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现代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现代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现代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现代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教学课件PPT.ppt_第4页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现代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教学课件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 第五章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5 1进给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5 2机械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特点5 3电气伺服进给系统5 4伺服电动机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 5 1进给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一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 进给传动系统的组成动力源变速机构换向机构运动分配机构过载保险机构运动转换机构执行件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 5 1进给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一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 进给传动系统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具有足够的静刚度和动刚度 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性 做低速进给运动或微量进给时不爬行 运动平稳 灵敏度高 抗振性好 不会因摩擦自振而引起传动件的抖动或齿轮传动的冲击噪声 具有足够宽的调速范围 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要高 结构简单 加工和装配工艺性好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4 5 2机械进给传动系统设计的特点 因为进给系统是恒扭矩传动 所以在各种进给速度下 末端输出轴上受的扭矩是相同的 进给传动件中各传动件所受的扭矩为 一 进给传动是恒扭矩传动二 进给传动系统中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是其最高转速 ti 第i个传动件承受的扭矩 n末 ni 末端输出轴和第i轴的转速 ui 第i个传动件传至末端输出轴的传动比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5 三 进给传动的变速范围 进给传动系统速度低 受力小 消耗功率小 齿轮模数小 因此进给传动变速组的变速范围可取比主变速组较大的值 极限传动比 传动组的最大变速范围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6 四 进给传动系统采用传动间隙消除机构 手动微量进给机构 主要用于调整精密机床的一些部件 坐标镗床的工作台和主轴箱 五 快速空行程的采用 六 微量进给机构的采用 自动微量进给机构 采用各种驱动元件使进给自主地进行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7 最小进给量大于1 m的机构 蜗杆传动 丝杠螺母 齿轮齿条等 七 微量进给机构的采用 弹性力传动 利用弹性元件的弯曲变形或弹性杆件的拉压变形实现微量进给 磁致伸缩传动 靠改变软磁材料 如铁钴合金 铁铝合金等 的磁化状态 使其尺寸和形状产生变化 电致伸缩 压电晶体的逆效应 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实现微量进给 热应力传动 利用金属杆件的热伸长驱使执行件运动 最小进给量小于1 m的机构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8 5 3电气伺服进给系统 nc机床进给传动属伺服进给传动 伺服 servo 迅速而又准确的跟踪控制指令 保证机床工作台或刀架能正确定位或保证刀具和工件间有严格的运动关系 一 进给系统特点 nc机床的进给传动应满足 调速范围大 传动精度高 动态响应快 稳定性好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9 根据要求 应具备以下特点 机械传动机构简单 传动精度高 动态响应速度快 快速跟踪指令 电动机 丝杠电动机 齿轮 丝杠 传动 滚动丝杆 工作台部件 滚动导轨 贴塑导轨 消除系统传动元件的间隙 传动机构有足够刚度 为避免爬行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0 二 伺服进给系统的控制方式 开环 半闭环 闭环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1 nc机床半闭环进给系统的三种形式如下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2 三 进给系统驱动部件 步进电动机 直流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 直线伺服电动机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3 三 进给系统驱动部件 1 步进电动机 工作原理 磁力线力图走磁阻最小的路径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4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5 步进电动机的特点 1 脉冲控制 2 改变定子绕组的通电顺序 转子的旋转方向将随之改变 3 定子绕组通电状态的变化频率越高 转子的转速越高 4 只要维持控制绕组电流不变 不需要机械制动装置 5 步距角与定子绕组的相数m 转子齿数z 通电方式k有关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6 1 感应式直线电动机原理 2 直线电动机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7 2 直线电动机进给驱动的主要优点 速度高 最大进给速度可达80 180m min 加速度大 可高达2g