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习题集与个人师德小结3篇.doc_第1页
卫生毒理学习题集与个人师德小结3篇.doc_第2页
卫生毒理学习题集与个人师德小结3篇.doc_第3页
卫生毒理学习题集与个人师德小结3篇.doc_第4页
卫生毒理学习题集与个人师德小结3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毒理学习题集与个人师德小结3篇个人师德小结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我理解为“师魂”。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而师德的魅力恰恰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特此为从教标准认真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要十不准”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从思想上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学生: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可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我都做到言行一致、严格要求、尊重和信任,了解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二、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求回报的快乐,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这是我的工作信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身正为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三、具有广博的知识:学高为师,做一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自费订阅有关的专业书籍,报刊,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网络知识等。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学生予扶危定倾。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我一定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这半亩方田里勤耕力作,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为师之责塑造学生的灵魂,让自己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个人师德小结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我理解为“师魂”。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而师德的魅力恰恰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体现。特此为从教标准认真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要十不准”等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从思想上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学生: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可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我都做到言行一致、严格要求、尊重和信任,了解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二、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求回报的快乐,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这是我的工作信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身正为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三、具有广博的知识:学高为师,做一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自费订阅有关的专业书籍,报刊,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网络知识等。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学生予扶危定倾。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我一定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这半亩方田里勤耕力作,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为师之责塑造学生的灵魂,让自己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卫生毒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 被称为现代毒理学奠基人的是_。a. orfilab. magendiec. bernardd. browne. fraser2.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_ 。a.有益作用b. 营养作用c. 治疗作用d. 有害作用e. 以上都是3. 下面哪一项不是毒理学体外试验的特点:_a. 影响因素多,不易控制。b. 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c. 节省人力、物力、花费较少。d. 不能全面反映化学物毒作用。e. 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价的最后依据。4.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_ 。a.有益作用b. 营养作用c. 治疗作用d. 有害作用e. 