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实施方案.pdf_第1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实施方案.pdf_第2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实施方案.pdf_第3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实施方案.pdf_第4页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实施方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实施方案.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sdgqpc008 2013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山东省实施方案 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 二 一三年十一月 i 目 录 1 概述概述 1 1 1 普查背景 1 1 2 普查目的与意义 2 1 3 普查实施依据 5 1 3 1 相关法律法规 5 1 3 2 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文件 6 1 3 3 国家 山东省重大规划 6 1 3 4 国家 行业标准与规范 7 2 普查目标 任务与时点普查目标 任务与时点 9 2 1 普查目标 10 2 2 普查任务 10 2 2 1 自然地理要素普查 11 2 2 2 人文地理要素普查 11 2 2 3 专题地理国情普查 11 2 2 4 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 12 2 2 5 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建设 12 2 2 6 普查成果发布与服务系统建设 12 2 2 7 建立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机制 12 2 3 普查时点 13 3 普查范围 对象与内容普查范围 对象与内容 13 3 1 普查范围 13 3 2 普查对象 13 3 3 普查内容 13 3 3 1 地形地貌普查 20 3 3 2 地表覆盖普查 21 3 3 3 地理国情要素普查 23 4 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 27 4 1 总体技术路线与流程 27 ii 4 2 主要数据源 27 4 2 1 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 27 4 2 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9 4 2 3 行业专题数据资料 30 4 2 4 其他参考资料 30 4 2 5 主要数据源和资料的利用 30 4 3 数学基础 31 4 4 数据精度与一致性要求 31 4 4 1 平面精度指标 31 4 4 2 分类精度 32 4 4 3 数据现势性 32 4 4 4 属性精度 32 4 4 5 数据一致性 32 4 4 6 数据接边原则 33 4 5 数据采集一般要求 33 4 6 主要技术方法 34 4 6 1 多源遥感影像处理技术 34 4 6 2 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 34 4 6 3 多源数据融合与处理技术 35 4 6 4 内外一体化技术 35 4 6 5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 35 4 6 6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法 36 4 6 7 统计分析技术方法 36 4 7 普查各工序作业方法及要求 38 4 7 1 资料收集 分析与整合处理 38 4 7 2 多源遥感影像处理 40 4 7 3 内业信息采集 42 4 7 4 外业调查核查与内业数据处理 45 4 7 5 不同任务区数据的协调性检查和处理 46 4 7 6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库建设 47 iii 4 7 7 标准时点核准 47 4 7 8 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建设 48 4 7 9 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 50 4 7 10 普查成果发布与服务系统建设 57 5 普查成果普查成果 59 5 1 主要成果 59 5 1 1 报告成果 59 5 1 2 数据成果 60 5 1 3 信息系统成果 61 5 1 4 图件成果 61 5 2 成果汇交 61 5 3 成果审核与发布 62 5 4 成果应用与服务 62 6 质量管控质量管控 62 6 1 基本原则 62 6 2 质量管理目标 63 6 3 质量管理内容及方式 63 6 3 1 质量监督及管理 63 6 3 2 过程质量控制 64 6 3 3 质量检查与验收 66 7 组织实施组织实施 66 7 1 组织与实施原则 66 7 2 普查机构与职责 66 7 3 项目管理 70 7 4 进度安排 71 8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76 8 1 加大人员投入 培训与协作 76 8 2 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能力 76 8 3 保障经费落实到位 76 8 4 充分利用已有基础 77 iv 8 5 保证普查数据的权威性 77 8 6 重视安全与保密工作 77 8 7 开展普查宣传工作 77 附录附录 1 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题资料提供目录单位专题资料提供目录 79 附录附录 2 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市县政府部门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市县政府部门单位专题资料提供目录单位专题资料提供目录 83 1 1 概述 1 1 普查背景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特征及 其相互关系 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 分析 研究和描述国情 即以地球表层自然 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 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 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 整体性 综合性的调查 分析和描述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 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掌握地表自然 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 础性工作 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 空间分布情况 