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太阳伤寒表实证 1 一 麻黄汤证 原文 太陽病 頭痛發熱 身疼腰痛 骨節疼痛 惡風 無汗而喘者 麻黃湯主之 35 麻黃湯方麻黃三兩 去節 桂枝二兩 去皮 甘草一兩 炙 杏仁七十個 去皮尖 上四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黃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二升半 去滓 溫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 不須啜粥 余如桂枝法將息 2 讨论 1证治分析证 发热 卫气抗邪于外恶风 寒 无汗 卫气被遏 腠理闭塞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营阴郁滞喘 肺气郁闭脉浮紧 寒邪束表 据 1 3 补充 3 机 卫闭营郁 寒邪束表 卫阳郁遏 营阴郁滞 肺气郁闭 治 辛温发汗 宣肺平喘 4 方 麻黄汤麻黄 开腠发汗 宣肺平喘桂枝 解肌祛风 助麻黄发汗杏仁 宣肺降气 助麻黄平喘甘草 调和诸药 护胃气 缓解麻桂之性 5 煎服及调护 先煮麻黄 去上沫 不须啜粥 覆取微似汗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6 2伤寒八症 又称 麻黄八症 即头痛 发热 身疼 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 无汗 喘八3恶风 伤寒言 恶风 可见恶风与恶寒并无本质区别 7 4喘 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杏石甘汤证葛根芩连汤证 8 原文 脈浮者 病在表 可發汗 宜麻黃湯 51 脈浮而數者 可發汗 宜麻黃湯 52 9 讨论 1以脉代证 从用麻黄汤来看 必须具备太阳伤寒之证 因为 脉浮 脉浮数 皆不足以为用麻黄汤之凭证 2脉证的常变关系 太阳伤寒的典型脉象应为 浮紧 临证之际应注意脉证之间的常变和取舍 10 原文 太陽病 十日已去 脈浮細而嗜臥者 外已解也 設胸滿脅痛者 與小柴胡湯 脈但浮者 與麻黃湯 37 11 讨论 1原文分析脉浮细嗜卧 外邪已除 正胜邪却太阳病神恬之征十日已去胸满胁痛 病入少阳 与小柴胡汤脉但浮 仍在太阳 与麻黄汤同样是太阳病十日已去 何以有不同转归 12 2脉浮细而嗜卧 注意脉象的变化 内经 大则病进 小则平 10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 3胸满胁痛 少阳主证之一 101 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俱 4脉但浮 伤寒的脉象没有变化 与 4 5 互参 13 原文 太陽病 脈浮緊 無汗 發熱 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 表證仍在 此當發其汗 服藥已微除 其人發煩 目瞑 劇者必衄 衄乃解 所以然者 陽氣重故也 麻黃湯主之 46 太陽病 脈浮緊 發熱 身無汗 自衄者愈 47 傷寒 脈浮緊 不發汗 因致衄者 麻黃湯主之 55 14 讨论 1 46 之 麻黄汤主之 应接在 此当发其汗 后 2表证不从汗解 可从衄解 因称 红汗 无论是汗 或是衄 强调的是给病邪以出路 15 3原文归纳伤寒日久不愈 自衄者愈 47 伤寒日久不愈 用麻黄汤后 得衄而愈 46 伤寒日久不愈 因致衄 但衄不畅 与汗出不彻相似 与麻黄汤 55 16 4衄后顺逆的判断顺 衄血不多 衄后病情减轻 脉静身和 邪去正安逆 衄血量多 衄后身热不退 躁扰不宁 舌绛苔燥脉数 热入营血 可用犀角地黄汤之类 不可用麻黄汤 17 原文 太陽與陽明合病 喘而胸滿者 不可下 宜麻黃湯 36 见P59 讨论 1本条原文教材放在 合病并病 节 因为合病并病没有独立成篇的必要 故将相关原文分别在相关方证中讲解 18 2原文分析喘而胸满 寒邪束表 肺气郁闭 太阳 还可见发热恶寒无汗 头痛 脉浮紧等不大便 肺气郁闭致腑气不通 阳明 从 不可下 反证 19 3本条应有 不大便 并注意其病机 还有 56 230 等 4本条是表里同病 而纯从表治的例子 20 二 汗法禁例 原文 咽喉乾燥者 不可發汗 83 淋家 不可發汗 汗出必便血 84 瘡家 雖身疼痛 不可發汗 發汗則痙 85 衄家 不可發汗 汗出 必額上陷脈急緊 直視不能眴 不得眠 86 21 亡血家 不可發汗 發汗則寒栗而振 87 汗家重發汗 必恍惚心亂 小便已陰疼 與禹餘糧丸 88 禹餘糧丸方 方佚 病人有寒 複發汗 胃中冷 必吐蚘 89 22 脈浮數者 法當汗出而愈 若下之 身重 心悸者 不可發汗 當自汗出乃解 所以然者 尺中脈微 此裏虛 須表裏實 津液自和 便自汗出愈 49 脈浮緊者 法當身疼痛 