑情绪相关关系的研究 专业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硕士研究生 李水洪 指导老师 苗国栋 教授 中文中文摘要摘要 背景 背景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因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性 是容易互相 误诊的疾病 幻听是双相障碍和分裂症常见的症状 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目前人们对幻听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对幻听的治疗也未得到令人满意的 结果 部分难治性幻听仍然困扰着一些临床工作者 已有学者从幻听的临床特 征和患者对幻听的信念入手 对幻听进行研究 其中有研究表明幻听与焦虑情 绪相关 缺乏安全感是焦虑的核心 患者对幻听的信念影响着患者的情绪 认 知行为治疗 cbt 用于治疗幻听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该疗法治疗幻听不仅仅关注 幻听本身 更关注与幻听有关的认知 情绪反应和行为 但目前国内外对幻听 进行多维度研究的报道不多 目的 目的 比较双相障碍患者和分裂症患者的幻听在临床特征 患者对幻听的 信念与焦虑情绪和安全感等维度上的差异 探讨不同性质幻听与焦虑情绪之间 的关系 方法 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 82 位患者进行评定 使用 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量表 panss 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 使用 幻听评估量表 has 评估幻听的 临床特征 使用 关于幻听的信念问卷 bavq r 评估患者对幻听的信念 使 用 焦虑状态 特质问卷 stai 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 使用 安全感问卷 评 估患者的安全感 分析比较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患者的幻听的临床特征 患 者对幻听的信念及幻听与焦虑情绪和安全感之间的差异 根据 bavq r 分量表评 分的进行分组 分别比较 倒霉蛋 性质幻听组和 幸运儿 性质幻听组幻听 的特征 焦虑水平 安全感等指标的差异 对焦虑水平和善意因子分 恶意因子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分进行相关分析 以焦虑情绪为因变量 以幻听的特征和患者对幻听的信念等 为自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结果 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双相障碍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显示分裂症患者 的年龄 29 5 岁 大于双相障碍患者 25 岁 p 0 05 幻听的总时间大于双相障 碍患者 p 0 05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障碍患者的幻听严重程度的差异没有 统计学意义 而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幻听的临床特征的关注程度因子有统计学意 义的差异 x 2 6 23 p 0 04 两组的行为效应因子亦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x 2 6 31 p 0 04 进一步分析患者对幻听的信念 发现两组间患者对幻听的 权 威量表 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两组患者的幻听与焦虑的关系具有不同的 特点 2 倒霉蛋 性质幻听组状态焦虑的评分中位数为 56 5 幸运儿 性 质幻听组状态焦虑评分中位数为 39 p 0 01 幻听的恶意程度与状态焦虑评分 呈正相关 rs 0 60 p2 分者则称之为 倒霉蛋 性质言语性幻听 若恶意程 2 分者则称之为 幸运儿 性质言语性幻听 倒霉蛋 性质幻听指一 些患者体验到对其有贬损意义或包含贬损信息并导致其主观痛苦的言语性幻 听 幸运儿 性质幻听指一些患者体验到对其有褒扬意义或包含褒扬信息并导致 其主观愉快的言语性幻听 比较 2 组患者幻听的特征 焦虑水平和安全感水平 探索幻听的 恶意程度 和焦虑情绪的相关关系 并以焦虑作为因变量 以 权 威量表 抗拒情感 抗拒行为 参与其中情感 参与其中行为 安全感总分 panss1 妄想 panss 阴性 panss 一般精神病理学总分 恶意减善意差值 恶意量表 善意量表 这些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2 3 数据处理 资料收集后将数据输入 spss16 0 建立数据库 共 203 个变量 82 条记录 进行以下统计分析 2 3 1 缺失值的处理 心率缺失值 13 个 呼吸缺失值 15 个 血压缺失值 13 个 bavq r 量表缺失值 5 个 panss 量表缺失值 5 个 焦虑特质状态问卷缺 失值5个 变量资料的缺失值用该变量的均数替代 操作 transform replace missing values 将要替代缺失值的变量选择进入new variable变量框 method 选择 series mean 2 3 2 检测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根据结果选择参数检验或者非参数检 验 2 3 3 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8 结果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 82 名 其中男 51 人 女 