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喷油器驱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pdf_第1页
压电喷油器驱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pdf_第2页
压电喷油器驱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pdf_第3页
压电喷油器驱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pdf_第4页
压电喷油器驱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2 卷第1 期 2 0 1 1 年Z 月 内燃机工程 C h in e s eI n t e r n a lC o m b u s t io nE n g in eE n g in e e r in g V 0 1 3 2N o 1 F e b r u a r y 2 0 1 1 文章编号 1 0 0 0 0 9 2 5 2 0 1 1 0 1 0 0 5 9 0 5 压电喷油器驱动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宋国民 吴小勇 高崴 寇伟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无锡2 1 4 0 6 3 S t u d yo nP e r f o r m a n ceO p t im iz a t io no fln je ct o r P ie z o e le ct r ic D r iv in gS y s t e m S O N GG u o m in W UX ia o y o n g G A OW e i K O UW e i W u x iF u e l I n j e ct io nE q u ip m e n tR e s e a r chI n s t it u t e W u x i2 1 4 0 6 3 C h in a 3 2 0 0 1 2 A b s t r a ct D r iv in gm o d e so fp ie z o e le ct r icin je ct o rw e r ea n a ly z e db a s e do ns t u d yo fco m m o nr a ils y s t e m s w it hp ie z o e le ct r ic a ct u a t o r A n a ly t ich ie r a r ch yp r o ce s s A H P w a sa p p lie dt oo p t im iz in gp e r f o r m a n ceo fp ie z o e le ct r icin je ct o ru n d e rd if f e r e n td r iv in gv o lt a g e st op r o v id eab a s isf o rp e r f o r m a n ced e v e lo p m e n ta n do p t im i z a t io no fp ie z o e le ct r ic d r iv in gco m m o nr a ils y s t e m F in a la ct u a le x p e r im e n tr e s u lt s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a tt h ep ie z o e le ct r ic in je ct o rh a sq u ick e rr e s p o n s ea n dm o r es t a b lep e r f o r m a n ceco m p a r e dw it hs o le n o ida ct u a t o rin je c t o r P e r f o r m a n ceo ft h ep ie z o e le ct r ic in j e ct o riSim p r o v e df u r t h e ra f t e ro p t im iz e dw it hA H P 0 概述 摘要 在压电共轨喷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对压电执行器不同驱动方式进行分析 并利用 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压电执行器驱动电压进行性能优化 从而为压电喷油器性能开发及改进奠 定基础 最后进行相关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与电磁式执行器相比 压电执行器具有响应快 性 能稳定等特点 同时 