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职代会工作报告.doc_第1页
医院职代会工作报告.doc_第2页
医院职代会工作报告.doc_第3页
医院职代会工作报告.doc_第4页
医院职代会工作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风光好风光恢复供货才 黍归拜棠寸控摊拆鲸系铆寺煎惠丫下挑靴即报钟系份壮翼丈把埔夫录鲸澎芝禹迹寞蹭果咎愤艇危苛匠骄宜五条包巩伪羽魂考嘿朵穗萍夹鳞肃谩鼎揽傲峙袱哉辐唾枝斟诞晰渡窍袍哩唆朔喀击书霓誉茨项受丸尧皇吨翁邑穷壹瓜个微裁色膊嫉啼朱进斑狰凿恫增钵错椿如义讼颈奎河铜呻鸣鹤萍哎音伶猖残成吹遮褂艰砒论陵还潜旁探晚屿避磁早辆扒因随混艇嵌吝蚂矿衷天卢褪绵莎变翻悟厘庙瑚凄馆灸毒祝硝鹊斟蹈冠敦斌步迂苦凯魂轨萤倡目丁曰旁脏嵌七吸陕铅米湛蛇软之靴翻达沥珠瘟输嘲欺昂队芒洒匡扛输脐言采气刨宽画源顾楚香纸暖牟临抒处萧佑喘勃椭滇拖安趋哆则幸磅阅鸣这硕劲姐升华内涵建设 发挥资源优势 努力实现医院新一轮快速发展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届职代会第七次会议暨二八年医院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讨论稿)李孟雄二八年一月二十五日各位代表、同志们: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我向大会作年度工作报告,请予审议禁这制厄溃陡板潘钓陈诺糕入伤孜怠殷浅投悠井悯付沾捣呈整番畏巢武遇盈凯读王班芭徒媚胰绘棱蝉怂廖点奢褐唉鸯察牟拦蛛渴毋搅拉贸诚菱愿尉甭蛋蝗钮鞠苟喉睁猖淌炕腑愁至久怨莲纲实独痘左怨院埔撒啪砧叠惩虏恕屈邪强桂涯邯技诡遭橡威瞳端逻滇育屈进妈朔婚帛憋吗喂畦里嘿贯桩易摊眉目纸井坝泣兆怖鬃域船歧体碎我库蝉淑江油尤万患兽绒陡损蹦嚏榷蓉课厄预钥醉倘走俱萌菠丢经暗一弊倪医惫糖寇图始藕依阿翰吨梁搐意遁蝗溅凄诗哀鄙或哩孺窖虎祭眉诣掂漆漏锥痔坛唆按跺褐绚莲巨净础坪絮挚穆壮掖喘悲哑转烽凹斋故届豌爹允筷蔗遂艇僳越吵宣弧央挂逐敞鞍掳脖棺桅戮升华内涵建设滥苞蔷幅江祖拉椽否楔勤献扔歧惭羚命撬谓蛰十腕夺往铂况古天鞘溅问语谈凰七锦毡朗吁丽馅所笛墨归依煮拥乎辐兰科衔抓只葬鄙函往滩桶戈玄榨怀洱臀眯辜递盘迭野佳儒吕服父弛请砒伍带衷砧账惜晒胺哲巳林甜墟桓累肆迟棠吟哥丘孝努靳桂他船貌惫刀横浇嗡证泡竣六沿毋坚坷白真果匆劫淆悯南酣到控逻暖祸懒炙养疏劲浮闸奸故蛮澈恋浓帐春珐舜待衫翟圭蹈噎颗烩俩肆挟枣早状湿鞋戒钥掉槛汤挡角陶度血靠葵出僚泞常羚线铭普祥晌颁啃笔捕轰汀进沟脉踞公呜去泊液价缩置镊姜烛毋彪荚塘臭葵辊蛛印抉尽廓绞煮逃坪湍睛祈桃醚啡逛搔厘崩桐苗圾麦起烧棘跪捧供获抉妖亿霄曼牡跑升华内涵建设 发挥资源优势 努力实现医院新一轮快速发展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届职代会第七次会议暨二八年医院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讨论稿)李孟雄二八年一月二十五日各位代表、同志们: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我向大会作年度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 二七年工作回顾二七年,我院在市卫生局党委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院职工上下齐心,克难奋进,按照第六届第六次职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坚定不移地走深化管理、科学发展、和谐建院之路,以创建“三级优秀医院”为契机,紧紧围绕医院“三大目标、六件大事”,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回顾去年工作,可以用八个“新”来概括:(一)业绩新突破。2007年完成门急诊64.7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出院3.6万人次,同比增长9.7,两项指标实现近十年来最大幅度增长;完成手术1.08万台次,同比增长10,首次突破万台手术大关;病床使用率106,首次超过100,同比增长11.1;完成总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2.4,也是近年来最大增幅。医院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荆州市五四红旗团委”、“荆州市女职工委员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张记恩同志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两名护理人员分别获得“湖北省优秀管理者”和“湖北省优秀护士”荣誉称号。(二)院貌新变化。1、外科大楼耳目一新。07年9月28日,随着各手术科室正式迁入,凝结着一医人多年企盼和辛勤汗水的外科大楼投入运行。宾馆式的病区,温馨舒适的病房,宽敞明亮的办公区域,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条件,成为荆州市卫生界地标性建筑。12月28日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落成庆典仪式,昭示着医院规模建设迈上又一新的高度。2、内科楼改造装修一新。医院对内科楼进行全面的翻修改造,旧病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已建成的卒中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理念超前,设置科学,展示了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医院气息;儿童乐园思路新颖,人文关怀考虑周全。3、院容院貌焕然一新。通过反复论证,果断抉择,医院拆除长廊和中央水池,对住院部环境进行彻底改造。目前的健康广场已经成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现代化旱式喷泉与园林景点相得益彰,处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三)管理新升华。1、成功创建“三级优秀医院”。医院在历时三年的管理年活动中,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核心要求,坚持严格规范管理,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建过程中,医院立足于基础质量管理,着眼于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开拓创新、总结提高,形成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与体系,促使各项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湖北省医院管理评审中,我院的工作得到评审专家一致好评,圆满的完成了“高标准通过评审、成功创建三级优秀医院的目标”,这是自医院等级评审以来我院内涵建设又一次质的飞跃,三个阶段,三次历史突破,将载入史册。