31 人 平均年龄 28 岁 最 小 18 岁 最大 55 岁 幻听出现至评定时的时间平均 64 7 个月 最小 0 5 个月 最大 360 个月 总病程平均 73 6 个月 最小 1 5 个月 最大 360 个月 全部为 汉族人 22 人已婚 3 人离异 1 人丧偶 诊断精神分裂症者 30 人 双相障碍 52 人 双相抑郁者 35 人 双相躁狂者 17 人 既往史异常者 12 例 既往史无 异常者 69 例 缺失值为 1 阳性家族史 16 例 家族史无异常者 64 例 缺失 2 例 平均心率 87 次 分 最小值 64 次 分 最大值 104 次 分 平均呼吸 20 次 分 最小 17 次 分 最大 29 次 分 血压收缩压平均 117 4mmhg 最小 99 0mmhg 最大 155 0mmhg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年龄和总的幻听时间这两个指标上均大于双 相障碍患者 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障碍患者 panss 评分的总分 阳性因子分 一般精神病 理学评分 p3 幻觉因子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阴性因子分分裂症 17 16 分 大于双相障碍患者 14 00 分 表 1 2 3 4 表表 1 精神精神分裂症分裂症组组和双相障碍和双相障碍组组一般计数资料比较一般计数资料比较 分裂症 双相障碍 x2 p 性别 男 16 35 1 58 0 21 女 14 17 婚姻状态 未婚 17 39 2 95 0 09 已婚 13 13 受教育程度 初中 10 22 1 18 0 55 高中或中专 14 18 大学及以上 6 12 既往史 无 25 44 0 04 0 85 有 4 8 缺失值 1 0 家族史 无 21 43 1 64 0 20 有 8 8 缺失值 1 1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9 表 2 患者一般计量资料描述 项目 x s 最小值 月 最大值 月 总幻听时间 月 64 7 83 6 0 5 360 总病程 月 73 6 83 1 1 5 360 心率 次 分 86 7 8 5 64 104 呼吸 次 分 19 9 1 4 17 29 收缩压 mmhg 117 4 9 0 99 155 年龄 岁 28 8 8 7 18 55 表 3 分裂症组患者和双相障碍组患者一般计量资料比较 分裂症 m 双相障碍 m x2 p 年龄 岁 29 5 25 3 1 0 00 总病程 月 60 22 1 61 0 11 心率 次 分 83 5 86 7 1 52 0 13 呼吸 次 分 20 20 1 37 0 17 收缩压 mmhg 113 117 4 0 93 0 35 总幻听时间 月 60 36 2 32 0 02 表 4 分裂症组患者和双相障碍组患者 panss 评分比较 分裂症 m 双相障碍 m z p panss3 幻觉 5 5 0 56 0 58 阳性症状 21 20 0 68 0 50 阴性症状 17 16 14 2 33 0 02 一般精神病理学 38 37 0 80 0 43 panss 总分 76 67 69 5 1 46 0 14 2 双相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幻听的临床特征 幻听的信念及焦虑情绪比 较 2 1 双相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幻听的临床特征分析 本研究关于幻听特征的结果 入组患者的幻听频率为每天一次或更多 持续 时间小于 1 分钟的有 29 例 35 4 持续 1 30 分钟的有 27 例 32 9 持续 30 分钟以上者 26 例 31 7 强度较小的 39 例 47 6 相当强度者 25 例 30 5 较大强度者 18 例 22 在真实性方面 8 例 9 8 报告不真实 似 表象一样 7 例 8 5 称介于表象和真实知觉之间 67 例 81 7 称很真实 不 能与现实知觉区别开来 10 例 12 2 幻听出现前有先兆 11 例 13 4 称有时 可以有时则不能 61 例 74 4 患者则表示无法预测幻听 即幻听出现之前毫无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 先兆 57 例 69 5 称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控制幻听 9 例 11 称曾经采用一些 方法可以控制 但后来又控制不了 59 例 72 患者则表示无法控制 57 例 69 5 患者可以明确指出幻听是来自外界还是自己脑子或身体内部 17 例 20 7 患者 则表示不知道幻听来自哪里 8 例 9 8 患者称好像来自于外界又好像来自于脑 内或身体内 10 例 12 2 患者称幻听是与大家共有的 其他人也能听到 12 例 14 6 患者表示一般情况下其他人没有 60 例 73 2 则表示仅个人独有 50 例 61 患者称幻听出现时对时间的感受正常 20 例 24 4 称幻听出现时时 间体验有时有变化 12 例 14 6 患者称幻听出现时时间体验变化明显 72 例 87 8 患者称幻听出现时对空间的感受正常 7 例 8 5 患者称幻听出现时对 空间体验有时有变化 3 例 3 7 患者表示幻听出现时空间体验变化明显 18 例 22 表示对幻听不关注 32 例 39 称对幻听有时关注有时在不关注 32 例 39 则表示幻听出现时全身心关注 14 例 17 1 对幻听不理睬 无行为反应 27 例 32 9 称有部分行为效应 41 例 50 称幻听出现时会有明显的行为效应 5 例 6 1 表示幻听出现时不会引起情感效应 17 例 20 7 称幻听出现时有部 分情感反应 60 例 73 2 称幻听出现时出现明显的情感反应 18 例 22 对于 幻听是不是针对自己表示不知道或者不是针对自己 13 例 15 9 称幻听可能针 对自己 但不肯定 51 例 62 2 称幻听肯定针对自己 70 例 85 4 称无异己 体验 8 例 9 8 称有异己体验 但与幻听无关 4 例 4 9 称有异己体验 且 与幻听联系明显 66 例 80 5 