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艾滋病诊治ppt课件.ppt_第1页
性病艾滋病诊治ppt课件.ppt_第2页
性病艾滋病诊治ppt课件.ppt_第3页
性病艾滋病诊治ppt课件.ppt_第4页
性病艾滋病诊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病艾滋病诊治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2013 6 18 五种常见的性病 淋病 法定报告传染病梅毒 法定报告传染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淋病 淋病是由耐瑟氏淋球菌引起的一种可治愈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播 阴道交 口交和肛交均可传播此病潜伏期 2 10天 临床表现 无合并症淋病 男性尿道炎 女性尿道炎 宫颈炎 女童外阴阴道炎有合并症淋病 男性附睾炎 睾丸炎 前列腺炎等 女性盆腔炎 前庭大腺炎泌尿生殖器外的淋病 眼结膜炎 咽炎 直肠炎 播散性淋病 淋病实验室检查 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或临床标本淋球菌培养阳性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和3 实验室检查 中任1项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1 流行病学史 和2 临床表现 中任1项 淋病诊断 淋病的治疗 头孢曲松250mg 单剂肌注 或大观霉素2g 宫颈炎4g 单剂肌注 或头孢噻肟1g 单剂肌注替代方案头孢克肟400mg 顿服 或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如已证明其疗效较好 亦可选作替代药物 梅毒 梅毒螺旋体引起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全身系统性损害潜伏期一般为2 3周 一期梅毒的两大主要表现 硬下疳 触诊时有软骨样硬度 无疼痛与压痛 无继发感染时 损害数目通常仅一个 损害表面清洁 不经治疗可在3 8周内自然消失 不留痕迹或留有轻度萎缩性瘢痕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75 80 粘膜损害30 全身淋巴结肿大50 60 关节炎 关节痛 骨膜炎肝炎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虹膜睫状体炎 脉络膜视网膜炎神经系统病变脱发有感染史 可有一期梅毒史 病期2年以内 10 二期梅毒皮肤损害 斑疹 玫瑰疹 斑丘疹 丘疹 丘疹鳞屑性梅毒疹 毛囊疹 雅司样疹 脓疱疹 蛎壳状疹 溃疡疹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损颜色呈 生火腿 或铜红色掌跖皮损为暗红色或淡褐色环状脱屑性斑疹 具有特征性 GDSTDCenterLGYang 二期梅毒粘膜损害扁平湿疣 好发于肛门周围 外生殖器等皮肤互相摩擦和潮湿的部位由扁平湿丘疹融合而形成 稍高出皮面界限清楚 表面糜烂 扁平湿疣 三期梅毒 晚期梅毒 约30 40 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可发生各种活动性晚期梅毒包括树胶肿性梅毒 心血管梅毒 神经梅毒有感染史 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 病期 年以上 先天梅毒 胎传梅毒 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源途径感染所致不发生硬下疳 常有较严重的内脏损害2岁为晚期先天梅毒 潜伏梅毒 没有临床表现但是病史或血清学检查有梅毒感染的证据 潜伏梅毒分期 病期在2年以内 为早期潜伏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 为晚期潜伏梅毒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检测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梅毒血清学试验 组织病理学 梅毒血清学试验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RPRVDRLTRUST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TPPAELISARTFTA ABS RPR TRUST 可用于疗效观察 判定复发及再感染可能有生物学假阳性 滴度常 1 8 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妊娠 吸毒 胶原性疾病 SLE 类风关 TPPA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对未经治疗的梅毒的敏感性 一期76 二期100 潜伏97 晚期94 特异性99 一般不会转阴 即使有效治疗后 仍然终生阳性TPPA阳性可以是现症感染 也可以是已治愈后的梅毒患者 梅毒血清学检查用于诊断先天梅毒 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查 无论是RPR 还是TPPA 其检查的抗体均可通过胎盘屏障 因此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不能代表新生儿感染梅毒 梅毒感染后的血清学反应 检测阳性者比例 梅毒诊断难点 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而且有些临床表现很容易和别的疾病混淆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 潜伏 但可以传给下一代 可以发展到晚期梅毒 神经梅毒 心血管梅毒等 血清学结果存在假阳性 前带现象等 梅毒诊断标准 一期梅毒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流行病学史 和 临床表现 和 非螺旋体试验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和 暗视野 或 螺旋体试验 二期梅毒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流行病学史 和 临床表现 和 非螺旋体试验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和 暗视野 或 螺旋体试验 三期梅毒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流行病学史 和 临床表现 中任1项和 非螺旋体试验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和 螺旋体试验 或 脑脊液异常 或 组织病理 隐性梅毒 潜伏梅毒 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 不安全性行为 或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分早期 病期在2年以内 和晚期 