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的养生价值.ppt_第1页
动物性食品的养生价值.ppt_第2页
动物性食品的养生价值.ppt_第3页
动物性食品的养生价值.ppt_第4页
动物性食品的养生价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动物性食品的养生价值 食用价值较高 供给优良的蛋白质 脂肪 矿物质和维生素 2 畜 禽肉及鱼类养生价值 畜肉类 牲畜的肌肉 内脏 头 蹄 骨 血及其制品 肉中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内脏脂肪少 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胆固醇较高 3 一 畜肉类的养生价值 1 含量为10 20 2 质量 1 大部分存在于肌肉中 肌浆中蛋白质20 30 肌原纤维中的蛋白质40 60 间质蛋白10 20 2 为优良蛋白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充足 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接近 BV80但间质蛋白主要胶原与弹性蛋白 EAA不合理 营养价值低3 含氮浸出物使肉汤具有鲜味 肌肽 嘌呤 4 一 蛋白质 1 含量因牲畜的肥瘦程度及部位有较大差异肥猪肉90 里脊肉7 9 2 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油酸 亚油酸3 5 羊肉中有膻味 与辛酸 壬酸有关 3 胆固醇多存在于动物内脏 5 二 脂肪 以糖原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 含量极少 四 矿物质1 数量0 8 1 2 2 质量 1 含钙少 含铁 磷较多 2 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 6 三 碳水化合物1 7 五 维生素1 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2 肝脏中富含维生素A 维生素B2 8 禽肉 肌肉 内脏及制品 营养 营养价值与畜肉相似 但 1 蛋白质与人体需要相近 20 含浸出物比畜肉多 味道更鲜美 2 脂肪含量少 水禽较高 且分散 熔点低 20 亚油酸 易于消化吸收 鸡2 水禽7 11 兔0 4 9 二 禽肉的营养价值 poultry 一 蛋白质1 含量15 25 2 质量 1 肌纤维细短 间质蛋白少 更易消化 消化率为87 98 2 色氨酸含量偏低 3 较多含氮浸出物 较多胶原和粘蛋白 10 三 鱼类的营养价值matine 1 含量1 3 皮下和内脏2 质量 1 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占80 消化率达95 2 DHA和EPA 3 鱼子胆固醇含量较高 11 二 脂肪 1 含量1 2 2 质量 1 钙含量比畜禽肉高 虾皮2 2 海鱼含碘丰富 六 维生素1 维生素B2含量丰富2 海鱼肝脏富含维生素A 维生素D3 生鱼中有硫胺素酶 生吃可破坏维生素B1 12 五 矿物质 二 鱼类的合理利用1 防止腐败变质保存处理一般采用低温或食盐 冷却一般可保存5 15d 冻结保藏期可达半年以上 以食盐保藏的海鱼 用盐量不应低于15 2 防止食物中毒河豚毒素 13 三 软体动物类软体动物按其形态不同 可以分为双壳类软体动物和无壳类软体动物两大类 双壳类软体动物包括蛤类 牡蛎 贻贝 扇贝等 无壳类软体动物包括章鱼 乌贼等 14 15 肉类 水产品在加工中主要损失维生素B1 维生素B2和尼克酸等水溶性维生素 除煎炸和烧烤外 蛋白质的生物价值基本不受影响 1 在煎炸和烧烤时 温度高于200 蛋白质的生物价值降低 2 急炒可以保存较多的B族维生素 3 炖煮使B族维生素溶入汤汁 4 加醋烹调连骨肉 可将骨中的钙溶出 5 高温热油烹调时 应挂糊和上浆 6 肉类的储藏温度应在 18 以下 7 罐头食品也应尽可能放在冰箱中储藏 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 维生素A 乳糖 矿物质 维生素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 16 四 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一 蛋白质1 含量3 2 质量 1 组成79 6 酪蛋白 11 5 乳清蛋白 3 3 乳球蛋白 酪蛋白与钙结合 形成复合胶粒 使蛋白质悬浮乳清蛋白受热凝固 保护酪蛋白乳球蛋白免疫有关 2 优质蛋白吸收率87 89 BV85 3 牛奶酪蛋白与乳清蛋白构成比与人乳相反 17 一 奶的营养价值 18 二 脂肪 1 数量3 0 2 质量 1 吸收率97 2 水溶性挥发性脂肪含量高 短链饱和脂肪酸 丁酸 乙酸90 油酸30 亚油酸5 3 亚麻酸2 1 3 胆固醇不高 4 分散 风味好 易消化 乳糖调节胃酸 促进胃肠蠕动 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钙吸收促进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的增殖甜度仅有蔗糖的六分之一 故要加糖 19 三 碳水化合物4 5 20 四 矿物质 0 7 0 75 含钙高 含铁低 五 维生素 所有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B2 与季节和饲料有关 一 消毒牛奶维生素B1 维生素C损失 损失20 25 二 奶粉1 全脂奶粉 对营养成分影响小2 脱脂奶粉 脂溶性维生素损失 脂肪26 降至1 3 21 二 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1 概念 以牛奶为基础 按照人乳组成的模式和特点 加以调制而成 使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接近母乳 