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满足社会发展 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 能力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 设的需要 2013年2月28日 国务院下发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 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 国发 2013 9号 决定于2013年至2015 年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 并决定成立普查领导小组 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任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 领导和 协调 同时 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 室 认真组织本地区普查工作 2013年8月29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成立山东省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 鲁政办字 2013 108 号 孙绍骋副省长任领导小组组长 35个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成 员单位 负责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组织领导 协调解决 2 重大问题 9月4日 省政府召开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 小组第一次会议 全面部署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要 求认真贯彻国发 2013 9号文件和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 话会议的要求 按照 全国统一领导 部门分工协作 地方分级负责 各方共同参与 的原则 精心组织 密切配合 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普 查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发 2013 9号文件精神 按照 第一次全国地理 国情普查总体方案 要求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制定第一次全国地理 国情普查山东省实施方案 1 2 普查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二五 时期 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 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开 展我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系统掌握权威 客观 准确的地理国情信 息 既是贯彻落实国发 2013 9号文件要求 也是贯彻落实 十八 大 精神和我省 十二五 规划 实现富民强省目标 制定和实施全 省发展战略与规划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 据 1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 是贯彻落实 十八大 精神和国发 2013 9号文件要求的需要 十一五 以来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社会生产力 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但是 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发展与资源 3 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为此 十八大 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不断开拓生 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 作报告中提出 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优化国土空 间开发格局 调整空间结构 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 全面 及时 准确地掌握我国地理区域划分 地形地貌特征 道路交通网络 江河湖泊分布 土地覆盖现状 城市 布局和城镇化扩张 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信 息 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 在此基础上 可以从地理空间上合理布局人口和经济活动 优化资源 配置 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综合分析 全面 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 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为生态保护 气候变化监测 土地利用 能源矿 产开发 环境评估 自然灾害防御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科学决 策提供客观 可靠的基本地理国情信息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还可以为国 家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提供科学 客观 直观的依据 为此 国务院决定开展地理国情普查 并下发专门通知 成立了 领导小组 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认真组织本地区普查工作 因此开展 我省地理国情普查 是落实 十八大 精神和贯彻国发 2013 9号 文件的要求 2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 是落实我省 十二五 规划 实现富民 4 强省目标的需要 我省 十二五 规划纲要提出实现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城乡区 域协调发展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人民生活殷实 富裕的发展目标 特别是在经济 城乡 空间布局 能源 交通 水 利 市政建设 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这些 目标的实现 均离不开地理国情信息 地理国情普查通过全面 准确 科学地获取地表自然地理要素和 人文地理要素 掌握全省城镇化进程 地表覆盖情况 矿产资源开发 区域统筹和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变化信息 利用普查信息 可以对全省资源环境 生态状况等进行评估 