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提要 森林生态产品的涵义 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 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补偿 第五章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与补偿 第一节森林生态产品的涵义与特点 一 森林生态产品的涵义森林生态产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为社会提供的能满足生态需求的无形产品的总和 森林生态产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森林的生态资源 生态效益 生态效能等概念的更深入更确切的表达 森林生态产品是森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产品组成 二 森林生态产品的形式 1 涵养水源增加的地表有效水 增加的地下有效水 水质改善 2 保育土壤防止土壤 及其中养分 流失的量 森林保护土地的价值 如防沙治沙的价值 因造林而被治理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及其价值 因造林而重新垦覆的废旧矿区面积及其价值 因造防护林而重新夺回的废弃土地面积及价值 因造林而减少土壤盐碱化的价值 因造林而重新形成了腐殖层的山区裸岩土地面积及价值 因森林植被的合理经营而提高了土地地位级 增加了土地肥力 的土地增值 减少土壤崩塌的价值 防止泥石流的价值 3 固碳制氧森林植被的固碳量及相应减少大气CO2的价值 有林地固持土壤C及相应地减少大气CO2的价值 增加大气氧含量的价值 森林固化的太阳能的价值 4 净化环境森林及树木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价值 森林吸附空气中有害气体 如SO2和氟化物等 和放射性物质的价值 森林释放负氧离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价值 森林杀灭空气中有害细菌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价值 森林降低噪声有益于健康的价值 5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森林资源物种多样性的价值 野生植物资源的存量与价值 野生动物资源的存量与价值 其他物种多样性的价值遗传多样性的价值 生境多样性的价值 6 农业防护价值农区林网或森林防护农业生产的价值 牧区林网或森林防护牧业生产的价值 7 森林的景观和游憩价值 三 森林生态产品的特点 1 森林生态产品的条件再生性森林内的活立木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本身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或者人为干扰未超过环境承载力时 其自身及其所发挥的生态环境价值具有不断积累的再生特性 2 森林生态产品的长期性和高风险性3 不可移动性和地域局限性4 森林生态产品生产过程的自然联合性和整体性5 森林生态产品的外部性6 森林生态产品的非市场交易性 一 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的核算1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森林涵养水源主要通过对降水的截留 吸收和下渗 对降水进行时空再分配 减少无效水 增加有效水 森林具有调节径流的生态功能 但是减少还是增大径流量 尚处于争论中 美国多数学者认为 面积较小的集水区和流域 数十平方公里以下 森林的存在减少径流量 采伐森林可使年径流量增加 对于面积较大的流域 有林流域的年径流量较无林或少林流域的多 森林具有减缓洪水的作用 这种作用通过降水截留 森林的蒸发蒸腾 土壤的水分渗透 减少地表径流等综合功能实现 第二节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 2 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的核算方法 1 森林蓄水的价值 方法1 影子工程法V1 A B S D E F G H式中 A 100 单位换算系数 B 修造1m3农林小水库工程投资费用 元 m3 S 森林面积 hm2 D 森林土壤含水量 E 无林地土壤含水量 F 土壤容重 t m3 G 林地根系平均深度 cm H 水的比重 t m3 方法2 简便计算V 0 4 B S Q1 Q0 式中 Q1 单位面积森林蓄水量 m3 hm2 Q0 单位面积采伐迹地蓄水量 m3 hm2 2 森林调节径流 防洪效益 的价值根据森林年蓄水量 计算减少洪水的数量乘以防洪费用 即得防洪效益的价值 计算公式 V2 S Q1 Q0 B R式中 S 森林面积 hm2 Q1 森林的蓄洪能力 m3 hm2 Q0 无林地的蓄洪能力 m3 hm2 B 拦蓄1m3洪水的水库 堤坝修建费 元 R 效益 投入比值 3 森林增加水资源的价值森林由于涵养水源 增加了江河径流量 缩短了枯水期 提高了农田灌溉及社会供水能力森林增加的有效水量的价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V3 M P1 a1 P2 a2 式中 M 森林增加水资源总量 P1 农田灌溉水资源价格 元 m3 P2 社会供水价格 元 m3 a1 农田灌溉利用系数 a2 社会供水利用系数 二 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核算1 减少土壤侵蚀的价值方法1 农作物产值替代法根据森林减少土壤侵蚀的总量和全国土地耕作层的平均厚度 计算出森林减少土地资源的损失量 再计算出这些土地能够生产的农作物的产值 a 计算森林减少的年土壤侵蚀量Q S E0 E1 F式中 Q 森林减少的土壤侵蚀总量 S 森林面积 E0 荒地侵蚀模数 t km2 a E1 有林地侵蚀模数 t km2 a F 土壤容重 t m3 b 计算森林减少的土地损失面积A Q L式中 A 森林减少的土地损失的面积 Q 森林减少的土壤侵蚀总量 L 全国土地耕作层的平均厚度 