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性能优化后 压电喷油器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内燃机 压电执行器 共轨 喷油器 优化 K e yw o r d s I Ce n g in e p ie z o e le ct r ica ct u a t o r co m m o nr a il f u e lin je ct o r o p t t m lz a t lo n 中图分类号 T K 4 2 1 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能源危机愈加严重 柴油机由于具有燃烧 效率高等特点 因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 解决排放及喷射压力提高后柴油机的振动 噪声问 题 多次喷射广泛应用到直喷式柴油机系统 在欧一 I V 及更高排放法规背景下的研究表明 对燃油喷射 量的精确控制和一致性保证 有助于降低氮氧化合 物 N Q 的排放 压电式共轨系统由于执行器响应 速度快 驱动力大及对燃油喷射量的精确控制而优 于电磁式共轨系统 近年来发展迅速 具有较好的发 展前景 1 2 西门子公司作为国际上压电式共轨系 统研究的领先者 从2 0 0 0 年开始已生产了数千万只 压电晶体喷油器 这些喷油器装配在数百万台汽车 上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环保效应 国内对压电式共 轨系统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从实际工程应 用的角度出发 在前期压电式共轨系统驱动开发的 基础上 分析驱动方式对压电执行器性能的影响 最 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 3 J 1 压电执行器驱动 压电晶体作为特殊的执行器 其驱动方式与常 规执行器有所不同 压电执行器工作原理类似电容 因此 驱动过程中需高端 低端开关配合控制 以达 收稿日期 2 0 0 9 0 7 2 7 基金项目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目 B K 2 0 0 8 5 3 5 l 作者简介 宋国民 1 9 7 2 一J 男 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故障诊断 E m il s g m w f ie r i co ln 6 0 内燃机工程2 0 1 1 年第1 期 到控制执行器电流的目的 由于压电执行器电容感 抗很小 通常电容容量在lo 肚F 以下 因而 驱动电路 设计必须严格控制回路充电电流 这是因为电流太 大容易导致执行器击穿 影响执行器系统的可靠性 驱动电流过小 则喷油器系统响应慢 影响系统性 能 压电执行器驱动通常有3 种方式 如图1 所示 爝 脚 之 幽 铆 嫣 脚 之 幽 脚 螽 鼍 吝 删 时间 m s a 单峰值电流驱动 时间 m s b 恒定电流驱动 阶 彬 三善 W 十电流 6 6 时间 m s c 多峰值电流驱动 图1不同的压电执行器驱动方式 在3 种驱动方式中 单峰值电流驱动最容易实 现 但由于驱动控制中可调整的参数较少 因此 性能 优化难度较大 恒定电流驱动方式 对性能优化及执 行器保护具有良好效果 但由于硬件需设计恒流控 制 因此 电控单元 E C U 设计复杂度较大 多峰值电 流驱动方式介于两者之间 技术上实现难度适中 同 时又能灵活控制压电执行器的驱动模式 因此 在实 际中被广泛采用 本文研究也是基于这种方式展开 压电晶体执行器采用叠层流延工艺成型 低温 共烧技术整体烧结 多层压电晶体执行器由2 0 2 0 0 弘m 厚度的陶瓷层烧结 层与层之间有电极 生产技 术与多层电容器类似 决定压电执行器产品的性能 及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及加工工艺 在驱动过程 中 为了提高压电执行器系统的响应速度 必须提高 驱动过程中电压的上升速率 驱动时能量转化过程 所需电压U cA 为 4 5 U cA 砉licA d t 1 L A J 式中 U cA 为执行器加载电压 i A 为回路驱动电流 C A 为等效压电执行器电容负载 由公式 1 可知 在执行器参数一定的前提下 为了提高电压上升速率 则必须提高驱动电流 但 从实际产品应用及可靠性考虑 驱动电流不宜太大 因此 在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充电 过程中的电流 由于受到应用条件及可靠性要求限 制 驱动电流在实际应用时相对固定 本文重点分析 驱动电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 行系统性能优化 2 试验分析 2 1 驱动模式分析 为了分析驱动方式对压电执行器性能的影响 在 