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隧道进口风险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1页
高兴隧道进口风险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2页
高兴隧道进口风险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3页
高兴隧道进口风险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4页
高兴隧道进口风险应急救援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五局贵广铁路GGTJ-3标指挥部第二项目部(GGTJ-3标五公司施工段D3K202+127.5DK217+160)高兴隧道进口风险应急救援预案编 制: 李忠明 审 核: 朱东平审 批: 叶 黔中铁五局贵广铁路指挥部第二项目部2010年5月高兴隧道进口风险应急救援预案本项目自2008年12月进场以来,高度重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编制了一系列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在施工现场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加强事故预防措施,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培训,提高了项目事故预防能力,使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环水保处于可控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根据一年来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项目施工实际特点,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希望各单位认真进行落实和演练,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即能迅速调动应急预防抢救小组,正确有效地实施应急响应预案。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作出应急准备和响应,使其发生时能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或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从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高自防自救意识。由我部施工的高兴隧道,为重点控制性工程,被贵广公司列入为贵广铁路全线52个重点工程之一,全长8986米,其中由隧道二队承担进口端2304米的施工任务。进口覆土较薄但风化层厚,线路位于两个断层之间,围岩整体状况较差,洞身地下水赋存条件良好;进口段级围岩洞长1300m,级围岩585m,级围岩419m,目前进入级围岩施工段,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坍塌等安全事故。为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科学,合理的处置各种突发事故,特制定本预案。一、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加强管理。项目部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制,落实逐级负责制度,保证信息传递快捷、畅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参建单位和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基础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3、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项目部为主体、各架子队相互协同的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依靠局指挥部、有关地方政府,充分动员和发挥所有参建单位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组织机构及责权项目部成立高兴隧道进口风险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如下:1、项目部应急预防领导小组及施工架子队应急预防领导分组(1)项目部应急预防领导小组组长:经理叶黔副组长:党工委书记李志和、副经理李江、吴辉育、吕建秋、总工程师朱东平、安全总监兼安质部长李忠明组员: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长张伯湘、工程部副部长张世文、调度王先康、机物部刘楚良、综合部姚文全、试验室沈洲、财务部刘沈阳、合同部阳家明、地亩郭里、隧道二队鲍春辉、机械服务站李宝成。(2)架子队应急预防领导分组组 长:队长鲍春辉组 员:副队长梁明松、曾晓金,党支部书记陈彬,专职安全员张义东、技术主管夏俊勇、材料主管李淑义,机电主管杨成奎,测量主管魏建,试验员刘权,调度宋园,医务员刘淼,施工员漆新郑、邓兵、赵中侨、许以泽、唐志平、邓火林值班室设在项目部综合部,值班电话立以项目经理叶黔为处理应急事故和灾害的领导指挥机构;通讯联络组由姚文全、王先康负责;救援救灾组由李江、吕建秋、李忠明负责;救灾物资和设备调配组由吴辉育、刘楚良、刘沈阳负责;医疗抢救组由张世文、沈洲、刘淼负责;警戒保卫组由李志和、阳家明负责。技术支持组由朱东平、张伯湘负责。2、应急预防领导小(分)组责权1)、小组组长全面领导应急预防小组的工作,统一指挥应急响应工作,并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配。2)、小组副组长总体协调各部门在紧急应变中的分工协作和响应中的统一指挥调度。3)、小组成员服从组长、副组长及其委托人的指挥,按本方案规定积极实施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4)、安质部主控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日常应急预防工作,参与紧急应变过程并作好紧急事故处理记录;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等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5)、工程部监督检查有关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变预案的实施情况;协助安质部做好应急救援预案。6)、机物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并督促使用单位对其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在紧急应变过程中指导相关部门提供必需的机具设备和物资。