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审核中常用环境保护标准.pptx_第1页
清洁生产审核中常用环境保护标准.pptx_第2页
清洁生产审核中常用环境保护标准.pptx_第3页
清洁生产审核中常用环境保护标准.pptx_第4页
清洁生产审核中常用环境保护标准.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清洁生产审核中常用环境保护标准 2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一个独立的 特殊的 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国家为了防治环境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人体健康 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的总称 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标准 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主要表现在 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 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环境标准的制定同法规一样 需经授权由国家相关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 3 环境标准的分类 环境标准分为五类三级 五类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三级 国家环境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环境标准又可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环境标准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执行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 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引用 也必须强制执行 污染物排放标准又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 4 环境标准的制定 为保护自然环境 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 限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 制定环境质量标准 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 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 限制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其他因素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或控制标准 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 规范采样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等技术 制定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 可靠 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 实物样品 制定国家环境标准样品 对环境保护工作中 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 符号 代号 代码 图形 指南 导则及信息编码等 制定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5 地方环境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由省 自治区 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环境标准只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 控制 标准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 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 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需要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而又没有国家环境标准时 应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包括环境管理制度 监测技术 环境区划或规划的技术要求 规范 导则等 7 各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 是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 措施 环境基础标准是为制订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确定总的原则 程序和方法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制订 执行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执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重要支持 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即 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8 环境标准的作用 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的根据 环境样品标准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律依据 珠三地区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 粤环 2012 83号 实施范围 包括广州 深圳 珠海 东莞 中山 江门 佛山和惠州市的惠城区 惠阳 惠东 博罗 肇庆的端州区 鼎湖区 高要 四会实施时间 对于新建 改建 扩建项目 以环评文件批复日期为准 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对于现有项目 电镀行业自2012年12月31日起实施 制浆造纸 合成革与人造革 制糖行业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 9 珠三地区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制浆造纸 合成革与人造革 制糖3个行业的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排放分别执行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44 2008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2 2008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9 2008 中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电镀行业执行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 2008 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10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 2008 规定了电镀企业和拥有电镀设施 含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 的企业电镀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监测和监控要求恶臭 噪声等适用相应的国家标准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 总铬 六价铬 总镍 总镉 总银 总铅 总汞在本标准规定的监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 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 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1 12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若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超过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须将实测水污染物浓度换算为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 产品产量和排水量统计周期为一个工作日 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 排放含氰化氢的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25m 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 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 应按排放浓度限值严格50 执行 若单位产品实际排气量超过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 须将实测大气污染物浓度换算为大气污染物基准气量排放浓度 产品产量和排气量统计周期为一个工作日 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13 镀件单位面积基准排水量 单位产品镀层基准排水量限值 现有设施为300l m2镀件 新建设施为200l m2镀件 特别排放限值为100l m2镀件 14 电镀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15 16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现有企业自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起执行现有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现有企业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新建企业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17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44 2008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采样频率按生产周期确定 生产周期在8小时以内的 每2小时采集一次 生产周期大于8小时的 每4小时采集一次 排水量为造纸生产区排放口的排水量 生产辅助设施 如热电站 供热锅炉 间接冷却排水 软化水制备 生活服务设施等 所排废水 不计入造纸废水排放指标 但应计入全厂排放指标中 排水量和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 18 现有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自2009年5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现有制浆造纸企业执行本表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19 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自2011年7月1日起 现有制浆造纸企业执行本表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自2008年8月1日起 新建制浆造纸企业执行本表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 26 2001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74种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时规定执行标准中的各种要求排水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厂区锅炉及电站排水第一类污染物不分时段 执行表1标准2002年1月1日前建设的项目 第二类水污染物的排放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执行第一时段标准值 2002年1月1日起建设的项目 第二类水污染物的排放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执行第二时段标准值 建设项目的建设时间 以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划分 21 控制区划分 特殊控制区指划分为 类的水域和 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游泳区及划分为一类的海域一类控制区指划分为 类的水域 划定的保护区 游泳区除外 以及划分为二类的海域二类控制区指划分为 类的水域和划分为三类 四类的海域 22 标准分级 特殊控制区内禁止新建排污口 现有排污口执行一级标准且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排入一类控制区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排入二类控制区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排入建成运行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排入未设置或未运行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 应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 海域的功能要求 执行相应的标准 23 其他规定 同一排放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 且每种污水的排放限值又不同时 其混合污水的排放限值按附录a计算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 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 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 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含第二类污染物的污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24 2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2002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 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 控制 的管理 居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也按本标准执行 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和医院污水 应达到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关行业的国家排放标准 地方排放标准的相应规定限值及地方总量控制的要求 26 水污染控制项目及分类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 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 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 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 共19项 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 共计43项 基本控制项目必须执行 选择控制项目 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污水处理厂接纳的工业污染物的类别和水环境质量要求选择控制 27 标准分级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 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 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 