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财政学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财政学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财政学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PPT.ppt_第4页
财政学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教学课件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自学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一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methodsofpublicgoodsprovision 二 公共生产 自学 publicproduction 三 公共定价 publicpricing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一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 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二 纯公共物品 三 准公共物品 四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方式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一 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鲍温模型 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鲍温 h bowen 在一篇题为 经济资源配置中投票解释 的论文中 通过局部均衡分析 比较了私人产品和纯公共产品提供之间的差异 给出了公共产品提供的均衡条件 1 私人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有效提供私人产品的条件 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 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2 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相加 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 是因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 即私人消费性与共同消费性所决定的 个人a和b所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之所以一样 是因为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 与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不同的是 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虚拟的 消费者购买私人产品所支付的货币数量 会反映其对私人产品的实际需求 但市场无法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信息 这里所假定的某人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 只是模拟市场作出的 这种假定的意义在于突出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需求上存在的差异 图2 3中向下倾斜的虚拟需求曲线 表明个人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二 纯公共产品 1 非竞争性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 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 非竞争性消费也称为集体消费 共同消费 包括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2 非排他性在技术上不易排除众多的受益人 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 但排他的成本很高 以致于在经济上不可行 任何人不可能拒绝他人享受公共产品的利益 纯粹的公共产品并不多见 常见的是混合产品 在纯公共产品的特征中 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 是其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非排他性则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 例如 一座桥梁 在车流量一定的情况下 其消费是否具有竞争性 取决于桥面的宽度 而是否具有排他性取决于其所有者是否设卡收费 公共物品的特征 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现实中纯公共物品的典型特征是免费 三 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亦称为 混合产品 这类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 或者有一个特征表现不充分 第一类 竞争性表现比较明显 这类准公共产品可称为拥挤性公共产品 即在没有太多使用者时具有非竞争性 但是在消费者人数太多时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上升 例如教育 第二类 排他性表现比较突出 这类准公共产品可称为排他性公共产品 如有线电视节目 如果不付费就不能享用 因此这类准公共产品通常也适合私人提供 例一 教育是具有非排他性的 甲在消费教育产品时并不排斥乙的消费 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 但是 教育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 因为 在一个班级内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 校方需要各类成本增加 故增加边际人数的教育成本并不为零 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 如果在使用者人数相对较少时就出现拥挤现象的拥挤性准公共产品 有时也称为俱乐部物品 如高尔夫球场 游泳馆等 通常由私人来提供 例二 公共道路和公共桥梁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 受特定的路面宽度限制 甲车在使用道路的特定路段时 就排斥其他车辆同时占有这一路段 否则会产生拥挤现象 因此 公路的非排他性是不充分的 同时 公共道路又具有非竞争性 它表现为 一是公共道路的车辆通过速度并不决定某人的出价 一但发生堵塞 无论出价高低 都会被堵塞在那里 二是当道路未达到设计的车流量时 增加一定量的车的行驶的道路边际成本为零 但若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 变得非常拥挤时 需要成倍投入资金拓宽 它无法以单辆汽车来计算边际成本 拥挤性混合物品 规模过大 出现拥挤性 会有竞争性 为抑制拥挤性 必须收费 会有排他性 外部性混合物品 有一定内部收益 因此要收费 有私人物品属性 有一定外部收益 因此财政要补贴 有公共物品属性 同时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 形式上不再具有公共物品的两个属性 适当收费 混合物品 纯公共产品 纯私人用品和混合品的划分 四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方式 公共生产 公共提供 私人生产 市场提供 1 国有单位生产 免费提供 如义务教育 2 2 私人生产 政府报销 如政府部门包租私家车 3 3 国有单位生产 市场价格提供 如私人购买国企产品 4 私人生产 市场价格提供 如私人购买私企产品 前表说明 1 政府提供的并非都是公共产品 政府提供的物品当中 只有一部分物品是公共产品 2 公共产品并非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有些公共产品也可以由私人部门来提供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二 公共生产 自学p36 p38 一 公共生产的地位和类型 二 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 宜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三 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四 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改造 五 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 生产和定价 三 公共定价 一 什么是公共定价 