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绩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 年 级: 2004专 业: 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西 北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 经济学理性的危机 关于经济学理性的追问作 者:邢斌 (学号:20041030027 )指导教师: 2008年 05 月 05 日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字日期: 2008 年 05月 05 日摘 要关于经济学理性的争论从来就是经济学界经久不息的话题,但是就像经济学到底是不是科学这样的问题一样,谁都无法说清楚。本文主要是作为一篇综述性文章,对于经济学理性的起源和内涵做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的总结了关于经济理性批判的观点,最后笔者提出经济学理性危机其根源在于人性的冲突,经济学本身的不断扩张所带来的理论整合中的矛盾以及经济理性的时代滞后性。笔者希望以此文来呼唤经济学哲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回归,实现经济学的和谐。关键词: 理性 经济学理性 效用 人性The Crisis of Economic RationalityA Question on Economic Rationality Xing BinAbstract: The argue on economic rationality has been a high topic for academe since long time ago.We cant give the problem a clear answer just like we cant answer the problem that is econo- nmics a science? This passage is a summerize about the topics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interpret 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of economic rationality. The emphases of this passage is the critical viewpoint.The last,writer think that the origin of crisis for economic rationality are the conflict of humanity,the expand of Economics and the times-lag for economic rationality.Key Words: Rtionality Economic rationality Utility Humanity 目录二 、经济学理性的概念界定-5 (1)理性的概念-5 (2)经济学理性的含义-5三 、经济学理性的产生-5-6 (1)经济学理性的源起-5 (2)经济学理性的产生-6 蒙德维尔的思想-6 斯密的思想-6四、 经济学理性的发展和深化-6-7 (1)经济学理性的发展- -6 (2)经济学理性的发展-7五 、经济学理性的批判-7-10 (1)关于经济学理性批判的产生-7 (2)理性的批判-7-10 关于最大化的批判-8 关于一致性原则的批判-8-9 关于自利性假设的批判-9 其它的批判-9-10六 经济学理性危机产生的根源-10七 小结-11 文献综述-12 一 经济学理性含义及概念界定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定之一的“经济人”假定,长期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近来的讨论也同样激烈。在经济学中,“理性”是指行为主体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 这与“理性”一词最原初、最基本的含义有一定的差别。在古希腊哲学中, 比如柏拉图, 强调人性中理智对情感的克制;而亚里士多德, 则强调意志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到近代, 柏拉图的理性观在欧陆理性的代表康德那儿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而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观则在英美理性的代表洛克那儿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汪丁丁,叶航: 理性与道德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4 期应该说经济学的哲学源起是英伦的“经验主义”哲学,这与传统的欧陆哲学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在地域与学科间的不断交融和经济学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到今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已经突破了“经验主义”。所以在此,我们用康德的术语 Vernunft 来表达我们的理性概念,即完整理性含义,完整的理性含义同时包含了“Reason”和“Rationality”的含义。在罗尔斯看来,康德意义下的“理性人”的含义事实上是Reasonable and Rational Person(理性且合理的人)“Reason”和“Rationality”以及“Reasonable”和“Rational”的中文翻译还存在着一些不统一,因为长久以来我们不假区分地翻为“理性”与“理性的”。而罗尔斯的划分使我们必须区别翻译两者,一种译法是“理性”、“合理性”与“理性的”、“合理的”。这也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含义之一。 作为经济学理性的含义应该包括三个部分:(1)人的自利性假设,主流的经济学中假设人都是有自利倾向的,即在经济学中人是利己而非利他的;(2)极大化原则或者是极小化原则,人们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者是自身成本的最小化;(3)一致性原则假设,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自发的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 经济学理性不仅仅是包含理论假设上的理性化,另一方面也包含了经济学方法论上的理性化,这在后面将会提到,在此就先不赘述。二 经济学理性的产生 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人假定的最早论述应该上溯到亚当.斯密。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接受了比他较早的蒙德维尔(Mandeville)和大卫休谟(David.Hume)的人性思想,与其在早期的道德情操论中的“己爱“思想结合而形成了早期的“经济人”假定的雏形。 斯密的“经济人”假定是在发展蒙德维尔的关于利己主义是人类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蒙德维尔在1714年再版蜜蜂寓言时增加了蜜蜂寓言:或私己的邪恶,公众的福利,以及关于慈善和慈善社团的论文,以及关于社会本质的探讨部分,在该部分,蒙德维尔明确指出“人类社会的基础,既非我们天性中的友爱性情,亦非我们克己所得的各种美德,而是我们在自然社会或者是道德世界里称之为“邪恶”的东西,它是使得我们成为社会性动物的首要原则,是一切交易与就业机会的无一例外的坚定基础正是邪恶,一旦消失,我们的社会必然瓦解,” (荷)伯纳德曼德维尔(Mandeville)著,肖聿译: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 公众的利益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斯密接受了蒙德维尔关于人的自利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看法。