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耕路与防护林栽植设计模式参考.doc_第1页
机耕路与防护林栽植设计模式参考.doc_第2页
机耕路与防护林栽植设计模式参考.doc_第3页
机耕路与防护林栽植设计模式参考.doc_第4页
机耕路与防护林栽植设计模式参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耕路与防护林栽植设计模式参考 一、田间路工程设计为了便于机械化耕作,根据项目区地形,经实地测量,规划设计,拓宽硬化田间路,路面全部采用泥结石路面。(1)田间道路宽度根据需要,路基高度以车道作为基础既由基本的行车路宽度加安全的路缘带宽度组成。a、田间路宽度由农业机械的物理尺寸和车速、车道数确定:一个田间路宽度=标准农机具宽度(2.5m)+动态净空+路肩宽度。式中:动态净空(车速40km/h时取1.0m)在田间路两侧设置土路肩一般一侧为0.5m一般田间机械路宽度为(双车道):2.22+0.5+0.52=5.9m (选为6m)b、田间路的横坡和最小转变半径田间路一般为短距离直线,横向坡度过大,容易侧滑,过小排水不利,取34%较适宜。最小转弯半径:当车速20km/h r=15m(2) 排水沟规格路面两侧排水边沟,横断面为梯形断面,规格为(0.5+1.5)0.5m。边坡1:1。(3)整修路基在现有路基基础上,根据设计规划要求,用水准仪测定路基高程,刮路机刮平,达到坡缓、路平。(4)路基处理旋耕前,撒水,使上土层20cm深达到湿润,然后均匀撒上白灰(用量120方/km 厚2cm),用施耕机旋打一遍,使灰土搅拌均匀,灰土比例为3:7,碾实厚度5cm,再用机械刮平或人工整平,达到整平和拱度标准。(5)基础碾压要求压路机吨位要在1018吨之间,碾压次数不低于6次,碾压后路基平实无明显轮迹,20cm深度范围土壤压实度不少于90%,基层压实厚度不少于15cm,路基土的干容重不得低于1.6t/m3。(6)石料硬化基础碾压达到标准后,采用碎石13 cm混合砂石料,但碎石的含量不少于80%,机械刮平或人工整平,洒水碾压不低于6次,碾压后厚度不低于9cm。在此基础平铺1厚0.30.5的米粒石磨耗层。二、林业工程设计农田防护,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道路及灌溉设施,调节田间小气候,实现农田林网化,依据本地的气候条件,规划在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内栽植防护林,营造防护林面积,栽植速生杨。1林网密度按照本地最大有害风速8级及树木防护距离为树高1520倍要求,设计林网网格最大面积不超过400亩。2林网结构总体规划为疏透结构林网,根据防护与美化并重要求,林网布置在道路两侧,每路4行树,每边两行,行距1米,株距5米,栽植速生杨。3 林网布局参照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图集,防护林树木沿路布置在两侧,既可以解决树木生长期间对水的需求,实现水土保持,又可保证农田耕作树木不致遭受损坏。4栽植要求速生杨株距为5m,栽植穴尺寸为60cm见方,行距为100cm,要整齐划一,前后成行,左右错落有致,踩实、浇透水,确保成活,1.2米以下刷涂白灰水,防止病虫害,确保初期防护效益。5苗木规格及树种选择乔木选用以自然高度3m以上,胸径4以上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速生杨,既能突出防护效益,减少树木之间病虫害的相互传播和火灾发生。6苗木数量确定新修拓宽硬化田间路14.7km,配套林网建设。杨树数量:14.7100054=12000株7措施实施树木栽植要把好五关:(1)、抓好起苗关苗木应具备“两证一签”。质量是生长健壮,树形、骨架基础良好的苗木,发育较好、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主根短而直,起苗时不受机械损伤,要求速生杨胸径在4cm以上,树高3m以上,并在起苗前十天左右浇足底水,保证苗木水分充盈,起苗后应随起随分级、随检疫、随运输,当天不能出圃的,应进行假植和覆盖,以防水分蒸发。(2)、把好运输关对检疫合格的标准苗木及时装车运输,苗木装车要轻装轻放,枝条顺,树皮无损,不得压坏。并搭盖蓬布进行包装,防止苗木脱水,采取快速运输,尽量在24小时内到达栽植地,卸苗后及时假植、灌水,始终保持苗根湿润。(3)、挖坑栽植关树坑规格为606060cm,坑底部应松土,如是杂土要进行换土处理,栽植时要求树端行直顶平,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先填阳土再填底土并捣实,避免大风刮歪。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可在栽植时用“生根粉”、“根宝”等进行浸根处理。(4)、苗木浇水关浇水要用中性淡水,实行大水漫灌,一次浇足、浇透,浇后进行苗木扶正,树坑表面进行培土,春季栽树在浇第一次水后,半个月后浇第二水,一个月后浇第三水,二个半月后浇第四水,三伏天根据实际情况浇第五水和第六水,保证当年一次栽植成活。(5)、日常管理关组织护林专业队,制定管护制度,签订管护责任书,严格落实奖惩,要求管护人员要做到“一培、二净、三不伤”,一培是结合松土把肥土培于苗根处,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