无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10 例 12 2 可能有阳性 思维形式障碍 6 例 7 3 表示肯定有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对精神分裂症组 双相障碍组患者的 has 评分进行卡方分析 analyz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rosstabs 将 has 的条目选入 row 将诊断选择进 入 column statistics 选项中勾选 chi square 比较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 者的临床特征 发现只有关注程度和行为效应 2 个因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检验中发现真实性 可预测性 可控制性 定向幻听来源 个人独有性 时间感 受 空间感受 情感效应 妄想性解释 妄想 异己体验及阳性思维形式障碍这 些因子中均有期望频数处于 1 5 之间 对其进行合并后再进行分析 未发现有 更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表 5 6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1 表 5 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障碍组患者的幻听特征比较 频数 n 分裂症组 n 双相障碍组 n x2 p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30 分钟 26 8 18 强度强度 较小 39 12 27 1 17 0 56 相当强度 25 10 15 较大强度 18 8 10 真实性真实性 不真实 似表象 8 2 6 4 27 0 12 形象上不能区别于知觉 7 3 2 不能区别于现实知觉 67 23 44 可预测性可预测性 可预测或有预兆 10 1 9 4 42 0 11 有时可 有时则不能 11 3 8 无法预测 61 26 35 可控制性可控制性 可控制 14 3 11 1 77 0 41 控制方法失效 9 4 5 无法控制 59 23 36 定向幻听来源定向幻听来源 可定向幻听来源 57 22 35 0 57 0 75 幻听来源定向不肯定 8 2 6 无法定向幻听来源 17 6 11 个人独有性个人独有性 与大家共有 10 2 8 4 78 0 09 一般情况下其他人没有 11 7 4 仅个人独有 61 21 40 时间感受时间感受 正常 50 17 33 2 39 0 30 时间体验有时有变化 20 10 10 时间体验变化明显 12 3 9 空间感受空间感受 正常 72 26 46 0 14 0 93 空间体验有时有变化 7 3 4 空间体验变化明显 3 1 2 关注程度关注程度 不关注 18 5 13 6 23 0 04 有时关注 有时不关注 32 17 15 全身心关注 32 8 24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2 表 6 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障碍组患者的幻听特征比较 续表 频数 n 分裂症组 n 双相障碍组 n x2 p 行为效应行为效应 无 14 1 13 6 31 0 04 部分 27 11 15 明显 41 18 24 情感效应情感效应 无 5 1 4 4 84 0 09 部分 17 10 7 明显 60 19 41 妄想性解释妄想性解释 说不清 18 6 12 1 57 0 46 可能针对自己 13 3 10 肯定针对自己 51 21 30 妄想妄想 无任何妄想 8 3 4 0 82 0 66 妄想与幻听无关 18 5 13 妄想与幻听联系明显 56 22 35 异己体验异己体验 无异己体验 59 21 38 0 16 0 92 异己体验与幻听无关 12 5 7 异己体验与幻听联系明显 11 4 7 阳性思维形式障碍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无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66 24 42 0 65 0 72 可能有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10 3 7 肯定有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6 3 3 2 2 双相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对幻听的信念的分析 恶意因子得分7 32 4 48 善意因子得分5 93 5 01 权威因子得分10 53 4 19 抗拒情感因子得分 6 83 3 37 抗拒行为因子得分 8 77 3 82 参与情感因子得 分 3 52 3 38 参与行为因子得分 3 32 3 07 见 表 7 表 7 bavq r 各个因子描述分析 因子 x sd 恶意量表 7 32 4 48 善意量表 5 93 5 01 权威量表 10 53 4 19 抗拒情感 6 83 3 37 抗拒行为 8 77 3 82 参与情感 3 52 3 38 参与行为 3 32 3 07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3 2 3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 bavq r 各因子比较 在 bavq r 各因子评分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权威量表的评分中位数为 12 分 高 于双相障碍患者 10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余分量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 义 见 表 8 表 