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基于分工理 论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 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 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 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基于分工理论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系本人在曲阜师范 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 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 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 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 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 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 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 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摘要摘要 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角度, 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 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 展,产业集群理论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以国家 为元素的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商品元素为基础的硅谷等,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随着现实产业集群经济体的迅速发展,亟需相关理论的指导,本文试图以分 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分工促进产业集群 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对产业集群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一般性的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是对本文总体内容的一个概述,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给出一个总体性的概括。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产业集群分析理 论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并对其进行本质的界定;其次对当前的产业集群发展 理论进行整合和评述。 第三部分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分工理论研究。这一部分中的分析分为三个 层次,首先是对分工理论进行该属性分析;其次对分工与产业集群之间的辩证关 系进行研究;最后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建构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性分析分析框架。 第四部分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研究。这一部分的分析是以分工 理论为基础,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采用分工生产方式收益的基本前提;其次是对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直接动力”进行分析;最后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分析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五部分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策略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促进产 业集群发展策略的具体分析。 关键词:关键词:分工 产业集群 动力 视角 a abstractbstract its two important angles about specilization theory and industry cluster theory in academia. at the same time, these are important in promoting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t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it develops the euopern union and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which are contained of contry. it develops the silicon alley which is contained of produ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needs theory guiding. this article analys the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the industry cluster, and research the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finally, this article will give some sugges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in this part, this article introduse the research methord and research thinking. we will have an genral idea about the article. chapter two is the definition of some basic concep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rt, some basic concepts related to urbanization theory are introduced firstly; then literatures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y cluster are summarized. chapter three i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in this part, it devide into three part. firstly, it analys the nature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secondly, it analy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lization and industry cluster;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ilization, this article bulids an analysis framework about the industry cluster. chaper four is the power researching about industry cluster. in this part, firstly, it analys the premise about specilization abtain profit; secondly, this article analys the direct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finally, the article analys the basic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chaper five is strategy research. in this part, the article analys the strate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key words: specilization; industry cluster; power; perspective 目录目录 引言 .- 1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 1.选题背景 .- 1 - 2.选题意义 .- 1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1 - 1.国外研究述评 .- 2 - 2.国内研究述评 .- 2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3 - 1.论文的研究思路 .- 3 - 2.论文的结构框架 .- 3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4 - 1.创新之处 .- 4 - 2.不足之处 .- 4 -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5 - (一)概念界定 .- 5 - 1.产业集群 .- 5 - 2.产业集聚 .- 7 - (二)文献综述 .