以上都是判断题:卫生毒理学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可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a. 尿中-ala的含量b. 中度铅中毒c. 动物死亡d. 持续性肌肉松弛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2、如检测人体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头发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这些生物学标志称为a 、接触性生物学标志物b、效应性生物学标志物c、易感性生物学标志物d、一般性生物学标志物e、特殊性生物学标志物3、慢性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最小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e、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4、阈剂量是指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a、多数个体b、一半个体c、少数个体d、全部个体e、零个体7、当把纵坐标的表示单位反应率改为反应频数时,对称s形曲线呈形的高斯分布曲线a、钟形b、直线形c、抛物线形d、倒钟形e、s形8、mld指的是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e、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9、某先天缺乏nad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病的患者,当一次接触大量苯胺后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这种毒性作用应为:a、速发作用b、局部作用c、过敏性反应d、高敏感性e、特异体质反应10、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是:a. 接触途径b. 接触时间c. 接触速率d. 剂量e. 接触频率11、剂量-反应(效应)曲线是:a.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构成比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b. 以表示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效应的构成比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c.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构成比为横坐标,以剂量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d.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e.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横坐标,以剂量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12、急性毒作用带为: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最小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e、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3、ld0指的是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e、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14、机体接触有机磷农药后,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致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及时水解而神经突触处,引起瞳孔缩小、肌肉颤动、大汗、肺水肿、肢体麻痹等中毒表现。这种毒性作用属于:a. 速发作用b. 局部作用c. 全身作用d. 高敏感性e. 过敏性反应15、zac小,能说明什么:a. 发生急性中毒的危险性大b. 化学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宽c. 发生死亡的危险性小d. limac与l d50之间的剂量范围大e. 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6、绝对致死剂量是:a.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b.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c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d.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e.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7、noael指的是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e、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18、co中毒后引起的昏迷病人,有些在恢复数周甚至数月后可突然发生严重的脑病,以下哪种概括更为合适:a、局部作用b、不可逆作用c、过敏性反应d、迟发作用e、特异体质反应19、剂量为的函数。a、浓度b、接触途径c、接触频率d、时间e、接触速率20、如谷丙转氨酶活力增高表示有肝脏损伤,心脏梗死患者表现为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力增高,这些生物学标志称为a 、接触性生物学标志物b、效应性生物学标志物c、易感性生物学标志物d、一般性生物学标志物e、特殊性生物学标志物21、loael指的是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e、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a21、以下哪一种不是化学毒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生物所接触的毒物剂量的差异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的差异e.