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起卦步骤大衍筮法ppt课件.ppt_第1页
入门起卦步骤大衍筮法ppt课件.ppt_第2页
入门起卦步骤大衍筮法ppt课件.ppt_第3页
入门起卦步骤大衍筮法ppt课件.ppt_第4页
入门起卦步骤大衍筮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大衍筮法 引言 关于 筮 筮 sh 会意 从竹 从巫 竹 表草木 巫 表占卜者 本义 古代用蓍 sh 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称 筮 筮 易卦用蓍也 说文 筮于庙门 仪礼 士冠 筴为筮 礼记 曲礼 尔卜尔筮 诗 卫风 氓 卜之 不吉 筮之 吉 左传 僖公四年 筮卜 用蓍草及龟甲占卜吉凶 筮仕 初次出仕做官 古人将出仕必先占吉凶 于是后称出来作官为出仕 筮验 占筮的证验 筮短龟长 龟卜较筮占灵验 筮人 掌卜筮的人 司占卦的人 筮问 卜问 筮决 以筮卜决定 筮宅 埋葬时 筮卜坟墓位置的适当与否 筮氏 卜筮者 筮日 行卜筮礼仪之当日 一 卜 与 筮 的区别第一 所用材料不同 卜 以龟甲或兽骨为材 合称 甲骨 筮 以蓍草为材第二 占断方式不同 卜 无需演算亦无预先编定的卜辞 筮 相反 易之为书 推天道以明人事也 左传 所记诸占 盖犹太卜之遗法 汉儒言象数 去古未远也 二 周易 的起卦方法 这里只指大衍筮法 1 关于 天地之数 与 大衍之数 系辞上 天一地二 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 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 天数五 地数五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 地数三十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 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 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归奇于扐以象闺 五岁再闺 故再扐而后挂 是故四营而成易 十有八变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 触类而长之 天下之能事毕矣 天地就是阴阳 也就是把自然数划分为两类 单数叫做天 叫做阳 地代表偶数 一三五七九是奇数 称作天数 二四六八十是偶数 称作地数 天数地数 奇数偶数 叫法不同 实际是一回事 都是对立统一的意思 天数五 地数五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五 就是一三五七九这五个数 地数五 就是二四六八十之五个数 亦即十以内的五个奇数和五个偶数 五位相得 是一与二相得 三与四相得 五与六相得 七与八相得 九与十相得 各有合 是五个天数合到一起等于二十五 五个地数合到一起等于三十 二十五与三十相加等于五十五 这就是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周易 的千变万化 神秘莫测 正是由五个天数与五个地数合成的 五十有五的变化产生的 五十有五 的变化产生七八九六四个数字 由七八九六的变化产生爻 由爻组成卦 所谓 成变化行鬼神 即指此而言 实战部分 材料 50根蓍草 可以用筷子或者牙签等代替 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草可入药 茎 叶可制香料 通称 蚰蜒草 锯齿草 古代用其茎占卜 2 成卦程序 四营十八变 中国过去卜卦不是迷信 是依据数理哲学来的 古代用筮草来卜卦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真正用的是五十根 为什么只用五十根来卜呢 因为那五根基本数是不能动的 等于天体上的太阳 月亮 这五星是不须动的 先 虚一不用 从50根中随意取出一根 拿开 象征太极 第一营 分而为二以象两 将剩下的一把随意分成两份 两 生两仪 第二营 挂一以象三 再从这两份的其中一份中取出一根 夹在小指与无名指之间 三 天地人三合 第三营 揲she 数数之以四以象四时 将取出后的两份分别以四根为单位分开 将各堆的余数分别夹在无名指和中指 中指和食指间 四时 春夏秋冬 第四营 归奇于扐以象闰 将夹在手上的取出放开 将剩下的重新收成一堆 以上为 一变 四营而成易 把两手的余数合到一起 一只手的余数象征闰月 两只手的余数象征再闰 归奇于扐以象闰 五岁再闰 故再扐而后挂 以上的全过程算 一易 一易要经过分二 挂一 揲四 归奇四步 叫做 四营 所谓 四营而成易 也就是四营完成了一易 一易也叫一变 三变才能算出一爻 一卦六爻 十八变才能完成一卦 两手余数之和不是五即是九 余数叫 过揲之数 过揲之数 之外的数叫本数 第二易开始时 不再使用过揲之数 用这个本数再来一次分二 挂一 揲四 归奇 又得一 过揲之数 再用数下的本数通过四营挂揲 又得一 过揲之数 它们的组合 有一下情况 十八变 每三变所得归奇的余数 有以下六种组合 一组 5 4 4 二组 9 8 8 三组 5 8 8 四组 9 4 8 五组 9 4 4 六组 5 4 