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遲者 不可發汗 何以知然 以榮氣不足 血少故也 50 23 讨论 汗法禁例小结 伤寒十禁 50 尺中迟 身疼痛 营血虚少阴 83 咽喉干燥 阴液不足血 84 淋家 阴虚下焦蓄热 误汗则尿血虚 86 衄家 阴虚血热 误汗则额上陷脉紧急 直视不能眴 不得眠阳 49 尺中脉微 身重心悸 表证误下 里阳不足气 88 汗家 阳虚卫外不固 汗之则恍惚心乱 小虚便已阴痛 89 病人有寒 中阳不足 汗之则吐蛔气血 85 疮家身疼痛 气血两亏 汗之则痉两虚 87 亡血家 气血两亏 汗之则寒慄而振中风表虚证 有汗不可用麻黄 据 16 提出 24 三 麻黄汤证兼证1葛根汤证 葛根加半夏汤证 原文 太陽病 項背強几几 無汗惡風 者 葛根湯主之 31 25 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 去節 桂枝二兩 去皮 生薑三兩 切 甘草二兩 炙 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 擘 上七味 以水一鬥 先煮麻黃 葛根 減六升 去白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诸汤皆仿此 26 讨论 1 证治分析证 项背强几几 经输不利无汗恶风 伤寒表实证机 太阳伤寒 兼经输不利 治 辛温发汗 兼升津舒经 27 方 葛根汤葛根 升津舒经桂枝汤 麻黄 治表实无汗 28 2 本证为什么不用麻黄汤加葛根 而用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麻黄 3 与桂枝加葛根汤证鉴别 4 太阳病本证亦有 头项强痛 29 原文 见P60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 葛根湯主之 32 太陽與陽明合病 不下利 但嘔者 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33 30 葛根加半夏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 去節 甘草二兩 炙 芍藥二兩桂枝二兩 去皮 生薑二兩 切 半夏半升 洗 大棗十二枚 擘 上八味 以水一鬥 先煮葛根 麻黃 減二升 去白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31 讨论 1 证治分析下利下迫大肠证 伤寒表邪内迫阳明呕上逆犯胃机 太阳伤寒 邪犯阳明治 发汗解表 升津止利 呕者降逆止呕 32 方 葛桂枝汤加麻黄 发汗解表葛夏根根汤汤葛根 升津止利加半夏 降逆止呕半 33 2 本证虽曰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但病变重心偏重在表 所以解表为主 兼升津止利 喻嘉言的 逆流挽舟 法 当源于此 3 伤寒兼 项背强几几 和 下利 为何都用葛根汤 34 4 表里同病的治法纯从表治 36 治表为主 兼以治里 32 33 治里为主 兼以治表 163 可理解为纯从里治 34 35 2大青龙汤证 原文 太陽中風 脈浮緊 發熱惡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煩躁者 大青龍湯主之 若脈微弱 汗出惡風者 不可服之 服之則厥逆 筋惕肉瞤 此為逆也 38 36 大青龍湯方麻黃六兩 去節 桂枝二兩 去皮 甘草二兩 炙 杏仁四十枚 去皮尖 生薑三兩 切 大棗十枚 擘 石膏如雞子大 碎 37 上七味 以水九升 先煮麻黃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 溫粉粉之 一服汗者 停後服 若複服 汗多亡陽 遂虛 惡風 煩躁 不得眠也 38 讨论 1证治分析证 发热 恶寒 无汗 身疼痛 脉浮紧 伤寒表实烦躁 热郁于里机 寒邪束表 里有郁热 治 辛温解表 兼清里热 39 方 大青龙汤麻黄汤倍麻黄 辛温解表 开腠发汗石膏 清解郁热生姜 大枣 和营卫 保胃气 40 服法及调护 取微似汗 祛邪不伤正 汗出多者 温粉扑之 防过汗伤正 一服汗者 停后服 中病即止 过剂变证 汗多亡阳遂虚 恶风烦躁不得眠 四逆汤证 41 备急千金要方 温粉方 煅龙牡 生黄芪各三钱 粳米粉一两 共研细末 和匀 以稀疏绢包 缓缓扑于肌肤 42 禁例 脉微弱 里虚表里俱虚汗出恶风 表虚不可服之误服变证 厥逆 阳气虚衰 不得温煦四肢亦为四逆汤证筋惕肉瞤 阳亡液脱 筋失温煦 濡养 43 2 不汗出而烦躁 是本证的辨证要点 3麻黄和石膏的配伍 麻黄量大 石膏量小 注意用量 44 原文 傷寒 脈浮緩 身不疼 但重 乍有輕時 無少陰證者 大青龍湯發之 39 45 讨论 1原文分析脉浮缓 表郁不甚身不疼 营郁不甚但重 寒闭热郁 经气壅滞乍有轻时 郁滞不重无少阴证 排除少阴病虚证发热恶寒 不汗出而烦躁 承前省略 