同时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批评了他的导师哈其森(F.Hucheson)关于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其观点缺少“己爱”和“邪恶”的观念,“己爱”不应该被认为是邪恶的。所以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斯密总结出了经济人假设,即为第一部分三点的雏形。亚当.斯密认为人们进行交易,互通有无,并不是由于存在利他心,而是由于利己动机的驱使,“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并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者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是唤起他们的利己心。”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在斯密看来每个人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在无意中增进了社会的福利。 后来,威廉.西尼尔,穆勒等人提炼出了“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这个名次可能最早是由帕累托提出来的,并引入经济学的由于约翰.穆勒深受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认为经济学只是研究消费最大化的问题,因此将经济学观念中的人的概念抽象为仅有自利性而没有其他属性的经济人。这一假设为后来的边际学派使用数理分析方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边际学派在其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经济人假设,形成了“效用最大化原则”,从此边际计算方法成为个人理性选择的基本方法论工具。后来经由微观的厂商理论进一步发展,“经济人”假定被定型成为自利人,最大化原则和内在一致性。 应该说“经济人”假定是斯密所属时代背景的集中反映,是建立在对于当时快速发展的经济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提炼和总结,是具有很强时代特征的经济学理论。在斯密所属的时代中,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断的冲击着欧洲大陆的原有体制。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确立的过程中,人们的自由主义倾向和民主平等的观念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大胆的追逐自身的私利。而斯密的“经济人”假定无疑是这一思想潮流的强有力的宣言,也许正是这种萌动的时代气息给与了斯密以理论创新的灵感。在理性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斯密的成功应该说是绝非偶然的。 三 经济理性的发展与深化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学不断的扩张自己的“疆域”,产生新的学科分支。这使得经济学研究的领域空前的膨胀了,而作为经济学基本假定之一的理性假定也随之扩张了其使用的范围,尤其是在经济学进入新古典时代之后,经济人假定更是成为了经济分析的最基本假设。无论是艾伦.希克斯的无差异曲线,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瓦尔拉斯均衡,边际理论,还是萨缪尔森的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是以“经济人”假定为基本假设前提的。可以说由于经济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理性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尤其是贝克尔,卢卡斯和萨金特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经济人”假定的适用空间大大的扩展了。如: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假说认为经济人不仅是理性的,而且还是可以做出理性预期的人;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任务贝克尔赋予了“经济人”假定以新的内涵,主要有三部分内容:效用极大化,偏好稳定和个体的时间价值不同,他的研究将“经济人”假定扩展到了家庭乃至于整个人类行为,在其后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分析引入政治领域,使得经济学产生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倾向。参见 梁洪学:“经济人假定理论的演进与发展简评“经济人”假定的客观性,载汉江论坛,2003第7期正如诺齐克所言:“理性因而是人类自我形象的至关重要的要素,而非仅仅是获取知识或是促进我们生活进步、社会发展的工具。”因为,“不管人们对理性得出怎样的观念,大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只是由于理性,我们方能在人事中明智地行事,并在真理的探求中取得进步”。四 关于经济学理性的批判 尽管说经济人假定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定之一,现代经济学的绝大多数理论分析也都是建立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的,但是“经济人”假设却也是历来争论最多的基本假定之一,可以说从它诞生伊始上帝和魔鬼就同时附着在了它的躯体之上。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的假定,认为人是自利人,人的天性是利己而非利他的,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4而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中斯密却认为无论一个人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他的一些本性却始终有一种帮助别人的冲动,关心别人的命运,并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事情,可能对于自己来说他甚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所得,这就是所谓的同情心或者是怜悯。斯密在道德哲学上始终坚持伦理人的基本观点。这就构成了斯密对于人类行为理解的不一致性,称为“斯密难题”。也许正是由于“斯密难题”的存在才使得经济学家们对于“经济人”的假定保有一份持久而浓郁的兴趣。谈到经济学理性的争论,就不能够回避行为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新兴经济学分支所带来的冲击。20世纪50年代西蒙(Simon)在对企业决策过程的分析研究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假定,对经济人的完全理性提出了挑战。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之上,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形成了“行为经济学”流派。行为经济学认为:理性人假定的前提(决策前可供选择的全部替代方案,明确其结果的优劣,决策开始存在一个明确的效用函数以及经济人具有完全的知识和精密计算的能力等)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的而绝非完全理性,因而人们决策的标准并非是寻求最优的结果最大化。