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2、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下列表示毒性的指标也会更新,除外:a、阈剂量b、急性阈剂量c、慢性阈剂量d、数致死剂量e、最大无作用剂量判断题:1.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2. 空气中的co浓度增加导致红细胞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随之升高,这表示有剂量反应关系存在。3. 两种ld50相同或相似的化学毒物的致死毒性相同。4. 接触时间、速率和频率是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5. 机体接触一种毒物后,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毒效应表现出来,且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均造成一定损害,我们认为这种毒性作用是迟发作用而不是速发作用。6. 效应指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7. 选择毒性是指一种化学毒物对某一组织器官毒性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毒性小。8. 反应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出现质效应的个体数量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9. 致癌试验中,随着苯并(a)笓的浓度增高,各试验组的小鼠肿瘤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a1型题:1. 有关弱有机酸经消化道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弱有机酸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胃。b. 在胃中ph极低(ph=1),弱有机酸以未解离形式存在。c. 在胃中有机酸脂水分配系数低,易吸收。d. 服用小苏打(nahco3)可以阻断弱有机酸在胃内的吸收。e. 弱有机酸在小肠有部分吸收,因小肠有较大表面积。2. 生物转化的相反应主要包括a. 氧化b. 结合c. 分解d. 酯化e. 裂解3、硫酸结合反应的供体是a. 硫酸酯b. 葡糖醛酸c. 乙酰辅酶ad. papse. p-450酶系4、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酶存在的主要亚细胞结构是:a. 内质网b. 线粒体c. 细胞膜d. 细胞核e. 溶酶体5、空气中的外来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物质达到肺泡后,主要经易化扩散进入血液。b、气态物质的吸收速率主要取决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c、血气分配系数高的物质易于被吸收入血。d、血气分配系数大的气态化学物经肺吸收速率取决于肺血流量。e、血气分配系数小的气态化学物经肺吸收速率取决于呼吸频率。6、adme过程指得是:氧化、还原、水解生物转运生物转化毒物效应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7、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供体是:a. 硫酸酯b. udpgac. 乙酰辅酶ad. papse. p-450酶系8、下列是重要的环境致癌物。谷胱甘肽乙酰胆碱葡萄糖醛酸2aaf7,8-二醇9、最常见的吸收途径有:a、胃肠吸收、呼吸道和皮肤吸收b、胃肠吸收、呼吸道和静脉注射部位吸收c、胃肠吸收、静脉注射部位和皮肤吸收d、呼吸道、皮肤和注射部位吸收e、呼吸道、胃肠道和注射部位吸收10、随着时间的延长,外来化合物的在体内出现在分布的原因是:a、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c、外来化合物的亲合力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特殊转运11、甲基化反应供给甲基的是:a、7,8-二氢二醇-9b、甘氨酸c、s-腺嘌呤蛋氨酸d、gste、二醇环氧化物12、下列是重要的致癌物。a、谷胱甘肽b、乙酰胆碱c、葡萄糖醛酸d、afb1e、7,8-二醇13、肝肠循环的毒理学意义在于:a、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外来化合物毒作用的性质c、外来化合物毒作用持续的时间d、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解毒e、外来化合物的代谢活化14、肝肠循环可以影响:a、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外来化合物毒作用的性质c、外来化合物毒作用持续的时间d、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解毒e、外来化合物的代谢活化15、n-乙酰化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小肠b. 肝脏c. 脾d. 肺e. 脑16、毒物的吸收是指:a、毒物进入胃肠道b、毒物随血液到达各组织器官c、毒物从染毒部位进入血循环d、毒物从血循环进入靶细胞e、静脉注射染毒17、卫生毒理学试验的染毒途径应尽可能模拟人实际接触途径,外来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吸收途径有:a、胃肠吸收、呼吸道和皮肤吸收b、胃肠吸收、呼吸道和静脉注射部位吸收c、胃肠吸收、静脉注射部位和皮肤吸收d、呼吸道、皮肤和注射部位吸收e、呼吸道、胃肠道和注射部位吸收18、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指:a、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19、毒物的分布是指:a、毒物进入胃肠道b、毒物随血液到达各组织器官c、毒物从染毒部位进入血循环d、毒物从血循环进入靶细胞e、静脉注射染毒20、关于消除半减期,下列说法那项正确:a、在一级消除动力学中,受血毒物浓度的影响b、在一级消除动力学中,受染毒途径的影响c、是表示毒物消除速度的参数d、指体内消除毒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e、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a21、下列不属于还原反应的类型是:a. 酯裂解b. 硝基和偶氮还原c. 醌还原d. 脱卤反应e. 水解反应2、下面哪一个不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a. 