对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对耕地保护 情况以及水利设施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验 对森林覆盖 流域治理和灾害防治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利用普查成果 可以评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等社会经济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 潜力 统筹规划未来人口分布 产业布局 交通网络布局 水资源利 用 生态体系建设和国土利用以及城镇化格局 为构建科学的综合交 通 水源分布 生态体系和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优化空间 要素保障 逐步形成经济和人口 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 为城镇化建设 资源开采 旅游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应急管理 重 大工程建设等提供有力的依据 促进区域优势互补 主体功能科学定 位 国土空间高效利用 为全面落实 十二五 的各项规划 制定后 续发展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3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 是为政府科学决策和行业统计提供信息 5 支撑的需要 本次普查将对我省地理国情做一次系统 全面的清查 能够反映 出全省的地形地貌 植被覆盖 水域 荒漠与裸露地表以及交通网络 居民地与设施 地理单元 专题地理国情要素等的分布情况 可以客 观地统计 分析地表自然和人文信息的变化 监测重大工程的进展及 交通 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普查提供客观真实的地理国情信息 能有效促进信息共享和政务 公开 普查信息能够综合反映我省空间分布格局 景观格局 覆盖程 度 优势性 弱势性 土地开发程度 空间相关性 城市景观扩张程 度等信息 综合评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与空间格局的相关关系 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普查成果能够为全省城镇化 重要工程实施 环境保护 资源开 发 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规划 监督和协调工作提供可靠支持 为新时 期全省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增加投资回报率 同时 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将实现对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 统一 科学 规范管理 能够实现各类经济社会信息与地理信息的融 合 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演变和内在关系 准确判断发展趋 势 为林业 水利 交通 矿产 旅游 环境保护等行业提供准确 现势 详实的综合地理国情信息 为国民经济统计 城乡规划 重大 战略和重要工程实施 工农业生产布局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重要 基础依据 1 3 普查实施依据 1 3 1 相关法律法规 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5号 2002年8月 2 基础测绘条例 国务院令第556号 2009年5月 3 山东省测绘管理条例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 告第55号 2005年5月 1 3 2 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文件 1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 国发 2013 9号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 的通知 国办发 2013 49号 3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 情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 鲁政办字 2013 108号 1 3 3 国家 山东省重大规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要 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2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 十二五 总体规划纲要 国测规发 2011 1号 2011年6月 3 全国基础测绘 十二五 规划 国测规发 2011 2号 2011 年12月 4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发 2010 46号 2010年12月 5 国家环境保护 十二五 规划 国发 2011 42号 2011 年12月 6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 2020年 国发 2008 33号 2008年8月 7 7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鲁政 发 2011 11号 2011年3月 8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发改地区 2009 3027号 2009年12月 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发改地区 2011 49号 2011年1月 10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鲁政发 2013 3号 2013年1月 11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 鲁政发 2013 20号 2013 年8月 12 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 鲁政发 2013 21号 2013 年8月 13 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鲁政发 2012 42号 2012年11月 14 山东省海岸带规划 鲁政发 2007 10号 2007年1月 15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 2012 2020年 鲁政发 2013 4号 2013年1月 16 山东省 十二五 基础测绘规划 鲁政办发 2011 50 号 2011年9月 1 3 4 国家 行业标准与规范 1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 国地普发 2013 1 号 2013年7月 2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办法 国地普发 2013 1 号 2013年7月 3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国地普办 