2 方法 改变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 补充乳糖的不足 强化维生素A D B1 B2 C 叶酸 强化微量元素 22 3 调制奶粉 配方奶粉 1 概念以新鲜奶 脱脂奶 全脂奶粉 脱脂奶粉 或炼乳等为原料 接种乳酸菌 经过不同工艺发酵而成 2 特点 1 营养丰富 易于消化吸收乳糖 乳酸蛋白质凝固脂肪水解 2 刺激胃酸分泌 3 促进益生菌增殖 23 三 酸奶 四 炼乳甜炼乳 奶中加15 蔗糖 浓缩至1 3 蔗糖可达40 不宜喂养婴儿淡炼乳 去除2 3水分的奶 均质操作 改变了蛋白质的与理化性质 易消化 适于喂养婴儿及对鲜奶过敏者食用 五 复合奶 与鲜奶基本相似 脱脂奶粉 无水奶油 六 奶油 脂肪80 83 24 提供高营养价值的蛋白蛋壳颜色与营养价值无关蛋黄比蛋清含有较多的营养价值 矿物质和维生素多集中在蛋黄中 25 五 蛋及蛋制品的营养价值 蛋类的结构基本相似 主要有蛋壳 蛋清和蛋黄三部分组成 26 一 蛋的结构 胶状粘蛋白 蛋黄膜 蛋黄系带 蛋壳 蛋白膜 蛋黄 蛋清 1 蛋白质12 8 优质蛋白 参考蛋白生物价95蛋清卵白蛋白清蛋白 加热凝固副卵白蛋白凝集温度较低卵球蛋白G1溶菌酶卵粘蛋白及类卵粘蛋白前者抗流感的能力后者抑制胰蛋白酶 加热70度可灭活抗生物素蛋白可抗生物素 100度灭活蛋黄卵黄磷蛋白可与铁结合卵黄脂蛋白卵黄球蛋白卵黄酶蛋白 27 二 蛋的营养价值 28 2 碳水化合物1 3 蛋清1 甘露糖 半乳糖 蛋清 含糖量少葡萄糖 蛋黄 3 脂肪11 15 蛋清0 1 蛋黄30 1 集中于蛋黄中性脂肪 卵磷脂 胆固醇 2 易消化吸收分散成细小颗粒4 矿物质和维生素集中于蛋黄矿物质 钙 磷 铁 吸收率不高 维生素 维生素A D B1 B2 无维生素C 1 生鸡蛋蛋清中 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 抗生物素蛋白影响生物素的吸收 抗胰蛋白酶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 妨碍蛋白质消化吸收 故不可生食蛋清 2 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很高 大量食用能引起高脂血症 是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 但蛋黄中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 对心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因此 吃鸡蛋要适量 29 三 蛋类的合理利用 1 维生素B1损失2 杀菌3 破坏抗营养素 利于消化吸收抗生物素 抗胰蛋白酶4 咸蛋无机盐增多 钙增加较多 10倍 氯化物水解 5 皮蛋无机盐增多 钙可多10 15 但损失维生素B15 6 6 7 维生素B22 3 碱变性 6 糟蛋蛋壳钙盐入蛋内 钙增加40倍 30 四 加工烹调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31 不同烹调方法对蛋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1 蒸 煮 炒 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提高 2 煎蛋和烤蛋 维生素B1 B2有一定损失 叶酸损失最大 3 鸡蛋不宜生食 各种食品的主要营养特点 32 33 调味品 盐 味精 酱油 醋 糖食用油脂酒茶叶 34 第三节调味品及其他食品的营养价值 1 酱油和酱类少量蛋白质 糖 钙 磷 维生素B族12 14 氯化钠 着色 除膻 增鲜 开胃 增食欲2 醋3 5 醋酸 多量维生素B1 B2软化纤维 促进消化 提味 保护维生素C 溶解钙 杀菌3 味精和鸡精谷氨酸钠 增加鲜味核苷酸增加食物的鲜味 消除硫磺味和腥臭味等异味 最好在加热完成后加入4 盐氯化钠粗盐碘 钙 镁 钾提味 解腻 除膻 去腥5 糖蔗糖 提供能量 35 一 调味品 动物油和植物油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 熔点低 吸收率高动物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熔点高 吸收率相对较低 植物油在膳食中应不低于总脂肪来源的50 一般都不易储存 但动物油脂比植物油储存期长一些 36 二 食用油脂 按酿造方式 发酵酒 蒸馏酒 配制酒按酒度分类 低度酒 中度酒 高度酒按原料分类 白酒 黄酒 果酒按酒的总糖含量 干型 半干型 半甜型 甜型 浓甜型按香型分类 茅台型 泸香型 汾香型 米香型 37 三 酒 含有不同数量的乙醇 糖 和微量肽类或氨基酸因酒的配料和酿造工艺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如矿物质的含量就和原料 水质 工艺有密切关系 每克乙醇可提供能量7千卡 38 酒中的营养和非营养成分 分类绿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黄茶 黑茶 再加工茶 39 四 茶叶 蛋白质 脂质 碳水化合物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多酚类 色素 茶氨酸 生物碱 芳香物质 皂苷等 40 茶中的营养和非营养成分 因含有咖啡碱 故容易失眠的人睡前不宜饮浓茶患溃疡病的人不宜饮茶贫血的人不宜饮茶脾胃不好的人不宜饮茶 食品强化 foodfortification 就是调整 添加 食品中营养素 使之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一种食品深加工 强化食品 为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缺少或特别需要的营养成分而加工的食品 营养强化剂 氨基酸 维生素 矿物质强化载体 食用量大 食用普遍 便于强化和不易被破坏的食品 如粮食 