二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三 公共定价的原则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一 什么是公共定价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公共定价是政府保证公共物品提供和实施公共物品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 公共定价的对象自然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 而且包括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从定价政策来看 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纯公共定价 如能源 通讯和交通等公用事业和煤 石油 原子能 钢铁等基本品行业 的价格 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如金融 农业 教育和保健等行业 的价格 二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 平均成本定价法 指政府在保持企业收支平衡的情况下 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2 二部定价法 由两种要素构成定价体系 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年支付的基本费 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3 负荷定价法 根据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 三 公共定价的原则 补充 公共产品的提供目的不同 供应种类繁多 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差异较大 因此 对不同的公共产品应实行不同的定价原则 1 零价格原则零价格原则适用于那些由政府免费提供的典型的公共产品 如国防 外交 司法 公安 行政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等 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了按国家税法的规定征税以保证其全额费用外 政府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时不应再额外收费 只能实行零价格 免费使用 2 损益平衡原则按照市场经济原则 任何行为主体对某项产品的提供都要求保本 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有适当的盈利 然而 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来讲 追求利润目标是不恰当的 因为定价高出成本 等同于对受益人征税 但是 定价过低 一方面政府必须实施较大的财政补贴 加重财政负担 另一方面必然影响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 补偿成本是公共产品定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补偿成本意味着公共产品应按损益平衡的原则定价 即按平均成本定价 因为平均成本能够保证商品提供者恰好收回全部成本 既不亏损也不盈利 显然 平均成本高于边际成本 这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因为平均成本高出边际成本的部分表明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利用 但是 为了保证提供者不亏损 只能按平均成本定价 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单价 pm pat pmt i h e mc ac d mr ar o c b a 数量 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 g f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公共产品按平均成本定价对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在于公共产品的消费群体巨大 涉及面极广 更是由于按平均成本核算与按边际成本核算对诸如邮电 铁路这样的部门来讲经营绩效迥然不同 如铁路部门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能相差一倍多 因为铁路建设投资的成本是固定成本 与运量的大小无关 它只构成平均成本而与边际成本无关 因此 如果按边际成本定价 铁路经营必然是亏损 而长期的亏损必然导致铁路供应数量少 质量低 服务差 既无经济效益也无社会效益 可见 按平均成本定价虽然不能达到资源配置最优 但至少能达到次优 3 受益原则对市内公共汽车 地铁 自来水 民用煤气 民用电等公共产品按受益原则定价是比较合理的 按照受益原则 只有当某项公共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可以用货币度量的具体受益 而且收费的标准不超过受益量时 对此项产品的定价才是合理的 偏离受益原则的公共产品定价相当于对消费者的额外征税 目前一些真正体现受益原则的公共产品定价偏低 收费不足以抵补成本 自来水的定价就是典型例子 自来水作为私人产品 其成本应该包括水的提取 净化和分配的全部费用 而自来水的价格也应该按全额成本来确定 但从历史上看 我国对自来水的定价明显低于其成本 实际上是按亏损收费 由于价格不能补偿生产的全部成本 一方面造成生产萎缩 供不应求 虽然名义价格不高 但各种名目的变相收费 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对紧缺的水资源定价过低 人为地造成资源的短缺和浪费 为经济腐败提供了机会 可见对于象自来水这类公共产品按受益原则定价和收费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另外 按受益原则定价时需要考虑受益者的付费意愿 因为付费意愿反映了受益者对公共产品受益情况的主观评价 当某种产品出现过度消费或消费不足时 表明该项产品的定价水平低于或高于付费意愿 此时 应对该项产品的定价作出调整 4 供需均衡原则对某些不可储存的物品和劳务 如电力 电话和运输服务等 按供需均衡原则定价有利于保持合理的消费结构 因为这些物品和劳务在其供给的时间内 需求可能发生旺时和淡时的现象 对于这些产品采取高峰负荷定价法 即在高峰负荷时采用高价 低谷负荷时采用低价 有利于缓解其供求紧张的矛盾 此外 对各种收费公路采用供需均衡原则定价 有助于缓解公路拥堵 提高车辆通行率和安全度 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 财政支出的效率 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 二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analysisof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s 三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evaluatingmethodsandsystemsof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 财政支出的效率政府部门运行的经济效率要求用最低的成本组合实现既定的政府目标 或者说 为了实现经济效率 政府的各项活动必须保持在这些活动的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社会收益相等的点上 要实现财政支出的效率最优 应从三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 科学 有效的预算方法 第二 评价政府支出项目和方案的方法 第三 良好的制度保证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自学p40 42 一 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二 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三 财政支出的稳定效率 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二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自学p42 44 一 财政支出效益政府支出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三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二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1 成本 效益分析法2 最低成本法 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1 成本 效益分析法成本 收益分析法最早出现于美国 1936年防洪法案 成本 效益分析法是从全社会角度衡量政府项目或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作出支出项目决策的一种上系统方法 成本 