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二 各类园林绿地的设计1授课日期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2班 级专 业园林3课 次第 13,14 次课累计学时4学时4课 题内 容项目九 公园规划设计5项目内容一、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二、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要点三、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6重点与难点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要点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7演示实验、教具、挂图准备多媒体室、学院绿化规划及其它相关图片8作业及其他1. 综合性公园的功能有那些?2. 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有那些?3. 综合性公园的位置选择有那些要点?9教参资料名称、页次10教学过程及内容项目九 公园规划设计一、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一)公园的基础知识 1.公园的概念 公园(Park)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的市政设施。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2.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1)市级公园 (2)区级公园 3.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1)政治文化方面 (2)游乐休憩方面 (3)科普教育方面 (二)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1.为各种不同年龄的人们创造适当的娱乐条件和优美的休息环境。 2.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传统艺术,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建造社会主义新园林。 3.充分调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爱好及地方特点,努力表现地方特点和时代风格。 4.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使公园在全市分布均衡,并与各区域市政建设设施融为一体,既显出各自的特色、富有变化,又不相互重复。 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合成统一体,便于分期建设和日常管理。 6.正确处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的关系,以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三)综合性公园的位置选择 综合性公园的选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居住用地内的居民能方便使用并与城市内主要交通干道、公共交通设施有方便的联系。 2.符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的性质和规模,尽量充分利用城市的有利地形、河湖水系,并选择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段。 3.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的作用,选择具有水面的地段建设公园,既可保护水体,又可增加公园景色,并满足开展水上运动、公园地面排水、植物浇灌、水景用水的需要。 4.选择现有植被丰富和有古树名木的地段。在原有林场、苗圃、丛林等基础上加以规划改造,这样有利于尽早见效,并可以节约投资。 5.选择有可以利用的名胜古迹、革命遗址、人文历史、园林建筑的地区规划建设公园,既可丰富公园内容,又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6.公园用地应考虑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留出适当面积的备用地。对于备用地暂时可考虑作为苗圃、花圃,待建设时再进行改建。(四)影响公园设施内容的因素 1.公园所在城市居民的习惯爱好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对公园的要求以及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 3.公园附近的城市市政文化设施情况 4.公园自身面积的大小 5.公园自身的自然条件二、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要点(一)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二)综合性公园出人口的安排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六)综合性公园中园路的布置 (七)综合性公园中场地的布局(八)公园中地形的处理 (九)公园中的建筑 (十)给排水设计(十一)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一)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1.观赏游览 2.安静休息 3.文化娱乐 4.儿童活动 5.老年人活动 6.体育活动 7.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 8.服务设施 9.园务管理(二)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1.公园出入口的类型 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为主要出入口(1个)、次要出入口(1个或多个)、专用出入口(12个)。 (1)主要出入口 应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游人主要来源方位以及公园用地的自然条件等诸因素协调后确定。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城市主要道路和有公共交通的地方,同时要使出人口有足够的集散人流的用地;与园内道路联系方便,并使城市居民可方便快捷地到达公园内。 (2)次要出入口 主要为附近居民或城市次要干道的人流服务,以免公园周围居民需要绕个大圈子才能入园,同时也为主要出人口分担人流量。次要出入口一般设在公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如公园内的表演厅、露天剧场、展览馆等场所附近。 (3)专用出入口 专用出入口是根据公园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为方便管理和生产及不妨碍园景的需要,多选择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偏僻不易为人所发现处,专用出入口不供游人使用。 2.公园出入口设置的原则 (1)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2)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3)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4)便于公园的管理3.公园出入口设计 出入口作为游人进入公园的第一个视线焦点,是给游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它对城市的街景的美化作用以及对公园景观的影响,其平面布局、立面造型、整体风格应根据公园的性质和内容来具体确定,一般公园大门造型应与周围的城市建筑有较明显的区别,以突出其特色。 出入口的布局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布局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欲扬先抑 (2)开门见山 (3)外场内院 (4)“T”字形障景 4.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 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包括以下三类内容。 1、集散广场 2、园门建筑物 3、服务设施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为了合理地组织游人开展各项活动,避免相互干扰,并便于管理,在公园划分出一定的区域把各种性质相似的活动内容组织到一起,形成具有一定使用功能和特色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功能分区。 根据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和功能需要,一般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公园管理区等。 1.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是公园中人流最集中的活动区域,在该区内开展较多的是比较热闹、有喧哗声响、活动形式较多、参与人数较多的文化、娱乐等活动。 区内的主要设施包括:俱乐部、游戏广场、技艺表演场、露天剧场、影剧院、音乐厅、舞池、溜冰场、戏水池、展览室(廊)、演讲场地、科技活动场等。当然,以上各设施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大小、内容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布局设置。 2.观赏游览区 本区以观赏、游览参观为主,在区内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是游人比较喜欢的区域,为达到良好的观赏游览效果,要求游人在区内分布的密度较小,以人均游览面积100m2左右较为合适,所以本区在公园中占地面积较大,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赏游览区往往选择现状用地地形、植被等比较优越的地段设计布置园林景观。 在观赏游览区中如何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通常我们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选择合理的道路的平、纵曲线、铺装材料、铺装纹样、宽度变化使其能够适应于景观展示、动态观赏的要求。 3.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主要供游人进行休息、学习、交往或其他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棋弈、漫步、聊天、气功等。 该区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具有一定起伏地形的区域,如山地、谷地、溪边、湖边、河边、瀑布等环境最为理想,并且要求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有较好的植被景观环境。 安静休息区的面积可视公园的面积规模大小进行规划布置,一般面积大一些为好,但在布局时并不一定要求所有的安静活动都集中于一处,只要条件合适,可选择多处,创造类型不同的空间环境,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要求。 4.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主要供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开展各种儿童活动。在居住区附近的公园,儿童的人数比例较大,离居住区较远的公园则儿童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小;同时也与公园内儿童活动内容、设施、服务条件有关。 在儿童活动区内可根据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进行分区,一般可分为学龄前儿童区和学龄儿童区。主要活动内容和设施有:游戏场、戏水池、运动场、障碍游戏、少年宫、少年阅览室、科技馆等。用地最好能达到人均50并按照用地面积的大小确定所设置内容的多少。用地面积大的在内容设置上与儿童公园类似,用地面积较小的只在局部设游戏场。 儿童活动区规划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该区的位置一般靠近公园主人口,便于儿童进园后能尽快地到达区内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避免儿童入园后穿越其他各功能区,影响其他各区游人的活动。(2)儿童区的建筑、设施要考虑到少年儿童的尺度,并且造型新颖、色彩鲜艳;建筑小品的形式要适合少年儿童的兴趣,富有教育意义,最好有童话、寓言的内容或色彩;区内道路的布置要简洁明确,容易辨认,最好不要设台阶或设置较大的坡度要考虑童车通行的需求。(3)植物种植应选择无毒、无刺,无异味、无飞毛飞絮、不易引起儿童皮肤过敏的树木、花草;儿童区不宜用铁丝网或其他具有伤害性的物品做护栏,以保证活动区内儿童的安全。