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18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激湍(tun) 觊觎(y) 逮捕(di) 书声琅琅(lng)B. 玫瑰( gu) 咋舌 (z) 洞穴(xu)岌岌可危(j)C. 着数(zho) 笑靥(y)公姥(m) 方枘圆凿(ru)D. 饥穰(rng) 黝黑(yu)收殓(lin)瑕不掩瑜(y)【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知识。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结合字义进行辨析。平时读书应读准字音,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本题考的都是课文中的词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还是很容易选出正确项的。C项,“方枘圆凿”的“枘”应读ru,“枘”的意思是“榫头”。故选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讫今 式微 白壁无瑕 委曲求全B. 搏弈 纠葛 哀声叹气 扼腕叹息C. 亲睐 烦琐 毛骨悚然 脍炙人口D. 伶俜 厄运 不落言筌 汪洋自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知识。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结合字义进行辨析。平时读书应读准字音,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本题考的都是课文中的词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还是很容易选出正确项的。A项,“讫今”的“讫”应为“迄”,“迄今”意思是“至今,到现在”,而“讫”的意思是“完结”;“白壁无瑕”的“壁”应为“璧”,“璧”意思是“玉”,而“壁”是指墙壁;B项,“搏弈”的“搏”应为“博”;“哀声叹气”的“哀”应为“唉”,“唉声叹气”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的比较短促叹息声音;C项,“亲睐”的“亲”应为“青”,“睐”,看,“青”,眼,指人高兴的时候正看着,黑色的眼珠在中间。故选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西方某些国家总是对叙利亚问题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而对阿勒颇地区大量的平民伤亡漠不关心。相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纯学术著作,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明显平易近人了,读起来没有什么文字障碍。一开盘,若干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在经历了许多挫折之后,他们公司终于走上了正轨,并很快赢利,他终于可以安之若素了。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中国队对阵荷兰队,在大比分2:1领先的情况下,被荷兰队反戈一击,连失三局,最终遗憾地以总分2:3告负。抗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罪行累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然而,安倍晋三丝毫没有悔改和认错之意,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事实让人气愤。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等。近年近义成语的考查成为热门,关键是要仔细分别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不同;2.意义侧重点不同;3.语义轻重不同;4.色彩不同;5.适用语境不同。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这里指西方某些国家总是对叙利亚问题随意指手画脚,非常傲慢,合乎语境。排除C项、D项。平易近人: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余华的小说读起来没有什么文字障碍,易理解。使用正确。势如破竹: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不能表示来势凶猛,所以使用错误。排除A项。安之若素:指遇到不好的情况或异常情况毫不在意,跟平常一样对待。与句中“公司走上正轨”“很快赢利”语境不符合。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这里说的是中国队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拥护自己的一方,此处不合语境。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用来指日本人在中国的累累罪行再恰当不过。故选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地处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侧,近年来开发的“幽幽谷”农家乐、“幽幽谷”美食体验街等配套旅游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乡村”。B. 2016年12月14日,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包含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C. 人工智能机器人真会战胜人类吗?多少人在观看比赛时眉头紧锁,心存疑问,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科幻电影里那惊心动魄、结局难料的人机大战。D. 人民的名义以现实的视角通过鲜活的影视剧手法再现反腐行动,聚焦社会最敏感的时政问题,成为当下影视界的“一股清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偷换主语,将“开发的”改成“开发了”。B项,句式杂糅,去掉“包含”或者“入选”。C项,缺少宾语,在“人机大战”后面加“的画面”。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A项,暗换主语,B项,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技能多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根据语段内容,联系语段第一句“工业技术”“手工智能”可判断出在内容和顺序上相一致,是对的进一步说明,故紧随其后;由总结出“文化遗产”的观点;由“之所以”可知,在内容上与具有顺承关系;是对的解说,是语段空格后的第一句的原因。由此得出答案为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表达运用E。