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后果及相关因素分析.pdf_第1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后果及相关因素分析.pdf_第2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后果及相关因素分析.pdf_第3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后果及相关因素分析.pdf_第4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后果及相关因素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后果及相关因素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l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的 1 了解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基本状况 2 调查网络过度 使用的后果 3 对网络过度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为网络 过度使用的预防 诊断 咨询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以全日制本科生为对象 依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 于2 0 1 0 年1 0 月一1 2 月从湖南农业大学整班抽取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作为 被试 发放问卷5 0 3 份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 网络后果量表 i c o n s 焦虑自评量表 s a s 抑郁自评量表 s d s u c l a 孤 独量表 综合幸福问卷 m h o 5 0 进行调查 结果 1 网络过度使用 i o 阳性筛查率为7 8 网络过度使用 倾向 i o t 率为1 3 1 2 i o 组 i o t 组与正常组在年龄 专业 学 习成绩 人际关系 家庭类型 父亲的文化程度以及父亲的职业上有 显著差异 i o 组和i o t 组中1 9 2 0 岁年龄的被试人数最多 理科专业学 生i o 者多于文科专业学生 正常组学生的学习成绩 人际关系优于其 他两组 父亲职业为商人和工人的学生i o 率较高 3 i o 组 i o t 组与 正常组在行为后果 生理后果 消极经济后果 心理 社会后果方面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o 0 0 1 4 i o 组 i o t 组与正常组在焦虑 抑郁以 及孤独感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1 5 i o 组 i o t 组与正常组 在幸福感除正性情感 人格成长两因子外的其他七个因子上均存在显 著差异 p o 0 0 1 6 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结果 t 1 网络成瘾测 验结果 t 2 与i c o n s s a s s d s u c l a 以及m h o 5 0 除因子积 极经济结果外的其他各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 7 i c o n s 行为后果因 i 中义摘要 子 消极经济后果因子 m h o 一5 0 健康关注因子 自我价值因子以 及孤独进入t 1 回归方程 i c o n s 行为后果因子 消极后果因子 孤独 m h o 5 0 生活满意 健康关注 自我价值因子以及抑郁进入t 2 回归方 程 分别能解释总变异的4 2 和5 9 4 结论 1 本研究i o 检出率接近其他研究 2 部分人v i 学因素与大 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存在关系 3 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者表现出更消 极的生理后果 行为后果 经济后果 心理 社会后果 4 大学生网 络过度使用者比正常大学生更焦虑 抑郁 感觉更孤独 其综合幸福 感更低 对生活更不满意 更容易感受消极情感 自我肯定更差 5 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众多因素相关 健康关注 自我价值以及孤独 是网络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 大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不良后果中 行 为后果与消极经济后果最明显 关键词 网络过度使用 后果 大学生 影响因素 i i 硕i 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a b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1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b a s i cs i t u a t i o n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i n t e r n e to v e r u s e 2 t oe x p l o r et h ec o n s e q u e n c eo fi n t e m e to v e r u s e 1 0 3 t oa n a l y s i st h ei n f l u e n t i a lf a c t o r so fi o a n do f f e rt h eb a s i so n t h e o r ya n di n s t r u c t i o ni np r a c t i c e f o r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d