必有证 46 2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谓 饮水流行 归于四肢 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 谓之溢饮 病溢饮者 当发其汗 大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亦主之 表明身重可由溢饮所致 大青龙汤也可治疗溢饮 3和少阴证辨析本证 身重 乍有轻时 脉浮缓 实 少阴证 四肢沉重 无有轻时 脉微细 但欲寐 虚 47 4 中风脉浮紧 和 伤寒脉浮缓 5关于 三纲鼎立 王叔和 辨脉法 风则伤卫 寒则伤营 营卫俱病 骨节烦疼 唐 孙思邈 宋 成无已 朱肱等皆宗此言 如朱肱谓 桂枝治中风 麻黄治伤寒 大青龙治中风见寒脉 伤寒见风脉 明 方有执大倡订正之风 喻昌大加发挥 于是盛行起来 48 3小青龙汤证 原文 傷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氣 幹嘔 發熱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滿 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 40 傷寒 心下有水氣 咳而微喘 發熱不渴 服湯已 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龍湯主之 41 49 小青龍湯方麻黃 去節 芍藥細辛幹薑甘草 炙 桂枝 去皮 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 洗 半升上八味 以水一升 先煮麻黃 減二升 去上沫 內諸藥 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若渴者 去半夏 加栝蔞根三兩 若微利者 去麻黃 加蕘花 如一雞子 熬令赤色 若噎者 去麻黃 加附子一枚 炮 若小便不利 少腹滿者 去麻黃 加茯苓四兩 若喘者 去麻黃 加杏仁半升 去皮尖 且蕘花不治利 麻黃主喘 今此語反之 疑非仲景意 50 臣 林 億等謹按 小青龍湯 大要治水 又按 本草 蕘花下十二水 水若去 利則止也 又按 千金 形腫者 應內麻黃 乃內杏仁者 以麻黃發其陽故也 以此證之 豈非仲景意也 51 讨论 1 41 的 小青龙汤主之 应移至 发热不渴 后 2证治分析证 伤寒表不解 发热 太阳伤寒主证 咳而微喘 寒饮犯肺 肺失宣降心干呕 饮停于胃 胃气上逆下不渴 无津伤 水饮亦未影响气化有水或渴 饮阻气机 气化不利 津不上承气或然证 或利 饮走肠间或噎 饮停气逆 阻于喉间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 饮停下焦 膀胱气化不利机 寒邪束表 寒饮内停治 辛温解表 温化寒饮 52 方 小青龙汤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桂枝 助麻黄解表芍药 配桂枝调和营卫 并防止诸温药温燥太过干姜 细辛 半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视台主持人口试指南预测试题及答案解读
- 电仪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年仓库安全员必-备知识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赫初可颜眼部护理误区
- 制作风筝教学课件
- 信息化交流教学课件
- 田径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单词教学主题课件下载
- 贵州省毕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新解读《GB-T 18916.37 - 2018取水定额 第37部分:湿法磷酸》
- 联想超融合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精选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 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解读(73页)
- 南方332全站仪简易使用手册
- 分汽缸安装施工方案1
- 高低压配电安装工程-技术标部分(共41页)
- 开业筹备(西餐厅采购物品)
- 日产700吨平板玻璃电助熔窑炉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 光缆熔接光纤熔接
- 受限空间作业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