肝脏b. 脾脏c. 小肠d. 肾脏e. 皮肤3、下列不属于p-450催化的反应类型为:a. 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羟化b. 羟基还原c. 双健的环氧化d. 杂原子氧化和n-羟化e. 水解反应4、有关弱有机酸经消化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弱有机酸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胃。b. 在胃中ph极低(ph=1),弱有机酸以未解离形式存在。c. 在胃中有机酸脂水分配系数低,易吸收。d. 服用小苏打(nahco3)可以阻断弱有机酸在胃内的吸收。e. 弱有机酸在小肠有部分吸收,因小肠有较大表面积。判断题:1. 相反应包括羟基还原、含硫基还原等。2. 化学毒经过代谢转化后毒性增强称为代谢活化。3. 脂水分配系数是物质在脂相中和水相中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在脂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度之比值。第四章毒性机制a1型题:1、下列各种类型自由基中,哪种类型是最主要的:a、以氢为中心的自由基b、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c. 以硫为中心的自由基d、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以过渡金属离子为中心的自由基2、下列属于非酶性抗氧化系统的是:a、sod和vcb、gsh-px和gshc、gsh和ved、sod和vee、sod和gsh3、下列哪个是亲电子剂解毒的一般机制:a、代谢活化b、乙酰化作用c、gst催化的gsh结合反应d、氨基酸结合e、p-450酶系判断题:1.终毒物是指化学毒物的最终代谢产物。2.加合物是指活性化学物与细胞大分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稳定复合物。第五章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a1型题1.no2 主要作用部位:a.肺泡b.口腔c.支气管d.细支气管e.咽部2.下列哪一种化合物的毒性最高:a ccl4b chcl3c ch2cl2d ch3cle ch43.相对毒性是指:a.将物质的脂水分配系数估计在内的毒性b.将物质的溶解度估计在内的毒性c.将物质的挥发度估计在内的毒性d.将物质的分散度估计在内的毒性e 将物质的所带电荷估计在内的毒性4.如切除肾上腺后大鼠会:a.其昼夜节律会变得明显b.其昼夜节律会变得不明显c.其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d.其昼夜节律先变得明显后恢复正常e.其昼夜节律先不明显后有明显变化5.高温可使机体对六氯苯的抵抗力:a.升高b.降低c.不变d.先降低后升e.先后降低升高6.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同一种毒物对不同种类的生物其毒性作用相同b.同一种毒物对不同种类的生物其毒性作用不同c.同一种毒物对同种类的不同个体其毒性作用相同d.同一种毒物对同种类的不同个体其毒性作用只有微小差别e.同一种毒物对同种类的生物其毒性作用肯定完全不同。7.在环境中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机体怎样变化:a.皮肤收缩、呼吸加深b.皮肤扩张,呼吸减慢c.皮肤收缩,呼吸加快d.皮肤扩张,角质层水合作用加强e.皮肤扩张,呼吸加快8.阿托品对抗有机磷化合物引起的毒蕈碱症状为: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独立作用d.拮抗作用e.相减作用9.马拉硫磷与苯硫磷的联合作用为: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独立作用d.相加作用e.诱导作用10.苯巴比妥钠作用于大鼠后,会发现哪个季节睡眠时间最长: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e.没有变化11.下列毒性最小的为:b.chcl3c.ch2 cl 2d. ch3c le.ch412.下列正确的为:a.不管有多少碳原子,烷、醇等碳氢化合物碳原子越多则其毒性也越大b.颗粒越大分散度越大, 则毒性越强c.一般来说,化学物水溶性越大,毒性愈大d.分子量越小越易通过膜孔,因此小离子物质较易通过膜孔e.毒物在使用情况下不稳定会降低其毒性13.当一种疾病或对于机体所产生的损害和某种化学物作用的部位或方式相同时,接触这种化学物往往会:a 只表现该毒物应出现的毒效应b 表现出的毒效应与已有疾病的症状交替出现c 引起死亡d 减轻已有的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e 加剧或加速毒作用的出现14.关于年龄对毒性作用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a 年龄越小毒物的毒作用越强b 年龄越大毒物的毒作用越强c 年龄越大毒物的毒作用越低d 代谢后解毒的毒物对老年人的毒性作用较成年人强e 代谢后增度的毒物对婴幼儿的毒性作用较成年人强15.有些化学物本身不致癌,但是它们与致癌物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却成为助癌物或促癌物,这种联合作用属于:a 拮抗作用b 协同作用c 相加作用d 加强作用e 独立作用16.addition joint action 是指:a 相加作用b 独立作用c 协同作用d 加强作用e 拮抗作用17.independent action是指:a 相加作用b 独立作用c 协同作用d 加强作用e 拮抗作用18.synergistic effect是指:a 相加作用b 独立作用c 协同作用d 加强作用e 拮抗作用19.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是指:a 相加作用b 独立作用c 协同作用d 加强作用e 拮抗作用20.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是指:a 相加作用b 独立作用c 协同作用d 加强作用e 拮抗作用判断题:1. 不纯物会降低受检化学物的毒性2. 不纯物有可能会增强受检化学物的毒性3. 不纯物会影响受检化学物的毒性4. 评价化学物的毒性应尽可能采用其纯品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a1型题1. 评价急性毒性最主要的参数为:a. 半数致死量ld50b. zacc. ld84/ld16d. ld50和zace.limac2.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a. 确定长期接触造成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 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c. 