病期在2年以上 隐性梅毒 无任何梅毒性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阳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阳性脑脊液检查 无异常发现 隐性梅毒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符合1 流行病学史 和2 临床表现 和3中的 非螺旋体试验 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和3中 螺旋体试验 和 脑脊液无异常 患梅毒后 并非一定能检测出这两类抗体 目前已知 梅毒血清学检测 一般在下疳出现最初几天内RPR试验会是阴性 这主要是血清内抗体的量还不够多 硬下疳出现l 2周后 RPR试验才转为阳性 RPR试验与TPPA试验相比 前者阴转阳的时间约晚1周左右 因此 感染时间不长的一期梅毒患者 体内还未来得及产生这两类抗体 血清学检查可能为阴性 感染时间稍长的二期梅毒患者 虽大多梅毒血清学试验为阳性 但有报道 也有约8 患者的RPR试验结果为阴性 至于晚期梅毒患者 TPPA试验一般为阳性 但约1 3的RPR试验为阴性 故诊断梅毒时如单做RPR试验 不仅在诊断一期梅毒 而且在诊断二期和晚期梅毒时 均容易漏诊 梅毒的治疗 梅毒的治疗原则是诊断正确 治疗及时 剂量足够 疗程正规 治疗后应定期追踪观察 并对其配偶及性伴侣同时进行检查及治疗 目前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 其优点为疗效高 疗程短 毒性低 迄今尚无耐药病例发生 梅毒的治疗方案如下 早期梅毒 包括一期 二期和病在二年以内的潜伏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 80万单位 日 肌注 连续10天 总量800万单位 苄星青霉素 长效西林 240万单位 次 分二侧臂部肌注 每周1次 共2次 青霉素过敏者 选用以下代用药品 四环素500mg 4次 日 口服 连服15天 总量30g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红霉素500mg 4次 日 口服 连服15天 梅毒的治疗 神经梅毒推荐方案水剂青霉素G 1800 2400万u静脉滴注 300万 400万U 每4h1次 连续10 14d 继以苄星青霉素G 每周240万U 肌内注射 共3次 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240万U d 分次肌内注射 同时口服丙磺舒 每次0 5g 每日4次 共10 14d 必要时 继以苄星青霉素G 每周240万U 肌内注射 共3次 替代方案头孢曲松 每日2g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连续10 14天 梅毒的治疗 早期先天梅毒 2岁以内 脑脊液异常者水剂青霉素G 10万U 15万U kg d 出生后7天以内的新生儿 以每次5万U kg 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 出生7天以后的婴儿每8小时1次 直至总疗程10 14d 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 5万U kg d 肌注 每日1次 疗程10 14d 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 5万U kg 1次注射 如无条件检查脑脊液者 可按脑脊液异常者治疗 梅毒的治疗 晚期先天梅毒 2岁以上 推荐方案普鲁卡因青霉素G 每日5万U kg 肌内注射 连续10d为1疗程 对较大儿童的青霉素用量 不应超过成人同期患者的治疗量 对青霉素过敏者红霉素 每日7 5 12 5mg kg 分4次口服 连服30d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潜伏期 1 5周 一般2 3周 淋菌性尿道炎2 6天 沙眼衣原体 有15个血清型 A B Ba C D K L1 L2 L3 A B Ba和C型最常引起沙眼 D K型主要感染泌尿生殖道 L1 L2 L3型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常见临床表现 男性 尿道炎 附睾炎 等女性 宫颈炎 盆腔炎等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查 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阳性 或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阳性 或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1 流行病学史 可缺 和2 临床表现 和3 实验室检查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 病原携带者符合3 实验室检查 且无症状 沙眼衣原体的治疗 推荐方案阿奇霉素1g 顿服 或多西环素100mg 每日2次 共7d 替代方案米诺环素100mg 每日2次 共10d 或红霉素碱500mg 每日4次 共7d 或四环素500mg 每日4次 共10d 或 沙眼衣原体的治疗 罗红霉素150mg 每日2次 共10d 或克拉霉素250mg 每日2次 共10d 或氧氟沙星300mg 每日2次 共7d 或左氧氟沙星500mg 每日1次 共7d 或司帕沙星200mg 每日1次 共10d 45 生殖器疱疹 病原学 单纯庖疹病毒分为HSV 1及HSV 2两种亚型 人是HSV的自然宿主 46 原发生殖器感染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2 12天 典型表现为红斑 水庖 靡烂 结痂 可拌有局部疼痛 可引起排尿困难 尿道 阴道分泌物增加 尿滁留 全身症状可包括发热 全身不适 头痛等 持续约15 20天 2019 12 21 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杨立刚 47 48 生殖器庖疹的实验室检查 细胞培养 细胞学检查 姬姆萨或巴氏染色 ELISAPCR免疫荧光 血清学试验 49 生殖器庖疹的诊断 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 流行病学史 和 临床表现 生殖器疱疹 病例定义 确诊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和 实验室检查 中任1项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原发 阿昔洛韦200mg 口服 每天5次 共7 10d 或阿昔洛韦400mg 口服 每日3次 共7 10d 或伐昔洛韦300mg 口服 每天2次 共7 10d 或泛昔洛韦250mg 口服 每天3次 共7 10d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复发 阿昔洛韦200mg 口服 每天5次 共5d 或阿昔洛韦400mg 口服 每日3次 共5d 或伐昔洛韦300mg 口服 每天2次 共5d 或泛昔洛韦125 250mg 口服 每天3次 共5d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是最小的DNA病毒有100多种亚型 