i a g n o s i s c o u n s e l i n ga n dc l i n i c a li n t e r v e n t i o no f i o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m e t h o d s 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r a n d o m c l u s t e rs a m p l i n gp r i n c i p l e a i m e da t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50 3s t u d e n t sw h i c hh a v ei n t e m e te x p e r i e n c e c l a s s i f i e do nc l a s sw e r ed r a wo u ta st e s t e ea n di n v e s t i g a t e db yt a t i c o n s s a s s d s u c l aa n dm h o 5 0 a th u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f r o m o c t o b e rt od e c e m b e ri n2 010 r e s u l t s 1 t h ep o s i t i v ep r e v a l e n c er a t e o fi oa m o n g50 3 s u b j e c t sw a s7 8 a n dt h er a t eo fl o tw a s13 1 2 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a m o n gi og r o u p i o tg r o u pa n dn o r m a lg r o u po n t h ef a c t o r ss u c ha sa g e a c a d e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f a m i l y s t r u c t u r e f a t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n df a t h e r sjo b m a jo r i t ys t u d e n t si n1 0g r o u p a n dl o tg r o u pw e r eb e t w e e na g e19t o2 0 t h en u m b e ro fs c i e n c e s t u d e n t sw a sl a r g e rt h a nt h a to fl i b r a ls t u d e n t si n1 0g r o u p t h es t u d e n t s o fn o r m a lg r o u ph a db e t t e ra c a d e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t h a n t h eo t h e rt w og r o u p s t h es t u d e n t sw h o s ef a t h e ri saw o r k e ro ra b u s i n e s s m a nh a dh i g h e rp r o b a b i l i t yt oi o 3 t h e r e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硕i 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d if f e r e n c e sa m o n gi og r o u p i o tg r o u pa n dn o r m a lg r o u po nb e h a v i o r a l c o n s e q u e n c e s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c o n s e q u e n c e s e c o n o m i cc o n s e q u e n c e sa n d p s y c h o s o c i a lc o n s e q u e n c e s p o o1 4 t h e r e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a m o n gi og r o u p l o tg r o u pa n dn o r m a lg r o u po nd e p r e s s i o n a n x i e t ya n dl o n e l i n e s s p 5 且t 2 5 0 则被判断为网络过度使用阳性者0 0 如果t 忿5 0 且t l 5 或t 2 5 0 且t l 芝5 则被判断为网络过度使用倾向者 1 0 t 如果t l 5 且 t 2 5 0 则被判断为正常 根据该标准 将所有被试分成3 组 网络过度使用阳性 组 阳性倾向组与正常组 本次调查人数5 0 3 人 i o 者3 9 人 占7 8 i o t 者6 6 人 占1 3 1 正常组3 9 8 人 占7 9 1 见表3 1 表3 1 网络过度使用阳性检出率 3 2 阳性组 阳性倾向组与正常组的人口学资料比较 对网络过度使用阳性组 阳性倾向组和正常组的人口学资料进行比较 发现 在年龄 专业 学习成绩 人际关系 家庭类型 父亲的文化程度以及父亲的职 业上有显著差异 阳性组和阳性倾向组中1 9 2 0 岁年龄的被试人数最多 分别占 i o 人数以及i o t 人数的5 3 8 和6 3 6 且1 8 岁以下组与1 9 2 0 岁组两组i o i o t 人数占总体的8 7 2 和8 9 4 理科专业学生i o 者多于文科专业学生 含艺术专 业 j 下常组学生的学习成绩 人际关系优于其他两组 父亲职业为商人和工人 的学生i o 率较高 为阳性组的8 4 6 在性别 年级 城乡 家庭结构 母亲文 化程度 母亲职业以及是否独生子女上三组无显著性差异 详见表3 2 衷3 2 阳性组 