- 8 - 1.集聚理论与产业集群 .- 8 - 2.结构理论与产业集群 .- 9 - 3.不均衡增长理论与产业集群 .- 10 - 4.制度理论与产业集群 . - 11 - 二、产业集群问题的理论基础:分工理论 .- 13 - (一)分工理论概述 .- 13 - 1.分工的内涵 .- 13 - 2.分工的分类 .- 16 - 3.分工的“效应” .- 17 - (二)分工与产业集群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 .- 20 - 1.分工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契合性”研究 .- 20 - 2.分工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 .- 21 - 3.分工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矛盾”关系研究 .- 23 - (三)分工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分析框架的形成.- 25 - 三、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研究 .- 26 - (一)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前提研究 .- 26 - 1. 分工生产方式的运用.- 26 - 2. 生产规模的要求 .- 27 - (二)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直接动力”研究 .- 28 - 1.分工创造的“纯收益”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直接动力 .- 28 - 2.分工创造“纯收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析 .- 29 - (三)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研究 .- 30 - 1.分工促进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 .- 30 - 2.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制度创新 .- 31 - 3.分工促进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大 .- 33 - 四、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策略研究 .- 34 -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分析 .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强化分工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功能 .- 34 - 2.弱化分工产生的费用 .- 34 - 3.运用分工优化产业集群的结构 .- 35 - 4.建立产业集群内部健康的企业文化 .- 35 - 5.健全法制 .- 36 - 参考文献 .- 37 - - 1 - 引言 集群经济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一个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在 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如何实现产业集群快速健康的 发展就成为当前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结合中国产业集群面 临升级压力的发展现状,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建构产业集群问题分析的一般性框 架,并进一步探索分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选题(一)选题的的背景和意义背景和意义 集群发展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产业集群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更是 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研究产业集群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证意义。 1.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本文的选题背景主要理论层面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就是当前的产业集群理论 研究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研究角度不一,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 弱化了产业集群研究的解释力;同时在现实背景下,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 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2.选题意义选题意义 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对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 践意义:首先,完全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对产业集群问题进行分析,是产业集群研 究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创新,补充和完善了产业集群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其次, 以分工理论为基础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根本动力, 明确了产业集群发 展的动力基础;最后,以分工理论为指导,分析产业集群问题发展的具体实践策 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随着集群经济的发展,关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理论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 - 2 - 个热点。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产业集群研究梳理和整合,笔者把产业集群的 研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外研究述评国外研究述评 关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理论研究,国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关于产业集群的 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聚经济理论。其代表有马歇尔的外部性 研究、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和克鲁格曼从垄断竞争角度的分析;二是竞争力理 论。其代表有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熊彼特的“创新” 理论和波特的“钻石”理论;三是不均衡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赫希曼的“非 均衡增长理论” 、 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和 “区位比较优势理论” , 其指导原则是 “资 源取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 ;四是结构理论。其代表有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生产 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总之国外关于产业集 群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其分析也比较到位,对于指导产业集群的实证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国外关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即没 有统一的研究基础,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存在理论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 弱化了理论对产业集群问题的分析。 2.国内研究述评国内研究述评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专 业化分工、竞争优势、柔性生产方式、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技术创新和组织等 角度,主要有以下代表人物。 