效益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包含和估计非货币成本和收益 而这些成本和收益在私人的商业决策中是不予考虑的 但在政府决策中就需要考虑 20世纪30年代 美国首先将成本效益分析法运用于公共项目的评估中 1936年 美国政府通过的 洪水控制法案 开创了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公共支出项目的先河 进入60年代 成本效益分析法开始得到推广 1960年 英国对伦敦 伯明翰的公路建设就运用了成本 效益分析技术 1967年英国政府发表的白皮书正式承认了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作用 1975年世界银行发表了 项目的经济分析 此后 项目评估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 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确保公共决策的一致性 成都市地铁运营的效益应该如何衡量 交通状况的改善 就业人数的增加 时间的节约 更安全的交通方式 还是仅仅因为政府需要一个大项目来增加gdp 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步骤 确定政府项目的目标列举成本和收益测算成本和收益对成本流和收益流进行贴现 对不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后作出选择 测算成本和收益 政府项目的成本和收益等于物质数量乘以影子价格 其中 涉及四个重要问题项目产出的支付意愿项目投入的机会成本成本和收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确定影子价格 支付意愿或称价格意愿 是指消费者接受一定数量的消费物品或劳务所愿意支付的金额 是消费者对特定物品或劳务的个人估价 带有强烈的主观评价成分 机会成本 又为择一成本 指任何决策 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 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影子价格 指并不存在于市场 但真正反映社会边际成本的社会价格 1 利用支付意愿测算经济收益政府项目的经济收益等于按其影子价格估价的项目产出 产出的影子价格等于享用它的人的边际支付意愿 mwtp 2 选用边际机会成本测算经济成本项目投入的影子价格由其边际机会成本来确定 一种投入物机会成本是其在政府项目之外使用的价值 3 考虑不同人的成本和收益在成本 效益分析中 需要考虑不同人群所获得的收益和所承担的成本 通常有两种方法 补偿原则和分配权数 补偿原则 指的是一个计划项目的存在使社会经济系统内的某些元素的现有存在状况产生差异 受益或受损 正的补偿差异使受益者愿意付出某笔支出而让计划项目存在 负的补偿差异使受损者因得到某笔收入而让计划项目存在 甲项目 a受益100元 b花费50元 补偿原则 项目收益50元 a支付b50元 附带支付 4 确定影子价格影子价格 又称 计算价格 预测价格 最优价格 是荷兰经济学家詹恩 丁伯根在本世纪30年代末首次提出 运用线性规划的数学方式计算 反映社会资源获得最佳配置的一种价格 他认为影子价格是对 劳动 资本和为获得稀缺资源而进口商品的合理评价 当市场出现失灵 就需要找到影子价格 确定影子价格的方法多种多样 取决于要估价的商品或服务的类型 对能够直接以货币形式反映的成本与效益可以从市场收集数据对其进行度量 可采用的方法有市场价格 消费者剩余等 对于难以直接以货币形式来度量其价值的成本与效益可以采用定性分析 案例 水力发电工程的成本和效益 成本和收益贴现 1 贴现和现值假设 现行利率10 存入银行1000元 到年底会有1100元 为现在投资1000元的未来价值如果要在年底获得1000元 现在需存入银行1000 1 0 1 元 这是一笔未来货币的现值 这就是贴现 即将未来的货币转换成当前货币的实际价值 例 假定一笔投资在未来1 2 3 n年中每年所带来的收益为r1 r2 r3 rn 在n年中每年的利率为r 则这各年收益之和的现值 pv 就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设一笔投资可以用3年 每一年提供的收益为5000元 第二年提供的收益为4000元 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2000元 利率为6 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 pv 5000元 1 0 06 4000元 1 0 06 2000元 1 0 06 3 2 4717元 3560元 1679元 9956元 2 社会贴现率成本 效益分析把政府项目的未来收益贴现 并把它们加总在一起 得到该项目寿命期间的收益现值 也可以得到成本现值 在寻找现值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选择贴现率 政府项目的现值计算必须站在全社会角度选择贴现率 即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反映社会偏好 这种贴现率就是社会贴现率社会贴现率是指整个社会愿意用将来消费换取现在消费的利率 公共项目的选择标准 净现值标准 npv 内含报酬率标准 irr npv pvb pvc 0 效益成本比率 pvb pvc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自学 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自学 1 3e原则 经济性 economy 效率性 efficiency 和有效性 effectiveness 兼顾的原则 2 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 3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 4 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二节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自学 1 规模效益指标体系 2 结构效益指标体系 3 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 4 公共部门 单位 效益指标体系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 自学 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abriefintroductionofthetheoryofpublicchoicefiscalsupervision 二 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thedemocratizationandlegalizationinchinesefiscaldecisions 三 财政监督 fiscalsupervision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一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二 公共选择 的基本内容 三 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 四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亚当 斯密 1723 1790 约瑟夫 阿罗斯 熊彼特 1883 1950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 詹姆斯 布坎南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 詹姆斯 布坎南 美国人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 政治法规的选择 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重要著作 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体系 fiscaltheoryandpoliticaleconomy 同意的计算 thecalculusofconsent 与塔洛克 g tullock 合著 自由的限度 thelimitsofliberty 赤字的民主 democracyindeficit 与瓦格纳 r wagner 合著 宪法合约的自由 freedominconsitutionalcontract 课税的权力 thepowertotax 与布瑞南 g brennan 合著 法则的理由 thereasonofrules 与布瑞南合著 自由 市场与国家 liberty market andstate 经济学 在预测科学与道德哲学之间 economics betweenpredictivescienceandmoralphilosophy 宪法经济学探索 explorationsintoconstitutionaleconomics 詹姆斯 布坎南 1919 财政学 第六版 陈共主编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 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1 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2 对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