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解析重构与平面设计.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解析重构与平面设计.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解析重构与平面设计.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解析重构与平面设计.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解析重构与平面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汉字解析重构与平面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liilii i i ii l l l l l l li ti l u l li l ll itl 1 0 y 1714 3 9 4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吖与i 况 ,p 矽卜年r 月巧日 燧名:彳澎乙 汐p 砂月1 日 河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河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口保密,在一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酌孓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青苗龛 指导教师签名: 年厂月q 日 i6 年j 月 p 1 ,日 一瑚、 摘要 摘要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承载着华夏文明。汉字本身蕴含 着丰富的内涵,它体现着中国式的哲学思想、它折射出无数历史的印记、它是一切 中华文化的坚实载体、它向世人展示了华夏儿女睿智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它演绎 了几千年的风土人情。我们从小就学习汉字,从书写汉字开始,我们要用很多年的 时间才能学会如何融会贯通地使用汉语去日常交流、表达情感。然而,汉字所带给 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这么单纯。它对我国各个文化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本课题就 通过总结前人对汉字的解析来在平面设计中发现其作为设计要素的重构形态,最终 落脚在汉字在平面设计的应用之中。 本课题以大量的实例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从汉字的解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入手,分析汉字造字法则对平面设计思维的启示,以汉字的结构与平面构成做类比 为重点,简单谈及汉字文化内涵及汉字韵律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本课题的解析部分 是对我国已有的关于汉字解析研究的一个总结归纳,提取出了其对平面设计影响深 远的方面进行分类,通过这些归纳及对平面设计实例的调研得出了汉字在平面设计 中的四种重构方式,这也正式本课题的创新点。 本课题采用先调研、再找例证、再深入解析案例、最后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研 究方法,先后去了北京、邯郸等地进行调研,从生活中寻找了大量的实例。课题由 浅至深地逐层分析,最终预期达到能够将汉字图形更好地应用在平面设计当中、为 今后的平面设计工作拓宽思路。 关键词汉字;平面设计;解析;重构;平面构成;设计思维 河北科技夕i 学硕士学何论文 :篁昌昌:昌=:=宣昌昌 := 昌蕾篁= 皇= 篁= 皇= 墨= 昌= = = ;= = = = 蛊;= 皇皇薯= 篁皇昌昌皇昌皇高= = = = = ;毫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i so u rm o t h e rt o n g u e ,h a sal o n gh i s t o r y , i tc a r r i e sac h i n e s ec i v i l i z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 t s e l fi sr i c hi nc o n t e n t ,i te m b o d i e st h ep h i l o s o p h yo fc h i n e s es t y l e ,i tr e f l e c t s t h ei m p r i n to fc o u n t l e s sh i s t o r y i ti s a l la - s o l i dc a r r i e r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i ti s w i s et o s h o wt h ew o r l dt h ec h i n e s ep e o p l e sw i s d o ma n du n i q u ea e s t h e t i c ,w h i c h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 t h ec u s t o m sf o rt h o u s a n d so fy e a r s w ew e r eb r o u g h tu pl e a r n i n g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f r o m w r i t i n g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w es p e n dal o to fy e a r st ol e a r nh o w t od i g e s tt h ed a i l yu s eo f c h i n e s et oe x c h a n g ea n de x p r e s se m o t i o n s h o w e v e r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sa r eb r o u g h t t ou