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山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知识培训 保山市中医医院 中医用药护理 尹国梅2014 02 13 一 概述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 中医的用药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护士必须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 掌握中药的给药途径 用法 剂量 时间 服药禁忌等内容 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护理 使其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 提高治疗效果 二 中药剂型 常用剂型 汤剂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中药注射剂散剂丸剂膏剂丹剂胶囊剂片剂 口服液糖浆剂滴丸剂茶剂冲剂气雾剂酒剂 汤剂将药物配成方剂 加水煎煮成汤液 去渣取汁饮服或外用 称为汤剂 特点 吸收快 作用迅速 加减灵活 适用于一般病证和急性病证 用法 内服 灌肠 外洗 配方颗粒 特点 配方颗粒是选用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 参照传统煎煮方法 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 全成分 提取而制成的速溶中药颗粒 用法 无需煎煮 即冲即饮 免煎剂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 免煎颗粒 不用煮的中药 可单味使用 也可冲调后加入传统饮片汤剂中使用 用途 供医生配方使用 或单味作为营养 保健品应用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就是用中药作原料 通过加工灭菌而制成能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中药针剂 特点 作用迅速 剂量准确 给药方便 药液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 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 常用于各种病证和危重病人的抢救 用法 肌肉 静脉 穴位注射 丸剂 将药物研成细末 与水或蜂蜜 米糊 面糊 酒 醋等赋形剂混合制成圆形固体剂型 丸者缓也 特点 吸收缓慢 药力持久 体积小 服用 携带 贮存方便 常用于慢性和虚弱性疾病 服法 吞服 嚼服 散剂将一种或数种药物碾碎 研成混合均匀的干燥粉末 特点 制作简便 节省药材 不易变质 便于携带 吸收较汤剂慢 服法 内服 即可直接冲服或用汤剂 米汤等调服 外用 即将药物外敷或掺撒于疮面和患部 冲剂 将药物浓缩浸膏与适量辅料混合制成的颗粒状散剂 特点 比丸剂 片剂作用迅速 较汤剂 糖浆剂体积小 重量轻 易携带 服用简单 但易吸潮 需密封保存 多用于外感 肝胆 脾胃等病证 服法 服用时冲入开水 使其溶解后 即可服用 糖浆剂将药物煎煮后去渣取汁 再熬成浓缩液 加入适量蔗糖而制成的药物水溶液 特点 有甜味 便于服用 便于儿童服用 膏剂 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的剂型 特点 服用量小 外用可缓慢吸收 持久发挥疗效 服法 内服膏药用开水冲服 多用于滋补 外用膏剂有软膏 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 常用于疮疡病人 硬膏 用时先以文火烤热 使其变软 待全部软化后 贴于患处 双手用力压匀 皮肤过敏者禁用 如十香暖脐膏 常用于风寒痹痛 丹剂用含汞 硫磺等矿物质 经过精炼 升华 熔合等技术处理的化合制剂 特点 剂量小 作用大 常用于急性病证 服法 内服 外用 酒剂 又称药酒 是以酒为溶媒 一般以白酒或黄酒浸泡药物 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入酒中 得出澄清浸出液的剂型 特点 阴虚火旺之证的病人禁用 服法 内服 多用于体质虚弱 风湿骨痛 外用可消肿止痛 杀虫止痒其它片剂 胶囊剂 茶剂 气雾剂 滴丸 安瓿口服液等 三 给药要求 1 严格查对制度 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执行治疗的重要保证 包括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药物的名称 剂量 煎药方法 给药途径 服药方法 服药时间 饮食宜忌等 均应查对核实 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2 明确给药方法 要认真按医嘱要求执行不同的给药方法 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 在服药时 应注意配伍禁忌 3 了解过敏史 熟悉中药的毒副反应一旦发现过敏或毒副反应时 要及时停药 并配合抢救 4 掌握给药时间在指定时间内给药 同时做到服药到口 5 观察服药后反应及治疗效果服药反应包括正常和不良反应两方面 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之 治疗效果的观察 一是检验有效无效 二是决定再剂或停服 如外感表证病人 服药后 周身微汗出 病人感到全身轻松感 表示表邪已解除 不必再剂 若汗出不透 病人仍有恶寒畏风之感 说明表邪未解 应服再剂 四 用药方法与护理 1 汤剂服法 1 分服法 即是将一日一剂中药 分2 3次等量分服 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次或浓煎后服用 2 顿服 将一剂汤药一次服下 以取其量大力峻 快速起效之作用 常用于急危症的抢救治疗 3 频服 是将一天的药量 少量多次服用 多用于上部疾病 尤其是咽喉或呕吐病人 4 连服 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 如治疗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 败血症等 多用此法 意在短时间内 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煎药机在煎药过程中随时挤压中草药 