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压疗法PPT课件.ppt_第1页
耳压疗法PPT课件.ppt_第2页
耳压疗法PPT课件.ppt_第3页
耳压疗法PPT课件.ppt_第4页
耳压疗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压疗法 1 耳穴动画 exe 2 耳压疗法是指使用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等 炎症性疾病如牙周炎 咽喉炎 风湿性关节炎 面神经炎等 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乱 神经衰弱 癔病等 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 哮喘 过敏性结肠炎 荨麻疹等 3 耳穴疗法的特点 一 耳全息穴耳穴 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 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 组织分布在耳廓上信息点 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定的信息点 这些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联系 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按传统的说法称这种信息区为 穴位 现在的耳穴也叫 耳全息穴 全息指一个局部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 是整体的 缩影 4 耳穴疗法的特点 二 耳穴的特点1 耳穴在耳廓分布表浅 都在皮肤表层 轻轻一碰 就能触及穴位 2 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 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生理 病理信息 在局部都有反映 3 耳穴的对应性强 体内器官组织病变 很快就会在耳穴出现反映 5 耳穴疗法的优点一 耳穴的分布有规律 易学易记易用 耳穴的穴位名称基本上都是以人体身上的生理名称命名 二 穴位敏感度高 疗效好三 信息点多 应用面广 6 耳穴疗法的优点 五 耳穴与其他疗法协同作用强 可与其他疗法联合 形成强大合力四 刺激手段多六 耳穴疗法有 多病同治 的功效 7 记忆方法 照解剖状态分解为 卷 平 凸 凹 四种状态和 1 2按 3 4 十个板块 8 记忆方法 1个 卷 指卷曲的耳轮 对应膈肌 含有膈肌信息 可调节膈肌 耳轮及耳轮角分布耳中 直肠 尿道 外生殖器 肛门 耳尖 结节 以及 轮1 轮2 轮3 轮4共11个穴位 9 记忆方法 2个 平 指2个平面 一个是耳垂和对耳屏合起来的大平面 另一个是耳屏这个小平面 对应头 面部 含有头面部信息 耳垂对应面部 眼 舌 扁桃体 垂前 内耳 牙 颌 面颊 屏间前 屏间后共10个穴 对耳屏对应头部 对屏尖 脑干 缘中 枕 颞 额 皮质下共7个穴位 耳屏对应鼻 咽部 耳屏外侧有外耳 外鼻 屏尖 肾上腺共4个穴位 内侧有内鼻 咽喉2个穴位 10 记忆方法 3个凸 指突起 是对耳轮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三个突起部位 含有椎体 躯干和下肢的信息 对耳轮体对应人体的颈和躯干 颈椎 胸椎 腰骶椎 颈 胸 腹 对耳轮下脚对应臀部 臀 坐骨 交感 对耳轮上脚对应下肢 趾 跟 踝 膝 髋 11 记忆方法 4个凹 指凹陷 包括耳甲腔 耳甲艇 三角窝和耳舟四个凹陷部位 含有内脏和上肢的信息 耳甲腔对应胸腔 心 肺气管 内分泌 脾 三焦口 食道 贲门 12 记忆方法 耳甲艇对应腹部 肝 胰胆 肾 膀胱 输尿管 艇中 艇角 三角窝对应盆腔 神门 盆腔 内生殖器 角窝中 角窝中 耳舟对应上肢 指 腕 风溪 肘 肩 锁骨共6个穴位 13 耳穴功能归类 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神门 止痛要穴 止一切痛 交感 止内脏痛 肝 止关节痛 脾 止肌肉痛 肾 止骨痛 肺 止皮肤痛 1 14 耳穴功能归类 2 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 枕 内耳 眩晕点和耳尖3 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 对屏尖 神门 枕 脑干4 具有止喘功能的耳穴 对屏尖 角窝中 肾上腺 风溪 15 耳穴功能归类 5 具有止痒功能的耳穴 耳尖 风溪 肺 神门和内分泌 6 具有止血功能的耳穴 肾上腺 耳中 脾7 具有降血压功能的耳穴 耳背沟 角窝中 耳尖和心8 具有降心率功能的耳穴 神门 交感 枕 心 16 耳穴功能归类 9 具有活血功能的耳穴 肝 肺 心10 具有利尿功能的耳穴 三焦 内分泌 艇中 艇角 肾11 具有通便功能的耳穴 三焦 直肠 大肠 便秘点12 具有退热功能的耳穴 耳尖 屏尖 肾上腺 17 耳穴功能归类 13 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耳穴 内分泌 缘中14 具有解毒 排毒功能的耳穴 肝 肾 内分泌 肾上腺15 具有抗感染 抗过敏 抗风湿功能的耳穴 耳尖 内分泌 神门 肾上腺 18 一 