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叶德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课件制作:叶德磊,欢迎使用本课件,本课件为叶德磊编著的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配套课件.说明:本课件只是一个基础性蓝本,教师可经常性修改或增加新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改进课件版式和文字的插入方式等.各章的计算题演算在各章的选择题之后.提示:本课件仅供教学之用,其中连贯性的文字表述不可用于其它出版物.高等教育出版社,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国的总体经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对这种经济运行的影响。,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通论的出版被认为是发动了经济思想史上的“凯恩斯革命”。通论的出版也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教学目的:了解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统计方法,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和换算;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指标;国民收入的收支均衡等式。,国民账户简史,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使得政府认识到建立全面度量国民经济宏观变量的统计系统的重要性。为此,美国商业部委托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的西蒙库兹涅茨教授开发了一套国民经济账户。这是最早的国民收入账户,也是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的标志。40年代初,为适应二战时期美国制定作战计划的需要,宏观经济统计中引入了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度估计,并推动了投入产出账户(瓦西里里昂惕夫开发)的产生和发展,该账户后来成为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为满足制定政策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的统计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推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促使统计部门对资本形成进行估计,并使得政府和个人收入统计更加细致及时。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使得西方国家注意改进价格指数的统计,产生了剔除通胀对真实产出影响的统计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经济账户推广到其他国家,成为各国经济统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资料来源:卢锋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49-350,1.1国内生产总值,一、GDP的定义(一)GDP的定义阐述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等),一个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用等式可以表示为:GDP=P1*q1P2*q2Pn*qn(1.1.1)注:P代表最终产品或劳务在该年的价格,q代表产量,n代表生产了n种最终产品和劳务,1、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来参加其他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产品,如原材料、出口品等。最终产品:是指已经退出生产过程,进入消费领域的产品。2、总产值和增加值总产值:指统计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值,即销售总收入。增加值(又称附加值):指统计期内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即销售总收入与消耗的中间产品的产值之间的差额。,1.1国内生产总值,1.1国内生产总值,例如:服装生产过程的总产值与增加值(单位:美元),1.1国内生产总值,(二)GDP与GNP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收入总和。从GDP和GNP的定义可以看出,GDP的统计依据是国土原则,GNP的统计依据是国民原则。两者关系: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GNPGN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GDP注: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该国公民在外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外国公民在该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1.1国内生产总值,二、GDP的统计GDP的统计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统计方法或统计途径,常用的有支出法和收入法。(一)生产法生产法又称增值法。它是从生产的角度,按市场价格首先计算各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中的增加值,然后再将各部门的增加值相加即为统计期内的GDP。,(二)支出法用支出法统计的GDP,就是将该国在某一时期内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方面的支出额加总。1、消费(C)消费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用于购买消费品方面的支出。包括购买耐用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2、投资(I)投资是指为了维持、形成和扩充生产经营能力而对资本品的购买及组合行为。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1.1国内生产总值,1.1国内生产总值,3、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指各级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但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能计入GDP。转移支付指政府以失业保险、失业救济、抚恤金、各种困难补助及国债利息等形式对个人的一种支出。4、净出口(NX)净出口是指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或者说等于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将上述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就算的GDP可写成:GDP=C+I+G+NX(1.1.2),(三)收入法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新增总产值即GDP是由劳动、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出来的,因此,它会分解成各种要素收入。将这些要素收入全部加总并进行必要的技术调整,便可得到对应的GDP。