(4)儿童区活动场地周围应考虑遮阳林木、草坪、密林,并能提供场地、小溪流、宽阔的草坪,以便开展集体活动。(5)儿童活动区还应适当考虑成人休息、等候的场所,因儿童一般都需要家长陪同照顾,所以在儿童活动、游戏场地的附近要留有可供家长停留休息的设施,如坐凳、花架、小卖部等。 5.老年人活动区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公园中的老年人活动区在公园绿地中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在一些大、中等城市,很多老年人已养成了早晨在公园中晨练,白天在公园绿地中活动,晚上和家人、朋友在公园绿地散步、谈心的习惯,所以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区的设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老人活动区在公园规划中应考虑设在观赏游览区或安静休息区附近,要求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老年人活动区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动静分区 (2)注意闹、静分区 (3)设置必需的服务建筑和必备的活动设施 (4)一些有寓意的景观可以激发老人的生命活力 (5)注意安全防护要求 6.体育活动区 体育活动区是公园内以集中开展体育活动为主的区域,其规模、内容、设施应根据公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状况而定:如果公园周围已有大型的体育场、体育馆,则公园内就不必开辟体育活动区。 体育活动区常常位于公园的一侧。并设置有专用出入口,以利于大量观众的迅速疏散;体育活动区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其为游人提供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其作为公园的一部分,需与整个公园的绿地景观相协调。 7.园务管理区 该区是为公园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专用区域。一般设置有办公室、值班室、广播室及水、电、煤、通讯等管线工程建筑物和构筑物、维修处、工具间、仓库、堆场杂院、车库、温室、棚架、苗圃、花圃、食堂、浴室、宿舍等。以上按功能可分为:管理办公部分、仓库部分、花圃苗木部分、生活服务部分等。 (四)综合性公园的景色分区 公园按规划设计意图,根据游览需要,组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观地段,形成各种风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称为景色分区。 1.按游人对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不同划分景区(1)开朗的景区 宽广的水面、大面积的草坪、宽阔的铺装广场,往往都能形成开朗的景观,给人以心胸开阔、畅快怡情的感觉,是游人较为集中的区域。(2)雄伟的景区 利用挺拔的植物、陡峭的山形、耸立的建筑等形成雄伟庄严的气氛。如南京中山陵利用主干道两侧高大茂盛的雪松和层层高上的大台阶,使人们的视域集中向上,形成仰视景观;游人在观赏时,达到巍峨壮丽和令人肃然起敬的景观感染效果。(3)清静的景区 利用四周封闭而中间空旷的环境,形成安静的休息条件,如林间隙地、山林空谷等,在有一定规模的公园中常常进行设置,使游人能够安静地欣赏景观或进行较为安静的活动。(4)幽深的景区 利用地形的变化、植物的隐蔽、道路的曲折、山石建筑的障隔和联系,形成曲折多变的空间,达到优雅深邃、“曲径通幽”的境界。这种景区的空间变化比较丰富,景观内容较多。2.按复合的空间组织景区 这种景区在公园中有相对独立性,形成自己的特有空间,一般都是在较大的园林空间中开辟出相对小一些的空间,如:园中之园、水中之水、岛中之岛,形成园林景观空间的层次上的复合性,增加景区空间的变化和韵律,是比较受欢迎的景区空间类型。3.按不同季节季相组织景区 景区的组织主要以植物的四季变化为特色进行布局规划,一般根据春花、夏荫、秋叶、冬干的植物四季特色分为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每景区内都选取有代表特色的植物作为主景观,结合其他植物品种进行规划布局,四季景观特色明显,是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上海植物园内假山园的樱花、桃花、紫荆、连翘等为春山风光;以石榴、牡丹、紫薇等为夏山风光;以红枫、槭树林供秋季观红叶;以松、柏组成冬山冬景。4.按不同的造园材料和地形为主体构成景区 (1)假山园 (2)水景园 (3)岩石园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综合性公园中园路的布置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连成整体。园林道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园路布局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务管理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需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 1.园路的功能(1)组织交通(2)组织空间(3)引导游览(4)构成园景(5)组织排水2.园路的类型 根据性质和功能分 (1)主要园路(主干道) 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景点和活动设施的路。(2)次要园路(次干道) 设置在各个景区内的路,它联系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 考虑到有人的不同需求,园路布局中,还应为游人开辟从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的捷径。(3)游步道 是深入到山间、水际、林中、花丛供人们漫步游赏的路。3.常见的变形园路(1)园桥(2)步石(3)汀步(4)踏步4.园路布局西方:多采用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几何形状。中国:自然式布局,曲折迂回,讲究含羞。例外:在寺观、庭院或纪念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1)回环性 公园中的道路应该是四通八达的环形路,游人从任何一个点出发都能游遍全园,不走回头路。(2)疏密适度 园路的密度与公园的性质,规模有关,公园内的道路大约占总面积的10%-12%,在动物园、植物园或小游园内密度可以稍大些,但不宜超过25%。