2013 12 8 号 2013年9月 4 gdpj 01 201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国地普办 2013 13号 2013年9月 5 gdpj 02 2013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 国地普办 2013 13号 2013年9月 6 gdpj 03 201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 国地普办 2013 13号 2013年9月 7 gdpj 04 2013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 国地普办 2013 13号 2013年9月 8 gdpj 05 2013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 国地普办 2013 13号 2013年9月 9 gdpj 06 2013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 国地普办 2013 13号 2013年9月 10 gb t 13989 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11 gb t 13923 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2 gb t 14268 200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 13 gb t 20258 3 20061 25000 1 50000 1 100000基础地理 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14 gb t 18316 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5 gb t 24356 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6 gb t 25344 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17 gb t 10302 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代码 18 gb t 917 2009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19 jtg a03 2007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 9 20 gb t 4754 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1 cjj t 85 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22 gb 50137 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3 cjj t 114 2007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 24 gbj 124 88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25 gb t 21379 2008交通管理信息属性分类与编码城市道路 26 gb t 917 2009公路路线标示规则和国道编码 27 jt t 748 2009公路水路交通信息资源业务分类 28 gb t 24708 2009湿地分类 29 gb t 26423 2010森林资源术语 30 gb t 14721 2010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 森林类型 31 gb t 15778 1995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 自然保护区 32 ly t 1754 2008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 33 hy t 075 2005海洋信息分类与代码 34 sl t 385 2007水文数据gis分类编码标准 35 sl t 249 2012中国河流名称代码 36 sl t 261 98中国湖泊名称代码 37 sl t 259 2000中国水库名称代码 38 sl t 262 2000中国水闸名称代码 39 gb t 50504 2009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 40 gb t 21010 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41 gb t 20483 2006土地荒漠化监测方法 42 gb t 24255 2009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2 普查目标 任务与时点 10 2 1 普查目标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 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三年的时间内 利用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其他专题 数据等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查清我省地形地貌 地表覆盖 等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 建立多种普查成 果数据库 基于多种地理单元开展基本地理国情的统计分析 完成普 查报告和普查成果系列图件 建立地理国情监测业务体系和成果的审 核发布机制等 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满足经济社会 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 企业和公众 的服务能力 在满足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我省重大区 域规划 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省 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等区域的生产力布局 生态环境现 状 基础设施配置现状 地表覆盖现状等专题地理国情信息开展深入 普查和分析 为区域经济 社会 生态 环境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决策 与规划依据 2 2 普查任务 在全省陆地及部分海岛国土范围内 采用航空航天遥感 全球导 航卫星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地理信息先进技术 以优于1米的 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 充分利用测绘地理信 息部门最新完成的覆盖全省的1 10000 1 5000 基础地理信息和市 县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以及其他重大工程获取的测绘成果等资源 整合利用其他部门已有的普查成果或与地理国情相关的专题信息 通 