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轮胎的常识 韩泰轮胎 米其林轮胎 固特异轮胎 日本横滨轮胎 普利斯通 倍耐力轮胎 东洋正新轮胎 邓禄普 百路驰 飞劲 鹰牌 马牌 培训教材 北京平安半你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轮胎型号的知识 如果同一辆车上用了不同胎体的轮胎 会影响车的使用性能 因此 在换轮胎时最好先了解一下维修车上使用的是什么胎体的轮胎 如果是半钢丝的 仍然选用半钢丝的 如果是全纤维的 就仍然选用全纤维的 下面是钢丝 尼龙和纤维的表示方法 它们铭刻在轮胎的胎壁上 STEEL 钢丝 NYLON 尼龙 POLYESTER 纤维 轮胎结构 SIDEWALL 1POLYESTER也就是说 这条轮胎的胎冠共有三层 即一层纤维帘线和二层钢丝制成 而胎侧是由一层纤维帘线制成 再如 山东威海的三角牌轮胎165 70R13 79S TR266花纹 是这样表示的 4PLIES 2STEEL 2POLYESTER 也就是说这条轮胎的胎冠是由二层钢丝和二层纤维帘线共4层组成 胎冠和层级数越多 它的耐刺 载重等性能越优秀 但散热较慢 胎侧的层级数太少 一是胎体强度不够好 显得胎侧太软 容易被割伤 一是抗撞击能力差 极易被坚硬物撞击坏 但散热和吸震性能好 符号 每一条轮胎上 在它的规格型号后面都有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一组混合数字 如 185 70R1388H 185R1490S等 其中的 88H 和 90S 即是轮胎的载质量和速度级别 88 90 是载重代号 H S 是速度级别代号 因为每一条轮胎在生产过程中 都是严格按照有关该条轮胎的固定技术指标设计生产的 因此 它的载质量和速度级别都有它的临界限 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每个部位的胶料配方 同时还要考虑胎冠的花纹及花纹的深浅 胎冠和胎侧的用料及层数 还要考虑升温 散热等复杂因素 所以 轮胎上所标出的载质量和速度级别是该条轮胎的最高载质量和最高速度级别 在使用轮胎时 最好不要超过它的最高限度 否则 会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严重时会发生恶性爆胎翻车事故 轮胎上的载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 工作量 即 工作量 载质量 W x速度 S 从这一公式中可以看出 排出客观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轮胎的工作量是固定的 如 185 70R1388H轮胎 它的工作量 560 kg 210 km h 117600 如果它的速度慢一些 那么 它的负荷可以增大一些 如果它的负荷减小一些 它的速度可以快一些 但经验证明 轮胎的行驶速度在40km h以下时 轮胎的负荷可以相应增加 当轮胎的行驶速度超过100km h时 其负荷应相应减少 速度代号 轮胎的速度代号代号安全速度 公里 小时 P150Q160R170S180T190U200H210V240Z 240 最大速度 最大允许速度代号和速度代号速度 公里 小时 K110L120M130N140P150Q160 负荷 载重能力代号能力 千克 胎 7842580450824758450086530 轮胎型号续 一 1 充气轮胎尺寸目前一般用英制为单位 但欧洲国家则常用公制 高压胎一般用D B来表示 其中D表示轮胎直径的英寸数 B表示轮胎断面宽度的英寸数 例如 34 7即表示轮胎外径D为34英寸 断面宽度B为7英寸 2 汽车上常用的是低压胎 其尺寸标记用B d表示 例如9 00 20 B d 即表示断面宽度B为9英寸 而轮辋直径d为20英寸 3 欧洲国家的低 1 充气轮胎尺寸目前一般用英制为单位 但欧洲国家则常用公制 高压胎一般用D B来表示 其中D表示轮胎直径的英寸数 B表示轮胎断面宽度的英寸数 例如 34 7即表示轮胎外径D为34英寸 断面宽度B为7英寸 2 汽车上常用的是低压胎 其尺寸标记用B d表示 例如9 00 20 B d 即表示断面宽度B为9 二 英寸 而轮辋直径d为20英寸 3 欧洲国家的低压胎用B d表示 尺寸单位用毫米 例如 185 400轮胎 表示其断面宽度B为185毫米 轮辋直径d为400毫米 这种规格的轮胎相当于7 50 16轮胎 4 在ISO国际标准中 轿车轮胎编号表示为 断面宽度 扁平率 轮胎结构标记号 适用轮胎直径 载荷指数 速度记号 比如编号195 60R1485H的轮胎 意义如下 1 195表示轮胎断面宽度为195毫米 2 60表示为扁平率的百分数 即轮胎断面的高度比宽度为60 3 R表示子午线轮胎 另外还有D B分别表示普通斜交轮胎和带束斜交轮胎 4 14表示使用轮辋直径为14英寸 5 85是载荷指数 6 H是速度标记号 字母由B U 除D H I O外 顺序排列时 最大时速由50 200公里 小时递增 每级相差10公里 小时 特殊地 D最大时速表示65公里 小时 而H表示最大时速210公里 小时 汽车蓄电池 浅谈电池首先 给电池下一个不是很恰当的定义 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并且可以储存 