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煤尘是煤矿生产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也危害现 场职工的身体健康。为此,采用有效的降尘措施,降低井下空气中的煤尘含量是煤 矿开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之一。综采轻型放顶煤工作面由于其开采的特 点,产尘量比普通综采大,研究轻放工作面的煤尘产生规律,寻求针对性的降尘措 施,是目前轻放开采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在介绍国内煤矿生产中所采用的各项防尘措施的基础上,以范各庄矿业 公司b 2 5 2 2 轻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回采工作面为例,简述了轻型放顶煤工作面的煤 尘产生部位及分布规律和目前范各庄矿采用的各项降尘措旌,并通过实验的方法, 以实际测量的数据为依据,研究分析了煤层注水、改进采煤机外喷系统、支架移架 自动喷雾、放顶煤自动喷雾、破碎机密封降尘等降尘措施的使用情况和范各庄采用 的一些特殊降尘措施和降尘效果。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对每一个产尘部位在不同时 间测量了5 组实测数据,用实测数据对比了该部位使用降尘措施前后的煤尘浓度, 计算了该部位所采用降尘措施后的降尘效果。最后,通过数据对比各产尘部位的降 尘效果来看,得出了工作面煤尘浓度影响最大的三道工序依次为采煤机割煤、支架 移架和支架放顶煤的结论,其中采煤机割煤时最大产尘浓度为3 2 4 m g m 3 :在降尘措 施应用后,其降尘率分别达到了6 0 以上,其中最大降尘率达到了8 2 。但是,从 统计结果来看,最终的煤尘浓度仍然超过国家 4 2 5 # ,最好采用硅酸盐膨胀水泥; 砂子:粒径 2 m m 。 ( 2 ) 水泥砂浆配比 水泥砂浆质量配比为:水泥:砂:水= l :l :0 5 ( 3 ) 封孔步骤 将封孑l 管送入钻孔设计封孔位置,并使棉纱或麻绳与钻孔孔壁贴紧; 按用量和配比制备水泥砂浆; 用水泥砂浆封孔后。 2 ) 自动封孔器封孔 2 5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使用自动封孔器封孔注水对,封孔器放入钻孔口内,封孔器外接高压胶管,再 连接注水系统即可; 4 封孔深度 封孔深度应一般为l m 2 m 。 5 施工工艺及要求 1 )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 ) 钻孔内光滑无煤粒等杂物; 3 ) 封孔严密不漏水。 4 1 2注水设计 1 单孔注水量 q - k m l j f 。p 6 ( 1 ) 式中:q 单孔注水量,m 3 k 钻孔前方煤体湿润系数,1 1 1 3 ; m 开采厚度,m ;取2 6 m ; 西钻孔间距,m ;取1 5 m ; z 钻孔长度,m ;取8 2 m ; p 煤的密度,t m 3 ;取1 4 2t m 3 ; 出吨煤注水量,m 3 t ,取0 0 3m 3 t 将相关参数代入式( 1 ) 得: 风道单孔注水量: q 1 = 1 2 x 2 6 x 1 5 x 8 2 x 1 4 2 x 0 0 3 。1 6 3 m 3 2 注水时问 个q j 一一 窖 本工作面取1 2 ; ( 2 ) 式中:r 注水时间,h ; 口单孔注水流量,m 3 h ;本工作面设计时取1 8m 3 h 。 将相关参数代入式( 2 ) 得单孔注水时间为:9 0 h ( 注:如果在实际注水时,注水 流量达不到注水要求,则注水时间要延长) 。 同时注水钻孔数量 n = t u ( 1 2 置) 2 6 ( 3 ) 4 1 5 2 2 放顶煤工作面降尘措施效果分析 式中:弹同时注水的钻孔数量; r 单孔注水时问; h 工作面日推进度,m d ,本工作面取4 m d 。 :_ 姑孔间距,取1 5 m ; 将相关参数代入式( 3 ) 得同时注水钻孔数: n - - 9 0 x 4 ( 1 2 x 1 5 ) = 2 0 ,取2 个:( 注:如果在实际注水时,注水流量和注水 时间变化,同时注水钻孔数应适当增加) 3 注水方法 1 ) 封孔后( 水泥砂浆封孔应滞后l d 2 d ) ,按照设计连接注水系统: 2 ) 打开阀门进行注水; 3 ) 当注水达到设计要求或钻孔周围煤壁有水渗出时,可结束或暂停对该钻孔的 注水。 表8 注水效果对比表 t a b l e 8i r r i g a t i o ne f f e c tr e f e r e n c et a b l e 表8 是工作面注水前后,各测尘点未使用任何防尘措施的数据对比表,从实测 来看,注水量大小与煤尘浓度呈反比关系,注水量大的地段煤尘浓度低,注水量小 的地段煤尘浓度较大。对工作面产尘量最大的地点割煤时的降尘率最高达到7 2 。 4 2 采煤机的防尘措施 采煤机割煤是各采煤工作面最大的产尘工序之一,是各采煤工作面降尘治理的 关键。1 3 2 5 2 2 工作面所采取的采煤机降尘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革采煤机滚 筒,在采煤机现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尽可能地减少割煤时产生煤尘;另 一个是改革采煤机的外喷雾系统,使之更有效地降尘。 