曾忠禄安虎森从界定产业集群的内涵、 分析产业集群的效应以及产业集群的 竞争优势的角度对传统区域竞争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了反思; 王缉慈是 我国国内较早从地理学和经济学角度系统的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学者, 她与魏心 镇合作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仇保兴以小企业集群的历史、理 论和实践多个视角为基础,分析其形成过程和制约因素,并进一步从专业化分工 的角度分析了区域集群的形成机制,从产权、市场结构、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人 文环境的视角分析了小企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叶建亮运用新经济增长 理论关于知识溢出的理论,研究了浙江省的产业集群现象,认为知识外溢不仅决 定了产业集群的规模,而且会改变企业的生产函数;魏守华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 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其研究主要是强调各种资源之间的整合,尤其是技术进 步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徐康宁从开放经济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指出产 业集群一般是生产要素国际化的配置的结果,并形成国际竞争力,并指出中国经 - 3 - 济学界应当研究制度因素。总之,国内关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 但是并没有超出国外理论研究的范畴,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框架 本文主要是运用分工理论研究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运用分工生 产方式的“效应”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工 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策略。 1.论文的研究思路论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分工为理论基础,研究目的是以分工理论为 基础建构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并深入探讨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 深层次原因,最后结合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实证分析理论建构的科学性。具 体分析论文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对产业集群进行本质界定、对产业 集群理论进行深层次挖掘;其次,着重分析产业集群与分工之间的关系,并以分 工理论为基础建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再次,以分工理论为指导,分 析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最后,在现实背景下,提出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政策建 议。 2.论文论文的结构框架的结构框架 本文基于分工理论视角下对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分析具体可以划分为五个 部分, 其中产业集群一般性分析框架的建构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研究是本文的 核心部分,最终目的是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产业集群分析理 论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并对其进行本质的界定;其次对当前的产业集群发展 理论进行整合和评述。 第二部分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分工理论研究。这一部分中的分析分为三个 层次,首先是对分工理论进行该属性分析;其次对分工与产业集群之间的辩证关 系进行研究; 最后, 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建构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性分析分析框架。 第三部分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研究。这一部分的分析是以分工 理论为基础,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采用分工生产方式收益的基本前提;其次是对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直接动力”进行分析;最后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分析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 。 - 4 - 第四部分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策略研究。这一部分重点是促进产业 集群发展策略的具体分析。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本文完全以分工理论为基础研究产业集群问题,这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之处, 但是由于文献搜索困难、 个人理论功底欠缺也导致了本文对产业集群的分析仍有 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1.创新之处创新之处 首先,完全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对产业集群问题进行分析,是分析理论基础上 的一种创新,更是补充和完善了产业集群问题的理论研究。本文以分工理论为基 础建构产业集群问题的一般性分析框架,是分工理论的具体应用分析; 其次,以分工为基础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根本动力,明确了产业 集群发展的动力。具体分析就是通过分工的效应分析产业集群的“纯收益”创造 功能,并进一步审核分工具体理论,研究分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层次动力; 最后,以分工理论为指导,分析产业集群问题发展的具体实践,这是本文研 究的最终目的,也是本文的落脚点所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不足之处不足之处 一是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消化的工作量仍相当大,特别是本文写作过程 中的某些文献资料不能完全搜集到; 二是本人的知识结构与理论背景仍有所欠缺,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学术训练 特别是补充相关历史知识的任务较大; 三是如何实现以分工理论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 并将这种分析同中 国产业集群的具体发展相联系,仍是本文最大的难题。 - 5 -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研究产业集群问题, 首先必须界定产业集群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 这是产业集群问题研究过程中的基本前提,也是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的开始阶段, 即要研究产业集群问题, 必须先研究产业集群是什么?并进一步在考证产业集群 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产业集群问题的理论研究,借鉴其研究的 科学层面,为本文关于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产业集群是一个静态概念,表示结果;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概念,表示一个 过程。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就是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即产业集群 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结果,而产业集聚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二者之间相互联 系, 关系密切, 研究产业集群问题必须界定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这两个基本概念。 1.产业集群产业集群 随着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位的不断加强,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也越 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代产业集群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关于产业集群概念的 界定也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 首先,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空间集中论。诸多学者从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认 识到产业集群是许多中小企业的联合体,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有以 下几个代表人物:一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llshall,1980)从“产业区” 为名称分析了产业集群问题,即马歇尔认为“产业区是一种由历史与自然共同限 定的区域,其中, (大量)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 ” 二是 rosenfeld 从“企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问题,其认为“企业集 群是为了共享专业户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同时共同面对机遇、挑战 和危机,从而建立积极的商业交易、交流和对话渠道,在地里上有界限而又集中 的一些相似、相关、互为补充的企业群。 ”三是仇保兴从“中小企业集群”的 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问题,其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自主但相互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版,第 56 页。 rosenfeld. bringing business clusters into the mainstrea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7(1).(需要写清页码,下同) - 6 - 之间又有着特点关系的小企业组成。 ”还有 bergman 的产业集群论都是从中小 企业集群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问题。从以上产业集群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产业 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小企业集群,很多研究是从企业区位集中的角度分析 的,如现代意大利南部的工业区就是一种马歇尔分析的产业集群的主要表现形 式。 其次,产业集群的“网络”论。关于产业集群是一个“网络”的研究集中在 两个方面:一方面产业集群是一个创新网络。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迈克尔波特和 roselandt,其最早从“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 集群是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 ” roselandt 从“创新”网络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概念,roselandt 认为 “产业集群是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 从互补资产和利用自身的联盟中获得 收益、 加快学习过程、 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 取得分工合作利益、 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很高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总结结 构与客户通过产品链、增值链和信息链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网络。 ”从波特和 roelandt 的分析可以看出,其都强调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网络整体,为产业集群和 内部的企业提供各种条件,形成“创新”能力或者“竞争力” ,从而促进产业集 群的发展;二是 bagelsa 从“企业网络”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bagelsa 认为 “产业集群存在投入产出关系、受共同的社会规范约束、相互之间充满正负两种 溢出的中小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的企业网络。 ”其从产业集群内部 之间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内涵。总之,无论是把产业集群看作 是一个创新的载体,还是强调产业集群内部之间的“技术外溢”效应,都是把产 业集群看作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具有特殊作用的网络组织。 总之,关于产业集群概念的研究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目前各种产业集群 概念的界定是建立在各自研究角度上的一种比较单一层次的界定, 并没有形成统 一的、一般性的认识,这也导致了产业集群概念的相互冲突,因此本文试图在以 前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一个一般性的产业集群概念。 笔者认为产业集群的 一般性概念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集群是一个生产组织, 这是从宏观层面对产业集群的界定;二是产业集群是一个集合体,这是从产业集 群的内部构成层面进行分析的,即产业集群内部可以包括企业、地区国家等各种 分工单位;三是产业集群是一个竞争合作组织,这是产业集群内部基本单位的基 仇保兴: 小企业群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版,第 12 页。 迈克尔-波特著: 国家竞争优势 ,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版,第 155 页。 theo jaroelandt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based policy making in oecd countr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boasting innovation: the cluster approachingm-oecs processding,2000. bagella m, becchetti land sscchi s, 2000, the positive link between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and export industry: the engine of italian endogenous growth? - 7 - 本关系的层面界定的;四是产业集群能够创造“纯收益” ,这是从产业集群的利 益创造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五是产业集群是是一个创新网络,这是从产业集群 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产业集聚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是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与产业集群的 关系相当密切,二者经常被交替使用,容易混淆,笔者试图从考证的角度分析产 业集聚,明晰产业集聚的基本内涵。 首先,产业集聚是一个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的英文原意是结块、凝聚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凝聚作用,即由分散到集中的一个 过程。由此可见产业集聚是指尚未形成正式的产业集群的一种早期状态,即处于 一种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发展尚处于不完善状态,所以关于“产业集聚”的概念 很少见到明确的界定,而更多是从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产业集群的集聚 过程中表现出来。美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等研究的“中心-外围”产业 集聚分析模型;区域经济学与地理经济学家藤田昌久与雅克弗朗克斯蒂斯在 集聚经济学城市 产业区位于区域增长中对产业集聚的分析也沿袭了集 群的说法, 并没有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 南京大学梁琦教授的 产 业集聚论也只是对产业集聚模型和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 其次,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联系密切。在集聚经济理论多次提到了产业集聚 或者集聚经济现象,如阿尔弗雷德韦伯最早在工业区位论一文中提出了集 聚和集聚效应的概念,韦伯认为所谓的集聚是指劳动力和企业的空间集中过程, 集聚效应则是指企业和劳动力的空间集中导致的生产成本的下降;在斯密的“绝 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也是以分工为基础实现生产的空间 集聚过程;还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更是以产业集聚 为基本前提。 总之,目前产业集聚的内涵界定还不是很完善,并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分析, 因此笔者试图从本文的研究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定义进行界定。 笔者认为产业集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产业集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这 也是产业集群区别于产业集聚的最明显之处; 二是产业集聚代表一种不完善的发 展阶段,即产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聚就是产 业集群形成前的阶段;三是产业集聚的形成建立在自身的“拉力”之上,即产业 集聚的“集聚”能力是由产业集聚自身的优势产生的。 - 8 - (二)文献综述 在充分研究了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的概念基础之上,本文继续对有关产业集 群的分析理论进行全面分析,从当前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的现状来看,产业集群的 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聚经济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分析;二是 结构理论对产业集群问题的分析;三是不完全竞争理论对产业集群问题的分析; 四是通过制度研究分析产业集群问题。 1.