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反应器 本章主要内容反应器简介物料衡算方程与fick第一扩散定律多相反应与均相反应连续均相反应器停留时间函数 混合与反应分散模型反应器的容积 1 反应器设计影响因素反应器的设计涉及了流体力学 传热 传质 化学动力学的知识2 反应器的类型按反应特点分为 均相反应器与多相反应器按运行方式分为 间歇式反应器与连续流式反应器3 反应器设计面临的新课题反应器体系的设计 如何传热 传质的问题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器参数优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反应器简介 2 1物料恒算方程 1 物料恒算方程的推导物料衡算关系 每秒进入的质量 每秒在内产生或消失的质量 每秒流出的质量 每秒在内积累的质量 2 1 式中虽然称为累计项 但它实际是其余三项的净效果 即式 2 1 写成下列形式才符合公式推导的思路 2 2浓度与扩散 1 通量的定义通量 扩散速率 浓度2 复习质量浓度 质量分数 massfraction 及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分数 molefraction 的关系 以a b二元体系为例来说明 2 2 2 3 2 4 2 2浓度与扩散 2 5 2 6 2 7 2 8 2 2浓度与扩散 2 9 3 混合物的局部平均速率v及局部摩尔平均速率v 的定义 2 10 2 11 扩散过程示意图 2 3fick第一扩散定律 1 fick第一扩散定律分子扩散 物质通过它们的分子活动而相互渗透的现象 分子扩散的四种推动力 浓度梯度 常扩散 压力梯度 压力扩散 作用力差 强制扩散 温度梯度 温度扩散 一般的扩散指的是常扩散 fick第一扩散定律的基本公式 2 12a 2 12b 2 3fick第一扩散定律 注 1 dab的单位一般用cm2 s c及ca的单位用mol cm3 2 ja是一个向量 其方向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3 当式 2 11 中的总物质的量浓度c不随z坐标变化时 基不公式 2 12b 与 2 12a 完全一样 本书以后即采用 2 12b 这一公式 fick第一扩散定律以表示a相对于固定坐标的通量最为合适 得下式 2 13 当式 2 13 中可以忽略时 如气体b溶解在水中的情形 得下列实用形式 2 14 2 3fick第一扩散定律 2 扩散系数称 dab称为二元混合物的互扩散系数 表示成分a在b中的扩散 a b可以同时是气体 同时是液体 或者一种气体和一种液体 一种流体和一种固体等 a与b也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这时称为自扩散系数 气体的扩散系数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dab与实验值相近的数值 但 般的扩散系数主要是通过实验定出来的dab的值还随a的摩尔分数而略有变化 但在低摩尔分数时 基本上可视为常数 2 4氧气在水膜内的扩散和反应 1 多相反应模型 氧气在水膜内的扩散 多相反应是假定氧气在通过水膜的扩散过程中不发生反应 反应只发生在生物膜的表面 即氧气到达水膜底后才发生反应 反应速率为 2 15 2 4氧气在水膜内的扩散和反应 浓度在z方向上的变化关系为 2 16 2 均相模型均相反应假定在整个水膜内部发生稳态反应 反应速率表示为浓度在z方向上的变化关系为 2 18 2 17 物料衡算方程 2 4氧气在水膜内的扩散和反应 若 则有 2 19 均相反应模型 2 4氧气在水膜内的扩散和反应 3 结论在与等值的情况下 两种模型中的值可以说是比较接近的 这说明均相与多相只是一种分析方法的不同选择 而不必作为一种必须严格加以区分的概念 2 5多空丸模型 1 多空丸数学模型a 球的半径为z 球的单位体积所含的表面积 即比表面为a 单位为cm2 cm3 b 边界条件为 当z 0时反应物的浓度c 0 z z时 在多孔九内 浓度不是连续的 所以用某一点附近的无限小体积内的浓度平均值来代表这一点的浓度 c 球内反应速率 r k cd 有效扩散系数为d 多孔丸模型 2 5多空丸模型 依据模型得到c的表达式 2 20 2 有效系数的概念 e为衡量扩散系数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指标 e 1时 说明扩散阻力不起作用 e值越小 说明扩散阻力越大 2 21 2 6活塞流反应器 1 活塞流反应器示意图 活塞流反应器 2 反应器内浓度及出口浓度 2 22 2 23 3 适用条件在垂直于液体的流动方向上可能有混合现象 而在液体流动的方向上完全不存在混合现象 2 7连续搅拌反应器 cstr 1 连续搅拌反应器的示意图及其特点cstr示意特点 1 进口反应器的流量皆为q 2 a的出口浓度也必然是ca 2 cstr的一般方程式物料衡算方程 2 24a 2 7连续搅拌反应器 cstr 上式在稳态时简化为 两边分别除以q 