l0g 定位精度高 定位精度高达0 1 0 01 m 行程不受限制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8 3 直线电动机的类型 以直流直线电动机 交流永磁 同步 直线电动机 交流感应 异步 直线电动机组成的高速进给系统应用较多 直流直线电动机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19 交流永磁直线电动机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0 四 滚珠丝杠及其支承 1 特点 1 摩擦损失小 传动效率高达85 95 是普通滑动丝杠副的2 4倍 2 运动灵敏 低速时无爬行 3 具有传动的可逆性 不自锁 升降运动 必须有制动装置 4 轴向刚度高 反向定位精度高 可消除反向间隙并施加预载 5 使用期限长 6 工艺复杂 专门工厂制造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1 2 滚珠丝杠的工作原理 按回珠方式 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 滚珠在循环中 始终与丝杠接触 流畅性好 一个循环中只有一圈滚珠 滚珠少 回程短 螺母径向尺寸小 轴向刚度好 但不能用于多头螺纹传动 滚珠每一个循环称为一列 内循环常有三列 互成120度 四列 互成90度 内循环特点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2 外循环 每一列钢珠转几圈后经插管式回珠器返回 插管式回珠器位于螺母之外 滚珠在循环中 与丝杠脱离接触 缺点 螺母体积较大 优点 回珠器制造简单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3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4 双螺母法 a 左右螺母向两头撑开b 向中间挤紧 3 滚珠丝杠副的消除间隙和预加载荷 将左右螺母装在一个共同的螺母体内 一个整体 与丝杠间处于无间隙或过盈状态以提高接触刚度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5 消除间隙和预加载荷的方法 改变两螺母的间距 垫片式 齿差式 两螺母同向转一个齿 则两螺母的相对轴向位移为 这种调整方式 精确可靠 定位精度高 结构复杂 用于要求较高的地方 丝杠导程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6 预紧原则 使不受力侧的螺母接触变形为零的外载荷f 3f 因此 滚珠丝杠的预加载荷f 1 3f 预紧后的刚度提高为无预紧时的2倍 但预紧过大 f 寿命 摩擦力矩加大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7 4 滚珠丝杠的计算 自学 疲劳强度计算 刚度计算 压杆稳定性和临界转速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8 5 滚珠丝杠的支承方式三种 a 为一端轴向固定一端自由 常用于短丝杠和竖直安装的丝杠 b 为一端固定一端简支 常用于较长的卧式安装丝杠 c 为两端固定 常用于长丝杠或高转速 要求高精度 高刚度的地方 这种方式还可以预拉伸 这种安装方式虽优点显著 但工艺上比较困难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29 滚珠丝杠用滚动轴承 1 接触角为60 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背靠背 面对面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0 2 滚针 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多用于重载 要求刚度高的地方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1 6 滚珠丝杠的预拉伸 制造时 目标行程 公称行程 预拉伸量 行程补偿量 拉伸后恢复公称行程值 工作时发热 热膨胀 导程加大 影响定位精度 解决办法 预拉伸量 热膨胀量 发热后 热膨胀量抵消了部分预拉伸量 使丝杠内应力下降 长度不变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2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3 7 滚珠丝杠与伺服电动机的联结 齿轮副同步齿形带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4 联轴节 挠性联轴节 可消除丝杠与电机轴之间的同轴度和垂直度误差锥环摩擦联接 优点是不用制键槽 无反向间隙 轴与轮毂之间的位置可任意调节 摩擦联接还有一定的安全作用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5 nc机床进给系统经常处于自动变向状态 反向时如果传动链中的齿轮等传动副存在间隙 就会造成进给运动的反向运动滞后于指令信号 从而影响其驱动精度 刚性调整法是指调整之后齿侧间隙不能自动补偿的调整方法 它要求严格控制齿轮的齿厚及齿距公差 否则传动的灵活性将受到影响 但用这种方法调整的齿轮传动有较好的传动刚度 而且结构比较简单 柔性调整法是指调整之后齿侧间隙可以自动补偿的调整方法 在齿轮的齿厚和周节有差异的情况下 仍可始终保持无间隙啮合 但是影响其传动平稳性 而且这种调整法的结构比较复杂 传动刚度低 二 减速机构及齿轮消隙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6 1 圆柱齿轮传动 1 偏心轴套调整法 电动机通过偏心轴套装到壳体上 通过转动偏心轴套的转角 就能方便的调整两啮合齿轮的中心距 消除了圆柱齿轮正 反转时的齿侧隙 特点 结构简单 但齿侧隙调整后不能自动补偿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7 两个相同齿数的薄片齿轮与另一个宽齿轮啮合 两个薄片齿轮套装在一起 并可作相对回转 由于正向和反向旋转时 分别只有一片齿轮承受扭矩 因此承载能力受到了限制 在设计时必须计算弹簧的拉力 使它能够克服最大扭矩 否则将失去消除间隙的作用 2 双齿轮错齿式调整法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8 垫片调整法 宽齿轮同时与两个相同齿数的薄片齿轮相啮合 薄片齿轮经平键与轴连接 相互间无相对回转 斜齿轮1 2间加厚度为t的垫片 用螺母拧紧 使两齿轮1 2的螺旋线产生错位 其后两齿面分别与宽齿轮4的齿面贴紧消除间隙 垫片t的厚度和齿侧间隙 的关系可由下式算出 斜齿轮的螺旋角 齿侧间隙 t 垫片的厚度 2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间隙的消除 现代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39 齿轮1 2相互啮合 在锥齿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