为制定人类接触式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d. 为受试物毒性机制研究和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e. 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3. 急性毒性试验的试验动物一般要求使用:a. 1个种属的动物b. 2 个种属的动物c. 啮齿类d. 非啮齿类e. 灵长目动物4. 急性毒性试验对实验动物年龄的要求是:a. 刚出生b. 初断乳c. 初成年d. 成年e. 老年5. 在给予受试物时,大小鼠的最大灌胃量分别为:a . 1ml/只, 10ml/只b. 0.2ml/只, 2ml/只c. 1ml/kg体重, 10ml/kg体重d. 2ml/只, 20ml/只e. 0.2ml/kg体重, 2ml/kg体重6. 急性毒性试验最常用的染毒途径是:a. 灌胃b. 经呼吸道染c. 经皮肤染毒d. 经注射途径染毒e. 经口染毒7.急性毒性试验的实验周期最长为:a. 24小时b. 1周c. 2周d. 28天e. 3个月8. 静式染毒的缺点是:a. 氧气不够用b. 对环境污染较严重c. 染毒柜体积太小d. 挥发性不强的受试物使用此法受限e. 不通风9. 动式染毒的缺点是:a. 氧气不够用b. 消耗受试物量很大c. 染毒柜体积太大d. 只适合于小动物e. 实验动物在接触受试物时有经皮吸收的可能10.动物试验中的最基本的指标是:a. 体重b. 体温c. 生化指标d. 脏器系数e. 死亡11.急性毒性试验中,同一批实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为:a. 不超过平均体重的5%。b. 不超过平均体重的10%c. 不超过平均体重的20%。d. 在平均体重的510%之间e.在平均体重的1020%之间12. 对家兔所采取的常用的采血方法为:a. 眼眶静脉丛采血b. 腹主动脉采血c. 断头采血d. 耳缘静脉采血e. 尾部采血13. 关于蓄积系数k的描述,正确的是:a. k=ed50(1)/ed50(n)b. k=ld50(n)/ld50(1)c. k值越小,化学毒物的蓄积性越小。d. k值与化学毒物的蓄积性成正比。e. 反复染毒时试验动物对化学毒物发生过敏现象,则k114. 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实验动物的要求是:a. 可以仅用一种性别的动物。b. 选择刚成年的动物。c. 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数可以不等,但体重相近。d. 同组动物体重相差不超过平均体重的5%,组间平均体重相差不超过10%。e. 小动物每组20只,大动物每组68只。15. 关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正确的是:a. 亚慢性毒性试验必须做。b. 以化学物的1/21/5ld50作为最高剂量组。c. 一般设3个实验组,可以不设对照。d. 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性指标,病理学指标,生化检验和特异性指标。e. 做高剂量组动物的某些指标仅发生轻微的改变。16. 亚慢性毒性作用的实验期限为:a. 1周b. 1月c. 6个月d. 1年e. 2年17. 脏器系数是指:a. 某脏器在动物的体重中所占的重量b. 脏器与脏器的比值c. 某脏器在所有脏器中所占的比重d. 每1000g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e. 每100g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18. 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a. 亚慢性毒性试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b. 以急性毒性试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c. 由研究者自己决定。d.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做也可以不做。e. 试验期间,动物因自发性疾病死亡时对试验结果无影响19.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a. 初步评价对人类产生损害的危险性。b. 是卫生标准制定过程中选择安全系数的主要依据。c. 为制定化学物质的人类接触安全限量提供依据。d. 为慢性毒性试验选择合适的观察指标。e. 了解化学毒物蓄积毒性的强弱。20. 慢性毒性作用若参照ld50来进行剂量分组,则其中最高剂量组为:a. 1/51/2 ld50b. 1/501/10 ld50c. 1/10 ld50d. 1/100 ld50e. 1/101/20 ld50判断:1. 现有一只大鼠称重后为200g,则可以判断这只大鼠还未成年。2. 现有一只小鼠称重后为20g,则可以判断这只小鼠还未成年。3. 小动物的年龄与体重相关较好,所以一般按体重来选择购买。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a1型题1、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中最受重视的是:a、肿瘤b、致畸c、动脉硬化症d、衰老e、未知疾病2、dna链上鸟嘌呤被胸腺嘧啶取代,此种突变称为a、移码突变b、颠换c、转换d、错义突变e、无义突变3、碱基置换出现终止密码,所编出的蛋白质肽链:a、延长b、缩短c、不变d、扭曲e、畸变4、dna分子中最小的完整功能单位是:a、碱基b、密码子c、基因d、核酸e、脱氧核糖核酸5、以下改变中属性基因突变的是:a、相互易位b、倒位c、不对称易位d、颠换e、内换6、根据dna损伤牵扯范围的大小,突变可分为:a、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b、体细胞突变、性细胞突变c、基因突变点突变d、碱基置换、移码突变e、转换、颠换7、下列变化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是:a、单体b、缺体c、环状染色体d、非整倍体e、整倍体8、如果减少或增加的碱基对刚好是3对,则基因产物的肽链中仅减少或增加:a、3个b 、6个c、2个d、1个e 、0个9、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主要靶分子为:a、纺锤丝b、微管c、中心粒d、着丝粒e、dna10、ames试验的指示微生物为:a、鼠伤寒沙门菌的野生型菌种b、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c、鼠伤寒沙门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d、大肠杆菌的野生型菌株e、大肠杆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11、生殖细胞突变后如果是隐性致死,会引起什么后果:a、动脉硬化b、癌变c、流产或死胎d 