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 包括两个方面 1 专制主义是就决策方式而言 是指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个人专断独裁 帝位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2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 是指中央统率地方 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 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 完全服从于中央 1 经济方面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保证小农经济的稳定 2 政治方面 新兴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巩固统一 防止割据 3 思想方面 法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特别是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的影响 二 形成原因 三 发展历程 四 基本内容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制度 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 监察制度 法律制度等 五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 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在中央表现为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地方服从中央 中央对皇帝负责 2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 3 实行官僚政治 4 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 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本矛盾 1 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 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发展总趋势是皇权不断被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发展总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2 两对矛盾斗争的实质 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 积极作用 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以前 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防止分裂割据 抵御外来侵略 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 为经济发展创造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 有利于集中人力 物力 财力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 4 有利于各地区 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消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的作用 1 经济上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 政治上 容易形成暴政和政治腐败 剥夺人民的政治权利 3 思想上 形成文化专制 实行愚民政策 箝制了人们的思想 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4 使地方缺乏自主权 影响了行政效率 七 评价 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有哪些 1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2 重文轻武 加强监督 3 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 4 分化事权 相互牵制 2 丞相制与内阁制 军机处的区别 1 职责不同 丞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无决策大权 职权大小由皇帝的旨意而定 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2 作用不同 丞相对皇帝有制约作用 内阁 军机处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不能约束皇权 3 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图1图2唐朝中央机构图3明朝中央机构图4清朝军机处 2 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 与图2相比 图3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图4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5 综合上述图示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皇权高度集中 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 权分六部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1 图一反映了什么制度 创立于哪一个朝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 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6分 1 态度 设宰相筹划大事 以弥补君主的不足 政治运行机制 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 同时相权被分割 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材料二传统相权的衰落 宋代是一关键 据司马光说 淳化中 太宗患中书权太重 且事众 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 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 刑房置审刑院 请回答 2 据材料二分析 为什么说 传统相权的衰落 宋代是一关键 4分 2 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 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材料三自秦以下 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 南雍志 明太祖语 请回答 3 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据此并结合材料 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6分 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 原因 中书省权力过重 宰相专权 造成内乱 威胁皇权 措施 废丞相 权归六部 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4 综合上述材料 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4分 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影响 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1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说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 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 毋易树子 毋以妾为妻 等家庭小事 写入国际公法 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 的做法 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维护了宗法制度C 导致分封制崩溃D 促使了礼崩乐坏 B 2019 12 20 13 可编辑 2 张荫麟在 中国史纲 一书中指出 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 在一个王室的属下 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 每一个封君 虽然对于上级称臣 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 材料中的 地主 和后世相比 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A 拥有世袭统治权B 所属土地可以买卖C 尊重上级的权威D 属下人民归其管理 A 2019 12 20 15 可编辑 3 有论者认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 才使得 车同轨 书同文 钱同币 行同伦 统一度量衡 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B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C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 秦始皇是设郡 县的首倡者 A 4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 这里的 文明发展 和 成熟 的含义分别是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B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罗马法律形成完备体系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D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A 5 与下面两幅地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朝代是 A 秦 西汉B 唐 元C 秦 唐D 西汉 元 D 6 自秦朝以后 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 不断改革中央机构 下列能正确反映汉 唐 明 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 内朝或中朝 三省六部制 内阁制度 军机处B 都察院 提点刑狱司 御史台 刺史制度C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改土归流D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A 7 关于选拔官员的标准与下列选官制度按顺序搭配正确的是 夏商周 世袭秦朝 军功授爵制汉朝 察举制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隋唐宋 科举制A 血缘 功绩 考试成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B 功绩 血缘 考试成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C 血缘 功绩 门第声望 品行才学 考试成绩D 血缘 功绩 品行才学 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 D 8 据史书记载 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 面对 密揭 票拟 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 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 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 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 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种现象 A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 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 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 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C 9 王昶 军机处题名记 云 本朝谕旨诰命 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上谕亦有二 明发 交内阁 以次交于部 科 寄信 密封交兵部 用马递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 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 密封递送亦如之 内阁 翰林院撰拟有弗当 又下军机处审定 材料说明军机处 A 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B 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C 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D 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C 10 阅读下列材料 1 根据材料一 简要分析概括相权的变化过程 秦朝由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唐朝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明朝废丞相 皇帝直接掌管六部 材料二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 皇帝从资历较浅 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 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 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 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 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 剥夺其实权 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 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每一次循环的结果 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 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 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2 根据材料一 二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 宋 清为加强专制主义采取的相应措施 汉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 并重用身边侍从等为尚书令 侍中 形成 中朝 决策机构 限制三公权力 宋朝 设中书门下行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设置枢密使 参知政事和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军权 行政权和财政权 清朝 设置军机处 3 根据材料一 二 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材料三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宰 据天下之雄图 都六合之上游 摄制四海 运于掌握之内 此其所以为得也 汉有天下 矫秦之枉 徇周之割 剖海内而立宗子 封功臣 郡国居半 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 封建论 4 根据材料三 请回答在秦朝和汉朝 地方的行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柳宗元对这两种制度有什么不同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特点 秦朝到汉朝地方行政制度变化 从郡县制变成了郡国并行制 柳宗元认为 郡县制能使中央有效的管理地方 维护国家的统一 郡国并行制下 分封诸国 使地方割据势力增强 威胁到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特点 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 绝对服从中央的命令 有利于统一 材料四地方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旨诏 地方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也不得调动军队 此外 地方官员还要定期朝见皇帝 向皇帝述职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一 5 根据材料四 请回答这是什么时候的什么行政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对于当时和后世有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 从秦到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表现出什么趋势 这是元朝行省制 行省制影响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 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也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 对后世影响极大 是省制的开端 趋势 中央集权加强 地方势力削弱 6 综上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认识 认识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生学分管理办法
- 绿化项目部管理办法
- 《电信建设管理办法》
- 网络虚拟币管理办法
- 考勤与绩效管理办法
- 资金收付联动管理办法
- 中央企业任职管理办法
- 装修装饰安全管理办法
- 跨乡挂职干部管理办法
- 调解补贴发放管理办法
- 幕墙预埋件专项施工方案
- HDX8000系列安装配置操作指南
- 白虎汤分析课件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校徽校标
- 教学课件:《新能源材料技术》朱继平
- 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工种)技能人才评价对应表(试行)
- EDA课程第3~5章QuartusII Verilog HDL 数字电路设计实现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高清正版)JJF(浙)1102-2014生物人工气候箱校准规范
- 完整解读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PPT课件
- 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