对火工品、有毒化学物的贮存、发放、使用等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7)、综合部负责全项目部急性中毒、流行性疾病应变预案,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单位(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消毒,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负责项目部生活区火灾应急方案;负责紧急应变的善后处理。8)、医务室负责事故时的止血、包扎、急救,负责人员的自救、护理培训。9)、分组组长直接领导本架子队应急救援分组的工作,指挥本队施工范围内的应急工作,对本队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配;服从小组组长、小组副组长统一指挥;服从小组组长调配协助其它架子队或指挥部机关完成应急预防工作。10)、组员总体协调本项目部应急小组紧急应变中的分工协作和响应中的统一指挥调度。三、应急预案的培训、落实与演练1、项目部由安质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学习应急预案,以理解其职责和了解、掌握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程序。2、各相关部门应按应急预案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源、设施,作好应急准备。3、可行时,对应急响应的设施、设备、工具和程序进行试验或演习,以评审其有效性,需要时进行补充、修改,并填写应急救援小组活动记录,予以保存。4、工程部、安质部、机电、物资部门、综合部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相应的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5、检查结果应予记录,填写应急准备情况检查记录,并保存;对发现问题的处置,按不符合处置与纠正或预防措施报告执行。四、事故重点部位高兴隧道进口洞口作业,高边坡作业,洞身开挖、初支、出碴、仰拱、衬砌、防排水作业等。五、应急处理程序报警救治伤员(若有)维护现场调查及协助调查 善后处理。紧急事故发生上报综合部或安质部抢险领导小组抢险方案确定物资、设备到位进行抢险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上报局指、监理、设计院、业主及地方安全监督部门人员伤亡六、应急工作要求1、相关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整体配合、协同作战、有条不紊、忙而不乱。2必须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数量充足、状态良好,保证遇到突发事件时各项救援工作正常运转。3、各应急小组成员必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熟练掌握防护技能。4、项目部及作业队安全领导小组必备的资料与设施:1)、数量足够的内线和外线电话、或其它通讯设备;2)、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状态、使用方法、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3)、各专业小组人员联络方式、现场员工名单表。4)、上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急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七、应急救援物资1、物资、机械、工具、人员准备(1)坍塌事故:高压水管(300m以上)、高压风管(300m以上)、安全隔离绳(1000m)运输车辆(10台)、50装载机(2台)、挖掘机(2台)、100铸铁管(120m以上)、口哨(20个)、电话(2部)、移动电话(20部)、对讲机(10部)、急救人员(10人)、急救箱(10个)、抢救人员(100人)、机动人员(100人)(2)爆炸事故:灭火器(30瓶)、消防灭火砂(300 m3以上)、15KW抽水机(2台以上)、高压水管(300m以上)、安全隔离绳(1000m)运输车辆(10台)、口哨(20个)、电话(2部)、移动电话(20部)、对讲机(10部)、急救人员(10人)、急救箱(10个)、灭火人员(100人)、机动人员(100人)(3)机械伤害事故:口哨(10只)、对讲机(2对)、手机(20部)、货车(5台)、装载机2台、急救箱(2个)、简易担架、医务人员(2人)、各类人员(20以上)。(4)运输事故:口哨(10只)、对讲机(2对)、手机(20部)、货车(5台)、50装载机2台、急救箱(2个)、简易担架、医务人员(2人)、各类人员(20以上)。(5)电、火、气体事故:50装载机(2台)、挖掘机(2台)、运输车辆(15台)、200铸铁管(400m以上)、电线(500m)、注浆机(5台)、水泥(50吨)、口哨(20个)、电话(2部)、移动电话(20部)、对讲机(10部)、草袋(2000只以上)、100木桩(500根)、铁锹(100把)、簸箕(100担以上)、扁担(100根以上)、8磅铁锤(50把)、砂(1000 m3)、急救人员(15人)、急救箱(15个)、5m绝缘杆4根、单架10付、急救车(2辆)、抢救人员(100人)、机动人员(100人)。2、应急器材及应急辅助设施:(1)应急灯:每100-200米1个,断电时能够提供照明及逃生的方向。隧道曲线半径较小时可适当加大设置密度。(2)救生圈(衣):根据掌子面作业最多人数按1:1配置。(3)逃生绳:逃生绳布设必须标准规范,安全牢固。(4)逃生登高架:每隔300米设置一个,必须固定、牢固。(5)安全逃生指示灯指示牌:挂设于安全逃生横通道口,并配备灯光显示方向,指示灯(牌)必须清楚、醒目。(6)声光报警系统:确保报警系统正常工作,相临工作面联动报警,日常作业时值班安全员随身携带遥控报警器,随时做好发出警报命令的准备。报警器安装在距离掌子面最近的二衬上。(7)施工电缆加固工作:施工电缆必须进行加固和漏电保护装置,在紧急情况下,施工电缆能起到逃生的辅助作用。(8)视频监控及通讯系统: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关键作业面如掌子面实施动态监控,并对监控系统进行经常性维护。视频监控器必须在距离掌子面最近的二衬附近,不满足距离的必须尽快移动。八、应急物资储备:以上应急物资隧道二队料库保证随时储备,并统一存放和保管,其它必备物资应保持社会上物资供应渠道(电话联系),随时确保供应。常用物资如水泥、黄沙、石灰、麻袋、铁丝、安全帽、安全带、切割机、气焊设备、小型电动工具、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靴、手电筒、口哨、高压水管、高压风管、安全隔离绳等。必须数量充足,满足应急要求,急救药箱、口罩、担架及各类外伤救护用品由项目部医务所配备。项目部自备小车,或报120急救车救助、运输车辆、工程机械现场作业场所已配备。应急物资储备主责部门为项目部物资部,作业队材料库对物资储备情况及时进行反馈,随时随地保证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充足、齐全,满足应急要求。九、紧急应变步骤: 1、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1)事故报警在隧道内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值班人员应立即按响声光报警系统装置及大声呼喊“出事啦,快来人救命呀”等报警提示。