郑春芳: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评“经济人”理论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卷 第二辑)从西蒙的有限理性推到出的次优决策和满意效用使得传统的“经济人”假定在尴尬中实现了进步。后来黄有光提出的“第三优”理论也可以看作是次优决策的一种发展。而在演化经济学中,以有限理性取代完全理性则隐含着对于最优概念的否定,“演化经济学最革命的成就正是由此体现的,即演化过程没有必要追求所谓的最优,而应为更优创造条件”盛昭翰,蒋德鹏 演化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2年 第一版。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最优,而只有更优的概念。讲到这里,我要切入一个最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经济人假定是否需要被理论所证明?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众说纷纭。弗里德曼(M.Friedman)和华盛顿大学教授西尔博伯格(Silberberg)的争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前者坚决认为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必受到现实检验,但一定要有预测能力“后者则坚持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应该受到现实的检验,否则从太阳黑子的周期波动来建立预测经济周期的理论模型就是合理的(18世纪经济学家杰文斯曾经建立过太阳黑子变动周期的模型以预测经济波动)。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无意做出评判,借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对于不可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双方观点的对立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现代经济学同样继续了这样的争鸣,而且不可忽视,经济学理性走到今天其缺陷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危及了它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以下是对于相关观点的综述性描述:首先,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大化原则作为工具理性是应该符合“大数定理”的,但是随着非效率导向人群的增加,这一原则受到了冲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部分,在生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安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也就是说当人们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之后进入“后工业社会”(如西欧,北美和北欧等地区)之后,就进入了帕特尔所说的“财富驱动的发展阶段”,人们将会更多的去追求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而不再追求物质生活的最大化“效率”。换句话说,人的天性中存在这样的可能,当物质生活得到基本的满足之后,就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富足当然这是以放弃效率为代价的。这就正如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人们的“闲暇时间”(除却人力资本投资以外)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正是对于效率的不断放弃。 参见 汪丁丁: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 社会学研究 1998年第2期 其次,经济学理性的进化论依据的动摇。在现代经济学家看来“自利性假设”被看作“工具主义”的假设,与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以及当代的社会生物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几者之间关系的核心是人首先是具有动物的求生本能,且人的欲望大大超出了稀缺资源所能满足的程度,于是就产生了类似于“物竞天择”的社会竞争规律。但是与自然进化论不同的是,推动社会进化的主动力可能并不是“竞争”汪丁丁 叶航著: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的对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这一点在文化生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往往不是以效率为导向的,而是以多样性为标准的。在这里线性的进化观并不为人们所取,而且恰恰相反,过度的竞争往往会扼杀了文化的多元性。现代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结果认为,竞争,尽管可以成为人的创造性的激励,但是更多的是对于创造性的压抑。所以当竞争不是演化的主要推动力的时候,经济学理性的进化论依据就发生了动摇。汪丁丁 叶航著: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的对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再次,被诺斯认为是一切“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的一致性假设同样存在着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经说过“经济学理性的含义有两种,其一是指个体追求某种工具价值的最大化,其二是指个体决策在逻辑上的无矛盾”,他同时认为“理性行为必须要求一定的一致性,但是一致性并不是理性行为的充分条件内部一致性无论怎样定义自身都不能成为为个人理性进行辩护的有效工具。”阿玛蒂亚.森 :经济学与伦理学 商务印书馆2000年1版纳什在他的1950年的一篇笔记中提出用“博弈论”作为效用函数的替代理论的可能性。他提出“博弈选择算子”的概念,这应该是算作对经济学效用理论加以改造的最现代的理论工具。可能走到这里经济学理性已经是走到了尽头,因为我们看到的“理性行为”已经不单纯是个人效用极大化的行为了。参加 汪丁丁 叶航著: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的对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因为,一次博弈的均衡可以使得所有的参与者都不满意,就如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在每个人的最优选择之下最终却使得参与者所获得的支付都脱离了最大化,这无疑是对于经济学理性最大的讽刺!(另外如诺齐克的“纽康姆难题”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不清楚这是否可以看作是在个人理性下所形成集体非理性呢?汪丁丁和叶航曾经认为不应该认可集体理性这样的概念但是很显然,在博弈论面前经济学理性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德国洪堡大学古斯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最后通牒”实验的结果也显示了类似于上述囚徒困境的情况在现实中的存在性。