(3)因景筑路园路本来就形式多样;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或庭院中可以转换为场地;在林间或草坪中可以转换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可以转换为廊; 遇到山地可以转换为登道、石级、踏步;遇到水,可以转换为桥、汀步; 5.弯道的处理 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置栏杆。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另外对于步行化交通手段的小路、游步道等,在拐弯处可栽植姿态美观的树木,形成景观,但距离园路不能太近。 6.园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因地制宜,顺势辟路 注意结合地形、环境进行园路的设计。(2)园路的风格取决于园林的规划形式。规则式园林直线或有轨迹可寻的曲线;自然式园林无轨迹的自由线;(3)主次分明,方向性明确,注意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A.避免蛇行路 B.避免此路不通(4)自然式园路的布局妙在曲折迂回。(5)依据景区的性质、地形、游人的数量确定园路布局的疏密变化。(6)园路布局必须处理好园路交叉口与分叉口。 A.主路交叉多采用正交,交叉口扩大形成小广场,方便行车、行人。 B.次路交叉应斜交,交叉不宜太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而且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丁字形交叉,是视线焦点,可点缀风景。(7)园路与建筑的联系(七)综合性公园中场地的布局 公园中铺装场地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确定各种铺装场地的面积。铺装场地应根据集散、活动、演出、赏景、休憩等使用功能要求做出不同设计。内容丰富的售票公园游人出人口内、外集散场地的面积下限指标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按500万人计算。安静休憩场地应利用地形、植物与喧闹区隔离。演出场地应有方便观赏的适宜坡度和观众席位。 公园中广场的主要功能是为游人集散、活动、演出、休息等,其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两种。由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集散广场、休息广场、生产广场。1.集散广场:一般情况下分布在出人口前后、大型建筑前、主干道交叉口处。其作用主要以集中、分散人流为主。2.休息广场:以供游人休息为主,多布局在公园的僻静之处。与道路结合,方便游人到达;与地形结合,如在山间、林间、临水,借以形成幽静的环境;与休息设施结合,如廊、架、花台、坐凳、铺装地面、草坪、树丛等,以利游人坐憩赏景。3.生产广场:为园务管理服务的场地,一般可作为晒场、堆场等。公园中广场排水的坡度应大于1,在树池四周的广场应采用透气性铺装,范围为树冠投影区。(八)公园中地形的处理 公园地形处理,应以公园绿地需要为主题,充分利用原地形、景观,创造出自然和谐的景观骨架。结合公园外围城市道路规划标高及部分公园分区内容和景点建设要求进行,要以最少的土方量丰富园林地形。 在公园出入口已确定、公园分区已规划的基础上,必须进行整个公园的地形设计。 无论规则式、自然式或混合式园林,都存在着地形设计问题。地形设计牵涉到公园的艺术形象、山水骨架、种植设计的合理性、土方工程等问题。从公园规划的角度看,地形设计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公园为造景的需要所要进行的地形处理。 规则式园林的地形设计,主要是应用直线和折线,创造不同高程平面的布局。规则式园林中水体主要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为主要造型的水渠、水池,一般渠底、池底也为平面,在满足排水的要求下,标高基本相等。由于规则式园林的直线和折线体系的控制,高标高平面所构成的平台,又继续了规则平面图案的布置。近些年来,欧美国家下沉式广场应用普遍,景观和使用效果都比较理想。 下沉式广场,主要适应于地形高差变化大的地带,它是利用底层开展各种演出活动,周围结合地形情况而设计不同形式的台阶,围合而成下沉式露天广场。另外,应用广泛的是公园中绿地中的低下沉,即下沉二、沉三、沉四级台阶,大小面积随意,形式多变,方形、圆形、流线型、折线形等丰富多彩的共享空间。可供游人聚会、议论、交谈或独坐。即使无人,下沉式广场也不影响景观,交通方便,是提供小型或大型广场演出、聚集的好形式。 自然式园林的地形设计,首先要根据公园用地的地形特点,一般包括原有水面或低洼沼泽地、城市中河网地、地形多变且起伏不平的山林地等几种形式。无论上述哪种地形,基本的手法,即园冶中所讲的“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挖湖堆山”法。即使一片平地,也是“平地挖湖”,将挖出的土方堆成人造山。(九)公园中的建筑 公园中的建筑形式要与其性质、功能相协调,全园的建筑风格应保持统一。园中的建筑的作用主要是创造景观、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防风避雨等,公园中的主题建筑通常会成为公园的中心、重心。管理和附属服务建筑设施在体量上应尽量小,位置要隐蔽,保证环境卫生和利于创造景观。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材料、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建筑布局要相对集中,组成群体,一屋多用,有利于管理,要有聚有散,形成中心,相互呼应。建筑本身要讲究造型艺术,要有统一风格,不要千篇一律。个体之间又要有一定变化对比,要有民族形式、地方风格、时代特色。公园建筑要与自然景色高度统一,做到“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以植物色、香、味、意来衬托建筑,色彩要明快,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审美价值。 公园中的管理建筑,如:变电室、泵房、厕所等,在设置时既要隐蔽,又要有明显的标志,以方便游人使用。公园其他工程设施,也要满足游览、赏景、管理的需要。如动物园中的动物笼舍等要尽量集中,以便管理;工程管网的布置,必须有利于保护景观、安全、卫生、节约等,所有管线都应埋设在地下。公园内不得修建与其性质无关的、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餐厅、旅馆和舞厅等建筑。公园中方便游人使用的餐厅、小卖部等服务设施的规模应与游人容量相适应。需要采暖的各种建筑物或动物馆舍,宜采用集中供热。管理设施和服务建筑的附属设施,其体量和烟囱高度应按不破坏景观和环境的原则严格控制,管理建筑不宜超过两层。公园内景观最佳地段不得设置餐厅及集中的服务设施。