c 计算森林的保土价值用土壤侵蚀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的损失估算 V M M1 P C A式中 M 每公顷未受侵蚀土地近3年平均产量 M1 每公顷已受侵蚀土地近3年平均产量 P 该地区农产品的单位价格 C 该地区农产品的单位成本 A 同上 注 以此法计算的减少土壤侵蚀的价值 土壤肥力损失价值也包含其中 方法2 林地经济效益替代法V R S C式中 R 每公顷林地的年经济效益 S 每年土地废弃面积 C 废弃土地的年价值 方法3 土地价格差法V 森林有效作用面积 土地侵蚀前后的价格差 S a V1 V2 式中 S 森林面积 V1 单位土地面积侵蚀前的价值 V2 单位土地面积侵蚀后的价值 a 森林保土作用系数 即森林实际保土面积与森林面积之比 a 1 2 减少泥沙滞留与淤积的价值 1 水土保持法V C S M M1 式中 V 森林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 C 单位泥沙清淤成本 S 森林面积 M 无林地的年输沙模数 t km2 M1 森林覆盖地的年输沙模数 t km2 2 水文法 计算森林的拦沙量方法1 进行小流域的对比实验 确定实施林草措施后小流域的产沙率与对照小流域的产沙率 然后进行核算 方法2 对采用林草措施前后的下游小型水库的泥沙淤积量进行比较 其差值为林草措施的减沙量 建立年输沙量回归模型 S a cC dD pP rR式中 S 河流年输沙量 C 森林覆盖率 R 年径流量 P 年降雨量 D 单位面积蓄积量 a c d p r 回归方程系数 计算森林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V S1 S2 E或 S E式中 S1 S2 林草措施实施前后水库或者拦沙坝的淤积量 E 水库或者拦沙坝单位容积的建筑费用 3 清除费用法森林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 V 清除费用C 清出泥沙的价值V 如果考虑两次清淤时间间隔内造成的损失 则上式应修正为 V C V L式中 L 两次清淤时间间隔内泥沙淤积造成的损失 3 森林减少土壤肥力流失的价值方法1 减少土壤肥力流失价值 此部分肥力对林产品生长的贡献价值以林木生长为例 这部分养分可能导致两方面的结果 一是缩短木材的成材期 二是在相同的生长期间增加木材产量 将木材成材期缩短带来的经济价值或者增加的木材产量的经济价值折算为森林减少土壤肥力流失的价值 方法2 森林减少土壤肥力流失的价值用具有同等肥力的肥料的市场价值来表示 V Pi Q Ki S Ci式中 V 森林减少土壤肥力流失的价值 Q 单位面积森林减少的水土流失量 Ki 第i种养分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 S 森林保持水土的总面积 Ci 第i种养分元素在标准肥料中的含量 Pi 第i种标准肥料的价格 4 森林培育土壤的价值假定土壤肥力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则森林培育土壤的价值可用下列方法来计算 方法1 将提高的土壤肥力折算为肥料的价值 即森林培育土壤价值 同等肥力化肥的价值方法2 以森林提高土壤肥力所带来的农作物产值的增加量来表示 V V1 V2式中 V 森林培育土壤价值 V1 森林提高肥力后农作物产值 V2 原有肥力条件下农作物产值 5 森林防沙治沙的价值森林防沙的价值可按风沙对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损失来核算 治沙的价值可采用林地与沙漠化土地的价格差来计算 V V1 S P1 P2 式中 V 森林防沙治沙价值 V1 森林减少风沙灾害损失价值 S 林地面积 P1 林地的价格 P2 沙漠化土地的价格 森林减少风沙灾害损失价值的计算 方法1 V1 V2 V2 S S S式中 V2 森林减少前的灾害损失价值 V2 森林减少后的灾害损失价值 S 原有森林面积 S 减少后的森林面积 方法2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求出风沙灾害的损失价值同森林覆盖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 通过函数计算求森林减少风沙灾害损失的价值 6 森林减少其他自然灾害损失的价值 1 森林减少泥石流洪峰造成的损失价值V V1 V2 a1 f1 Q a2 f2 Q 式中 V1 没有森林防护作用下 泥石流洪峰造成的损失价值 V2 有森林防护作用下 泥石流洪峰造成的损失价值 a1 没有森林防护下 泥石流洪峰1年中发生的次数 a2 有森林防护下 泥石流洪峰1年中发生的次数 f1 Q 没有森林防护下 泥石流洪峰流量同其造成损失价值的函数关系 f2 Q 有森林防护下 泥石流洪峰流量同其造成损失价值的函数关系 2 森林减少山崩 滑坡等灾害的价值V M P C S F式中 V 滑土滑坡造成土地面积减少的损失费用 M 每公顷低质土地近3年的平均年产量 P 该地区农产品的单位价格 C 该地区农产品的单位成本 S 低质土地的年增加面积 F 完全毁坏土地的损失 三 森林固碳制氧的价值核算 1 森林固碳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是碳吸收储存最为有效的方法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碳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中 森林每积累1吨干物质 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 63吨 相当于固碳0 4445吨 释放氧气1 19吨 树木生长旺季 1公顷的阔叶林 每天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 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 三 森林固碳制氧的价值核算 计算森林固持碳量的方法 生物量法 根据单位面积生物量 森林面积 生物量在树木中的分配比例 树木各器官的平均碳含量等参数计算 蓄积量法 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资料 根据主要树种的平均容重计算干才部分的生物量 