8 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障碍组的 bavq r 的比较 分裂症 m 双相障碍 m z p 恶意量表 8 5 6 5 1 60 0 11 善意量表 3 5 5 0 65 0 52 权威量表 12 10 2 02 0 04 抗拒情感 7 5 6 0 39 0 70 抗拒行为 9 5 9 0 24 0 81 参与情感 9 8 1 56 0 12 参与行为 1 3 1 69 0 09 恶性程度 5 5 0 1 1 0 26 2 4 精神分裂症组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的 bavq r 各 个因子分比较 对精神分裂症组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三组患者进行 非参数检验 结果显示在恶意量表 善意量表 抗拒情感 参与情感这 4 个因子 的评分中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恶意量表评分中精神分 裂症和双相躁狂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精神分裂症组恶意量表评分更高 在善意量表这一因子的评分中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这两 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善意评分更高 参与情感这一因 子中 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的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精神 分裂症组参与情感因子的评分更高 在恶意程度量表的评分中 双相障碍躁狂发 作组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的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恶 意程度量表的评分高于双相障碍躁狂发作者 表 9 10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4 表 9 bavq r 各个因子描述分析 分裂症 m 双相抑郁 m 双相躁狂 m z p 恶意量表 8 50 8 00 4 00 6 40 0 04 善意量表 3 50 4 00 11 00 7 05 0 03 权威量表 12 00 10 00 10 00 4 21 0 12 抗拒情感 7 50 7 00 5 00 5 94 0 05 抗拒行为 9 50 10 00 8 00 4 22 0 12 参与情感 9 00 9 00 7 00 8 52 0 01 参与行为 1 00 2 00 4 00 4 84 0 09 恶意程度 5 50 4 00 7 00 8 94 0 01 表 10 对有差异的因子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 因子 诊断 诊断 f p 恶意量表 分裂症 双相躁狂 6 1 0 01 分裂症 双相抑郁 0 51 0 48 双相躁狂 双相抑郁 3 88 0 05 善意量表 分裂症 双相躁狂 3 09 0 08 分裂症 双相抑郁 0 03 0 87 双相躁狂 双相抑郁 8 56 0 01 参与情感 分裂症 双相躁狂 0 77 0 01 分裂症 双相抑郁 0 15 0 70 双相躁狂 双相抑郁 5 26 0 02 恶意程度 分裂症 双相躁狂 5 68 0 017 分裂症 双相抑郁 0 01 0 91 双相躁狂 双相抑郁 9 00 0 01 2 5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和双相障碍组患者焦虑及安全感的比较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和双相障碍组患者在焦虑和安全感量表的评分的差异没 有统计学意义 考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两个状态的焦虑情绪 可能不一致 进一步比较分裂症组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 的焦虑情绪及安全感 结果显示在状态焦虑和安全感评分上 三组不完全一致 经两两比较发现在状态焦虑的评分中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评分和双相障碍抑郁发 作组患者评分均高于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 差异统计学意义 特质焦虑评分三组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5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于安全感的评分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 者评分均低于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11 12 13 表 11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和双相障碍组患者焦虑及安全感的比较 分裂症 m 双相障碍 m z p 状态焦虑 52 50 46 00 1 63 0 10 特质焦虑 43 50 43 50 0 04 0 97 安全感总分 38 50 43 50 1 50 0 13 表表 12 不同诊断间的焦虑情绪不同诊断间的焦虑情绪及安全感比较及安全感比较 分裂症组 m 双相抑郁组 m 双相躁狂组 m f p 状态焦虑 52 50 54 00 38 00 13 30 0 01 特质焦虑 43 50 45 00 41 00 3 36 0 19 安全感 38 50 35 00 57 00 9 13 0 01 表表 13 