倾向组与正常组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比较 坝i 学1 j i 论文 第三章 年龄 年级 号业 城乡 学习成绩 人际关系 父亲文化程度 母亲文化程度 家庭类型 家庭结构 父亲职业 母亲职业 1 8 岁以f 1 9 2 0 岁 2 l 岁以上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文科 理科 城市 乡镇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民主 专制 放任 溺爱 核心 传统 单亲 组合 商人 农民 工人 科教 公务员 自由 商人 1 7 1 4 l3 2 2 6 0 0 9 宰 4 2 2 2 0 6 3 7 1 7 1 6 09 0 7 1 7 0 2 41 0 6 1 61 3 0 2 51 1 96 9 8 1 0 3 3 4 12 7 9 4 8 3 4 33 4 6 4 8 4 1 5 1 3 5 32 33 2 6 4 0 0 0 木辜 2 01 3 0 3 82 3 7 46 27 97 25 6 0 1 0 0 0 毫 3 3 2 2 3 2 2 9 8 03 00 21 9 1 6 6 7 0 3 4 2 0 1 3 9 1 9 1 4 7 2 59 l 53 69 6 1 2 9 4 2 51 6 1 2 0 1 4 8 1 55 0 4 8 3 3 52 0 3 0 0 0 9 掌 6 2 7 5 2 i 34 3 51 7 67 7 9 9 4 3 5 2 l1 7 7 5 1 6 51 9 96 6 3 3 2 1 0 0 1 8 7 4 l l7 7 5 3 9 1 7 4 2 6 5 0 7 4 59 4 1 6 9 1 农民4 1 18 0 1 4 b n 5 8 2 b仃尥打他o 8 勰o 3 4 h o 4 3 9 毖5 5 b懈3为9 4 尥m 2屹o n 4 4 7 硕i 学位论文第三章 p 0 0 5 幸幸p 0 0 1 3 3 阳性组 阳性倾向组与正常组的网络使用后果比较 结果显示 i o 组 i o t 组与正常组在生理后果 行为后果 消极经济后果 心理 社会后果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p o 0 0 1 l s d 事后多重比较发现 在生理 后果方面 正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均差异显著 p o 0 0 1 正常组得分明显低于 其他两组 而i o 组与i o t 组差异不显著 p o 3 1 7 行为后果方面 三组之间均 存在显著差异 正常组得分低于i o t 组 i o t 组得分低于i o 组 经济后果方面 分为积极经济后果与消极后果 即经济收益与经济损失 经济收益三组之间无显 著差异 而经济损失方面 正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在0 0 0 1 水平上差异显著 i o 组与i o t 组在0 0 5 水平上差异显著 正常组得分最低 i o t 组居中 i o 组得分最 高 心理 社会后果方面 i o 组与i o t 组 正常组差异显著 p o 0 1 p 0 0 0 1 i o 组得分低于其他两组 而正常组与i o t 组差异不显著 p o 1 9 9 详见表3 3 表3 4 表3 5 袁3 3i o 组 i o t 组和正常组的网络使用后果 nms d s e 生理后果 行为后果 积极经济后果 舟i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翻l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陬l 性组 倾向组 止常组 总平 冈i 性组 倾向组 3 91 8 2 5 6 4 6 61 7 2 8 7 9 3 9 81 3 4 6 9 8 5 0 31 4 3 4 1 9 3 9 4 5 3 8 4 6 6 63 8 1 6 6 7 3 9 82 6 5 3 7 7 5 0 32 9 5 2 4 9 3 96 7 1 7 9 6 67 0 4 5 5 3 9 86 4 6 7 3 5 0 36 5 6 2 6 3 91 5 1 5 3 8 6 61 3 1 9 7 0 1 5 6 9 7 6 3 4 6 0 0 1 9 6 4 2 8 3 7 5 5 0 7 8 9 0 1 1 5 1 5 7 0 6 6 1 6 0 3 8 2 5 7 0 4 1 0 2 9 8 4 8 2 4 9 1 5 5 2 4 6 4 7 2 2 6 0 6 4 6 2 5 8 2 4 2 5 5 7 9 7 5 5 2 4 8 3 5 1 1 1 7 l l 0 7 3 8 7 9 0 2 1 4 7 2 0 2 2 6 4 6 1 8 4 3 9 9 0 8 1 4 3 8 o 4 1 3 8 9 0 4 5 9 1 9 0 3 9 8 9 7 0 3 0 3 3 9 0 1 3 0 6 5 0 1 1 5 1 4 0 8 9 3 4 7 0 6 4 6 0 3 硕f j 学位 史第二三章 生理后果 行为后果 积极经济后果 消极经济后果 心理 社会后果 组问 1 4 7 3 0 8 0 组内 1 1 4 7 6 1 0 4 总和 1 2 9 4 9 1 8 5 组间 1 8 2 9 0 1 0 7 组内3 4 9 5 1 3 3 2 总和5 3 2 4 1 4 3 9 组间1 9 9 4 1 组内 3 3 2 7 8 3 6 总和 3 3 4 7 7 7 7 组间 1 6 5 2 1 6 9 组内 7 9 9 7 5 7 7 总和9 6 4 9 7 4 6 组问1 5 1 2 6 2 0 组内 2 9 7 4 5 3 0 0 2 5 0 0 5 0 2 2 5 0 0 5 0 2 2 5 0 0 5 0 2 2 5 0 0 5 0 2 2 5 0 0 总和 3 1 2 5 7 9 2 05 0 2 7 3 6 5 4 03 2 0 9 0 0 0 0 幸 2 2 9 5 2 9 1 4 5 0 5 41 3 0 8 2 6 0 0 0 6 9 9 0 3 9 9 7 01 4 9 8 2 2 5 6 6 5 6 8 2 6 0 8 451 6 4 6 0 0 l o 宰宰 1 5 9 9 5 7 5 6 3 1 01 2 7 1 3 0 0 0 5 9 4 9 1 生理后果 行为后果 积极经济后果 