2 7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 1 选用产尘量小的采煤机滚筒 采煤机割煤时其产尘量的大小主要是由截割头决定的,它涉及到截齿的结 构、数量,尺寸、钝锐性、布置方式和采煤机的结构参数,如滚筒的截深、转速、 牵收速度。与产尘量关系较大的主要是截齿的形状、数量、截齿的安装方向以及滚 筒的形状等,一般规律如下: 截齿基本分为两大类,刀形截齿和镐形截齿。对裂隙较发育的脆性硬煤镐形 截齿比刀形截齿产尘少;裂隙不发育的硬煤,刀形齿比镐形齿产尘量小的多,夹矸 多的煤层应采用重型截齿。每个截齿必须有有效的工作空间,截齿数量要适当,如 果太多,随后的截齿就会因截深太浅而产生大量煤尘,减少齿数、增大齿距,可减 少产尘量。 在选用采煤机时,应针对煤层特点和顶底板岩性,合理确定采煤机滚筒的形 状、截齿的形状和数量。在实际应用中,合理控制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和及时更换磨 钝的截齿,以达到最有效的降尘效果。 b 2 5 2 2 工作面采用m g - - 3 5 0 型双滚筒采煤机,滚筒上的截齿数从大约7 0 个减 至6 0 个,据测算煤尘浓度降低了1 0 1 5 ,采出煤炭的块煤率也较多。 4 2 2 改进采煤机喷雾系统 1 采煤机的内喷雾系统 采煤机割煤和装煤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再加上产尘点处在工作面的主风流中, 煤尘极易扩散。出厂的采煤机上使用的防尘措施主要是内喷雾,m c r - - 3 5 0 型采煤机 内喷雾是在双滚筒中心和摇臂空心轴安装供水装置,其中的一部分供水是用来向每 个截齿正面喷雾,另一部分供水是通过内部装置向截割滚筒靠煤壁侧喷雾。截齿正 面喷雾系统中。供水系统将水送到摇臂的配水块,水通过采空区一侧的管子进入端 盖内,再经过滚筒中心的管子到摇臂采煤工作面侧的配水块,水从这里分布到滚筒 壳里,流入滚筒的每条叶片中,最后水由截齿前的喷嘴喷出。由于喷雾水( 其水压 力要求不小于3 5 m p a ) 采用的是其电机的冷却水( 其水压力一般小于2 m p a ) ,常 2 8 4b 2 5 2 2 放项煤工作面降尘措施效果分析 常出现喷雾水量不足,喷水压力过低的问题;再加上内喷雾喷嘴极易堵塞,喷雾效 果极不理想,很难达到割煤时控制煤尘扩散的现象。为改善这一状况,一是要在工 作面上风道为采煤机的机组喷雾配备加压泵;二是定期对采煤机内喷雾系统进行检 修,清理,更换内喷雾嘴,保证内喷雾系统管路通畅。现在选用的) a p b l 2 5 5 5 型加 压泵,将水压力调高到3 5 m p a 以上,效果较好。 2 m o 一3 册型采煤机外喷雾系统 现场条件下,采煤机的内喷雾系统无法进行大的改造,因此改善采煤机外喷雾 效果是降低和控制煤尘的重点。 采煤机一旦出厂,其内喷雾系统就无法改造,因此,改善采煤机喷雾系统的重 点放在改进采煤机外喷雾系统上。m g - - 3 5 0 型采煤机即在原有外喷雾系统的基础 上,对外喷雾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在采煤机摇臂处各加一组喷雾,各有多个喷 头,喷头数量一般为4 6 个,并选择了合适的喷射角度和方向,使喷雾能覆盖截割 全部位。 表9 采煤机使用喷雾前后效果对比表 t a b l e 9a r o u n dc o a lm i n i n gm a c h i n eu s ea t o m i z a t i o ne f f e c tr e f e r e n c et a b l e 表9 是采煤机割煤是使用自动喷雾日茸后效果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使用 喷雾后,平均降尘率达到8 2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8 3 8 - 2 9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3 液压支架移架的降尘措施 图6 液压支架喷雾示意图 f i g 6h y d r a u l i cp r e s s u r es u p p o r ta t o m i z a t i o ns c h e m a t i c & a w i n g 液压支架在移架( 降柱,拉架、升柱) 过程中,产尘点多,产尘量大,再受风 流影响,扩散迅速,分散度高。煤尘的产生部位主要集中在工作面主风流通道中的 支架前半部的架间位置,受风流带动,在邻上架前端,浓度较大。b 2 5 2 2 工作面采 用的支架自动喷雾系统,邻架控制。自动喷雾使操纵支架运作的液压系统实现连 动,即在降、拉移、升支架运作时,就能自动实现喷雾,及时有效地捕捉煤尘,而 又不增加操作工序。液压支架的自动喷雾方式如图6 所示。当支架移架第一个动作 产生煤尘开始,同时输送给控制阀个信号,通过自动喷雾控制阀动作在架问喷雾 降尘,当升柱时,同时又输送一个信号给控制阀,控制阀动作关闭水路,喷雾停 止。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我们使用了多功能自动喷雾控制阀,实现了上述功能。为 了不影响支架的液压系统,将该阀接在支架液压系统的低压端,这样可节约管路, 降低制造成本。其自动控制系统如图7 所示。由图7 可以看出,自动喷雾控制阀是 借助与支架的 动作联动的。