再根据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关系 计算整个林分的生物量和碳含量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区185种主要树种的平均容重为0 686t m3 生物量与碳含量的转换系数为 树干55 49 树枝46 53 树叶45 84 树根53 90 平均每公顷森林碳储量207 68t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碳储量的估算 首先计算乔木层的碳储量 再根据乔木层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例计算单位面积总生物量的储碳量 如波兰针叶林的森林蓄积的碳储量占森林内所有生物的碳储量的比例为0 534 阔叶林为0 667 林地固碳量 就全球而言 森林土壤中的有机碳储量大约是森林生物量的2 3倍 我国海南尖峰岭林区热带森林土壤的有机碳含量 以100cm土层计 为97 10 119 54t hm2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的有机碳含量 以100cm土层计 为116 97 158 30t hm2 森林固碳的价值核算方法 1 人工固碳成本法用生产工艺固定等量二氧化碳的成本计算 2 造林成本法假定植树造林的目的是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那么森林固定二氧化碳的经济价值就应根据造林的费用来计算 如英国林业委员会1990年核算森林固定二氧化碳的经济价值时 就以造林成本为依据 3 碳税法欧洲一些国家曾向联合国提议 对化石燃料征收碳税 以减缓温室效应 如瑞典政府提议的碳税率为0 15美元 kg碳 有学者建议 以碳税率作为计算固定二氧化碳经济价值的标准 4 避免损害费用法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可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损害 根据所带来的损失大小直接计算森林固定二氧化碳所产生的直接效益 有研究估算出 每吨碳所造成的损害 主要为海平面上升 约等于13美元 1989年的价格 几种固碳价值核算方法的比较 人工固碳成本法 生产成本高 不现实 极少采用 造林成本法 比较容易接受 运用较广泛 如美国 英国 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曾运用该方法核算森林的价值 碳税法 征收碳税的标准应合理可行 避免损害费用法 此法估算因碳释放到空气中而造成的环境损害价值时 是基于大量的未知假设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 森林制氧价值方法 利用光合作用反应式 测定并计算生产单位干物质可释放的O2 再通过森林年生长量换算得到单位面积释放的O2量 然后以工业制氧出厂价格计算 公式 V M 1 C D K P式中 M 森林现有的蓄积生长量 C 根 枝生长量占干才生长量的比值 D 单位体积木材的净干重 K 生产单位干物质释放的O2量 P 工业制氧的单位价格 运用此法计算的森林供氧价值接近或超过森林提供木材的价值 四 森林净化空气的价值核算 据测定 林木每生产1kg干物质就要过滤3111m3的空气 每公顷热带雨林每年净化空气为6813万m3 亚热带杉木林为3000万m3 东北混交林为2000万m3 森林通过吸收 过滤 阻隔等理化和生理过程 能有效减少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如1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 1公顷的山毛榉树林 一年吸附的粉尘可达68吨 大片的林木与附近地区空气的温度差 有利于促进有害气体的扩散稀释 降低下层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 空气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氟化氢 氯气以及悬浮颗粒物等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森林净化空气的价值表现为 森林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导致的增强人体健康和减少酸雨损失的价值 增强人体健康的价值采用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估算 酸雨导致的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有两种 比较法 比较不同酸沉降污染水平下 材料 农作物 受影响而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从而得出酸沉降污染与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 分析法 借助损失函数及受影响而造成的损失的定量化来计算给定酸沉降污染水平的具体经济损失 如酸沉降对材料破坏的损失模型如下 Cp 1 Lp 1 L0 C0式中 Cp 每年由于酸沉降破坏材料造成的经济损失 Lp 酸沉降条件下的材料使用寿命 年 L0 无酸沉降条件下的材料使用寿命 年 C0 材料一次维修或更换的总费用 五 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 我国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有植物约3万种 仅次于马来西亚 4 5万种 和巴西 4万种 陆栖脊椎动物约2340种 占世界的10 鸟类占世界鸟类总种数的13 兽类499种 占世界总种数的11 我国是世界上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 全球1200种栽培植物 其中237种起源于我国 我国生物多样性统计表 资料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统计 目前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的方法仍处于探索之中 