阿1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冈l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阿1 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既i 性组 正常组 阳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阳性组 正常组 阳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刚性组 0 9 6 8 5 3 4 7 8 6 5 6 0 9 6 8 5 3 3 8 18 0 3 4 7 8 6 5 6 幸 3 818 0 3 7 2 l7 9 5 1 8 8 4 6 9 3 7 217 9 5 11 6 2 8 9 8 18 8 4 6 9 3 11 6 2 8 9 8 o 3 2 7 5 1 o 2 5 0 6 l 0 3 2 7 5 1 0 9 6 7 6 2 0 8 0 3 8 6 0 9 6 7 6 2 0 6 3 6 7 3 0 8 0 3 8 6 0 6 3 6 7 3 1 6 8 8 6 4 1 4 0 2 8 6 1 6 8 8 6 4 1 1 1 1 2 0 1 4 0 2 8 6 1 1 1 1 2 0 0 5 2 1 0 6 0 4 3 2 8 8 o 5 2 1 0 6 3 1 7 0 0 0 3 1 7 0 0 0 0 0 0 0 0 0 o o o 0 0 0 0 0 0 o o o 0 0 0 宰 0 0 0 5 3 0 5 6 3 5 3 0 1 6 硕p 位沦义第三章 幸p 0 0 5 幸p 0 0 1 3 4 阳性组 阳性倾向组与正常组的焦虑 抑郁和孤独感比较 结果显示 i o 组 i o t 组与正常组在焦虑 抑郁以及孤独感三方面均存在显 著性差异 p o 0 0 1 l s d 事后多重比较发现 在焦虑和抑郁方面 正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均差异显著 p o 0 0 1 正常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而i o 组与i o t 组 差异不显著 p 0 7 0 8 p 0 0 9 5 孤独感方面 正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在0 0 0 1 水平上差异显著 i o 组与i o t 组在0 0 5 水平上差异显著 j f 常组得分最低 i o t 组居中 i o 组得分最高 详见表3 6 表3 7 表3 8 表3 6i o 组 l o t 组和正常组的s a s s d s u c l a 结果 1 7 颂j 学位论文 第三章 表3 7i o 生t t i o t 组和正常组s a s s d s u c l a 的a 差分析 s sd fm s fp 焦虑 抑郁 孤独感 组间 组内 总和 组间 组内 总和 组问 组内 3 3 3 3 5 31 2 6 3 1 5 6 1 1 2 9 6 4 9 1 4 2 4 5 6 1 2 7 8 4 1 0 2 6 0 2 6 4 5 5 8 7 3 0 3 3 0 9 6 4 9 7 2 4 5 7 0 4 6 9 2 5 0 0 5 0 2 2 4 9 9 5 0 1 2 4 9 9 1 6 6 6 7 6 63 1 6 6 9 0 0 0 木木 5 2 6 3 l 2 2 8 0 6 3 92 7 7 3 9 0 0 0 8 2 2 1 6 1 5 4 8 2 4 83 1 4 4 3 0 0 0 4 9 2 3 9 总和 2 7 6 6 6 9 6 65 0 1 i l i l i l l l i i i l l 一 幸p 0 0 5 木木p 0 0 1 3 8i o 组 1 0 t 组和正常组的s a s s d s u c l a 的l s d 事后多重比较 m ds e s i g 焦虑同l 性组倾向组0 5 4 9 2 4 1 4 6 5 2 5 7 0 8 正常组6 6 7 2 5 3 囊 1 2 1 7 2 7 0 0 0 倾向组刚性组 0 5 4 9 2 41 4 6 5 2 5 7 0 8 正常组 6 1 2 3 2 9 幸 0 9 6 4 2 0 0 0 0 正常组r i 性组 一6 6 7 2 5 3 1 2 1 7 2 7 0 0 0 倾向组 6 12 3 2 9 0 9 6 4 2 0 0 0 0 料 抑郁阿i 性组倾向组 3 0 6 0 3 1 1 8 3 1 3 4 0 9 5 正常组 9 1 4 6 1 8 1 5 2 15 8 0 0 0 料 倾向组刚性组 3 0 6 0 3 11 8 3 1 3 4 0 9 5 正常组6 0 8 5 8 6 1 2 0 5 3 2 0 0 0 料 正常组 r i 性组 9 1 4 6 1 8 1 5 2 1 5 8 0 0 0 料 倾向组 6 0 8 5 8 6 毒 1 2 0 5 3 2 0 0 0 孤独感r i 性组倾向组3 9 6 8 5 3 1 4 1 7 2 5 0 0 5 正常组8 2 0 7 7 1 1 17 7 5 3 0 0 0 倾向组r i 性组 3 9 6 8 5 3 1 4 1 7 2 5 0 0 5 正常组4 2 3 9 1 8 0 9 3 2 7 8 0 0 0 正常组 阿l 性组 8 2 0 7 7 1 1 17 7 5 3 0 0 0 倾向组 4 2 3 918 0 9 3 2 7 8 0 0 0 l i l l l l l i i i i 一 p 0 0 5 幸宰p o 0 1 3 5 阳性组 阳性倾向组与正常组幸福感比较 结果显示 i o 组 i o t 组与正常组在幸福感除正性情感 p 0 3 9 7 人格成 长 a o 1 8 9 两因子外的其他七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p o 0 0 1 l s d 事后多 重比较发现 在生活满意因子上 正常组与i o 组在0 0 5 水平上差异显著 与i o t 组在0 0 0 1 水平上差异显著 正常组得分高于其他两组 而i o 组与i o t 组差异不显 1 8 硕 i 学位论文 第三章 著 p 0 6 0 8 负性情感因子 j 下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0 1 