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B.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C. 癸丑、壬戌、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时、纪日、纪月和纪年。癸丑年的下一年是甲寅年。D. 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比斯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罗洛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以及名著的知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关于名著的知识,考生对必考篇目要熟悉,明确每部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故事情节、文章的主旨,明确每部著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要了解文学发展的历史。D项,“她的善良与弗比斯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罗洛的轻薄”错误,选项张冠李戴,应为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延赏,中书令嘉贞之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楫而遣之,俾吏修其庐室,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数年,改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以兵入成都为乱,延赏奔汉州,将戍将讨之。是月,斩朏及同恶者。先是兵革屡扰,自天宝末杨国忠用事南蛮,三蜀疲弊。其后崔宁复侈靡,故蜀土残弊。延赏薄赋约事,动遵法度,仅至庶富焉。建中末,驾在梁州,倚剑南蜀川为根本。贞元元年,以宰相刘从一有疾,诏征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延赏与李晟不协,晟表论延赏过恶,改授左仆射。初,大历末,吐蕃寇剑南,晟领神策军戍之,旋师,以成都官妓高氏归。延赏闻而大怒,即使将吏令追还焉。晟颇衔之,形于词色。三年正月,会浙西观察使韩滉来朝,滉尝有德于晟,因会讌说晟使释憾,遂同饮极欢,请晟表荐延赏为相,晟然之,于是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延赏当国用事,晟请一子聘其女,延赏拒而不许。晟谓人曰:“武人性快,若释旧恶于杯酒之间,终欢可解。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无几,延赏果谋罢晟兵权,时议非之。贞元三年七月薨,年六十一,赠太保,赙礼加等,谥曰成肃。史臣曰:延赏博涉经史,达于政事,然以私害公,罢李晟兵柄,非守正中立者也。(选自旧唐书)注释: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大历末:公元779年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吐蕃寇剑南 寇:入侵B. 赙礼加等 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C. 晟颇衔之 衔:怀恨D. 因会讌说晟使释憾 憾:遗憾8.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B. 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C. 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D. 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延赏关心百姓,堪为能吏。他在河南尹、各道营田副使任上,同情流离失所的百姓,为百姓着想,因此百姓生活安定。B. 张延赏能于治乱,文武兼备,在成都任上,面对张朏的兵乱,他奔赴汉州,率部讨伐。张朏及同党被斩杀后,合理安排善后事宜,蜀地成为皇帝的依靠。C. 张延赏与李晟关系不睦。最初,李晟表奏张延赏的过失使张延赏被降职,导致二人关系紧张。而李晟携官妓回师、张延赏派人追回的事使二人矛盾再度升级,势同水火。D. 张延赏心胸不够宽广。李晟在韩滉劝说下真心与张延赏和解,而张延赏却没能展现一任宰相的胸怀度量,甚至谋夺了李晟的兵权,被时人和史家视为不足。10.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词语。 (1)乃具舟楫而遣之,俾吏修其庐室,已其逋债,百姓遂安。 (2)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答案】7. D 8. B 9. C 10. (1)(张延赏)就(让人)准备了船只送他们回去,并让官吏为他们修葺房屋,停止追收他们欠下的债务,百姓们就安定了。(2)文人难以触犯,虽然(或“即使”)在表面上修好和睦,却在内心积蓄着怒火。现在不答应婚事,是还没有忘记嫌隙(仇隙)啊。【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D项,“因会宴说晟使释憾”,从文中来看,该句源自倒数第二段开头,结合倒数第三段“延赏闻而大怒,即使将吏令追还焉。晟颇衔之,形于词色”和倒数第二段“遂同饮极欢,请晟表荐延赏为相,晟然之”可知,这地方是说韩滉趁相聚宴饮的机会劝说李晟,让他消除对张延赏的怨恨,由此可知,选项中加点字“憾”应解释为“怨恨”。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考生可分六步走:读文段,通文意;标名(代)词,定主宾;看虚词,找位置;明语法,辨句式;依据修辞;对话、引文定句读。本题为选择题,可以找准切入点。“人有亡去他境者”是定语后置,不应该断开,据此直接选B。当然也根据“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是一个判断句; 食物,是人所依赖生存的东西。在“食”的后面断开,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故还是选B。“得存吾人”是说能够使我们的百姓存活,是一个整体,在它之前或之后断开。综上,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C项,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李晟携官妓回师引发的冲突是二人不睦的起因,后来李晟对张延赏的不满表奏使二人势同水火。(关注文中提及的时间:当初、三年正月、大历末)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具”,准备;“俾”,让;“已”,停止;“逋”,欠下的。(2)中“犯”,触犯;“修睦于外”、“蓄怒于内”,介宾后置,在表面上修好和睦,却在内心积蓄着怒火;“衅未忘也”,宾语前置,没有忘记嫌隙啊。【参考译文】张延赏是中书令张嘉贞的儿子。大历二年,被任命为河南尹,充任各道的营田副使。张延赏为官勤恳,是下级的表率,为政崇尚简明,疏通河渠,修筑宫庙,于是流民多来归附,辖地又逐渐恢复完整。