表1-5便是以收入法统计的1996年美国的GDP(见下页),1.1国内生产总值,1.1国内生产总值,表1-5以收入法统计的1996年美国GDP,1.1国内生产总值,三、名义GDP与实际GDP(一)定义名义GDP指的是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GDP。实际GDP指的是以先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GDP。(二)换算1、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表示全社会物价水平的数量指标。常用的价格指数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和GDP缩减指数(GDPdeflator)。,(1)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各种消费品和生活服务价格的变动程度的一种经济指数。假设一个国家只有一种商品,该商品2000年的价格为每单位5元,2005年为每单位10元。以2000年为基期年,则2005年的CPI为:经济社会有许多种商品,要反映总体物价水平,则计算公式为:,1.1国内生产总值,(2)GDP缩减指数是一种反映经济社会各类型商品总体价格水平的价格指数。其计算与CPI的计算的基本原理类似,但GDP缩减指数涵盖的样本商品范围更广。2、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换算换算公式如下:,1.1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地,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1.1国内生产总值,2003-2007年中国GDP及其增长速度,注:该图直接从国家统计局网站2007年的统计公报中下载.教师每年都可从那里下载以经常更新.后面许多图与此类似.,国家统计局网站是我国GDP等经济数据的权威性、专业性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每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都会发布上一年度的GDP、GNP等许多经济数据。,一、其它核算指标的含义1、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指的是GDP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即:GDP折旧NDP2、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总和。NDP间接税NI,1.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指标,1.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指标,3、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NI公司利润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PI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去个人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这部分收入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PI个人所得税DPI,二、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局限以GDP这一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为例,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没有充分地反映所有的经济活动(1)由于GDP的统计是基于合法、公开的市场交易,那些对国民收入有重大影响的非法、非公开市场交易就无法得到反映。,1.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指标,(2)一些自给性的生产与服务、物物交换等经济活动也无法得到反映,而这些内容又确实影响着社会福利状况。2.不能真实地反映国民的福利享受状况3.没有充分地反映产品结构与质量4.没有充分地反映社会成本,1.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指标,可持续发展与GDP增长,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甚至有些资源的绝对量都较少,不能不顾资源约束去盲目地追求GDP的增长。以较为典型的2003年为例。该年我国的GDP增长9.1,该年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4,但该年的钢材消耗量2.71亿吨,占当年世界消耗总量的四分之一,煤炭消耗量15.79亿吨,占当年世界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石油消耗量占世界消耗量的7.4。讨论:(1)我国高能耗的原因。(2)GDP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应如何协调?,安监总局局长:事故损失占GDP的2,“我国一年有100万个家庭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不幸,按照一个家庭3人计算,20年中就牵涉6000万人。”在此间举行的安全万里行安全形式报告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用一组惊人的数字,向社会通报了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李毅中说,去年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约占全国GDP的2,这还不算间接的经济损失。“全国人民辛辛苦苦,才让GDP上升了8、9个百分点,结果安全事故一发生,2个百分点就没了!”资料来源:解放日报2005.6.15,一、两部门经济的收支均衡从收入的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GDP=Y=C+S从支出的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GDP=Y=C+II=S(投资恒等式),1.3国民收入的收支均衡等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支均衡从支出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为GDP=Y=C+I+G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构成为GDP=Y=C+S+TC+I+G=C+S+T,即I+G=S+T,I=S+(T-G)。,1.3国民收入的收支均衡等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支均衡从支出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构成公式为GDP=Y=C+I+G+NX。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构成公式为GDP=Y=C+S+T+NTR。C+I+G+NX=C+S+T+NTR,即I+G+NX=S+T+NTR。,1.3国民收入的收支均衡等式,练习题判断题,1、企业在任一期的存货投资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1、,2、国债和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都不应计入GDP。,2、,3、一个经济体同一期限内的GNP不一定大于GDP。,3、,4、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缩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大于同期的实际GDP。,4、,5.GDP缩减指数选用的样本商品范围比CPI的样本商品范围更广。,5.,6.