现场所有人员听到报警信号后,应马上停止工作,有组织的从逃生通道全部撤出,并清点施工人数。2)事故报告当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值班员或事发现场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作业队安全员或施工队队长,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抢救。安全员或队长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项目部安质部或综合部报告,并将事故情况作简要报告,同时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项目部根据事故情况逐级向上级报告。3)现场保护作业队和现场救援人员应严格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相关部门赶往现场做出处理,同时做好警戒保卫和治安工作。2、指挥与控制1)项目部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态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救援程序,如需要,则立即召集应急领导小组商议,按应急救援程序组织实施,要求各专业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救援。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制定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不能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的,必须委派一名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或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启动应急系统,控制事态发展。救援救灾组负责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是否还有发生事故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由救援救灾组组长向项目经理请示汇报,批准后组织实施。技术支持组和救援救灾组共同商讨抢救方案,并对现场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确保救援方案顺利进行。通讯联络组负责向就近急救中心和地方防疫站报警求救并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警戒保卫组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并不准闲人靠近,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至收到明确解除指令。救灾物资和设备调配组提供合格的救援物资及设备,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及生活物资的供给。医疗抢险组在外部救援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确保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救护。现场急救措施:1)、隧道坍塌事故当发生人员伤亡时,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工作,救援时必须2人以上进行防护,在确保救援人员无生命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若坍塌继续无法救援时,则在安全位置守侯待命,以便及时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坍塌损害进一步扩大。塌方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两种严重的后果:一是土埋窒息,迅速造成死亡;二是土方石块压埋肢体,引起挤压综合证。石块土方压埋肢体时间较长,大腿等肌肉丰满处细胞易坏死,产生有毒物资,人一旦被救出,肢体重压解除,毒素就进入血液循环,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表现为伤部边缘出现红斑,肢体肿胀,伤员口干舌燥,恶心呕吐,厌食、烦躁乱动,因此,发现塌方要及时抢救。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时,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抢救全身被土埋者,根据伤员所处的方向,确定部位,先挖去其头部的土物,使被埋者尽量露出头部,迅速清洁其口、鼻周围的泥土,保持呼吸畅通,进行口对口呼气,然后再挖出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呼吸、心脏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对各种外伤进行现场处理。如果局部肢体受挤压,在局部解除压力后,应立即用夹板将伤肢牢牢地固定住,严禁不必要的肢体活动,伤部应暴露在凉爽空气中。2)、隧道爆炸事故当发生人员伤亡时,首先检查伤员受伤情况,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设法清除气管内的尘土、沙石,防止发生窒息。神志不清者头侧卧,体质呼吸道通畅。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已发生心脏和肺的损伤时,慎重应用心脏按压技术。 就地取材,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伤员注意保持脊柱损伤病人的水平位置,以防止移位而发生截瘫。3)、隧道机械伤害事故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作业队负责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值勤人员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4)、隧道运输事故隧道内发生运输事故,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事故抢救,利用各种工具,设备将伤员救出,并保护事故现场。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伤势严重应立即转送至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5)、隧道电、火、气体事故 如遇到电、火、不明气体发生危害,现场人员应按以下方法避灾抢救:隧道内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或用干燥的木棒或绝缘物挑开身上的电源,关闭开关。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急救时需要耐心,防止“假死”现象,并且不要打强心针。 