这一年天旱歉收,百姓有逃荒到其他地方去的,有的官吏就把他们抓起来。张延赏说:“食物,是人所依赖生存的东西,到那里去可以生存,能够使我们的百姓存活,又为什么要限制他们到那里去呢?”(张延赏)就(让人)准备了船只送他们回去,并让官吏为他们修葺房屋,停止追收他们欠下的债务,百姓们就安定了。因此,虽然年成不好却没有抱怨的百姓。 几年后,改任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fi)率兵攻入成都作乱,张延赏奔赴汉州,督率戍守的将领讨伐张朏。这个月里,斩杀张朏和跟他一起为恶的党羽。在这之前,兵乱多次侵扰蜀地百姓,自从天宝末年杨国忠在南方蛮地主政以来,三蜀地方疲弱破败。此后崔宁又奢侈靡乱,所以蜀地更加残败困乏。张延赏减收税赋,简明政事,行事遵守法度,蜀地几近繁华富庶了。建中末年,圣驾在梁州,把剑南蜀地当作国家可以依仗的根本。 贞元元年,因为宰相刘从一得了病,朝廷征召张延赏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延赏和李晟(shng)关系不好,李晟就向朝廷上表述说张延赏的过失和错误,朝廷改授张延赏为左仆射。当初,大历末年,吐蕃人入侵剑南,李晟带领神策军戍守蜀地,回师的时候,带着成都官妓高氏回去。张延赏听到后很生气,立即派遣军官,让他们把高氏追了回去。李晟因此非常恨他,愤怒之情表现在语言和神色上。 贞元三年正月,正赶上浙西观察使韩滉(hung)入朝,韩滉曾经对李晟有恩德,于是趁相聚宴饮的机会劝说李晟,让他消除怨恨,于是李晟跟张延赏一起饮宴,极其欢愉,韩滉请李晟上表推荐张延赏做宰相,李晟同意了这件事,于是朝廷重新加封张延赏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到张延赏执掌国事之后,李晟请求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娶张延赏的女儿,张延赏拒绝了。李晟对人说:“我们武人性情爽快,如果说在酒宴上消除旧怨,欢宴结束就可以消解。文人难以触犯,虽然在表面上修好和睦,却在内心积蓄着怒火。现在不答应婚事,是还没有忘记嫌隙(仇隙)啊。”时间不久,张延赏果然谋划罢免了李晟的兵权,当时的议论认为张延赏做的不对。 贞元三年七月死去,时年六十一岁,被追赠太保,丧仪加等赏赐,赐谥号成肃。史官说:张延赏广博地涉猎经史,政事上练达通晓,但是因为私情而损害公事,罢免了李晟的兵权,不是恪守正道、立身中正的人啊。第卷(82分)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黎眉州苏轼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注】黎眉州:黎錞,四川人。胶西:诸城。瓦屋、峨眉:四川山名。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归去: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B. 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C. 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人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D. 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12. 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答案】11. B 12. “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达出诗人志向难酬、不满时政、思乡归隐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孤寂清寥、不得志的情感;“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解析】【11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错误,颈联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的贤能的欧阳修了,表达出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和情感的能力。诗的结尾的句意简要翻译一下即可,对其感情的解读要结合作者的经历,重点突出思乡之情、归隐之情和友爱之情。最后两句意思:请你暂且等着我回归家乡田园,到时我们一起趁着美好时光饮酒赋诗。情感:“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因不满新法,政治上受压抑而产生的思乡、归隐之情;“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黎錞的友爱之情、思念之情。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兰亭集序中“_,_”两句写出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可谓各路英才,老少汇聚。(2)归园田居写诗人房前屋后的环境的句子是“_,_”。(3)赤壁赋中“ _”一句写了要与动物为伴侣作朋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还有一句“_”,也是借助动物作喻,说明天地广阔,慨叹生命何其短促。【答案】 (1). 群贤毕至 (2). 少长咸集 (3). 榆柳荫后檐 (4). 桃李罗堂前 (5). 侣鱼虾而友麋鹿 (6). 寄蜉蝣于天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境式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用,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难写的字、易混的字还有通假字,注意不要错漏添虚词、颠倒词序。注意从题干中寻找提示性的信息。另外,书写必须工整仔细。注意麋、蜉蝣的写法。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漆树的眼泪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那里长着一种叫作漆树的树木。大大小小的漆树长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的混合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黑黝黝的皮很厚实地趴在树干上,一旦把皮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这就是能咬人的漆液。好多对漆树过敏的人,一看到这乳白色汁液就心里发麻。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是在苜蓿坝放牧的时候。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村里人很亲近地与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那天到了苜蓿坝,突然大动干戈,对漆树动起手术来。