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换药术ppt课件.pptx_第1页
无菌换药术ppt课件.pptx_第2页
无菌换药术ppt课件.pptx_第3页
无菌换药术ppt课件.pptx_第4页
无菌换药术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菌换药术 某某大学学院201X级X班 答辩人 X学生指导老师 X老师 logo 01 换药的概念 02 换药的目的 03 换药的原则 04 换药的基本技术 05 换药的步骤 06 重点难点 目录CONTENTS 换药的概念 换药 又称更换敷料 用于创伤和手术后伤口 感染性伤口 体表溃疡及窦道等 包括检查伤口 清洁伤口 清除脓液 分泌物及坏死组织 覆盖敷料 换药的目的 换药的原则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 换药者要戴口罩 帽子 洗净双手才能开始换药 2 设专一的换药室进行一般的伤口换药 3 污染或用过的敷料不能乱扔 特殊感染的敷料要焚烧 4 先换清洁伤口 其次是污染伤口 后换感染伤口 最后换需消毒隔离的伤口 5 凡属高度传染性伤口 如破伤风 炭疽 气性坏疽 绿脓杆菌等感染的伤口 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伤口换药有专人负责处理 用过的器械要单独灭菌 换下的敷料要马上焚烧 工作人员要刷洗双手并浸泡消毒 2 选择最佳的换药环境 1 能离床的病号一律在换药室换药 不能离床者需在床边换药 换药应避开打扫病室卫生 晨间和晚间护理 治疗 休息和开饭时间 2 换药时要求室内空气清洁 光线充足 温度适宜的环境 3 换药基本要求动作要熟练 迅速 避免过久暴露创面 防止创面感染 4 换药间隔时间 1 要依据伤口的具体情况而定 过于频繁的换药会损伤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 2 清洁的伤口换药次数可减少 3 无菌外科切口 一期愈合的伤口一般在术后2 3天更换敷料一次 无感染征象时可直接至预定拆线日期 4 分泌物多 感染重的创面 应增加换药次数 每日1 2次 必要时可随时更换 换药的基本技术 1 树立无菌观念 3 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 2 解除敷料的方法 4 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 6 污物敷料的处理 5 包扎固定方法 无菌原则 换药步骤 再次核对 到床前再次核对患者 解释换药目的 帮助患者取得合适体位 打开换药包 准备消毒用品 换药步骤 去除敷料 铺中单 去除敷料 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绷带及敷料 再用镊子取内层 揭起时沿伤口长轴 在换药过程中始终保持一把镊子处于相对无菌状态 若内层敷料已与创面干结成痂 为使敷料与创面分离 可用无菌盐水 过氧化氢溶液浸湿 待敷料与创面分离后再顺伤口长轴方向轻轻揭去纱布 揭下的纱布 污物应放在弯盘中 换药步骤 去除敷料 如何揭胶布 换药步骤 如何揭胶布 换药步骤 消毒 1 严格掌握无菌原则 2 先无菌伤口 后感染伤口 先简单伤口 后复杂伤口 先一般伤口 后特殊伤口 3 凡属高度传染性伤口 如破伤风 炭疽 气性坏疽 绿脓杆菌等感染的伤口 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伤口换药有专人负责处理 用过的器械要单独灭菌 换下的敷料要马上焚烧 工作人员要刷洗双手并浸泡消毒 4 按伤口及创面情况选择换药次数 5 尊重患者隐私 6 正确估计需要用的敷料量 避免浪费 换药步骤 消毒 消毒 用75 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缝合伤口及周围皮肤 一般应达伤口周围5cm 双手执镊 右手镊接触伤口 左手镊子从换药碗中夹无菌物品 并把敷料传递给右手镊子 两镊不可相碰 换药时由内向外 防止液体乱溢 回字型清洁伤口由内向外污染伤口由外向内 注意事项A 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 实行无菌术原则 一把镊子接触伤口 另一把镊子接触敷料作为传递 二者不可混用 B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 由内向外 棉球一面用后 可翻过来用另一面 然后弃去 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 C 在换药过程中 假如需用两把镊子 或钳子 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 必须使相对干净侧 左手 镊子位置向上 而使接触伤口侧 右手 镊子位置在下 以免污染 换药步骤 消毒 换药步骤 消毒 清洁区 相对清洁区 污染区 换药步骤 消毒 如何使用器械 始终保持垂直向下的姿势 错误 正确 换药步骤 消毒 观察伤口 1 换药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如创面有无缝线反应 针眼脓疱或伤口感染 伤口有无积血 积液 伤口血供情况等 换药步骤 消毒 酒精湿敷 若伤口有缝线反应 可常规消毒后酒精湿敷 有针眼脓疱 较小者可用无齿镊弄破并用干棉球挤出脓液 再用碘酒 酒精消毒 较大者需要拆除缝线 清楚脓液 异物 清创后放置引流物 有积血 积液的切口 先用注射器从正常皮肤处潜行穿刺抽除 或用镊子 探针由创口处稍加分离引流 换药步骤 放置引流的伤口 多为污染伤口或易出血伤口 其目的是防止深部化脓性感染 引流物有盐水纱条 橡皮片 橡胶管 换药时伤口常规消毒 拔除引流条时应缓慢向外牵动 慎防被拉断 取出后如分泌物过多 可更换另一胶片 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 48h内取出 取出前若渗出过多 应随时更换湿透的外层敷料 换药步骤 消毒开放性伤口 多为感染伤口 换药目的在于了解伤口的大小 深度 分泌物情况 引流是否通畅 以及上皮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对鲜红 干净 易出血的健康肉芽组织 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或药液蘸吸创面渗液 当棉球药液过多要适当拧干再消毒皮肤 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肉芽后加盖无菌敷料 2层4层8层 换药步骤 包扎固定 接触伤口的敷料光洁面朝下一般伤口覆盖敷料8 12层是不是敷料越多越好 换药步骤 包扎固定 有些人喜欢用大量的敷料 以为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持无菌状态 也有些人只用少数几层 认为可以节约成本 其实敷料多选少选都是不合适的 敷料选择多少合适呢 在开始几天伤口的生长主要是肉芽组织的生长 它需要的是比较湿润的环境 所以开始几天敷料可以多用几层 保持创面的相对湿润 后期 伤口的生长主要是角质的生长 此时创面需要相对干燥的环境 所以敷料就应该在起到隔离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