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 耳穴探查 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 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 如压痛 丘疹 脱屑 血管充盈等 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穴压痛为主 耳穴虽然不大 但有一定的区域 当人体患病时 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 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 所以耳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 而是要在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 这是耳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19 一 耳穴探查 1 探查工具 金属或木质探针 探头端圆钝 直径约1 5 2毫米 20 一 耳穴探查 2 探查步骤 1 确定耳穴探查的区域 耳穴探查的区域包括与疾病相关的耳穴区及望诊观察到的阳性反应区 望诊观察到的阳性反应区是指用肉眼在自然光线下 观察耳穴部有无变形 变色 丘疹 脱屑 结节 充血 凹陷 水泡等阳性反应 与疾病相关的耳穴区包括 21 变色 红色反应 鲜红色反应常见于急性病症 淡红或暗红色常见于疾病的恢复期 白色反应 多见于慢性疾病 白点边缘红晕属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灰色反应 多见于宿疾和肿瘤 变形 有结节状突出于皮肤或点状 沟形凹陷 常见于慢性器质性疾病 有些慢性器质性疾病 病愈后在耳穴上仍反应痕迹 22 与疾病部位相关的耳穴区如胃病反应在胃穴 目病在眼穴 肩痹在肩关节穴等 与中医证候相关的耳穴区如骨痹 耳鸣等 因肾主骨 开窍于耳 故反应在肾穴 偏头痛属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 故反应在胆穴 与现代医学理论相关的耳穴区如月经不调反应在内分泌穴 消化性溃疡反应在皮质下 交感穴等 23 一 耳穴探查 2 探查方法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24 一 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 耳压治疗 1 治疗工具 王不留行籽 胶布 镊子 碘伏 棉球 2 操作步骤 在选用耳穴部位进行擦拭消毒 将王不留行籽粘附在0 5cm 0 5厘米大小的胶布小央 用镊子夹住贴敷于耳穴上 并给予适当按压 使耳郎有发热 胀痛感 即 得气 一般每次贴压一侧耳穴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 3日1换 在耳穴贴压期间 应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 每次每穴1 2分钟 25 一 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 耳压治疗 3 常用耳压方法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 垂直施压 包括强刺激按压法和弱刺激按压法 26 常用耳压方法 1 强刺激按压法 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至患者出现沉 重 胀 痛感 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 如有必要 每穴重复操作2 3遍 每天3 5次 本法适用于实证 年轻力壮者 对内脏痉挛性疼痛 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2 弱刺激按压法 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以感到胀 酸 轻微刺痛为度 每次压3秒 停3秒 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 每天3 5次 本法是一种弱刺激手法 不适用力过重 适用于各种虚证 久病体弱 年老体衰及耳穴敏感者 27 常见的治疗反应 1 即时效应治疗施术后 症状立即缓解 甚至消失 2 延缓效应治疗开始时无明显改变 1 2个疗程后 症状逐步好转 3 短时反跳反应治疗施术后 症状在短时间内反而稍有加重 然后逐步恢复好转 28 常见的治疗反应 4 无效反应经几个疗程治疗 一般10次为1个疗程 仍未见效果 应改用其他方法 或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5 不良反应在治疗中偶可见个别患者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 停用 29 二 常见病 多发病的耳压疗法 一 牙痛 常由外感风邪 胃火炽盛或肾虚火旺等致火邪循经上炎而发牙痛 表现为牙齿疼痛 牙龈红肿 面颊部肿胀等 相当于西医的牙龈炎 治则 清热止痛 常用强刺激按压法 30 一 牙痛 操作步骤 1 取穴 口 屏尖 颌 牙 神门 2 配穴 牙痛兼有口臭 牙龈红肿 嗳腐可加用胃 大肠 兼有发热 恶寒 咽喉痛加用耳尖 轮1 轮2 