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pdf_第1页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pdf_第2页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pdf_第3页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pdf_第4页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6 年 第 5 期 s i d T 盏 l m R h d o i 1 0 3 9 6 9 j is s n 1 0 0 0 7 6 9 5 2 0 1 6 0 5 0 4 2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 苑清敏 张文龙 宁宁宁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3 0 0 3 8 4 摘要 首先对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 然后对京津冀 1 9 9 8 0 1 2年物流业碳排放驱动 因素进行 L M D 1 分 解 并基于O E C D脱钩模型计算碳排放脱钩指数 对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经济 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增加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且经济产出效应为主要的正向驱动 因素 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效应对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京津冀地 区物流业碳排放 存在着脱钩效应 且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在脱钩效应强弱转变过程中 能源效率效应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 物流业 碳排放 因素分解 脱钩效应 中图分类号 F 2 5 2 F 1 1 3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2 0 1 6 0 5 0 2 2 2 0 5 Dr iv in g F a ct o r s a n d De co u p lin g Effe ct o f Ca r b o n E mis s io n s S t u d y f r o m L o 西s t ics I n d u s t r y o f B e i j in g T ia n j in H e b e i R e g io n Q U A N Q in g m in Z H A N G We n l o n g N I N G N i n g n i n g S ch o o l o f Ma n a g e m e n t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h n o lo g y T ia n j in 3 0 0 3 8 4 C h in a A b s t r a ct We ca lcu la t e t h e ca r b o n e mi s s i o n s o f lo g i s t i c i n d u s t r y i n B e r in g T i a n j in H e b e i r e g i o n fir s t t h e n s t u d y t h e d r i v in g f a ct o r s o f carb o n e mi s s i o n s o f lo gi s t i cs i n d u s t r y in B e r in g T i a n j i n H e b e i r e g i o n d u rin g t h e p e rio d f r o m 1 9 9 8 t o 2 01 2 w it h t h e L MDI d e co mp o s i t io n mo d e 1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co n o mi c o u t p u t e f f e ct a n d p o p u la t i o n s i z e e f f e ct h a v e b e e n p la y i n g s ig n i fica n t r o l e s in p r o m o t i n g ca r b o n e mi s s i o n s g r o w t h o f lo g i s t i cs in d u s t r y in B e r i n g T i a n j i n H e b e i r e g io n a n d t h e f o r me r is t h e ma i n p o s i t i v e d r i v in g f a ct o r T h e e n e r g y s t r u ct u r e e f f e ct a n d t h e e n e r gy e f fi ci e n cy e f f e ct e x h i b i t a n s i g n i fi ca n t in h ib it o ry e f f e ct o n t h e ca r b o n e mi s s i o n s Me a n wh il e d e co u p li n g e f f e ct e x i s t s i n t h e ca r b o n e mis s io n s o f lo g i s t i cs i n d u s t ry in B e i j in g T ia n j in H e b e i r e g i o n a n d p r e s e n t s ce r t a in s t a g e s ch a r a ct e r i s t ics T h e e n e r g y e f f i ci e n cy e f f e ct p l a y s a k e y r o le in t h e t r an s f o rm a t io n p r o ce s s o f d e co u p lin g d e g r e e Ke y wo r d s lo g is t ics in d u s t ry carb o n e mis s io n s f a ct o r d e co mp o s it io n d e co u p lin g e f f e ct 在能源紧缺与环境恶化 的双重压力下 各 国普 遍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来降低碳排放 在哥本哈根气 候会议上 中国承诺 到 2 0 2 0年单 位 国内生产 