8 三易完成可以确定初爻 简单的方法是看三次得到的余数 在余数中九或八算大的数 四或五算小的数 如果三个余数中有两大一小 称少阳 或称单 就是不变的阳爻 记成 或 如 5 8 8 因为其余蓍数为28 如果是两小一大 称少阴 也称拆 就是不变的阴爻 记成 或 如9 4 4 因为其余蓍数为32 如果是三个大数就称老阴 或称交 就是变动的阴爻 记成 X 或 如 9 8 8 因为其余蓍数为24 如果三个都是小数称老阳 或称重 也就是变动的阳爻 记成 O 或 如5 4 4 因为其余蓍数为36 老阴或老阳如果直接用 符号来记录 要记住它是变爻 以上四种情况用10以内数字来称呼 老阴称作六 少阴称作八 老阳称作九 少阳称作七 因为阴是逆序 阳是顺序排列 实际上 这六种组合所得的策数有以下六种情况 得9和6的机会各为一 得7和8的机会各二 其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十八变中 三变所得挂扐之数为5 4 4 则 5十4十4 13 所挂扐之数和 49策 13 36 所余之数 即所用之策 36 4得9 36即乾之策数 为老阳 每策表示乾的占用一次 每卦六爻 36X6 216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即由此来 如果为9 8 8 则9十8十8 2549 25 2424 4得6 24即坤之策数 为老阴 没策都表示坤的占用一次 每卦六爻 24X6 144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由此来 乾之策 二百一十有六 坤之策 百四十有四 凡三百有六十 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 万有一千五百二十 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 四营而成易 十有八变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 触类而长之 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 是故可与酬酢zu 可与佑神矣 子曰 知变化之者 其知神之所为乎 酬 主客相互敬酒 引申为朋友交往应酬 六十四卦中阴阳卦各三十二 以 三十二 乘以 乾之二百一十有六 则为六千九百一十二 6912 乘以 坤之百四十有四 为四千六百零八 4608 两者相加即万有一干五百二十 12520 以当 万物之数 如果为5 8 8或9 4 8则5十8十8 219 4 8 2149 21 2828 4得7 此为少阳之数 如果为9 4 4 或5 4 8则9十4十4 175十4十8 1749 17 3232 4得8 以上得9 6者各1次 得7 8各2次 于是得出六爻 装得所筮之卦 于是 三变 后的六种可能的结果概括四种 二十四 四的六倍 二十八 四的七倍 三十二 四的八倍 三十六 四的九倍 对应的爻象如下表 九为太阳 36对9 六为太阴 24对6 七为少阳 28对7 八为少阴 32对8 九为阳极 逢九变阴 六为阴极 逢六变阳 七为阳爻 八为阴爻 均不变 阳阴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三易之后即可确定初爻的阴 阳 老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爻是从下向上排列的 完全按照相同的方法 再把三易重复五次 就可以找到其他五爻的阴阳老少 把六爻全部确定下来 这样就完成了一卦的演算 老阴 老阳都是动爻 动爻要变 阳爻要变阴爻 阴爻要变阳爻 未变之前的卦是本卦或称遇卦 变后的卦就是之卦或称变卦 问卜的占断在本卦的变爻爻辞 初爻的产生 由对应的蓍数产生对应的爻 24 28 32 36依次为老阴 少阳 少阴 老阳 在本卦中阳数对应阳爻 阴数对应阴爻 但是在变卦中老阳和老阴要变 阳变阴 阴变阳 少阳和少阴则不变 老变少不变 变卦 也称为 之卦 从 本卦 到 之卦 称为 遇 之 为 某卦 比如说 十有八变成卦 从最底下起 依次为初 二 三 四 五 上爻 每三变产生一爻 从底下往上叠 一共十八变而成一卦 这个俗语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就来自于此 宋代朱熹在 易学启蒙 中为蓍草占算拟定了七条体例 1 六爻皆不变者 占本卦卦辞 2 一爻变者 以本卦变爻之辞占 3 二爻变者 则以本卦二变爻之辞占 而以上爻之辞为主 4 三爻变者 占本卦及之卦的卦辞 而以本卦为主 5 四爻变者 以之卦中二不变之爻辞占 以下爻为主 6 五爻变者 以之卦中不变爻的爻辞占 7 六爻皆变者 以乾坤二用之辞占 并参考其之卦卦辞 四 纳甲起卦法因蓍草演卦非常复杂难以掌握 所以古人代之以摇钱法起卦 此为正宗的纳甲起卦法 以钱代蓍法相传是战国时的鬼谷子独创 于汉代逐渐流行 具体方法如下 铜钱 清代以后以乾隆钱为最佳 当代用硬币亦可 三枚 合于手心 默念欲占之事 约一分钟 待心静 即可摇撒铜钱于桌面之上 再看铜钱背和面的组合情况 一个正面 两个反面 称作 单 画作 为少阳 两个正面 一个反面 称作 拆 画作 为少阴 三个正面 没有反面 称作 重 画作 O 为老阳 是变爻 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