轮3 牙痛兼有反复腰膝酸软 五心烦热加用肾 31 一 牙痛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 垂直施压至患者出现沉 重 胀 痛感 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 如有必要 每穴重复操作2 3遍 每天3 5次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日1换 32 二 常见病 多发病的耳压疗法 二 不寐 不寐也称失眠 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 表现为睡眠时间 睡眠深度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与精力 其主要原因为心 肝 脾 肾等脏腑失调 治则 解郁降火 养心宁神 常用弱刺激按压法 33 二 不寐 操作步骤 1 取穴 心 神门 皮质下 交感 2 配穴 脾胃不和加用脾 胃 大肠 心肾不交者加心 肾 心胆气虚者加心 胆 肝 心脾两虚者加心 脾 肝郁气滞者加肝 三焦 34 二 不寐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 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以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 每次压3秒 停3秒 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 每天3 5次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 3日1换 35 二 常见病 多发病的耳压疗法 三 鼻鼽病 主要表现为鼻塞 鼻痒 喷嚏 流清涕等 多由于肺气虚弱 卫外不固 风寒之邪袭肺客于清窍 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 治则 益气宣肺 开通鼻窍 36 三 鼻鼽病 操作步骤 1 取穴 内鼻 外鼻 肺 气管 肾上腺 2 配穴 脾虚者加脾 肾虚者加肾 头痛者加脑点 皮质下 37 三 鼻鼽病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 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以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 每次压3秒 停3秒 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 每天3 5次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 3日1换 38 二 常见病 多发病的耳压疗法 四 头痛 头痛为多种疾病的共同症状 多由外感邪气 或由内伤七情 饮食不节 房劳无度所致 常根据经络理论进行辨证 前额头痛为阳明头痛 头颅两侧头痛为少阳头痛 枕部头痛为太阳头痛 巅顶头痛为厥阴头痛 治则 通络止痛 39 四 头痛 操作步骤 1 取穴 神门 皮质下 耳尖 枕 2 配穴 阳明头痛者加额 少阳头痛者加颞 太阳头痛者加膀胱 厥阴头痛者加肝 痰浊头痛者加脾 胃 肾虚头痛者加肾 肝阳上亢者加肝 气血亏虚者加脾 心 40 四 头痛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 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以感到胀而略感沉重刺痛为度 每次压3秒 停3秒 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 每天3 5次 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2 3日1换 41 二 常见病 多发病的耳压疗法 五 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指排出了继发于神经 内分泌和代谢障碍性疾病所产生的肥胖 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以上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脾虚引起痰湿积聚于内所致 治则 健脾利湿祛痰 42 五 单纯性肥胖 操作步骤 1 取穴 饥点 肺 脾 肾 三焦 内分泌 皮质下 2 配穴 大便秘结者加大肠 直肠下段 小便量少者加膀胱 心悸气短者加心 神门 43 五 单纯性肥胖 3 操作 耳穴消毒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 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 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 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在上述准确的耳穴刺激点上贴敷王不留行籽后 用拇 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 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