sf a r m o r et h a nt h e s es os i m p l e i t sv a r i o u sc u l t u r a lf i e l d si nc h i n ah a s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 t h i s l e s s o nw i l le x p l o r et h ei m p a c to fg r a p h i cd e s i g nc h a r a c t e ra n dc h a r a c t e r si nt h eg r a p h i c d e s i g n c h a r a c t e ro fi t s v i s u a lp e r f e c t i o nf o rt h eg r a p h i cd e s i g np r o v i d e saw e a l t ho f m a t e r i a l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b e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a sav i s u a ll a n g u a g ep a r s i n g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o r d e rt of i n dc h a r a c t e r sa n dg r a p h i cd e s i g na s s o c i a t i o n 。 al a r g en u m b e ro fi n s t a n c e so ft h i si s s u ea sab a s i sf o rt h e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 f r o m t h ea n a l y s i s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nt h eg r a p h i cd e s i g ni n s p i r a t i o n ,a n a l y z e s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r e v e l a t i o no fg r a p h i cd e s i g nt h i n k i n gt o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a n d t h ef o c u sp l a n ea n a l o gf o r mt od oas i m p l et a l k i n ga b o u t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a n d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o n t h e 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o fr h y t h m p a r s i n gi st o r e c o n s t r u c tt h eb a s i so fal a r g en u m b e ro fi n s t a n c e so ft h i si s s u ea st h em a i nr e f e r e n c e , f r o mf o u n da n ds u m m a r i z e di n 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c h a r a c t e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p e c i f i c m e t h o d s t h ec h a r a c t e r si ng r a p h i cd e s i g ni st h eu l t i m a t ee n d r e s u l to ft h i si s s u e t h es u b j e c to fu s i n gt h ef i r s t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t of i n de x a m p l e so fc a s e si nd e p t h a n a l y s i s ,a n df i n a l l yt of i n ds o l u t i o n st op r o b l e m so f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h a st og ot ob e i j i n g , h a n d a na n do t h e rp l a c e st or e s e a r c h ,f r o ml i f et of i n dal a r g en u m b e ro fe x a m p l e s i s s u e s f r o mt h ed e e pt os h a l l o wl a y e ra n a l y s i s ,t h ef i n a lc h a r a c t e ri se x p e c t e dt ob ea b l et ob e t t e r u s eo fg r a p h i c si nt h e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s ,g r a p h i cd e s i g nw o r kf o rf u t u r ew i d e n i n gt h o u g h t k e yw o r d s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r e s o l v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l a n a rf o r m ; d e s i g nt h i n k i n g 目录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目录i i i 第1 章绪论1 1 1j ;j 言1 1 2 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2 1 2 1 课题的学术背景2 1 2 2 