一国净出口的变化会影响到该国GNP水平的变化,但不会影响到该国GDP水平的变化.,6.,7.GDP指标不能反映的某些经济活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7.,1、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NDP中包含了折旧B、GDP中包含了企业所有库存品的货币折算值C、PI中未包含公司待分配利润D、PI中未包含个人所得税,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C,2、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GDP中包含了直接税B、NDP中未包含间接税C、NI中包含公司所得税D、PI中包含了政府转移支付,2、B,3、设某国的代表性商品为甲、乙、丙三种,1995年它们的价格分别为2、5、10美元,2005年分别为6、10、30美元,它们在消费支出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20和50,1995年作为基年的价格指数为100,则2005年的CPI为A、271B、280C、460D、800,3、B,4、下列哪一项目应计入GDPA、政府补贴B、债券购买额C、旧房子的转让D、股票交易印花税,4、D,5.包含了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是A.NDPB.PIC.DPID.B和C,5.D,6.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基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年的GDP缩减指数为A.660B.150C.220D.250,6.B,教材上的计算题演算及答案,第7题:(1)项链为最终产品,GDP=40万(2)开矿阶段增值10万,银器制造阶段增值:40万-10万=30万GDP=10万+30万=40万(3)工资共计:7.5+5=12.5万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GDP=12.5+27.5=40万,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教学目的:了解消费和储蓄这两个经济变量的相关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理论。要求学生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原理。,2.1消费与储蓄,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记为:C=f(Y)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假定储蓄仅受收入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储蓄是收入的函数,记为:S=g(Y),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就是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就是储蓄占收入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就是:;由Y=C+S,2.1消费与储蓄,表2-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2.1消费与储蓄,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用公式表示就是:;,2.1消费与储蓄,因为所以有:;,2.1消费与储蓄,表2-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2.1消费与储蓄,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一)消费曲线消费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如图2-1所示。,消费曲线的代数式为:C=a+bY(2.1.1),2.1消费与储蓄,C=a+bY,450,C,Y,a,A,E,B,2003-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中国民众消费的特点,1.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所以民众的消费总体上比较谨慎.人们的储蓄愿望较强烈.2.由于收入的差距大,使得民众的消费水平、消费档次差距很大.3.总体上看,许多家庭的相当部分收入用于购买住房和子女教育消费、医疗消费等.这与我国的社会福利开支水平不够高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备有关.,2.1消费与储蓄,(二)储蓄曲线储蓄曲线是用来表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0,E,-a,Y,S,S=-a+gY,储蓄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令g为边际储蓄倾向,则上式简写为:,2.1消费与储蓄,(2.1.2),S=-agY,S=YC=Y(abY)=-a(1b)Y,(三)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对应关系,2.1消费与储蓄,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是相互对应的。,h,h,45o,C,S,o,C=a+bY,S=-a+gY,Y,Y,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虽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消费、储蓄可能会呈现表2-3中的情形。,2.1消费与储蓄,表2-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情况表,2.1消费与储蓄,(二)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1消费与储蓄,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条件下,平均消费倾向也会递减。因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还可以从几何图上得到说明。,C,o,A,B,C=a+bY,Y1,Y2,Y,六、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一)短期消费函数C=abY,2.1消费与储蓄,(二)长期消费函数C=Y一般将C=a+bY形式的消费函数称为短期消费函数,C=Y形式的消费函数称为长期消费函数。,C=Y,450,Y,C,(三)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关系,2.1消费与储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瑟斯密塞斯认为,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本来是不成比例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消费与收入呈现出同比例变动的特征,即APC显示出基本不变的稳定性。,C=Y,C1,C2,C3,Ca,Ca,Cb,Cc,C,Y,Y1,Y2,Y3,七、其它消费函数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森贝里提出。其主要论点是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其论点可归纳为:1、消费的“示范效应”。2、消费的“棘轮效应”,2.1消费与储蓄,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容易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却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费者当前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意义上的收入水平。