在世界各国进行的森林资源核算的24个案例中 截止2000年 仅有5个案例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了核算 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的常用方法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直接市场评价法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 支付意愿法 机会成本法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 支付意愿法 案例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核算 张颖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 1 划分森林生物多样性植被区 2 选取样本根据森林生物多样性分区 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法 以31个省 市 区 为总样本数 经计算 选取9个样本进行调查 3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核算方法一 直接市场评价法步骤 分别选取各样本中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 植物 微生物 并收集它们的市场价格 对没有市场价格的 组织有关专家 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它们的市场价格 计算各样本区野生动物 植物 微生物的成本 收益和净价 没有成本的要组织有关人员核算它们的成本 分别计算8个区中野生动物 植物 微生物的净价 并根据贴现率分别计算各区的单位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量 根据各区的森林资源面积和单位面积价值量 分别计算各区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总价值 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计算表 目前 采用直接市场评价法 由于缺乏必要数据 一般只能计算森林的物种多样性价值 而对森林的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的价值难以计算 方法二 机会成本法原理 为了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 必须放弃木材采伐 假设森林不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部用于采伐 则所有森林产品的净收入 即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机会成本 依据 根据1998年森林蓄积消耗量 求出单位蓄积净收入 计算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机会成本 结果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机会成本为72891 5亿元 六 森林的农田防护效益价值评估 原理 以农田增加的产量作为等效益物进行评价 公式 V D P C S式中 V 森林的农田防护价值 D 受益区单位面积增产量 如果一年内有数季农作物 则为其总和 P 农作物的市场价格 C 生产农作物的成本费用 S 森林防护作用的受益面积 七 森林游憩价值核算 森林游憩价值评价最早开展于20世纪50年代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有 费用支出法 旅行费用法和意愿调查法 条件价值法 1 费用支出法原理 以游客为获得森林游憩服务而实际支出的各种费用作为森林的游憩价值 实际支出的费用项目 1 往返交通费 2 餐饮费 3 住宿费 4 门票和设施使用费 5 时间花费 6 摄影费 7 纪念品和土特产购买费用 在费用支出法应用中 对森林游憩价值应包括的费用项目有不同的理解 因而形成有3种计算游憩价值的形式 1 游憩费用法 仅计算与游憩相关的费用支出 包括往返交通费 门票费 住宿费和因游憩而增加的餐饮费 时间花费价值 2 区内花费法 仅计算游人在游憩区内支出的总费用 不包括往返途中的费用支出 交通费 旅途时间价值 途中餐饮费和住宿费等 3 总费用支出法 以游人从出游到回家的整个期间花费的与游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费用支出 2 意愿调查法意愿调查法系美国的Davis于1964年首次提出并运用于缅因州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价 森林游憩价值计算公式 WTP WPi ni N M式中 WTP 被调查地区人们对森林游憩效益的总支付意愿 WPi 被调查者中第i水平的支付意愿 ni 被调查者总数中支付意愿为WPi的人数 N 被调查者总数 M 被调查地区的居民总数 3 旅行费用法4 森林游憩价值核算方法的评价 1 费用支出法评价优点 简单易行 缺点 没有完全反映消费者的实际支付意愿 计算价值低于森林游憩资源的实际价值 如计算中所包括的费用项目不同 计算结果将差异很大 不能核算森林游憩资源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等非使用价值 无法核算以当地居民为游人主体 并且费用极低甚至免费的森林游憩资源的价值 2 意愿调查法评价优点 可以评价森林游憩资源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是评价以当地居民为游人主体 并且费用极低甚至免费的森林游憩资源价值的最后可选方法 缺点 假想市场技术本身所引起的调查结果与实际支付意愿之间存在偏差 3 旅行费用法评价优点 旅行费用法评价的森林资源游憩价值中包含了消费者剩余 因而能全面真实的反映评价对象的价值 旅行费用法计算消费者剩余是通过调查游人的旅行费用与游客量的关系 从而建立需求曲线求得 数据具有客观性 评价过程中涉及的主观因素较少 