课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2 1 3 有关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概况2 1 3 1 国内外文献综述2 1 3 2 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2 1 4 课题研究的目的3 1 5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主要内容3 1 5 1 课题研究的来源3 1 5 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3 第2 章汉字解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5 2 1 汉字文化圈5 2 2 汉字造字法与平面设计思维方式5 2 2 1 汉字造字法与平面设计形象思维6 2 2 2 汉字造字法与平面设计抽象思维7 2 2 3 汉字造字法与平面设计创造性思维8 2 3 汉字结构的分解与平面构成的关联9 2 3 1以阳字结构为例浅析汉字结构9 2 3 2 汉字结构的分解1 2 2 3 3 汉字在结构形态上的划分1 5 2 3 4 汉字结构对平面构成的 ! ;示1 6 2 4 汉字的文化内涵对平面设计的影响1 9 2 5 汉字的韵律与平面设计的韵律2 1 2 6 本章小结2 2 第3 章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重构2 3 3 1 汉j :化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币黝彤,c 2 4 河北科技7 i 学硕十学位论文 3 2 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构方法2 6 3 2 1 汉字重构方法之添加2 7 3 2 2 汉字重构方法之笔画变形2 9 3 2 3 汉字重构方法之笔画取舍3 0 3 2 4 驭字重构方法之形式的颠覆3 1 3 3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重构的创意思维。3 2 3 4 本章小结3 3 第4 章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3 4 4 1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3 4 4 1 1 汉字的可识别性3 4 4 1 2 汉字的位置。3 5 4 1 3 汉字在设计中的美感体现。3 6 4 2 汉字在平面设计应用中的功能体现3 7 4 2 1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释义功能3 8 4 2 2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图示功能。3 8 , 4 2 3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调整功能4 1 4 3 汉字在各类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概况4 1 4 3 1汉字在标识设计中的应用4 1 4 3 2 汉字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4 3 4 3 3 汉字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4 4 4 3 4 汉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4 6 4 3 5 汉字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4 7 4 4 本章小结:4 9 结i 沦5 0 参考文献。5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5 3 致谢5 4 l v 第1 章绪论 第1 章绪论 1 1 引言 汉字是我国文化与艺术的珍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它以其独特的姿态傲视群 雄,在世界文字中展露出绚丽的光芒,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中国汉字是优美的画、 是凝固的歌,充满着诗情画意,催人生出美的联想。美轮美奂的汉字,随着时代的 变迁,一路演变、一路发展着,演绎了千年的风情,是数代人追逐的艺术,它像风 一样飘渺、如花一般的绚烂,是画、是歌、是谜它出现在诗中,化作无尽的意 境;它游曳在画里,比画更加的美丽;它融化在人们的口中,生出情谊、化作力量。 汉字的美首先体现在构成字型的线中,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字形,这些字形由 变幻莫测、美轮美奂的线条所组成,给人呈现出美的姿态。汉字的美还表现在其发 音上。汉字的发音富有音乐性,表现为其读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疾 中。当然,汉字的美还体现在“义”中。这个“义”,在汉字中包含很多意思:“意义j i “意境”、“意趣”、“哲学内涵”、“想象空间”、“一字多义”等等。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 形来想象汉字的义,这就是所谓的“望文生义”,如此的概念大概只有中国的汉字具 备吧。、 “我国对于汉字的态度随着历史的变迁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1 】在近代,由于受 n 多 t - 来文化的冲击,曾有一个时期,国内外很多人士都认为汉字应该字母化,“将汉 字字母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解放以后,我国出台了拼音注释表。但是时过境迁,几 十年后,汉字发展到今天,仍然在我国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拼音只是起注释作 用的附庸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我国的汉字整理工作从多方面展开,主要以汉 字简化工作为主,到了今天,简体字早已成为了我们同常生活中的正体字,我国对 于汉字的研究已经不再是存废之争,而是逐渐认识到了汉字的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人们纷纷丌始对汉字进行深入的探索,由文献f 2 1 可知。 