,Y,C,C=Y,Cs2,Cs1,C1,C2,Ct1,Yt1,Y1,Y2,(二)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里安尼提出来的,他认为,消费者的收入及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同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有关。消费者会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规划他们的消费开支,以求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由于在短期中人们的财富存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在长期中,人们的财富存量是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且两者之间一般存在某种比例关系,这样,平均消费倾向就可能变成常数,即固定不变。,2.1消费与储蓄,莫迪里安尼简介,莫迪里安尼(1918)长期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经济学流派上属于拥护凯恩斯主义的新古典综合派。他除了在消费函数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外,还在公司财务研究领域与米勒教授共同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1985年因其在这两方面的重要理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三)持久收入消费函数理论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当前收入或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预期的、有获取保障的、稳定的长期性收入。从长期来看,只有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稳定的函数关系,持久消费且与持久收入之间有一固定比率.,2.1消费与储蓄,弗里德曼(19122006)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至今获该奖项最多的大学是芝加哥大学(至今“出产”美国总统最多的大学是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的传统是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并以对货币问题的深入研究而著称。现代货币主义有时也成为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引以为豪的是一座大厦(西尔斯大厦,地上110层,美国最高建筑)、一支球队(芝加哥公牛队,乔丹曾在该队效力)、一所大学(芝加哥大学)。,小资料,八、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理论的简要总结上述理论都是假设收入为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其它因素既定不变。实际上,除了收入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如:1、利率。2、价格。货币幻觉(moneyillusion),即有的人只注意到货币收入的提高而忽略了物价的相应上升,误以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增加消费,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上升;另一些人则可能只注意到物价的上升而忽略了货币收入的相应提高,从而减少消费,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下降。,2.1消费与储蓄,3、金融资产。人们通常把这种由于市场情况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财富的增减,进而对消费者的消费产生的影响称为财富效应。理论上在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时(下一节),实际上是在讨论短期或某一特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决定时,一般假定消费仅受收入的影响,而且仍运用C=a+bY形式的消费函数,即短期消费函数。,李大胆买别墅,2004年,上海的房价不断攀升,买房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李大胆在一家合资企业当职员,月薪4000元左右,加上夫人的薪水,家庭月收入8000元左右。由于工作及成家不久,也没有什么积蓄。按照李大胆家的收入和当时的生活费用开支,他们是很难去购置昂贵新房的,而且现在住的一室一厅也可以凑合着供小两口居住。但李大胆周边的同事及亲朋好友都纷纷购置至少三室两厅的新房,或正摩拳擦掌地准备买房,这使得李大胆也跃跃欲试。李大胆对其妻说:“亲朋好友及同事都买了房,我们不买,不显得我们太没本事了吗?如果现在不买,今后买会更贵,因为看这架势,房价不会跌。我们也没必要担心买房贷款的压力,根据我单位的情况和我的能力、学位,估计一、二年后就会升为部门主,管,到时薪水会上一个等级。我们在哪一方面也不比别人差。目前的困难只是我们参加工作不久的原因。这一辈子难道还买不起一套高档住房?”他的说法得到了妻子的赞同。于是他们贷款在高档住宅区买了一套面积300平米的别墅。讨论:1、促使李大胆买房的因素有哪些?2、李大胆的买房行为体现了哪些消费函数理论?,李大胆买别墅,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收入和支出相等(也可理解为全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联立方程:解联立方程,求得均衡国民收入为:,2.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2.1),(2.2.2),均衡收入的决定还可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一)消费与投资曲线表示,2.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A,B,E,F,Y1,Y,Y,C,I,C,C+I,(二)投资与储蓄曲线表示,2.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S,I,0,E,S,Y,I,Y,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通过联立方程组:C=ab(YTO+TR)(2.2.5)C=ab(1-t)Y+TR(2.2.6)C=ab(1-t)YTO+TR=abTO+bTR+b(1-t)Y(2.2.7),2.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2.8),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收支均衡方程式,有求得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为,2.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2.10),(2.2.9),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就是指投资的变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以KI代表投资乘数,有:,2.3乘数原理,(2.3.3),房地产业的投资乘数,建房,装潢队,钢厂,购买钢材,新住户装潢,水泥厂,空调,买水泥,玻璃,职工,钢铁厂职工收入提高,消费品,灯具,厨具,地板,涂料,新住户买家电,钢材设备,铁矿石,据估计,房地产业投资乘数一般在2.5-3.5之间。