总值 C 0 2排放比2 0 0 5 年下降4 0 4 5 作为约束性指 标被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 中长期规划 2 0 2 0 年 即将到来 中国面临着 巨大 的减排压力 中国物 流业发展快规模大 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最快 的行业 之一 理所应 当担负起 节能减 排 的重 任 而京津冀作为继 长三角 珠三角 之后的中国 经济第三增长极 也是物流业碳排放的主要地区之 一 雾霾 P M 2 5等 问题 已成 为人 们关 注 的焦 点 因此 分析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 排放量 的驱动 因素 及其驱动程度 探讨物流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 关系及其程度 对地区科学制定物流业碳减排政策 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l相关文献回顾 对物流领域碳排放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 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从国外研究来看 其研究主要 集中在对交通运 输部 门碳排放 的研究 L a k s h ma n a n T R等人对 1 9 7 0 1 9 9 1 年美国交通运输部门二氧化碳 排放量进行研究 发现运输距离的增加 人 口增长以 及产值增加是导致碳排放增加 的主要原因 L u I J 等人对 1 9 9 0 2 0 0 2年德国 日 本 韩国等地公路运输 车辆 的碳排量进行研 究 将其分解为排放 系数 的变 化 车辆排量 汽车燃料结构 人 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等五个因素 T im ils in a G R等 人研究了部分亚洲 国家 1 9 8 0 2 0 0 5年运输部门碳排放情况 发现经济增 长 人 口规模和能源强度是运输部门碳排放量增长的 主要因素 J T a p i o 等人对 1 9 7 0 2 0 0 1 年间欧洲的运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3 0 9 修 回日期 2 0 1 5 0 6 1 9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 目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 展机制及产业共 生路径研 究 1 3 Y J A 6 3 0 1 1 9 天津市 高 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T D I 2 5 0 1 3 苑清敏等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 2 2 3 输业经济增长与运输量之间的脱钩情况和芬兰的运输 业脱钳 隋况进行了研究 J D a v id G r a y等研究 了苏格 兰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量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脱钩情 况 而国内对物流领域碳排放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比如 周叶 王道平 赵 耀从省域层面对我国物流作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 比较分析 发现我国省域之间物流活动产生的C O 排 放量存在着地域不平衡性 刘龙政 潘照安对中国 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力因素进行研究 得出了经济增长 是促成物流产业碳排放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的结论 j 吴振信 石佳 王书平对北京能源碳排放进行了因素 分解 发现交通运输业对北京地区的能源碳排放影响 不容忽视 唐建荣 马洁纯 卢玲珠研究了东部 物流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其时间和空 间演变趋势 得出能源效率技术锁定效应是阻碍东部 物流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主导因素 梳理文献可 以发现 学者们在物流业碳排放研 究方面取 得 了一定 的成果 但也存在 着一些 不足 首先 已有的研究 主要集 中在 国家层面 缺少从 区 域层面对物流业碳排放进行的研究 其次 已有的 研究大多是对碳排放驱动因素或脱钩效应的单独研 究 缺少从整体角度对物流领域碳排放进行的研究 所以文章将进行以下拓展 从京津冀区域角度 通 过 L MD 1 分解法对 1 9 9 8 0 1 2年京津冀地区物流业 的 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 找出京津冀地 区物流业碳排 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并确定其作用程度 进而对地区 碳排放脱钩效应进行研究 为实现京津冀地区物流 业的健康发展与碳减排的双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模型与数据 2 1 物流业碳排放测算 中国物流业碳排放量 目前没有直观数据 根据 I P C C的研究成果 物流业碳排放量可 以通过对能源 消费进行折算加总求和得到 1 2 故京津冀地区物 流业碳排放测算采用下述公式 6 C E E I O 6 其 中 c 为第 t 年物流业碳排放总量 为第 t 年第 i种能源的消费量 0 为第 i种能源折标准煤参 考系数 6 为第 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根据 中 国能源统计年鉴 的口径 文章以原煤 汽油 煤 油 柴油 燃料油 天然气 6种能源消费为基准来 测算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排放 各能源折标准煤系 数和碳排放系数见表 1 表 1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和碳排放系数 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单位 天然气为千克标准煤 立方米 其余 5 种能源均为千克标准煤 千克 碳排 放系数单位为吨碳 吨标准煤 2 2 L MD 1 分解模型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排放 的驱动因素 需要进一步对碳排放的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 常用 的分解模型有 L a s p e y r