如今,在我国,汉字无处不在,我们天天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读书、看报 还是上网,无论是休闲还是工作,无论你在室内还是室外,形象各异的汉字总是伴 随着我们。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对生活中事物的描摹,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简体字的形 态是由初期的极像绘画的象形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简化而来。是各种点、 线构成的笔画在一个二维的空间内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汉字的形态,因此, 汉字与平面设计具有相通性,也可以晚汉字是一种特殊的j i 面设计。 河北科技火。- ”7 硕十学位论文 1 2 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1 2 1 课题的学术背景 汉字的伟大与精妙之处在2 0 世纪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认可与赞赏。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近几年在我国已有很多大师做过尝试并获得了比较瞩目的 成就。很多设计师纷纷尝试把汉字的水墨表现技法与现代计算机设计技术结合起来, 创造出一种中国味十足的设计形式。汉字重构后的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甚至 西方一些国家、地区的平面设计当中。这其中以汉字为原型的标识设计近两年在我 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闻名海内外的设计。多项由我国举办的国际性活动的视觉标 识系统都揉入了汉字的形态或理念。汉字与平面设计极大的相通性使得我们自然而 然地想要对其进行一番深入地探讨。 1 2 2 课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首先,本课题能够深入研究与理解汉字本身的价值。汉字的价值体现在我们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通过对汉字的 解析,可以深入地挖掘汉字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联,从中找到汉字对平面设计的启 示,从而能够为今后更好地将汉字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积累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再者,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对我国平面设计民族化问题的深刻理解。 1 3 。有关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1 3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国内外有很多。我国自古至今有很多对汉字结构进 行详细描述的书籍资料,如说文解字。到了近代,随着人们对汉字的重视程度的 增加,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汉字与平面设计的文献资料,如: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平 面设计里的汉字元素等等。在国外,也存在一些热衷于汉字研究的文献资料,尤 其是处在汉字文化圈内的以韩国、同本为首的一些国家。在同本,一些关于汉字方 面的平面设计比比皆是,为本课题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 1 3 2 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在国外,有很多学者、艺术家热衷于研究汉字与平面设计相关的课题。同本在 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全世界所瞩目。同本非常注重本土化的平面设计,汉 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同本的设计师大量地运用汉字艺术 的精髓,将汉字形念1 j 平面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其它国家在此方面的探索树立 了典范。 我国对二j :汉产f 1 j i j f 究随着历史的变迁也亿小断地发7 | 三着变化。孔平面设计的领 域f | l ,我国存将川1 f 波计这锁域俐i 系化、,、j k 化力。c r j ,世少i t - 比较晚。止兰,中阳的现 1 第1 章绪论 昌= 畜暑毫;皇= = = 眚= 盲葛= = 昌鲁= 毫= 皇= 暑昌穹昌昌= = = = = = = 皇= = 鼻= = = = = = ;= 高盘;宣昌; 畜= = = ;号皇:=:= 宣:昌:昌 代平面设计在当代多元化的国际形势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如今,已经有很 多设计师丌始重视平面设计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越 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很多大师追逐的目标。 1 4 课题研究的目的 开展本课题的目的是从平面设计的角度出发,能够通过对汉字字型结构的解 析与重构给平面设计带来创意思维、应用等方面的启示,将汉字结构的构成规律应 用在平面设计当中、把汉字的韵律美带入我们同常的平面设计,通过大量汉字重构 的实例,能够拓宽我们平时的设计思路,把汉字更好地融入现代平面设计当中。 前面提到了,本课题的开展是基于汉字与平面设计的相通性。汉字是具有象形 特征的文字。仔细观察汉字,我们不难发现,千姿百态的汉字形象是由不同大小、 不同方向的点与线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所构成的,每一个汉字形象都与其它汉字 的形象有所区别,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固定、特有的含义。