释放的一类装置 大众生活中说到的 电池 则通常是指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单体电池 即一支电池作为供电电源 比如 一节 号电池 一节 号电池 一节 号充电电池 等等 第二种情况是指两只以上的单体电池组合成的电池组 即多支电池整体作为供电电源 比如 一块摄像机 镍镉电池 一块爱立信手机用 镍氢电池 一块数码相机用 锂离子电池 一块笔记本电池用14 4V锂离子电池 这些电池为了达到使用条件要求的电压或者容量 将两支以上单体电池串 并联组合成拥有更高电压或者容量的电池组 通常也被人们叫做 电池 蓄电池的应用 密封铅酸蓄电池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就是VRLA电池 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到1975年时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规模 很快就形成了产业化并大量投放市场 这种电池虽然也是铅酸蓄电池 但是它与原来的铅酸蓄电池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而倍受用户欢迎 特别是让那些需要将电池配套设备安装在一起 或一个工作间 的用户青睐 例如UPS 电信设备 移动通信设备 计算机 摩托车等 这是因为VRLA电池是全密封的 不会漏酸 而且在充放电时不会象老式铅酸蓄电池那样会有酸雾放出来而腐蚀设备 污染环境 所以从结构特性上人们把VRLA电池又叫做密闭 封 铅酸蓄电池 为了区分 把老式铅酸蓄电池叫做开口铅酸蓄电池 由于VRLA电池从结构上来看 它不但是全密封的 而且还有一个可以控制电池内部气体压力的阀 所以VRLA铅酸蓄电池的全称便成了 阀控式密闭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的种类 汽车蓄电池的品牌很多 我们常用的车用蓄电池主要分为三类 分别为普通蓄电池 干荷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三种 普通蓄电池 普通蓄电池的极板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 电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 它的主要优点是电压稳定 价格便宜 缺点是比能低 即每公斤蓄电池存储的电能 使用寿命短和日常维护频繁 干荷蓄电池 它的全称是干式荷电铅酸蓄电池 它的主要特点是负极板有较高的储电能力 在完全干燥状态下 能在两年内保存所得到的电量 使用时 只需加入电解液 等过20 30分钟就可使用 免维护蓄电池 免维护蓄电池 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上的优势 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 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 它还具有耐震 耐高温 体积小 自放电小的特点 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 市场上的免维护蓄电池也有两种 第一种在购买时一次性加电解液以后使用中不需要维护 添加补充液 另一种是电池本身出厂时就已经加好电解液并封死 用户根本就不能加补充液 保养与维护 前两种电瓶的优点是价格便宜 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而缺点就是维护麻烦 免维护蓄电池的优点是维护方便 但缺点就是价格略高 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但如果免维护蓄电池也注意维护的话 使用寿命也会延长 普通蓄电池保养 检查蓄电池有无腐蚀或接头松弛 裂纹或压具松弛 1 如果蓄电池已被腐蚀 须用温水和小苏打水的混合溶液进行清洗 在接头外部涂润滑脂以防止进一步的腐蚀 2 如果接头连接松弛 须拧紧夹子的螺母 但不要太紧 3 将压具拧紧至能够保持蓄电池固定在其位置上即可 过度拧紧将损坏蓄电池箱 注意进行保养之前 须确认发动机和所有附属设备都已关闭 检查蓄电池时 须首先取下负接头 标记 上的接地电缆并在最后将它安装 须注意 使用工具时不要引起短路 保养须知 根据指示器进行检查A型B型状况绿色蓝色良好浅黑色白色需要充电 委托特约服务站 无色或淡黄色红色委托特约服务站检查蓄电池 再充电时 蓄电池将会放出氢气 因此 再充电之前 1 取下孔口塞 2 如果利用安装在车辆上的蓄电池进行再充电时 须确认解开接地电缆 3 连接和解开蓄电池充电电缆时 须确认再充电电池上的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注意须在宽敞的地点进行充电 不要在车库或封闭的室内充电 因为那些地点的通风不够充分 再充电之前 须确认取下孔口塞 在发动机运转中 不要对蓄电池充电 同时也必须确认所有附属设备都被关闭 安全隐患蓄电池产生可燃性和爆炸性的氢气 