隧道内发生火灾,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势大小,并迅速向外发出信号。及时利用现场消防器材灭火,控制火势大小,组织人员撤退出火区。如火势不能扑灭,应急时向所在地消防机关“119”报警,寻求帮助。隧道内发现不明气体,应及时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有人受到有毒气体伤害,应将其运至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区,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时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停止但心脏仍跳动,要立即着搓摩他的皮肤,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脏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因二氧化碳等窒息,情况不严重时,抬至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搓摩后进行人工呼吸。情况严重时应立即拨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及医院打电话抢救。3、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封闭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由项目经理召集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和发生事故作业队相关同志进行事故调查,及时对本事件进行初始评估,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对发生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指导下步工作开展。技术支持组进行事故现场评审,分析事故的发展趋势。组织技术人员制定恢复生产方案。向公司、局指挥部安质部书面汇报事故调查、处理的意见。十、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抢险救援结束后,由项目部经理主持、项目部各部门及发生事故架子队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参加的恢复生产会,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下部恢复生产应采取的安全、文明、质量等施工措施和管理措施。项目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恢复生产:1、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对受害人或受害单位进行领导慰问或团体慰问。对良性事迹加强报道。2、严格落实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学习应急预案,以作业队队长为中心,将创优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班组,责任到人,从单位工程到分部、分项直至工序。3、健全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管理,建立矩阵管理。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整个项目部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各部室、各作业队充分发挥管理的机能、职能和人的作用。4、依据安全、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制定安全、质量检查计划制度,形成安全、质量管理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5、做好技术、试验、测量、机械、施工工艺、后勤等各项保证工作。6、确保设计、施工方案可行,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利用现场存有的机械、设备和材料。7、及时调用后备人员和机械设备,补充到该工区,进行生产恢复,尽快达到生产正常。抢险结束和生产恢复后,对应急预案的整个过程进行评审、分析和总结,找出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评审及修订,使以后的应急预案更加成熟,遇到紧急情况等能处理及时,将安全、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底限度。十一、隧道事故预防1、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意识与能力加强施工人员对隧道常见事故的认识,了解各种事故的成因、发生途径和突发前兆,牢固树立防范、预防和保护意识;组织学习与培训,掌握各种预防技术和处理技术,提高对隧道紧急突发事件的预防能力、应急能力和处理能力。2、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施工过程中要详细了解工程地质资料,掌握地质成因、组成方式、断层规模、风化槽范围以及地质变化趋势等,采取掌子面地质预报。3、超前预加固根据地质预报成果,对不良地质段或存在安全隐患地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加固。4、采取减震控制爆破开挖在软弱围岩和不良地质段进行开挖爆破时,必须采用减震控制爆破技术,严格控制爆破规模,遵循“短进尺、少装药、多段别、弱爆破”的原则,科学谨慎地进行爆破设计。5、加强监测进行各种地质灾害监测,尤其在级围岩段以及超前地质预报显示存在断层、溶洞、蓄水层、砂(沙)层、淤泥带等不良地质段,还须加强断层破碎带塌方、突水、涌泥(沙)等地质灾害监测。6、严格管理,科学施工加强隧道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严格按标准、规范作业。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外部应急救援电话一览表表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职务手机号短号座机号单位1叶黔项目经理15185792637661435项目部2李志和党工委书记15085215217661442项目部3吕建秋副经理15185795635661434项目部4吴育辉副经目部5李江副经目部6朱东平总工程师15186900666661438项目部7谌坚副总工程目部8阳家明合同目部9姚文全办公室主任151857957116614306657036项目部10刘沈阳财务部部长137085577216620796657033项目部11张伯湘工程部部长151868006856625936657032项目部12李忠明安质部部长150852045496614916657032项目部13沈洲实验室主任158851276756614436657035项目部14王先康调度151856432776636626657037项目部15郭里地亩主任150856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