、生育功能障碍e、功能或结构畸形12、ames试验用菌株除了组氨酸突变外,还有一些附加突变其目的是:a、增加菌株的抗药性b、增加菌株储存过程中稳定性c、提高对致突变物的敏感型d、增加细菌的生长速度e、抑制细菌的自发回变13、ames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a、dna完整性改变b、dna交换或重排c、dna碱基序列改变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e、染色体分离改变14、微核试验可用于检测:a、dna加和物b、引起核碎的遗传毒物c、dna断裂剂c、引起碱基置换的遗传物e、引起移码突变的遗传毒物a2型:1、以下变化属于基因突变,除了:a、转换b、颠换c、移码突变d、碱基置换e、裂隙2、以下改变中那一项不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a、单倍体b、多倍体c、双中心粒染色体d、三倍体e、非整倍体3、以下为dna损伤的修复中的切除修复,除外:a、核苷酸切除修复b、“适应性”反应c、sos修复d、复制后修复e、碱基切除修复4、下列哪种差异不是icpfmc提出的遗传学终点:a 、dna形成加合物b、dna碱基序列改变c、细胞转化d、染色体畸变e、染色体完整性改变判断:1、任何情况下见到的染色体型畸变都将在下一次细胞分裂时衍生为染色单体型畸变。2、错配不是烷化剂引起突变的唯一机制。3、突变的后果取决于化学毒物所作用的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4、在遗传毒理学试验中均应设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组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a1型题1、到90年代中期为止,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强度将化学致癌物分为:a、1组b、2组c、3组d、4组e、5组2、b(a)p经物转化后的产物与dna结合活性最高,既其终致癌物:a、7,8-二氢二醇b、9,10-环氧化物c、4,5-二醇-9,10-环氧化物d、7,8-9,10-环氧化物e、4,5-二醇-7,8-环氧化物3、参与n-取代芳香族化合物(n-sac)的代谢活化酶为:a、p-450b、芳烃羟化酶(ahh)c、酰胺酶d、ehe、异喹羟化酶(cyp2d6)4、体细胞转化为癌细胞需要:a、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b、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c、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灭活d、癌基因的灭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e 、与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无关5、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a、启动、进展、促癌b、启动、促癌、进展c、促癌、进展、启动d、促癌、启动、进展e、进展、启动、促癌6、关于癌症基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癌症是由单种病因诱发的b、癌症是由生物因素诱发的c、癌症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7、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b、细胞色素p-450依耐性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c、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前致癌物是亲电子剂,与dna能直接反应e、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8、关于终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后生成的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b、终致癌物大多是亲核剂c、终致癌物不具有直接与dna反应的活性d、终致癌物大多是亲电子剂e、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后生成的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9、关于癌基因致癌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鉴定了多种病毒癌基因,每一种都在细胞中有相应的原癌基因,因此病毒是癌症发生最重要的原因b、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的表达可引起恶性变c、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必须经过活化,才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变d、原癌基因的活化机理主要为点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e、正常细胞至少需要原癌基因三次突变才能转变为肿瘤细胞10、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ras和myc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b、肿瘤细胞的遗传学改变包括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c、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至少有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d、肿瘤抑制基因只能在表达成其基因产物去活化时,才允许肿瘤性状的表达e、肿瘤抑制基因不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肿瘤性状表达11、关于启动剂的特点,正确的是:a、启动剂本身不具有致癌性b、大多数启动剂需代谢活化并与dna共价结合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d、少数是致突变物e、启动作用是可逆的12、关于促癌剂的特点,正确的是:a、促癌