汉字的一笔一划都穿插在 一个方框之内,为我们展现不同的风情,由文献【3 ,5 - - i 矢n 。因此,汉字既是语言工 具,又可以当作图形去认知。而各种平面设计也是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通过点、 线、面的各种排列组合而成,各式各样的构图表达了不一样的内涵与情感,它们的 最终目的也是作为一种与受众交流的语言图形语言而存在。可见,汉字与平面 设计无论从构成形式还是实现目的上都是相通的。这是将汉字结构构成规律、汉字 韵律等融入到平面设计中的前提条件。 1 5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1 5 1 课题研究的来源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对有关汉字文献资料的理论学习与日常生活中 的调研。国内外的一些书籍资料、图片资料为本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另外,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更多地参考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实例。无论是去外地的实地考 察,还是同常中能见到的与课题相关的设计实例都为本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平时能接触到的如:药盒、食品包装、宣传海报等都被收集起来,成为课题研究丰 富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5 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汉字的解析与重构入手,将汉字的结构进行定稃 度的分解,将汉字的美与我国平面设计各个方面联系起柬,将解析汉字所带来的收 获与平面设计的各个环节做类比。 本煤题足分血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i f 文从第:剥j 分,1 i 始。 3 河北科技火! 学硕十学倪论文 第二部分将深入探讨汉字的解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本章从汉字造字法则丌始, 将古人造字之时的思维与平面设计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接下来写汉字结构与平面 构成的关系。这一部分从“f 只”字结构写起,因为“田”字在汉字中很有代表性,其字 型全部由横竖笔画组合而成。细看“田”字,能够将其分解成若干的“山”字,其结构、 哲学意义、韵律都能体现出汉字艺术的精妙。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实例解析可以初步 了解汉字的美,之后,就按照一定的顺序细致地分解汉字的结构,对大量的汉字从 笔画、零件、块件、字型的角度来解析。在透彻了解汉字结构之后,再将平面构成 与之做类比。最后探讨一下汉字字型、哲学、韵律与平面设计的关联。 第三部分谈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重构。汉字重构在本课题中是汉字解析的延伸 与发展应用。首先从技术与艺术的角度来阐释汉字形态的发展里程。随后,分别通 过民间实例来探讨汉字在传统平面装饰艺术中的重构。然后,详细论述汉字在现代 平面设计中的重构方法,是这一部分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整个课题的重点部分。这 部分内容将具体介绍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重构方法,结合着常见的例子来论述这些 重构方法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应用范围及利弊关系。最后,谈一下汉字在平面设计 中重构的创意思维。 第四部分为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本章从三个方面来看汉字在平面设计中 的应用: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汉字在平面设计应用中的功能体现、汉字 在各类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概况。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引用了大量的实例,通过具 体的观察与论证解决一些实际设计问题。 第五部分为结论。 第2 章”汉字解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第2 章汉字解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中国的汉字是由一个字根或多个字根以一种二维方式配置在一个正方形之内 而组成,因此,又被很多人称为方块字。”1 4 】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笔画,这些笔画 在小小的方寸之间、在笔画穿插的合体之上,形成了汉字,一既体现了形象又表达了 意义,堪称绝妙。从结构上来看,汉字的字型结构十分严谨,大致可以分为独体字 与合体字。其中,独体字的直接构成单位是笔画,是一种不易拆分的汉字字型,如: 木、水、火、土等字;合体字是由两个笔画组合单位或者多个笔画组合单位以不同 的排列方式组合而成,能够将其拆分出两个以上的结构块,如街、特、树等字。在 现代平面设计的领域中,文字首先是起传达信息作用的基本视觉元素,为了更加适 应这个读图时代,文字从表情达意的基础功能上升至具有图形语言的功能时,其所 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载体,而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视觉要素,与版 面中其它构成元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平面的视觉效果,展现自我魅力,由文 献【5 8 】可知。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每一个汉字、每一行标题、每一篇文章都是 一幅特殊的平面设计作品点与线的平面构成。本课题就是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 看汉字的解析。 