降柱移架时,喷嘴组( 每架一组,每组2 4 个喷嘴) 是借助与支架 的动作联动的。降柱移架时,喷嘴组( 每架一组,每组2 4 个喷嘴) 开始喷雾,移架 3 0 4b 2 5 2 2 放顶煤工作面降尘措施效果分析 继续喷雾,升柱停止喷雾。支架自动喷雾的水路系统有一条供水总管,为了便于每 架管路系统的维修,每架设有一个四通平面截止阀,必要时它可以使通到本架 闰7 液压支架喷雾系统图 f i g 7h y d r a u l i cp r e s s u r es u p p o r ta t o m i z a t i o nd i a g r a m 的水路关闭而不影响总供水管中水的流通。用高压胶管通过截止阀的一个接口与自 动喷雾控制阀的入口接通,放煤口放煤或液压支架移架的信号输入控制阀即可实现 放煤或移架的自动喷雾。从系统图可以看出,控制阀到放煤口喷嘴组的水路是通过 一个三通和五通组合阀连通的,此三通和五通组合阀,是实现下风侧邻架喷雾的主 要部件。从图7 可以看出,到移架喷嘴组的两条并联水路,一条是由控制阀出水到 喷嘴组,另一条由四通平面截止阀的另一个接口接一条管路通到喷嘴组,在这条管 路中,装一个手动阀门,这样就可实现本组喷嘴的移架自动喷雾和采煤机割煤时的 手动辅助喷雾。 表1 0 移架喷雾前后对比表 1 a b l e l 0m o v e sa r o u n da l la t o m i z a t i o nt h er e f e r e n c et a b l e 序号 移孥未使鼍,雾移簧使,署雾 断面( m 2 ) 风速(ms)t m r m jl m r m j 11 0 8 _ 52 6 01 0 9 6 1 4 8 21 1 2 0 2 5 51 0 9 61 4 b 3粥- 53 0 01 0 9 6 1 4 8 41 0 5 53 2 51 0 9 61 4 8 59 5 52 1 51 0 9 61 4 8 平均 1 0 4 02 7 01 0 9 61 4 8 降尘效果 7 4 表1 0 是支架移架中使用自动喷雾前后的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使用喷 雾后,平均降尘率达到7 4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7 7 。 3 l -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4 液压支架放煤时的防尘措施 放煤口放煤的产尘有以下特点:第一,放煤产尘主要在放煤作业时产生,尤其 是打开放煤口初始阶段产尘大;第二,产尘的部位在支架后部刮板输送机处;第 三,支架后部风速小,约为工作面主风流风速的1 3 ,放煤时的产尘除少部分向支架 人行道扩散外,大部分随风流向下风侧邻架扩散。 根据上述产尘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放项煤与支架移架时产尘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差别。相同之处是支架移架和放煤时每架支架产尘时间( 作业时间) 都很短,而 且都是在操作支架时形成的。因此,都可以通过液压系统的联动来实现自动喷雾降 尘,如图6 所示。在放顶煤时,自动喷雾与移架时自动喷雾原理相同。b 2 5 2 2 工作 面采用放煤时自动喷雾,放煤口喷嘴组( 每架二组,每组2 4 个喷嘴) 在尾梁收缩放 煤时喷雾,尾梁伸直停止放煤时停止喷雾。放煤口放煤时,控制阀打开水路,喷雾 系统自动喷雾降尘;关闭放煤口时,控制阀关闭水路,停止喷雾。另外,为了加强 放煤口防尘措施,还应实现下风侧邻架和本架同时喷雾,这样可进一步促使煤尘沉 降。 表1 1 放煤喷雾前后对比表 t a b t e l lp u t sa r o u n dt h ec o a la t o m i z a t i o nt h er e f e r e n c et a b l e 表1 1 是在支架放顶煤使用自动喷雾前后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使用喷 雾后,平均降尘率达到6 1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6 9 3 。 3 2 4b 2 5 2 2 放项煤工作面降尘掊施效果分析 4 5 破碎机的防尘措施 由于轻放开采,有时放顶煤时,煤块较大,需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便于运输,因 而破碎机处也是轻放工作面的一个产尘点。 表1 2 破碎机喷雾前后对比襄 t a b l e l 2a r o u n db r e a k e ra t o m i z a t i o nr e f e r e n c et a b l e 破碎机的产尘部位在破碎部,针对破碎机的形状,b 2 5 2 2 工作面采用的破碎机 密封降尘。首先用一定材料将破碎机的前后出口进行密封盖严,其次在破碎机进、 出口处各顺风安设一摔喷嘴,喷嘴数量6 - 8 个,手动控制,破煤进打开喷雾破碎 机降尘效果见表1 2 破碎机喷雾前后对比表。从表1 2 中的对比来看,在使用喷雾 后,平均降尘率达到6 8 3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7 8 1 。 4 ,6 转载点自动赜雾降尘 转载点也是轻放工作面的一个产尘点,虽其产尘量不大,但由于各转载点 一般处于新鲜风流,应引起对其降尘的重视。