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学原理 no3 nox生成原理及低nox燃烧技术 美丽的地球 人类和动物 植物的家园 从太空俯瞰美丽的地球 surroundingofwesternkentuckyuniversity bowlinggreen ky usa fallof200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夏季 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燃烧的1100吨汽油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等气体 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 形成了浅蓝色烟雾 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 头疼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该类事件 分别有400多人死亡和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大气污染著名案例 伦敦烟雾事件 自1952年以来 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那一次 伦敦大雾 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无法散去 迫使所有飞机停飞 汽车白天开灯行驶 行人走路困难 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 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 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大气污染著名案例 煤烟型烟雾事件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特点比较 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种类很多 包括no no2 n2o no3 n2o3 n2o4 n2o5等 其中n2o5是固体 大气中除no no2较稳定外 其他氮氧化物都不太稳定 故通常所指的氮氧化物 主要是no和no2的混合物 即nox 1 氮氧化物及其性质 1 氮氧化物及其性质 nox的性质难溶于水no 大气中no2的前体物质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活跃组分 no2 强烈刺激性 来源于no的氧化 酸沉降 n2o 单个分子的温室效应为co2的200倍 并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1 氮氧化物及其性质 大气中50 的nox由人为污染源产生 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 燃料燃烧生成的nox中 90 以上是no no2只有5 10 但n2o的影响日益显现nox的生成根据n成分的来源 空气中n2 燃料中n成分 及其生成途经的不同 其生成机理 抑制机理也不同 热力型nox thermalnox zeldovovichnox 起源于空气中的n2 在高温下氧化生成的nox 通常是在1800k以上的高温区产生 快速型nox promptnox 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的过浓预混燃烧火焰中 有虽然是源于空气中的n2 但又是以不同于燃料型nox的生成机理 而快速生成的nox 燃料型nox fuelnox 由燃料中的氮形成的nox 3 1nox的生成类型 三种nox在煤燃烧中对nox的总贡献 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可用zeldovich机理来描述 3 3热力型nox thermalnox zeldovichnox的生成特点是生成反应比燃烧反应慢 因此 主要在火焰带下游生成nox zeldovichnox反应的温度 主要在1800k以上区域 第一个反应式是控制反应 高温下反应非常快 o源于高温下o2的分解 快速型nox是经hcn 氰化氢 nh 铵 n等中间产物形成的 而hcn nh n等中间产物又是由碳氢化合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活性炭化氢 ch ch2等 与n2反应生成的 3 4快速型nox promptnox hcn和nh经一系列的反应变成cn 氰 n 再被氧化为no n也可通过高温下的zeldovich反应生成no 快速型nox的生成量与同样起源于空气中n2的zeldovichnox不同 对温度的依赖性低 燃料氮在燃烧中被分解后释放 形成含氮的中间产物hcn nhi等 用i表示 通过图示的竞争反应 亦称fenimore途径 一部分转化为no 一部分转化为n2 r表示含氧原子的化学组分 3 5燃料型nox fuelnox 燃料型nox的生成特性 不仅受反应区附近局部空气比和温度的影响 同时还明显受到燃料的氧化过程 自由基 o oh h 浓度 等局部燃烧条件的影响 也就是说 与化学反应的影响相比 实际燃烧炉中燃料型nox的生成 更主要地是被燃料和空气的混合过程所控制 因此 为了抑制燃料型nox的生成 设计竞争反应中的还原反应 