对有差异的因子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对有差异的因子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 因子 诊断 m 诊断 m f p 状态焦虑总分 分裂症 双相躁狂 12 02 0 01 分裂症 双相抑郁 0 03 0 86 双相躁狂 双相抑郁 9 94 0 01 安全感总分 分裂症 双相躁狂 7 07 0 01 分裂症 双相抑郁 0 23 0 64 双相躁狂 双相抑郁 7 68 0 01 2 6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幻听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幻听的严重程度跟状态焦虑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与特质 焦虑呈负相关 rs 0 33 p 0 07 幻听的信念中恶意量表评分与状态焦虑评分正相 关 rs 0 70 p 0 01 善意量表评分与状态焦虑评分负相关 rs 0 63 p 0 01 权威 量表评分与状态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52 p 0 01 抗拒情感评分与状态焦虑正相 关 rs 0 81 p 0 01 与特质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48 p 0 01 抗拒行为评分与状 态 焦 虑 评 分 正 相 关 rs 0 39 p 0 03 参 与 行 为 评 分 与 状 态 焦 虑 负 相 关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6 rs 0 62 p 0 01 恶意程度评分与状态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71 p 0 01 幻听的临 床特征的可预测因子与状态焦虑负相关 rs 0 46 p 0 01 空间感受因子与特质焦 虑正相关 rs 0 40 p 0 03 表 14 表表 14 分裂症分裂症组患者组患者幻听与焦虑的幻听与焦虑的相关相关关系关系 状态焦虑 rs p 特质焦虑 rs p 恶意量表 0 70 0 01 0 11 0 57 善意量表 0 63 0 01 0 30 0 11 权威量表 0 52 0 01 0 09 0 64 抗拒情感 0 81 0 01 0 48 0 01 抗拒行为 0 39 0 03 0 05 0 79 参与情感 0 10 0 62 0 07 0 71 参与行为 0 62 0 01 0 27 0 14 恶性程度 0 71 0 01 0 22 0 24 p3 幻觉因子 0 23 0 23 0 33 0 07 可预测性 0 46 0 01 0 06 0 77 空间感受 0 06 0 76 0 40 0 03 2 7 双相障碍组患者幻听与焦虑的相关分析 双相障碍组患者幻听的严重程度跟状态焦虑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与特质焦 虑呈负相关 rs 0 36 p 0 01 幻听的信念中恶意量表评分与状态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54 p 0 01 与特质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37 p 0 01 善意量表评分与状态焦 虑评分负相关 rs 0 29 p 0 04 与特质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38 p 0 01 权威量 表评分与状态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44 p 0 01 与特质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33 p 0 02 抗拒情感评分与状态焦虑正相关 rs 0 56 p 0 01 与特质焦虑评 分正相关 rs 0 43 p 0 01 抗拒行为评分与状态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28 p 0 04 与特质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26 p 0 06 参与行为评分与状态焦虑负相关 rs 0 32 p 0 02 与特质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28 p 0 04 恶意程度评分与状态焦 虑评分正相关 rs 0 55 p 0 01 与特质焦虑评分正相关 rs 0 46 p 0 01 幻听的临 床特质的妄想因子与状态焦虑正相关 rs 0 34 p 0 02 表 15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7 表 15 双相障碍组患者幻听与焦虑的相关分析 状态焦虑 rs p 特质焦虑 rs p 恶意量表 0 54 0 01 0 37 0 01 善意量表 0 29 0 04 0 38 0 01 权威量表 0 44 0 01 0 33 0 02 抗拒情感 0 56 0 01 0 43 0 01 抗拒行为 0 28 0 04 0 26 0 06 参与情感 0 32 0 02 0 28 0 04 参与行为 0 02 0 88 0 14 0 31 恶意程度 0 55 0 01 0 46 2 分者归为 倒霉蛋 性质幻听 差值为 2 2 视为中性幻听 差值 2 幸运儿 性质幻听 3 类 样本量分别是 41 11 30 本研究比较 倒霉蛋 性质幻听和 幸运儿 性质幻听这两类患者焦虑的程度 3 1 两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 对于计量资料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的年龄 总幻听时间 总 病程 心率 呼吸和血压的差异 结果显示呼吸这一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计数资料如性别 