正常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而i o 组与i o t 组差异不显著 p o 8 3 1 生命活 力因子 正常组与i o 组在0 0 0 1 水平上差异显著 正常组得分高于i o 组 正常组 与i o t 组 i o 组与i o t 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健康关注因子 正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均在0 0 0 1 水平上差异显著 i o 组与i o t 组之间在0 0 5 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正常组得分最高 i o 组最低 i o t 组居中 利他行为因子 正常组与i o 组在0 0 0 1 水平上差异显著 正常组与i o t 组 i o 组与i o t 组之间在0 0 5 水平上存在显著差 异 正常组得分最高 i o t 组居中 i o 组最低 自我价值因子 正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i o 组与i o t 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正常组得 分高于其他两组 友好关系因子 i f 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均存在显著差异 p o 0 1 i o 组与i o t 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正常组得分高于其他两组 详见表3 9 表 3 1 0 表3 1 1 表3 9i o 组 i o t 组和正常纽幸福感评估结果 nms d s e 生活满意 正性情感 负性情感 生命活力 健康关注 利他行为 r i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阳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阳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舟j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陬i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阿l 性组 倾向组 止常组 总和 3 9 6 6 3 9 7 5 0 2 3 9 6 5 3 9 7 5 0 l 3 9 6 5 3 9 7 5 0 l 3 9 6 6 3 9 7 5 0 2 3 9 6 5 3 9 7 5 0 1 3 9 6 6 3 9 7 5 0 2 1 9 2 0 5 8 9 7 1 9 9 8 4 8 2 2 5 5 6 7 2 2 0 6 5 7 2 7 1 2 8 2 2 6 4 3 0 8 2 7 6 9 2 7 2 7 4 8 5 0 1 4 9 7 4 4 1 4 7 5 3 8 1 1 8 1 6 1 1 2 4 4 3 1 2 5 2 3 0 8 2 7 7 5 7 6 2 9 3 2 4 9 2 8 8 0 0 8 2 2 5 3 8 5 2 5 5 5 3 8 2 8 5 2 1 4 2 7 6 7 0 7 2 2 4 6 1 5 2 5 2 4 2 4 2 6 8 9 4 2 2 6 3 3 2 7 6 2 6 4 8 5 5 5 6 4 9 8 5 8 3 1 3 8 5 8 9 9 5 0 7 9 1 4 6 l 6 7 1 0 4 6 7 1 2 8 0 7 7 1 3 8 2 3 7 6 6 9 1 0 5 8 2 0 3 l 4 6 3 7 7 8 5 2 2 9 4 6 6 7 8 0 2 4 7 2 2 1 8 9 7 0 0 7 7 7 7 1 0 0 9 4 7 5 9 7 9 4 6 7 5 2 3 9 5 2 4 2 8 6 5 9 3 3 4 1 6 5 9 2 8 4 5 7 4 6 0 6 5 2 8 9 9 6 5 5 9 2 1 7 1 0 0 3 1 8 6 8 5 0 0 2 9 2 6 7 2 6 3 3 l 1 2 6 7 3 5 8 3 2 3 3 3 5 7 7 5 3 1 8 9 1 1 2 2 8 0 4 7 2 1 9 2 2 3 2 7 6 2 3 3 6 4 1 0 8 5 7 1 8 8 8 9 5 3 5 1 7 1 3 1 6 9 3 1 2 1 6 6 4 8 3 7 5 3 2 6 3 1 3 2 6 5 0 9 1 0 5 5 7 0 7 0 7 2 9 2 6 5 5 0 2 4 9 5 9 堡 兰垡垒窒 笙 童 i i 一 自我价值 友好关系 人格成长 阡i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降l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总和 阳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3 9 6 6 3 9 7 5 0 2 3 9 6 6 3 9 7 5 0 2 3 9 6 6 3 9 6 2 4 8 9 7 4 2 5 3 1 8 2 2 7 5 9 4 5 2 7 0 8 5 7 1 4 2 0 5 1 1 5 6 0 6 1 1 7 4 7 6 1 1 6 9 7 6 1 4 0 3 5 9 0 4 0 5 1 5 2 4 2 0 8 3 3 7 7 8 9 3 l 6 0 2 3 4 4 5 0 1 6 0 6 5 4 9 4 2 0 5 4 5 8 8 4 4 6 3 0 6 0 3 4 9 0 6 2 3 9 6 4 3 4 9 6 1 2 1 8 9 5 2 1 2 2 7 6 9 2 2 2 1 2 4 7 2 9 7 4 1 4 3 2 5 1 7 5 2 4 5 2 2 8 7 4 1 1 5 6 9 9 9 1 7 5 1 9 1 7 6 9 4 1 5 3 9 1 8 1 1 7 1 9 8 3 8 6 5 5 表3 1 0i o n i o t 组和正常组幸福感各因子方差分析 s sd fm s fp 生活满意组间4 6 6 4 3 5 22 3 3 2 1 8 6 8 5 8 0 0 1 正性情感 负性情感 生命活力 健康关注 利他行为 自我价值 友好关系 人格成长 组内 