,二、政府购买乘数这一乘数表示政府购买的变动对于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以KG代表政府购买乘数,有,2.3乘数原理,(2.3.4),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这一乘数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以KTR代表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2.3乘数原理,(2.3.6),四、税收乘数这一乘数表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以KT代表税收乘数,有,2.3乘数原理,(2.3.8),五、考虑税收因素后的乘数考虑税收因素后,KI、KTR、KT可表示为:,2.3乘数原理,(2.3.9),(2.3.10),(2.3.11),六、平衡预算乘数以K代表平衡预算乘数,则该式表明,政府如果等额地增加购买和税收,对于国民收入具有倍数扩张作用,反之亦然。,2.3乘数原理,(2.3.12),七、对外贸易乘数这一乘数表示的是出口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对外贸易乘数可表示为:,2.3乘数原理,(2.3.14),在开放经济条件下,KI、KTR、KT可表示为:,2.3乘数原理,(2.3.15),(2.3.17),(2.3.16),练习题判断题,1、定量税的增加会减小总支出曲线在纵轴(代表总支出)上的截距。,1、,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不一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递减。,2、,3、两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并不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消费数额的减少。,4.,5.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可以推论,MPC高时,恩格尔系数必较低。,5.,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下述哪种消费函数论最不易用以说明申请较多货款来购房的行为?A、相对收入B、绝对收入C、生命周期D、持久收入,1、B,2、消费曲线的斜率与以下哪一项直接相关?A、平均消费倾向B、平均储蓄倾向C、边际储蓄倾向D、需求的收入弹性。,2、C,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投资乘数理论?A、I的减少会引起Y的倍数减少B、KI的计算以MPC递减为假定前提C、KI与MPC正相关D、C最终趋近于零,3、B,4、就同一时期的某经济体而言,其乘数之间一般存在如下关系A、税收乘数大于政府购买乘数B、投资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C、转移支付乘数大于投资乘数D、税收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4、B,5、投资乘数效应的产生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所有生产厂商均没有大量库存品B、初始投资全部转化为消费C、消费增量不断趋于减少D、收入增量不断趋于减少,5、B,6.消费曲线的斜率决定于A.MPC和APCB.MPC和APSC.MPC和MPSD.APC和MPS,6.C,7.MPC递减意味着A.MPS递减B.消费额减少C.APS递减D.产品滞销的可能性递增,7.D,8.如果以KW代表对外贸易乘数,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边际消费倾向与KW正相关B.税率与KW负相关C.边际进口倾向与KW负相关D.政府转移支付与KW正相关,8.D,9.如果MPS为负,那么AMPC大于1BMPC等于1CMPC小于1DMPC与MPS之和小于1,9.A,10.弗里德曼认为,下述哪一项中包含的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关联性?A.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B.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C.持久收入与持久消费D.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10.C,11.假设某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进口倾向为0.2,比例税率为0.1,则该经济体的转移支付乘数为A.3/2B.1/0.1C.1/0.6D.18/7,11.C,教材上的计算题演算及答案,第7题:C=a+bY=50+Y=50+Y由C+I=Y,得:50+Y+70=YY=180亿收入缺口为:540-180=360,700500,1950700,1,3,1,3,KI=1.5,1,1b,1,11/3,360=1.5II=240,第8题:,教学目的:了解投资的决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要求学生掌握IS曲线、LM曲线及IS-LM模型。,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3.1投资的决定,一、投资与投资结构经济学上的投资指为了维持、形成和扩充生产经营能力而对资本品的购买及组合行为,它意味着资本存量的增加。投资是流量,资本是存量。投资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和住宅投资构成。从另一角度,投资还可分为净投资、重置投资和总投资。,二、投资的决定因素(一)现值与贴现率设某项投资第i年的预期收益为Ri,投资收益期为n年,n年后资本品的残值为T,贴现率为r,则所有预期收益和残值的现值之和为:,3.1投资的决定,(二)资本边际效率与预期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MEC),又称为预期利润率,即为使得等式(3.1.2)右边所表示的投资产生的所有预期收益和资本残值的现值之和等于该投资所购买的资本品总市值时的贴现率r。,3.1投资的决定,(三)投资决策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的评估和选择,通常采用净现值(NPV)法。净现值的公式如下:,3.1投资的决定,3.1投资的决定,由于,注:为预期利润率,若r,NPV大于零,企业应该投资;若r,NPV小于零,企业不应投资;若r,NPV等于零。,3.1投资的决定,三、投资需求曲线投资需求函数表示为:,投资需求曲线如图3-1所示。,0,I=e-dr,I,r,3.1投资的决定,除了利率这一基本因素以外,投资还受到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国民收入的提高、企业税收的增加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1,3,2,r1,I1,I2,我国投资与利率的反向关系(来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证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年期贷款利率,3.1投资的决定,四、托宾的“q”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托宾提出了股票价格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他将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重置成本之比称为q,即q=企业的股票总市值/新建造相同企业的总成本。若q1,说明新建企业比购买既存企业更便宜。q越大,投资需求就会越大。,一、IS曲线的推导(一)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表示的是投资等于储蓄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r,I,S,Y,I=S,S=(Y),I=(r),IS曲线,r1,I1,S1,Y1,A,B,r2,I2,S2,Y2,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凡是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与利率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如A点。