儿童食品 饮料 乳制品 食用油 调味品 41 第四节营养强化与保健食品一 营养强化食品 弥补某些食品天然营养成分的缺陷补充食品加工 储存及运输工程中营养素的损失简化膳食处理 方便摄食适应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预防营养不良 42 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 有明确的针对性 强化食品的对象和强化目的 符合营养学原理 不破坏营养素平衡 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 食用安全性 尽量减少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损失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经济合理 有力推广 43 食品强化的要求 保健食品 食品的一个种类 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 能调节人体功能 适于特定人群食用 但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44 二 保健食品 加强保健食品的科学研究规范保健食品的宣传加强政府部门对保健食品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45 中国保健食品的发展要求 蛋白质和氨基酸类 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 大豆多肽 牛磺酸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碳水化合物 包括膳食纤维 低聚糖 植物多糖和动物多糖等功能性脂类成分 包括磷脂 功能性脂肪酸 植物甾醇 二十八烷醇 角鲨烯等具有保健功能的微量营养素 包括硒和维生素E功能性植物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益生菌 双歧杆菌 乳杆菌 益生链球菌等 46 保健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增强生理功能的保健食品预防慢性疾病的保健食品增强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抵抗力的保健食品必须通过功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以及动物或人群功能实验 验证确实含有有效成分并具有显著 稳定的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 由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有资格的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单位完成 47 保健食品的功能原理 改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压改善胃肠功能减肥增强骨密度 48 具体的功能 保健食品的申报和审批保健食品的功能评价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 49 保健食品的管理 全世界每年因各种原因所造成腐烂变质的食品占食品年总产量的45 新鲜的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在常温下 20 左右 贮存时 极易发生色 香 味的劣变和营养价值降低的现象 如果长时间放置 还会发生腐败 直至完全不能食用 这种变化叫做食品的变质 50 第五节常见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 1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食品自身存在的酶的活力 3 虫 寄生虫和老鼠的侵袭 4 不适当的贮存温度 过冷或过热 5 水分含量 即干燥程度 6 空气 特别是氧的影响 7 光 8 机械压力 机械损伤 9 时间 51 变质的主要原因 果蔬的气调保藏和冷藏冷冻保藏 如速冻食品等 高渗透压保藏 如腌制品 糖制品和干制品等 发酵保藏法罐藏 52 一 常见的食品保藏技术 53 食品干藏 食品冷冻保藏 食品罐藏 食品辐射保藏 食品烟熏和腌渍保藏 食品化学保藏 食品气调保藏等 核心就是利用高温 冷冻 干燥 提高食品酸度 盐渍和糖渍 烟熏改变气体成分 添加化学添加剂 辐射等手段控制微生物 利用加热控制酶的活性 在实际应用中 各种保藏方法应综合 有机地配合使用 以达到最佳贮存效果 冷却 指降低食品的温度 使其达到高于冻结温度的预定温度的热交换过程 冷却是冷藏和冻藏前必经阶段 冷藏 指在低于常温 不低于食品冰点温度的条件下贮藏食品的过程 冷藏温度一般为 2 15 其中4 8 则是最常用的冷藏温度 冷藏室的湿度需根据各种食品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 接触式冰块冷却法 空气冷却法 水冷却法 真空冷却法 54 食品的低温处理与冷冻保藏 不同温度下某些动植物的平均货架寿命 55 资料来源 食品科学 第五版 美 NormanN Potter等著 王璋等译 2001 化学保鲜 保鲜剂 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涂抹保鲜技术 果蜡 可食用膜 纤维素膜 56 二 常见的食品保鲜技术 普通干燥 对流干燥 辐射干燥 接触干燥冷冻干燥 预冻结 升华干燥 加热干燥喷雾干燥 气流喷嘴式雾化 压力式雾化 旋转式雾化 57 三 食品干燥技术 蒸发浓缩 当溶液中溶质的挥发性小 而溶剂具有较明显的挥发性时 加热使溶剂汽化的过程 冷冻浓缩 利用冰与水溶液之间固液相平衡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