16 9 7 0 3 9 6 4 9 93 4 0 0 9 总和 1 7 4 3 6 8 3 l 5 0 1 组间 9 4 3 3 1 24 7 1 6 6 9 2 5 3 9 7 组内 2 5 3 8 2 8 0 64 9 8 5 0 9 6 9 总和 2 5 4 7 7 1 3 8 5 0 0 组间 7 5 3 0 1 623 7 6 5 0 8 1 4 5 1 2 0 0 0 组内 1 2 9 2 0 6 134 9 82 5 9 4 5 总和 1 3 6 7 3 6 2 9 5 0 0 组间 6 7 7 9 5 2 23 3 8 9 7 66 8 8 0 0 0 1 组内 2 4 5 8 4 1 2 7 4 9 94 9 2 6 7 总和 2 5 2 6 2 0 8 05 0 1 组间1 6 0 5 8 3 7 28 0 2 9 1 8 2 4 9 9 6 0 0 0 组内 1 5 9 9 6 8 2 2 4 9 83 2 1 2 2 总和 1 7 6 0 2 6 5 9 5 0 0 组间 7 8 8 0 7 4 23 9 4 0 3 71 3 2 1 5 0 0 0 组内 1 4 8 7 9 3 7 0 4 9 92 9 8 1 8 总和 1 5 6 6 7 4 4 45 0 1 组问4 9 5 7 0 1 2 2 4 7 8 5 08 4 5 5 0 0 0 组内 1 4 6 2 7 6 1 64 9 92 9 31 4 总和 1 5 1 2 3 3 1 7 5 0 1 组间 5 2 2 5 7 4 22 6 1 2 8 71 7 7 3 6 o o o 组内 7 3 5 1 1 3 9 4 9 91 4 7 3 2 总和 7 8 7 3 7 1 35 0 1 组间 2 2 0 0 7 521 1 0 0 3 81 6 7 2 1 8 9 组内 3 2 7 7 5 7 0 9 4 9 86 5 8 1 5 总和 3 2 9 9 5 7 8 4 5 0 0 p o 0 5 宰p o 0 1 正性情感 负性情感 生命活力 健康关注 利他行为 自我价值 倾向组 正常组 聊l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髓 i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日i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阳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r j 性组 倾向组 正常组 吼1 性组 倾向组 暇i 性组 正常组 啊l 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r i 性组 正常组 9 1 1 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r 1 性组 正常组 阳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r 1 性组 正常组 阳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阳性组 正常组 既i 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刚性组 正常组 圈1 性组 倾向组 倾向组 正常组 豫i 性组 正常组 6 0 4 9 0 2 5 7 18 3 1 9 6 6 9 3 2 5 7 18 3 牛 6 9 7 4 4 5 6 4 4 9 6 9 7 4 4 1 2 6 1 9 3 5 6 4 4 9 1 2 6 1 9 3 2 2 0 5 1 3 1 5 8 2 4 2 2 0 5 1 2 9 3 7 7 3 木 3 15 8 2 4 2 9 3 7 7 3 2 5 2 6 8 1 4 0 9 4 17 2 5 2 6 8 1 1 5 6 7 3 6 4 0 9 4 1 7 1 5 6 7 3 6 3 0 153 8 5 9 8 2 9 5 3 0 1 5 3 8 2 9 6 7 5 6 5 9 8 2 9 5 2 9 6 7 5 6 2 7 8 0 8 9 4 4 3 2 6 7 2 7 8 0 8 9 1 6 5 l7 8 4 4 3 2 6 7 1 6 5 1 7 8 4 2 0 7 5 2 6 9 7 0 2 4 2 0 7 5 2 2 7 6 2 8 1 1 7 7 8 4 7 7 5 2 1 9 7 8 6 1 7 7 5 2 1 1 4 4 6 0 5 1 1 9 8 0 4 1 4 4 6 0 5 9 5 5 2 7 1 1 9 8 0 4 9 5 5 2 7 1 0 3 1 7 0 8 5 4 7 6 1 0 3 1 7 0 6 8 1 5 5 8 5 4 7 6 6 8 1 5 5 1 4 1 7 6 5 1 1 7 7 8 6 1 4 1 7 6 5 9 3 3 0 4 1 1 7 7 8 6 9 3 3 0 4 1 1 4 7 9 7 9 5 1 0 8 l 1 4 7 9 7 7 5 8 3 5 9 5 1 0 8 7 5 8 3 5 1 1 0 2 8 9 9 1 6 3 4 1 1 0 2 8 9 7 2 5 8 8 9 1 6 3 4 7 2 5 8 8 1 0 9 3 5 2 9 0 8 5 6 1 0 9 3 5 2 7 1 9 7 1 6 0 8 0 0 1 0 4 5 0 0 1 6 3 0 6 3 8 6 3 0 1 8 7 6 3 8 1 8 7 8 3 1 o o o 8 3 1 0 0 0 0 0 0 o o o 0 7 5 o o l 0 7 5 0 9 4 0 0 1 0 9 4 0 0 9 0 0 0 0 0 9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o o o 0 1 2 0 2 3 0 0 0 0 2 3 7 0 1 0 0 3 7 0 1 0 0 2 羔 铂孔一 鸲旦 焉一 一 敌取一 黧一 2 2 一 组组一性向一 组 一 常 一二 一 硕 1 j 学位论文第二章 宰p 0 0 5 事事p 0 0 1 3 6 网络过度使用程度与网络使用后果的相关 结果显示 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结果 t 1 网络成瘾测验结果 t 2 与网络 使用后果量表 i c o n s s a s s d s u c l a 以及m h o 5 0 除积极经济结果因子 