在各工作面转载点喷雾中,一般使用 单个喷嘴,手动控制。b 2 5 2 2 工作面各转载点部分采用了自动控制。通过一电磁阀 控制喷雾水源开关,实现自动喷雾。在采煤工作面的转载点处,利用一个喷雾管, 做成“u ”型,安好喷雾嘴,悬挂在皮带机头上方,在距皮带上1 0 0 - 2 0 0 r a m 处安一探 头,当出煤时,煤刮住皮带上放的探头,探头发出信号,经过电磁阀打开喷雾开 关,实现自动喷雾,进行喷雾降尘;不出煤时,刮不到皮带上方探头,即不喷雾 该自动喷雾比手动喷雾可节约大量水资源。 3 3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麦1 3 转载点喷雾前后对比袭 t a b l e l 3a r o u n dr e p r m , a t o m i z a t i o nr e f e r e n c et a b l e 表1 3 是在各转载点使用喷雾前后对比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使用喷雾后, 平均降尘率达到4 4 1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5 4 8 1 。 4 7 其他措施 为进一步的降低轻型放顶煤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应用上 述措施的基础上,还采用了以下办法。 4 7 1 在回风巷设置净化水幕 图8 防尘帘示意图 f i g 8d u s t p r o o fc l l r t a i l ls c h e m a t i cd r a w i n g 3 4 们 稍 锏 稍 锏 镧;! m m m m m m 畅4 如 :2 鲫 加 如 4 5 o 5 0 5 3 心 b “ 坫 塔 累 。 : 。 。 , 韵蜮 4b 2 5 2 2 放顶煤工作面降尘措施效果分析 净化水幕是使雾化的水雾充斥整个巷道断面,进一步捕捉回风流中的煤尘,避 免煤尘扩散。设置水幕的地点距工作1 5 3 0 m 为宜,并随回采工作定期前移。在原来 的回采工作过程中,回采工作面的回风流中一般采用悬挂两道净化水幕,净化回风流中 的风流,但是其效果不太理想,主要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怕麻烦,不能及时打开水幕,还 有就是水幕不能封闭全断面,影响在回风流中的灭尘效果。b 2 5 2 2 工作面为了更好的 应用净化水幕,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一道防尘纱帘,在回风流全断面中布 表1 4 使用防尘帘降尘对比表 t a b l e l 4u s e st h ed u s t p r o o f c u r t a i nf a l l i n gd u s tr e f e r e n c et a b l e 序号 使尝m 防g 翁m 。前使粼后 断面( m 2 )风速( 吣) t jm 到l 矿j l 9 8 4 2 1 0 9 61 4 8 2 3 4 5 平均 降尘效果 1 0 4 9 5 1 1 3 9 0 1 4 5 4 0 4 8 4 0 4 3 1 0 9 6 1 0 9 6 1 0 9 6 1 0 9 6 1 0 9 6 置。在出煤过程中,打开净化水幕,水喷洒在防尘纱帘上,捕捉煤尘经现场测 定,不使用防尘帘时,煤尘浓度为平均l o o m g m 3 ,使用挡矸帘后,煤尘浓度降至平 均4 3 m g m 3 。表1 4 是使用防尘帘后降尘对比效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使用喷雾 后,平均降尘率达到5 7 。 4 7 2 合理调配风速 根据放顶煤的特性,风速对煤尘的产生和飞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观察 和分析,认为轻放工作面合理风速确定在2 3 5m s 为宜。 3 5 o 船 舶 船 勰 鸺 1 1 j , l l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7 3 定期进行人工喷雾洒水 定期对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进行人工喷雾洒水,降低巷道壁的集尘。定期对液 压支架上覆煤尘进行喷雾洒水,减少支架上覆的煤尘。b 2 5 2 2 工作面作业规程 规定,工作面支架冲尘,每班一次,上、下巷道冲尘每周不少于一次。 3 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1 ,从实际测量的数据来看,得出了轻放工作各产尘部位对工作面煤尘浓度的影 响大小,依次是采煤机割煤、支架移架、支架放顶、破碎机破煤、煤运输过程中各 转载点产尘。其中采煤机割煤时产尘浓度最大可达3 2 4 m g m 3 ,对工作面煤尘影响 最大,是今后进行降尘研究的重点部位 2 、在各单项防尘措施使用中,降低煤尘浓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采煤机割煤 是使用喷雾后平均降尘率达到8 2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8 3 8 支架移架使用自动 喷雾后平均降尘率达到7 4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7 7 。