婚姻状态 受教育程度 既往史 家族史和诊断 使用交叉表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表 16 17 表表 16 两组间的一般计量资料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计量资料比较 倒霉蛋 幻听 m 幸运儿 幻听 m z p 年龄 26 00 25 00 0 79 0 43 总幻听时间 36 00 18 00 1 20 0 23 总病程 48 00 36 00 0 55 0 58 心率 86 67 87 33 0 38 0 70 呼吸 20 00 19 91 2 79 0 01 血压 120 00 117 41 1 27 0 20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8 表表 17 患者一般计数资料统计患者一般计数资料统计 特征 n 幸运儿 幻听 n 30 倒霉蛋 幻听 n 41 x2 p 性别 男 42 18 24 0 12 0 90 女 29 12 17 婚姻状态 未婚 49 19 30 1 19 0 24 已婚 18 7 11 离异 3 3 0 丧偶 1 1 0 受教育程度 初中 27 15 12 1 53 0 13 高中 中专 29 10 19 大专 6 1 5 本科 9 4 5 既往史 无 60 27 33 1 09 0 28 有 11 3 8 家族史 无 57 23 34 0 65 0 52 有 14 7 7 诊断 分裂症 28 10 18 0 81 0 37 双相障碍 43 20 23 3 2 倒霉蛋 性质幻听和 幸运儿 性质幻听临床特征的比较 不同性质幻听运用交叉列表统计方法比较其临床特征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体 验到的幻听的临床特征中 只有妄想性解释这一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余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临床特征表现出一些相似性 持续时间小于 1 分钟 1 分钟至 30 分钟和 30 分钟以上的分布基本相同 大部分患者听到的幻听强度都 较小 绝大部分患者听到的声音不能区别于现实知觉 绝大部分幻听不能预测 亦不能控制 大部分可定向幻听来源 大部分报告只有自己可以才可以听到这种 声音 绝大部分患者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没有异常 大部分患者对出现的幻听都 会关注 并引起较强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大部分患者对声音伴有妄想性解释 认 为幻听是专门针对自己的 大部分患者伴有妄想且与幻听相关 小部分患者伴有 异己体验和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统计结果示真实性 可预测性 可控制性 定向 幻听来源 个人独有性 时间感受 空间感受 行为效应 情感效应 妄想性解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9 释 妄想 异己体验 阳性思维形式障碍这些因子中存在理论值小于 5 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合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在妄想性解释和妄想这 2 个因子在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分布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格 18 19 表 18 不同性质幻听临床特征比较 频数 幻听性质 幸运儿 n 倒霉蛋 n x2 p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 30 分钟 24 9 15 强度强度 较小 35 17 15 3 01 0 22 相当强度 22 8 14 较大强度 17 5 12 真实性真实性 不真实 似表象 7 4 3 0 86 0 65 形象上不能区别于知觉 4 2 2 不能区别于现实知觉 60 24 36 可预测性可预测性 可预测或有预兆 9 5 4 0 77 0 68 有时可 有时则不能 8 3 5 无法预测 54 22 32 可控制性可控制性 可控制 11 7 4 2 55 0 28 控制方法失效 9 3 6 无法控制 51 20 31 定向幻听来源定向幻听来源 可定向幻听来源 60 23 27 4 80 0 09 幻听来源定向不肯定 6 4 2 无法定向幻听来源 15 3 12 个人独有性个人独有性 与大家共有 9 2 7 3 69 0 16 一般情况下其他人没有 9 6 3 仅个人独有 53 22 31 时间感受时间感受 正常 45 17 28 1 68 0 43 时间体验有时有变化 16 9 7 时间体验变化明显 10 4 6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0 表 19 不同性质幻听临床特征比较 续表 频数 n 幻听性质 幸运儿 n 倒霉蛋 n x2 p 空间感受空间感受 正常 62 25 37 2 83 0 24 空间体验有时有变化 7 3 4 空间体验变化明显 2 2 0 关注程度关注程度 不关注 14 8 6 1 64 0 44 有时关注 有时不关注 27 10 17 全身心关注 30 12 18 行为效应行为效应 无 12 6 6 1 00 0 61 部分 21 10 11 明显 38 14 24 情感效应情感效应 无 5 3 2 1 30 0 52 部分 14 7 7 明显 52 20 32 妄想性解释妄想性解释 说不清 15 9 6 6 19 0 05 可能针对自己 9 6 3 肯定针对自己 47 15 32 妄想妄想 无任何妄想 5 4 1 5 60 0 06 妄想与幻听无关 16 9 7 妄想与幻听联系明显 50 17 33 异己体验异己体验 