外的其他各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 其中t 1 t 2 与i c o n s 生理后果 行为后果 消极经济后果因子 s a s s d s u c l a m h o 5 0 的负性情感因子呈j 下相关 与 i c o n s 的心理 社会后果因子 m h o 5 0 的生活满意 正性情感 生命活力 健康 关注 利他行为 自我价值 友好关系以及人格成长因子呈负相关 详见表3 1 2 表3 1 3 袁3 1 2t 1 与各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 p 0 0 5 p 0 0 1 硕i 学位论文 第三章 3 7 网络过度使用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以s a s s d s u c l a i c o n s 以及m h o 一5 0 各因子为预测变量 以t i t 2 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发现i c o n s 的行为后果 消极经济后果因子 m h o 5 0 的健康关注 自我价值因子以及孤独进入t l 回归方程 i c o n s 的行为后 果 消极经济后果因子 孤独 m h o 5 0 的生活满意 健康关注 自我价值因子 以及抑郁进入t 2 回归方程 对网络过度使用有显著预测作用 回归模型的显著性 检验值p 0 0 0 1 详见表3 1 4 表3 1 5 私 1 4 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得分的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注 r 0 7 7 1r 2 o 5 9 4f 1 0 2 3 6 2p 0 0 0 0 硕一i 学位论文第阴章 第四章讨论 4 1 网络过度使用阳性筛查情况 本研究采用y o u n g 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网络成瘾测验 i a t 对5 0 3 名被 试进行综合检测 结果检出网络过度使用者 i o 3 9 人 占7 8 网络过度使 用倾向 1 0 t 者6 6 人 占1 3 1 正常组3 9 8 人 占7 9 1 国外研究者报道 大约有6 的网民有某种形式的i o 5 2 l 国内学者也开展了众多调查 如2 0 0 4 年 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开展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i o 率为 9 4 0 5 3 1 刘琳等对网络成瘾的调查结果显示i o 倾向发生率为1 3 2 5 4 1 对上海 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的调查中 杜亚松 5 5 i 等发现中学生i o 率为4 8 而江文庆 杜亚松 5 6 1 的另一调查结果为2 6 范方 苏林雁 5 7 等对2 5 5 6 名中学生的调查结 果i o 率为2 4 l o t 率为1 3 8 张琳等 5 8 l 对1 8 个省 区 市 城市1 8 1 8 3 2 名中 学生长时间上网和网络成瘾倾向报告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长时间上网报告 率为6 7 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8 6 综合众多研究结果发现 网络过度使 用的发生率界于2 0 o 1 5 之间 有研究者预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这一数字可 能继续增长 本研究结果与这些研究相近 同时 也有研究者报道的数据与大部 分报道结果出入较大 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诊断标准 研究设计不 同 也可能是由于样本的来源及大小的不同 4 2 网络过度使用的人口学资料分析 对三组被试的人口学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显示 在年龄 专业 学习成 绩 人际关系 家庭类型 父亲的文化程度以及父亲的职业上有显著差异 阳性 组和阳性倾向组中1 9 2 0 岁年龄的被试人数最多 分别占i o 人数以及l o t 人数的 5 3 8 和6 3 6 且1 8 岁以下组与1 9 2 0 岁组两组i o l o t 人数占总体的8 7 2 和 8 9 4 理科专业学生i o 者多于文科专业学生 含艺术专业 正常组学生的学 习成绩 人际关系优于其他两组 父亲职业为商人和工人的学生i o 率较高 为阳 性组的8 4 6 在性别 年级 城乡 家庭结构 母亲文化程度 母亲职业以及 是否独生子女上三组无显著性差异 硕i 学位论文第p q 章 对于网络过度使用的性别差异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观点不一 5 9 1 有研究表 明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瘾 男性更容易了解和精通网络技术 更倾向于参与网 络色情 网络游戏以及在线赌博等致瘾行为 而另有研究表明 男性与女性在网 络过度使用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有观点认为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 越来越多的 女性开始使用互联网 上网时间和上网活动同趋频繁 导致网络过度使用的性别 差异越来越小 甚至消失 本研究结果显示 大学生在网络过度使用方面并无性 别差异 对三组在年龄 年级差别上的研究发现 阳性组和倾向组中1 9 2 0 岁年龄的 被试人数最多 存在的差异可能源于年龄小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不适应大学的自 主学习状态 加上自我管理能力的缺乏所致 此外本研究并未发现网络过度使用 在年级上的差异 三组在城乡分布上并无差异 这可能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学生上网条件的容 