2 1 汉字文化圈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也被称为儒家文 化圈,属于世界三大文化圈之一。汉字文化圈指的是在其民族历史上曾经使用过一 段时期的汉字、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曾经大批量地借用过中国汉语的语法或词汇, 或者现在以与汉字同形态的文字作为传播语言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汉字文化圈内的 国家或地区大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由文献【6 可知。这些地区主要包括:中国、韩 国、朝鲜、新加坡、越南、同本、泰国华人聚居地、印度尼西亚华人聚居地、东南 亚华人聚居地等。这些地区内的各民族在社会、历史,甚至生活上曾经或者现在 拥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天下”思想、在正式的场合主要使用正体汉字、都对茶 道有一定的研究、较之其它民族更懂得品茶、日常生活中大量地食用稻米、以 筷子作为最主要的进食工具等等。 简要介绍汉字文化圈就是为了说明世界上有不少地区和国家在使用汉字,汉字, 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不止发生在中国。这有助于我们在探讨汉字解析重构与平面设 计的课题时,在宏观上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丌始i f 文部分的阐述。 2 2 汉字造字法与平面设计思维方式 汉字赴一i ,o # 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觇。b 是世界文化。之库c 勺颗璀璨明珠。它以 ) 河北科技人! 学硕十学位论文 其在世界文字中绝无仅有的,集发音、形象和内涵三者于一体的独特魅力,散发着 迷人的光彩,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所热衷的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人士及国外友人 所热爱与追捧。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过程,逐渐完成了由具象图形向抽象笔画的 转变,并最终从象形文字发展演变成为了表意文字体系中兼表音与义的文字。汉字 的造字方法被古人总结为“六书”,即:象形造字法则、指事象形造字法则、会意象 形造字法则、形声象形造字法则、转注象形造字法则、假借象形造字法则。这些造 字法则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造字法则,极大地体现了汉字与众不同的特点。六 书造字法则中体现了象形、抽象、创造、求简等中国人的传统设计思维模式,这些 设计思维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对平面设计的构思过程有很大启示。概括 地说,在平面设计中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都与汉字造字法则有异曲 同工之处,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 2 1 汉字造字法与平面设计形象思维 象形造字法则与平面设计中的形象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汉字造字的“象 形”法则源于人们对于生活中事物形象及轮廓特征的概括与总结,是对物象外观形象 的提炼式表达,是人们通过长期观察生活之后,总结出的以“点”、“线”的方式再现 物象形象的视觉符号,由文献【7 】可知。这一“再现”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情感、 文化,提炼出了地域特征浓厚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我们仔细分析一些汉字之 后,不难发现,以实际物象为造型基础的汉字发展到今天,其中一些字还保留着事 物本来的外形特征,如“山”字的造像特征,还与群山连绵的形态十分相像,而更多 的字型已不再具备事物的外形特征,这是因为“象形”是一种造字的方法,而并不是 一种绘画的方法,其造型与释义的关联性需要约定俗成才行。从汉字的演变史中我 们可以发现,早期的象形文字保留的物象形态的基本信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 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结构形态,其间每一次的变化,都保留了变化以前文 字形态的基本信息,虽然它一次次地偏离了物象外形的表面特征,却是更加接近了 事物的本质和独立意义,成为一个独立式的、精神上的、抽象式的物象,从而最终 使文字从直接描摹攀升到象征表达。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和事物表面上的现象去解决、总结、 凝练、表达问题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属于感性认识范 、- 畴。在汉字的造字法则中,“象形”造字法则如上述内容,是一种描摹客观物象 外形特征的概括总结方法,它的特点是抓住客观事物的外形特征,把物象外观 的特点、局部、细节之处加以有效地取舍与概括,是对事物形态在总体上的把 握与表达。这种思维方式存斗i 硅l i 改计中就是形象思维,是设计者经常用到的习 惯性崽维,j 。形象思维 :设 f rl ,通常表现为采用动物、植物、人物、臼然风 、 手r 会场缭等现。丈形念作为设汁一l - f l ( j 戳觉元素将 特n 进i j 图形式n ,j 简化或将j 卧 f 第2 章汉字解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部细节形象进行再创造即通过些整合、融合等手段将这些局部细节与整个设 计中的其它视觉元素协调、统一在一起,塑造出有艺术感染力的、鲜明的、易理解 的、有亲和力的视觉形象。这种形象思维创造出的平面设计作品具有亲和力,直观、 易懂,常见于标识设计与商业用途的设计中。2 0 0 8 年奥运会运动项目的标识就全都 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每一项运动的标识都是将运动形象简化后具体地表现出来,这 种图形语言不受国界限制,任何人都能看得懂。