我看见漆树冒出浓浓的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翻腾,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漆树的疼痛。植物一旦遇到伤害,无法喊出声音,只能用自己的本能做着力所能及的弥补。在渗出汁液的那一瞬间,漆树迅速做出选择,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那些外乡人拿出大塑料桶,让汁液慢慢地流到桶里,割了一棵又一棵,直到桶盛得满满的才罢休。“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问那些外乡人。“漆树的汁液是宝贝呀!”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怅然若失。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无声地抗议着,一个郁郁葱葱的坝子几天工夫便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漆树身上布满了刀伤,从树根开始,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几乎所有的皮肤都被割破了,一个个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那些外乡人要漆树的汁液做什么?”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收集起来,经过几道程序,提炼纯度很高的漆。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又叫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过的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表面还耐高温。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晴。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每当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想到苜蓿坝那一坝漆树的命运。人类为了撷取自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顾植物的感受。再次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但当我们纵着骡马来到苜蓿坝时,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结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被割伤后,是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其中又有多少艰难。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可是漆树被割破树皮提取汁液后还能生存下来。对割破树皮这件事,漆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有删改)1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交代漆树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其中“趴”写出漆树树皮紧紧裹着树干的情态,“咬人”用拟人手法写出漆液的毒性之大。B. 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C. “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在家具的表面重生”,形象地写出了家具被漆过生漆后的光亮,突出了漆树的价值。D. 全文围绕着“漆树的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痂重生,体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15. 请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16. 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答案】14. B 15. 文段通过比喻、比拟(拟人)手法,写出了漆树的树皮被割开后,汁液慢慢渗出的状态;突出了漆树受到伤害的程度之深、痛苦之大、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对漆树受到伤害的同情以及对人们伤害漆树这一行为的愤怒之情。 16. 受到伤害时,应该力所能及地弥补,要集聚所有力量修复伤口。无论受到多少伤害,都要积极生活下去。受到伤害后流泪不是软弱的表现,只要生命力足够强大,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散文中的技巧、构思,也考查主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散文的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B项,“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错误,从文中来看,“我”的“怅然若失”是看到漆树受到伤害后的感伤,并没有“财产”的想法。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漆树树皮被割开后汁液渗出的情景,“汁液像泪水”,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树流出“汁液”是“哭”,这是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这两种手法的运用形象地写出了漆树的树皮被割开后,汁液慢慢渗出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漆树受到伤害的同情;另外,“大滴大滴”、“泪满盈眶”突出了漆树受到伤害的程度之深、痛苦之大、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对割漆树这种行为的愤怒之情。【1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谈感受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点,此考点灵活多变,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答题时,语言要准确流畅,条理要清晰。回答本题,注意把握文本中描写漆树受到伤害后的具体语句,然后根据作者的表述从人生的角度加以概括和升华;比如“植物一旦遇到伤害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表明漆树没有因为受到伤害而自怨自艾,而是努力修复自己;“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结痂”说明漆树的顽强,受到伤害后依然积极地生活下去;“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表现了漆树生命力的强大,将代表软弱的眼泪变成对新的生命力的见证。