使中草药煎出率和药物有效成分大大增加 密闭煎药功能 延长药液保质期 自动定量 均分包装功能 确保每剂药量均 并且减轻中药液特具的苦味 2 配方颗粒服法即冲即饮 用适量开水溶化服用 一次一袋 一日三次 3 免煎剂服法将一日剂量的颗粒倒入同一水杯 先用少量开水浸润并适当搅拌 再加开水至300ml左右 搅拌至充分溶解 药液放至温热 一次服用或分早晚两次服用 遵医嘱 晚上服用时加热或加开水 4 中成药服法一般分送服 冲服 调服 含化及喂服等 1 送服 是将药放入口内 用温开水或药引 汤剂送服 2 冲服 即将药物放入杯内 用温开水 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 3 调服 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 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 如安宫牛黄丸 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 4 含化 是将丸 丹剂含在口中 让药慢慢溶化 缓缓咽下 如六神丸 喉症丸 救心丹等 5 喂服 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 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 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 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5 中药注射剂 注射用中药使用注意事项 1 避免药物的重复使用 2 避免药物的不合理联合使用 3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4 检查药品质量 5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6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 7 注意静滴速度 8 注意剂量的准确 6 服药温度服药温度也是服药方法中应注意的内容 常有热服 温服和冷服之分 1 热服 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 常用于寒证用热药 宜热服 或真热假寒证用寒药时 属 寒者热之 和 治热以寒 之法 2 温服 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 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 3 冷服 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 常用于热证用寒药或真寒假热证用热药 属 热者寒之 热药冷服 治寒以热 凉而行之 大法 7 服药剂量服药剂量在服药方法中也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虽用药的剂量一般由医生确定 但护理人员也应掌握和了解 以便在有误时给以及时指出 每日一剂 视病情2 3次分服 每次200 250ml 病情危重者 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一次 昼夜不停 使药力持续 有利于顿挫病势 应用药力较强的药 如发汗药 泄下药 服药应中病即止 以得汗 得下为度 不必尽剂 以免汗 下太过 损伤正气 呕吐患者宜小量频服 小儿等特殊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可浓煎顿服 中成药根据剂型不同及要求可给予片 丸 粒 克等单位药量服用 小儿按要求和年龄酌情减量 五 给药时间与护理 1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活动有很强的时间节律性 为提高药物的效果 护理人员应掌握给药时间护理知识 2 给药时间应与人体内部活动的节律相一致 即阳药用于阳长时 阴药用于阴长时 升药用在升时 降药用于降时 如选用扶阳益气 温中散寒 行气和血 消肿散结等治则或方药时 应选定在早晨或上午服用 3 根据疾病的部位确定给药时间 疾病部位不同 服药时间也应有别 如治疗上焦疾病的 宜在饭后服药 治疗下焦疾病的 则宜在饭前服药 而病在骨髓 四肢者 宜在夜间吃饱饭后和在早晨空腹服药 4 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时间 根据病情需要 选定最佳的给药时间 以利药物尽快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 减少毒副反应 1 一般疾病口服给药分一日2 3次 于早 晚或早 中 晚 饭后0 5 1小时给药 2 危重病证应及时给药 并应选择能最快发挥疗效的给药途径 3 解表药 若病情许可 应于中午前阳分时间给药 以顺应阳气升浮 助药力祛邪外出 4 治咽喉疾病 给药可不拘时多次频服 缓缓咽下 使药液能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 5 平喘药 应在哮喘发作前2小时给药 6 健胃药 应在饭前服用 用于消食导滞的药物 则在饭后服 以达开胃 导滞之功效 7 对胃有刺激性药物宜在饭后服 8 涌吐药 宜清晨午前服 9 润肠通便药 宜空腹服用 以利消除肠胃积滞 泻下药 按 日哺人气收敛 之理 应入夜睡前给予 止泻药 按时再服 泻止药停 10 驱虫药 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给药 11 补益药 一般宜饭前服用 12 补阴药 宜晚上一次服 补阳药 宜午前服 13 调经药 一般于经前或经期服用 对肝郁气滞之痛经病人 应在行经前3 5天服用疏肝理气药 若在月经期服用理气活血方药 不仅可使痛经缓解 而且也有利于月经周期的调节 14 特殊情况应遵照医嘱执行 六 服药禁忌 服药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 又称食忌 忌口 一般在服药期间 应忌食生冷 油腻 腥膻和有刺激的食物 此外 病情不同 饮食禁忌也有区别 1 与疾病有关的忌口 如热性病忌食辛辣 油腻 煎炸类的食物 寒性病忌食生冷类食物 失眠烦躁的患者 不宜饮酒和茶等 疮疡 皮肤病忌鱼虾 鹅肉 羊肉等辛辣刺激之品 伤风感冒或儿童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 