显著优先于氧化反应进行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 即在考虑了和氧化区域相平衡 而且不损失总的燃烧效率的前提下 把燃料过浓还原性区域 低ro浓度 设在燃烧炉内或者烧嘴附近的适当位置 这是两段燃烧 低nox喷嘴 或称为 低nox燃烧 技术 共同依据的基本原理 低nox燃烧技术的原理 燃料燃烧中nox生成机理 抑制nox生成 促使破坏nox的途径 空气中的氮 燃料中氮的转换 no再燃烧 no的生成及破坏与以下因素有关 煤种特性 煤的含氮量 挥发份含量 空气比等 炉膛燃烧温度或燃烧区域的温度峰值 反应区烟气的气氛 即烟气内氧气 氮气 no和chi的含量 燃料及燃烧产物在火焰高温区和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1 减少燃料周围的氧浓度 包括 减少总的空气过剩系数 减少一次风量 减少挥发分燃尽前燃料与二次风的掺混 2 在氧浓度较少的情况下 维持足够的停留时间 使生成的nox经过均相或多相反应被还原分解 3 在过剩空气的条件下 降低温度峰值 以减少热力型nox的生成 如采用烟气再循环等 4 加入还原剂 使还原剂生成co nh3 hcn 它们再将nox还原分解 低nox燃烧技术实现的重要途径 1 低nox燃烧技术 低过量空气燃烧法 空气分级燃烧法 ofa 燃料分级燃烧法 烟气再循环法 2 炉膛喷射脱硝 喷氨及尿素 喷水蒸汽 喷入二次燃料 3 烟气脱硝 干法脱硝 scr sncr 电子束照射烟气脱硝 湿法脱硝 降低nox排放的主要技术措施 低nox燃烧技术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 煤粉浓淡燃烧技术 烟气再循环技术 低nox燃烧器烟气脱硝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脱硝法 sncr 向炉膛中喷射氨 尿素等氨基还原剂 因为nh3等只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发应 选择性催化剂法 scr 4nh3 4no o2 4n2 6h2o采用催化剂促进nh3与nox的反应 就称为选择性催化剂法 反应温度为300 400 左右 而采用活性焦炭做催化剂时 反应温度应选为100 150 一般能够达到80 90 的脱硝率 能够满足较为严格的排放标准 目前正得到广泛地的应用 nox的主要控制技术 1 低nox燃烧技术 1 1空气分级燃烧1 2燃料分级燃烧1 3烟气再循环1 4低过剩空气燃烧1 5浓淡偏差燃烧1 6低nox燃烧器1 7低nox燃烧技术比较 低no燃烧技术的定义凡通过改变燃烧条件来控制燃烧过程关键参数 以抑制nox生成或破坏已生成的nox使之还原为n2达到减少排放的技术称为低nox燃烧技术 将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分两级送入 第一级燃烧区内过剩空气系数0 7 0 8 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条件下燃烧 使得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降低 从而抑制了热力型nox的生成 同时 燃烧生成的co与no进行还原反应 以及燃料n分解成中间产物 nh cn hcn和nh3等 相互作用与no还原分解 抑制了燃料型nox的生成 在第二级燃烧区内 将完全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通过布置在主燃烧器上方的专门空气喷口ofa overfireair 火上风 喷入炉膛 空气分级燃烧可使nox生成量降低30 40 1 1空气分级燃烧 煤粉炉燃烧器前墙布置时 火上风 ofa 喷口在炉膛上布置的示意图 空气分级燃烧 空气分级燃烧 空气分级的低nox旋流燃烧器一次火焰区 富燃 含氮组分析出但难以转化二次火焰区 燃尽co hc等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airstaging 燃料的燃烧过程分段进行 燃烧用风分为一 二次风 减少煤粉燃烧区域的空气量 提高燃烧区域的煤粉浓度 推迟一 二次风混合时间 煤粉进入炉膛时形成富燃料区 并在富燃料区进行缺氧燃烧 以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 缺氧燃烧产生的烟气再与补入的二次风混合 使燃料完全燃烧 燃尽风 喷口的位置决定了煤粉气流在主燃烧区内的停留时间 它和过量空气系数一起 共同决定了主燃烧区内nox降低的程度 也直接关系到其在燃尽区的燃尽效果和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水平 沿炉膛高度空气分级燃烧 燃料分级燃烧也称燃料再燃技术 已生成的no在遇到烃根和未完全燃烧产物和时 会发生no的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为 利用这一原理 将80 85 燃料送入一级燃烧区 在 1条件下燃烧生成nox 其余15 20 的燃料则在主燃烧器上部送入二级燃烧区 在 1条件下形成很强的还原性气氛 使nox还原 二级燃烧区又称再燃区 再燃区上面还布置 火上风 ofa 形成第三级燃烧区 燃尽区 使再燃区生成的未完全燃烧产物燃尽 1 2燃料分级燃烧 figure1schematicdiagramofreburning 再燃低nox燃烧技术又称为燃料分级或炉内还原 ifnr 技术 它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前途的低nox技术 