在商业类的平面设计中,形象思维 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具体的形象对潜在消费者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形象思维 在平面设计中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在确定了设计主题之后,通常情况下,最先被 调动起来的都是形象思维,与主题相关的形象会首先涌进设计者的脑海,而其它的 思维模式都在此基础上产生。 2 2 2 汉字造字法与平面设计抽象思维 指事、会意造字法则与平面设计中的抽象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指事造 字法与会意造字法都体现了汉字的表意性特征。指事造字法就是用具有象征意义 的抽象的笔画符号来表现事物的意义,或者是在某一笔画上添加一些指示性的 符号来象征某件事。例如“刃”字就是在“刀”字中的一个笔画上添了一个点状的 指示性符号,这个“点”就是用抽象的方式表达了“锋利”的概念。会意字则是在 其字的笔画构成要素里,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根组合而成的全新概念来体现 出汉字的意义来。例如“酒”字,这个字分为了两个部分,其中右边的“酉”字表 示容器的概念,左边的三点水偏旁代表液体状态的事物,两个字根合起来的新 概念就是装在容器里的液体,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酒”的概念;“解”字,是由 “刀”、“牛”、“角”三个字根组合而成,三个字根合起来的新意义就是用刀来 卸牛角,即是“解”的含义;“鸣”字,由“口”和“鸟”两个字根组合而成,其合成之 后的新意义是唱歌的鸟,“鸣”的意境由此而产生。在浩瀚的中国汉字中,有很多 汉字具有及其强烈的表意功能。在穿插的笔画之间就能把事物意义清晰地表达出来, 实在是巧妙至极。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同常生活中,在观察、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一些判断、 提炼、概括、取舍等思维方式,对现实,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进行非直接的、概括性 的反映过程。抽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由文献1 8 ,9 ,1 1 ,1 2 可知。汉 字中的指事、会意造字法就体现了抽象的思维。指事字与前面提到的象形字的主要 区别,就是指事字中含有较多的抽象的、与物象形态无关联的元素,这种对事物的 恻接性概括就是抽象思维在起作用。在平面设计中,抽象思维是将客观事物的外形 特征或足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捅成 | i i 缘n 勺图形,在二:维州日jt 1 提达出来,使受众的认 识从感盹:r | 剑理性。在平荫f 改if i i ,i ,i 勺抽象思维方式足以象j e ;思维为基础的心维0 7 河北科技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式。如图2 1 ,是北京2 0 0 8 年的申奥标识。这个标识的设计就运用了抽象思维方式, 图中的五条线形组合是对一组太极拳运动姿态的抽象提炼,设计师把中国太极的优 美与力量感凝结在这五条具有奥运五环色彩的线形之中,抽象地表达了暗含中国哲 学精神的运动特征。其实,运用抽象思维方式进行设计,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这需 要设计者非常透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了解其精髓,并精确地把握住事物的外 形特征。运用抽象思维创造出的作品一般都在形式上不直观,但具有较深刻的内涵, 能给受众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与深刻的印象。 图2 12 0 0 8 北京申奥标志 f i g 2 - 1 2 0 0 8b e i j i n go l y m p i c sl o g o 2 2 3汉字造字法与平面设计创造性思维 形声、转注、假借造字法则与平面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相通之处。 形声、转注、假借造字法则充分地展示了汉字的哲学魅力与艺术魅力,体现了 中国人的创造性。形声字是既表形又表声的字,表形的部分代表字意,表声的 部分代表发音,它是声之象与形之象的融合。如“骑”字,其中“马”表形,是表示 意义的部分。“奇”表声,是表示字音的部分。转注字是分类互释地运用汉字,体 现了一些汉字的运动发展过程,是语音演变与方言差异化的必然产物。如古代时“考” 字的意义同“老”字的意义一样,而现在,“考”字脱离了“老”的意义,转换成了全新的 意义。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字,表示读音相同而含义不同的字,是一个字有多种用途, 通俗点说就是现在的一字多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丌拓性的、独创性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理解、 联想等能力为基础的求新性、综合性的心理活动。”l lo j 在古人造字时,当形象思 维与抽象思维都不能表达含义时,就会激发出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 它也是各种思维的集合体。形声、转注、假借造字法就体现了创造性的思维方 式。在平i f l i 设计中,创造性思维是联想、重组、比俞、嫁接、置换等思维方式的综 合运用。设汁作品的丰富与深化小能单靠形象思维与抽缘思维,多样的思维力1 i = j t h - , 匕i t 创造莉i f | 勺视觉形象j 构成杼。创造陀的心维乃式能够激发设计青的激情, 8 第2 章汉字解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使设计者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设计手段来再造视觉元素,可以借助图形表达象征意义; 可以移花接木,将现实中不相联系的事物接在一起;可以根据需要夸大事物的某一 特征,可以添加拟人化的效果来增加幽默感总之,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创造 出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是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古人在造字、用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显示了国人观察、概括、表现的智慧与审 美情趣,值得平面设计借鉴。 