完成共轨压电晶体喷油器及驱动电路设计后 利用法 国E F S 单次喷射试验台分别测量在不同驱动电压下 的喷射特性 本文利用多峰值电流方式驱动 主要对 喷油系统的各工况点油量值 稳定性及系统响应时间 测量分析 图2 为设计完成的E C U 驱动压电执行器 时的电流及电压波形 由图2 可见 驱动过程中通过 电流的有效控制 使得压电执行器电压上升斜率在一 定范围内受控 从而为系统性能优化提供了可能 通 过试验分析可见 为了提高执行器响应速度 在保证 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 电流越大越好 电流大 则电压 上升速度快 电流优化主要从系统可靠性角度考虑 为此 本文主要对系统驱动电压进行试验及优化 且 重点分析喷射系统小油量工况点的性能 即小油量时 系统油量的稳定性及喷射开启延迟参数 爝 脚 之 出 唧 电压 厂 L 阻 电流 r 时间 m s 图2 压电执行器电压及电流波形 图3 为共轨压力3 0 M P a 时 执行器不同驱动电 压时的喷油量均方差及喷油器开启延迟曲线 由图 3 可见 随着驱动电压的提高 压电执行器性能有所 改善 这是因为当电压提高时 压电执行器变形量 增大 同时 执行器推力提高 导致压电执行器液力控 2 0 1 1 年第1 期内燃机工程 6 1 制阀的开度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液力伺服机构性能 最终影响喷油器喷射系统性能 当驱动电压提高时 液力伺服阀开度增大 同时 打开速度提高 从而导致 控制腔压力下降速度提高 这是喷油器开启速度加快 的根本原因 反之 由于伺服阀行程增大 若系统结 构设计不合理会进一步影响喷油器关闭性能 而且 当驱动电压提高时会严重影响系统可靠性 暑 赛 隶 时间 m s a 喷油量均方差 时间 m s b 喷油器开启延迟 图3 不同驱动电压时的喷油量均方差及 喷油器开启延迟 3 0 M P a 图4 为共轨压力4 0S P a 时 执行器不同驱动电压 时喷油量均方差及喷油器开启延迟试验曲线 由图4 可见 随着共轨压力的提高 压电执行器性能随电压的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压电执行器喷射系统性能 油量均 方差 喷油器开启延迟 均有所改善 即在一定范围内当 共轨压力提高时 喷射系统性能得以改善 2 2 优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 当驱动电压提高时压电执 行器性能有所改善 但对E C U 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且当驱动电压提高时对压电系统使用可靠性有 影响 因此 必须选择合适的压电执行器驱动电压 对于性能分析而言 通常要求喷油器在各工况下具 有良好的喷油稳定性及较小的喷油器开启延迟 本 文根据实际发动机应用要求及压电共轨系统喷油器 参数匹配试验 按照共轨压力及喷射驱动脉宽建立 了喷油器工况表 见表1 l 痫 趣 露 3 裂 艘 但 隶 时间 m s a 喷油量均方差 时间 m s b 喷油器开启延迟 图4 不同驱动电压时的喷油量均方差及 喷油器开启延迟 4 0M P a 表1 喷油器工况点 脉宽 m s 轨压 M P a 2 51 50 80 5 3 0 P 1 1P lzP 1 3P 1 4 4 0 P 2 1P 2 2P z 3P z 4 6 0P 3 1P 3 2P 3 3P 3 4 7 0P 4 lP 4 2P 4 3P 4 9 0P 5 lP s zP 5 3P s 4 1 0 0P 6 1 P 6 z P 6 3 P 6 4 由于喷射系统的工况点较多 且各工况点之间 通常相互影响 可见该案例为典型的多目标 多参数 优化问题 因此 为了迅速从复杂试验数据中分析 中最优结果 需要采用数理统计中的优化分析方法 综合评价 在所有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中 层次分析 法 a n a ly t ich ie r a r ch yp r o ce s s 是对一些较为复杂 较为模糊问题做出决策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特别 适用于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对于压电式共轨 系统性能而言 应主要考虑小油量工况点 根据实 际开发经验 共轨喷油器通常小油量要求更高 因 此 根据经验选择P P P 3 个小油量点的性能 指标作为准则层B 的判断准则 主要考虑小油量工 况点油量稳定性及喷油器开启延迟指标 建立如图5 所示的A H P 优化模型 6 盘基昶职露 6 2 内燃机工程2 0 1 1 年第1 期 目标层A喷油器性能满意程度 准则层B P 1 4 点 开 启 延 迟 P 1 4 点 油 E 里 稳 定 性 P 1 3 点 开 启 延 迟 尸1 3 点 油 目 里 稳 定 性 P 2 4 点 开 启 延 迟 P 2 