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ppt课件.ppt_第1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ppt课件.ppt_第2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ppt课件.ppt_第3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ppt课件.ppt_第4页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要点 璧山县疾控中心罗媚 主要内容 晨午检工作要点传染病的报告方法消毒方法常见传染病介绍 晨午检工作 组织实施校级领导 组织协调校医 卫生保健人员 技术负责人保育员 教师 具体工作具体职责 技术指导相关表格填写疫情报告追踪因病缺课 缺勤情况情况的复核 统计 分析和报告 晨午检流程 日常性晨 午 检入园前晨检 在校门口设检查台 由保健人员对儿童和家长进行逐个晨检 查看有无异常症状入园后巡检 由保育员负责巡查和午检因病缺课 缺勤追踪 登记和报告因病缺课的学生 应电话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 并于当日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对追踪情况进行排查 并将排查情况记录 特定晨 午 检所有入园儿童教职员工均应接受晨午检 包括询问 观察和体检 校方分管领导 校医 班主任和其他教职工共同负责完成发病班级的晨 午 检工作不得在教室内进行 可选择在专用教室 操场或廊下等适宜场所进行可通知学生家长共同配合 晨 午 检内容 原则 认真 细心 仔细排查内容 一看二听三问四查五测六追踪一看 学生的面色 精神状态 发现异常 及时通知校医采取措施 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 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 二听 听学生和 或 家长的描述三问 每天了解学生有无发热 皮疹 腹泻 黄疸等异常症状或体征 家中有无成员出现类似症状 四查 水痘 腮腺炎 手足口病 流感等传染病在学校易高发 晨 午 检要重点检查学生是否有发热 传染病普遍症状 是否出现脸 胸 背等部位疱疹 水痘症状 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 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 腮腺炎症状 手 足 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 手足口病症状 发热 咳嗽 咽痛 身体疼痛 头痛 发冷和疲劳等 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 肌肉痛或疲倦 眼睛发红等 流感 五测 特定情况下 需要对体温进行仪器测量 首先 教师本人要进行体温测试 并有体温记录 然后 在适当场所 校园宽阔地带 指定专人用红外测温仪对到校学生逐个进行初测 随到随测 发现体温异常者 带入隔离场所 由专人用玻璃体温计对该生作体温进一步测试 无异常方可进入教室 对进入隔离场所的学生要安排专人管理 学生之间要保持3米以上距离 让学生佩戴口罩 由学校提供 教师要做好自我保护 六追踪 对缺勤的教职员工由学校负责登记和追踪调查 对缺课的学生 班主任要了解情况并登记 校医保健教师对可能患传染病的学生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 同时做好记录 及时上报 异常情况处理 疑似传染病由学校立即通知家长 由家长带其学生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如排除传染性疾病 凭医院的证明可继续上课或回家休息 如不能排除传染性疾病 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关的隔离治疗措施 确诊为传染病家长应及时告知学校 必须在隔离期限满后 凭医院的证明方可回校上课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 晨 午 检情况报告和登记 学生的晨 午 检情况 保健老师填写相关表格 并于当日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晨 午 检情况的统计和报告 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收集全校各班级每日晨 午 检情况 并做好统计工作 可疑传染病散发疫情时 向所在社区医疗机构报告聚集或暴发疑似传染病疫情 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 同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或辖区医疗机构和县健教所学校要及时将社区医疗机构反馈的确诊为传染病的学生或托幼儿童信息纳入统计报告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空气开窗通风每日至少两次采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照射消毒每日1次 每次持续照射时间60分钟 严禁紫外线灯照射人体 餐饮具 水杯煮沸消毒15分钟对食具必须先去残渣 清洗后在进行消毒 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餐具消毒柜 消毒碗柜消毒 毛巾类织物洗涤剂清洗干净 置阳光下直接曝晒干燥 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 时间不低于6小时煮沸消毒15分钟煮沸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 使用浓度为有效率250 300mg L 织物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 消毒后用生活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 抹布煮沸消毒15分钟煮沸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 使用浓度为有效率400mg l 浸泡消毒20分钟 织物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 消毒后用生活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 餐桌 围栏 门把手 水龙头等物体表面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 使用浓度为有效率100 250mg L 消毒10 30分钟 织物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 消毒后用生活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可采取表面擦拭 冲洗消毒方式餐桌消毒后要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擦净家具等物体表面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去除 玩具 图书每两周至少通风晾晒一次 适用于不能擦拭 清洗的物品 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 曝晒时间不得低于6小时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 使用浓度为有效率100 250mg l 表面擦拭 浸泡消毒10 30分钟每周至少消毒1次 常见传染病介绍 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感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俗称 痄腮 寸耳寒 腮腺炎病毒主要以飞沫的形式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人体 腮腺炎病毒的传染性 自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大后9天均有传染性 以腮腺肿胀前一天至腮腺肿胀后3天 其传染性最强 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现 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 疼痛 张口或咀嚼时疼痛加剧 有发烧 头痛 呕吐等症状 加重因素 言语进食咀嚼 腮腺炎病人的特征 比较严重的后果 腮腺炎病毒有时还侵犯睾丸 卵巢 胰腺等组织器官 会引起胰腺炎 脑炎 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这种常见病传染病不能掉以轻心 发现病人的处理 控制传染源 一旦有孩子患病 应立即隔离治疗 隔离时间 隔离二周 或隔离至肿胀完全消失 至少不得少于9天 患病后的护理 好好休息 防止并发症发生 吃流质饮食 避免咀嚼引起的疼痛 多喝开水 勤用温盐水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忌食酸味食品 因酸味食物可刺激腮腺分泌 加重疼痛 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季节不去人多封闭的场所 避免患者接触 一旦接触患者 应该在21天内密切观察有无发热 腮腺肿大等症状 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方法 一点提醒 腮腺炎分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 病毒性的具有传染性 患过以后能获得持久免疫力 一般不容易再发 细菌性腮腺炎可多次复发 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可引起发热和手 足 口腔等部位的皮疹 溃疡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 肺水肿 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 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 2 5岁幼儿发病最多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 急性起病 发热 一般为38 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 流涕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头疼等症状同时或1 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 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 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疱壁厚 疱内液体较少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 常常流口水 不能吃东西 造成患儿死因的是 延误了时机死亡儿童大多都是在高烧2至4天后才被送入医院 一般入院不足24小时就会死去 造成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这种疾病不了解 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如无合并症 预后一般良好 多在一周左右痊愈 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 曾经感染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目前很多地区均发现该病 由于迄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 所以日常的预防工作特别重要 手足口的防控措施 教室 宿舍通风 2 3次 日 半小时 每日消毒玩具等物品每餐前后清洗餐具和桌面定期对门把手 楼梯扶手等消毒疑似儿童感染者 应隔离治疗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传染性极高 起病急骤 畏寒 发热 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 甚至更高 伴头痛 全身酸痛 乏力 食欲减退 呼吸道症状较轻 咽干喉痛 干咳 可有腹泻 流感传播途径 一般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经空气中的飞沬传播的 但亦可由直接接触病者而传染 潜伏期较短 一般是1 3日 流感流行特点 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高危人群为年迈体弱的老人 儿童 慢性疾病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和职业暴露人群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好发于儿童感染后表现为水痘 病程约2 3周 水痘的临床表现 发热 一般低热 皮肤出疹 丘疹 斑疹 痂盖四期皮疹同时存在 头面部 躯干部比较多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