该实验给与两个参与人以1000个单位的货币,让一个人选择分配的方法,另一个人则具有否决权,存在讨价还价的机制,但是杜绝串谋,一旦对方否决方案,双方将都不会得到任何的货币单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人群中分配的方式不同,日本人通常是每人500,而中国人和犹太裔则是多为700和300,美国的桑塔非研究所选取不同的人群进行的研究显示结果也是同样的,这说明人们的战略选择往往不是按照最优化的纳什均衡给出的,而是充分的考虑了社会文化和平等性所做出的。第四,现代经济学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使得经济学理性的哲学基础严重的弱化了。经济学理性的滥用使得经济学的伦理基础被淡化,经济学最初是建立在道德哲学基础之上的,当然现代经济学的另一个根源是工程学 同。而现代经济学正是由于对于经济理性的滥用导致了经济学在整体上对于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的偏离,过度的依赖于工程学的方法,而丧失了伦理思考。正如阿玛蒂亚.森在他的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自利理性观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观的断然拒绝”,“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现实的可能是一个错误;但是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理性的要求则是非常愚蠢的。”现代经济学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与现代经济学是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发展起来的事实之间存在的矛盾,显然是由于我们过度的使用了数理性的工程学内容,而这一事实的始作俑者首推经济学理性假设。罗宾斯在他的那本著作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十分鲜明的表示“除非把这两种研究(经济学和伦理学)并列,以其他任何形式把他们结合起来的企图在逻辑上似乎都是不可能的。” 转引自 阿玛蒂亚.森经济学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 2000年第一版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经济学理性的一个缘由。第五,经济学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理性与人的本能之间的区别。我们知道经济学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定条件下最大化自身偏好”,但是桑塔菲学派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所有的单位的行为都符合“一定条件下最大化自身偏好”的要求,但是我想不会有人愚蠢到认为猪和蚂蚁的行为都是理性的(Gintis,Bowles,Boyd,2004)叶航,汪丁丁,贾拥民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经济研究2007年第一期根据神经科学的解释,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形式有两类:一种是目标导向的,能够内省的,通过计算而实施的自主过程,另一种是情景导向的,不能内省的,通过触发而实施的滋味过程,前者接近于常识中的理性,而后者大致为本能,事实上这两种行为都符合“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身偏好”的条件。所以这样的区分在神经学方面就是不可信的。而同时演化心理学则认为,理性主要用来应对迅速变化的环境,是生物个体面对没有先例的事物时的一种神经反射模式。新近的神经元经济学的研究则告诉我们,人类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是大脑的自激励机制启动的,人类的趋社会性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感”“正义感”是作为偏好,也就是作为效用函数的自变量而不是作为“约束条件”发生作用的,它是社会规范内部化的产物。围绕上述观点,一些经济学者与生物学家已经开始着手重构经济学的理性框架,寻求新的理论基础。最后,要谈的是在理论上支撑经济人假定的效用理论存在缺陷。边际效用学说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它是马歇尔创立新古典经济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而现代西方经济学正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效用理论基础之上的;第二,它通过边际方法把微积分引入经济分析,从而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成功地运用数学工具奠定了基础。1934年,希克斯和艾伦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这篇著名论文中提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无法计量的,因为不可能找到效用的计量单位;他们运用埃奇沃思发明的“无差异曲线”对效用进行了重新诠释,认为消费者在市场上所做的并不是权衡商品效用的大小而只是在不同的商品之间进行排序,(Hicks ,Allen1934)这就是所谓的“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力图避免效用可以直接被计量这种尴尬的假设,并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无差异分析”。1938 年,萨缪尔森在关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一个解释中提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虽然观察不到,但我们可以观察消费者的行为;当消费者选择了某一消费品时,他的“偏好”就被“显示”了;因此,经济学家可以通过消费行为来观测和推断消费者内在的行为规范。(Paul.A.Samuleson 1938)这就是所谓的“显示偏好理论”。其后,在德布鲁(Debreu 1954)、阿罗(Arrow 1959)、里克特(Richter 1971)、克拉克(Clark 1985)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理论日趋完善。叶航:西方经济学效用范式的缺陷经济学家2003年第一期一般认为,自“显示偏好理论”以后,效用的计量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更准确的说法也许是,人们认为毋需考虑效用的计量,经济学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理论大厦。从此,经济学家把主要精力转向生产和生产者行为的研究上,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很不幸的是就是这样完美的理论同样受到人们的诟病,作为建立在对于基数效用论对于效用无法计量缺陷的基础之上的序数效用论到今天也并没有完全取代对方,这样作为对立的两个理论就同时出现在了我们的教科书中,这不能不说是经济学的一个滑稽。同时对于显示行偏好理论的内容,我们也不得不怀疑它是否是一个循环论证,根据波普尔(Popper)的“证伪主义“哲学的命题,一种理论如果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得它在逻辑上存在被证伪的可能性,那么这种理论就不是科学,或只是以科学面貌出现的伪科学,而显示行偏好理论无疑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应该是微观理论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硬伤。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依然还无法回避对于经济学理性的喜爱,这只是因为它让经济学更加的接近科学,使得经济学家的研究能够更简单。