支架放顶煤使用自动喷雾 后,平均降尘率达到6 1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6 9 3 。破碎机使用喷雾后,平均降 尘率达到6 8 3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7 8 1 。各转载点使用喷雾后,平均降尘率达 到4 4 1 ,最大降尘率达到了5 4 8 1 。虽然降低煤尘浓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 是在最终结果不是很理想,在今后降尘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综合降尘措施的研究 工作,使工作面环境达到标准要求。 3 、在煤层注水防尘中,因多数工作面没有顶层巷道,运输巷又受空间和输送机 设备的限制,注水钻孔只好采取单向布置方式。单向布置的缺点受钻孔长度制约造 成靠运输巷一侧不能受到湿润,出现空白区,而且顶层煤体空白区更多。当工作面 推进到这些地区时产尘量很高。 4 、采煤机外喷雾虽进行了改进,使降尘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受现场工作环 境的影响,经常出现被大块煤、矸石砸坏的现象,为此,在外喷雾选材及外形的设 计上应做好今后防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5 、采用喷雾洒水进行降尘,方法简单,现场可操作性强,但是由于现场环境和 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时很难使各种喷雾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所以,在喷雾洒水 降尘中,应进一步加强现场管理和现场环境的治理工作,保证各喷雾系统发挥最大 的作用。另外,喷雾设备对水的压力要求较高,在水压达不到规定值是,效果不是 很好。 3 7 河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f 1 】张荣立,何国纬,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啤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 0 0 3 【2 】朱银昌,侯贤文,煤矿安全t 稃设计【 q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 9 9 5 p 1 李九成河南省放顶煤开采技术【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 d 0 4 f 4 】任秉钢,中国综合机械化放项煤开采【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 0 0 2 f 5 】樊运策。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 0 0 3 【6 1 何学秋,安全工程学【l 喝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桂,2 0 0 0 m 吴则智。兖州矿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实践与认识【硐北京t 煤炭工业出版社, 1 9 9 7 【8 】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 1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 0 0 0 【9 】闺少宏较薄厚煤层综放开采现状与关键技术【j 1 煤炭科学技术,2 咖( 1 ) 【l o 】李建民,班春生,轻放技术在开滦唐山矿的应用,全国第三届放顶煤开采理论与实践 研讨会论文集,1 9 9 8 【1 1 】克拉克j ,薄煤层开采技术嗍海国治,李成杰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 9 如 【1 2 】赵益芳,矿井防尘理论及技术【m 1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 9 9 5 【1 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所。矿井煤尘译文集【m 】北京:煤炭工作出版社,1 9 8 1 【1 4 】蒋仲安。陈立武,新型湿式除尘器的研制及其应用p 】煤炭科学技术。