并令代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 2 24b 2 25b 可得 3 一级反应解 2 26 2 25a 2 7连续搅拌反应器 cstr 在稳态时简化为 2 27 4 平行反应解的稳态解 1 cstr的平行反应 cstr的平行 串联 反应 2 7连续搅拌反应器 cstr 2 稳态解 2 28 2 29 2 30 5 串联反应的稳态解 2 31 2 32 2 33 2 8阶式cstr 若干个cstr串联起来便称为阶式cstr 阶式cstr是对一般反应器模型化的一个方法 当阶式cstr数级多时 其作用则相当于一个活塞流反应器 1 一级反应的情况下 2 34 2 35 2 36 结论 当阶式cstr的个数n 共总容积为 总停留时间为 反应为一级时 其作用和容积 停留时间与之相等的活塞流反应器完全等价 非一级反应的条件下 同样可得出此结论 2 8阶式cstr 2 二级反应的情况下 2 37 3 阶式cstr的图解法 2 38 阶式cstr的图解法 2 9停留时间函数 1 基本概念死角 指反应器中液体不流动或者说流动极为缓慢的区域 短路流 也称跨越流 指进反应器的液流中 未经主体流动而流出反应器的部分 沟流 主要是从填料床中所发生的现象提出来的 指水直接通过在填料床整体中 由于填料粘结后的局部收缩所形成的 或者在填料床与反应器壁间所形成的裂缝中的水流 这种水流通过反应器的时间大大短于正常的通过时间 而且由于未与填料得到正常的接触而反应效果很差 在无填料的反应器中 类似的现象也称为沟流 进口 当物料通过反应器的进口断面后即不能再重新出进口时 这种进口称为闭口的进口 反之则称为开门的进口 出口 当物料离开出口断面后即不能再回到反应器中的出口称为闭口的出口 反之则称为升开口的出口 2 9停留时间函数 2 液龄分布函数 液龄分布函数 exit agedistributionfunction 的定义是 在某一时刻从反应器流出的物质中 可以指水本身 也可以指水中所含的杂质 在反应器内曾经停留在t与t dt时间间隔内所占的分数等于 因此 从分布函数的定义得 2 39 2 9停留时间函数 3 累积液龄分布函数如果计算从0到t的累积分数 则称为累积液龄分布函数 cumulativeexit agedistributionfunction 以表示 即 2 40 4 内龄分布函数内龄分布函数 internalagedistributionfunction 的定义是 在某一时刻反应器内所含的物质中 可以指水 也可以指水中所含的杂质 其停留时间在t与t dt时间间隔内所占的分数等于 因此得 2 41 5 平均停留时间根据泥龄分布曲线 反应器的平均停留时间应定义为 2 42 2 10实验方法 1 脉冲信号在瞬时内向容积v为流量q为的反应器进水中注入mg示踪剂所构成的输入信号称为脉冲信号 2 43 2 44 2 45 阶式cstr的e t 及f t 曲线也可用脉冲信号的概念求出 2 46 2 47 2 10实验方法 2 阶梯信号阶梯信号有两种情况 如下图所示 阶梯信号 1 以cstr为例按第一种阶梯信号进行推到可得 2 47 2 48 2 10实验方法 2 以cstr为例按第二种阶梯信号进行推到可得到 2 49 2 50 2 11函数的组合 当几个反应器的函数已知后 可以把这些反应器组合成的整体视作一个反应器 并求出其函数 应用这一方法可以解决一般反应器求 对于两个cstr串联的形式 式中 为示踪剂在第一个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 为示踪剂从第二个反应器流出的时间 这说明 两个反应器的串联顺序不影响组合反应器的液龄分布函数形式 其卷积分形式为 2 52 2 53 2 11函数的组合 对于n个反应器组合成的阶式反应器的液龄分布函数为 2 53 由式 2 52 可推知 如果把一个反应器的进水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乘以当作一个反应器的液龄分布曲线 这个设想的反应器与原来反应器串联的结果 即产生一个合成的反应器 其液龄分布函数应为 q m 为出水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因此得下列关系 2 54 对n个串联的阶式反应器同样可得 2 55 从式 2 54 和式 2 55 可得出下列结论 可以把一个长的反应器分成若干段 每段视作一个反应器 分别求其e t 曲线 然后综合成原反应器的e t 曲线 2 12液龄分布函数的统计参数 e t 函数对原点的阶矩定义 2 56 2 57 2 58 2 59 停留时间的展形 spread 用标准差或方差来表征 为对平均停留时间的二阶矩 2 60 2 12液龄分布函数的统计参数 由n个反应器组成的阶式反应器 其平均停留时间与方差分别为 2 61 2 62 当用无量纲时间 t 来表示液龄分布函数时 e t 与e 间的关系为 2 63 上述统计参数的无量纲形式分别为 2 64 2 65 2 66 2 12液龄分布函数的统计参数 对具体的曲线以用离散形式的公式计算较为方便 因此得下列关系 2 67a 2 68a 相应的离散形式为 2 67b 2 68b 2 13e t 混合与反应动力学 1 