使用工具时 不要让蓄电池产生火花 不要在蓄电池附近抽烟和点火柴 电解液中含有毒性和腐蚀性的硫 防止电解液接触到眼睛 皮肤或衣服 不要误饮电解液 在蓄电池附近工作时 需带安全护目镜 不要让小孩靠近蓄电池 根据指示器的颜色检查蓄电池状况指示器颜色 免维护蓄电池的保养 如果你要使免维护蓄电池寿命延长 维护的理念 1 免维护电瓶也是需要补水的只不过免维护电瓶通过新的设计 使在充电过程中电瓶液的气化来得特别晚 析出气体量也比普通电瓶少而已 不同公司有不同规定 有些公司规定 免维护电瓶3万公里必须检查补水一次 有些则规定8万公里检查补水一次 2 电眼的作用有的免维护电瓶有电眼 能观察出电瓶是否失效 电眼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悬浮的密度计 通过光线的折射 两个小球会重叠出不同的影响像 从其原理来讲 如果电眼指示失效时 并不是电瓶坏掉了 而是该补水了 3 免维护电瓶的极板也会硫化的这点与普通电瓶是一样的 就象只要发动机运转就会有积碳一样的道理 去硫化的方法与普通电瓶是一样的 后面介绍一下 供有动手能力的同志们参考 4 免维护电瓶也是需要补充充电的如果下述情况 电瓶一定需要定期充电 A 经常短途行车 短途行车是指从启动到熄火 在18公里以内的行车 可经历时间有20分钟以内 B 车上有改装的大功率音响设备 并且经常大音量使用 C 车上有其它大功率设备 如车台 并且经常使用 特别是在灭车状态下使用 D 经常夜间行车 主要是指长期使用大灯 补充充电 因为电瓶放电的过程 就是在极板上生成硫酸铅的过程 而充电的过程 是把硫酸铅分解成硫酸和铅及二氧化铅的过程 如果放电形成的硫酸铅长期堆积就会固化 破坏极板的海绵状活性结构 5 去硫化及补充充电你当然可以不补充充电 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电量不足 极板由轻度的可逆硫化 逐渐变为恶性的不可逆硫化 最终的结果是电甁没电了 并且充不进去 电瓶的充电 讲起来一堆的道理 这里讲一下方法 A 补充充电一般的车辆 建议每三个月做一次补充充电 没车库的 就得拆下电瓶搬回家充 有车库的 直接上电充就行了 充电前得先检查液面 把水按规定补足了 充电时 按20H来计算充电电路 20H是指在20个小时内将额定电量用完的电流 以捷达车为例 电瓶容量是60AH 若按20H放电率来放电 则放电电流应该是2A 这样 以3A的电流进行充电 一直充到沸腾冒泡 停止1小时 再充至沸腾 再停止1小时 再充 一直充到一通电就沸腾 就算充满足了 我个人认为不一定非要是3A的电流 2A也是可以的 因汽车电瓶和自行车 电瓶车的电瓶不太一样 哪些电瓶是用光了来充的 而我们的汽车电瓶是补充充电 小电流就足够了 但是充电过程要注意控制温度 不要超过40 45度 如果超过了 就要减少电流 这里大家要注意 充电的沸腾 是指电瓶液体析出气泡 不是指温度到100度开锅了 安全防火 防爆 硫化 一 电瓶液密度不再增加二 电瓶端电压不再上升三 通电就沸腾B 去硫化应该讲 只有去硫化视硫化的严重程度 有不同的方法 这里只讲轻度硫化时的方法 按上述方法将电瓶充满电后 以小电流恒流对电瓶进行充电 这里的小电流是指 具体讲吧 60AH的电瓶 1A的电流中够了 这里强调是平滑的直流电 最好不要有脉动和谐波成份 去硫化应该持续8 15小时 注意液面高度与温度即可 对维修和销售无意义 汽车发动的润滑油 有两种表示办法 API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 和SAE粘度级别 API用S代表汽油发动机机油 以字母顺序为序 S后的字母约往后 润滑油的质量级别越高 如SJ比SG要好 API用C代表柴油发动机机油 以字母顺序为序 C后的字母越往后 润滑油的质量级别越高 CF好于CD SAE粘度分单级和多级 单级用于一个季节或温度变化不大的多个季节 多级可以适应不同季节甚至全年所有季节使用 在多级别中 以10w 40 或表示为10W 40 10W40 为例 10W是指低温下润滑油的流动性 W前的数字越小 低温流动性越好 低温冷启动越容易 40是指高温时的流动性 数字越大 高温时润滑油的粘度越大 对高温下工作的发动机的保护越好 发动机机油的质量 机油质量的划分 一 是看API标准 即 美国石油协会 标准 这是一个综合衡量机油质量高低的标准 油质量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 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J SL等级 SL是目前世界品质级别最高的机油 等级SA1930年代初期 纯矿物油 不含添加剂 SB1940年代后期 首只含添加剂的机油 含有些防锈剂及防氧化剂 SC1964提供防止高温及低温沉积 磨损 锈蚀及腐蚀的保护 SD1968表现比SC机油好 SE1972更多防止氧化 锈蚀 腐蚀及高温沉积的保护 SF1980实施 防油泥 防积污 酸安定性 耐磨性等优於SE氧化稳定性较SE为佳 SG1989年实施 耐磨性 耐高温 抗氧化性 清净性 防油泥 分散性等优於SF 对发动机沉积 机油氧化及发动机磨损的控制较SF为佳 SH1992年制订 1993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 