过多源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处理 现场调查 信息提取 地理统计分 11 析等技术手段 查清反映地表特征 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基本地理 环境要素的范围 位置 基本属性和数量特征 通过深入的统计和综 合分析 形成这些基本地理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普查 结果 普查任务主要包括 自然地理要素普查 人文地理要素普查 专 题地理国情普查 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 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 建设 普查成果发布与服务系统建设以及建立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机 制 2 2 1 自然地理要素普查 查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 包括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关的地形 地貌 植被覆盖 水域 荒漠与裸露地表等地理要素的类别 位置 范围 面积等 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 2 2 2 人文地理要素普查 查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 包括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交通网 络 居民地与设施 地理单元等地理要素的类别 位置 范围 面积 等 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2 2 3 专题地理国情普查 在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和 山东半岛蓝色经 济区发展规划 两大国家战略的带动下 省政府于2013年8月发布了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 和 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 山 东省地理国情普查紧密围绕区域协调发展 结合 蓝黄 两区重大规 划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建设要求 重点查清我省 采矿业 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医药及生物产业 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产业单位的类 12 别 位置 范围 面积等 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同时结合我省实际 和地理国情信息应用需求 适度扩展社会经济区域单元 城镇综合功 能单元及交通等的普查内容 2 2 4 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 开展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 包括对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等 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的统计分析 以及将地理信息与经济社会数据进行 整合 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空间化 综合性统计分析评价 2 2 5 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建设 建立山东省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 考虑地理国情长期监测中 按监测周期和汇交机制定期提交数据的需求 并提供与国家数据库对 接的接口 实现数据的提取与交换 主要任务包括按普查各项技术规 定组织数据内容 完成数据检查 设计数据库结构 建立数据结构模 型 开发管理系统以及建立数据库支撑环境 2 2 6 普查成果发布与服务系统建设 基于政府内网 互联网 天地图 山东 分别建设山东省地 理国情普查成果发布与服务系统 将经过审核的普查成果 统计分析 成果 动态监测成果等发布成各种形式的数据服务 地图服务等 实 现对普查成果的管理 发布和应用 2 2 7 建立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机制 通过开展我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形成地理国情普查 监测技术 体系 逐步建立部门间合作 协同 相互共享的协调机制 建立地理 国情成果共享服务应用机制 建立地理国情信息会商 审核 报批 发布等相关制度 建立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管理机制 最终形成我省地 理国情普查机制 为今后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13 2 3 普查时点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 需利用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获取的航空航天遥感 影像 对前期普查成果进行核准 形成符合标准时点要求的成果 使 用的其他资料原则上现势性应满足时点的要求 3 普查范围 对象与内容 3 1 普查范围 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范围为山东省境内的陆地及部分海岛国土 总面积约15 7万平方千米 约合1 10000标准图幅6450幅 普查范围内的海岛见表3 1 表3 1 普查的海岛列表 序号 海岛名称 所在县 区 面积 平方千米 1 南长山岛 长岛县 13 2 2 养马岛 牟平区 8 4 3 北长山岛 长岛县 8 0 4 刘公岛 环翠区 3 0 3 2 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为普查范围内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包括地形地 貌 植被覆盖 水域 荒漠与裸露地表 交通网络 居民地与设施和 地理单元等 3 3 普查内容 普查内容包含gdpj 01 2013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及 sdgqpc 009 2013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省扩展内容与指标 中定义的12个一级类 58个二级类和127个三级类 14 普查中按照地表覆盖分类方式采集的内容包括其中的10个一级 类 46个二级类和79个三级类 具体见表3 2 表3 2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内容 代码 一级 二级 三级 0100 耕地 0110 水田 水田 0120 旱地 旱地 0200 园地 0210 果园 0211 乔灌果园 0212 藤本果园 0213 草本果园 0220 茶园 茶园 0230 桑园 桑园 0240 橡胶园 橡胶园 0250 苗圃 苗圃 0260 花圃 花圃 0290 其他园地 其他园地 0300 林地 0310 乔木林 