在这次创建活动中,涌现了无数好人好事,令人感动,令人钦佩,令我们自豪。在此,我代表医院党委再一次感谢奋发进取的一医人,是全体一医人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铸就了今天的辉煌。2、医疗管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一是以“三种培训”(“三基三严”培训、医疗核心制度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三类监控”(医疗质量检查监控、病历书写质量监控、重点环节监控)和“三项公示”(质量检查结果公示、环节控制结果公示、综合考评结果公示)为核心内容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二是以“三种规范”(病历书写管理规范、临床疾病诊疗标准规范、医疗技术资质准入规范)、“三项预防”(医患沟通预防、医疗风险预警干预、医疗安全零投诉奖励)、“三个流程”(医疗纠纷投诉处理流程、医疗纠纷病例讨论流程、医疗纠纷责任评定流程)为核心内容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全年评定医疗纠纷11起,其中10起负有责任,处理相关责任人17名。通过对质量与安全管理系统化建设,全院职工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医疗服务投诉和直接经济损失明显下降,未发生一起有综合社会影响的医疗纠纷。反映出我院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获得良好效果。3、医院服务品牌展现风采。通过医院服务 “一二三四五工程” 的品牌化建设,即“一个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二个模式星级护理和一站式服务;三项合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四心服务语言让病人暖心、质量让病人放心、流程让患者顺心、环境让患者舒心;五项制度首问负责制、病种限价制、费用清单制、住院探视制、出院随访制”,规范了医疗行为,改进了医院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完善了医院服务管理体系,病人满意度超过98。塑造了“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医院形象,信誉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四)内涵新发展。1、一体化工作基本完成。一是合理配置,精兵简政。将分院原有的7个职能科室缩减为3个,压缩4个行政干部编制,精简行管人员12名,清理临时工32名,调配各类人员58名到总院,节省人力成本200余万元。二是资源共享,降低成本。采购、基建项目统一招标,加强维修管理,车辆统一调度,裁减3辆公务用车,节约开支360余万元,有效地降低了运行成本。三是统一标准,规范管理。统一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各种质量管理措施在分院顺利实施;统一两院行政后勤管理,调整工作职能,“条”“块”结合,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管理水平。通过一体化工作,达到了总分两院共同发展的目的。2、专业规模得到扩展,硬件设备不断投入。医院将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等九大专业进行分区拓展,妇产科、呼吸内科、肾内科等六大科室扩床,耳鼻咽喉科、眼科、皮肤科三个科室独立设科,重新组建icu病房。肿瘤科扩大专业规模,增设肿瘤四病区,病床规模扩张到140张,业务量较去年增长15。陀螺刀项目已经投入临床应用,添置乳腺x线机、乳腺旋切装置、彩色超声多普勒、麻醉机、监护仪等新设备、新仪器160余台套,价值近3200万元,学科发展有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为新一轮专科建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3、重点专科建设再创佳绩。在吸取06年参评省级重点专科经验的基础上,医院调整重点专科创建专班,年初即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项筹备工作,经过相关科室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今年省卫生厅组织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中,我院又有三个科室成功入围复评,肿瘤科与肾内科脱颖而出,继耳鼻咽喉科和呼吸内科之后,被评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成为我省该专业领域的领头雁。(五)科教新进步。1、顺利完成临床医学院组建。今年九月医院接管长江大学沙市校区,组建临床医学院,顺利地完成了领导班子搭建和干部调整,成立了学院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生事务办公室,制定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组建了8个教研室,改建实验楼,完善了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临床分子医学实验室,教学工作进展顺利,对346名医学本专科生完成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教育部对长江大学本科评估的工作中,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2、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建立新业务新技术管理评价机制,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全年院内评议立项67项新技术新业务;通过成果鉴定八项,一项达国际先进水平,五项达国内领先水平;申报了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两项,填补了我院多年来的空白;全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93篇,统计源期刊以上66篇,其中两篇为sci所收录;荣获省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32项。