剂的单独染毒无致癌性,必须在启动后才发挥作用b、大多数促癌剂需代谢活化,不与dna共价结合c、没有可检测的阈剂量d、通常是致突变物e、促癌作用在早期时可逆的,无需重复染毒13、可引起皮肤癌的是:a、己烯雌酚b、2-萘胺c、黄曲霉素b1d、砷及其化合物e、双氯甲醚14、用于筛选致癌物的试验是:a、构效关系分析、恶性转化试验b、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c、恶性转化试验、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d、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e、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a2型题:1、关于直接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致癌物的化学结构无亲电子活性b、直接致癌物需要经过代谢活化致癌c、直接致癌物不能与dna的亲核基团形成加合物d、直接致癌物均有致突变性e、直接致癌物的作用机理是因其细胞毒性引起代偿增生而致癌2、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具有dna的活性b、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c、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d、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3、致癌启动剂的定量评价,错误的是:a、在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得到阳性结果时,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为s型,低剂量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可能差别无显著性b、如果a成立,可利用低剂量组结果来制定最高允许浓度c、致癌物,特别是遗传毒性致癌物是否有阈值,目前未统一认识d、由于致癌物无可确定的阈值,因此提出引起肿瘤发生率为1/106的剂量为实际安全剂量(vds)e、多利用数学模型来推测vds4、关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dna的反应活性b、绝大部分的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原型或经反应代谢活化后为亲电子剂c、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致突变性d、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作用一般是不可逆的判断:1、化学致癌作用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2、细胞恶性转化是由于细胞增殖或细胞死亡调控功能失调所致。3、dna靶子,主要有两类,一是作用于纺垂丝系统,另一是作用于与dna修复或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酶系统。4、用于确证致癌物的试验是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第九、十章生殖与发育毒理学a1型题1、对于一些新产品或化学毒物,首先要靠预测其生殖发育毒性。a环境流行病学资料b控制下的临床研究c动物毒性试验d体外试验e人群试验2、致畸试验在期处死动物,可准确观察受试物的致畸作用。a.孕前期b.孕中期c.孕后期d.产后e.哺乳期3、一般生殖毒性试验最常用动物?a大鼠b小鼠c家兔d家犬e. 猴子4、日本先天性水俣病属于哪一种化学物质慢性中毒?a.铅b.汞c.甲基汞d.二溴氯丙烷e.亚硝氨a2型题:1、围产期毒性试验除外均为其应观察的指标。a出生存活率b死胎数c出牙d张耳e. 开眼2、生殖发育毒性试验观察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方面?a父体b母体c胎盘d胎儿e新生儿3、发育毒性几大表现中那一种常被忽视?a死亡b畸形c生长迟缓d结构异常e功能不全4、以下哪项不是体外试验a大鼠全胚胎培养b胚胎细胞微团培养c生精细胞与间质细胞共培养d蓄积试验e认胚胎肝细胞培养判断:1、致畸敏感期是指器官形成期,即胚胎从着床到继发腭闭合的这段时间。2、水俣病是由慢性铅中毒引起的。3、生殖发育毒性的特点敏感、广泛、影响声援的多阶段与复杂性。4、生殖毒性不包括对胚胎/胎儿、新生儿,仅指父母双方。第十一章管理毒理学1. 1983年任命专门小组制定颁发了危险度评价的程序。a、英国国家科学研究顾问委员会b、英国委员会c、美国委员会d、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顾问委员会e、法国委员会2. 危险度低至可以忽略的程度,可认为该物质对人体:a、致病率低b、安全性高c、死亡率低d、无安全度e、无危险性3. 实际安全剂量是指可接受的相对应的化学毒物的接触剂量。a、安全度b、无危险度c、危险度d、发病率e、死亡率4.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危险度评价的第阶段。a、一b、二c、三d、四e、五5. 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a、安全度b、无危险度c、危险度d、概率e、可信度6. 危险度评价的第一个阶段是:a、危害认定b、接触评定c、剂量-反应关系评价d、危险度特征分析e、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7. 化学物质对不产生潜在的危害,可视为具有安全性。a老、弱、幼、残b老、孕、妇、幼c妇、孕、幼、残、病d老、弱、病、幼、孕及后代e老、弱、病、幼、孕、残及后代8. 化学物质对人群的安全性是:a绝对的、理论意义上的安全b绝对的、实用意义上的安全c相对的、理论意义上的安全d相对的、实用意义上的安全e对人群没有危险性9. 毒理学评价采用分阶段进行的原则是:a缩短周期b节省经费c结果可靠d按顺序进行e最短的时间、最经济的办法、得到最可靠的结果10. 一般来说,对于一种新产品投产上市之前,必须进行:a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全程试验b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二阶段试验c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二、三阶段试验d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试验e急性毒性、蓄积试验、慢性毒性试验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