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操作规程.doc_第1页
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操作规程.doc_第2页
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操作规程.doc_第3页
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操作规程.doc_第4页
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操作规程1、培养场地的选择谷城县五山镇玉皇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香菇的栽培采用大棚 栽培。邓坪村远离畜禽场、垃圾堆、化工厂和人流多的地方,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清洁无污染。菇房的总体结构应有利于食用菌的栽培管理,具有防雨、遮阳、挡风及隔热等基础设施,地面坚实平整,给排水方便,密封性好,又能通风透气,满足食用菌生长发育对通气、光照的要求。在设计上,从灭菌锅、锅炉房到接种室的距离短,使灭了菌的菌袋或菌种瓶能直接进入接种室,污染机会较少;菌丝培养室和出菇房的门窗和通气口处装有细纱窗,有效地防止菇蝇、菇蚊等虫源飞入,门窗严密,老鼠钻入危害培养料及子实体的机会减少且在生产前对栽培场所进行全面灭菌、除虫,去除了四周杂物,保持环境干净、整洁。2、 培养料和水的使用原料来源新鲜、无污染,且使用低毒性残留物质的培养料。如发现原料发霉变质、有虫害,采用生态、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根据食用菌种类配以辅料,采用食用菌生产的辅料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石灰、石膏、碳酸钙等,不添加含有生长调节剂或成分不明的辅料。生产用水包括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主要用自来水、泉水、井水等,水质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3、 栽培管理 菌种生产和选择:菌种生产是按照农业部颁布的行业标准NY/T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严把菌种生产质量关。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健壮、优质、抗病的菌种进行栽培。精细管理: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分房隔开存放,栽培工具也分开使用,并做到了严格灭菌和消毒,以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每次采菇后清除栽培料上的菇根、烂菇和地面上掉落的菇体,并及时清理菇房,重新消毒。科学育菌:科学育菌时预防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要按其对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科学地调控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和PH值等,并要适当通风换气,促使菌丝健壮生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不利环境。在健壮选择、培养料配比、堆料发酵、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培育健壮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增强其抗病能力。4、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从选用抗病虫品种、物理防治和加强栽培管理等多种途径达到防治目的,农药防治应视为其他防治方法之后的一种补救措施。农业和物理防治:培养室、栽培室安装防虫纱窗、纱门、防虫网和诱杀灯等设施来预防病虫害发生。室内灭菌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灯和巴氏法灭菌,一般紫外灯照射2030min即可达到杀菌目的,巴氏法则利用蒸汽使室内温度达60C并维持10h进行灭菌。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等采用紫外灯或电子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灭菌。栽培原料、工具盒其他设施用巴氏法消毒灭菌。高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毒方式,在培养料堆制发酵或菇房消毒时,采用此法效果很好,室内或菇床温度应保持在60C至少2h,70C维持56h或80C维持3060min.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没有残毒、对人体无害。目前,食用菌生物防治以生物的代谢物和提取物杀虫杀菌最为常见,如用180210mg/L链霉素防治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病害,用280320mg/L玫瑰链霉素防治红银耳病,用180220mg/L金霉素防治细菌性腐烂病,利用农抗120、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等防治绿霉、青霉和黄曲霉等真菌性病害,利用细菌制剂、苏芸金杆菌、阿维菌素来防治螨类、蝇类、蚊类、线虫都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化学防治:化学防治选用符合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标准的农药药剂,病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用药次数。在出菇期间,不得向菇体直接喷洒任何化学药剂。选择高效、低毒、易分解的化学农药如敌百虫、辛硫酸、克螨特、锐劲持、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在没出菇或每批菇采收后用药,并注意应少量、局部使用,防止扩大污染。空间消毒剂主要使用紫外线消毒和75%的酒精消毒,培养料配制采用多菌灵、生石灰或植物抑霉剂和植物农药,如中药材紫苏、菊科植物除虫菊、酯类农药、木本油料植物菜籽饼等均可制成植物农药剂型杀虫治螨。用石灰、硫黄、波尔多液、高锰酸钾、植物制剂和醋等可防治食用菌多种病害,如波尔多液用于床架消毒;石硫合剂可杀介壳虫、虫卵等害虫,常用于菇房消毒;磷化铝、敌敌畏和植物性杀虫剂除虫菊酯、鱼藤精等,对防治菌蝇、菇蝇、菇蚊、蛾类等多种害虫都有显著地效果,病能有效地杀死空间、床面和培养料中的虫害。5、采收、分级、包装、运销采后处理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要在适当的成熟度时开始采收。最好分期分批、无伤采收;采收后首先剔除病虫菇、伤残菇,然后根据菌体大小、形状、色泽和完整度合理分级;分级后迅速见效预冷处理或干燥处理;包装要在低温、清洁的场所进行,根据不同食用菌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实行产品分级包装,所有包装与标签必须洁净卫生;进行保鲜防腐处理时,最好采用辐射保鲜,这样既可杀灭菌体内外微生物、昆虫及酶的活力,也不会留下任何有害残留物,如果使用食品防腐剂,也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操作。包装上市前,应当申请对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或检验,以获得认证和标识。鲜菇采用冷链运输,防止途中变质。出售时,产品要放置在干燥、干净、空气流通的货架或货柜上,防止在货架期污染变质,病严格在保质期内销售。6、 加工与贮藏食用菌加工食用菌加工品主要有干品、罐头、蜜饯等,加工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NY/T3922000绿色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GB 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加工场所与环境必须清洁,病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及有异味的场所,加工车间应建筑牢固,为水泥地面,清洁卫生,排水畅通。加工所用的原料要新鲜、匀净、无病变。食用菌加工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把好制作工艺关,认真按加工工艺操作,除注意环境卫生、加工过程卫生外,在使用各种添加剂、保鲜剂、防腐剂和包装物时,要严格执行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5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各种食用菌制品要符合NY/T 7492003绿色食品食用菌等标准,且在保藏、运输过程中严防微生物污染,以确保质量安全。从事加工的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不允许有传染病的人员上岗。食用菌贮藏食用菌的贮藏可采用低温冷藏法、气调贮藏、化学贮藏和辐射贮藏。贮藏库应配备调温保湿设施,贮藏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