凡是位于IS曲线左边的收入与利率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如B点。,图3-4产品市场的失衡及调整,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对IS曲线的推导,还可用代数方法。联立方程组:,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三)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I+G,I+G,S+T,S+T,Y,r,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下面推导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方程式。建立方程组如下:,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四)四部门经济的IS曲线,二、IS曲线的移动1、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边移动,如图所示。反之,政府支出的减少使IS曲线左移。,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2、净出口、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使IS曲线右移;反之,IS曲线则左移。,IS1,IS2,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3、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即d值的增大,使IS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反之,IS曲线将变得更加陡峭。如图中的IS1变成IS2。,IS1,IS2,4、边际消费倾向越大,IS曲线越平坦;反之,IS曲线将更加陡峭。5、定量税增加,使IS曲线左移;反之,曲线右移。6、税率降低,使IS曲线更为平坦;反之,曲线更为陡峭。,3.2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一、货币供给(一)货币存量的层次货币存量一般分为M1、M2及M3。M1又称交易货币,它包括各种实际用于交易的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或称通货(硬币+纸币)+支票账户存款(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及其它支票存款)。M2又称为广义货币,它包括了M1,以及流动性较差、不能直接用作支付工具,如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个人持有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M3包括M2以及流动性更差、不能随时取出的大额定期存款、机构性货币市场互助基金、金融债券等。2007年末,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40.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高3.5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低0.6个百分点。全年累计现金净投放330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62亿元。资料来源: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二)货币存量与金融创新方兴未艾的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与非货币资产的界限趋于模糊。金融创新指的是金融体系内的制度变革和金融技术进步。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出现是金融创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三)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其主要业务失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其具有三项基本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二、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指的是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简言之,就是人们的持币要求。(一)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交易需求就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日常的交易或日常的经济往来而持有货币。,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二)货币的预防需求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未来不确定的各种意外支出而持有货币。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一般统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L1),它是收入的增函数。记为:L1=f(Y)=kY(3.3.1),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三)货币的投机需求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以获利而产生的持币要求。货币的投机需求(L2)与收入无关,仅为利率的减函数。记为:L2=g(r)=uhr(3.3.2),当利率极低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无穷大。这种情况被成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r,r0,L2=(r),L2,(四)货币的总需求以L代表货币的总需求,有:LL1L2=f(Y)g(r)货币的总需求曲线是表示货币总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B,D,E,F,L,r,A,o,L2,L1,L,BF=BE+BD,EF=BD,货币需求函数为:LL1L2=kYuhr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名义货币需求函数为:,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3.3.6),(3.3.4),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五)货币供求的均衡,r,L,L,M,Ma,Mb,Mc,3.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六)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会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也会随利率上升而减少。