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ppt_第1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ppt_第2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ppt_第3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ppt_第4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临床上以发热或体温不升 反应差及局部炎性症状为特征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 病原体以细菌和病毒多见 大部分在医院外获得 但近十余年来医院获得性感染逐渐增加 已引起重视 这两种感染都可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 感染可发生在任何系统 新生儿以呼吸系统 败血症 肠炎和皮肤感染较多见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发病数最多 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 因此 要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预防 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 护理新生儿感染至关重要 病因 1 医院外获得的感染a 细菌 病因按感染部位及性质而不同 全身性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 其次是大肠埃希菌 肠炎在国内外都以致病性或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较多 皮肤感染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 尿路感染则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较多 新生儿由于抵抗力低 其他一些致病力低的细菌也可致病 b 病毒 全身性感染以巨细胞病毒最多见 呼吸系统以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多见 肠道感染以轮状病毒最多 肝炎以巨细胞病毒和肝炎病毒为多 c 其他 以弓形虫感染较多见 衣原体感染已引起重视 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和曲菌较多 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即医院内交叉感染 发生率增多的原因 a 医院内广泛应用抗生素 病儿中一些敏感的细菌消灭后 另一些不敏感的细菌有机会过多繁殖 这些细菌原来多属于条件致病菌或致病力很低的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 克雷伯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等 繁殖后都可致病且耐药 感染常是通过工作人员未洗净的手或被污染的器械在病室内传播 甚至引起流行 b 病毒和真菌因不能被一般抗生素消灭 也成为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病原 感染途径 1 产前感染 宫内感染 孕妇在妊娠后期发生感染 病原可能胎盘传给胎儿 以病毒为主 细菌除结核杆菌 李斯特菌外极少见 主要由于孕妇的免疫功能和胎盘屏障保护胎儿 弓形虫和梅毒螺旋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由于羊膜早破或其他原因孕妇阴道的微生物上升感染形成羊膜炎 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后可引起肺炎或败血症 羊膜早破愈久 羊水被污染的机会愈多 2 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产道中被污染的分泌物所造成 以大肠埃希菌 肠球菌 B族溶血性链球菌较多见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和淋球菌结膜炎常由产时感染所致 3 产后感染出生后微生物可通过新生儿呼吸道 皮肤 消化道或脐部侵入 发病较产前和产时感染多见 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 发热 体温低 精神不好 哺乳困难 嗜睡 硬肿等 循环系统症状 皮肤苍白 发绀 皮肤呈花斑纹样 发热 低血压等 呼吸系统症状 窒息 呼吸困难 呼吸呈凹陷性 鼻翼煽动等 消化系统症状 腹部膨隆 食欲缺乏 呕吐 腹泻 肝大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易激惹 震颤 痉挛 反射低下 拥抱反射消失 呼吸不规则 囟门膨隆等 血液系统症状 黄疸 脾大 苍白 点状出血 瘀斑等 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增多 25 109 L 或白细胞减少 20mg dl CRP强阳性等 4 新生儿先天性感染 TORCH感染 治疗 1 认真开展围生期保健工作孕妇定期做产前检查 严格执行无菌分娩 2 工作人员的消毒和隔离工作人员入室前必须先换鞋 刷洗双手至肘 另穿医院供应的清洁衣后入室 每检查完或护理完一个患儿后需再一次洗手才可接触另一个患儿 工作人员和家属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应暂停工作或直接喂奶 以免密切接触时的飞沫传播 3 病室和婴儿室中用具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室内空气 家具 床架 房门把手 水龙头把手要定时做细菌培养和定期消毒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灭菌 医疗器械的消毒必须规范化 便于督促和检查 4 患儿的隔离和消毒医务人员都应了解每个感染儿的病因 对需要隔离的患儿立即隔离 当其他患儿发生相同疾病时即应警惕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 对新发病的患儿也应隔离观察 对感染性疾病先以临床经验给予必要的治疗 待病因查明后对症应用有效抗生素 如青霉素 感染性疾病不轻易选用广谱抗生素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只限于最有效的疾病 如淋病性眼炎和衣原体感染 并不宜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 否则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 反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是抗生素 要合理选用 选用的标准是根据病原体和药敏试验 对厌氧菌可选用甲硝唑15mg kg d 分3次静滴或口服 护理措施 预防新生儿感染 首先应注意以下几点1 要有卫生意识 给新生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清洁用具2 要减少亲朋好友的探望 更要减少接触 如抱患儿 亲吻患儿 3 医护人员或家人接触新生儿前一定要洗手 4 避免交叉感染 护理新生儿四要点 预防感染 保持体温 母乳喂养 严格用药1 预防感染 新生儿室应尽量减少人数 谢绝或减少探望 尤其不能让其他患者进入新生儿室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 在保证室温的情况下 做到定时开窗换气 在接触和护理新生儿时要认真洗手 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 大便后应清洗臀部 平时经常给新生儿洗澡 尤其要注意腋窝 大腿根部 肘弯及大腿皱褶处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脐部是细菌侵入新生儿机体的重要门户 必须保持脐部清洁 在脐带未脱落前 每天用消毒棉签蘸擦拭 应避免各种粉剂 要时时注意 防止大小便弄湿脐带 如果脐部被尿湿 必须立即消毒及更换尿布 脐带一般1周左右脱落 脱落后每日观察并保持局部干燥和清洁 2 保持体温 新生儿对外界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差 过冷和过热都容易生病 新生儿居室温度应保持在22 24 早产儿则要保持在24 26 昼夜温差变化大 除室温适宜外 还应注意衣被的增减 观察室温及衣被是否适宜 最好的指标是观察新生儿的体温 如能使其保持在36 37 比较理想 如果新生儿面红耳赤 出汗 体温超过37 5 则说明室温太高或保暖过度 应及时采取措施 除环境温度外 新生儿还要求适宜的湿度 冬春季节一般居室均太干燥 应勤用湿布擦地 暖气上放置水盆或火炉上打开盖的开水壶 如能使用空气加湿器 就更为理想 3 母乳喂养 产妇生后半小时即可开始喂奶 早哺乳不仅有益于新生儿营养 同时能促进母亲乳汁的分泌 前2天母乳不足 应频繁有效的让婴儿吸吮 而不要轻易用牛奶或糖水代替 要鼓励母乳喂养新生儿 尤其是出生后第一次喂奶时的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