“三废”处理必须与建筑同时设计,不得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施,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 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设计应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要素统一协调。层数以一层为宜,起突出主题和点景作用的建筑,高度和层数都要服从景观需要。游览、休憩建筑的室内净高不应小于2.0m,亭、廊、花架、敞厅等的楣子高度应考虑游人通过或赏景的要求。公用的条凳、坐椅、美人靠等,其数量应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平均每公顷陆地面积上的座位数量最低不得少于30个,最高不得超过150个,分布应合理。 厕所等建筑物的位置应隐蔽又方便使用。面积大于10hm2的公园,应按游人容量的2设置厕所蹲位(包括小便斗位数),小于10hm2者按游人容量的15设置。男女蹲位比例为1-1.5:1。厕所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50m;各厕所内的蹲位数应与公园内的游人分布密度相适应;在儿童游戏场附近,应设置方便儿童使用的厕所;公园宜设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厕所。(十)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1.综合性公园的植物配置的原则(1)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和近期相结合 (2)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重植物品种搭配。(3)公园植物规划应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4)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5)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点 (6)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 2.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绿化 城市公园是人们娱乐、休息、游览、赏景的胜地,也是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场所。只有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结合不同的功能分区,将公园出入口园路、广场、建筑小品等设施、环境与绿色植物合理配植形成景点,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1)出入口 大门为公园主要出入口,大都面向城镇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的特色。如果大门是规则式建筑,那就应该用对称式布置绿化;如果大门是不对称式建筑,则要用不对称方式来布置绿化。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阳及隔离周围环境;在大门内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像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须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2)园路 主要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荫浓的乔木和耐阳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山水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绿化应点缀风景而不碍视线。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山地则要根据其地形的起伏、环路,绿化有疏有密;在有风景可观的山路外侧,宜种矮小的花灌木及草花,才不影响景观;在无景可观的道路两旁,可以密植、丛植乔灌木,使山路隐在丛林之中,形成林间小道。园路交叉口是游人视线的焦点,可用花灌木点缀。另外注意:通行机动车辆的园路,车辆通行范围内不得有低于4.0m高度的枝条。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园路边缘的种植不宜选用硬质叶片的丛生型植物或有刺的植物。路面范围内,乔灌木枝下净空不得低于2.2m;乔木种植点距路线应大于0.5m。(3)广场绿化 广场绿化既不要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可植乔木、灌木;中间布置草坪、花坛,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树穴,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阳,但冠下分枝高应为4m,以便满足行车要求。如果与地形相结合种植花草、灌木、草坪,还可设计成山地、林间、临水之类的活动草坪广场。停车场的种植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庇荫乔木枝下净空的标准为;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大于4.0m;小汽车停车场大于2.5m;自行车停车场大于2.2m。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4)园林建筑小品 公园建筑小品附近可设置花坛、花台、花境。展览室、游艺室内可设置耐荫花木,门前可种植浓荫大冠的落叶大乔木或布置花台等。沿墙可利用各种花卉境域,成丛布置花灌木。所有树木花草的布置都要和小品建筑协调统一,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四季色彩变化要丰富,给游人以愉快之感。 公园的水体可以种植荷花、睡莲、凤眼莲、水葱、芦苇等水生植物,以创造水景。在沿岸可种植耐水湿的草本花卉或者点缀乔灌木、建筑小品等,以丰富水景。但要处理好水生植物与养殖水生动物的关系。(5)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 地形要求平坦开阔,绿化要求以花坛、花境、草坪为主,便于游人集散。该区内,可适当点缀几株常绿大乔木,不宜多种灌木,以免妨碍游人视线,影响交通。在室外铺装场地上应留出树穴,供栽种大乔木。各种参观游览的室内,可布置一些耐荫植物或盆栽花木。