他提出的著名的“平方根法则”,即用于交易的最优的平均现金持有量为:,一、LM曲线的推导,3.4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条件下的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L2=g(r),r1,r2,L2a,L2b,L1b,L1a,H,N,E,F,Y2,Y1,L1=(Y),A,B,LM曲线,3.4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图3-12货币市场的失衡及调整,凡是位于LM曲线右边的收入与利率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凡是位于LM曲线左边的收入与利率组合,都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3.4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由ML(kYuhr)P可推出LM曲线代数式为:,3.4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二、LM曲线的二个特殊区域,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Y,r,3.4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三、LM曲线的移动1、货币数量的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货币数量的减少,LM曲线左移。因为,在LM曲线的代数式中,h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hP。如果社会平均价格水平下降(譬如,可以假设原来的价格指数为1,现在的价格指数可能为0.7),从而存在hhP。如果社会平均价格水平上升,就会存在hhP。在hhP的情况下,由于一般存在Mu,可能有,如;也可能有,如。,h,u,hP,M,4,3,9,5,h,u,hP,M,8,3,9,5,在的条件下,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段的虚拟延伸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正值,也就是这样的虚拟延伸线交纵轴为原点以上。这时,货币数量的增加即M的增大,也就是LM曲线虚拟延伸线的正截距的减小,LM曲线右移。,h,u,hP,M,LM1,LM2,Y,r,0.001%,0.002%,在的条件下,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段的虚拟延伸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负值,也就是这样的虚拟延伸线交纵轴为原点以下。这时,货币数量的增加即M的增大,也就是LM曲线虚拟延伸线的负截距绝对值的增大,LM曲线右移。,h,u,hP,M,0,Y,r,LM1,LM2,2、价格水平的提高,使LM曲线左移;反之,则右移。,LM1,LM2,3.4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即h值的增大,使LM曲线趋于平坦。反之亦然。,4、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提高,即k值的增大,使LM曲线趋于陡峭。反之亦然。,整理后可得到两个市场共同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一、均衡国民收入联立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式:,3.5两市场共同均衡时的国民收入,(3.5.1),3.5两市场共同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机制,A,B,C,D,F,E,Y,IS,LM,r,IS,LM,IS,LM,IS,LM,IS,LM,三、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IS曲线右移,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这将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均衡利率提高。如图3-17所示。,3.5两市场共同均衡时的国民收入,r1,r2,IS1,IS2,LM,Y1,Y2,1、目前在我国,客户存入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列入广义货币M2的范围。,练习题判断题,1、,2、从利率变动的实际效应来看,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居民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一般比美国要高。,2、,3、三部门经济中,仅增加政府转移支付(TR),则IS曲线垂直上移距离为TR/d。,3、,4、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4、,5.托宾认为当其所说的q大于1时,新的投资便会发生。,5.,6.Iedr中的d为投资对于利率变动的影响系数。,6.,7.一项投资有收益,并不能说明该投资一定是值得的.,7.,8.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越发达,该国民众的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越小.,8.,9.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发生变化,则IS曲线的斜率和在纵轴上的截距都会变化.,9.,10.如果社会平均价格水平发生变化,则LM曲线的斜率也会变化.,10.,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IS曲线与LM曲线在平面图上将空间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左边区域中A、IS及LMB、IS及LMC、IS及LMD、IS及LM,1、D,2、边际储蓄倾向提高会使IS曲线A、斜率的绝对值变大B、斜率的绝对值变小C、右移D、左移,2、A,3、定量税减少会使IS曲线A、斜率的绝对值变大B、斜率的绝对值变小C、右移D、左移,3、C,4、比例税率提高会使IS曲线A、斜率的绝对值变大B、斜率的绝对值变小C、右移D、左移,4、A,5、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降低会使LM曲线A、左移B、右移C、更平坦D、更陡峭,5、D,6、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降低会使LM曲线A、左移B、右移C、更平坦D、更陡峭,6、C,7、物价总水平的降低会使LM曲线A、左移B、右移C、更平坦D、更陡峭,7、B,8、IS曲线是哪二个变量的组合关系的轨迹?A、投资与储蓄B、利率与投资C、利率与储蓄D、利率与国民收入,8、D,9、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IS曲线A、右移B、左移C、斜率的绝对值变小D、斜率的绝对值变大,9、A,10、货币供给减少会使LM曲线A、右移B、左移C、斜率变小D、斜率变大,10、B,11、一般将货币的投机需求视作下列哪一变量的函数?A、利率B、投资C、收入D、准备金率,11、A,12.哪一项会使IS曲线更为陡峭?A.政府转移支付提高B.边际消费倾向提高C.税率提高D.定量税降低,12.C,教材上的计算题演算及答案,第6题:,第7题:,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及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4.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用AD代表总需求,有:AD=C+I+G+NX,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与形态,总需求曲线可以由模型中的均衡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导出。,4.1总需求曲线,r,Y,Y,P,AD,LM1,LM2,IS,二、总需求曲线形态的决定(一)实际资产效应价格水平的上涨,金融资产的名义数量未变,但以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资产的数量会减少,人们会减少消费。反过来,价格水平下降,人们会增加消费。因此,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1总需求曲线,(二)利率效应价格的上升会导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减少。