1994年实施 SH规范内容与SG相同 但SG对于送测时不合格项目可以日后补测直到全部合格为止 而SH送测时必须一次全部合格SJ1996年制订 1997年实施 为目前最高等级机油 适用于目前所有汽油引擎SL2002年SJ级别的升级版本 一 二 是SAE标准 即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 标准 这是衡量机油粘度的标准 又分为单式粘度和复式粘度 例如 SAE40 单式粘度 SAE15W 50 复式粘度 在复式粘度中 W即冬天的意思 W前数字越小机油越耐低温 W后面的数字越大 高温油膜保持能力越好 表一 符合SAE规格之DIN51511规范SAE规格低温粘度mPa s启动最低温100 C时黏度Cst0W 30 C时3250 35 CMin3 8 二 5W 25 C时3500 30 CMin3 810W 20 C时3500 25 CMin4 115W 15 C时3500 20 CMin5 6 三 20W 10 C时4500 15 CMin5 625W 5 C时6000 10 CMin9 320Min5 6Max9 330 四 Min9 3Max12 540Min12 5Max16 350Min16 3Max21 9 引擎 发动机 机油的需求 引擎机油对于粘度的需求有 低温启动性好 即低温时粘度要低 使得机油能迅速流动到达各机件以发挥保护功能 根据美国寒冷地区的引擎实验 引擎磨损有70 是启动时造成的 尤其是冷车启动造成的磨损极大 只有30 磨损才是运转中造成的 我国南方的气候没有美国寒冷 启动造成的磨损比例没有美国严重 从上面数据知道 低温流动性好的机油可大大减少引擎磨损 美国MOBIL公司 美孚 曾就20W50机油和5W30机油做启动磨损实验 发现20W50机油造成的磨损量约为5W30机油的2倍多 寒冰时机油不可结冻 结冻的机油会打坏启动马达 严重时造成引擎大故障 这和冷却水箱不可结冻原理一样 在北京的冬天 车子可到达最冷的地方是郊区清晨 假设温度是 5 C 单级 40机油凝固点约是 9 C 因为此时机油虽没有结冻 但粘度非常高 像糖浆一样 车子很难起动 就算勉强发动起来 冷启动磨损可能造成引擎内伤了 适合北京的冬天清晨的机油是15W 10W 5W 0W等机油 其中15W是可接受的粘度 10W已是令人满意了 5W和0W以上效果当然更好 但价钱昂贵 分析 一 高温时机油粘度够 粘度够才有强韧的油膜 在机件与机件间的油膜强韧不破裂才可发挥保护机件功能 否则油膜破裂造成机件快速磨损 通常夏天温度30 C 适用 30机油 40 C适用 40机油 50 C适用 50机油 但也要配合车辆负荷 操驾激烈程度 引擎新旧程度做调整 待会后面有更详细介绍 像中东阿拉伯全年高热气温约50 C 所以使用 50机油 在北京的夏天最热约40 C左右 所以基本上最适用于北京的是 40机油 但这只是基本选用原则 实际上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用车情况调整 有人适用 30机油 有人适用 50机油 甚至赛车选手适用 60机油 高温时粘度不要太高 粘度太高会阻碍活塞在气缸壁上的滑动 成为引擎内阻力 使引擎耗油 引擎温度上升 转速拉不上来 马力无法发挥等问题 较稀的机油阻力低 比较省油 但又怕机油太稀没有足够强韧油膜保护机件 所以机油粘度的选用必须在省油与抗磨之间取得适当平衡 粘度指数要高 普通机油在低温时通常粘度很高 高温时通常粘度很低 这种高低温的黏度差异称为粘度指数 一款好机油在高低温的粘度差异越小越好 也就是粘度指数要高 通常粘度指数的比较是以40 C的粘度和100 C的粘度来计算 有些添加剂可改善粘度指数 所以通常机油添加粘度指数改善剂 可改善高低温的粘度差异 使成为复级机油如10W40 低温时符合10W流动性 高温时符合 40黏度 分析 二 根据个人用车状况调整 1 新车的活塞与气缸间隙小 且机件活动面尚未磨配 runin 适合较稀的机油 因为稀机油容易进入紧密间隙中 且可以帮助磨配 待磨配完成后再改用正常粘度机油 2 车辆在80000km内 活塞与气缸磨损不多 间隙正常 可选用正常粘度 3 旧车在80000km以上 活塞与气缸间隙已稍磨损 间隙稍大 可选用较黏机油 以帮助间隙的密封性 4 都市用车 常塞车 慢速龟爬者 因慢速塞车易引起引擎高温 宜选用较粘机油 5 高速公路或长途用车多者 因引擎温度正常 选用正常粘度即可 6 轻负荷引擎比如轿车 宜选用正常粘度机油 7 重负荷引擎比如货车 或是常常满载的轿车 常爬山长陡坡的车 宜选用较黏机油 8 激烈操驾者 如常急加速 引擎转速高 赛车者 宜选用粘机油 对于引擎常逼近红线区者宜选用 60机油 分析 三 目前 正规的润滑油生产厂家生产的机油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两个标准来划分等级的 所以 其产品的包装外壳上都会标明该油的API等级和SAE等级 选用什么等级的机油 车辆的说明或发动机的外壳上都会注明 例如 发动机的外壳上注有 SF 则SF级别以上 含SF 的机油都可以使用 当然 机油级别越高 价格也越贵 现在 有个别润滑油生产厂家为了市场销售的需要 因为很多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的车子要用什么样的机油好 将机油分别包装成什么 