易有关 之前有研究曾报道 6 0 j 存在城乡差异 并认为导致差异的原因在于城市学 生更有经济条件 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接触网络 而这一差别在本研究所调查 的大学生对象中并不明显 对三组的专业 学习成绩 人际关系的研究发现 文科专业学生网络过度使 用情况比理科专业要好 理科学生i o l o t 更多 且i o l o t 组学生的自评学习 成绩以及人际关系更差 提示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与学习成绩以及人际关系存在联 系 其关系如何 需进一步探讨 对三组家庭类型 家庭结构 父母文化程度 父母职业的研究发现 家庭类 型 父亲职业以及父亲的文化程度均存在差异 父亲职业为商人和工人的学生i o 率较高 为阳性组的8 4 6 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职业的父亲忙于生计 对家庭 所分担的时间较少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 也可能是由于自身的网络知识 的缺乏 对上网行为存在偏见 导致对子女的网络行为不能正确引导 习惯采用 强制的方式来管理孩子的上网行为 当孩子进入大学缺乏管制时 加上自我控制 能力薄弱 最后导致网络过度使用 此外 本研究发现 放任型与专制型的家庭 的孩子的i o l o t 的比率要高于民主型家庭 国内外也有相应报道 6 1 越 认为家 庭功能是i o 的重要影响因素 父亲文化程度与i o 的关系 本研究虽然显示出差异 但仔细分析后发现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而家庭结构 母亲的职业以及母亲的 硕 学位论文第p q 章 文化程度在三组比较中并未显示存在差异 以上 我们可以发现 部分人口学因素与网络过度使用存在关系 但与其他 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其关系究竟如何还需进一步探讨 也有研究者提 出 众多人口学因素对青少年的网络过度使用并无太大影响 认为 不论什么年 级 什么专业 是否为独生子女 父母文化程度如何 父母何种职业 只要经常 接触网络 就有网络过度使用的可能 并提出随着网络的普及 人口学资料对网 络过度使用的影响会逐渐削弱 4 3 网络过度使用的生理 行为 经济以及心理 社会后果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 i o 组 i o t 组与正常组在生理后果 行为后果 消极经济后 果 心理 社会后果方面差异显著 生理后果上 有研究显示 上网时由于眼睛过久地注视电脑显示屏 会导致 眼部疲劳和视力下降 长时间上网不动 导致身体虚弱 肌肉酸痛 手脚麻木以 及肩颈部问题 同时 孩子沉溺于网上活动 睡眠与饮食不规律 容易出现注意 力不集中 紧张 焦虑 头痛 厌食或食欲下降 失眠等现象 长期下去 甚至 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胃肠神经官能症 紧张性头痛等 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恍惚 神态呆滞甚至猝死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与i o 组 i o t 组均差异显著 正常组 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而i o 组与i o t 组差异并不显著 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结 果一致 说明过度上网对于网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存在不良影响 1 0 组和i o t 组 报告更容易出现身体疲劳 肩背酸痛 头痛等躯体症状 行为后果上 国外研究显示 每周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较长的学生在行为分量 表调查中的得分较低1 6 3 1 这一发现表明 大量的上网时间会影响个体的积极行为 过度的网络使用对上网者的工作 学习 人际关系 以及日常活动存在影响 本 研究结果显示 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正常组得分低于i o t 组 i o t 组得分 低于i o 组 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太长时间的上网给上网者带来的不良行为 后果 正常组能够较好的平衡上网与现实行为的关系 不会因为上网而没有时间 与家人 朋友相处 而i o 组可能花费过多时间上网 且不能自控 影响到现实重 要事情的完成和重要关系的发展 结果表明 i o 组的行为后果比i o t 组更为严重 经济后果上 国外有研究显示一种观点 互联网的使用能带来积极的经济后 侦i 学化论艾笫p u 章 果 如利用网络进行商业活动和投资 本研究结果显示 积极经济后果即因为上 网而带来的经济收益 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说明过度上网与经济价值的回报之 间无必然联系 可能源于调查对象为大学生 生活上大多依靠父母而非经济独立 也可能因为i o 者上网多是为了娱乐或满足心理需求 并未有意识地思考通过网络 获取利益 过度网络使用与经济收益之间的关系 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另外 消 极经济后果即因为上网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或造成的经济紧张 本研究结果显示正 常组与i o 组 l o t 组差异显著 i o 组与l o t 组差异显著 正常组得分最低 l o t 组居中 l o 组得分最高 说明i o 者可能为支付上网费用而不得不找父母要钱或将 用来吃饭 买其他东西如衣服 学习用品的钱用于上网 而感觉经济紧张 也有 可能因为花太多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