反过来,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增加,使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三)进出口效应一国价格的上升,使得该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即净出口会减少,也使得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1总需求曲线,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一)消费需求的变动消费需求增加,AD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4.1总需求曲线,(二)投资需求的变动投资需求增加,AD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Y,P,AD,2003-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三)政府支出的变动政府支出增加,AD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四)净出口需求的变动净出口增加,AD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4.1总需求曲线,2003-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当前我国政府购买高水平的主要表现,政府购买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的政府购买水平居高难下,主要体现在:1.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较多,有着较强烈的投资冲动.2.许多地方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公款消费现象严重.3.机构膨胀现象较突出,带来了政府支出的增加.,总供给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经济社会中的所有企业所愿意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总供给(AS)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4.2总供给曲线,4.2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与劳动市场以Y代表总产量或总供给,N代表总就业量,代表短期内既定的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则宏观生产函数或总量生产函数为:,Y=(N,K),N,Y,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总供给主要由全社会的就业总量决定,而就业总量又是由劳动要素市场的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共同决定。,4.2总供给曲线,w/P,Nd,Ns,N,二、长期总供给曲线(一)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含义,古典经济学认为当工资、价格具有完全的伸缩性时,AS曲线垂直于横轴,如图4-5所示。这时的AS曲线被成为LAS,它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4.2总供给曲线,LAS,Y,P,(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方法推导,4.2总供给曲线,P,w/P,w0,w1,A,B,P2,P1,W0/P2,W0/P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LAS,Y,N,w/P,P,P0,W0/P0,凯恩斯认为在经济社会存在大量资本设备闲置的条件下,AS曲线表现为某一不变价格时的水平线。一旦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AS曲线便转变为垂直形。,4.2总供给曲线,三、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资本设备闲置假说,P,LAS,Y,Y,SAS,(二)工资刚性假说由于行业工会力量强大,降低货币工资将会遭到工会的强烈反对而难以实施,因而货币工资呈现出只能提,高而无法下降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工资刚性。P就业量,4.2总供给曲线,实际工资,Y,SAS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SAS,Y,P,(三)工资粘性假说工资粘性是指货币工资水平较为稳定,其变动很缓慢。工资粘性对总供给的作用机制如下:(1)工资粘性使在价格水平上升时降低了实际工资,劳动成本降低。(2)劳动成本降低促使企业增加雇佣工人,社会就业总量增加。(3)就业总量的增加提高了总供给。即总供给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S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2总供给曲线,(四)货币幻觉假说当物价水平提高后,劳动市场上的货币工资也常常会提高。由于工人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会误以为实际工资提高了,便会增加劳动供给。而企业了解到货币工资的上升幅度低于物价的上升幅度,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降低,便增加劳动投入。这使得全社会的就业量和总供给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即S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2总供给曲线,四、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一)LAS曲线的移动,经济社会中人口(劳动力)的增加、资本存量的增加、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瓶车保险知识培训课件
- (单元培优卷)第4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电焊电极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西城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E3-ligase-Ligand-66-生命科学试剂-MCE
- 3-4-Dimethylidenehexanedioyl-CoA-3-4-Dimethylidenehexanedi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偏瘫康复考试题及答案
- 保健品考试题及答案
- 木材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器电流热效应课件
- DB1507∕T 107-2024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 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清单
-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 《胃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星巴克劳动合同范本
- SJ∕T 11614-2016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规范
- 绿化种植工程合同范本
- 小学校本教材《中草药的认识》(中学也可用)
- (高清版)JTGT 3610-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初中英语单词表大全(2182个带音标)
- 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