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理】读考纲理考点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了解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的情况祖国统一大业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了解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以及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一、“理”考点及内在联系二、“理”三级考点的要素、要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政治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94-95正文及课引言、本课要旨,从历史、标志、意义三方面,归纳新中国成立的主要史实。历史条件: 取得基本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 覆灭。1949年9月, 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为新中国成立创造了条件。标志:1949年10月1日,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成立,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法律依据: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96正文,从制定、内容及作用、性质三方面,归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史实。制定:随着 的大规模展开,召开 的时机成熟。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之一及作用:规定了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 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体现了 和 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基本内容: 制度、 制度、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95-96正文,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过程。理解其含义及作用。a、形成:共同纲领的相关规定。第一届 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含义:详见重点、难点c、作用:详见重点、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94-95正文,归纳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理解其含义。a、建立与发展过程:1949年, 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初步建立。1954年 召开后,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作为 组织,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 、 的舞台。主要职能是 和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 ”的方针。1982年,组成了最广泛的 。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b、含义(区别):详见重点、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96-97正文,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背景、过程。按成立的先后顺序,列举五个自治区。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历史意义。a、背景: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 、 和各民族 。b、过程: 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 。c、实施:1947年, 自治区成立。到1965年,全国先后建立起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d、含义:详见重点、难点e、意义:详见重点、难点走向健全: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的情况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98-99正文,归纳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的背景与作用。背景:“文革”留下的深刻教训,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作用:形成 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 、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祖国统一大业指导方针:“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102正文,简述“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过程及思想内涵。结合伟大实践,理解其历史意义。过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宣布采取 统一祖国的方针。20世纪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进行了全面阐述。内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 制度,香港、台湾实行 制度。意义:详见重点、难点伟大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103-104正文,归纳港澳回归的历史条件和标志。认识其伟大意义。a、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 ”构想的提出。b、标志: 年 月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年 月 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c、意义: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以及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学法提示:阅读教材p104正文,简述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历程。如何认识台湾问题?a、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的 。1992年, 和 达成“九二共识”,即“ ”的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两岸民间交流不断加强。结合教材,联系现实,列举主要表现。b、认识:由来性质:国民党挑起内战最终兵败大陆、占据台湾造成的。因此,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是中国的内政问题。阻力: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趋势: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因此,统一是必然趋势。【二思】突破重点、难点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条件。史实依据(归纳会议主要内容):结合教材p96“学思之窗”材料及相关史实,请回答:概括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体现这一原则的?概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对新中国政治建设的作用。1954年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与西方政党政治有何不同?结合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三用】实战演练,学以致用一、高考真题1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2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4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宁夏和广西实现全面进步的重要原因,是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村民选举制度5“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6“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下半年绿源医疗器械ESG供应链管理报告:合作伙伴的可持续发展评估
- 2025年电子行李秤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制证一体机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大数据金融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致密气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支部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2024年矿井机械维修技师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年绿园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及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
- 煤矿安全规程新旧版本对照表格版
- 私募薪酬管理办法
- 2025年急诊三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招聘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军人休假规定管理办法
- 2025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全单元听力材料文本及翻译
- DB11-T 1455-2025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 2025北京初二(上)期末英语汇编:阅读单选CD篇
- 2025年公招教师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带答案)
- 社矫业务培训课件
- 消除医疗歧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