本田专用机油 桑塔纳专用机油 等等 其实这些机油的品质充其量只是达到了这些机车的最低要求 有的甚至最低要求都达不到 如果你知道了机油划分等级的两个标准 经济条件又允许的话 完全可以选用更高级别的机油 这样对发动机的养护更加有利 而不必迷信那些所谓的 专用机油 最后注意的是 机油最好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正品机油 个别不法厂家商为谋取暴利 虚标机油的等级 甚至用回收的废机油进行二次生产 以次充好 机动车使用了这种劣质机油后 发动机的磨损会加剧 使发动机的寿命大为缩短 分析 四 油基 机油是以基础油和添加剂混和而成 基础油 即油基 分为矿物油 mineraloil 和合成油 syntheticoil 和植物油三种 1 矿物油 矿物油是从原油提炼而得 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气 汽油 柴油 煤油 重油之后 接著提炼出矿物油 最后留底的是沥青 矿物油颜色透明微带浅琥珀色 就像沙拉油的颜色一般 有一种矿物机油是从废机油回收过滤之后蒸馏氢化重制 价钱非常便宜 其颜色是深棕琥珀色 通常矿物机油很便宜 一罐约百元以下 因为矿物油较容易氧化 使用寿命约2500 4000公里 三个月 以先到者为准就要换油 跑长途者换油里程可於约4000公里换油 常跑市区者约2500公里换油 2 合成油是将矿物油裂解后 再加以合成 可以得到性质较一致的化学成分 颜色与矿物油相似为澄清微带浅琥珀色 因提炼成本高所以价昂 约一罐300元左右 但抗氧化性良好 是相当好的长效型机油 使用寿命约5000 10000公里 六个月 以先到者为准 常跑长途者约8000 10000公里换油 常跑市区者5000公里换油 3 植物油 另有一种专供F1赛车短时间超高速赛车用机油 油基为毘麻油 毘麻油是目前润滑性能最好的油基 比合成油还好 但是非常容易氧化 只能供短时间赛车使用 不能作为一般轿车长时间使用 毘麻油在矿物油发明之前广为车辆机油使用 日据时代在台湾乡下广植毘麻以提炼机油用 战争时期更是战略物资 现在乡下河边常可见到野生毘麻 分析 五 真假机油的鉴别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非常相似 人体离不开健康的血液 一旦失血过多或血液发生质变 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甚至失去生命 一台发动机工作质量的好坏与寿命的长短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油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 健康的人体具备造血功能 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而发动机却做不到这一点 另阻 对机油作用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动机的 生命 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如有的摩托车1 2万公里不大修 而有的几千公里甚至于磨合期还没有跑完就大修 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这里面虽然也有其机械质量因素的影响 但润滑是最主要的原因 下面着重介绍简陋条件下机油质量的鉴别和更换方法 目前 市场出售机油的JS并非那么 纯洁 以次充好 以劣充优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你需要购买机油时 如果不具备质量鉴别和牌号识别能力 就会吃大亏 1 观察机油颜色国产正牌散装机油多为浅蓝色 具有明亮的光泽 流动均匀 凡是颜色不均 流动时带有异色线条者均为伪劣或变质机油 若使用此类机油 将严重损害发动机 进口机油的颜色为金黄略带蓝色 晶莹透明 油桶制造精致 图案字码的边缘清晰 整齐 无漏色和重叠现象 否则为假货 2 识别机油牌号和试验粘度3 闻气味合格的机油应无特别的气味 有的略带芳香如BP 威士达系列 凡是对嗅觉刺激大且有异味的机油均为变质或劣质机油 多为废油再生的再生油 绝对不可使用 润滑油选择 合理选择汽油发动机机油的粘度级别和质量级别合理选用内燃机油的粘度级别和质量级别 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以及节省燃料等方面均极为重要 是内燃机油应用的首要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选用机油的质量级别就低不就高 粘度选择偏大 贪图便宜或是盲目追求质量等级高档化 其后果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增加燃料和机油消耗 降低了功率 增加了磨损 因此 合理选用内燃机油的粘度级别和质量级别至关重要 选择 二 汽车或发动机制造商提供的用户使用手册中说明了该车型或发动机的用油要求 用户应严格按照推荐的规格去选用机油 而不是经验 习惯或润滑油制造商的宣传册 在用户使用说明书中向用户提供一个确定的油品规格或选择的范围 如 