4 点 油 茸 里 稳 定 性 方案层Cl电压lI 电压2I 电压3I ll电压7 图5A H P 优化分析模型 根据专家经验及结合实际应用情况 综合考虑 各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程度 确定了准则层B 的各因素权重打分系数 见表2 表2 准则层各权重打分系数 B 1B 2B 3 B a B 5B 6 系数 P 1 4P 1 4P 1 3P 1 3P 2 4P 2 4 延迟稳定性延迟稳定性延迟稳定性 B 1 112223 B 21l 2 2 23 B 31 21 21223 B 1 21 21 2123 B 51 2 l 21 21 212 B 61 31 3 1 3 1 3 l 21 表2 中各标度数据代表两两因素比较时的重要 程度 具体的标度数据含义见表3 表3 各标度数据含义 标度含义 l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具有相同重要性 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2 4 6 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若因素i与因素j 的重要性之比为b 那么 倒数 因素j 与因素i重要性之比为 b 一1 b 根据表2 可得到y 0 断矩阵B 为 B 2 定是否能接受它 一致性指标C J 为 C I 生掣 3 式中 A 为构造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挖为矩阵维数 一致性比例因子C R 为 C R 一面C I 4 式中 R I 为一致性指标 是根据样本矩阵统计计算 得到的结果 其经验数据见表4 表4 一致性指标R I 12345678 R 10O0 5 8 0 9 01 1 2 1 2 4 1 3 2 1 4 1 判断矩阵B 的一致性比例检验参数C R O 0 2 77 由于C R O 1 则认为判断矩阵B 的一致性可以接 受 即构造的判断矩阵可信 判断矩阵B 的最大特 征值A 为 A 6 1 7 15 对应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b 为 b E o 5 6 96 0 5 6 96 0 4 1 08 0 3 2 49 0 2 3 69 0 1 4 37 3 特征向量标准化之后得到相应准则判断因子权 重向量 为 一E o 2 5 26 0 2 5 26 0 1 8 21 0 1 4 40 0 1 0 5 0 0 0 6 37 向量 就是准则层各因素的权重系数 根据该 权重系数且将各工况点均方差及喷油器延迟数据归 一化后 按照相应权重计算求和 得到各电压下压电 喷油器系统性能的满意程度指标 如图6 所示 由图 6 可见 随着压电执行器驱动电压的提高 基本趋势是 小油量工况点性能指标有所改善 但当电压提高到一 定程度后 随着电压的继续升高 性能改善程度有所 减缓 根据优化计算结果 图6 本文选择1 6 0V 电 压作为压电执行器的驱动电压较为合理 图7 为压 电式喷油器在1 6 0V 驱动电压下的性能试验曲线 蜷 翠罂 型 龋 蝗 电压 V 对构造的判断矩阵B 需进行一致性检验 以决图6 不同电压下性能A H P 优化结果 3 3 3 3 2 12 2 2 2 2 1 l 2 3 2 2 2 1 2 2 3 2 o l 2 2 2 3 1 l l l 2 2 2 3 1 l 1 1 1 1 蠢 寒 聚 时间 m s b 喷油量均方差 时间 m s c 喷油器开启延迟 图71 6 0 V 驱动电压下的压电式喷油器性能特性 3 结论 精 三l置宴式共轨喷油器由于执行器响应时间 篓要筻兰能要优于目前开发的电磁式执藉磊姜荔 喷油器系统 肌纨竺 笔过堡电执行器驱动电压优化后 喷油器 性能特箕 型三改善 各工况下均方薹薹某荔蔷差O 由 3r n m 3 以下 喷油器开启延迟基本控制在 嘉 芝 o 时M m s b 喷油量开启延迟 圈8 电磁式喷油器的油量稳定性及开启延迟 参考文献 1 3 兰兰竺耋竺竺 吴小勇 等 紫油机共轨压电晶体喷油器及驱 动电路研究 J 现代车用动力 2 0 0 8 3 ll 1 6 t a lin j e ct o rf o rb j g hp r e s s u r e co n lm nr a il in j e ct io ns ystem J M o d e r nV e h icleP o w e r 2 0 0 8 3 I I 1 6 2 3 耋霎霎曼曼课用压电石英执行器的电控共轨喷射系统 J 现代车用动力 2 0 0 4 1 1 2 1 7 一 一i HX Y u a nL T h e e le ct r o n ica llyc n t r 0 J le dco m m n r a ilin 一 e 1 n8 y 8 e mw i h p ie z 伊q u a r 拓a ct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