五(8分)17.阅读漫画,完成后面的问题。(1)请从比喻、拟人、排比、对偶中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个字。(2)为漫画起一个简明的题目。【答案】(1)手臂上写有“呵护”的大手,如天宇一般罩住了一棵无法伸直腰身、只能“卑躬屈膝”寻找阳光的稚嫩的小树苗。(2)“爱”与“碍”。【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情景扩写的能力。解答时要根据漫画展开合理想象,注意场景和主题的要求,必须按要求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语言尽可能生动形象。(假如选比喻这一修辞)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只“呵护”的大手,如同一座巨大的轮盘罩住了一棵无法伸直腰身、只能“卑躬屈膝”寻找阳光的稚嫩的小树苗。(2)本题考查学生为漫画拟写标题的能力。漫画标题要浓缩画面意思,必须要简洁、确切、醒目,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画面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标题一般为短句。漫画中的大手,名为“呵护”,实际已经妨碍了小树的生长。可拟题为:“爱”与“碍”。【点睛】高考图(表)文转换题特点如下:1考查的综合性明显图文、表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2考题选材生活化突出近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亲情、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表文转换和图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性较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准确、鲜明、生动、连贯等多个考点,其实是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而这两个类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表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结构图表文字转换。图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漫画文字转换。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的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文字转换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信息推断题,即针对图表数据作结论或提建议。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大家都知道,_,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_,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_的过程。【答案】 (1). 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 (2). 从大气中吸入氧气 (3). 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研究横线的上下文。第道横线的下文讲的是呼吸的重要性,因此可填入诸如“呼吸对人类非常重要”之类的语句;第道横线的下文讲的是呼吸过程中的“排除”阶段,因此此横线应填如呼吸过程的吸收阶段,填写诸如“吸入新鲜氧气”之类的语句;第道横线显然是对前面所讲的呼吸过程的性质的总结,一个“也”字,暗示此处应填如同上文意思差不多的语句,如“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之类。【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课标卷保持5年的题型,也是比较成功的题型,能综合考核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材料类型一般为“科普类”说明文。今年的难度相对往年有所加大。既然主要以以说明为主,那就要注意紧紧围绕说明的对象进行,同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抓住句子中的一些关联词语,一般情况填写的句子中的一些词语在前后文都会出现。六(4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他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锁”需要我们去打开。请以“开锁”为话题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适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例文】别让爱上锁禁不住疑惑的驱使,母亲轻轻地走进了儿子的房间这个地方是儿子长大后,母亲很少来的地方。房内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只有洁净的书桌上摆放着儿子刚刚看完,还没来得及收好的书高尔基的母亲。母亲径自走过去,轻轻打开书桌的抽屉,里面放着一叠已拆好的信,照片和一本精美的日记本。母亲拿起信,照片和一本精美的日记本。母亲拿起信,大都是儿子的笔友写来的,那一张张照片都有一张年轻的脸庞。母亲叹了口气,又伸手去拿旁边的日记,与封面接触的一刹那,母亲像被烫着似的,缩了缩。她本不该看儿子的日记,可是,当想到与自己谈话越来越少的儿子,她咬了咬牙,打开了日记。日记只记了几页,多是学校的事,成立了什么学生报名站,青果文学社,社团排话剧等,母亲匆忙地看了几页,便慌忙地放好日记,逃也似地走出了房间。傍晚,儿子回家了,进房间不久,他便疾步冲出来,盯着母亲,眼睛火都要冒出来了。母亲低下头,转身做着其他事,竭力地躲着那两道热流。儿子又转身进入房门,直直地关上门。砰地一声,母亲被震得一晃。那天,儿子没有出来吃饭。过了几天,儿子又出门了。他刚出门母亲又悄悄地走进了儿子的房间。远远地,她便看见抽屉上新装了一把锁,冷冷地吊在那儿。刹那间,母亲觉得一股强大的电流窜过全身,将她的心灵击穿,她苦涩地感到这锁锁的不是抽屉,而是一扇门,门里面是儿子,门外面是自己。母亲心头掠过一丝莫名的惆怅,想退出去,但又想试着拉开抽屉。突然,身后传来冷冷的一声:哼!她吓一跳,回头一看,儿子冷冷地斜靠在门上,不满地注视着她。母亲只觉得背上冷飕飕的,脸却有些热,有些慌乱,低着头喃喃地说:我想来帮你收拾房房间儿子打断她的话:我只是回家拿一下东西。说完便走了,母亲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又过了几天,母亲在确信儿子走了以后,再度走进儿子的房间,抽屉上的锁还在,却没有挂上,母亲控制住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