要求使用SAE15W 40APISF级别内燃机油或粘度级别选用SAE10W 30或SAE10W 40 质量级别选用APISF APISG APISH及APISL等 在实际选择时应做到 在使用中应优先选用制造商推荐的确定规格 汽车生产制造商对推荐机油规格的确定均经过完善的发动机台架测试 是针对该型发动机具体工况对机油的要求反复试验后确定的 能为发动机提供最贴切的保护 选择 三 在推荐的范围内 尽可能选用复级粘度机油 如 SAE5W 40 SAE10W 40 SAE10W 30 SAE15W 40 SAE25W 50等粘度规格 比较单级粘度机油来说 发动机使用复级粘度机油不仅具有良好的低温起动性 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高温启动性 即在高温高剪切条件下仍能保持最低的油膜厚度 发动机低温起动性能是不受曲轴箱内大量润滑油的粘度影响 而主要受上次停车时残留在汽缸壁上的机油的粘温性影响 复级粘度机油的流动性特别是低温泵送性较单级油更为出色 发动机的低温泵送性是以摇臂来油时间为尺度 即发动机起动后润滑油到达摇臂的时间来表示 如SAE10W 30润滑油为4分钟左右 而SAE30润滑油则要多于6分钟 若油压一时打不上来就会使发动机产生干摩擦 从而造成发动机超常磨损 选择 四 在选用推荐的粘度级别同时 可根据发动机的燃料 技术参数和具体车况 选用更高的质量级别 以汽油发动机为例 就一般情况来说 发动机压缩比7左右 并装有曲轴箱正压通风装置的发动机 应选用APISF级以上质量级别的汽油机油 一般轿车发动机的压缩比在8以上 应选用APISG级以上质量级别的汽油机油 压缩比在8 5以上 由于发动机功率大 体积小 工作条件苛刻 应选用APISJ以上质量级别的汽油机油 电子点火燃油喷射发动机 就应该选用APISL或更高质量级别的汽油机油 高级轿车选用机油 质量级别宜高不宜低 换油期宜短不宜长 这样做可以很好地保护发动机 延长机器寿命 从经济效率考虑 也是合算的 如推荐APISG质量级别 在实际使用中 从磨合 大修后的第一次或第二次换油开始 可选用质量 保护性能更佳的APISJ SL质量级别的机油 以延长发动机寿命和换油周期 再此情况下 应注意保持使用油品规格的稳定性 不要频繁变化 选择 五 对 冬季用冬季油 夏季用夏季油 四季机油可保证一年四季使用 等宣传应有客观的认识 没有一种粘度规格或品牌的机油是适合所有的车型车况以及各种气候条件的 对于那些缺乏具体服务说明的空泛宣传我们大可置之不理 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以往对机油冬夏之分的使用界限已很模糊 用户在季节交替时只需注意留心车辆润滑系统的情况 根据实际气温及车况来选择油品的粘度级别 以避免出现高温时大批车辆油压报警频亮红灯 秋冬季气温突降个别规格油品粘度过大发动机起动困难的情况 选择 六 消费名牌油品 鉴于目前国内润滑油市场上油品品牌众多 质量 售后服务良莠不荠的混乱局面 为保护使用者的利益 应选用质量 服务均有保证的名牌机油 象埃索 美孚 莱茵 福斯 长城等均是千锤百炼的知名品牌 均以质量 服务取胜 它们的产品能够做到表里如一 提供最真实的产品情况供用户选用 但也有不少厂商连最基本的产品规格恐难详实提供 只能通过低廉的价格 放大的宣传等手段误导消费者 这是不道德的 汽车润滑油使用的误区 1 安装汽缸垫时涂黄油有些修理工安装汽缸垫时 喜欢涂一层黄油在汽缸垫上 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发动机的密封性 殊不知 这样做不仅无益 反而有害 众所周知 汽缸垫是汽车发动机缸体与缸盖之间重要的密封材料 它不但要求严格密封汽缸内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 而且必须密封贯穿汽缸盖和缸体内的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速的冷却水和机油 因而要求在拆装汽缸垫时 要特别注意其密封质量 如果在汽缸垫上涂黄油 当汽缸盖螺栓拧紧时 一部分黄油会被挤压到汽缸水道和油道中 留在缸垫间的黄油在汽缸工作时 由于受高温影响 一部分会流入汽缸燃烧 另一部分则会烧成积炭存于缸体与缸盖的结合面上 在高压高温作用下 极易将汽缸垫击穿或烧穿 造成发动机漏气 因此安装汽缸垫时切勿涂抹黄油 误区 二 2 柴油车使用汽油车机油机油有汽油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之分 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同样在高温 高压 高速和高负荷条件下工作 但两者仍有较大的区别 柴油机的压缩比是汽油机的2倍多 其主要零件受到高温高压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 因而有些零部件的制作材料有所不同 例如 汽油机主轴瓦与连杆轴瓦可用材质较软 抗腐蚀性好的巴氏合金来制作 而柴油机的轴瓦则必须采用铅青铜或铅合金等高性能材料来制作 但这些材料的抗腐性能较差 为此在柴油机机油的炼制过程中 要多加些抗腐剂 以便使用中能在轴瓦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来减轻轴瓦的腐蚀 