2 3 汉字结构的分解与平面构成的关联 汉字与平面设计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先来看汉字字型的构成:每一个汉字形象 的创造都是造形与造意的过程,在点、线的选择与构成中很自然地注入了汉民族特有 的审美思想与生活追求。在汉字当中,线的直、曲、长、短,撇、撩、折、勾等形态 形成了流动、静止、干涩、通畅、庄重、欢快等丰富的变化,其中笔画在一定范围 内的交织与排列、构成汉字字型的间架结构造就出了不同的形、意、势。平面设计 的创作也是造形与造意的过程,点、线、面、图像等视觉元素在二维空间里相互组 织,呈现出丰富的情态。如此相似的艺术形式使平面设计从汉字结构方面得到了不 少的借鉴与启示。 2 3 1 以田字结构为例浅析汉字结构 在深入探讨汉字结构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田”字的解析。从人类进化的历程中 我们可以知道,汉字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如人类是先经历渔猎时期, 后进入农耕时代,所以关于动物含义的字要早于关于农作物含义的字产生。“田”字节 便是典型的农耕时代产生的象形字,意为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它形象地象征了 阡陌纵横、沟浍四通的一块一块的农田。“田”字既是是独体字,同时也是汉字的一 个部首,以“f f l ”为部首的字多与耕种有关系。 2 3 1 1田字结构总述 “田”字结构在所有汉字结构中堪称经典,三横三竖交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 四通八达又密不透风的结构。首先,从字的结构来看,“f 日”字仅由横、竖、折三种 基本笔画构成,这几种笔画通过水平、垂直的交叉、围合,分割出不同的区块:有 上与下的划分、有左与右的划分、有罩与外的划分。可以晚,一个“田”字就把几乎 所有结构复杂的汉字结构都包含在了其中。再从图形的角度来看,“阳”字是一个均 衡、对称的图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对角对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山”字围 合起来,将“r | ”字分割成四个近乎相等的区块。如果我们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用特定 的黑自关系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这些lx 块加以区分,便l | j 以组成形式多样的图案样式。 而且,无论我f i j 将“阳”字向左、向彳i 址转9 0 度、1 8 0 度j 尘是f t ,江度数,都无法改变“” 字的结构彤态 象这样一个笔i t t l l c c i 渺【= 简练却能够折射如此j j 妙玄机的文亨恐,t i7 l 9 河北科技人学碛十学位论文 只有中国的汉字爿能做到。此外,“f r ”字结构的绝对均衡感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了 中国自古以来的和与合的思想。最后,再从平面构成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田” 字看作由四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平面区域所构成,这种上下左右均等的造型和 延伸扩展的布局方式恰好符合四方连续图案的定义,即由一个独立的图案样式或由 几个近似的图案纹样组合成一个单独的单位,向四周连续并且绝对重复地延伸铺展 而成的图案形式。如图2 2 、图2 3 。 图2 - 2 ,2 3 四方连续 f i g 2 - 2 ,2 3 f o u rc o n s e c u t i v ec h i 2 3 1 2 田字笔画的拆分与平面设计的构图方式 我们将组成“田”字的笔画看作图案中的“线”,将由这些线围成的区域看作一个图 形单元,把“田”字的笔画进行有所取舍的拆分,概括出以下线与线的形态组合,如 图2 4 : l 一= 三+ t 千工王厂r 厂f 阡nr t l 同阳口日田i 图2 - 4“田”字拆分 f i g 2 - 4 ”f i e l d ”t h ew o r db r e a k 从线与线的形态组合中我们可以看出,“f r ”字的结构里不仅包含了很多独体字 的结构,如:一、二、三、十、山、工、干、王、厂、同等,还能拆分出多种多样、 形式丰富的线的组合方式,且每一种线与线的组合方式都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并带给人特定的心理感受。如“上”的组合,中l 日j 的竖线将上面的横线托起,给人一 种顶天立地的感觉,使人感受到强烈的力量感。“r t l ,的组合,由于顶端被一条直线 所闭合,因此给人一种向下无限延伸的感觉,这样的线形组合将受众的视线向下部牵 引,让人对下面构图以外的东西产生联想,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 ” 的组合中,三条平行线分割出了两个等大的的1 ) 域,给人一种平衡、稳定的感觉。 每种线j 线的变化组合都具彳r 齐自的特点和隋境,这i b 就不再一一举例晚f ujt 。 通j 对线与线的组合的分析我们可以甜。个结沦:线与线的绀合j 、i il f l f 设 1 0 第2 章汉字解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计的布局、板式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用一些实例论证这一观点。如图2 5 所示,这 图2 5 网页设计 f i g 2 5 w e bd e s i g n 图2 - 6 ,2 7 海报设计 f i g 2 - 6 2 7 p o s t e rd e s i g n 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网页页面设计,它的构图形式采用了相对稳定的“= ”的形式。我 们先来了解。一f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