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ppt_第1页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ppt_第2页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ppt_第3页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ppt_第4页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2 内容 背景 历史与现状病例的诊断 治疗和出院标准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目标与策略 3 3 一 背景 历史与现状 一 背景4月中下旬 美国 墨西哥 在全球范围 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超过16万例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表示 截至9月10日 我国内地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6968例 4月29日流感大流行警告上升到第5级6月11日流感大流行警告提升至第6级 4 二 历史 西班牙大流感1918年流感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 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7亿以上 发病率约20 40 死亡人数达4000 5000多万 流行的第一次浪潮在1918年初夏 在美国或是在美军驻法国的军营开始流行 但因为病情不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二次浪潮就大不相同了 是在8月出现在好几个地点 塞拉利昂的首都弗里敦 美军在法国登岸的港口布雷斯特和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都同时受到传染 这种病不仅传染性强 而且特别凶险 5 三 疫情现状疫情强度截至 月 日 全球共累计报告甲型 流感确诊病例20万余例 死亡病例 人 病死率 病死率全球各国甲型 流感确诊病例的病死率差异较大 平均范围为 但是 由于许多轻症病例未予报告和统计 因此甲型 流感实际病死率要更低 接近于季节性流感 6 我国疫情截至 月17日15时 我国内地 个省份已累计报告甲型 流感确诊病例2729例 已治愈2396例 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9月7日世卫组织说 目前全球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总数超过27 7万 广州报告发现一例重症病例 是学生 随着甲型 1 1流感病例的增加 我国内地极有可能出现死亡病例 7 二 病例的诊断 治疗和出院标准 一 流行病学1 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 一般为1 7天 多为1 3天 8 2 传播途径 近距离飞沫传播 一般2米以内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口腔 鼻腔 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传播途径类似于季节性流感 传染性不亚于季节性流感 9 3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10 二 临床表现通常表现流感样症状 包括发热 咳嗽 咽痛 咯痰 流涕 鼻塞 头痛 全身酸痛 乏力 部分病例出现呕吐或腹泻 约10 病例可不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11 三 病原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 以rt pcr 最好采用real timert pcr 法检测呼吸道标本 咽拭子 口腔含漱液 鼻咽或气管抽取物 痰 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 结果可呈阳性 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 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12 四 诊断结合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 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13 1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密切接触者发病前7天内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 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的 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 也包括曾到过明确有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社区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 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14 2 确诊病例流感样临床表现 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15 诊断 3 重症病例 当确诊或疑似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为重症病例合并肺炎和低氧血症 呼吸衰竭 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16 五 治疗一般治疗休息 多饮水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 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敏感 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症处理中医辨证治疗 17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 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 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于高危病例 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如奥司他韦 治疗 对于需要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的病例 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 36小时内最佳 疗程为5天 18 六 出院标准体温正常3天 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 临床情况稳定 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19 三 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目标与策略 一 目标控制或延迟传播为实施应对可能的大流行各项准备措施赢得更多的时间减少大流行的危害 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发病 控制暴发 减少死亡降低社会冲击影响保持经济平稳 社会稳定 保障国家安全 20 我国的防控策略 二 策略4 30宣布为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7月1日卫生部9号公告 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外堵输入国境检疫 停飞部分航班 归国人员健康监测等内防扩散加强监测 增加社会距离 健康教育 学校 社区防控措施等 21 三 防控工作依据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 试行版 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 试行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 22 四 防控措施病例隔离治疗和感染控制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增加社会距离的措施学校的防控措施加强监测消毒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其他非药物性控制措施 23 1 病例隔离治疗和感染控制 甲型h1n1流感病例 隔离治疗 住院或居家 住院病例按 诊疗方案 居家病例按 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 做好医务人员和收治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控制在病例完全康复后 不具备传染性后 可解除隔离治疗 09 31 24 在目前医疗资源够用的前提下 确诊病人及密切接触者中的流感样症状者隔离治疗 一周内来自疫情流行国家及地区的归国人员 常规诊疗后 居家隔离治疗 社区医生负责每日随访病情 25 住院病例处理原则疑似病例 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单人房间进行隔离观察 不可多人同室 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 确诊病例 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进行隔离治疗 可多人同室 以上病例中的高危病例 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如奥司他韦 治疗 26 2 密切接触者管理 按照 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 试行 判定密切接触者 告知并实施医学观察或健康随访 27 1 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基本定义传染期 自甲型h1n1流感病人病人出现症状前1天至发病后7天 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4小时 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 潜伏期 甲型h1n1流感1 7天密切接触者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 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 存在感染风险的人群 09 31 28 2 密切接触者管理 建议不外出 家庭内其他人员可以外出 由社区医生上门或电话健康随访一周 首次必须主动上门 加强宣传教育 发放观察告知书 29 3 增加社会距离 在暴发疫情波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 地方政府可根据疫情进展和动态评估 考虑采取增加社会距离的措施学校停课 托幼机构停托错时上班 工作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等 30 4 学校或托幼机构的防控措施 开学前开学后 09 31 31 开学前主要工作 一 及时通知家长和学生 要求主动向学校报告学生开学前一周内有无出现流感样症状 如发热 咳嗽 咽痛等 有无与流感样病人接触史以及外出旅行史等相关情况 32 1 对开学前一周内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 应劝其及时就医 病愈后复课 凭医院返校证明 症状消失后24小时 2 对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 要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 完成规定期限的医学隔离观察 对与流感样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 应劝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 33 二 开展教职工培训 提高其对晨检 因病缺勤登记在防控疫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增强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 发现和报告等能力 34 开学后主要工作 一 把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的第一堂课 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 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 外人群聚集性场所 注意日常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旦出现异常症状 应及时报告班主任 35 二 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 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 咳嗽 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 要立即按当地有关规定 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 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 36 三 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 一旦出现学生 教职工因病缺勤 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 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 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及主管部门报告 37 四 学生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 咳嗽 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须及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校医院或学校所在地医疗机构就诊 该学生和其密切接触者都要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38 五 学校开学一周内 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应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重点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 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 开学典礼可安排在室外操场进行 或以视频 分年级 分班的形式进行 大型活动 非必须 不举办 原则 卫生部要求 39 六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 尤其应加强并指定专人负责教室 宿舍 图书室 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日常环境消毒工作 40 5 加强监测 根据疫情趋势医疗机构定期向属地疾控机构报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总数采集一定数量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标本 进行流感病毒的相关实验室检测 09 31 41 6 消毒 暴发疫情发生的场所中 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传染期内可能污染的物体 进行终末消毒 具体消毒方法和要求参见卫生部下发的 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 试行 09 31 42 7 个人防护 参与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人员 按呼吸道防护的要求 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n95口罩工作衣一次性帽子注意手卫生 09 31 43 8 疫苗接种 甲型h1n1流感疫苗目前在临床试验中 国家掌控 重点人群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减少甲型h1n1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 降低病毒发生基因重配的概率降低受种者罹患季节性流感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国家要求 9月起开展 11月底前完成 44 优先接种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5岁及以下儿童 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儿 60岁及以上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除高血压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 血液病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代谢病等慢性病患者 45 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 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 小于18岁青少年中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 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 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46 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 5岁及以下儿童 60岁及以上老年人 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 及照看 护理他们的人员 特别是照看6月龄以下婴儿的人员 医疗卫生保健人员 47 9 其他非药物性控制措施 1 个人卫生 社会经济成本低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保护自己及他人 预防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