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缺点 评估结果为森林游憩资源的使用价值 不能评价非使用价值 评价结果适宜用年价值表示 而不宜简单折算为现值 4 多种方法结合使用问题目的 可以将不同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参照和补充 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有助于解决单一方法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 如游憩资源的完全价值评价 同一景区不同景点或不同游憩活动项目单项价值评价等 结合使用举例 核算森林游憩资源使用价值中各分量的价值 首先使用旅行费用法核算总使用价值 然后运用意愿调查法调查游人对各分量的支付意愿百分比 从而推算出森林游憩资源总使用价值中各分量的价值 核算森林游憩资源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用旅行费用法计算出森林游憩资源的使用价值后 再用意愿调查法调查游人支付意愿中非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各占的比例 据此推算出森林游憩的总价值 例 薛达元等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评估研究中 采用费用支出法和旅行费用法评价长白山的旅游价值为15842万元 采用意愿调查法调查境内游人对保护对象偏爱的支付意愿比重为 保护地质地貌遗迹的支付占1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支付占87 由此推算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13783万元 八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中的问题 1 替代的合理性问题如水库的修建费用替代森林的蓄水价值 工业制氧价格代替森林放氧的价格 化肥的价格替代森林保肥功能的价格 2 结果的可加性问题森林生态产品的诸多使用价值的评价结果是否可以累加 值得研究 一种商品的价格在市场上是由均衡价格决定的 而不是由生产者单方面来决定商品的价格 3 计算的重复性问题如森林的农田防护价值是多种生态效益综合影响的结果 森林的固碳与制氧是同时进行的 其价值应只计算一种 4 评价结果的实际操作性差森林生态产品的评价数据资料大多是大流域的 评价结果难以落实到山头地块 第三节森林生态产品的价值补偿 一 国内外森林生态产品补偿的实践1 国外森林生态产品的补偿实践日本森林法规定 国家对划定为保安林的森林所有者要加以补偿 以保证其效益不致于因此而降低 国家也要求保安林的收益团体和个人承担一部分甚至全部的补偿费用 为解决缺水问题 建立水源林基金 由河川下游的受益部门采取联合集资方式补贴上游的林业 用于上游的水源林建设 英国设立林业基金 主要由国家拨款发展造林 哥伦比亚对污染者和受益者收费 用于造林和流域管理 瑞典森林法规定 林地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 林地所有者的经济损失由国家给予补偿 2 我国森林生态产品补偿的实践2001年底 国家林业局正式启动全国森林生态产品补偿的试点工作 选择了11个省 区 的1333万公顷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先行试点 2004年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森林生态产品补偿基金制度 从2 67亿公顷林业用地中划定1 04亿公顷重点公益林 广东是我国第一个实施生态公益林生态产品补偿的省份 1998年省政府制定了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生态产品补偿办法 明确了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内拨款和财政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 从1998年开始 对核定的生态公益林按每亩每年2 5元给予补偿 2000 2002年 提高到每亩每年4元 2003 2007年 每亩每年8元 河北承德地区是北京 天津水源林区 每年提供引滦入津的94 6 的水源和密云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配件的供应链智能化升级实施方案研究报告
- 物流行业仓储管理与配送路线优化方案
- 自考专业(护理)试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中考数学总复习《 圆》能力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强化训练题型汇编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电竞公司电商数据分析规定
- 电竞公司系统升级操作规定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矿车自动驾驶仿真与验证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采矿无人机巡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社保补助代理协议书
- 2物流行业2025年人力资源招聘策略研究
- 大题04 板块模型(解析版)-【三轮冲刺】2025高考物理大题突破
- 统计分析在资产评估中的运用
- 个人提供技术与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本
- APP融资方案模板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2025年镍厂招工考试题及答案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5版)课件 第一章 总论
- 舞蹈艺术概论
- 装卸劳务外包服务项目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