集聚理论与产业集群集聚理论与产业集群 以集聚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产业集群问题主要是通过产业集群规模变大产生 的各种效应进行分析,这种规模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规 模的扩大促使产业集群内部生产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下降; 二是产业集群规模的 扩大促进了分工的发展,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 亚当斯密最早从分工的角度分析了集聚经济现象,为运用集聚经济理论分 析产业集群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这样描述, “工人 所穿的粗呢上衣和牧羊者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品的生产, 是由家庭作坊和手工工 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群联合劳动完成的。 ”斯密分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者杨 格,认为分工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根据市场规模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不难 得出分工也会促进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总之,通过斯密和杨格的分析可以看出 集聚是一种以分工为基础的企业联合,产业集群作为分工生产方式的作用载体, 获得了分工的收益,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外部性的深 入研究了企业群问题,他认为产业集群与外部性之间关系密切,产业集群出现的 根本原因是外部性的存在;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可以导致外部经济的出现,其中 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而且产业集群内部有利于技术、思想和信息 的传播和应用,为产业的增长创造了条件。因此,马歇尔通过集聚研究产业集群 问题主要是从外部性的角度进行,也就是从产业集群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 这也是马歇尔研究产业集群问题的一个主要特色。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 1909 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中第一次 明确提出了集聚和集聚效应的概念,而且相对于马歇尔的研究,韦伯通过集聚研 究产业集群问题更加“细化” 。具体分析就是韦伯的研究把交通运输费用和劳动 力成本作为影响集聚和扩散的重要因素, 把产业集聚的结果产业集群生产规模的 转引自记良纲等: 城市化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究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年,第 127 页。 - 9 - 扩大减少了产品转移产生的交通运输费用和固定成本作为集聚经济存在的根本, 分析了产业集群问题。韦伯的这种研究具有普遍的意义,为集聚经济理论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熊彼特主要从创新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问题,他认为集聚经济导致资本、 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特定空间地域上高度集中, 增强了该空间中企业的创 新能力,使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更高的利润,也就是说在熊彼特的分析 中创新和产业集聚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是企业为获得更高利 润的必然选择, 而企业的在特定区域的空间集聚也是必然导致产业集群现象的出 现。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存在相似之处,波特的“竞 争力理论”的研究也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即企业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形成自身的 竞争优势,并保证这种竞争优势,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总之,在熊彼特和波 特的分析中,主要是通过集聚经济理论分析产业集群与内部企业之间的“互动” 性,二者的发展共同促进。 新经济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以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为基 础分析了产业集群问题, 成功的阐释了产业集聚、 扩散的内在机制, 特别是 1991 年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规模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更是以集 聚导致产业集群生产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机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精巧的数 学模型,简化了集聚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生产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下降的分析,对 于推广集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苏联经济学家提出了“地域经济综合体”的概念,分析了计划经济条 件下产业集群问题,对于本文研究产业集群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结构理论与产业集群结构理论与产业集群 从总体上看,产业集群是一个规模问题,但是从内部仔细分析,产业集群又 是一个结构问题。关于如何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结构研究产业集群问题,也已经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分析理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刘易斯为代表的 “二 元结构”理论;二是产业结构变迁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把一个整体经济分为两个部分,现代部门和传统 部门,传统部门升级为现代部门的过程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的逐渐 “优化”过程,这里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产业结构变迁表现出来,由传统部门的较 低的生产效率逐渐转变为现代部门较高的生产效率。 具体分析就是刘易斯认为由 于现代部门生产效率较高,传统部门生产效率较低,现代部门的发展会对传统部 门中的劳动力、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产生一种“拉力” ,促使资本、劳动力等生 产要素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促使现代部门不断壮大,从而实现整个经济 - 10 - 的发展。与刘易斯理想状态下的分析不同,费景汉-拉尼斯和乔根森等人继承和 发展了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他们更加注重传统部门在产业结构变迁的作 用,即现代部门的发展要求并促进传统部门生产效率进行提高,是“二元结构”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二元结构”的最终结果并不是传统部门的消失,而 是传统部门生产效率提高,转变为现代部门的一个过程,是经济一体化的一个过 程。与之相对应,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二元结构”变迁的过程,主要 表现就是通过市场机制,资源从低效率的生产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生产部门,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车身制造工艺中的应用趋势报告
- 现场品质培训课件
- 2025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中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报告
- 2025年数字艺术产业报告:作品创作、交易与版权保护市场风险与机遇分析
- 现场传授式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学军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第二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现代水文学研究生课件
- 2026届广西岑溪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标准)淘宝分红合同协议书
- 矿山工程合同范本
- 商用中小型冷库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银行理财规划配置方案(3篇)
- 2025年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2030中国城市更新政策演变与实施路径专项调研报告
- 儿科川崎病课件
- 2025年书记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