1 9 9 9 ( 2 ) 【1 5 】王家臣,综放开采顶煤放出敖体介质流理化的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2 0 0 4 ( 2 ) f 1 6 j 张开智t 蒋金泉,合理放煤步距的实验研究们煤炭学报,2 0 0 3 ( 3 ) f 1 7 】刘毅,蒋钟安等,综采工作面煤尘浓度分布的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m 煤炭科学技 术,2 6 ( 4 ) 8 0 8 2 【1 8 】李旭东,浅谈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及其防治对策【j 】煤矿安全,1 9 9 4 ( 1 1 ) 【1 9 】赵全福,煤矿安全手册【m 1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 9 9 2 【2 0 】牛朝旭,综采工作面的粉尘分布及治理对策【j 1 煤炭科学技术, 2 0 0 6 ( 4 ) 2 9 3 0 【2 1 】于海勇,贾恩立,放顶煤开采基础理论【m 1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 9 9 5 2 2 】杨振复,罗恩波,放项煤开采技术与放项煤液压支架【m j 北京:煤炭丁业出版杜。 1 9 9 8 【2 3 1 张英华,综放i 作磋煤层注水防尘理论与工艺技术研究【d l ,徐州:中国矿业人学, 1 9 9 9 6 【2 4 】钱鸣高、王庆康,采煤j :艺学【m j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 9 9 2 3 8 参考文献 2 5 】孟宪锐、李建民,现代放顶煤开采理论与实用技术【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1 【2 6 l 樊运燕,综放开采技术理论,综放开采技术研讨会, 1 9 9 3 f 2 7 1 吴健,综放开采技术1 5 年回顾,全国第三届放顶煤开采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1 9 9 8 2 8 1 于海涌, 文,1 9 8 9 2 9 】王开松, 【3 0 1 郭占胜, 9 l 9 2 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破碎机理及放煤规律,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 李武,综采工作面的煤尘综合防治【j 】煤炭科学技术,2 0 0 5 ( 1 ) 4 8 5 0 龚子来,荆各庄矿呼吸性煤尘的监测和预荫【j l 煤炭科学技术2 0 0 6 ( 4 ) 3 1 1 张明,采煤新技术应用实务全书p 哪安徽:安徽音像出版社,2 0 0 5 p 2 1 张庆德,李明,南山煤矿综放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j 1 煤炭技术, 2 0 0 4 ( 1 ) 3 3 】胡殿明,综采轻放工作面煤尘分布的分析和治理f j l 煤矿安全,2 0 0 1 ( 1 0 ) 1 8 1 9 【3 4 】沈树林,王开松,采煤机煤尘防治措施的改进【j 】煤炭科学技术,2 0 0 4 ( 8 ) 【3 5 】孙文标i 刘辉,煤层注水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及效果浅析川煤矿安全,2 0 0 4 ( 1 2 ) p 6 1 晋建国,浅谈改进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防尘措施【j 1 煤,2 0 0 6 ( 6 ) 3 7 1 艾德春,韩可琦,综放面粉尘综合防治技术p 】煤炭工程,2 0 0 6 ( 9 ) p s i 舒开发,吴乾生,液压支架降架唼雾装置的设计与应用【习。矿业安全与环保,2 0 0 6 ( 1 ) 【3 9 】叶钟元,矿尘防治嗍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 9 9 1 一 【4 0 】李进,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防尘现状及其发展【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检监察监督管理办法
- 市政电力接入协议
- 2025年男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实战模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 出纳实务概述课件
- 全省地税系统XXXX年时事政治和业务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粉丝经济变现路径-洞察及研究
- 心脏移植配型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车辆购买合同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地理(含答案)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鲁东大学
- 物业总经理转正述职报告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深度研究
- 骨科用药课件
- 知识产权管理评审报告
- 医院员工手册培训
- 《发热护理》课件
- 《班级植物角我养护》(课件)-二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五金O2O模式-洞察分析
- 反恐防暴应急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