无异己体验 50 23 27 1 06 0 59 异己体验与幻听无关 10 3 7 异己体验与幻听联系明显 11 4 7 阳性思维形式障碍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无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56 23 33 0 20 0 91 可能有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9 4 5 肯定有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6 3 3 妄想性解释合并后妄想性解释合并后 非肯定针对自己 24 15 9 6 09 0 01 肯定针对自己 47 15 32 妄想合并后妄想合并后 妄想与幻听无关 21 13 8 4 72 0 03 妄想与幻听有关 50 17 33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1 3 3 倒霉蛋 性质幻听和 幸运儿 性质幻听的信念及安全感及 panss 比 较 使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比较 倒霉蛋 性质幻听和 幸运儿 性质幻听在权威量表 抗拒情感 抗拒行为 参与其中情感 参与其中行为 恶 意程度 安全感总分 状态焦虑总分 特质焦虑总分 panss 阳性总分 panss 阴性总分 一般精神病理学总分 panss 总分这些因子间的差异 结果显示 倒 霉蛋 性质幻听组在权威量表 抗拒情感 抗拒行为 恶意程度 状态焦虑 特 质焦虑 一般精神病理学 panss 阴性总分及 panss 总分这些因子的评分均高于 幸运儿 性质幻听组 参与其中行为 安全感总分这两个因子中 幸运儿 性 质幻听的评分高于 倒霉蛋 性质幻听者 倒霉蛋 性质幻听和 幸运儿 性 质幻听患者在参与情感和 panss 阳性总分这两个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 20 表 20 不同性质幻听关于计量指标的非参数检验 变量 倒霉蛋组 m 中位数 25 75 幸运儿组 m 中位数 25 75 z p 权威量表 12 10 14 10 5 6 75 12 25 2 66 0 01 抗拒情感 9 7 11 4 2 6 25 5 03 0 01 抗拒行为 12 8 12 6 5 3 10 4 02 0 01 参与其中情感 9 8 10 8 6 75 9 1 58 0 12 参与其中行为 1 0 4 4 5 3 6 25 3 49 0 01 恶意程度 8 6 10 65 6 5 10 3 7 17 0 01 安全感总分 37 5 33 43 50 5 42 75 59 25 3 92 0 01 状态焦虑总分 56 5 48 62 39 31 75 47 25 4 52 0 01 特质焦虑总分 46 42 54 39 5 35 75 45 25 3 38 0 01 panss 阳性总分 20 17 5 23 75 21 17 23 0 24 0 81 一般精神病理学 40 38 44 33 29 37 25 4 15 0 01 panss 阴性总分 17 13 19 12 7 18 10 2 23 0 03 panss 总分 78 71 5 83 64 59 5 77 3 36 0 01 3 4 幻听的恶意程度与焦虑程度的相关分析 经正态检验发现 恶意减善意的得分呈偏态分布 采用 spearman 方法进行 相关分析 具体操作 analyze correlate bivariate 将 恶意减善意 恶意 量表 善意量表 状态焦虑 选择进入变量框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选 择 spearman 结果显示状态焦虑评分与幻听的恶意量表评分 恶意程度评分呈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2 正相关 与善意量表评分呈负相关 表 21 表 21 幻听的性质与焦虑的相关分析 rs p 状态焦虑 恶意程度 0 60 0 01 恶意量表 0 61 0 01 善意量表 0 41 0 01 3 5 关于状态焦虑的回归分析 操作过程 打开 spss16 0 依次打开 analyze regression linear 将变量 状态焦虑总分 选入 dependent 选项栏 将 权威量表 抗拒情感 抗拒行为 参与其中情感 参与其中行为 安全感总分 panss1 1 panss 阴性 panss 一 般精神病理学总分 恶意程度 恶意量表 善意量表 选入 independent 选项栏 选择 stepwise 方法 结果显示抗拒情感对焦虑有贡献 解释了状态焦虑的 43 的变异 见表 22 23 表 22 检验回归方程个体意义的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自由度 ss ms f p 回归模型 3 7297 14 2432 38 34 57 0 01 残差 77 5418 03 70 36 总变异 80 12715 17 因变量 状态焦虑评分 自变量 抗拒情感 安全感总分 panss 阴性量表总分 表 23 偏回归系数的 t 检验与标准化偏回归系数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t 值 p 值 标准化偏回归系数 截距 43 09 7 23 5 96 0 01 0 抗拒情感 1 64 0 33 4 92 0 01 0 43 安全感 0 34 0 10 3 37 0 01 0 31 panss 阴性 0 57 0 20 2 79 1 种 2 频度 1 每周一次 2 每周一次至每天一次 3 每天一次或更多 3 持续时间 1 30 分钟 4 强度 1 较小 2 相当强度 3 较大强度 5 真实性 1 不真实 如梦 似表象 2 形象去不同于现实知觉 3 不能区别于现实知觉 6 可预测性 1 可预测或有先兆 2 有时可 有时则不能 3 无法预测 7 可控制性 1 可控制 2 控制方法失效 3 无法控制 8 定向幻觉来源 1 可定向幻觉来源 2 幻觉来源定向不肯定 3 无法定向幻觉来源 9 个人独有性 1 