流体的分离度宏观流体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 分离度最大 微观流体的分离度可视为零 介乎这两者间的流体称为部分分离流体 按这一概念来描述流体的混合状态时称为流体的分离度 理论上的均相流体则属于微观流体 实际的流体则属于部分分离的流体 宏观或微观流体也可理解为两种流体的混合状态 分别称为宏观混合与微现混合 只有在一级反应的情况 宏观流体与微观流体的解才是一致的 函数才与反应结果有关 在非一级反应的情况下 两者的解完全不同 一般说来 反应级数 1时 完全分离 宏观混合 的反应产率最大 反应级数 1时 反应速率术受分离度的影响 反应级数 1时 完全微观混合的反应产率最大 2 13e t 混合与反应动力学 2 混合的迟早度对于非活塞流型反应器 都存在混合的迟早度问题 当流体进入反应器后立即发生混合作用时 这种混合状态称为早混合 earlymixing 反之 如果流体在离开反应器前才发生混合作用时 则称为迟混合 latemixing 以n表示反应级数 则得 当n1时 迟混合的反应效果最好 2 13e t 混合与反应动力学 3 分离度的综合评定david与villermaux提出用三个持征时间来描述反应器的混合分离度状态 一个特征时间是平均停留时间 另外两个特征时间定义如下 2 69 2 70 式中 tr称为n级反应的反应时间 tm称为微观混合时间 l为宏观混合的微团特征长度 d为分子扩散系数 为进口浓度 l可用表征紊动最小旋涡尺寸的kolmogoroff微尺度公式计算 2 71 2 14无量纲化 无量纲化一般可认为无量纲化就是使物理量没有单位的过程 经过无量纲化后 物理量的值就会介于0 1之间 无量纲化的运算是为了工程中的微分方程求解的一种手段 把原来微分方程中有量纲的量或微分运算转换为无量纲的量或微分运算 可以由原来方程按下面关系直接得出 原方程 有量纲的量 无量纲方程有量纲的特征量 无量纲量 原方程 有量纲的微分运算 无量纲方程 有量纲量特征量的相应次方 无量纲的微分运算 2 15分散模型 一般的反应器都是介于活塞流与cstr之间的 也就是说 一般的反应器在纵向都带有一定程度的混合现象 因此 如果把这种混合作用叠加在活塞流反应器的每一个断面上 就可能得到一种接近于一般反应器的模型 这样的模型称为纵向分散的活塞流模型或简称分散模型 dispersionmodel 混合作用包括分子扩散 紊流扩散以及纵向分散三个作用 分子扩散的通量nm可有fick扩散定律计算 扩散系数为dab 紊流扩散是因紊流所产生的旋涡混合作用产生的 扩散通量ne也采用类似分子扩散公式 2 72 形式来表示 2 72 式中 de称为旋涡扩散系数 2 15分散模型 分散 longitudinaldispersion 是由于流速在断面上分布不均所产生的 当以断面的平均速度进行计算时 断面的一部分流体微团的速度大于平均速度 另一部分流体的速度则小于平均速度 这就在纵向产生混合现象 这种混合现象称为纵向分散 纵向分散通量nl 同样也可用纵向离散系数dl 按分子扩散公式的形式来表示 即扩散通量为 2 73 反应器的分散模型方程式可结合下图来推导 分散模型方程的推导图 2 15分散模型 结合图可写出下列物料衡算方程 上式整理并令得下列基本方程式 2 74 当反应速率r 0时 可到 2 15分散模型 对t与z无量纲化可得 2 75 无量纲数称为分散系数 是反应器纵向分散程度的一个量度 当分散数不大时 在反应器进口处听输入的脉冲信号因分散作用所引起的信号曲线展形不大 式 2 75 的解为 2 76 利用式 2 76 的正态误差曲线关系 可得到无量纲的方差计算公式 2 77 2 15分散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绩效评估管理工具
- (正式版)DB15∕T 3352-2024 《饲用燕麦草产品储运规范》
- 滴滴考试题目及答案
- 土地流转监管服务协议
- (正式版)DB15∕T 3256-2023 《胡萝卜抗根腐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 《初三物理电磁学基础概念解析教案》
- 大专初考试题及答案
- 固定资产折旧与估价计算工具
- 销售自动化流程模板及使用指南
- 企业运营成本控制标准及分析方法
- 2006WHO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
- (新版)初级磨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JCT 2387-2024《改性聚苯乙烯泡沫复合装饰制品》
- 发电厂发电机原理与结构
- 人才服务可行性方案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 打扫卫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
- 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 服装陈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