这正如莱布尼茨所说的那样“当他们认为能从理性得到帮助时,是都喜欢用理性的。”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五 经济学理性危机的根源“理论大厦赖以建立的公理和预设越是小而精,其理论越富于魅力,但是其公理和预设将接受的挑战就越严峻。”参见郑也夫: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概念之批判,载社会学研究,2000(4)这是对于经济学理性假定争论的一个十分写实和深刻的描述。关于经济学理性危机的根源,笔者认为下述几个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经济学理性的提出与建立都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而现在这样的背景改变了。应该说经济学理性假定的建立和发展是在一个理性主义发源和成长的时代环境中的进行的,而在如今这样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时代里,效率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丧失了吸引力,社会呼唤的是一个和谐与公平。在现在或者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理性假设还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今的时代背景,已经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了。其次,“经济学帝国主义”式的扩张是经济学理性危机的又一个重要根源。经济学理性的假设最初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应该是由于那时的经济问题还仍然是纯粹的经济学范畴,研究的方法和领域都是无可争议的关于经济资源配置的问题。而在经济学帝国主义日益盛行的今天,经济学理性假定是否还适合于整个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也是我们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也许正是由于经济学领域的不断扩张,才导致了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出现在了当今与斯密时代不同意义上或是非经济学领域之中,使得其适用性受到了怀疑。理性与哈耶克式的自由是决然不同的,它不应该是可以自由无限扩展的一种前提假设。再次,由于现代经济学对于工程学根源的过分追捧,使得经济学在前进的道路上与伦理相关的道德哲学渐行渐远,以至于我们很难看清楚经济学理性的真正面貌了。完整的理性含义同时包含了“Reason”和“Rationality”的含义。在罗尔斯看来,康德意义下的“理性人”的含义事实上是Reasonable and Rational Person(理性且合理的人),当代经济理论偏重于“Rationality”这一层含义,即理性的工具价值所在,而忽视了“Reason”这一层含义,即理性的实体价值所在参见席天扬:普遍冲突和自由主义:我们应该站在哪里?,载东岳论丛,2004(4)。康德将理性分为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前者是一种先天的道德律而后者则是一种作用于其他对象的能力,现代的经济学就是过度的重视实践理性而忽略了前者的重要作用。以至于造成今天经济学所谓的“无伦理”特征,使得经济学的人文关怀和天然的人性中善的一面在现代经济学中被严重的忽略了。 当然我们无法忽略的因素是斯密在他的两本著作中表达了两种不同的道德价值观,也许这本身反映了人性的两重性。爱人与爱己总是对立着也无时无刻不在统一着。在康德的哲学观中,他承认理性对于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但是绝不否认在理性以外的非理性的道德律对于人类行为的深刻影响。参见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 1964年版也许正如马歇尔所说的那样“影响世界的力量是经济和宗教的力量”。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64年版人性的双重性在这句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六 小 结 上文对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做了一些综述性的描述,并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本文并不是想要对于经济学理性做任何价值评判,因为这样的问题既是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经济学中最难回答的几个问题之一,我这样的初学之辈是无法真正的说透彻的。但是我在这里还是想说出心中的压抑之语,那就是我们呼唤经济学的理性应该回归,现代经济学研究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经济学的贫困”。到底是经济为人服务还是人们为经济让路?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参见 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借用一句话结束本文“理性的范围犹如我们视野的范围,理性的限制犹如我们视野的限制对于视线之外的世界,我们应当保持维特根斯坦式的谨慎的沉默;对于理性所不及的一切,我们留给信仰。”方钦,韦森: 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载学术月刊2006第八期参考文献1 汪丁丁,叶航: 理性与道德社会科学战线J2003 年第4 期2 汪丁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佛山市2025广东佛山市国防教育训练中心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雁宝能源露天煤矿采煤工程专项社会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抚矿集团招聘7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长沙市望城经开区招商投资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货操作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合肥滨湖时光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亳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国企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家机场招聘165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亚电商市场洞察报告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仪表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 如何预防与处理跑步中的常见损伤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001 220kV升压站事故油池施工方案
- 智慧停车场运营管理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 出资比例的协议合同
- GB/T 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
- GB/T 19418-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 四川省参保单位职工社会保险费欠费补缴申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