与大家共有 2 一般情况下其他人没有 3 仅个人独有 10 时间感受 1 正常 2 时间体验有时有变化 3 时间体验变化明显 11 空间感受 1 正常 2 空间体验有时有变化 3 空间体验变化明显 12 关注程度 1 不关注 2 有时关注 有时不关注 3 全身心关注 13 行为效应 1 无 2 部分 3 明显 14 情感效应 1 无 2 部分 3 明显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5 附录附录 1 幻觉评定表幻觉评定表 续表 续表 15 妄想性解释 1 说不清 2 可能针对自己 3 肯定针对自己 16 妄想 1 无任何妄想 2 虽有妄想 但与幻觉无联系 3 妄想与幻觉联系明显 17 异己体验 1 无异己体验 2 异己体验与妄想无联系 3 异己体验与幻觉联系明显 18 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1 无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2 可能有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3 肯定有阳性思维形式障碍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6 附录 2 bavq r 中文版 李水洪 译 苗国栋 校 有很多人会听到某些声音 通过完成这份问卷 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你对你所 听到的声音是何种感受 请你认真阅读每句话 并在你觉得最准确描述了你此前 一周感受的方框里面打勾 如果你听到的不止一个声音 那么请根据最突出的声音来完成这份表格 编号 不赞 同 不确 定 有点 赞同 非常 赞同 1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是针对我以前做过的某事惩 罚我 2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是要帮助我 3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非常厉害 4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不明不白地迫害我 5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想要保护我 6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似乎知道关于我的所有事情 7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是妖孽 8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能帮助我保持理智 9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总是让我做我实际上根本不 想做的事 10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想要伤害我 11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帮我形成特殊的权威或能力 12 我控制不了我听到的那个声音 13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想要我做坏事 14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正在帮助我实现我的人生目 标 15 如果我不听话或与之对抗 听到的那个声音会 伤害我或杀了我 16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是要败坏我的名声或毁了我 17 我对我听到的那个声音心存感激 18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支配了我的生活 19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安抚我 20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威吓我 21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使我快乐 22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使我觉得沮丧 23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使我感到生气 24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使我冷静 25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让我感到焦虑 26 我听到的那个声音让我感到信心十足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7 当我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 我一般会 编号 不赞 同 不确 定 有点 赞同 非常 赞同 27 我告诉它不要打扰我 28 我尽力转移注意力 29 我试图使它停止 30 我做一些事情来阻止它说下去 31 我不情愿地服从那个声音 32 因为我想听到这个声音 所以我会倾听 33 我愿意按照那个声音告诉我的去做 34 我已做了一些开始与声音取得联系的事情 35 我寻求那个声音给我的建议 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8 附录附录 3 安全感量表安全感量表 指导语 请仔细阅读以下每一项陈述 判断与你的感受符合的程度 然后 在右边相应的答案上打勾 来表示你经常性的感受或行为 答案无所谓对或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