并提高其耐磨性能 由于汽油机机油没有这种抗腐剂 如果将其加入柴油机 轴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现斑点 麻坑 甚至成片剥落的不良后果 机油也会很快变脏 并导致烧瓦抱轴事故发生 另外 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大 这种有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硫酸或亚硫酸 连同高温高压废气一道窜入油底壳内 加速机油的氧化与变质 故在柴油机机油炼制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抗氧化的添加剂 使机油呈碱性 若有酸性气体窜入 可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不致使机油过快地氧化变质 而汽油机机油则不加这种添加剂 因为呈中性 若将其用于柴油机 会因上述酸性气体的腐蚀很快变质失效 因此千万别用汽油机机油加注柴油机用 误区 三 3 国产车盲目使用进口机油有些车主认为进口机油一定比国产机油好 因此在国产车特别是新车上使用进口机油 殊不知 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 会有许多弊病 例如 进口机油大都粘度较低 不能适应国产车对机油粘度的要求 加上国产发动机各种配合部件的材料受热膨胀系数及配合间隙较进口车大 而且大多数国产车发动机没有装置机油散热器 若盲目采用进口机油 会因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机油过稀使油压偏低 甚至达不到规定的工作压力 不能满足正常润滑的需要 使发动机的磨损加剧 误区 四 4 装配机油泵时不加注机油在将修复后的机油泵装上车时 若不往油泵齿轮室加注机油 将会使机油泵不泵油 引起烧瓦等事故 因为 齿轮式机油泵是依靠齿轮与壳体内壁较小的配合间隙 以及齿轮之间的正确配合间隙来产生吸力的 若装合机油泵时或清洗机油泵后未向齿轮室加注机油 机油泵则不能产生足够的吸力 对于有一定磨损的齿轮式机油泵 上述现象更为明显 因此 装机油泵时别忘了往齿轮室加注机油 误区 五 5 机油发黑就是机油变质发动机机油是在较苛刻的高温条件下工作 容易氧化变质 产生酸性物质并叠合成高分子沉积物 以致破坏润滑 另外 燃烧的废气窜入曲轴箱也会促使机油氧化变质 因此 使用一定时间后 机油通常会发黑变质 失去其应有的润滑作用 但随着润滑油质量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稠化机油的推广使用 机油变黑并不一定意味着机油变质 这是因为稠化机油中加入的洁净分散剂使机件上的沉积物分散于油中 使机油颜色变黑 是否变质 应进行各项指标的化验 实行定期按质换油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如添加了YYl02等发动机保护剂的机油 使用一定时间后 同样也会发黑 因此机油发黑不等于就是机油变质 误区 六 6 盲目选择润滑油润滑油起着润滑 冷却 清洁和密封的作用 润滑油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发动机使用寿命的长短 因此不要盲目选择发动机机油 新型汽车对润滑油要求十分严格 选用什么润滑油 何时更换 如何更换等都应按照厂家的规定进行 选用发动机机油时 既要重视质量等级 也要注意粘度等级 首先应按压缩比 排量等进行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 然后按照气温 负荷进行粘度级别选择 在选用机油质量时应宁高勿低 质量好的机油能保证发动机润滑良好 减少磨损 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延长换油周期 减轻维护和修理的频度和难度 在选择机油粘度时 除气温条件外 应在保证发动机润滑与密封的条件下 尽量选用低粘度机油 以便节约燃料 误区 七 7 使用多粘度润滑油最好多粘度润滑油 又称多等级润滑油 低温时具有轻质油的性质 而在高温时又具有重质油的性质 在推荐使用多级油的场合 一种多级油就可以代替多种单级油 虽然多级油可满足极冷和温暖季节和重负荷发动机用油 尤其是那些在冷天启动不存在困难的柴油机用油 通常还是推荐使用单一粘度的润滑油 有利于发动机的润滑 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 不要认为使用多粘度润滑油最好 误区 八 8 混合使用发动机润滑油各种润滑油 其基础油除粘度等级不同外其余都是一样的 区别只在于其添加成分的品种和数量 因此一般根据添加成分的品种和数量来划分润滑油品种和质量等级 添加剂种类不同的润滑油不能混合使用 否则就可能使油中的添加剂发生化学反应 损害润滑油应有的效果 随着添加剂及其配方的不断改进 已研制生产了一些通用油 如 汽油机和柴油机用的QE CC QF CD等润滑油 它们可在标明的级别范围内通用 因此 润滑油能否混用 应根据说明书的要求 全面对照油的名称 品种 牌号 合理选用使用级别和适当的牌号 不能盲目凭经险使用 