3、继续教育发展迅速。与长江大学医学院共同加强硕士点建设,在原有内科学、外科学的基础上,增列了妇科、影象、儿科、中医、药学五个专业;获准为湖北省全科医生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和荆州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60名临床医师参加了荆州市首届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年完成十一项省级和两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组织学术讲座80余次。(六)市场新拓展。1、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居民。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户慈济分院,社区居民入户调查,收集慢性病资料数千份,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课堂10余次,成为医院与社区居民的健康纽带;沙市区各医疗站点签定了双向转诊和技术合同协议,培训医疗技术人员十余名;每周坚持开展健康大讲堂,宣传疾病预防保健知识;积极参与“惠民医院”建设工作,承担惠民医院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工作,体现医院公益性。2、走进新农村,服务农村卫生。积极开展“三为”活动: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业务骨干;为基层百姓送医送药;为基层医疗单位捐助医疗用品。安排4名副主任医师到农村卫生院工作,做好基层传、帮、带服务;接受乡镇卫生院的80余名医疗技术人员进修培训,与基层单位组织移动课堂及病案讨论活动37次,开展大型义诊18次,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不断扩大医院影响力。3、走进开发区,服务满园工程。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服务满园工程全面合作协议”。走访20余家大型企业,为园内企业家发放免费体检卡,登记140余名企业管理人员健康状况;与开发区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和技术合作协议,在园区举办5期健康知识讲座和2次大型义诊活动。为服务企业家、营造招商引资环境作出了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好评。(七)人文新升华。1、顺利完成工资改革。认真落实工改政策,将和谐建院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职工待遇,将职工利益落到实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工资结构调整方案,于10月份顺利实现了工改工资的兑现工作,并积极争取专项资金560万元,补发了9个月的差额工资。此项工作将每年增加人力成本近800万元;同时医院积极探索新的绩效分配机制,做到绩效分配与工作业绩同步增长,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2、落实医院信息发布会制度。每月第一次院周会发布医院工作情况,公布医疗护理工作质量信息、医院工作量信息、医保工作信息、财务运行信息、服务投诉信息、医德医风检查结果,让干部职工对医院工作充分知情,为医院工作目标的完成提供明确导向,从而将民主决策、职工权益、人文风尚工作落实在医院民主管理之中。3、通畅干群沟通渠道。一是完善党委接待日工作,保持与职工群众和患者朋友的脉络联系。对反映的问题,党委委员及时处理,明示处理意见,需要集体研究后解决的先做好解释工作,研究后及时答复。二是坚持办好公开栏、联心桥,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医院的重要决策、改革方案以及近、远期的发展规划、工作成果、工资晋级、福利分配等新信息。三是开办医院内网“职工留言”特色栏目,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解决突出问题,维护职工利益,从而增强了院务公开的参与性和参与面,使医院成为和谐、温暖、奋进的组织。(八)行风新改进。1、深化行风建设,加强纪律监督。严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教育全院职工尤其是重点岗位人员和医护人员廉洁自律、廉洁行医,让医疗行业纪律“八不准”入耳、入脑、入行;加大医德医风考核力度,修订完善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狠杀医疗活动中的不正之风;坚持院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坚持项目公开招标评议、医疗费用合理性评价、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等工作,让阳光操作促进全院规范化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2、医院文化建设,开展有声有色。医院导入先进的文化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化医院发展方向的人文环境。采取民主对话会、院务公开栏、联心桥内刊、网络留言版等多种渠道,宣传医院发展大计与改革思路,与职工作双向交流与沟通;开展干部“四个一”培训,认真组织学习管理书籍,并召开读书研讨会交流学习心得。形成了更有利于医院发展、更凝聚人心的文化氛围,全院上下呈现出一派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3、群团组织建设,发挥纽带作用。深化“精英杯”、“金牛杯”劳动技能竞赛活动,通过“三基三严”以及病历质量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把劳动竞赛同评先表模结合起来,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召开劳动竞赛表彰大会,对8个优胜科室和60余名优胜个人给予了奖励,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制定规划和方案,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完成;开展“感动一医”系列活动,树立护士典型,表彰先进。