0311 阔叶林 0312 针叶林 0313 针阔混交林 0320 灌木林 0321 阔叶灌木林 0322 针叶灌木林 0323 针阔混交灌木林 0330 乔灌混合林 乔灌混合林 0340 竹林 竹林 0350 疏林 疏林 0360 绿化林地 绿化林地 0370 人工幼林 人工幼林 0380 稀疏灌丛 稀疏灌丛 0400 草地 0410 天然草地 0411 高覆盖度草地 0412 中覆盖度草地 0413 低覆盖度草地 0420 人工草地 15 代码 一级 二级 三级 0421 牧草地 0422 绿化草地 0423 固沙灌草 0424 护坡灌草 0429 其他人工草地 0500 房屋建筑 区 0510 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 0511 高密度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 0512 低密度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 0520 低矮房屋建筑区 0521 高密度低矮房屋建筑区 0522 低密度低矮房屋建筑区 0530 废弃房屋建筑区 废弃房屋建筑区 0540 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 多层及以上独立房屋建筑 0550 低矮独立房屋建筑 低矮独立房屋建筑 0600 道路 0610 有轨道路路面 有轨道路路面 0601 无轨道路路面 无轨道路路面 0700 构筑物 0710 硬化地表 0711 广场 0712 露天体育场 0713 停车场 0714 停机坪与跑道 0715 硬化护坡 0716 场院 0717 露天堆放场 0718 碾压踩踏地表 0719 其他硬化地表 0720 水工设施 0721 堤坝 0740 城墙 城墙 0750 温室 大棚 温室 大棚 0760 固化池 0761 游泳池 0762 污水处理池 0763 晒盐池 0769 其他固化池 0770 工业设施 工业设施 0780 沙障 沙障 16 代码 一级 二级 三级 0790 其他构筑物 其他构筑物 0800 人工堆掘地 0810 露天采掘场 0811 露天煤矿采掘场 0812 露天铁矿采掘场 0813 露天铜矿采掘场 0814 露天采石场 0815 露天稀土矿采掘场 0819 其他采掘场 0820 堆放物 0821 尾矿堆放物 0822 垃圾堆放物 0829 其他堆放物 0830 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 0890 其他人工堆掘地 其他人工堆掘地 0900 荒漠与裸露地表 0910 盐碱地表 盐碱地表 0920 泥土地表 泥土地表 0930 沙质地表 沙质地表 0940 砾石地表 砾石地表 0950 岩石地表 岩石地表 1000 水域 1001 水面 水面 1012 水渠 水渠 1050 冰川与常年积雪 1051 冰川 1052 常年积雪 总计 10 46 79 普查中按照实体要素方式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内容包括其中的5 个一级类 16个二级类和53个三级类 具体见表3 3 表3 3 地理国情要素采集内容 代码 一级 二级 三级 0600 道路 0610 铁路 铁路 0620 公路 公路 0630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 0640 乡村道路 乡村道路 0700 构筑物 17 代码 一级 二级 三级 0720 水工设施 0721 堤坝 0722 闸 0723 排灌泵站 0729 其它水工构筑物 0730 交通设施 0731 隧道 0732 桥梁 0733 码头 0734 车渡 0735 高速公路出入口 0736 加油 气 充电站 0800 人工堆掘地 0820 堆放物 0821 尾矿库 1000 水域 1010 河渠 1011 河流 1012 水渠 1020 湖泊 湖泊 1030 库塘 1031 水库 1032 坑塘 1040 海面 海面 1050 冰川与常年积雪 1051 冰川 1052 常年积雪 1100 地理单元 1110 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 1111 国家级行政区 1112 省级行政区 1113 特别行政区 1114 地 市 州级行政区 1115 县级行政区 1116 乡 镇行政区 1117 行政村 1118 城市中心城区 1119 其他特殊行政管理区 1120 社会经济区域单元 1121 主体功能区 18 代码 一级 二级 三级 1122 开发区 保税区 1123 国有农 林 牧场 1124 自然 文化保护区 1125 自然 文化遗产 1126 风景名胜 旅游区 1127 森林公园 1128 地质公园 1129 行 蓄 滞洪区 1130 自然地理单元 1131 流域 1132 地形分区 1133 地貌类型单元 1134 湿地保护区 1135 沼泽区 1140 城镇综合功能单元 1141 居住小区 1142 工矿企业 1143 单位院落 1144 休闲娱乐 景区 1145 体育活动场所 1146 名胜古迹 1147 宗教场所 总计 5 16 53 利用dem数据计算获取的坡度 坡向数据 涉及gdpj 01 2013 地 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中定义的1个一级类和3个二级类 具体见表 3 4 表3 4 地形数据采集内容 代码 一级 二级 三级 1200 地形 1210 高程信息 1220 坡度信息 1230 坡向信息 总计 1 3 19 为更好地满足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理国情 信息的需求 在国务院普查办规定的普查内容与指标基础上 结合山 东省实际 对部分内容的采集要求做了调整 具体见表3 5 表3 5 山东与国家内容与指标对照表 代码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国家内容与指标 山东内容与指标 0500 房屋建筑 区 0540 多层及以上独 立房屋建筑 采集至三级类 省普查 中可参照使用 采集至二级类 0600 道路 0620 公路 技术等级 属性项约 束条件为 条件必选 技术等级 属性项约 束条件为 必选 0800 人工堆掘地 0830 建筑工地 采集至三级类 省普查 中可参照使用 采集至二级类 1100 地理单元 1120 社会经济区域 单元 1121 主 体 功 能 区 采集国家级主体功能 区界线构面 采集国家级 省级主体 功能区界线构面 1122 开发区 保 税区 采集国家级开发区 保 税区范围 开发区规划 范围不明确的可采集 已开发的区域范围 采集国家级 省级开发 区 国家级海关特殊监 管区域 含保税区 出 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园 区 跨境工业园区 保 税港区 综合保税区等 范围 开发区分别采集 规划范围 已开发区域 范围 1124 自然 文化 保护区 采集国家级自然 文化 保护区范围 采集国家级 省级自然 文化保护区范围 1126 风 景 名 胜 区 旅游区 采集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的范围和aaaaa级旅 游区的定位点 采集国家级 省级风景 名胜区的范围和aaaaa aaaa aaa级旅游区的定 位点 城市地区采集范 围线构面 1127 森林公园 采集国家级森林公园 范围 采集国家级 省级森林 公园范围 1128 地质公园 采集国家级地质公园 范围 采集国家级 省级地质 公园范围 1140 城镇综合功能 单元 20 代码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国家内容与指标 山东内容与指标 1142 工矿企业 完整采集水厂 电厂 污水处理厂等类型工 矿企业的定位点 