更不能混合使用 误区 九 9 润滑油只添加不更换有不少车主只注意检查润滑油的油量 并按标准添加 而不注意检查润滑油的质量 忽视了对已经变质机油的更换 从而导致一些发动机的运动机件总是在较差的润滑环境中运转 从而加速各润滑机件的磨损 因此 一般地说 汽车在行驶3500 5000kM时 就应该更换发动机的润滑油 误区 十 10 加注润滑油宁多勿少发动机润滑油过少的危害是大家所共知的 因此有些车主怕缺油烧瓦 认为多加润滑油总比少加好 因此 常常不按规定加油 使润滑油超过标准 其实润滑油过多有许多危害 汽车行驶时曲轴搅动 使机油泡沫变质 增加曲轴转动阻力 因此不仅会增加发动机油耗 而且还会降低发动机功率 由于机油从汽缸壁上窜到燃烧室燃烧增多 使机油消耗量增加 加速了燃烧室积炭的形成 使发动机易产生爆燃现象 因此 发动机机油宁多勿少是误区 一般油平面应保持在略低于油尺上刻度为宜 油面过高会适得其反 误区 十一 11 润滑油粘度越高越好为了防止运动零件间接触面磨损 润滑油必须有足够的粘度 以便在各种运转温度下 都能在运动零件间形成油膜 但润滑油的粘度不得高于影响发动机启动的程度 并要求在持续运转条件下产生的摩擦最小 使用粘度过大的润滑油会增加机件的磨损 这是因为 发动机润滑油粘度过大 流动缓慢 上流慢 油压虽高 但润滑油通过量不多 不能及时补充到摩擦表面 由于润滑油粘度大 机件摩擦表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为克服增大的摩擦力 要多消耗燃料 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润滑油粘度大 油的循环速度也就慢 其冷却与散热效果就差 易使发动机过热 由于润滑油循环速度慢 通过润滑油滤清器的次数就少 难以及时将磨损下来的金属末屑 炭粒 尘埃从摩擦表面中清洗出去 因此 不要使用粘度过大的发动机润滑油 更不能认为粘度越大越好 在保证润滑的条件下 根据使用时的气温范围 尽可能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 但对磨损已比较严重 间隙已比较大的发动机 可适当选用粘度稍大的润滑油 误区 十二 12 万向节十字轴加注黄油在一般汽车维修手册中都明确规定 传动轴伸缩套的键齿和中间轴承使用钙基滑脂 十字轴的滚针轴承和三桥驱动汽车后桥传动轴的中间轴承使用齿轮油 但在实际工作中 因无加注设备 有些修理工为了图方便 就错误地用钙基润滑脂润滑十字轴滚针轴承 造成大批十字轴承过早损坏 由于万向节十字轴加注齿轮油的嘴是一只很普通的黄油嘴 往往给人造成一个误解 事实上黄油是加注不到滚针轴承上的 因为黄油粘度大 当用黄油枪通过油嘴向十字轴内腔加黄油时 黄油进入狭窄内油槽油道的阻力很大 这时黄油靠压力会顶开油嘴对面的减压阀而溢出 这使修理工误认为已给轴承加满油 事实上黄油不仅不能进入滚针之间 就是达到十字轴颈端面也是较困难的 因此 应该改变用黄油代替齿轮油润滑万向节十字轴的错误做法 而应该用齿轮油压力枪加注齿轮油 误区 十三 13 轮毂轴承润滑脂越多越好有些车主在维护轮毂轴承时 将轮毂轴承及空腔装满润滑脂 并认为越多越好 其实不然 轮毂腔中装满润滑脂会使大部分的润滑脂甩到轮毂空腔里 不但不能补充到轴承里去 反而会流到制动鼓中的制动蹄片上 使制动失灵 同时因滚动阻力增大 会使轮毂产生过热 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科护理岗位职责与发展规划
- 企业战略管理执行方案模板
- 工业设备故障诊断及维护案例分析
- 云计算服务目录设计与客户沟通技巧
-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案例
- 2025年花画工艺品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甘薯淀粉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化妆品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冻品肉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池托盘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 米粉及杂粮类制品课件
-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 骨髓腔穿刺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课件
- 机械动力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2.03万吨高端精细化学品及5G新材料项目环评报告书
- 群众文化副高答辩问题及答案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主编-孙晓岭组织行为学-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样式及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