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 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 水库等封闭 半封闭水域时 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排入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 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 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 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地表水 类功能水域或海水三 四类功能海域 执行二级标准 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 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 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 执行三级标准 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 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28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日均值 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 当进水cod大于350mg l时 去除率应大于60 bod大于160mg l时 去除率应大于50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 120c时的控制指标 括号内数值为水温 120c时的控制指标 29 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日均值 30 厂界 防护带边缘 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单位 mg m3 3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 27 2001 标准设置下列三项指标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污染物 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 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以上无组织方式排放的污染物 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浓度限值 32 排放速率标准分级 位于一类控制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 除排营业性生活炉灶外 一类控制区禁止新 扩建污染源 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第一时段一级标准且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位于二类控制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位于三类控制区的污染源执行三级标准 33 排气筒高度的规定 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 还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 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 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 执行 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 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 的排气筒 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 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若有三根以上的近距排气筒 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 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 依次与第三 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 若某排气筒的高度处于本标准列出的两个值之间 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计算 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 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 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 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 执行 新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应从严控制 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存在 无法避免的无组织排放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值 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 其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1级 3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 93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 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源的厂界浓度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设计 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无组织排放源 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35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 3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37 标准的实施 排污单位排放 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 的恶臭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 无其他干扰因素 的一次最大监督值 包括臭气浓度 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排污单位经烟 气排气筒 高度在15m以上 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3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 1996 本标准规定了10类19种工业炉窑烟 粉 尘浓度 烟气黑度 6种有害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或排放限值 和无组织排放烟 粉 尘的最高允许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除炼焦炉 焚烧炉 水泥工业以外使用固体 液体 气体燃料和电加热的工业炉窑 位于国务院批准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的各种工业炉窑 so2的排放除执行本标准外 还应执行总量控制标准 39 无组织排放烟 粉 尘最高允许浓度 各种工业炉窑 不分其安装时间 无组织排放烟 粉 尘最高允许浓度按本表规定执行 40 烟囱高度 各种工业炉窑烟囱 或排气筒 最低允许高度为15m当烟囱 或排气筒 周围半径200米距离内有建筑物时 烟囱 或排气筒 还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各种工业炉窑烟囱 或排气筒 高度如果达不到上面的任何一项规定时 其烟 粉 尘或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应按相应区域排放标准值的50 执行 4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 765 2010 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燃煤 燃油 燃气热水锅炉 蒸汽锅炉和热载体炉 除煤粉发电锅炉外的单台出力不大于45 5mw 65t h 的燃煤 燃油 燃生物质的发电锅炉 使用甘蔗渣 锯末 稻壳 树皮等燃料的锅炉 参照本标准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其他新型替代燃料根据其形态参照本标准相应形态燃料的最严格限值执行 不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 危险废物为燃料的锅炉 区域划分 本标准将广东省划分为a b二个区域 按所在区域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 a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外的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建成区 珠三角经济区的行政辖域包括广州 深圳 珠海 东莞 中山 江门 佛山和惠州市的惠城区 惠阳 惠东 博罗 肇庆的端州区 鼎湖区 高要 四会 广东省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包括广州 韶关 深圳 珠海 汕头 湛江6市b区 除a区以外的行政区域 42 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 43 锅炉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 mg m3 44 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 mg m3 45 46 烟囱高度 锅炉房总容量在28mw 40t h 及以下的烟囱高度按下表规定执行 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28mw 40t h 时 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确定 但不得低于45m 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 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 以上 燃气 燃轻柴油 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要求确定 但不得低于8m 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上面的任何一项规定时 其烟尘 so2 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的50 执行 47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 612 2009 适用于使用单台出力在65t h以上的各类燃煤发电锅炉 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 单台出力在65t h以上的燃油发电锅炉 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火电厂 单台出力65t h以上采用甘蔗渣 锯末 树皮等生物质燃料的发电锅炉 参照本标准中以煤矸石等为主要燃料的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 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 48 时段的划分 1996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或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审批的新建 扩建 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 1997年1月1日起至本标准实施之日前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审批的新建 扩建 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审批的新建 扩建 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 含在第2时段中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审批的新建 扩建 改建火电厂建设项目 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 在本标准实施前尚未开工建设的火电厂建设项目 火力发电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 49 火力发电锅炉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50 51 火力发电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液态排渣煤粉炉执行vdaf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10 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 52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4 818 2010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工业各生产设备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作业场所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和水泥制品生产的颗粒物排放限值 以及环保相关管理规定 适用范围 包括水泥矿山 水泥制造和水泥制品生产 区域划分 a区 广州 深圳 珠海 佛山 东莞 中山 江门市和肇庆市的端州区 鼎湖区 高要市 四会市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 惠阳市 惠东县 博罗县的区域 b区 广东省内行政区划下除a区以外的行政区域 53 表1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表2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54 55 表3作业场所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 时段的划分 现有生产设备 设施 排气筒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单位产品排放量执行表1规定的限值 a区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表2规定的限值 b区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表2规定的限值 新建生产线各生产设备 设施 排气筒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单位产品排放量不得超过表2规定的限值 现有生产线和新建生产线作业场所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均不得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 56 57 排气筒高度要求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 db44 815 2010 本标准规定了广东省辖区内印刷企业工艺过程使用的油墨 处于即用状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简称vocs 含量限值 规定了vocs的排放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平版 凸版 凹版 柔性版和丝网版 孔版 印刷方式 以报纸 书籍 杂志 广告 海报 包装 纸质 塑料 金属 玻璃和陶瓷及其他材料为承印物的印刷产活动 58 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现有源是指2010年11月1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获批准的污染源 新源是指2010年11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