其他 类型工矿企业依据现 有资料采集其定位点 城市地区采集范围 线构面 完整采集水厂 电厂 污水处理厂及采矿业 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 新医药及 生物产业 海洋开发及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类 型工矿企业的定位点 其他类型工矿企业依据 现有资料采集其定位点 城市地区采集范围线 构面 1143 单位院落 完整采集城乡全日制 教育大中小学校 一二 三级十等医院 有等级 的国家和社会组织举 办的社会福利机构 乡 级以上政府 机场 港 口 长途汽车站 枢 纽 三等以上火车站 的定位点 其他类型单 位院落依据现有资料 采集 城市地区采集范 围线构面 完整采集城乡全日制教 育大中小学校 在卫生 行政主管部门执业登记 注册的医院 有等级的 国家和社会组织举办的 社会福利机构 社会福 利院 儿童福利院 社 会福利医院 老年福利 机构 乡级以上政府 机场 港口 长途汽车 站 枢纽 三等以上 火车站的定位点 其他 类型单位院落依据现有 资料采集 城市地区采 集范围线构面 城市地区 指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规划部门确定的中心城区 普 查内容应按照gdpj 01 2013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中城市地区 要求的类型和相应指标采集 并与非城市区域的数据完成接边 集成 本次普查范围及内容应注意与有关专项工程衔接 若涉及敏感或 限制到达的区域 普查作业时应与有关部门协商 各项普查内容的具体指标要求 依照gdpj 01 2013 地理国情普 查内容与指标 及sdgqpc 009 2013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山东 省扩展内容与指标 的规定执行 不允许对普查内容和指标进行细化 或删减 主要普查内容如下 3 3 1 地形地貌普查 21 利用全省5米 5米或2米 2米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 查清普查范围内实地地表2米 2米分辨率的坡度和坡向 获取我省坡 度 高程 海拔 等地形因子 编制我省地形单元分布图 包括坡度 分级 海拔分级 同时 利用坡度 海拔等信息 结合已有地貌资料 划分我省平 原 丘陵 山地 高山地等基本地貌类型的范围 查清我省地貌类型 的空间分布状况 3 3 2 地表覆盖普查 1 植被覆盖普查 查清实地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耕地 园地 林地和草地等4 大类植被覆盖类型的类别 位置 范围和面积等 1 耕地包括熟耕地 新开发整理荒地 以农为主的草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间有零星果树 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 林木覆 盖度一般在50 以下 被地膜或人不能在内部进行生产活动的简易塑 料棚覆盖的耕作土地 耕地分为水田和旱地 2 园地包括各种果树苗圃用地 分为果园 茶园 桑园 橡胶 园 苗圃 花圃和其他园地 3 林地包括乔木 灌木 竹类等多种类型用地 分为乔木林 灌木林 乔灌混合林 竹林 疏林 绿化林地 人工幼林 稀疏灌丛 等 4 草地包括草被覆盖度在10 以上的各类草地 含以牧为主的 灌丛草地和林木覆盖度在10 以下的疏林草地 草地分为天然草地和 人工草地 2 房屋建筑 区 普查 22 房屋建筑区是指城镇和乡村集中居住区域内 被连片房屋建筑遮 盖的地表区域 独立房屋建筑包括城镇地区规模较大的单体建筑和分 布于分散的居民点 规模较小的散落房屋建筑 房屋建筑 区 主要 包括 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 低矮房屋建筑区 废弃房屋建筑区 人 口整体迁移 无人居住 废弃的农村地区连片房屋建筑区 多层及 以上独立房屋建筑 低矮独立房屋建筑等 查清实地面积大于等于1600平方米的连片房屋建筑区的空间分 布范围 查清实际占地面积大于等于200平方米 城市地区为100平方 米 的多层独立建筑 低矮独立建筑的类别 位置 范围和面积等 3 道路普查 查清地面宽度大于等于3米且长度大于500米的各类道路的类别 位置 长度和相关设施的实际占地面积 查清各类铁路的类别 位置 长度和相关设施的实际占地面积 4 构筑物普查 构筑物是为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的 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 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工程实体或附属建筑设施 主要包括 硬化地表 水工设施 交通设施 城墙 温室 大棚 固化池 工业设施 沙障及其他 构筑物等 查清实地面积大于等于1600平方米 城市地区为800平方 米 的硬化地表 工业设施及2 3 之外的其他构筑物的类别 位 置 范围和面积等 5 人工堆掘地普查 人工堆掘地是指被人类活动形成的弃置物长期覆盖或经人工开 掘 正在进行大规模土木工程而出露的地表 主要包括 露天采掘场 堆放物 建筑工地 其他人工堆掘物等 查清实地面积大于等于1600 23 平方米的人工堆掘地的类别 位置 范围和面积等 6 荒漠与裸露地表普查 荒漠与裸露地表是指植被覆盖度低于10 的各类自然裸露的地 表 包括盐碱地表 泥土地表 沙质地表 砾石地表 岩石地表 不 含人工堆掘 夯筑 碾 踩 压形成的裸露地表或硬化地表 查清实 地面积大于等于1600平方米的裸露地表的类别 位置 范围和面积等 7 水域普查 从地表覆盖角度是指被液态或固态水覆盖的地表 包括河渠 湖 泊 库塘 海面等所有水面覆盖范围 查清常年水面面积大于等于400 平方米的河渠 湖泊 库塘及海面的空间位置及水面覆盖情况 3 3 3 地理国情要素普查 地理国情要素是指以地理实体 或地理对象 地理要素 形式采 集的道路 构筑物 水域以及地理单元 1 道路 铁路 采集其正线的中心线 同时采集类型 线路编码 名称 起点 终点 单复线等属性 公路 采集所有通车的宽度一般大于5米的城际公路的道路中心 线 同时采集道路编号 全称 简称 技术等级 车道数 单双向 铺设材料 路宽等属性 城市道路 采集城市内部宽度大于5米 城市地区为3米 的快速 路和城市街道 其他居民地内部起路网联通作用的主要街道以及所有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面线的道路中心线 同时采集类型 名称 车道数 路宽 是否高架等属性 乡村道路 采集乡村道路中硬化道路的中心线 同时采集名称 24 类型等属性 2 构筑物 采集堤坝 闸 排灌泵站等水工设施和桥梁 码头 隧道 车渡 高速公路出入口 加油 气 充电站等交通设施信息 同时采集人 工堆掘地中的尾矿堆放物 3 水域 采集河渠 湖泊 库塘 海面等较长时期内消长和存在的水体类 型 名称 面积 空间范围等 4 地理单元 地理单元是按照规划 管理 识别或利用的需求 按一定尺度 和性质将多种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单位 包括行政区划 与管理单元 社会经济区域单元 自然地理单元 城镇综合功能单元 1 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 行政区划与管理单元是为了国家政权职能实行分级管理而划分 出来的地域单元 包括 国家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 地 市 州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乡 镇行政区 行政村 城市中 心城区和其他特殊行政管理区 