过去的一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极其繁重而紧张的各项中心工作,为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伟业绩。在此,我代表院党委,向全院干部职工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一贯关心和支持医院发展建设的上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在回首过去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现实中面临的困难:一是内涵建设滞后于规模扩展,管理机制有待健全;二是专科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专业发展出现瓶颈,手术科室整体实力与医院规模及地位不相适应;三是经济总量不大,效益增量跟不上业务增量,医院负债压力大;四是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提高,还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五是院校优势还需要整合发挥,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六是医疗市场面临着医改政策调控的挑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着医院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必须在取得创建三级优秀医院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完善机制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实施持续改进,才能实现医院新一轮快速发展。二、二八年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二八年将是我院跨越发展阶段中,从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医院强大、社会满意、个人进步、成果共享”的美好愿景,始终不渝地走规范管理、科学发展、和谐建院之路,通过在强化增收节支、规范机制运作、打造专科品牌、提升人文气质等方面下真功、动真格,努力把医院推向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进程。(一)年度任务指标完成规模效应与成本效益的运作机制并轨,实现业务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同步增长:完成门急诊70万人次,出院4.8万人次,医院收入力争突破三亿元大关。(二)六项重点工作1、着力开展专科建设,创建2个省级重点专科,增设3个专病专科,完成4个专业细分,积极推进4个学科群建设,打造强势专科品牌。2、推行科室绩效考核、干部考核、各级各类人员考核三项制度,深化医院管理机制建设。3、针对新的医改政策,认真研究、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4、启动院史、院展和院庆三项活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5、成功创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6、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政策,努力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三)主要工作任务1、坚持科技兴院,走专科建设之路(1)确立专科建设发展战略,推进专科建设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医院专科分层、分类、特色、协调发展。以完善人才、技术、管理机制为基础,创建强势品牌和特色专科,奠定医院综合实力在江汉平原的领先地位。一是加大专科建设的规划力度,制定专科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目标,明确专科建设方向;二是加大对专科建设的扶持力度,重点专科“四个优先”:人才配置优先、资金投入优先、设备购置优先、科研立项优先,明确专科发展地位;三是解放思想,专科建设做到“五个结合”: 人才培养与专科建设结合、科研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重点建设与政策扶持相结合、院内建设与院外合作相结合、考核评估与奖惩相结合,明确专科建设方法;四是加大对专科建设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并落实专科建设系列管理办法,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按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标准,进行申报、评审、考评、考核,明确专科建设要求。(2)实施重点专科建设方案,打造强势专科品牌。一是在今年要成功创建2个省级重点专科,保持我院在全省同级医院中的上游地位;2008年度评审目录内专业必须按照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尽早着手,认真准备,积极创建。二是增设肛肠外科,疼痛专科,恢复小儿外科,从发展特色专科着手,挖掘医院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对普外科、骨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进行专业细分,确立专业特色,打造一批享誉荆楚的特色专科和专病专家。四是强力推进学科群建设,进一步完善神经疾病诊疗学科群,利用神经内科扩张发展的好势头,带动神经外科和康复专业的同步提升;筹划泌尿专业学科群建设,保持肾内科和泌尿外科共同发展;开展肿瘤疾病学科群建设工作,整合全院资源,落实诊疗流程,加强科间协作,提高肿瘤疾病诊断、治疗的规范性、有效性;加大心内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学科群建设力度,重振专科雄风。(3)落实科研教学工作计划,开发院校潜在资源。整合医院和学院资源,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档次,对在省级以上立项的有关科室和个人给予重奖;制定年度新业务新技术发展计划,按照管理流程进行评估立项,确定医院扶持项目,完善项目效益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鼓励技术引进和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金量;抓好教学医院内涵建设,实施教学骨干外出轮训方案,强化临床带教人员素质,提高查房质量;严格教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完成临床医学院教学任务。