e s 分解模型和 D i v i s i a 分解模 型 其中改进的对数加权平均指数分解模型 L M D I 具有全分解 无残差 乘法与加法分解一致性 等优点 使用颇为广泛 因此基于 A n g 等提出的 L MD 1 分解法对物流业碳排放进行分解 L MD 1 分 解如下 c t C 莩 篆 x 主 等 P 2 其中 c 为t 期物流业碳排放总量 c 为 t 期 物流业消耗的第 i种能源碳的碳排放量 为 t 期第 i种能源的消费量 为 t 期物流业 消耗 的能源 总 量 y f 为 t 期物流业产值 P 为 t 期从事物流活动 的人数 令 C E F C E 表示不同种类 的单位能源 所排放 的碳量 即碳 排放系数 E T E i E E 表示 第 i种能源在物 流业能源消费 中所 占比重 即能源 结构 E Y S E Y 表示物流业单位增加值的能源消 费量 即能源效率 Y y P 表示人均 G D P 即 经济产出 P T S P 表示从事物 流行业 的人数 即 人 口规模 进而 式 2 可写成 C i o C E F E T E E Y S Y P r P T S 3 物流业碳排放变化量可以表示为 C C c o A C F C 肌E CE y s AC G P 4 式中 cc盯 cE 阿 AC E AC 1 p AC P 分另 0 表示能源碳排放因子效应 碳排放系数 能源结 构效应 能源效率效应 经济产出效应 人 口规模 效应 由于各能源碳排放系数是固定的 因此碳排 放因子效应 c 凹 0 其他 4种效应的逐 年分解方 法如下 眦 面E T E I 1 a CE v s A C i2 w i l n a n 眦 面 w i AC 2w i ln y p T t 1 c m wi ln T S t l 其中 w i c co 2 3 脱 钧指 数 L M D 1 分解模型可以对物流业碳排放各驱动因素 进行分解分析 但不能具体衡量地区碳减排与物流 产业发展的变化关系 而 脱钩 是研究经济发展 与物质能源消耗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 其理论基础 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D 提出的驱动力一 压力一状态一影响一反应框架 主要反映前两者的 关系也就是驱动力和压力在同一时间段的变化情 2 2 4 苑清敏等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 况 地区减排努力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 改变 能源结构等措施来减少碳 排放 地 区减排努力 可以间接表示为 AR A C t t ACY P T A C E T E A CE Y s ACP r s 5 基于 O E C D脱 钩理论 在 L MD I 模型 的基础 上 建立如下脱钩指标 一 A R 一 AC E T E A C E y S AC r r s 一 DE T E D E Y s D 6 其中 D 代表物流业脱钩效应 D 髓 代表能源 结构的脱钩效应 D 代表能源效率的脱钩效应 D 代表人15 规模的脱钩效应 当 D 1 时 存在强脱钩效应 当0 D 1 时 存在弱脱钩效应 当 D 0时 不存在脱钩效应 2 4 数据来源及说明 目 前的产业体系中并无 物流业 从 中国 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数据来看 交通运输业 仓储 和邮政业占据了物流业 8 7 以上的份额 可以代表 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l 故文章把交通运输业 仓储 和邮政业数据作为物流业数据进行研究 为剔除京 津冀地区物流业发展中价格变化的影响 物流业产 值采用 1 9 9 7年不变价计算 整理的京津冀物流业能 源消费量 人 口 产值以及碳排放量数据如表 2 所示 表 2 冀地区物流业能源消费 人口 产值与碳排放量指标 数据来源 京津冀各省市 统计年鉴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 及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表格篇幅所限 仅列出部分年份数据 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3 1 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根据 L M D 1 分解方法 将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 变化量分解为 能源结构 效应 cm 人 口规模 效应 AC 能源效率效应 c 和经济产出效应 c 具体的分解结果如表 3 图 1 所示 表 3 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表 数据来源 根据表2 数据计算得来 表格篇幅所限 仅列出部分年份数据 表中单位为万吨 1 能源结构效应 从 1 9 9 8年开始 京津冀各 地Ix fi l 源结构对碳排放增长表现为抑制效应 且抑 制程度存在着区域差异 就北京而言 随着物流业 能源结构的调整 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增加 因此北 京地区能源结构效应抑制作用相对较显著 对于天 津来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 能源消费虽由单一化向 多元化转变 但能源的多元化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 并不显著 而河北以煤炭为主的的能源结构尚未改 变 能源结构效应对减少碳排放的作用不大 所以 河北的能源结构效应比天津北京要低 整体而言 多年来京津冀地区物 流业 以汽油 柴油和燃 料油为 主的能源结构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能源结构效应对 物流业碳排放量影响有限 2 人口规模效应 人口规模对京津冀地区碳 排放增长表现为拉动效应 但贡献率不高 这表明 京津冀地区物流业从业人员的增加不会导致碳排放 大幅度增加 其作用效 果趋于平缓 原 因是随着京 津冀地 区物流从业人数 的增加 京津冀地 区物流业 规模也在扩大 在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 维护 运 行等各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 这些环节产生的碳排 放要 比人 口规模增加产生 的碳排放大得多 所 以人 口规模增加导致的碳排放增加不明显 3 能源效率效应 能源效率对京津冀地区碳 排放贡献有不 同阶段有正有负 1 9 9 8 2 0 0 0年 京 苑清敏等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 2 2 5 津冀地区碳排放 的能源效率为正值 这表明 九 五 期间京津冀地区能源效率并没有得到改善 物 流业处于高排放 低效率状态 节能减排并没有达 到预期的目标 2 0 0 0 2 0 0 6年 京津冀地区能源效 