其原理示意图见图 再燃低nox燃烧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nox排放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nox排放浓度降低50 以上再燃技术可以保证燃料燃烧初期的良好燃烧条件 可以解决其他低nox燃烧技术在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效果较差的问题 再燃低nox燃烧技术 燃料分级燃烧技术 fuelstaging 根据nox的分解机理 已生成的nox在遇到烃根chi和未完全燃烧产物co h2 c和cnhm时 会发生no的还原反应从而降低nox排放水平 第一级燃烧区 将85 左右的燃料送入进行富氧燃烧 生成大量的nox 第二级燃烧区 送入15 的燃料 进行缺氧燃烧 将第一区生成的nox进行还原 从而降低nox的排放 燃料分级燃烧时所使用的再燃燃料可以与主燃料相同 但由于煤粉气流在再燃区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 再燃料宜于选用容易着火和燃烧的烃类气体或液体燃料 如天然气 沿炉膛高度燃料分级燃烧 它是在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之前抽取一部分烟气直接送入炉内 或者是与一次风或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内 其结果是不仅降低了燃烧温度 而且也降低了氧气浓度 因此可以降低nox的排放浓度 对于燃烧无烟煤等难燃煤种以及煤质不是很稳定的电站锅炉 则不宜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 1 3烟气再循环 烟气再循环 烟气再循环 低过量空气燃烧也称低氧燃烧 即 使燃烧过程在尽可能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 但如果氧含量 浓度 3 时 会使co浓度剧增 使热效率降低 此外 低氧浓度会使炉膛内的某些地区成为还原性气氛 从而降低灰熔点引起炉壁结渣与腐蚀 1 4低过剩空气燃烧 一般用于扩散燃烧 要求炉内燃烧反应在尽可能接近理论空气条件下进行 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反应区氧气量对热力no和燃料n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低氧燃烧 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燃烧空气由27oc预热到315oc no排放量增加3倍 此法原理是对装有两个燃烧器以上的锅炉 使部分燃烧器供应较多的空气 呈贫燃料区 1 即燃料过淡燃烧 部分燃烧前供应较少的空气 呈富燃料区 1 即燃料过浓燃烧 由于在化学当量比时nox产生量最大 因此偏离化学当量比燃烧即可降低nox 此法又称为非化学当量比燃烧或偏差燃烧 1 5浓淡偏差燃烧 ce公司直流式煤粉燃烧器 煤粉直流燃烧器 wr 宽调节比 型直流燃烧器 在wr型燃烧器中 煤粉空气混合物流经入口弯头时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大部分煤粉紧贴着弯头的外沿进入煤粉喷管 设置在wr型燃烧器煤粉喷管中间的水平肋板将浓淡两股煤粉流分开 并保持到喷嘴处 再流经摆动式煤粉喷嘴出口处的三角形扩锥 可使其出口端的火焰稳定在回流区中 改善了低负荷下的稳燃性能 再加上喷嘴出口的周界风受到扩锥的导向作用 可推迟周界风和煤粉空气混合物的混和 更有利于煤粉着火 wr型直流燃烧器 浓淡偏差燃烧 从nox的生成机理看 占nox绝大多数的燃料型nox是在煤粉的着火阶段完成的 因此应用抑制nox生成的原理 通过特殊设计的燃烧器结构 通过改变燃烧器的风煤比例等 就可以达到降低nox的目的 具有这种功能的燃烧器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凭祥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保税和自贸事务局招聘越南语翻译人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招聘3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掌握自我管理艺术
- 掌握数字学习法
- 骨质疏松症预防锻炼计划
- 教育保育评估指南培训
- 运动健身的秘密
- 工厂安全培训教学内容课件
- 大数据驱动下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 雅思小作文教学课件
- 电气柜安装服务合同范本
- 盆腔炎性疾病护理查房
- DB11T 2440-2025 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
- 高压氧的健康宣教
- 2025至2030中国硅单晶生长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成人床旁心电监护护理规程
- 食用菌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5版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焦炉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