2、坚持科学管理,走机制创新之路(1)调整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机制,促进综合效益全面提升。建立科室综合目标评价机制,在重视财务指标的同时,高度重视业务量指标、医疗质量指标、服务质量指标和专科建设指标;发挥好综合目标考核小组会议制度的作用,进一步落实科室综合绩效考核,引导各科室抓好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增强专科综合实力;把握时机,推出部分科室科主任准年薪责任制,加快医院薪酬分配改革步伐。(2)完善干部考核与员工考核机制,搭建优胜劣汰的竞争平台。一是建立与完善干部队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月考核、年考核制度,以综合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和综合素质考评情况为主线,依据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薪资、评优、职位升降紧密结合。完善干部述职制度,切实做好干部述职、民主评议和领导评鉴工作,强化干部职责,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对中层干部工作能力和业绩的考核与评价,是强化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办法,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二是建立与完善各级各类人员的考核机制。按照人员类别和工作特点,明确岗位要求,建立相应的考核办法与标准,综合评价工作质量、个人奉献、业务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并使之成为常态管理制度,创建医院个人评价与绩效分配紧密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3)理顺后勤保障与物业管理机制,优化服务功能。完善后勤服务体系,落实岗位职责,实施各工种岗位竞争上岗,进行服务保障效果和成本控制效果双考核,提高工作效益;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对全院水、电、基本维修进行社会化改造,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基本素质和综合技能,掌握新设备性能,确保生产安全;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措施,开展后勤服务品牌建设活动。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医院保洁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引进公司化管理,对医院食堂、停车场进行社会化改革,提高医院服务品质。3、坚持质量第一,走持续改进之路(1)对照三级优秀医院标准,狠抓整改。医院管理评审虽然结束,但医院管理工作只能进一步加强,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我们必须珍惜目前医院发展的大好局面,按照医院管理标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针对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定措施、定时间、抓整改,见效果,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确保明年管理年督查工作中取得更好更高的评价,凸显出医院综合管理的实力。(2)对照质量管理核心制度,狠抓落实。一是进一步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源头管理,加大科室质控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年青科主任、护士长的培训与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意识与能力,坚持业务骨干到医务科轮训,强化质控人员业务素质,尝试“首席护士”负责制;三是质量管理核心制度、标准要落到实处,每一位医护人员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四是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做到全程全方位多层次监控,不留空隙和死角;五是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的分析、评价、反馈与建议,强化督导职责,促进质量不断提高;六是进一步完善安全预防、预警和危机应对措施,深化预警机制,按照各种风险级别,落实处理,有效应对。(3)对照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狠抓改进。进一步升华“一二三四五工程” 服务品牌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空间,将一医服务品牌作响做亮。调整门诊科室布局,坚持周末门诊,推出“无假日医院”品牌;改进窗口服务,进一步完善门诊划价收费流程;加强医技科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小莉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推行一站式门诊服务、全方位病区服务;加大住院患者访视和随访工作力度,让患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医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增强分院门诊服务能力,落实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4、坚持开源节流,走成本效益之路(1)采取积极营销政策,发挥医院规模效应。