需要采集的行政单元有 省级行政区 市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乡 镇行政区 行政村 并采集政区代码 名称等属性 2 社会经济区域单元 社会经济区域单元主要包括主体功能区 开发区 保税区 国有 农 林 牧场 自然 文化保护区 自然 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区 旅游区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行 蓄 滞洪区等 主体功能区 采集国家级 省级主体功能区 同时采集名称 等 25 级 面积 说明等属性 开发区 保税区 采集国家 省级开发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含 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园区 跨境工业园区 保税港区 综 合保税区等 同时采集名称 等级 类型 规划面积 所在地 市 县 公告文号等属性 国有农 林 牧场 采集国家 省级农 林 牧场 同时采集名 称 等级 类型 面积 说明等属性 自然 文化保护区 采集国家 省级自然 文化保护区 同时采 集名称 等级 类型 面积 说明等属性 自然 文化遗产 采集世界级自然 文化遗产 同时采集名称 等级 类型 面积 说明等属性 风景名胜区 旅游区 采集国家级 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和aaa 级以上旅游区的定位点 城市地区采集范围线构面 同时采集名称 等级 类型 面积 说明等属性 森林公园 采集国家 省级森林公园 同时采集名称 等级 面 积 说明等属性 地质公园 采集国家 省级地质公园 同时采集名称 等级 面 积 说明等属性 行 蓄 滞洪区 采集名称 类型等属性 3 自然地理单元 自然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因子划分的地理单元 包括 流域 地形分区 地貌类型单元 湿地保护区 沼泽区 流域 采集三级以上流域 同时采集名称 流域代码等属性 地形分区 需要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 同时采集名称 面积 26 说明等属性 地貌类型单元 采集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山地范围 同时采集 名称 类型 面积 说明等属性 湿地保护区 主要采集以下湿地 已列入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 已列入 湿地公约 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 已建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小区中的湿地 已建立的湿地公园中的湿地 同时采集其名称 湿地类型 面积 说明等属性项 沼泽区 需要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 同时采集名称 说明等 属性 4 城镇综合功能单元 城镇综合功能单元是指城镇居民地内部根据功能和权属划分的 空间单元 包括 居住小区 工矿企业 单位院落 休闲娱乐 景区 体育活动场所 名胜古迹 宗教场所 在查清房屋建筑 区 的基础上 查清其中面积大于等于5000 平方米的居住小区空间范围信息 查清采矿业 水厂 电厂和污水处 理厂等工矿企业空间位置信息 查清学校 医院 社会福利机构 乡 镇级以上政府驻地 火车站 汽车枢纽站 港口和机场的空间位置信 息 查清面积大于等于50000平方米 城市地区为5000平方米 的休 闲娱乐 景区的空间范围信息 以及实地占地面积大于等于10000平 方米 城市地区为1000平方米 的体育活动场所 名胜古迹和宗教场 所的空间范围信息等 重点查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省 27 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新能源环保产业 新材料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生物医药产业 海洋开发产业及高端装备制 造产业等类型工矿企业的类别 位置 范围和面积 4 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 4 1 总体技术路线与流程 以分辨率优于1米的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 综合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先进技术 收集 整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多 行业专题数据 采用自动与人机交互影像处理 多源信息辅助判读与 解译 外业实地调查 空间数据库建模 统计数据空间化 多源数据 融合 空间量算 地理计算 空间统计等技术与方法 运用测绘各类 高新技术装备 开展全省地形地貌 地表覆盖 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 与建库 基于规则网格 行政区划 流域单元 地形单元 社会经济 区划等多种地理单元开展全省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 形成时点统 一 内容全面 形式多样的地理国情信息普查成果 通过地理国情信 息管理系统 成果发布与服务系统等系统建设 实现第一次全国地理 国情普查山东省成果的管理 发布和应用 总体技术流程如图4 1所示 4 2 主要数据源 4 2 1 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 本次普查采用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实现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地 理国情要素信息以及部分属性数据的前期采集和后期普查标准时点 核准 28 数据资料整合 数据资料整合 内业信息采集 内业信息采集 人机交互 自动提取 人机交互 自动提取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解译与采集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解译与采集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 普查工作底图制作 普查工作底图制作 外业调查与核查 外业调查与核查 成果编辑与整理 成果编辑与整理 成果管理系统建设 成果管理系统建设 成果发布与服务系统建设 成果发布与服务系统建设 普查统计分析 普查统计分析 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 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 普查成果汇交 普查成果汇交 控制资料 控制资料 遥感影像资料 遥感影像资料 基础地理 信息数据 基础地理 信息数据 专题数据资料 专题数据资料 dem数据 dem数据 普查报告 普查报告 普查图 集 普查图 集 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 统计地图 统计地图 资料收集与整理 资料收集与整理 单景正射影像 单景正射影像 标准分幅dom 标准分幅dom dem精细化处理 dem精细化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