酸涩 油腻的食物 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 腹胀时 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 2 服中药的饮食禁忌 1 服补血中药时不喝浓茶 因为茶叶含有鞣酸 与中药同服 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 降低疗效 2 服滋补中药时不能吃萝卜 因为萝卜有消食 化痰 通气的作用 特别是服人参 地黄 何首乌等 吃萝卜会降低滋补功效 3 服寒凉性清热类 清热凉血类 滋阴类药中药时忌食辣椒 清内热的中药忌服葱 蒜 胡椒 狗肉等热性食物 4 服泻下药如大承气汤 麻仁丸时 忌过早食用油腻及不消化的食物 5 中药汤剂禁忌过夜服用 中医历来有 药食同源 之说 某些食物本是药物 既可食用 又当药用 如大枣 莲子 桂圆 百合 山药 赤小豆 海带 甲鱼 桑椹 黑芝麻 峰蜜等 既然食性和药性共同的性味 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 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 食性与药性相反 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 如热证病人用寒药治疗的同时 食物应选用寒凉之品 以顺应病 和药物的药性 同样 寒证病人使用热药治疗时也应给以温热性食物 这样治疗效果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反之 就会降低药物的效果 护理人员也应做到心中有数 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 减少妨碍吸收的因素 古代文献记载饮食禁忌 可供参考 如地黄 何首乌 常山 蜂蜜忌葱 蒜 萝卜 茯苓忌醋 商陆忌犬肉 鳖甲忌苋菜 薄荷 甘草 黄连 桔梗 乌梅 苍耳子忌猪肉 七 服药后护理 除了认真做好服药时间及方法外 还应做好服药后的护理 服药后应注意休息 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 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 1 观察药物效果和反应 服解表药后应多饮热开水 热汤或热粥 以助药力 助发汗 仔细观察患者的出汗情况 注意避风寒 服涌吐药后要观察呕吐物的性质 量和次数 服泻下药后应观察泻下次数 大便性质 量等 服排石汤要观察二便情况 检查有无结石排出等 对服用逐水药或剧毒药时 应事先向病人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反应 服药后要观察腹泻 腹痛 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 危重患者服药后 严密观察其神志 四肢寒温及唇面颜色变化 3 服用药酒时切忌过量 以免引起头昏 头痛 呕吐不良反应 4 服药后出现腹痛 气短 面色苍白 大汗出 脉沉细等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 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 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的间隔时间 八 中药中毒不良反应护理 1 立即终止接触及服用有毒药物 2 迅速清除毒物 1 催吐 口服有毒药物2 3小时内清醒合作患者 先饮温水300 500ml 反复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吐出 2 洗胃 服毒物4 6小时以内的患者 3 导泻 口服50 硫酸镁40 50ml或芒硝20 30g或大承气汤等 如果中毒时间超过6小时或服通下药2小时未泻 可用生理盐水或2 肥皂水1000ml做大量不保留灌肠 3 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 利尿 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台服务责任承担声明书4篇
-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与外审支持文件汇编
- 审核程序和流程管理工具集
- 2025年幼教图形推理题库及答案
- 经济指标优化承诺书8篇
- 技术革新保证责任承诺书6篇
- 2025年体育娱乐行业体育科技与体育赛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那一次比赛的经历记事作文8篇
- 2025年数字营销行业数据驱动营销与用户体验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旅游行业旅游目的地创意营销与用户体验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JJF 1183-2025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 既有线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二零二五年度游戏账号交易结算电子合同模板
- 脑出血临床管理指南2023课件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法口算卡片直接打印A
- 2025年海南省万宁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看图列式计算》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物联网工程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经典案例》全套教学课件
-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初中联盟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MOOC】信号与线性系统-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3.2.1探秘“钠女士”被困的原因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