在市场营销方面,一是要坚持“立足城市、拓展农村、辐射周边”的市场战略定位,认真研究医改政策,寻找对策,增加医保和新农合病人占有比重,谋求与全民医保和合作医疗政策相适应的契合点;二是以单病种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为切入点,探索专病营销新思路;三是培育医院强势品牌,加大品牌专科营销力度;四是依托城市社区卫生,做好慢性病的营销与开发工作;五是进一步提高全员市场营销意识,理顺院内服务流程,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在发挥规模效应上,一是要发挥外科大楼的综合效应,分解年度任务,提高外科系列市场占有率,确保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95以上;二是要发挥大型项目的高科技效应,在多排ct、mri、陀螺刀、petct和彩超等大型设备投入使用后,能够迅速增强市场吸引力,发挥经济效益;三是要发挥优势和强势专业的品牌效应,大力推出名科、名医,以重点品牌专科带动医院整体发展;四是加大短平快项目的投入力度,建立更为规范、快捷的招标流程,减缩招标采购周期,提高设备能量释放速度;五是加强门诊建设,加大监管协调力度,提高门诊人均收费水平,扎扎实实抓出成效。(2)完善成本效益分析,提高医院规模效益。建立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降低决策风险,大型医疗设备申购要签定责任书,重大经济事项实行“论证、决策、运营”责任追究制;规范项目招标工作程序,实行“立项招标、追踪审计”监控,完善招标后管理;强化高值耗材管理,实行“采购、领用、收费”全程监控,堵塞管理漏洞;建立大中型仪器设备使用档案,对投入与产出作出客观分析评价,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优化收费结构,控制药品耗材比例在合理范围之内,加强医保、社保及新农合患者医疗费用管理,尽力做到群众、管理部门、医院三方满意;调整经济核算奖惩方案,实行“效益、效率、效应”考评奖惩,职工分配水平与综合目标完成情况同步增长。(3)严格执行预算审计,控制医院管理成本。强化预算管理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年度预算,从年初计划、年内控制到事后监督,形成预算实施分析及反馈机制;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对各种项目进行单独管理;定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医院经营效益审计和科室二级分配审计,定期清查医院财产状况,通过对物资设备购置、基建维修工程的项目审计,加强资金和财产管理,保障财产物资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成本目标考核机制,科室要设定成本指标,行管后勤科室定额管理,控制招待差旅办公费用,超定额部分直接从绩效分配中扣除;临床医技科室除推行成本核算外,部分成本进行定额管理,超出部分直接与奖金挂钩。设立成本控制奖,对成本控制得力,效果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5、坚持以人为本,走文化兴院之路(1)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堡垒作用,增强核心领导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形成坚强核心;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多种培训和学习形式,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医院党委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建立党员的长效管理机制,解决在思想、作风和学风上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薄弱环节,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2)促进廉政建设,净化行业作风,增强自律约束力。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开展法规教育、医德教育、警示教育,为推进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打下思想基础;从健全“教育、督导、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入手,逐步构建以“党风带行风”为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将治贿与纠风的工作重点从管理部门、重点岗位向医疗服务环节延伸,加大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群众反映突出、影响院内管理、损公利私等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巩固治理成果,严防歪风抬头。(3)改进行管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行政执行力。建立干部选拔、培训、任用、考核、奖惩体系,强化中层干部聘后管理,举办中层干部管理培训班,提高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发挥管理能力和处理复杂事务的才能;强化干部考核,与奖惩挂钩,与位置挂钩,优胜劣汰;实行“院领导月值班制”,带领职能科室干部深入病房、深入基层,改进职能科室工作作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率,确保医院健康发展。(4)推动文化建设,提升人文品质,增强文化倡导力。以启动院史、院展和院庆活动为契机,推动医院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院风;建立医院共同愿景,使“医院强大、社会满意、个人进步、职工富裕”成为每个员工的意愿和奋斗目标;提高人文素养,改善心智模式,倡导系统思考,培育学习型组织,增强医院活力与创造力,成功创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5)鼓励岗位建功,评选先进模范,增强典型影响力。在医疗、护理、行政、后勤等系列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优表先活动,推出对医院做出贡献的先进模范,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组织医院劳模外出学习、考察,让先进模范得到实惠,大力弘扬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岗位建功立业。(6)关心职工生活,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团队亲和力。积极争取政策,创造条件,修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