不同型别的致病性不同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 性活跃的年轻人潜伏期 1 3月 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 男性 包皮 系带 冠状沟 龟头 尿道口 阴茎体 肛周和阴囊女性 大小阴唇 前庭 后联合 阴蒂 宫颈和肛周 实验室检查 醋酸白试验方法 5 醋酸涂抹于可疑之处 3 5分钟观察 如局部皮肤粘膜变白 即为阳性意义 阳性有助于尖锐湿疣的诊断假阳性 为不均匀的边界模糊的变白 多见于非特异性外阴炎或包皮龟头炎等注意 醋酸白阳性不是特异性诊断指标 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组织病理 角化不全 棘层肥厚 钉突延长 假性上皮瘤样增生棘细胞层有凹空细胞 表现为核大小不一 核深染和固缩 核周围胞浆空泡化真皮水肿 血管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 病史有非婚性接触史 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感染史 如接触患者用过的带病毒的用品等 临床表现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呈丘疹型 乳头型或菜花状增生的疣体醋酸白试验阳性或组织病理上有典型的表现 有条件者可做分子生物学检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 流行病学史 和 临床表现 尖锐湿疣 确诊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和 实验室检查 艾滋病 艾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感染 患者主要包括同性恋者 占 毒品海洛因注射者 占 美国的海地移民 血友病患者中经常以注射浓缩抗血友病球蛋白治疗的人 占 其他人占 其初期表现与普通感冒 咽喉炎相似 一半病人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肝脾大等症状 但这些症状都不是特异的 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染方式以性传染最为普遍 其次是血液 体液和母婴的垂直传播 临床表现 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 持续不规则低热多于 个月 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直径大于1cm 慢性腹泻多于4 5次 日 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 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 卡氏肺囊虫肺炎 巨细胞病毒 CMV 感染 弓形体病 隐球菌脑膜炎 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 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 淋巴瘤等 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实验室检查 1 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诊试验证实者 2 24抗原阳性 有条件单位可查 3 CD4淋巴细胞总数小于200 mm3或200 500 mm3 4 CD4 CD8小于 5 周围血WBC Hb下降 6 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 7 可找到上述各种合并感染的病原学或肿瘤的病理依据 确诊病例 HIV感染者需具备抗HIV抗体阳性 急性HIV感染系高危人群在追踪过程中抗HIV阳转 AIDS病例 具备有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中任何一项和实验室检查中1 3 7 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已批准生产的有三大类共11种化学治疗药物 包括5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 2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 NRTI 及4种蛋白酶抑制剂 PI 1 齐多夫定 叠氮胸苷ZDV或AZT 标准用量200mg 3次 日 或300mg 2次 日 主要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 贫血 恶心 2 地丹诺辛 双脱氧肌苷DDI 标准用量200mg 3次 日 主要副作用为恶心 腹泻 胰腺炎 3 扎西他滨 双脱氧胞苷DDC 标准用量0 75mg 3次 日 主要副作用为末稍神经病 阿夫他性溃疡 4 司他夫定 双氢双脱氧胸苷d4T 标准用量40mg 3次 日 主要副作用为末稍神经病 AST ALT升高 5 拉米夫定 3硫胞苷3TC 标准用量150mg 2次 日 主要副作用为恶心 贫血 6 奈韦拉平 NVP 用量为200mg 1次 日 2周后改为400mg 1次 日 主要副作用是皮疹 约占40 7 台拉维定 DLV 用量为400mg 3次 日 主要副作用是皮疹 约占44 8 洛韦胺 LVD 用量为100mg 3次 日 主要副作用是恶心 腹泻 9 沙奎那韦 SAQ 用量为600mg 3次 日 主要副作用是腹泻 恶心 腹部不适 10 英地那韦 IDV 用量为100mg 3次 日 主要副作用是肾结石 高胆红素血症 11 利杜那韦 RTV 用法为600mg 2次 日 主要副作用是恶心 呕吐 乏力 腹泻 高甘油三脂症 12 尼非那韦 NFV 用法为750mg 3次 日 主要副作用是疲乏 腹泻 注意力不集中 上表中 二联治疗A B 三联治疗A B C或A B D 四联治疗A B C D或A B 2 C 联合治疗药物选择的标准 经证实有效 协同作用 没有交叉耐受 无蓄积毒性 应用实用性 由于外周神经的危险增加 d4T和DDC不能联用 免疫调节治疗 主要用于免疫调节的药物有4种 1 干扰素300万U皮下或肌肉注射 每周3次 3 6个月 疗程 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2 白细胞介素2 IL 2 250万U 连续静脉点滴24h 每周5d 共4 8周 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 改善免疫功能 目前采用重组IL 2 均有发热等副作用 3 丙种球蛋白定期作用 能减少细菌性感染的发生 4 中药如香菇多糖 丹参 黄芪和甘草甜素等亦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 目前有些研究工作已发现某些中药或其成分 在体外实验能抑制HIV 具有良好的前景 1 口腔念珠菌感染AIDS患者常反复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 有时延及扁桃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