率变为负值 但平均贡献率不高 这意味着在 十 五 期间京津冀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物 流业 开始 向低能 耗 高效 率 的运 作模 式 过渡 2 0 0 6 2 0 1 2 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效率为负值 且贡献 程度逐年增大 其抑制程度与产出效应拉 动程度 的 差距逐渐减小 所以此期间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尽 管总量仍在增加 但碳排放增速明显减缓 4 经济产出效应 从 1 9 9 8年以来 经济产 出 效应一直表现为正向驱动作用 物流产业的发展对 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大 所 以经济产出效应是京津冀地 区物流业碳排放增加的 主导因素 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碳排放之间有 密切的联系 经济的增长必然伴随着碳排放 的增加 1 9 9 8 2 0 0 2年 由于物流业发展未形成规模 整体 水平较低 物流业经济发展导致 的碳排放 的增加不 明显 2 0 0 3 2 0 0 8年 随着物流业 的快速发展 经 济产出导致 的碳 排放量快速增加 2 0 0 9 2 0 1 2年 经济产 出碳排放增加速度较前期有所减缓 表 4 2 0 o l 0 2 0 2 4 0 1 6 0 2 l 总体来看 人 I 1 规模效应 经济产出效应为正值 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对物流业碳排放增加 起到拉动作用 能源结构效应 能源效率效应为负 值 这表明能源结构优化 能源效率提高对物流业 碳排放增加起到抑制的作用 从各效应作用程度来 看 经济产出效应的对碳排放的作用程度最大 其 次是能源效率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 人口规模效应 作用程度最小 经济产出效应对拉动物流业碳排放 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趋势 且其 各阶段 的贡献率 均 大于抑制因素的贡献率 导致物流业碳排放的持续 增加 能源效率效应抑制作用 F t 益 凸显 且 贡献程 度逐年增大 所以近几年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增速 减缓 3 2物流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分析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能发现经济产出是京津冀地 区物流业碳排放增加 的 主要驱动因子 而 脱钩 可以分析经济增长与物 质消耗变化趋势的实质 更能体现经济增长与碳排 放之间的关系 所 以此部分通过前文构建的脱钩指 标来研究京津冀地 区物流产业发展与碳减排 的现状 和实效 结果如表 4所示 1 9 9 8 2 0 1 2年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 年份 1 9 9 8 1 9 9 9 2 0 0 0 2 o o 8 2 0 o 9 2 0 1 0 2 0 ll 2 0 1 2 0 1 7 0 2 6 O 3 0 3 7 0 4 4 0 2 7 0 3 4 0 4 1 0 4 6 0 5 6 0 1 8 0 2 6 0 2 8 0 3 9 0 4 7 0 O 6 0 1 8 0 2 2 O 2 6 0 2 9 京津冀 D t o t 北京 Dt o t 天津 D t o t 河北 Dt o t 0 0 2 0 0 4 0 0 7 O 0 3 O O 8 O 1 9 一 O O 2 0 1 0 o 2 O O 6 0 1 5 0 1 9 数据来源 表3数据根据式 6 计算而来 由表 4可知 京津冀地 区物流业碳排放从 1 9 9 8 年以后均存在弱脱钩效应 即物流业产值增长的同 时 物流业碳排放也在增加 但碳排放增加量要小 于物流业产值的增长量 如2 0 0 9 2 0 1 2 年 碳排放 平均增长率为 4 4 小于物流业产值增长率 的 1 5 3 从三地脱钩指数平均值来看 北京物流业 碳排放脱钩指数均值最高 为0 3 0 5 这与北京的政 治文化中心的角色密不可分 其脱钩指数最高值为 0 5 6 2 与实现强脱钩仍有不小差距 天津与河北的 碳排放脱钩指数均值分别为0 1 9 5和0 1 7 5 两地差 距正在缩小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在不同 时期呈现 出的弱脱钩 程度不 同 可 分为三个 时期 1 9 9 8 2 0 0 2 年 脱钩指数逐年上升 表明地区减排 努力导致的碳排放减少量与物 流业经济产 出所导致 的碳排放增加量差距越来越小 究其原因 由于申 奥 北京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并实施新能源政策 清洁能源使用率增加 使得这一时期北京地区能源 结构和能源效率两个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较大 进而带动京津冀地区碳排放脱钩指数上升 2 0 0 3 2 0 0 8 年 脱钩指数逐年下降 从经济产出量来看 2 0 0 3 年以来物流业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高增长 伴随着碳的高排放 使得物流产业发展产生的碳排 放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各地 区碳减排成效不显著 导致这一时期脱钩指数下降 2 0 0 9年以后 京津冀 各地区开始逐渐重视物流业快速发展带来碳排放迅 速增加的负面效应 倡导发展低碳经济 导致脱钩 指数逐年上升 此时期脱钩显著地区主要为北京和 天津 作为重要 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 北京 天津出台相应 的法规政策 在能源结构优化 能源 效率提高方面起到了引导和表率作用 河北物流业 的节能减排有所效果 但仍然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总体来看 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排放存在着弱 脱钩效应 能源效率效应与能源结构效应对总的脱 钩指数贡献较大 而对脱钩程度强弱起决定作用的 是能源效率效应 因为物流业的能源结构尚未发生 显著改变 能源结构脱钩弹性波动较小 对脱钩影 响不显著 所以 提高能源效率是京津冀地区物流 业实现脱钩发展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物 流业碳减排虽有成效 但还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的 步伐 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 m 一 勰 吣 一 n O n 