(6)体育运动区 应选择生长较快、高大挺拔、冠大而整齐的树种,以利夏季遮阳;但不宜用那些易落花、落果、种毛散落的树种。球类场地四周的绿化要离场地5-6m,树种的色调要求单纯,以便形成绿色的背景。不要选用树叶反光发亮的树种,以免刺激运动员的眼睛。在游泳池附近可设置花廊、花架,不可种带刺或夏季落花落果的花木。日光浴场周围应铺设柔软耐践踏的草坪。 (7)儿童活动区 可选用生长健壮、冠大萌浓的乔木来绿化,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该区四周应栽置浓密的乔、灌木,与其他区域相隔离。如有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分区,也应用绿篱、栏杆相隔,以免相互干扰。活动场地中要适当疏植大乔木,供夏季遮阳。在出入口可设立塑像、花坛、山石或小喷泉等,配以体形优美、色彩鲜艳的灌木和花卉,以增加儿童的活动兴趣。另外,在儿童游戏场宜选用冠大荫浓的树种,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人活动范围的50;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类型,树木的枝下净空应大于1.8m。露天演出场观众席范围内不应布置阻碍视线的植物,观众席铺栽草坪时应选用耐践踏的种类。(8)游览休息区 以生长健壮的几个树种为骨于,突出周围环境季相变化的特色。在植物配植上根据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天际线的变化,采用自然式配植树木。在林间空地中可设置草坪、亭、廊、花架、坐凳等,在路边或转弯处可设月季园、牡丹园、杜鹃园等专类园。游人集中场所的植物选用应注意在游人活动范围内宜选用大规格苗木;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不应选用在游人正常活动范围内枝叶有硬刺或枝叶呈尖硬剑、刺状以及有浆果或分泌物坠地的种类;不宜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种类。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2.2m。成人活动场的种植宜选用高大乔木,枝下净空不低于2.2m,夏季乔木庇荫面积宜大于活动范围的50。(9)园务管理区 园务管理区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功能不同,因地制宜进行绿化,但要与全园的景观相协调。 另外,为了使公园与喧哗的城市环境隔开,保持园内的安静,可在周围特别是靠近城市主要干道的一面及冬季主风向的一面种植不透式的防护林带 三、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 (一)环境调查与资料收集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气象、土壤、植被情况等。 2.社会环境 (1)城市绿地总体规划与公园的关系。 (2)公园周边的环境(工厂、单位、周围景观)。 (3)该公园绿地现状(目前使用率、现有建筑物、交通情况、地上地下管线情况、给排水情况)。 (4)与城市有关的历史、人文资料。 3.设计条件 (1)甲方对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设计标准、投资额度。 (2)公园的现状图、地形图、设计区域面积、地上、地下管线图、树木分布现状图。 4.现场勘查 以游人身份,置身设计地段,感受该地段的环境情况,体察设计的实用功能。 环境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作为后期的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和设计着眼点。(二)编制设计任务书 设计者将所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定出设计原则和目标,编制出设计的要求和说明。 设计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该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2)明确该公园在全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该公园所处地段的特征及周边环境。 (4)明确该公园的面积和游人容量。(5)明确该公园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 (6)明确该公园总体地形设计和功能分区。 (7)明确该公园近期、远期的投资以及单位面积造价的定额。 (8)明确该公园分期建设实施的程序。(三)公园方案设计步骤 1.设计构思 (1)实用功能需求 (2)景观需求 (3)服务人群、服务半径 (4)现有地形利用与改造、现有植物的利用 2.确定主题(主景) 根据环境调查和资料收集所得的信息,得到能反映该城市或区域的景观元素,确定景观主题。 (1)文化内涵:反映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动资金外汇借款合同范本
-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清河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内退员工离职后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拖拉机驾驶培训与考核服务合同书
- 2025年船只租赁及港口操作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防水施工项目索赔处理合同
- 2025年抵押担保环保技术投资合同
- 2025版农业科技企业种植技术员聘用合同范本共3
- GB/T 618-2006化学试剂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8799.2-2020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办公室工作手册(国企、事业单位版本)
- 警械使用课件
- 英语词汇学教程-全套课件-
- 《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白东蕊主编-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
- 儿童气管插管医学课件
- 建筑工程从数字化建造到智慧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第四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8张PPT)
- 水利工程安全防洪度汛专项方案-版
- 先天性复拇畸形虎口形态特点及治疗策略-PPT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