一 善 I蚴 一 一 m 2 一 O O O O 一 一 M 一 n n O n 2 2 6 苑清敏等 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 4结论 文章首先对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 然后利用 L M D 1 分解法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排放 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 并基 于 O E C D脱钩理论计 算了碳排放脱钩指数 对物流业碳排放 的脱钩效应 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 1 京津冀地区物流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存在 区域差异 且整体上呈现 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1 9 9 8 2 0 0 2 年京津冀物流业碳 排放 量平稳增加 2 0 0 3 2 0 0 8 年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量快速增加 2 0 0 9 2 0 1 2年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量增速放缓 2 经济产出效应和人 口规模效应对物流业碳 排放起到拉动作用 能源结构效应 和能源效率效应 对物流业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 从 各效应作用程度 来看 经济产出效应的对碳排放的作用程度最大 其次是能源效率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 人口规模效 应作用程度最小 经济产出效应是导致京津冀物流 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 因 而能源效 率效应 随着 时 间的推移 负驱动作用越来越 凸显 所以近年来物 流业碳排放量增幅减小 3 京津冀地区物流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弱脱 钩效应 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 能源效率效 应对脱钩的贡献度最 大 即能源效 率的提高是京津 冀实现弱脱钩的主要原因 可见 减小经济产出效应和增 大能源效率效应 是降低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的有效手段 但在短期 内 要实现由技术因素带来的能源效率的提高会 比 较困难 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来降低碳排放也是不可 能的 因此 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 降低物流业碳排 放的潜力巨大 京津冀地区物流业以汽油 柴油和 燃料油为主的能源结构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能源结 构效应对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没有充分 发挥 可进一步发挥 能源结构效 应对物流业碳排放 的抑制作用 通过大力 发展可再生 能源和新 能源来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效率 降低物流业碳排放 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 的强脱钩 实现京津冀地 区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与碳减排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田立新 张蓓蓓 中国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 J 中国 人 口 资源与环境 2 0 1 l 2 1 1 1 1 7 2 马越越 王维国 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 L M D 1 分解技术 J 数学的实践与认知 2 0 1 3 4 3 1 O 3 1 4 2 3 L A K S HMA N A N T R HA N X F a ct o r s u n d e r l y i n g t r a n s p o r t a t io n C 0 2 e m i s s i o n s i n th e U S A a d e co m p o s i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J T r a n s p o rt a t i o n R e s e a r ch P a r t D 1 9 9 7 2 1 l 一1 5 4 I I J L I N S J L E WI S C D e c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d e co u l p i i n g e ff e ct s o f carb o n d io x id e e mis s io n f r o m h is h wa y t r a n s p o rt a t io n in T a iw a n Ge r m any J a p a n a n d S o u t h K o r e a J E n e r g y p o l i cy 2 0 0 7 3 5 6 3 2 2 6 3 2 3 5 5 T l MI L S I N A G R S H R E S T HA A T r a n s p o rt s e ct o r C O 2 e mi s s i o n s g r o w t h i n A s i a U n d e r l y i n g f a ct o m a n d p o l i cy o p t i o n s J E n e r g y p o li cy 2 0 0 9 3 7 1 1 4 5 2 3 4 5 3 9 6 T AHO P T o w a r d s a T h e o r y o f D e co u p l i n g D e g r e e s o f D e e o u pi i n g i n t h e EU an d t h e Ca s e o f R o a d T r a f h c in F in lan d B e t we e n 1 9 7 0 a n d 2 0 0 1 J T r a n s p o rt P o l i cy 2 0 0 5 1 2 2 1 3 7 1 5 1 7 D A V I D G J I L L I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